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科技查新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科技查新研究论文

即:做什么(What to do it)、为什么做(Why to do it)、何时做(When to do it)、何地做(Where to do it)、谁去做(Who to do it)、和怎么做(How to do it)。

这六个方面的具体含义如下:

1、做什么(What)

要明确计划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明确每一个时期的心任务和工作重点。例如,企业生产计划的任务主要是确定生产哪些产品生产多少,合理安排产品投入和产出的数量和进度,在保证按期、按质和量完成订货合同的前提下,使得生产能力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利用。

2、为什么做(Why)

要明确计划工作的宗旨、目标和战略,并论证可行性。实践表明,计划工作人员对组织和企业的宗旨、目标和战略了解得越清楚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有助于他们在计划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3、何时做(When)

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开始和完成的进度,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对能力及资源进行平衡。

4、何地做(Where)

规定计划的实施地点或场所,了解计划实施的环境条件限制,以便合理安排计划实施的空间组织和布局。

5、谁去做(Who)

计划不仅要明确规定目标、任务、地点和进度,还应规定由哪个主管部门负责。例如,开发一种新产品,要经过产品设计、样机试制小批试制和正式投产几个阶段。在计划中要明确规定每个阶段由哪个部门主要责任,哪些部门协助,各阶段交接时,由哪些部门租哪些人员参加鉴和审核等。

6、怎么做(How)

制定实现计划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规则,对资源行合理分配和集中使用,对人力、生产能力进行平衡,对各种派生计划进综合平衡等。

实际上,一个完整的计划还应包括控制标准和考核指标的制定,也就告诉实施计划的部门或人员,做成什么样,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完成了计划。

扩展资料

5W1H分析法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常常被运用到制定计划草案上和对工作的分析与规划中,并能使我们工作有效地执行,从而提高效率。

5W1H分析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生产生活、教学科研等方面,这种思维方法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

主要用途包括:

1、科技查新论文

科技查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的要求,围绕项目科学技术要,针对查新点,通过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等途径,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查证其新颖性和先进性的情报咨询服务工作。

查新为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科技评估提供客观依据。而利用5W1H有效地论证了其所述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2、空管高效班组应用

(1)、明确班组成员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建立起空管高效班组运行的规则。

(2)、通过分析班组所处环境来评估班组的综合能力,找出班组当前的综合能力对要达到的班组目的之间的差距,以明确班组如何发挥优势、回避威胁、提高迎接挑战的能力。

(3)、以空管高效班组的任务为导向,使每个班组成员明确班组的目标、行动计划,树立阶段性里程碑,使班组对任务目标看得见、摸得着,创造出令成员兴奋的目标。

(4)、明确班组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岗位和职责,以建立空管高效班组成员的工作标准。

(5)、激励机制引入班组建设,可以是空管高效班组荣誉、薪酬或福利的增加、以及职位的晋升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划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5W1H分析法

科技的论文范文

导语:科技论文文本结构由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组成。下面我带来了科技的论文范文,希望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新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科技情报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是科技情报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科技情报和科技创新的关系,浅析科技情报工作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情报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科技情报,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里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情报工作,在面对新形式、新任务发展的要求时,如何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对科技情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科技情报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科技情报是指通过公开渠道和合法手段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识,其功能是为战略决策和战术选择提供信息支撑服务,主要应用于科技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企业经营等社会发展各领域,是科学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在国家科技进步与创新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情报。科技创新可以用三个解决来诠释其重大意义,科技创新是解决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难题的必然战略选择,是解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难题的战略安排,是解决提升国家竞争力难题的重大部署。创新是一种新探索,这就决定了它的不可预测性和风险性,而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获取及时、全面、准确的科技情报。

在当今这个信息过载而情报稀缺的时代,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使信息变为有价值的情报的能力,已成为区域竞争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科技情报工作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和引导作用越来越凸显,谁占有情报资源,谁就掌握主动权,谁就能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充分发挥科技情报工作对科技创新的基础性作用,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广范围内产生影响。

2科技情报工作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科技情报是科研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和财富,是进行科学预测、科学决策和科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科技情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情报保障科技创新信息需求。一流的科学研究需要一流的科技信息支撑,科技创新与发展离不开高水平、高效率的信息服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海量信息与信息的无序化令人无所适从。而科技情报工作正是通过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为科学研究提供准确而全面的信息,因而它有效保障科技创新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2)科技情报指引科技创新方向。科技检索查新、科技评估等业务工作无一不为科技创新与发展指引方向。利用科技查新与检索,不但可以降低创新风险,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而且通过查新能掌握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研发动态、专利战略和市场行为动态,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动态,预测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引导科研人员发现科技发展的热点领域和空白领域,引领科技创新。因而充分利用科技情报和占有科技情报,就能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取得真正高质量的创新性科研成果。

(3)科技情报支撑科技创新战略决策。科技情报调研等基础工作是最能体现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研究”业务,这项业务主要应用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揭示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预测研究对象的未来前景,从而为科技创新战略决策以及为领导者、管理者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论证。同时科技情报工作者也担负着直接参与咨询决策和间接辅助决策的双重角色,既能为科技创新会诊把脉,指引创新方向,又能为加强宏观科技决策和管理建言献策,因而无论是对科技人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启迪思维来说,还是对政府部门制定战略决策和企业创新发展决策来讲都离不开情报工作的支撑。

3科技情报服务科技创新的思路

“科技创新,情报先行”是创新体系赋予情报工作的特殊使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广大科技情报工作者紧紧抓住“自主创新”这个核心和关键,找准突破口,才能充分发挥科技情报工作支撑和服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

(1)以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为目的,强化协同创新能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要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要求,打破行业信息壁垒,全面整合现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院所等的科技资源,打造科技资源共享的绿色通道,才能形成协同创新的整体合力。

(2)以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为切入点,搭建创新服务桥梁。科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也是科技情报服务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实现工作目标的关键因素,意义重大。因此既要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完善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搭建协同创新服务桥梁,又要探索建立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特色平台和各平台有效对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切实做好平台建设的统筹与协调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才能形成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势。

(3)以信息分析、数据处理应用为切入点,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巨量信息成为信息化时代最为宝贵的资源,然而由于大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前所未有,致使传统情报研究方法和处理技术与之不相适应。因此要应用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研究开发互联、智能的信息服务系统,加强数据和信息的集成,加快数字分析处理,使其更及时、更准确地服务于国家决策、企业创新乃至个人生活,从而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4结语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在新形势下的重大战略抉择,从根本上赋予了科技创新在科学发展中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科技情报工作作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必须找准定位,选准突破口,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景荣.科技情报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与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2]佟贺丰.创新驱动情报先行.学习时报,2013.

[3黄斌.从现代科技发展看科技创新与科技情报工作.江苏科技信息,2012,3

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研究论文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创新进步心得体会(合集5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这学期的科技课使我记忆深刻,我从课上明白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美好的二十一世纪,历史的车轮正在向前飞速滚动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断增加,为我们创造了无忧无虑的新世界。在这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竞争如此惨烈的环境,要想有一席之地,必须具有创新之观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当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珍贵契机。中国已正式加入了WTO,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领域直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的贸易规则的挑战、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因此,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从公元前1829年的蒸汽机车,一直到公元前1909年的燃油汽车,从公元前100年我们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到公元前1450年的活字金属印刷机,科技创新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观念在不停的更新,成果取得飞越的进步。这些都是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企业经营,都不可以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做学问的学者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办企业的企业家更要如此。为什么每年有很多企业宣布破产与关门呢?他们当中不凡有大型企业,百年老店。然而同时还有很多企业却在这竞争的潮流中脱颖而出或成功转型呢?成为后来者居上。主要原因是在决策层有没有创新的观念,敢不敢采取创新的观念。成败也就在一念之差,如何操作,完全在于人的观念。当然做学问的亦是如此,如果每次研究的课题都是一样,谁会有兴趣继续研究呢?抱佛念经那是和尚的事情。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保障。是谁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是科学技术,是它把我们的世界变得辉煌灿烂;是它让全世界,甚至整个地球成为宇宙中一颗闪亮、耀眼的明亮之星。作为一名研究生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才能用智慧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学习需要创新,搞科研更需要创新,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的源泉在哪?首先,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牛顿少年时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其次,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怀疑态度,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第三,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创新的欲望;第四,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异的观念;第五,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险精神;第六,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满。

因此我就想,21世纪正是一个讲求科技创新的世纪中华民族的崛起渴望着拥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虽然说,人才的培养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努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环境的力量仍不容忽视。而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乃至整个社会就正是这样的环境。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身处这样一个积极的环境,但是在许多地方,有许多我的同龄人则未必有如此的幸运。我想,倘使有一天,整个国家都能够积极倡导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全社会都能够鼓励扶持科技创新活动,那么,中华民族的崛起便是指日可待的。

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科技创新精神,让科技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纵向上,推动农科人才双向流动,攻破人才难关。相对而言,基层因为政策、资金、科研环境等多方因素,人才总量偏少,人才质量稍弱。然而种源问题不管是在研发育种、田间制种,还是种子加工阶段都少不了农科人才这个核心要素。

因此,要推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农科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通过外出培训、跟班学习、顶岗锻炼、调整交流、挂职锻炼、提拔使用、建立专家工作站、农科人员下沉、驻村工作队员选派等方式,从政策、资金、职务职级、福利等方面做好保障,解决农科人才的后顾之忧,确保基层种源人才源源不断。

横向上,推动政企、政校内外合作,攻破技术难关。种源为何“卡脖子”,究其根本在于国内研发重复多突破性少,成本高收益却不确定。因此,仅靠政府部门“闭门造车”、农科人才单打独斗,耗费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

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和当地科研院所、专业高校以及优质企业内外合作,通过聘请专家顾问、村集体经济入股、农村优秀人才回引、种源项目联合研发等方式,打破行业和行政壁垒,引进先进科研技术和高效种植方法的同时,将市场需求和育种研发有机结合起来,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成功率,攻克技术难题。

时间空间上,宣传引导持续发力,突破思想难关。粮食问题、种源问题事关民生大计,事关社会稳定,绝非一朝一夕就可攻克。因此,关于种源安全、保护耕地、珍惜粮食等内容要持续宣传,久久为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大众观念和思想习惯。

空间上,要通过微信、广播、小视频、网站、LED屏、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在多行业多领域全方位全覆盖进行宣传引导。针对党员干部,可利用“万名党员进党校”、干部下基层、研发基地现场观摩、制种育种现场体验、“重走长征路·吃忆苦思甜饭”主题党日等载体,不断提升认识,强化责任。

针对青少年,学校党组织要精心组织策划,可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组织“打谷子”“掰玉米”等劳动体验,带动家庭珍惜粮食,勤俭节约。只有上下左右“一盘棋”,人人珍惜粮食、人人爱护粮食、人人尊重农业工作者、人人愿意为种源事业出力的良好氛围蔚然成风,种源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我从小就对科学有着极大的兴趣。上学之后,学习了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科学知识后,我对生物科学最感兴趣。因此,我便有了长大后学习生物科学的梦想。祖父去世前,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我们家族能有个救死扶伤的医生。汶川地震后,看到四面八方的医生纷纷赶往前线,为灾区的病患除去伤痛,为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们带去生的希望。他们不分昼夜地为病人治疗,他们不顾生死地救助伤患。那时,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是那群白衣天使中的一员。于是,我坚定了学医的理想。记得在临床医学八年制面试的时候,三位教授问我为什么要学医,我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代表中国获得诺贝尔奖。三位教授被我的“狂人语录”震惊了,其中一位教授说,我们国家就缺少这样的人才呀。尽管我有这样常人难以想象的理想,尽管为实现这个理想,我必须要经过艰难的探索过程,但是我知道我最缺乏的依旧是中国大学生的通病——创新力。 中国学生总是能在各种国际大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毋庸置疑的是,我们中国的学生在知识竞赛等方面总是名列前茅,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生。但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往往籍籍无名。对于很多国外的学生而言,创新根本就不是难题,他们的脑海中往往充满了各种各样新颖的想法。然而,对于我们而言,常常为了一个新点子绞尽脑汁,花费大量的时间,最后反而得不到完美的结果。事实上,当我们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创新对我们而言,并不难。我们对这个世界还不了解,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所有的为什么,我们好奇地用自己的方法探索这个世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被送进了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大学,在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学会了接受,那些天赋的创新思维早已消失,我们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我们机械地听从老师的教导,渐渐缺失了自我。

我们抱怨当代教育对我们的“残害”,可是,事实上,我们自己却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了“屈服”。我们可以选择不接受,我们可以选择与老师抗衡,我们可

以选择把一个问题纠缠到底,我们可以选择自我探索。事与愿违,我们自己渐渐忘记了思考,我们自己在无形之中,放弃了思考。记得听丁肇中教授的讲座时,一个学生问他,什么是磁。丁教授讲诉了他自己学习物理知识时的一个故事。他在高中学习质量的时候,他想不明白什么叫质量,于是,他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来思考“质量”到底是什么,最后得不到任何结果。后来他才知道,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无误地解释何为“质量”。这是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经历。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他们必然经历了艰难的过程。实验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他们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思考过程。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他们需要想出一个完善且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尽管有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但是,在思考的过程那个中,他们已经有所提高了。

事实也是如此,我们有很多机会选择保留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我们却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怨天尤人已经没有意义了,对于我们而言,我们依然有机会重新获得那份活力。在大学,我们已没有了高三时沉重的负担和压力,放下包袱之后,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探索自己喜欢的领域。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之余,我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读喜欢的书,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快乐;做喜欢的事,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

科技创新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依旧可以像孩子一样,好奇地探索世界。创新也并不局限于科学研究,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很多选择的途径:写论文时,不抄袭网上的文章;答题的时候,自己思考而不人云亦云;学习的时候,批判性地考虑问题,用怀疑的眼光审视问题。思维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能长期坚持,创新性思维离我们并不远。

一切伟大的成果都来源于不断的思索。北京奥运会上盛大的开幕式,正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梦幻五环,29个大脚,美轮美奂的烟火表演??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太空,力争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霍金长年靠轮椅行动,但是身体的局限并没有限制他的思维,他的大脑依旧在无忧无虑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更有无数的科学家,在思考,在探索,神秘的外太空,奇异的麦田怪圈,神奇的达芬奇密码??这个世界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等待我们思考,解决。

作为一个学理科的学生,我还是得从自然科学的学习谈谈科学创新与探索。自然科学就是一个神奇的宝库,我们人类只解决了其中一个很少的领域,对于我

们而言,大部分领域都是未知的。就拿我们的一门叫“分子细胞生物学”的课举例。一个小小的细胞,就蕴藏了无穷的生物奥秘。人体的每一步生理活动,都是细胞里一个一个的分子完成的。小小的细胞就是一个庞大的生物工厂,无数的化学分子就像工人一样,在这个工厂工作,共同满足人体生理生活需求。在世界的各大实验室里,成千上万的科学家都在为找出其中执行某一生理机能的工人努力着。一个小小的发现,往往能震惊全世界。很多未知的东西依旧存在,很多理论也不是绝对的。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应该怀着批判的精神,仔细审视书中理论的真实性,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书的权威。敢于挑战,敢于怀疑,正是创新的起点。

未来的路由我们自己决定,有我们自己选择。山东大学于2006年成立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目的就是培养科研型人才。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们必须坚定地走下去。都说,搞科研的人都要经受长期的寂寞与孤独。在我看来,我们需要的,不是能够忍受孤独与寂寞的精神,而是敢于挑战、敢于开拓创新的品质。科学家都应有孩子般的好奇心,探求未知世界的执着力,挑战权威的勇气。我们从大学中得到的不应该是阿谀奉承,不应该是讨好关系,不应该是抄袭蒙,应该是精神——创我之新,探我所求。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走在这条路上,和我一起,走向世界顶尖的舞台!

从高一年级加入了北京四中科技俱乐部,开始我的科学研究活动,转眼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了。二载光阴,虽不甚长,感悟颇多。

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交流能力。这其中,不仅仅是同学之间的交流,还有与老师、教授之间的交流。

与同学的交流,是乐趣,更是学习。譬如在我最初研究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时候,就曾经与学长田昊枢同学进行过大量的交流。田昊枢曾经研究过“足球”的构造问题,因此对于几何有很深的研究。在与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就从“足球”说起,一步步拓展思路,最后基本上是自己摸索出了阿基米德多面体的定义(即我的论文第一稿,《复正多面体的研究》)。其间,我还有幸借到了田昊枢的数学书,在许多我们平时看来“绝对正确”的叙述旁田昊枢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是质疑,有的是自己的引申与拓展。这一点对我的触动颇大——原来平常见到的许多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现象,只要加以进一步的思考,就可以得到许多新鲜的感悟;我们身旁并不缺乏可以研究的东西,而只是缺乏发现可以研究的东西的眼光。于是在这之后,我也努力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仅对我的研究影响很大,还使我对许多课本上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使我的求知质疑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当然,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在这一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实践,做一个有心人。

再比如研究阿基米德多面体过程中另一位对我帮助很大的同学,郭一鸣,在看过我的初稿后也曾与我进行了大量的交流,他常常提出许多问题,一些是质疑性的,促使我的研究向更加严谨的方向改进;而另一些则是启发性的,是我的研究思路有了很大的拓展。郭一鸣最擅长的除了数学,还有化学,所以他对于晶体结构等方面很有研究。在与他的交流过程中,我就学到了许多包括晶体空间结构、晶体空间镶嵌的知识,可谓受益匪浅。后来,郭一鸣还与我一起在查阅了英文原版资料后,在学校给其他同学讲解欧拉多面体公式,这无疑也是对我们个人能力的很好的锻炼。

与老师的交流,学习的成分就更多了,而且不但是学习科学知识,还学习一种做人、做学问的态度。记得在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终评活动第一天的项目展示时,王长平教授就给我讲了一堂课。从图形的对称到两个图形对偶性,还有不同的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这些内容都是在平常课堂的学习中所学不到的,真正让我有醍醐灌顶的快感。再如第二天的综合素质测评,还是前一天的几个评委,然而交流的内容却已不限于我的研究项目。从生活点滴到社会百态,从数理科学到哲学文艺,真可谓是包罗万象。我谈,教授们也谈,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交流、并且探讨。如果说第一天的项目展示是一个向评委们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那么第二天的“面试”就是一个向评委们学习为人处事的过程。

还有平常与刘来福教授的交流沟通。刘教授是科技俱乐部的指导教授之一,一直对我帮助有加。从我最初接触应用数学,并且就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摆放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他就对我的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的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细致的指导。后来研究阿基米德多面体,刘教授更是多方寻找相关资料,给予我很大帮助。刘教授强调严谨但不保守的研究态度,从潜移默化中传达着为人的品德,这无疑是我的一笔精神财富。

另外,对于科技创新活动,我还有一些个人的感悟。

余秋雨先生在《雨夜诗意》一文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人生许多关节点的出现常常由于偶然。种种选择发端于一颗柔弱的心,这颗心不能不受到突发性情景的执意安排。无数偶然中隐伏着必然,换言之,堂皇的必然中遍布着偶然。人生长途延伸到一个偶然性的境遇,预定的走向也常常会扭转。”偶读至此,与我心颇有触动。我常常在想,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如果不是科技俱乐部李京燕老师伯乐慧眼(不好意思,其实我可并非什么宝马良驹),从多少默默的会员中挑出了我,使我得以在多少名师大家的指导下发展研究能力;如果不是在学生会宣传部当干事的时候与学长田昊枢共事了一年;如果不是平常有郭一鸣一样的同学能够随时相互交流学习。如果不是这一切,我也许现在依然在科技创新的殿堂外徘徊。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正是如此,正是因为在我的周围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师长同学,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帮助与关怀,我才能在科学研究的路上走这么远,走这么快。

因此我就想,21世纪正是一个讲求科技创新的世纪中华民族的崛起渴望着拥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虽然说,人才的培养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努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环境的力量仍不容忽视。而学校、科技俱乐部、各类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乃至整个社会就正是这样的环境。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身处这样一个积极的环境,但是在许多地方,有许多我的同龄人则未必有如此的幸运。正如在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终评活动时,我的室友祝子雄所说:“有一些地方,学校并不鼓励(创新活动)。”我想,倘使有一天,整个国家都能够积极倡导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全社会都能够鼓励扶持科技创新活动,那么,中华民族的崛起便是指日可待的。

在清城区教育局领导的安排及带领下,我和各个学校的科技辅导员来到了清师附小参加清城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培训活动。首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机会,有幸参加这次科技创新大赛培训。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科技培训活动,所以带着好奇、学习的心态来到现场。

教课老师展示了往届的作品,眼前一亮这才发现原来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范围有那么广泛,接近生活,科技绘画的作品特点鲜明,特别是科幻画科幻画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工程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物理学、综合实践、数学、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医药与健康学、计算机、动物学、植物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与设计、节能环保具体方案、生活用品的改造……我震撼了!

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体验到了科技创新的神圣。手动与自动二者融合,体现了智能化;娱乐学习提高孩子创新水平;盲人都易开的锁关注弱势群体体现青少年富有爱心;防近视台灯、爱眼测光仪均涉及到自身健康,体现孩子注重健康成长……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让我大开眼界。

观摩学习之后才了解科技创新教育是现教育部门热门。通过此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培训活动,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还了解到我们同其他区的差距,总结经验做好迎接下一届挑战。

5月7日上午,聆听了省科技厅副厅长蒋跃建所作的题为《创新驱动发展》专题讲座。蒋厅长围绕创新驱动主题,讲解了科技创新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向、新举措,特别是结合XX实际,为我们把脉问诊,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通过学习,我认为要壮大我县产业层次、提升产业质态,重视并力推科技创新势在必行。

一是要转变发展理念。经过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招商引资,我县已经集聚了5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不乏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但大部分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只是加工基地,盈利能力相当脆弱,一旦经济不景气,这些企业的生存都相当困难。因此,转变企业负责人的发展理念、引导其重视科技创新势在必行,最终要使企业负责人明白,只有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才能不断增强企业长期发展后劲,才能在同行中站稳脚跟,赢得主动。

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从生产要素上来看,经济发展主要有四大要素: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形成、技术变革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政策引导主要是放在了前三者,当然这也是基于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显示出不可持续性,必须重视和加强技术变革和创新。要在认真调查分析我县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建立技改项目、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等系统化考核激励机制,大力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并实现大幅度提升、实质性突破。

三是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使用的主体。我认为,激发企业的活力,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凡是能由企业和市场决定的,都交由企业和市场去决定和配置,政府不要干预。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同时,为真正激发企业活力,还要加强政府诚信度的建设,对出台的政策必须及时足额兑现到位,否则宁可不要出台政策,以免透支政府信用。

我是科技辅导员, 我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创新大赛获奖,让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参赛形式为两种(1)科技发明作品,要有实物能够当场演示(2)科学探究论文,要进行答辩。论文格式如下:一、论文题目二、论文简介(不超过300字)三、关键词四、正文1、课题的由来2、研究方案(方法、步骤、材料······)3、研究过程(实验、观察的过程)4、研究报告及结果分析五、研究结论六、参考资料(注明)七、鸣谢(你的课题研究得到那些单位、个人的帮助对他们表示感谢) 至如你要范文,这里无法发给你,因为范文字数太多,不过按照参赛规定(4号字)论文不能超过20页。

科技馆辅导员培养方案思考

科技馆辅导员接受的能力培训较少,普遍没有受过科学传播和大众教育专业的专门培训,对科普展品的科学内涵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多科技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因科技馆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科普展品雷同、方式单一等问题。以下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科技馆辅导员培养方案思考论文,希望您能喜欢。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科技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代科技馆是以展览和教育为主,普及科普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科普辅导员更是科技馆展览、教育工作的实际肩负者和主要力量,是联系观众与展品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辅导员作为科技馆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切实加强对当代的科普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行之有效、、有特色的评定体系,是科技馆软实力建设的关键。本文将从辅导员培养评定的背景作用出发,以笔者工作的浙江省科技馆为例,探索辅导员培养评定的方向与制度。

关键词: 科普辅导员,培养方向,评定方案,探索

一、科技馆辅导员培养评定的背景

(一)科技馆辅导员现状和问题

我国的科技馆建设起步较晚,在历史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现今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科技馆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科技馆迎来了事业大发展的机遇期,一批老馆在更新改造,新的科普展品不断涌现,这都对科技馆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馆辅导员,作为科技馆建设、发展、创新的核心和灵魂,培养、提升科技馆辅导员素质是重中之重。但从科技馆辅导员的现状来看,仍存在以下几类主要问题。

1、辅导员缺乏专业培训,自身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由于科技馆行业自身的一定特殊性,加上国内高等院校少有科技馆相关专业,目前国内科技馆的从业人员,很少从科技人员中挑选,辅导员专业不对口,科普知识储备不足,辅导员更多担负的是简单看护、操作机器、引导等简单的工作。科技馆辅导员接受的能力培训较少,普遍没有受过科学传播和大众教育专业的专门培训,对科普展品的科学内涵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多科技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因科技馆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科普展品雷同、方式单一等问题。

2、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体系,辅导员缺乏工作积极主动性。

由于国内绝大部分科技馆仍属于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拨款。,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统一规范和制度,缺少辅导员考核评定标准,激励制度不够完善健全,科技馆各部门之间缺少良性竞争与互动,沟通较少。。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辅导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责任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制约着科技馆事业的发展,,长期以往,科技馆事业将缺乏生机与活力,很难适应新时期公众提高科学素养的需求。

3、科技馆缺乏创新性综合型科普人才。

在现代社会,科普活动不能年复一年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要与时俱进,契合时代科技发展,求新求变,才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当前全球科普工作都普遍面临边缘化、不为大多数人所关注的困境,中国也不例外。要突破当下的局面,就要加强展品展项原创性,加大展品创新力度,创新展示形式,不能仅仅满足于原有的展项,一味模仿复制。这就对科技馆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辅导员的任务不在局限于传统的讲解、展示,还要求辅导员能够进行专业的实验设计人员和实验辅导,创新展示内容。可以说创新性综合型科普人才正是当下科技馆所缺乏和急需的。

二、科技馆辅导员培养的方向

展览教育是科技馆的核心和门面,辅导员又是展览教育的核心。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是决定科技馆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是科技馆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适应科技馆发展的优秀辅导员队伍,必须从日常讲解服务、科普实验设计、展品拓展创新、方言外语培训、观众市场的开拓等方面展开。笔者认为对于科技馆辅导员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几大方面展开。

(一)培养辅导员与观众灵活互动的能力。

科普辅导员是连接科学共同体与大众的纽带和桥梁,诠释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将复杂难懂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现象解释给普通大众,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除了科学知识,科普辅导员更需要掌握有效传递科学知识应具备的技巧和知识。如何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用的沟通互动方式,是辅导员培养中的重点,讲解的语调语速语气和肢体语言、眼神交流都需要辅导员灵活掌握,适时运用。沟通技巧方面,不同的年龄阶层观众有不同的喜好。

在跟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时最好蹲下,以便保持和孩子们一样的视线高度。年轻人比较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在和年轻人讲解时最好保持一拳以上的距离。而老人们则更喜欢亲近,因此拍拍他们的手臂或者保持可亲的微笑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向观众提供服务时,要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菜单式”服务。

(二)培养辅导员创新教育的能力。

科技馆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在探索开发教育活动时也要与时俱进,并且符合当下中小学生对于教育活动的口味,开辟新颖的.,与时代、与生活接轨的,互动式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科技馆的工作主要面向的群体是青少年,在教育形式上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创新式教育、趣味式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启迪作用。这就需要辅导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创新的方式,把高深的原理通过简单的演示展品和动手娱乐表现出来。

一成不变的展示内容和传统的展览宣传方式将使科技馆失去吸引力,造成科技馆核心竞争力的降低。只有符合大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才能受到公众的认可和欢迎,目前科学表演、科学秀、科普剧都是比较新颖、符合观众喜好的教育形式。但是,当下能创作科普剧本、能即兴表演、能调动观众气氛、乐于开拓创新的综合型辅导员正是我们所缺少的,这就需要加强辅导员创新教育能力的培训。

(三)培养辅导员的外语运用能力。

当前,随着科技馆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前来科技馆参观的外国游客和团队日益增多。仅仅依靠原有展项图文版上单一的英语说明,已远不能满足外国游客的参观需求。同时,国内科技馆与国外科技馆之间的交流学习培训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包括意大利的欧盟科学诠释者学院,科技馆国际论坛、年会等等,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程度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辅导员原先掌握的简单的日常词汇,已不能满足馆际交流培训的需要,也无法让外国游客宾至如归,尽兴体验。两年一届的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也将英语考核纳入其中,并且是辅导员获得高分的关键。新时代的辅导员必须要加强外语的培训学习,尤其是加强口语能力和科技类词汇的积累,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得将展品展项展示给外国友人。

三、科技馆辅导员评定方式设计——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例

辅导员是科技馆工作的灵魂与核心,除了要打造一支召之则来,来之能战的强有力的辅导员骨干队伍。科技馆还要以科学、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加强对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和等级考试,以巩固培训成果,提高科技馆服务工作质量。笔者工作的浙江省科技馆,就制定了《科普辅导员综合素质达标评级方案(试行)》,推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辅导员等级考试方式,推行以来对科技馆辅导员素质的提升和员工积极性的激励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力求为辅导员创造一个公平合理、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一)辅导员评级考核制度。

浙江省科技馆的辅导员考核实行评级考核制度,分别为一级考试、二级考试和三级考试。考试通过后,由单位分别聘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辅导员。对于不同级别的辅导员有不同的考核内容和任务要求,考试内容随着等级的升高,难度不断加大,考察的范围也更加全面。

一级考内容包括,科普知识笔试,楼层模拟带团讲解和平时表现三大内容。二级考内容包括科普知识笔试,科技馆全程讲解,展项拓展讲解、实验秀表演、日常英语问答和平时表现六大内容。三级考则对辅导员的外语能力和普通话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通过前两级考核的基础上,能够用英语实现全程带团,与外国游客顺畅沟通,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甲以上。每位浙江省科技馆辅导员在工作满一年后,自愿报名参加一级考试,获得一级辅导员等级后满一年参加二级考试,以此类推。

科普辅导员在获得相应等级资格后,根据其平时工作表现和实际技术水平,报馆长办公会议批准后聘任一级或二级、三级科普辅导员并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实行聘期制,聘期一般为一年,一年后根据日常工作表现等进行重新复核认定。岗位合同工在获得等级资格后,工资薪酬将获得一定提升。

(二)评级委员会构成和评分。

“展厅辅导员综合素质达标评级委员会”,由一名馆领导任主任,馆人事工作负责人和展教部负责人担任评委会委员。并在评级委员会指导下,成立考核小组,成员由馆长、副馆长和各部门部长构成。针对日常英语考核还特别邀请了英语老师进行英语的单项考察。

考核的总分为一百分,一级考分数构成为:科普知识笔试40,楼层模拟带团讲解40,平时表现20。二级考的分数构成为:科普知识笔试20,科技馆全程讲解20,展项拓展讲解20、实验秀表演20、日常英语问答10和平时表现 10。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素质全面,业务过硬,向综合型科技馆人才发展。

(三)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为了能够让辅导员能够在考核中有更佳表现,浙江馆特别安排了礼仪、讲解艺术、表演创作、英语口语等各方面的培训课程,同时也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科技馆进行了交流研讨。2009年迄今,分批派出优秀的科普辅导员参加上海科学诠释者培训、意大利热那亚科技节、英国曼彻斯特科技节、各大国际科技馆论坛的参观学习,对开拓辅导员视野,提升创新意识,积累科普宣传经验都有较大帮助。

浙江省科技馆自2010年开始实行《科普辅导员综合素质达标评级方案(试行)》后,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显著提升。一定程度上也迫使辅导员不能再死背硬记自己都不一定理解的讲解词,而必须真正理解并融会贯通有关知识。并且在考核中培养出了一批能写会说,能唱会演、素质综合的辅导员。其自编自导自演的各类科普短剧、实验秀如《神奇的气球》、《5秒钟做冰淇淋》、《法老之蛇》等等在馆内外表演时,都深受观众喜爱和欢迎。

四、结束语

科普辅导员是科技馆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科技馆都缺少对科普辅导员系统、长期的专业培训,辅导员的等级评定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也较为滞后,导致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工作主动性不强,综合型科普人才成为科技馆行业发展的短板。如何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定方式、考核制度,通过学习和评级等方式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是当下工作的关键之一。浙江省科技馆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和努力,但也仍在不断探索改进之中,优秀科普辅导员队伍的打造还需要科技馆全行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曾川宁 , 贾志荣. 科技馆员工培训工作与人才培养. [J].科协论坛,2008,3

2 林爱兵,刘颖.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现状调查. [J].科普研究,2008,2

3 刘璐.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16

4 许黎辉.关于科技馆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探析[J].今日科苑,2011,3

5 徐善衍.关于科技馆发展趋势和特点的思考[J].科普研究,2007,8

科技查新论文

答:

5W1H(WWWWW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在企业管理、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起源。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5W分析法”,后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IH”模式。

二、内容。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三、用途。

5W1H分析法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常常被运用到制定计划草案上和对工作的分析与规划中,并能使我们工作有效地执行,从而提高效率。

5W1H分析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生产生活、教学科研等方面,这种思维方法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

1、科技查新论文5W1H分析科技查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的要求,围绕项目科学技术要,针对查新点,通过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等途径,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查证其新颖性和先进性的情报咨询服务工作。查新为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科技评估提供客观依据。而利用5W1H有效地论证了其所述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2、空管高效班组应用空管高效班组建设的实际过程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也不像大多数人认为那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常常感觉好象无从下手。

3、技校教学改革通过研究探讨5W1H分析法在学校教学改革实践中的运用,可以引发教学设计与实施人员的深度思考,使其明确拓展改革工作的思路,更加有效、有序地开展工作,从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目的。

4、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知识系统而庞杂,从“What”“why”“Whom”“When”“Where”“How”六个维度对室内空间设计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室内设计案例探讨“5W1H”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拓展室内设计创新思维,为室内设计的教学提供一个现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5、报纸发行传统媒体报纸近年来受到了网络、手机等新生媒介的冲击,为了能够区别于其他媒体,报纸利用5W1H将信息分门别类,了解大众的需求,通过此分析法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个效果。

谈谈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谈谈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管理,人们才能正常的从事各种劳动。所谓管理就是通过适应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可得到的有限的资源并整合资源从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的创造性活动。在有限的社会资源里,人们不可能无节制的取用所需要的资源,但是人类本身的欲望却是强大的,总是希望能够在发展的路上不断地向上登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必须在管理方式上不断地创新,在管理手段上不断地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技术,从而保证有限的资源可以进行合理的配置、科学的利用,以确保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因此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模式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

科技进步;创新;企业管理;发展;竞争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国内企业纷纷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创新进步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中国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顾客的需求不断变化,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产品生产周期不断缩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综上,企业自身需要不断快速提升其管理水平,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

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管理中对高科技的使用,以及对于创新意识的激励还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旧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企业过于传统的组织结构难以适应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加快旧企业向新型管理模式的企业的转变就当今的总体形势看来是有急切需求的,ERP、MRP等信息系统的普遍使用使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成为可能。作为一个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是管理创新能力。企业要想在现如今这种激烈且频繁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必须不断进行创新,运用最新的管理理念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从而自主自发地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将创新理念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是企业管理思想的一次大变革。创新化管理保证了企业在管理方面的进步性,保证了企业自身血液循环的畅通,好的管理创意不但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同时还是企业形象与整体水平的一次提升。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不断加深,社会正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技水平日新月异,而与此同时,时代的发展也在淘汰落后的企业,因此企业的管理如果墨守成规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而企业若想发展,也必须凭借科技的力量。科技进步一方面在不断地提高着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极大程度地影响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科技进步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宏观上来看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即外部影响与内部影响。外部影响主要是指科技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产品的生周期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新技术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程度、挖掘或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影响供应商、合作机构的运作行为等,从而使得企业务必要在管理模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变革以适应新的外部形势;内部影响主要是指企业在制度安排、管理方法、组织架构等方面要考虑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应用新技术来提高管理和生产效能、丰富拓展管理手段,因而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着企业内人员交流模式以及财务、物流、销售、人力甚至固定资产等方面的管理,企业自身科技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文化。综上所述,外部影响即是管理对象的科技进步反作用于管理本身而内部影响侧重于管理本身对于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观察和分析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我们不难发现自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1方向一,简单分工管理

分工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次大跨度的提升,它使得每个劳动力都可以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保证劳动力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大幅地提升社会劳动效率。就现如今的社会而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劳动分工日益细致,这导致了企业业务流程的分化,就负面角度而言,它催生了官僚体制以及等级制度使得信息共享受阻,员工生产以及经营活动中很难与跨领域的同事甚至跨高度的上级有所接触,既扼杀了优秀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通,因而削弱了企业对于市场的判断及反应能力。而分工管理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简单分工管理和综合分工管理;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丰富和拓展,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条件。在受科技创新波及较小的一些传统行业以及在企业规模不大或正处于创业初级阶段的企业,往往企业更多的采取“简单分工管理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人事、财务、生产、物流、供应与销售等。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基本上可以通过一条完整的管理链将所有生产活动串联起来。

2方向二,综合分工管理

伴随企业规模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的,在企业的整体管理中一般将管理分为保障管理与生产管理两大部分实施运作。保障管理主要由资金财务计划与管理、信息管理、物料与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构成,生产管理主要包括生产制造管理、资源供应管理、技术与研究开发管理、服务管理和营销管理等。这两大部分的管理相辅相成不分主次,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由于生产侧重或者企业自身产业结构的关系,经常会使两个管理部分的分工、分酬不均,影响企业内部配合与衔接甚至产生员工内部矛盾,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3方向三,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创新的愈加频繁,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的快速扩展,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化将影响企业管理模式,高科技信息化管理并不能一味的生搬,应该采用适合企业本身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在相互适应的前提下,一方面信息化管理将持续推动、促进管理部门高效的配合及联动,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管理效率的提升会带来信息流通的改善,反过来促进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从而实现管理与信息交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但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这种适应并不应该是完全的让信息化管理来适应原有的企业模式与构成,而应该是以提高企业效率为总体目标的大幅度的改革,无论是从企业自身方面还是从信息管理方法方面,都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尝试,但是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收益,这种尝试不能过于盲目,应当在相互配合的前提下进行综合的考察与研究,要基于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以及员工自身的素质层次,不但要借鉴其他从业者的经验教训,还要善于总结自身所遇到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十分广泛,纵向上来看,科技进步与创新不仅对企业对外产业结构管理产生了影响,促使企业发掘更深的产品价值,丰富自身的产品或者直接进行企业战略管理调整甚至于转型;还对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得企业管理不断复杂化,带来了诸多有利因素(例如:管理模式化,信息传递快捷化,人员利用高效化),但与此同时还对企业管理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例如:人员沟通障碍,上下级之间隔阂加剧)。作为企业管理应当合理、高效、有针对性地利用好科技进步与创新带来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应该注意适时的调整管理政策,处理好随之而来的新矛盾、新问题。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学教程[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慧,何新海.企业信息化——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3]常桂英.浅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8(06).

摘要: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创新来源于信息资源的把握,科技查新工作的任务之一则是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服务。因此,科技查新工作与企业信息咨询服务存在着很多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的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创新来源于信息资源的把握,科技查新工作的任务之一则是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服务。因此,科技查新工作与企业信息咨询服务存在着很多的共通之处。充分发挥科技查新机构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不仅可以加强科技查新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同时也可以为科技查新机构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1科技查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1.1企业信息服务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机构发展都相对的滞后。一方面企业对信息咨询服务的需求是全面的,多层次的,不仅要与时俱进甚至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要具有判断性甚至要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事实是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其他形式的信息服务机构也规模较小,手段落后,开拓能力差,仅限于提供简单的,低层次的技术信息服务,没有能力建立高层次、全面的信息情报搜集、整理、分析系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另一方面,企业信息服务工作需要较多知识面广且又有所长的复合型人才,而企业没有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员工素质也参差不齐,缺乏专门的信息服务知识和咨询服务意识,所以提供的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无法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1.2科技查新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优势

(1)信息资源优势。我单位自95年开展科技查新业务以来,共出据查新报告7000多份,为5000多个单位、企业、个人提供科技查新服务,其中200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省、市各种奖项。配备了9台数据服务器,开设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数据库、中国国家标准全文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博士)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华数字书苑、百链中外文数据库、Elsevier外文数据库、NSTL外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专利、会议论文等)、Peter-科技报告数据库、山东省情报研究院数据库、中经网数据库、中国行业发展报告库、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库等十几个数据资源库。整合了国内主要的数据库资源,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的鉴定与报奖、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等提供客观依据、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可靠而丰富的参考信息。

(2)人才优势。科技查新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都要求较高的信息服务工作,要求查新人员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覆盖面,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熟悉情报检索的过程,较强的信息筛选、对比和分析能力,较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运营保障条件充分。一是运营经费保障充足。科技查新作为市技术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一部分,市政府非常重视,不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平台建设及设备购置,每年还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平台中心运营,以保障其开展服务的公益性。二是完善的管理。为保证查新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及更好地对企业开展检索及咨询服务,查新中心制定了包括绩效考核、日常工作管理、科研管理及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在内的完善管理制度。三是与其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升了服务水平。通过与省科学院、省情报研究院等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不断丰富检索手段,提升了服务水平。

2科技查新机构如何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好服务

2.1做好基础查新工作为企业项目的申报提供客观依据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每年都会开展各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高新技术技术成果转化、科技攻关项目、自然基金、科技进步奖等项目的申请或鉴定。为避免项目的重复劳动,保证项目申请和鉴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科技查新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为企业的科技立项、科技成果鉴定、评奖、验收、转化等提供客观依据。

2.2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要开发新产品,改革新技术,拓展新市场,都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创新之前,都需要充分收集用户需求、价格水平、销售渠道及产品变动趋势等信息,这时,查新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尽可能详实的为企业提供近似产品特点、生产工艺、原材料、生产设备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等信息内容,为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供客观的依据,防止重复开发导致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2.3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是通过合法的手段,通过长期系统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各种对企业发展、决策及运行相关的信息,提炼出本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等关键情报,为企业的高层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查新机构可以利用自己信息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信息和人才援助。在科技查新中进行竞争情报服务,缩短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为企业的创新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2.4为企业提供专题服务,加强企业横向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查新咨询单位可以根据企业咨询比较多的领域,如电子、食品、纺织、肥料加工、建筑施工等等领域,定期向企业提供相关行业的信息资讯和市场动态信息等。另外,企业也可以利用此次活动结识更多领域或同行业其他企业,为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以及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机会。

3结语

总之,科技查新机构拥有一般企业信息服务机构所不具有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利用科技查新可缩小或规避企业技术创新的某些风险,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科技查新机构也在为企业创新服务的过程中,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拓展了情报服务的范围,促进了科技查新机构的新发展。

摘要 :

知识员工聚集作为企业创新的活力之源,在实现企业创新效能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受地域、资源制约,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员工的弱聚集尤为影响企业创新效能发挥。本文基于知识员工聚集、企业创新相关理论,结合农业科技企业环境特征,从知识员工聚集视角探索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获取创新效能,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

知识员工聚集;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一、引言

1.1“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面对历史大潮,各类组织都不同程度经受着时代的考验。”(相飞,2015)。其中,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尤为突显。该类企业以从事或推进农业新品种、新设备技术、新生产工艺为主,利用自身研发成果,吸收外来技术以持续创新,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速度,保证农业科技发展有重要意义。知识员工聚集作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资源,是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活力之源。按照相飞(2015)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其效应研究》对知识型员工的判定准则,“该类员工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受教育程度较高,这表明其对新知识的吸收、消化、转化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其专业资质的提升,以及包括个人智商、情商、修养等在内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可见,知识员工作为一种可流动的资源,受科技投入、人才政策等因素影响,会在特定空间和时间聚集。而“复杂多变的外部任务环境致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运作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员流动性趋于频繁。”(相飞,2015)。人员流动则引起复杂的经济效应。本文的知识员工聚集及其效应指农业科技人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形成的内在关联机制,通过组织协同作用集中在一起,突出表现为聚集作用大于各自独立所发挥的加总效应。这里所指的知识员工聚集的主体是长期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及实用技术的人员,其运用知识为农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是企业创新主体。通过聚集,促进了个体间隐形知识传播,优化知识结构,能更多获取行业信息,实现相互协作,从而使自身潜能得到发挥,企业得以创新。

二、理论基础

2.1国外的知识员工聚集研究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流动和人才资本积聚。Giannetti(2001)认为,不同劳动力个体的技能相异,其合作可促进规模效益,资源耗费降低。国内学者将知识员工聚集内涵大体总结为两类。牛冲槐等(2006)从人才流动角度指出,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大量同类或相关人才在某地区或某行业形成的聚类现象。还有学者从效应角度提出,知识员工聚集是符合质量指标的知识员工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数量上集中,他们通过交流经验达到彼此协调配合,实现聚集目标。总体来看,知识员工聚集效应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大体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二是知识员工聚集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专门针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以及知识员工聚集对其效应的研究尚显不足。

2.2“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着雇佣关系的重塑与转型之势已登陆我国,为适应国际市场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我国企业不断采取变革举措,这势必影响组织内员工的心理感知。”(相飞,2015)。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自主创新不断涌现。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在中国农业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过程中发挥着农业产业革命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知识员工聚集则是企业创新的突破口,聚集过程势必影响个体认知,并作用于企业效果。由此,阐清知识员工聚集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作用是企业实现创新优势的重要前提。

三、基于知识员工聚集的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效能分析

3.1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这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致使我国经营体制和管理格局发生了变化。”(相飞,2015)。农业涉及多层次产业结构体系,其创新需要多方面可靠技术支撑。而知识员工素质影响技术创新水平,知识员工结构决定技术创新的深度和速度。因此,在聚集中把控知识员工的素质和结构尤显重要,各环节上知识员工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农业科技型企业获取创新效能的关键。基于此,探索符合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员工聚集的途径,对于实现知识员工聚集及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更有重要意义。国外学者认为,知识员工聚集途径主要包括“市场主导”和“政策扶持”。国内对知识员工聚集研究多基于国外理论和实践展开。

3.2基于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情境特征,可从三方面分析知识员工聚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首先,就人员素质而言,专业基础扎实、具备管理能力又能从事科研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支撑。他们有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协作和应变能力,能将创新性知识投入实践。在聚集中,通过一系列措施,可使高素质知识员工聚集,降低信息流动成本,促进知识积累与更新;其次,就人员结构而言,农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效益为中心,优化人员结构是适应性向战略性调整的转变。通过把控人员结构,推动集约化和商品化农业统一发展。知识员工聚集通过这种整合机制实现知识互补,由此激发其创造力,产生联动效应,最大程度地促进企业创新;再次,“人才兴业”在农业领域内需要知识员工的支撑,根本而言就是人员素质和结构有机整合下的控制。通过完善知识员工的引进机制、合理配置、激励机制来实现知识员工聚集,以助推企业创新。

四、结论与建议综上

本文发现,由于人员的素质和结构受自学习能力、空间分布和政策影响,导致未完全释放知识员工聚集的创新效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为此,本文提出如下知识员工聚集途径:第一,选育高素质知识员工。企业在选人、育人中要向研究性、开发性、创新型方向发展,将培育有“爱农、学农、献农”思想的复合实用型人才作为知识员工聚集目标。建立人才专项引进资金,打造人才引进平台,开展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融入产业示范基地,将“引才”和“引智”结合,促进知识员工聚集的创新效应。第二,优化知识员工规模和结构。结合各地发展需要,编制有相关、挑战性的工作岗位以吸引人才,使不同人才在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中形成规模,通过聚集去打造一支学用结合、素质优良、高效稳定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创新提供人力资本保障。第三,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建立公平的选拔机制、创新成果评价标准增强行业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支持和尊重知识员工的环境。建立多渠道信息传递与技术合作机制,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弥补农业领域知识员工素质和结构的不足.

科技论文查新

大学图书馆就可以,速度也比较快,但有的大学由于经费不足有些数据库没有开通。建议大家找比较牛的大学图书馆。如果所在地区没有大学或者大学图书馆不提供查询报告,可以去市/省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

科技查新工作流程:

办理查新委托手续索取科技查新委托单);填写《科技查新委托单》;正式办理查新委托手续。

委托人接到图书馆查新通知后来图书馆六楼信息技术部正式办理查新委托手续,来时需携带已填好并已签字盖章的“查新申请表”及有关的技术资料,如研究报告、总结报告、已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等(我们将妥善保管,结题后归还)。

检索:用户与查新员需面对面沟通讨论,确定合适的关键词和检索要点;正式检索至提交用户检索报告需10日。

撰写查新报告:查新报告是查新机构用书面形式就查新事务及其结论向查新委托人所做的正式陈述,查新人员要对查新课题内容及查新点与检索到的结果(即相关文献反映出的现有研究或技术水平)进行比较,实事求是地给出查新结论。

答:

5W1H(WWWWW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在企业管理、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起源。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5W分析法”,后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IH”模式。

二、内容。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三、用途。

5W1H分析法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常常被运用到制定计划草案上和对工作的分析与规划中,并能使我们工作有效地执行,从而提高效率。

5W1H分析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生产生活、教学科研等方面,这种思维方法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

1、科技查新论文5W1H分析科技查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的要求,围绕项目科学技术要,针对查新点,通过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等途径,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查证其新颖性和先进性的情报咨询服务工作。查新为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科技评估提供客观依据。而利用5W1H有效地论证了其所述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2、空管高效班组应用空管高效班组建设的实际过程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也不像大多数人认为那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常常感觉好象无从下手。

3、技校教学改革通过研究探讨5W1H分析法在学校教学改革实践中的运用,可以引发教学设计与实施人员的深度思考,使其明确拓展改革工作的思路,更加有效、有序地开展工作,从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目的。

4、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知识系统而庞杂,从“What”“why”“Whom”“When”“Where”“How”六个维度对室内空间设计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室内设计案例探讨“5W1H”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拓展室内设计创新思维,为室内设计的教学提供一个现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5、报纸发行传统媒体报纸近年来受到了网络、手机等新生媒介的冲击,为了能够区别于其他媒体,报纸利用5W1H将信息分门别类,了解大众的需求,通过此分析法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个效果。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论文查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是什么级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是什么级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信息资源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主要业务单位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2、使命是为发展国家科技事业、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各类科技信息保障。3、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各种类型和各种载体的科技文献信息并面向全国开展服务。4、信息资源中心下设资源建设部、信息服务部、院士著作馆、数字图书馆研究室。5、馆藏资源信息资源中心主要承担工程技术各学科领域内的文献资源建设任务。6、近几年来随着文献购置经费的不断增长,馆藏文献的规模、品种和数量都有了很大发展,馆藏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特色化程度不断提高,文献的满足率和保障率达到了一定水平,初步具备了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功能和能力,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专业图书馆。7、2、文献服务信息资源中心目前实行365天到馆读者“一站式”服务、24小时全天候网上信息服务,技术手段先进,服务方式灵活多样。8、(1)文献阅览服务◆ 查目厅目录检索服务:提供本所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馆藏目录检索服务及读者阅览咨询服务;◆ 期刊阅览服务:提供近两年中外文现刊及检索参考工具书阅览服务;◆ 特种文献阅览服务:提供中外文过刊、中外文会议、学位论文等文献阅览服务;◆ 缩微文献阅览服务:提供美国政府科技报告及七国两组织专利的缩微文献阅览服务;◆ 电子资源检索和阅览服务:提供光盘或网络版资源的检索和阅览服务。9、(2)原文提供服务◆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注册用户的网上原文提供服务;◆ 本所、北京地区以及国内其他图书情报机构的馆藏原文代查服务;◆ 向大英图书馆、加拿大科技情报研究所等国外机构提供长期的馆际互借服务。10、(3)科技查询服务◆ 国家、省、部、市、地等各级科研项目的开题立项、成果鉴定、成果报奖、新产品开发与申报等的查询;◆ 国家一级科技查新机构的评估、认定以及科技查询人员的资格培训;◆ STN系统欧洲服务中心FIZ中国总代理。11、(4)论文收录引证服务向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个人开具科技论文收录及被引用证明。12、3、院士著作馆院士著作馆在科技部和中国工程院的倡议下,于2004年6月3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13、其使命是全方位收集院士科技文献,建设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知识宝库;展示院士风采,传承院士精神,宣扬院士思想,传播院士文化;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保障,为推动自主创新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14、院士著作馆现已收藏有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近千位院士的3000多部学术著作和33000多篇学术论文,以及900多件院士风采物品,建有可供检索查询的院士信息系统。15、院士著作馆建有大型煅铜浮雕壁画《院士名山》,以汉代竹简的艺术形式镌刻捐赠著作的院士,以此教育启迪后人。16、4、科研数字图书馆研究室是信息资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化手段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开展检索语言和检索技术的研究,组织实施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发展规划。17、研究室具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以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力,全面担负中心的信息技术支撑功能,保证网络系统、服务器系统、自动化系统、数字化系统的可靠运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在英汉科技词库、汉语主题词表、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科技资料体系建设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18、此外,研究室还负责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以及国家标准的研究、开发与制定工作。19、目前,信息资源中心正按照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大平台的建设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我国工程科技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为提高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做出贡献。20、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复兴路15号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邮编:100038战略研究中心战略研究中心是中信所主要的业务部门之一,中心大部分研究人员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科技专业背景、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1、本中心主要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和发展战略,开展情报分析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22、中心下设科技动态跟踪、知识管理、战略基础研究和战略应用研究等四个专业研究室,重点开展以下工作:◆围绕科技部的中心工作开展相关的情报分析研究,提供决策支持,并为其他政府部门提供情报服务;◆跟踪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动态、科技战略、科技政策及其采取的相应措施;◆在软科学研究领域,开展新学科、新方法、新手段的探索;◆开展科学与科技决策支持研究,建设支持国家科技决策的信息资源库与知识库,开展知识服务;探索建立知识管理开放实验室;◆开展科普统计分析研究,探索实践数字科普;◆承办《中国软科学》、《高技术通讯》、《全球科技经济瞭望》、《科学》等刊物,以及《科技参考》、《互联网信息专报》、《决策参考》等内刊;◆接受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会的委托,协助开展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的日常管理工作。23、资源共享促进中心资源共享促进中心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下属的研究中心,围绕科技资源共享理论研究、科技资源共享政府领域应用、科技资源共享行业领域应用开展工作。24、主要任务是接受科技部等政府机构和行业机构委托,承担与科技资源共享管理和促进相关的研究、实践、服务工作,促进国家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开展竞争情报研究;促进实用技术成果转化以及专利、标准和技经贸信息的传播。25、◆ 科技资源共享管理研究资源共享促进中心主要致力于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共享模式、共享政策、共享技术、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情况等的跟踪研究,承担相关研究课题,完成相关研究报告,提供相关信息服务。26、◆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服务在资源共享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在信息资源整合应用中的需求,以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传播与信息处理技术,提供政府信息资源组织和整合咨询服务、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开发等服务。27、◆ 产业信息资源整合服务在资源共享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重点产业在信息资源整合应用中的重点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传播与信息处理技术,以持续满足产业发展与集成创新为目的,集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和技经贸信息资源,建设重点产业的信息服务体系。28、开展信息咨询、竞争情报咨询等服务。29、信息技术支持中心信息技术支持中心的业务定位于结合情报学研究应用实践的需要,开展知识组织技术、信息内容服务技术和情报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为情报研究与服务提供先进技术支持。30、其重点内容包括智能信息检索技术、信息服务元数据与标准规范、数字图书馆应用技术、信息内容建设与服务等。31、作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络管理中心,信息技术支持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保障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络服务系统以及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与维护。32、同时中心还承担着中信所信息安全和技术管理职责,为中信所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提供系统设计、应用开发、运行维护和网络管理与服务等。33、另外,信息技术支持中心是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承担着相关文献标准的制定及日常管理工作;是中国情报学会计算机技术应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34、同时中心也面向信息管理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学习和研究支持。35、情报方法研究中心情报方法研究中心下设图书情报研究室、科学计量学研究室、学会办公室和几个期刊编辑部。36、中心的主要业务领域包括图书情报领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科学计量学研究与科技论文统计分析,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与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的日常管理与运作,《情报学报》、《中国信息导报》和《大众软件》的编辑出版。37、同时受科技部委托,承担全国科技期刊的日常管理工作。38、中心的主要工作:◆ 开展情报学理论方法与情报用户的研究。39、其中重点开展知识组织、知识管理、信息构建、现代情报技术、信息管理与服务等领域的研究;◆ 开展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40、其中重点开展数字图书馆与数字科普研究;◆ 开展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研究和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工作;◆ 承担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接受中国科技成果研究会的委托,协助开展中国科技成果研究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承担《情报学报》、《中国信息导报》、《大众软件》的编辑出版工作;◆ 接受科技部委托,承担全国科技期刊的日常管理工作。41、研究生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1978年开始招收情报学专业研究生,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是国内最早开展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单位之一。42、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情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43、1997年开展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即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44、1998年起与北京大学合作培养情报学专业博士研究生。45、2003年7月,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46、2002年10月,我所被人事部批准为首家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管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7、研究生部是中信所下属主管研究生教育和社会培训的归口部门。48、主要任务:◆情报学博士生、硕士生培养;◆图书馆学硕士生培养;◆办好图书馆、情报和档案管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情报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研究;◆接受科技部及社会各界委托,开展各类在职教育与在职培训;◆探索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拓展各类信息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全民信息化教育;◆承担科技部计算机软件培训中心的相关工作。49、中信所凭借自己知识密集的雄厚实力及其高层次的研究实践,造就了众多的情报信息领域专家,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导师队伍。50、到2005年,中信所研究生部共招收全日制研究生365名,颁发硕士学位299个;招收在职研究生379人,其中161人获硕士学位,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总人数为460名,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家机关、信息单位、驻外机构和各类企业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51、除了学历学位教育外,研究生部还承担科技部委托的培训班和研讨班。52、同时,面向社会开展相关领域的培训班,包括计算机应用培训、信息分析师教师认证暨信息分析师认证培训、全国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培训等,培训人员达数百名,满足了市场对不同人才的需求。53、中信所研究生部采取开放办学方式,与国内外同行和相关国际组织在人才培养、学术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选送部分优秀研究生赴国外进修深造。54、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全球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55、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资源分配中最重要的因素。56、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大量高层次知识创新人才,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论文写作中文献资料检索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论文写作中文献资料检索,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从有了文献便有了文献检索。当人们从中查找所需信息时,文献检索也就应运而生。只不过早期可检索的对象较少,因而检索是一个不自觉的过程。早期的文献检索主要是手工检索,人们通过“心想、手翻、眼看”的方式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献量的增加,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献检索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现代文献检索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文献检索的应用中逐渐发展起来。

一、文献检索概述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

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根据不同出版形式及内容,可以分为: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

电子文献是以数字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储存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相关设备使用的记录有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电子书刊、数据库、电子公告等。

文献检索,就是从文献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文献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资料查寻。

二、纸质文献的检索

纸质文献的检索一般分为两种: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直接文献检索地目的是为了获取所需要的文献。因此,有时可以直接从报刊杂志中通过浏览的方法直接获得所需文献,称之为直接检索。它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适于浏览新到的书刊资料,有时是一种获得最新情报的方法,但同时又受到各种限制而漏查很多相关文献。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检索方法。

间接文献检索是一个利用检索工具并从中查出特定文献的过程。这一过程就称为间接检索。它可以比较系统地、全面地获得相关课题的文献信息。我们需要掌握的就是这种利用检索工具的间接检索的方法。这也是文献检索的主要方式。它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弄清楚课题的性质及学科专业范围是什么,所需的文献类型,要求的文种、年代的限定、课题的关键词等等是检索的第一步。

(二)选择检索工具:根据检索课题的要求,选择最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首先必须对各种检索工具所覆盖的学科范围有清楚的了解,然后从文献的类型、文种、出版的时间等方面来考虑选用哪种检索工具最合适。

(三)确定检索策略:选用具体的检索工具后,就要考虑选择和确定检索方法,确定具体的检索点,是从分类途径还是从主题途径检索,所查找的文献要达到什么要求,选用什么检索词等,以便具体进行检索。

(四)使用检索工具:确定了具体的检索方法后,就要利用所用的检索工具,在一定的年代和文献范围内具体查找,以获得文献信息。手工检索时可以一边检索一边分析取舍,获得符合需要的文献。(五)获取原文:检索文献最终要获取原文,如果在馆藏文献中查不到,则可通过各类联合目录获得其他单位收藏的信息,再通过馆际互借等途径或方式获取原文。这样就完成了文献检索的全过程。

文献检索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追溯法(亦称滚雪球法):利用著者发表的文献后所列的参考文献为线索,由近及远,进行逐一追踪的查找办法,追查原文,再从这些原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逐一检索,象滚雪球似的获得一批批相关文献的方法。它是科研人员常喜欢用的一种简便的获得文献的途径。

(二)常用法:常用法也称工具法,就是直接利用各种文献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由于检索工具的种类繁多,一般应根据课题内容特点,首先利用综合性的检索工具,然后再使用专业性的检索工具,二者结合,才不致造成文献资料的漏检。常用法根据时间范围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三)循环法:循环法也称分段法、交替法或综合法,这是追溯法和常用法的结合。是将追溯法和常用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直到获得满意的相关文献为止。实际课题的检索选用何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是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二是视所能利用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手段。在检索工具比较丰富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常用法;在获得针对性很强文献的条件下可利用追溯法获得相关性较强的文献;获悉研究课题出版文献较多的年代可利用抽查法。

三、电子文献的检索

随着计算机、数据库和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电子化图书馆、文献资料网络化服务等正成为我们获取文献资料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科研的有力助手。利用好电子文献和检索工具,掌握好网络信息的搜索方法和策略对于获取信息是必要的。

传统的图书检索手段和方法对电子信息的检索作用有限。现代文献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声像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电子文献的检索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网络目录和搜索引擎

各种各样的Internet网络文献检索工具不计其数,根据提供检索与否,有网络目录和搜索引擎之分。

网络目录是按主题的等级排列的主题类目索引,类别目录按一定的主题分类体系组织,排列方法有字母顺序法、时序法、地序法、主题法等或是各种方法综合使用。用户通过逐层浏览类别目录、逐步细化的方式来寻找合适的类别直至具体资源。

搜索引擎则强调的是它的检索功能,能提供布尔逻辑检索、短语或邻近检索、模糊检索、自然语言检索等方式查询信息。各种资源进行标引,并为检索者提供检索的工具。基于搜索引擎的检索方法接近于通常所熟悉的检索方式,即输入检索词以及各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检索软件根据输入信息在索引库中搜索,获取检索结果,并输出给用户。

(二)联机馆藏目录

网络上有许多机构提供的馆藏书目信息、中外文期刊联合目录信息。其中包括各图书馆和信息机构提供(下转第137页)

(上接第36页)的公共联机检索(OPAC)馆藏书目、地区或行业的图书馆的联合目录等。

中国国家图书馆在网上提供图书目录在线检索,有题名、责任者、出版者、关键词、标准书刊号、分类号、出版地、出版国等10个检索途径。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提供61所高校的馆藏期刊、书目和学位论文联合查询。

(三)网络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包括综合性和专业性期刊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可分为商业性和非商业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由专门的信息机构或公司专业制作和维护,信息质量高,是专业领域内常用数据库。

非商业性数据库因为免费使用,用户以较低的成本可获得所需的信息,所以也有很高的吸引力。如:IBM公司的免费专利文献数据库,提供美国专利的免费检索,用户可检索到1971 年以来的美国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包括专利书目信息和专利项,浏览1974年以来的专利文献。

(四)电子出版物

由于网上信息传播速度快,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注重网上报刊发行。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出版高和信息服务中介商介入电子出版行业。电子出版物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电子报纸。

(五)参考工具书

网络中许多参考资料是可以免费使用的,如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词典、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汉语词典、学校或企业名录、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等大型工具书已加入因特网。

文献检索和使用的工作贯穿了论文写作的全过程:我们往往是先确定写作的大致内容;其次根据这个大致内容确定文献搜集的范围;然后阅读了主要的文献后再确定研究写作的具体内容;最后根据具体内容全面检索原始文献, 搜得的文献又充实了论文写作的基础。

一、文献检索的意义

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就是从大量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出与特定的科学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文献检索在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文献检索便于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避免重复研究

积累、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继承和借鉴就不可能有创新。毕业论文选题同科研选题、立项一样,必须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或查新技术掌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进展,从中吸收有益的启示或参考数据,掌握大量相关信息,或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正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所说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指科研要熟悉别人的劳动成果,从前人研究的`“终点”中,找出自己研究的“起点”,从前人所用的研究方法、手段中受到启发,拓宽思路,分析研究所占有的资料,提炼出正确鲜明的观点。

2.文献检索有利于节省大学生查找文献时间,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信息时代文献资料的迅猛增长,使得文献资料的`检索困难重重。如能灵活运用文献检索的技能,缩减检索时间,即能延长论文的写作时间。同时,文献信息检索利用可为毕业论文的观点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大学生通过对文献信息检索分析比较后,才能从论题的创新性、内容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进而提高论文质量。

3.文献检索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研究能力

图书馆文献是过去知识经验的总结,也是未来知识发展的向导。在文献检索过程中与论题有关联的文献信息很容易激发、调动大学生的潜在知识和智能,并从中获得灵感。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可促进大学生以发散性思维思考分析问题,拓展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全面获取有关学科的文献信息,及时了解学科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观点。图书馆文献信息检索利用的过程就是提高大学生研究能力的过程

二、文献检索的途径与方法

1.分析研究课题,确定检索要求

在进行具体的文献检索前,首先要分析课题,抓住课题的本质和要求,掌握代表课题内容的主题概念及其相关事物。依据本课题主题词来选定相应的检索工具,并从中选定检索标志,确定检索途径。在这方面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具有不同的检索内容和要求。

2.选择检索工具

目前全世界有 2000 余种手工检索工具(书本型检索工具),还有联机检索、光盘数据库检索、Internet 网络检索等计算机检索工具。选择检索工具可利用“检索工具书指南”以及各种检索教材来了解检索工具书的收录情况。结合本课题,针对图书馆文献资料收藏情况,确定采用手工检索与机检相结合的方法。常用的检测工具包括以下几种:

书本检测工具:全国报刊索引、复印报刊资料、报刊资料索引、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等。

光盘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等。

网络资源: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院校图书馆等。

3.文献检索的途径与方法

文献检索方法可分为常用法、追溯法和分段法三种。常用法是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有三种类型,一是顺查,是以检索课题起始年代为起点,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的查找文献的方法。二是倒查,是逆时间顺序由近及远的查找文献的方法。三是抽查,是针对学科发展的特点,抽出该学科发展迅速,发表文献比较集中的一段年代,抽查某几年的书籍和期刊、数据库。追溯法是利用已有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一般参考文献中的原文结尾都附有新的参考文献目录,可视需要一直追溯下去,从而获得足够的文献资料。利用这些资料特别要注意综述性的文献资料,因为这些资料已对某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整理,这样可以节约查找、阅读原始文献的时间。追溯法比较适合初写论文的大学生选用。分段法是将常用法与追溯法交替使用,既利用工具书检索,又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

另外,要检索重点资料,掌握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目前国内有 7 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1)“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四年修订一次,目前是 2012 版;

(2)“南大核心”: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您可以在新闻网站,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找到新闻资讯。此外,您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如百度和谷歌,来查询最新的新闻资讯。

您可以到中国新闻网或中国新闻社官网查阅最新消息。此外,您也可以登录国家新闻网站、报纸、电视台等,获取最新国内及国际消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