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与新兵日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新兵日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链接:

30天论文写作发表进阶训练营。完结版,里面包含辅导课、直播课、音频课、视频课、PDF文档。

课程目录:

尔雅老师对四篇论文的解构修改辅导答疑

尔雅老师快速批量修改不同学科论文的教学示范

尔雅老师团队如何在30分钟找到论文选题并写出论文

对一篇弹幕英语教学论文的修改建议

对一篇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的修改建议

解构描摹一篇好论文的实用技巧

如何通过知网迅速找到200篇优质文献

如何利用知网的可视化计量分析做文献综述

如何批量下载200篇文献

......

一、缺乏应有的文献综述有些学位论文没有文献综述,作者却说,他写的题目找不到相关文献或没有相关文献。其解释有两种可能: 一是作者认为前所未有才是创新,甚至个别的还误以为写上“填补空白”、“没有同类文献”等词句可以提高文章的价值,这显然是一种误区; 二是作者未下功夫去查阅和学习前人已做的工作而企图走捷径,实际上,“欲速则不达”,一篇没有好的文献综述的学位论文,一般来说很难有创新。二、文献综述没有紧扣主题有相当一部分学位论文评述的并不是对特定专题做出贡献的文献综述,没有紧扣主题,没有围绕论文的主题来筛选文献,而是四面出击,回顾了与专题相关的整个领域的发展,导致文献综述部分漫无边界,冗长而不能给论文的价值“添分”,以致综述部分反映不出论文的特色,同一篇文献综述似乎可以在多篇学位论文中相互套用。同时,容易导致写作上的随意性,甚至为了追求篇幅,就在文献综述部分增添内容,以至于文献回顾曲曲折折占用不少篇幅,而真正进入正题的文字却不多,说明作者并没有理解文献综述的定位和作用。三、简单罗列堆砌文献有些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写作上存在简单罗列的问题,综述部分仅简单地列示出A 说、B 说、C 说、D 说等,然后就无下文了。从这种文献综述当中看不出作者所依据文献演进的内在逻辑,作者也没有依据文献综述清晰地推导出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变成作者的读书心得清单和资料汇编,变成相关学术研究的简单堆砌,表面上看洋洋洒洒,而实际上作用有限,读者既看不到“问题的来龙去脉”,也看不到“证明的来龙去脉”。四、文献综述缺乏权威性有些文献综述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出适合研究的主题,而是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特别是遗漏一些权威性和经典性的文献,缺乏权威性和学术性,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没有认真研读过真正有价值的文献,不熟悉所研究领域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进展,对文献的掌握和理解不到位。五、文献综述与背景描述相混淆有些学位论文将“文献综述”和“背景描述”等同起来,研究生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政策法规,如研究中国军人工资制度时,需要收集整理“中国军人工资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军人工资制度的政策和规定”等资料,但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由于研究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因此严格讲,资料本身不是“文献综述”,真正的“文献综述”应该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梳理和评论。六、文献综述只述不评有些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仅仅局限于对已有文献的简单重复和一般性介绍,缺乏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缺乏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难以体现自己的研究贡献。特别是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的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学位论文避重就轻,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而实际上,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正是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在论文的最后面,例如: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4〕郑日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5〕傅道春.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百度百科是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也是收集起来的,可以在搜索该参考文献的具体出处,按格式写上即可。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_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这些就是文献的参考文献的一部分,事实上是远远不止这一点,引用的部分很多,我们可以寻找百度帮忙。但是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是一定要注意的,如果不这么写的话,就会被知网查重算进正文的部分,那么论文的查重率就大大的提升了。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举例: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与向老兵致敬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出塞二首》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新中国的建立也是满含艰辛与坎坷,站起来的中国人也是经过了数10年的艰苦奋斗与抗争。但却在如今盛世下,有很多抗战老兵将自己的身份隐藏,过着平常人的生活。其实在他们看来,能过上平常人的生活,已经是很大的幸运了,他们饱受过战争带来的磨难,看过尸横遍野的战场,身上也有无数的刀伤与枪眼,没有足够的粮食来保证温饱,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每天与死神过招,能够有幸在和平年代生活已经是来之不易的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略我国时,国民党与共产党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由于国民党招兵具有强制性,基本上是每个村庄的男子都会被他们抓去,而不在乎其是否愿意。而被抓去的一个名叫何跃柏的壮丁,也是上过战场的一位老兵。而在战争结束后,这位抗战老兵隐藏身份60年,过着再平常不过的生活,60年后拿到荣誉勋章那一刻,他不禁落泪,下跪感谢祖国。

何跃柏1921年出生于湖南省,当权的是老蒋统治的国民政府,而国民党为了扩充军队采用了强制性的征兵制度。年仅17岁的何跃柏则被国民党抓去东北当兵,何跃柏本人成为了抗击日军的主力部队的一员,每天都过着心惊胆战的生活,生怕哪个不长眼的炮弹砸下来,不知道哪天的生活是最后一天。整个中国的人都处于一种恐慌的状态,没有一处和平的地带。整个中国几乎沦陷在日军统治下,铺天盖地的报纸都发布了关于战争的最新消息,所有人都期待着战争的结束,而所有战争好像都没有结束的预兆。何跃柏老人参加过很多著名的战役,为抗战的胜利带来了希望。

常德作为湖南省的战略要地,是日本人重点进攻的地点,国民党深知常德市的战略重要性,所以在此地部署了高达20万的军队在此地。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战场不只有中国,所以为了减少兵力消耗,日本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步伐和武器装备的投入。由于我国抵御日本的抗争牵制了一大批日军力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何跃柏老人就曾参加过这场在湖南的保卫战,有着为抗日战争牺牲的想法,战场上的他也是一往无前,他的很多战友都死在了战场上,而他很幸运的存活了下来。

幸而美国在日本投了两枚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我国在抗日战争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都已经到达了极限,如果再继续几年的战争后果不堪设想。我国战场作为牵扯日军力量的主战场,为原子弹的研发也创造了时间保障。14年的抗日战争也终于就此落下帷幕。

抗日结束后,何跃柏回到了家乡湖南。由于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政治极其腐败。而共产党的宣传工作又做得很好,顺应民心,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在最后的国共内战中取得了胜利。共产党胜利后曾多次清查国民党残余势力,而何跃柏老人也是出于自保的心理,隐藏了自己的身份60年,过着平稳的生活。

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很久后,老人也经常跟子孙后辈们讲述自己抗战时期的经历。这让很多人知道了,他曾经是一名抗日士兵,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很多志愿者们来到老人的家里,确定了消息的真实性并报告给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前来亲自慰问,作为一名抗战老兵,他还获得了纪念勋章。老人不禁落泪,跪在地上说感谢祖国的认可,似乎是在释放着多年隐藏在心里的遗憾。不过我们也要真的感谢这些抗战老兵,正是他们用生命护卫着国家,护卫着我们。

参考文献:

《一枚迟来的纪念章》

《长沙保卫战》

1990年二月,河北保定第三十八集团军驻地,士兵们正勤恳训练,接待处出现了一位有人搀扶的老人。

在接待员的询问之下,这才得知这位老人已经年过六旬,不过随后老人的一句话则是把接待员给震惊到了。

“我叫李玉安,是当年部队的一名老兵”,老人非常冷静地说。随后,又拿出一本中学语文教材,指着《谁是最可爱的人》那篇文章说,我就是上面的烈士——李玉安!

接待员惊讶的同时也有些疑惑,由于不敢擅作主张,接待员只得叫来相关领导,而核实的结果也确实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位老人真的是烈士李玉安!

那么烈士李玉安是如何“死而复生”的呢?这些年他都在哪里?此次回归老部队又是因为什么呢?

李玉安1924年出生于河南,彼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李玉安的家庭也大受影响,为了活命,李玉安十六岁时便前往东北地区做苦工养家。

多年的经历让李玉安了解到国家最需要的是保家卫国的战士,同时,李玉安也知道能够拯救中国的只有共产党。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酝酿着内战,和平的愿望再一次落空!为了建设新中国,李玉安决心参军报国,为人民群众打出一个新中国!入伍后,李玉安刻苦训练,练就了一身杀敌的本领! 一年后,李玉安又因为自己出色的表现和思想觉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解放战争时期,李玉安隶属于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

虽然我们已经无法知晓每次作战的细节,但是我们依旧能够从李玉安的战功中感受到他的表现:

四平会战荣立一等功,辽沈战役荣立一等功,平津战役再立战功,渡江战役一等功,前后获得多达十几次的战功。

1949年,全国基本完成解放,新中国也在十月一日正式成立,昔日共同作战的解放军战士们,激动万分的群众们,都在为这一刻欢呼雀跃。

建国之后,战士们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战士选择退伍回家,与家人们团聚。

不过李玉安并没有选择回乡,而是决定继续留在部队,因为他知道:新中国刚刚成立,仍有不怀好意的人虎视眈眈,自己需要随时等候国家的命令,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果不其然,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把美国的野心暴露无遗,随着战争的发展,战火很快弥漫到鸭绿江边,中国的东北地区已经处于美帝国主义的大炮之下!于是在危急时刻,国家决定抗美援朝!

十月份,中国志愿军出发在即,李玉安也接到了国家的号召,作为志愿军第三十八军112师团三连一支队的副班长,随同部队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也就是这一次征程,改变了李玉安的一生。

最开始的时候,三十八军在朝鲜的表现并不算优异,甚至在进攻德川时还因为过于谨慎而错过了最佳战机,这让战士们心内都憋着一股火儿!

第二次战役,志愿军给予美军和所谓的“联合国军”以重大打击,而受到重创的美军则乘坐 汽车 往南边撤退。

此时的志愿军士气大盛,因此追击敌军非常必要,而在美军撤退的路线上,松骨峰就是公路上的一处咽喉,占领此处,就能够配合其他部队对美军进行阻击。

来到松骨峰的部队是112师团的335团,李玉安也在其中。在仔细观察了四周地势地形之后,部队发现松骨峰北面有一处高地,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了占领制高点,也为了给其他部队围攻美军争取时间,这个北面的高地一定要拿下,而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李玉安所在的三连身上。

不过想要前去占领高地,首先就需要歼灭原本驻守在附近的美军,同时还要面临撤退的敌人大军的风险,因此, 这次任务几乎九死一生,不过包括李玉安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任何退缩。

三连首先击溃了敌人驻守在附近的一支小部队,随后立即爬上山坡,不过还没来得及建立简单的工事,敌人的大部队便出现了。

原本还空旷的公路上,立刻出现了一辆接一辆的 汽车 ,李玉安等人也知道,这是敌人撤退的大部队,人数之众,远比他们三连多上数倍。

三连连长也是毫不含糊,下令到:打死这帮美国佬,大家开火!顷刻之间,三连战士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枪支,对着敌人的 汽车 齐齐开火。

敌人虽然人数多,装备好,但突然遭到志愿军的袭击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部队乱作一团,暂时停下了进军。

其实美军也没有料到我军动作这么快,但是松骨峰地区是他们唯一能够撤退的交通咽喉,倘若过不去,相当于退路被堵死。

于是美军指挥官狠下心来,集结了十多辆坦克以及三十二架飞机,目标直指松骨峰上的李玉安等百余人,誓要冲过这道阻击线。

根据李玉安的回忆,战斗一开始,三连还能因为突然袭击打对面一个措手不及,不过随着对方不断的突击,三连战士越打越艰难。

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军大量的炮弹落在了松骨峰上,三连战士死伤不少,而美军部队也伤亡惨重,松骨峰前堆积的尸体,一大部分都是美军的残骸。

眼见难以攻克三连高地,美军指挥官下令使用燃烧弹,不久后,十几枚燃烧弹依次发射到三两所在的阵地,很快阵地上就火光冲天。尽管在第一枚燃烧弹落下时,三连连长就大感不妙,大喊:隐蔽,隐蔽!

但还是有几十名战士被大火引燃,一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战士们只能原地打滚,可却无济于事。

而一些无法扑灭身上火焰的战士则干脆咬紧牙关,顶着身上的火焰冲向前方的敌军,与他们抱在一起展开肉搏,直至同归于尽,战况十分惨烈。

可即便如此,随着战斗的进行,战士们的弹药几乎消耗殆尽。

无奈之下,三连连长脱掉了自己的军帽,拿起自己的刺刀,对着三连所有战士大喝:大家,上刺刀,一定要完成阻击任务!

三连战士没有一个人退缩,纷纷拿起刺刀,跑出战壕,和美军大部队开始了刺刀战。美军实在没想到,这群人数不占优,装备不占优的中国军人竟然如此疯狂。

白刃战无疑是惨烈的,战士们刺刀掉了就用枪柄,枪柄没了就拿地上的石头,没有石头就用自己的拳脚,哪怕是用嘴巴咬,也不愿让美军通过。

美军被三连战士们的疯狂吓到了,连忙下令撤退,准备下一次进攻;而三连这边,在经过多番车轮战后,仅仅只剩下了包括李玉安在内的不到十名战士。

可即便如此,几人身上早已布满了伤口,不过他们心中并没有任何惧意,反而是冷静分析局势。李玉安也叫大家把剩下的手榴弹收集起来,准备迎接美军的下一波冲击。

下午二时,美军开始了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冲锋,李玉安几人内心早已有了视死如归的觉悟,等敌人靠近,便将手中的手榴弹扔出,美军顿时被炸翻一片。

在最后的战斗中,李玉安只感到自己腋窝附近被一颗子弹击中,随后意识逐渐模糊,不久后便晕倒在地。

其他的战士也是好样的,都和敌军拼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战斗结束后,一营军士来到战场,收拾战后场地。场地上,全是枪械碎片和敌军我军的尸体残骸,一百余人的三连歼灭了六百多敌军,并且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

斯大林也对此次战役含泪评价:他们是一支伟大的部队!

三连无疑是让人尊敬的队伍,那么,李玉安也在战场上阵亡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李玉安在被子弹击中后,很快失去意识,而万幸的是,这颗子弹并没有给李玉安致命的伤害,李玉安也因为在战场上昏迷而活了下来。

等到李玉安苏醒之后,这才发现自己的三连战友们已经全部阵亡,“我要爬出去,我要告诉所有人三连都是好样的”,李玉安顶着坚强的意志硬生生爬出了战场。

爬了许久,李玉安遇到了一个朝鲜部队的司号员,虽说两人语言不通,但是对方知道这是盟友的士兵,因此立即将他带到后方医院。

李玉安的伤势不可谓不严重,由于身中枪伤,他的肋骨多处断裂,失血严重,或许是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李玉安体内的子弹被顺利取出,为了后续接受更好地治疗,不久之后他被送回了祖国!

回国后的李玉安在医院休养了几个月,身体逐渐好转的时候,便有了想要出院的想法,不过在询问医生的时候,李玉安还是听到了自己最不希望听到的消息:由于他身受重伤,即便如今已经好转,但已经无法继续上战场了。

作为一名以上战场为荣的战士,李玉安显然有些无法接受这个噩耗,既然自己无法继续作为战士报效祖国,李玉安便打算回到家乡。

于是李玉安出院了,伴随他的还有一个二等乙级残疾证,李玉安的目的地,是黑龙江的一个乡镇,他即将去往那里当一名粮仓工人。

既然无法继续在战场上报效祖国,李玉安便决定在这个小小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为当地人民做出一些属于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开始李玉安只是粮仓的普通工人随后便因为自己出色的才能当上了粮仓的警卫班班长,无论风雨,每天都会在粮仓附近巡逻,保证粮仓的安保。

辛苦并没有白费,李玉安的安保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因此粮仓周围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偷盗行为,也正是因为李玉安负责人的态度,很快便被提拔到了粮库保管员的职位上。

李玉安在粮仓里风评也十分良好,粮仓里有什么杂活他也会帮忙做,李玉安也会经常照顾粮仓里的其他工人。

除了尽职尽力之外,李玉安淡泊名利,追求公平的优秀品质也受当地人夸赞。

李玉安由于工作多年表现优异,粮仓领导便打算分一间新的房间给李玉安,谁知道李玉安听说后毅然拒绝。

“我做的只是我分内的事,怎么能就分一间新房给我呢?”最后在李玉安的坚决要求之下,厂里最终还是将新房分给了其他更需要的人。

“待遇不张口,好事不伸手”,这也一直是李玉安多年秉持的原则,一次他所在的小组有一个上调工资的名额,领导决定将这个名额给李玉安。

可李玉安依旧是选择拒绝,因为李玉安认为自己的同事宋学彬更适合这个名额,于是选择将其让给宋学彬。

自那之后,李玉安升任地秤组组长,主要负责秤量老百姓的粮食。众所周知,想要做好这份工作,就必须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而李玉安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很多年,但从未有群众说他徇私!

年轻时在战场保家卫国,如今在乡镇服务百姓,这是李玉安最为自豪的经历,也是李玉安愿意奉献一生的事业。

其实,就在松骨峰战斗之后,李玉安就已经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战斗英雄和光荣的烈士,只是李玉安并不知道罢了!

原来,当年松骨峰战斗发生时,著名作家魏巍就在朝鲜!事后他亲自赶至战场,看到了战争的惨烈和战士们的勇敢!深受感动之下,动笔写下了后来著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让全国人民知道了松骨峰阻击战中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而且为了让人民群众铭记英雄,魏巍还把烈士名单也写在其中,而这里面就有李玉安的名字。李玉安曾被孩子们询问:叔叔,这上面的人是你吗?

李玉安只是随意一笑,说: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烈士是牺牲了的战士,又怎么可能是我呢?

但实际上李玉安明白,上面的人就是自己!而他之所以不愿意承认,还是因为战友们都壮烈牺牲了,自己能够幸运地活下来就应该知足,更不能借此向国家和组织伸手!但一个人的时候,李玉安总会偷偷反复观看这篇课文,激动时甚至会落泪:国家还记得我们,国家还记得三连的战士们!

本来,李玉安想着就这样平凡的生活下去,可不想因为自己小儿子的一件事,李玉安不得不公开自己的身份,重回大众视野。

原来李玉安膝下有六个子女,李玉安一直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够参军报效祖国,可前五人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参军,于是只能寄希望于小儿子李广中。

可没想到的是,李广中连续报了三次名,可每次都没能成功入选。为了让自己儿子能够顺利进入部队,继承自己报效祖国的意志,李玉安决定亲自前往部队一趟。

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李玉安来到了部队接待处,并且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烈士李玉安。

此处的军史主任名叫李渺曾经也是335团的战士,因此对于当时的松骨峰阻击战有着很深的印象。

经过李玉安的讲述以及看过李玉安身上的伤疤之后,李渺也正式确认了李玉安的身份,他就是当初那个“牺牲”了的三连战士李玉安。

而此次前来,李玉安只是为了一件事——希望部队能够让自己的小儿子李广中进入部队当兵,这也是这个秉持公平的老人一生里唯一一次向党中央伸手。而经过军队领导开会研究,最终破例接收了李玉安的小儿子入伍,了却了李玉安老人的夙愿!

1997年的二月十日,“活着的烈士”李玉安真的离我们而去了,享年七十三岁。

李玉安是战士,他在战场上不惧生死,保家卫国;他也是一个人民公仆,他在基层追求公平,造福百姓。李玉安并不是一个人,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正是因为有着李玉安这样一群人,今日的中国才能日渐富强,向这群最可爱的人致敬!

参考文献:

王耀忠.“死”而复活的志愿军战士李玉安[J].文史春秋,2021,(第1期)

田明.隐功埋名 奉献一生——记抗美援朝老战士李玉安[J].黑龙江档案,2020,(第5期)

曹怀之,王桂荣,赵杰.隐功埋名几十年 英雄原是河南人--记“活烈士”李玉安[J].中州今古,1995,(第1期)

赵苏.双玉传奇——“活烈士”李玉安、井玉琢的故事[J].党史博览,1997,(第10期)

他隐藏身份是因为组织不再需要他,而他本身不是张扬的性子,过往的荣誉都已经获取。但是获得荣誉勋章,那是对自己所做之事的肯定,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自然是十分激动。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⑴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⑵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⑶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与沙场阅兵赞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写参考书的名称、作者、著作时间等,在论文的最后。

撰写研究论文时,选择正确的参考文献至关重要。参考文献不仅要可信,而且要与文章相关。作者在研究所选主题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来源。在论文中所报告的引文类型为其提供了适当的学分。让我们来看看在文章中推荐什么样的参考文献(基于来源)。1. 来自同行评议期刊文章的参考文献:同行评审的研究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是被认为可信的,因为它们都经历了严格的同行评审过程。由于这篇文章及其相应的参考文献已经被审稿人(所在领域的专家)以及编辑彻底审查过,这些参考文献更值得信赖。但是在引用之前,最好先对它们进行批判性的评估。您可以尝试使用特定学科的数据库或提供同行评议文章列表的搜索引擎来查找适当的参考文献。2. 来自书籍和其他在线来源的参考:研究论文可以考虑引用书籍和其他官方在线来源的数据。但是必须要小心操作!引用的时候必须对其准确性进行评估。来自知名来源且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作品更有可能受到信任。3. 来自博客、新闻文章、论坛或其他网站的引用:除了经过同行评议的文章外,人们还可以从非传统来源(如杂志、科学帖子、新闻文章或某些研究性论坛)中找到相关和有趣的信息。但这些通常不被认为是学术文章中适当或可信赖的引用来源。因为这些信息可能是带有偏见的,或者基于作者的态度和信仰,而不是具体的事实或科学证据。因此最好避免此类引用。如果真的需要使用一些数据/引用此类参考文献,则必须在仔细评估其科学价值之后才能进行。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战争与和平论文参考文献有很多,例如《战争与和平的断想》,《战争、和平与宪法共识》等等。

与狩猎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产品特色说明一、公司简介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是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下属的一家大型的专业化数据公司,是中文期刊数据库建设事业的奠基人,正随着人们对数字化期刊的需求的日益增长而不断发展壮大。自1989年以来,本公司一直致力于对海量的报刊数据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分析,采集、加工等深层次开发和推广应用。二、产品介绍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是我国最大的数字期刊数据库,该库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内图书情报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目前已经拥有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5000余家固定单位用户,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资源之一,也是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研工作者进行科技查证和科技查新的必备数据库。详细情况如下: 1. 期刊总数:9215种2. 核心期刊:1957种3. 文献总量:3200余万篇4. 数据增量:每年300多万篇5. 更新周期:中心网站日更新6. 全文质量:采用国际通用的高清晰PDF全文数据格式7. 学科范围: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8. 检索方式: 快速检索、传统检索、分类检索、高级检索、期刊导航9. 著录标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GB3793-83)、《文献主题标引规则》(GB3860-83)等10.技术标准:采用自主开发的海量文献搜索引擎技术,提供B/S方式的WEB数据库服务,同时支持OPENURL等国际标准协议,为客户单位提供异构数据库的开放连接增值服务。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严格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的,全文共八大专辑: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经济管理 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产业经济,交通运输经济,旅游经济,邮电经济,贸易经济,财政,金融教育科学 教育,体育图书情报 文化理论,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科学,科学研究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总论,数理科学和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农业科学 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农学(农艺学),植物保护,农作物,园艺,林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水产,渔业医药卫生 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口腔科学,外国民族医学,特种医学,药学工程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石油,天然气工业,冶金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武器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原子能技术,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建筑科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三、产品独特功能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均采用国内一流检索内核“尚唯全文检索系统”实现数据库的检索管理。“尚唯全文检索系统”是经国内专家团队鉴定一致认为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检索系统,各种指标及其综合性能均大大领先于其它同类产品。2、同义词检索:以《汉语主题词表》为基础,参考各个学科的主题词表,通过多年的标引实践,编制了规范的关键词用代词表(同义词库),实现高质量的同义词检索,提高查全率。3、独有的复合检索表达方式:例如要检索作者“张三”关于林业方面的文献。只需利用“a=张三*k=林业”这样一个简单的检索式即可实现。这种通过简单的等式来限定逻辑表达式中每个检索词的检索入口,实现字段之间组配检索,是领先于国内数据库产品的。4、五大文献检索方式:快速检索、传统检索、高级检索、分类检索、期刊导航。 5、特色的参考文献检索入口:可实现与引文数据库的无缝链接操作,在全文库中实现对参考文献的检索。可通过检索参考文献获得源文献,并可查看相应的被引情况、耦合文献等。方便用户对知识求根溯源。四、数据加工特色1、分类标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唯一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为分类体系的期刊数据库,入类时,根据每篇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入类。以每篇文献的内容特征入类,能确保综合类期刊的每篇文献也能准确地归入不同的类别,而不是随着期刊的类别被笼统地归入一个不准确的类别。2、主题标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参照《汉语主题词表》、《机械工程叙词表》、《化工汉语主题词表》等学科主题词表,并依据《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GB/T3793-1983)等标引规则进行主题标引。通过规范的标引管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平均标引主题词为3-6个。3、人工质检:由质检组专职人员对题录文摘数据进行检查修改(包括标引和录入错误),确保了原始文本数据的质量。

我国森林公安的历史发展 摘要]从林业发展史上看,森林警察的职能在古代是由山虞、林衡来执掌的。现代意义上的森林警察,可 以追溯到北洋政府时期,当时称为“山林警察”。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极为重视,根据林 业行政管理体制特点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实际需要设置了林区森林公安机构,加强林业公安保卫工作。跨入21世纪 以来,森林公安得到较大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森林公安和林 业检法队伍的关心和爱护。 [关键词]森林公安发展历史 一、中国古代森林警察的职能机构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就是从大森林中繁衍进化而 来的。至今,森林仍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从林业发展史上看,森林警察的职能在古代是由山虞、 林衡来执掌的。中华民国《警察行政》一书,干脆就以此断 言,林衡、山虞为森林警察,这个结论虽值得商榷,但认为 其为林务官员是毫无疑问的。森林警察职能由其执掌也是顺 理成章的事。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古代人类社会分工并不明 确,各种职能集一身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即使在中国漫长 的封建社会里,也长期实行行政与司法合一、军事和行政合 一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又长期实行军警不分、政警不分 的制度。因此,就其警察职能和具有这种职能的机构来说, 可以追溯到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的最初时期,尽管它有别于 现代意义上的警察。 二、民国时期“森林警察”之雏形 现代意义上的森林警察,可以追溯到北洋政府时期, 当时称为“山林警察”。事实上,更早一点,在民国建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把植树造林、恢复森林作为立国 之本,拟定“森林与建国”六项任务:(1)森林与民生;(2) 建造森林;(3)开发森林;(4)森林行政;(5)山林测量; (6)森林与建设。提出:“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 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中华民国政府成立 实业部,下设农务司管林业行政,后分设农林部,下设山林 司主管。 1912年首颁《林政纲要》11条,其中规定无主山林定 为国有经营,限制滥伐私伐,设山林警察,奖励民地造林, 有山林的省份设林务官及林政机关,提倡经营造林保林等政 务。 1914年11月和1930年先后由农商部与国民政府颁布 《森林法》,分别为6章32条和7章77条,相继制定《森 林法施行细则》。同时制定颁布《狩猎法》与《狩猎法施行 细则》。为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治安秩序提供法律依据。 1915年7月7日,孝丰县知事因创办山林警察所、制 定周密的警章条文、保护山林工作成效显著受到浙江巡按使 公署的表彰。1919年,省警察厅下令改山林警察所为森林 警察队,属县警察局管辖,编制42人,配有武器,设巡官 1人(后改名队长),由邑绅推荐。森林警察轮流驻在竹林 大年地区,巡山护林。安吉县也设森林警察,分驻在云野公 司及桃南、桃北、三港林业合作社,巡山护林。同时,山主 还雇看山人员,分片管山。一旦发生挖笋、砍竹、伐木事件, 看山人员即报告森林警察处理。 1916年(民国五年)由江苏省教育团体出资经营的江 苏教育团公有林(后改称为江苏省教育林)。该团体经巡按 使将组织情形呈报大总统比准,并报内务、财政、教育、农 商各部备案。该团体在《组织大纲》中提出“关于公有林之 保护,得酌设森林警察”。 1924年(民国十三年)8月22日,内务部警政司答复 “湖北省警务处函询山林警察是否订有专章”一文记载“因 查森林警察条例早经本部与农商部从事会商,目下尚未定 完。在此项条例未经公布以前,自可比照矿业警察之例,仍 属警务处主管,会同实业厅办理其关于选募巡警之资格及服 务身份应一律同函复湖北省警务处查照”。湖北省是中国近 代最早建立警察的省份,其询问“各省外县拟请等设之森林 警察其统系应属于何处,关于选募巡警之资格,暨服务身份 与普遍行政警察一律统希详复等”,说明当时各地方自行建 立森林警察已经比较普遍了。 南京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内政部鉴于森林警察职能非普 通警察所能代替,有必要专设森林警察。于是,1929年(民 国十八年)9月2日至7日,南京国民政府农矿部召开林政 会议,通过林政司拟请中央设立森林警察训练所案——由农 矿部主持办理的决议案。1929年11月在会同农矿部筹设渔 业警察的同时,商请农矿部共同制定森林警察各项规章,但 被农矿部以当时森林法尚未经立法院审议公布,拟订森林警 察规程无所依据为由予以搁置。 1930年7月7日中央模范林区管理局根据实际需要先 行组建设置了自办的森林警察。中华民国的警察讲义一类书 也是认定森林警察建于7月7日。森林警察成立后单独列编, 并专设训练员1人。后来因为经费困难,改由该局技术课员 与各林场管理员兼管。该森林警察经费由林区管理局经常费 项下开支,有长警70名、步枪25支,分驻于下属各林场, 由林区管理局技术课课员及各林场管理员兼管,担任森林保 护任务。农矿部改为实业部后,森林警察事务转为实业部林 垦署掌管。 1943年2月15日,当时的南京政府行政院公布施行了 《森林警察规程》,第一次用法律形式规定了森林警察机构 设置办法、人员及装备。当时的森林警察的职责有以下几种 [1]: (一)维护林区的日常管理 主要是验狩猎、采伐、割草、引火等证书及其他护林 事务。 (二)维护林区治安秩序 保护林业工作人员,预防和侦缉森林犯罪,处理扰乱 林区、林场秩序或妨害森林作业的事件。 (三)保护森林资源 防止人畜残害或盗伐森林,预防和处理森林的各种气 象灾害,防治森林病虫害,预防及扑灭森林火患。 森林警察对在林区、林场内发生的普通违警案件,除 地方警察机关委托或命令之外,应移送当地警察机关或乡镇 后处理。遇紧急情况时可在辖区外逮捕森林罪犯,但应立即 移送当地司法机关或治安主管机关依法处理。必要时也可报 请附近地方警察或民团、军队等协助维持治安秩序。 根据当时的《森林警察规程》,森林警察的设置完全实 行自愿原则,由呈请人自愿提出申请,写明森林所有权人名 称,森林所在地面积及林区界限,业务概况及工人人数,所 需森林警察或驻卫警察名额及枪支弹药情况。根据森林所有 权不同,当时森林警察的配置及任免程序也不同。 国有林,如需设置森林警察,由该森林主管机关或受 委托的管理机关分呈内政部和农林部核准设置,两部核准11 后,致函该国有林所在地省政府并转告有关县政府。 公有林,如需设置森林警察,则由该森林主管机关呈 请省政府核准,省政府核准后报内政、农林两部并通知公有 林所在地县政府。私有林,如需设置森林警察应由该森林所 有人向森林所在地警察机关或县政府申请派遣驻守警察,警 察机关或县政府批准并派遣后,报省警察主管机关和省林业 主管机关会呈内政、农林两部备案。森林警察受林业主管部 门的监督的指挥,其所需经费由各森林主管机关或私有林所 有者支出。国有林的森林警察官由农林部会同内政部任免, 公有林及私有林的森林警察官由省政府任免并分报内政、农 林两部备案。 三、新中国成立后森林公安机关的设置 建国后,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极为重视,根据 林业行政管理体制特点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实际需要设置了 林区森林公安机构,加强林业公安保卫工作。新中国森林公 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2]: (一)第一个阶段是初创阶段(1947-1966) 1951年1月12日,为加强保护国家森林及林业生产设 备,严防敌特破坏与火灾发生,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签署 了《关于建立森林公安机关的决定》(东政公字第2号),在 森林工业总局所属的各森林工业管理局(即松江、伊春、牡 丹江、吉林、辽东、黑龙江6个管理局)下设森林公安处。 其在业务上受所在各该省省公安厅领导,在行政及日常工作 上受各该森林工业管理局领导。其业务范围为:(1)组织与 教育员工进行护林防火、防奸、防匪等工作。(2)调查与检 举敌特及反革命破坏分子。(3)研究与指导护林与防火等工 作。(4)协助行政上指导与教育森林警卫队。决定还对森林 公安处的内部机构及下属机构设置、职能、人员、编制、待 遇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这是1949年后,全国第一部由地 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森林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件。1953年6 月,经政务院批准,在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林区的国营林 业局设立了林业公安局。当时的任务主要是清匪反霸,肃反 肃特,保障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50年代后期,特别是在“大跃进”时期,我国有限的 森林资源遭到一次极大破坏。60年代初期,国家调整政策, 采取了许多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使林业公安机关获得了长 足的发展。国家从法律和政策上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的林业 公安机关的职责、权限,从多项投入上加强林业公安队伍建 设。60年代初,南方林区也相继建立了林业公安派出所。 其中,浙江、江西、广西、湖北等7省、自治区共有林业公 安民警500多人,设立派出所129个。南方集体林区的森林 资源及安全保卫工作得到加强。这样,在全国南北方的重点 林区中,都有了一定规模的林业公安队伍,保护森林和野生 动植物资源已成为林业公安机关的重要使命,由于地处深山 老林,“一人一马一杆枪,防奸反特打豺狼”,是当时森林 公安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第二个阶段是文革期间(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业公安工作随着全国公、检、法 机构被冲击处于瘫痪状态,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陷入困境。 (三)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森林公安恢复和 发展阶段(1976—1998年) 直至1976年结束了十年动乱,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胜利召开,经过拨乱反正,林业公安工作得到了恢复 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强 化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新要求,政府在林业建设方 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依法治林开始提上历史日程。 1979年1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乱砍乱 伐的通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林区派出所,保护森林,维 护林区治安。1979年2月2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 林法》(试行)第9条第2款规定:“省、自治区革命委员会, 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在重点林区设立公安局、派出所,配备 森林警察,加强治安,保护森林。”这是建国以来由国家最 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关于森林资源保护的第一部法律。 1980年12月林业部、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 院联合发出《关于在重点林区建立与健全林业公安、检察、 法院组织机构的通知》,要求在重点林区组织建立与健全林 业公安机构,在国有林业局、检材水运局设立林业公安局; 在森林资源比较多的省、地(市)、县设立林业公安处或林 业公安科、股;在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建立林业公安局或派 出所。 1981年3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保护森 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发[1981]25号)文件中 明确指出,林区要抓紧建立与健全林业公安机构。1982年 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 急通知》明确指出,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情节严 重的和对包庇、支持、怂恿破坏森林资源的领导干部构成犯 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到1983年6月底,全国林业公安队伍已覆盖25个省、 自治区。其中14个省区建立了林业公安局(处),大面积国 有林区建立了149个林业公安局,163个地、县建立了林业 公安科(股),林业派出所1 730个,民警17 000余人。 1984年9月公布的《森林法》,确定了保护森林、发展 林业的法律地位,对盗伐、滥伐和其他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 行为适用法律条款作了详细规定。1984年国务院批准林业 部、公安部《关于解决林业公安体制问题的请示》(林发政 〔106〕号),同年劳动人事部发出《关于林业公安体制问题 的通知》(劳人编1984〔70〕号),同意林业部设立林业公 安局,列入公安部序列,实行双重领导,该局所需编制,在 林业部机关行政编制内调剂解决。同意地方林业公安机构列 入国家公安系列,武装森林警察列入人民武装警察序列,实 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体制。林业干警工资标准、着装、 武器装备等,分别执行国家公安干警和人民武装警察的统一 规定。人员编制、经费开支仍由林业部门承担,县以上林业 公安编制在各级林业部门编制中解决,国营林业企业、事业 单位的林业公安机构和林区派出所的编制分别列入企业、事 业编制。1984年8月公安部发出《关于将林业公安局编入 公安部序列的通知》〔(84)公(政治)字48号〕,将林业公 安局编入公安部序列,为十六局,11月林业部公安局正式 建立。 1985年10月公安部和林业部在昆明联合召开了有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长,林业(农林)厅(局) 长参加的全国林业公安工作会议。1986年1月两部又联合 发出《全国林业公安工作会议纪要》(林安字〔1986〕1号), 《纪要》具体规定了(1)林业公安的任务;(2)林业公安 机关的性质、职责权限和管辖范围;(3)林业公安机关的管 理体制;(4)林业公安机关的经费和装备;(5)加强林业公 安队伍的建设5个方面的内容,明确了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 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再次明确林业公安机关是公安机关的 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派驻林区保卫森林资源安全、维护林 区社会治安的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原则上行使同级地 方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限。由此可以看出,森林公安工作包 括森林公安队伍管理、机构建设、维护国有林区的社会治安 秩序、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预防 和扑救森林火灾等内容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执法力 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是国家公安机关的组成部分。 各级林业公安机关迅速传达贯彻迅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保 护森林资源上来,极大地推动了森林公安事业的发展。 为加强林业公安保卫工作,1986年1月10日,林业部、 公安部联合发出《全国林业公安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 林业公安机关是公安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派驻林区 保卫森林资源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的武装性质的治安行 政力量,原则与行使同级地方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限。 1987年6月30日,针对长期存在的林木超量采伐仍难 以控制,森林资源持续下降。乱砍滥伐屡禁不止,愈演愈烈, 一些国营林场和自然保护区的林木,也遭到盗伐哄抢。造成 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林业改革中某些具体政策失调 和存在漏洞,林政和资源管理不严,对犯罪分子打击不力。为了坚决煞住这股歪风,进一步从政策和制度上堵塞漏洞, 严格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管理,坚决制止乱砍滥伐的指示》, 由于哄抢林木事件在全国各地愈演愈烈,也促使国家对森林 公安队伍建设的不断重视。 1992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 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警衔条例》和《国务院批转公安 部〈评定授予人民警察警衔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发[1992] 49号)规定,“评定授予警衔的人员,必须是属于人民警察 建制的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各级公安部门(包括公安部 门设立在铁道、交通、民航、林业部门的公安机构)”,林业 公安才真正在国家法律中得到确认,使林业公安真正成为国 家公安的组织部分。 森林公安干警按规定评定了警衔。森林公安警察干部 管理,按人民警察法规定和公安部的要求进行。各级森林公 安机关的领导干部,由所在单位林业部门推荐,征求同级公 安部门意见后,报经上级森林公安机关同意,按干部管理权 限,由干部管理部门办理任免手续。森林公安民警的调入, 原则上要从公安警察院校毕业学生中分配调入,若从其他部 门调入,必须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经过严格的考试和考 核;地(市)以下,必须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林公安 处(局)审核同意后,再由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办理调入手续。 1992年7月1日起,我国人民警察实行警衔制。凡森 林公安人民警察,警司、警员警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森林公安处(局)审核,报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审批, 公安局长任命;警督警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林公 安处(局)申报,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审核,报公安部审 批,公安部部长任命;三级警监,由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 申报,公安部审核,警衔领导小组审批,公安部部长任命; 二级警监以上警衔,由公安部申报,警衔领导小组审核,由 国务院总理任命。 (四)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 建设阶段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 中的第十条规定: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条:“依照国家有 关规定在林区设立的森林公安机关,负责维护辖区社会治安 秩序,保护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在国 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范围内,代行本法第三十九条、第 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权。”这 一规定,既明确了森林公安机关的法律地位,又明确了森林 公安机关的职责,也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以保护森林 和野生动物资源为己任的原“林业公安”的称呼,即“森林 公安”。因此,随后的“林业公安机关”将按照法律的规定, 统一改称为:“森林公安机关”,森林公安机关迎来了进一步 完善和规范化建设阶段。 截至到2004年底,全国除上海市外,30个省(区、市) 共建立森林公安机构6 769个,局级机构1个(国家林业局森 林公安局即公安部第十六局);省(区、市)森林公安局(处) 31个(森林公安局28个,森林公安处3个);地市级机构375个; 县级机构1 590个;派出所4 767个,实有警力56 483人。 2005年7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2005]42号文形 式正式印发《关于解决森林公安及林业检法编制和经费问题 的通知》。多年来,森林公安和林业检法机关为保护森林及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做 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多种原因,森林公安和林业检法机关 编制不统一,经费渠道多样且不稳定,严重影响了队伍稳定 和职能作用的发挥。国办42号文件的下发实施,有效破解了 长期以来制约森林公安及林业检法队伍建设和发展的瓶颈 问题,对稳定队伍、凝聚警心、鼓舞士气、强化职能,对做 好“相持阶段”生态保护工作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森林公安和林业检法编制纳入政法专项编制序列,经费列入 各级财政预算,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公安机关长期为 之努力,广大森林公安民警热切盼望的重大问题。现在国务 院决定抓紧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生态 建设和保护工作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林业生态保护取得的又 一项重大成果,是森林公安和林业检法发展史上的一件大 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高 度重视,对森林公安和林业检法队伍的关心和爱护。 参考文献: [1]韩延龙、苏亦工:《中国近代警察史》(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第660-662页。 [2]蒋先进、罗锋主编,《警察业务全书—保卫工作卷》,群众出版社出 版,1996年7月第1版,第379-385页。 作者简介: 胡建刚,男,1967年4月出生,籍贯江苏宜兴,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 科学校治安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治安学、林区治安管理。 ≈≈≈≈≈≈≈≈≈≈≈≈≈≈≈≈≈≈≈≈≈≈≈≈≈≈≈≈≈≈≈≈≈≈≈≈≈≈≈≈≈≈≈≈≈≈≈≈≈≈≈≈≈≈≈≈≈≈≈≈≈≈≈≈ (上接第9页)江各民族与周边国家俄罗斯、日本、朝鲜、 南韩等国的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省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国际 课题《中国赫哲族与日本阿伊努的文化比较研究》,就是对 这两个跨国民族的信仰文化、民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 化、居住文化、丧葬文化、婚俗文化等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 揭示这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关系。 三、研究建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有了长 足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少数民族学者,如赫哲族的尤志贤、 尤金良,鄂伦春族的韩有峰、孟淑珍,锡伯族的吴克尧,蒙 古族的波少布,鄂温克族的那晓波等。这些少数民族学者在 我省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上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的赫哲族人口很少,只 有4 640人,我省只有3 910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 但近几年来关于赫哲族的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注 意。德国的付玛瑞、南荣国,瑞士的米歇尔,意大利的马嘉, 加拿大的纳尔,韩国的李钟周,俄罗斯的那嘉、谢尔盖·华 西里维奇,日本的池上二良、浅川滋男、大贯静夫、涩谷武 等学者,先后来黑龙江进行考察研究,有的多次前来调查采 访。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已超出国界,成为国际性的学 术研究。这些外国学者回国后,发表了专著、论文,翻译了 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文章和民间文学作品,提高了黑 龙江的知名度。面向21世纪,为了把我们黑龙江省少数民 族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特提出如下建议: 1.挖掘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为龙江经济发展服务。 2.从省社科院、省文联、省文化厅、省民委、省民族 博物馆抽调人员,组成我省少数民族文化抢救小组,在3~ 5年内,对我省赫哲族、鄂伦春族等民族文化进行重点抢救。 3.责成出版部门出版一套《黑龙江民族文化系列丛书》, 包括民族历史、民族风情、民间文学、民族工艺、民族艺术、 民族经济等著作。 4.建立定点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吸引中外游客前来 旅游,体验民族风情,品尝风味菜肴,观赏民族歌舞,购买 民族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5.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有特色的工艺品生产,如桦皮工 艺、鱼皮工艺、鱼骨工艺等,增加民族地区的经济收入,为 发展我省旅游事业作出贡献。 6.在民族聚居地的中、小学,开设民族语言课,讲授 民族文化的基础知识,使少数民族下一代对自己民族的文化 从小就有所有了解。 7.组织省、市电视台拍摄反映我省少数民族50年来发 展变化的纪录片、风情片,向中央电视台推荐,向国外电视 台推荐。 8.在博物馆、报纸、电台、电视台、大街宣传栏、宾 馆接待室等地,用图片、文章、录像、实物等宣传我省少数 民族文化。让广大群众了解我省少数民族文化。 9.拨专项经费支持民族文化研究事业,出版学术研究 著作和普及读物,支持本省学者到日本、俄罗斯等国访问, 召开国际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让研究成果走出国门,走向 世界。

我很无奈,非专业。

学术堂整合了一份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及字体大小,供大家参考:一、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二、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3、字数:300字左右.4、行距:20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3、单倍行距.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七、正文(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三)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四)插图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十、参考文献(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二)参考文献的格式: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十一、附录(可略去)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与剪发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引用论文参考文献怎么标注

引用论文参考文献怎么标注,相信每个大学生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论文是对自己学业的'总结,写论文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其中就有论文参考文献不知道怎么标注的问题,下面分享引用论文参考文献怎么标注相关内容。

1、引用文献做法是从word里打开一篇论文需要给它添加标注。

2、先把鼠标光标放在这句话后面,点击引用,选择插入尾注。

3、点击这后文章最后面会出现一个尾注分隔线,还会出现一个小1。

4、小1的编号格式不是通常用的参考文献编号格式,在小1处单击右键,选择脚注和尾注。

5、在格式中选择方括号样式,点击应用,你就会看到分隔线下显示出一般参考文献注解的格式,然后直接在编号后面输入引用出处就行。

6、附带最后一步是可以点击脚注/尾注分隔线,就可以把它取消。

一、手写进word;

二、word里面1)交叉引用;2)尾注

三、endnote导入word

首先第一个,最简单也最麻烦,手动一个一个添加!去知网或者百度学术导出参考文献正确引用格式,复制到自己论文里 不需要智商,会用百度不嫌麻烦就可以做到噢~

第二,word里交叉引用或尾注,方法如图:

1、交叉引用

(1)选中所有参考文献,编号——定义新的编号格式——输入“[ ]”,光标至括号中间,“编号样式”选1,2,3

(2)光标至正文引用处,点“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项“编号项”;“引用内容”选项“段落编号(完整上下文)”,——选择对应的文献——插入

2、尾注

(1)光标至正文引用处,点“引用”——插入尾注——在尾注处复制参考文献;

( 2)选中尾注的序号——右键——便笺选项——“编号格式”改为1,2,3...——应用;

(3)点“编辑”——查找——高级查找和替换——“查找”选项下,右下角“特殊”选择“尾注标记”,(此时出现“^e”);“替换”选项下,写入”[ ]”光标至括号中间,“特殊”选择“查找内容”(此时出现“[^e]”)——全部替换(此时1,2,3会变为[1],[2],[3]…)

(4)尾注下出现一条线,去掉的方法:视图——选“草稿”——引用——点击“宣示备注”;在“尾注”这选择“尾注分隔符”——光标至线条除,删除——视图回到“页面视图”即可。

然后就完成啦

论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难免会引用到别人的观点或者是文章的某一段落,如果这些引用部分不加引用标志就会在论文查重的时候标注为抄袭。这样一来查重率就大大提高了,那么论文文献引用怎么标注呢?首先找到引用的论文文献,然后在工具栏中点击“引用”——“插入尾注”,这时可在段落的后面看到引用标志、页面下方有注释标志。点击引用栏脚注的下方“脚注和尾注”,在格式中可选择编号样式,点击“插入”即可。论文文献的引用插入好后,要在下面的注释处说明引用的是谁的哪篇文章,在后文的参考文献中也要添加该引用文献。这样就完整的添加完论文文献的标注了。论文很多情况还需要插入通讯作者的标注,操作方法和上面是一样的。但是在注释的地方需要插入通讯作者的信息即可。最后论文完成以后要记得初稿查重,查看一下查重率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以及引用部分添加的标注是否添加成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