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当前,有朋友聊起想弄个板指去玩儿射箭,觉得有意思,就整理了一篇细说下。不少人认为板指是扳弓弦的时候,为了不勒手的一个工具。从源流功能上来说没错,但现在常看到的扳指,都是“文扳指”,你想想戴这么个东西,手指头弯一下都费劲,怎么去扳弓箭呀?早年的那个扳弓弦的扳指,叫“武扳指”,无论是材质,还是造型,都很不一样。 扳指缘起于射箭工具,戴拇指,正下方有槽,扣住弓弦以便拉箭。作用是防止放箭时,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因功能类似扳机,故又称为“机”。《说文·韦部》载:“韘,射决也。韦系,箸右巨指。”初见于商代(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多为象骨、玉制。 发现的最早具有扳指功能和外形的用品出土于殷墟妇好墓。到春秋战国时期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到明代,名将戚继光,曾明确以“机”作为扳指的称呼。因为扳指的效用,与古代弩机的作用是相似的。二者都是扣弦,积蓄弓体的力量,而后解脱弓(弩)弦,发射箭枝。 传统的汉族扳指从侧面观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而蒙古族、满族的扳指儿一般为圆柱体。坡形扳指出现较早,最早还有弦槽,后来取消。在我国,汉族的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 清朝帝王重视骑射,尤其清早期,八旗尚武之风蔚然。八旗子弟在20岁之前,按例要到本旗的弓房锻炼拉弓射箭。 因为拉弓时需要佩戴扳指,所以当时的满族八旗子弟,基本都是人手一枚须弥不离身,在满语中叫“憨得憨”。 早期扳指功能多为驼鹿角制作。由于驼鹿角中有许多细小的中空孔洞,轻便透气。这种用于挽弓射箭的实用扳指,也就是我们今天俗称的“武扳指”。 不过到中后期,承平日久,曾经与武为伴的扳指,转为饰品。成为八旗上层子弟竞相夸耀的玩意儿,统称为“文扳指”。 影视剧中,雍正爷手里抚摸着玉扳指,笑盈盈的看着觐见的大臣,已经不是弯弓搭箭的功能了,而是一种身份和威严的提现。 由最初的实用工具,逐渐演变为饰品,同清代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侧面反映了清王朝的发展轨迹。也正因为饰品文气的特性,得到了普及,毕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谓贝勒爷三件宝,板指核桃笼中鸟,风行一时。 从考古出土资料研判,实用的韘逐渐演变为装饰用的玉佩,是符合规律的。妇好墓出土的玉韘不仅可以套在拇指上,而且可用于勾弦,应为实用品或者原大仿实用器雕成。到周代,开始流行用于装饰的韘形玉器,延续到两汉,进入全盛。但魏晋以降则鲜见,直到清中晚期,回归为短管状板指。从玉韘到韘形佩,再到玉板指,有一个明确的轮廓,交代来龙去脉,也呈现了成长、繁荣与式微的历程。 商代重实用,西周器形开始变化,虽然外观相似,但整体高度锐减,约为商器的一半。 春秋战国的器形与商周有类似点,从上端看横截面为鸡心形,下端为圆形。整器更矮,从上端中部呈明显尖状凸起,并且一侧有倾斜向上的柄状突块,偶尔会被雕成凤头形。战国相对春秋而言,趋于扁平,也是演化的趋势。 西汉早期,已经扁平如片状,左右两侧都有凸饰,雕饰凤鸟或者简化凤鸟,偶尔出现螭纹或透雕的纹饰。很显然是一种装饰佩挂玉器,而且中孔也很小,因为不再需要套指。到中期两侧凸饰更加繁缛,视觉效果惊艳。晚期器身显得狭长,有时中孔也做成椭圆形,凸饰发展为全包。 东汉以后,韘形玉器趋于式微,间歇有后世仿作,如宋、明,也几乎都是片状平面物。直到清中后期再度兴起。 推荐杨建芳师生的一张表,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演化轨迹。 历史和演变沿袭都讲完了,大致可以明白,现在常见的板指都属于“文板指”一路,把玩欣赏。这两天也和玩儿射箭的朋友聊聊,惊喜地发现,原来他们还在用,器形应该类似于战汉的坡型,也有圆筒形,但两端会微微外凸。也就是说,无论是汉传的传统型,还是骑射民族的套型,是有现代延续的。但一般材质不会使用玉器,毕竟贵重,断裂或者崩飞,一箭穿心…… 至于文板指的佩戴,很多古玩店的老板也是稀里糊涂,不少戴反的。板指的两端一凸一凹,凸端朝向指根,凹端重上。至于说为什么?还是要谈及历史沿袭,发端是实用器,射箭用的。凹端在上,拇指才能舒服地弯曲勾弦;凸端冲内,射击瞬间弦顺着斜面滑出。 戴的时候也不要到底,拇指根部要留空隙,毕竟还得想着有个勾弦的空间不是? 聊了这么多,歇一歇,整理了部分馆藏的板指,一起过过眼瘾吧! 全文完,谢谢大家!
题外话:《杂说古玉》系列缘起编辑的建议,分享些自己的体会和理解。看到东西,或者读到某本书,再或是鉴赏过程中,有了感兴趣的主题,而形成的文字。比较随性,写到哪里是哪里,其实不成系列。错漏在所难免,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师友多指正。 以下正文 看一段书,到上博印证一次,是多年形成的习惯,也是在这座城市,学习古玉的便利条件。虽然隔着玻璃,不能上手,但能近距离的观察,获益匪浅。 本次主要目的,看一下高古玉器的切割和钻孔痕迹,观察凤纹的沿袭,以及若干动物件的时代特征。三个小时全部在玉器馆。 崧泽文化(公元前4000-3000年),上海青浦出土,几种环(璧)的亚型,《玉文化论丛2》有论文专述(p.56)。分别为: 整体不足半圆,两端多斜直,年代早的形体小,年代稍晚的形体大。 扁圆半壁,两端对称,底弧规整。 两端不对称,底弧不规整,仅见于薛家岗遗址。 最后一件未见提到,应和第三件归入同类。 良渚文化(公元前3200-2200)上海青浦出土,早期可能利用珠子或筒骨,结合硬砂在玉料上钻孔,磨的工程中工具损坏很快,管璧变薄,留下孔内斜面。 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3000),玉龙身上的孔。 夏代(公元前21-16世纪),玉龙和玉刀上的孔,较厚的玉器,常需要从两面对钻,一般很难做到精确,会在孔的中间留下错位形成的台阶,取出的芯料也会两端小,中央粗。 这个时期的线纹装饰,除了阴线外,还有利用磨砣磨出的瓦楞沟。参考《敬天格物》(p.35)的手工模拟图。瓦楞沟已经有了上周“双阴起阳”的雏形。 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青铜工具出现。用平行的两根阴线,形成视觉上的浮雕线条效果。 再发展到阴线转化成斜磨,到减地,从而阳线凸起更为挺拔。一图可见商代比较典型的臣字眼,身体上有很独特的重环纹,西周盛行,后面逐渐消失。《敬天格物》(p.91)提出商周装饰性的抽象羽纹,比对后发现已经有提现,但转折还比较生硬,应当是受工具和工艺限制。 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凤鸟,龙纹,走线宛转自如。圈眼四周解玉砂手工细磨,相当有神采。 这件春秋晚期,装饰多了绳索纹,但眼睛的琢磨反而弱化了,龙的处理也是一样。 商晚的老虎题材,工艺装饰有时代风格,眼睛包括双线菱形,臣字眼,树叶耳,羽纹装饰。 商周臣字眼一脉相承,但也有很大差异,很明显的眼线延长,有的甚至出勾。 商代的鹿,大都三叉大角,树叶耳,圆眼或者菱形眼,晚期才出现重环眼。直筒足,晚期有分叉。小尾巴,偶尔有区分身体的重阴线。 商代的鱼,比较短,眼部不钻孔,斜磨出彩,鱼鳍短直阴线排列,尾部带刀可实用。 龙纹,这种比较独特的纹饰,很像电路图,西周和春秋的对比。 战国(公元前476-221年),使用铁制工具,工艺突飞猛进。谷纹无论是视觉还是触觉上,都似扎手。 这种兽面纹,和两层以绳索纹分割装饰,杨建芳先生定为楚式玉器,《与文化论丛1(p.151)或者受楚式影响。东周流行,环和佩都有,春秋相对粗疏,而战国细密。 细看两端龙首造型并不相同,不过龙首均以绳索纹和云雷纹分开。 战国椭圆形双龙首,方向斜刀起棱的S纹和细密方格纹很典型。从春秋开始,这种两端对称龙首的环形器就出现了,但纹饰相对简单,多用阴刻线。 剑铋,中心有简化凤纹和工字型的网格纹。 躯干很长,蜿蜒曲折,布满纹饰,有谷纹、莲云纹、花蕾纹等不一而足。头部一般细长,张口。中后期龙和虎口形相似。眼睛有菱形、腰圆形和出梢圆形。 韘的演化,系列(二)有专门的一篇,分两支演化为鸡心佩和板指,这里不再赘述。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螭纹眉毛上竖,眼珠斜刀切削凸出,鼻梁中细纹划线,腰部线条比战国柔和,出现了两个卷云纹组成的尾巴。 西汉的凤纹,力度无与伦比,昆吾刀的游丝毛雕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618年—907年)汉到唐之间,遗存的玉器相对较少,至于原因,回头搜集完成后单独写。典型的唐带板,胡人奏乐,四面斜坡,减低起阳,短阴线装饰,有绦带。和宋的气息完全不同。 同样,飞天的气息,只可意会。 龙纹,单岔鹿角,花叶形耳,下颚带须,背部出脊,秃尾。其他兽纹有类似装饰。 宋代(960年—1279年)阴刻线相对唐要长,站立状肿骨鹿。 鱼,点眼,嘴唇较厚,张嘴。光素无纹,圆鱼鳍,有阴刻线装饰,非常挺拔。跳跃状。 童子,八字眉,半圆眼,葱管鼻,樱桃小口,耳朵靠近眼梢。衣褶多用几道细阴线表示,菱格十字纹花裤。 孔雀的翎毛 辽代迦楼罗,契丹女真贵族笃信佛教,迦陵频伽和摩羯鱼都有出现。 元代(1271年—1368年) 龙纹,丹凤眼,眉骨凸出,头型细长,毛发飘拂。筋骨毕露,早期凸尾。 螭龙,眉眼集中,颈项低下,两肩上耸,阴刻脊线,卷云尾。 鱼 粗犷有力,半圆形眼眶,鱼尾阔大。 春水,过渡到明,就相对平面化程式化,毕竟少了游猎亲近自然的体验。 明代(1368年―1644年)龙纹,早期元风。毛发向后,向上,向前。小腿密布短阴线。 螭龙,头短,虾米眼。 桃式杯,比较典型的器形,玉质和工艺俱佳。 清代(1636年-1912年),翠代沟收尾,也是翡翠的盛世! 全文完,谢谢大家!
米兰lady的《饰琳琅》吧,相比扬之水的名物考证,趣味性可能会更强点儿,不过想深入了解还是扬之水的《奢华之色》和《中国古代金银首饰》。还有扬之水先生的《奢华之色》,还有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关于首饰的书,你在当当搜首饰就有了。
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呢!
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这本书比较初级了,各个时期玉器特点都介绍,但有些观点有点想太多的嫌疑,过分注重玉器的精神文化内涵,其实有的并没有那么多含义,但看看也是蛮好的,毕竟有时候学术也需要异想天开(求不喷哈)这本书优点就是包含的面很广,适合作为一本入门书籍,因为它可以告诉你玉器研究都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1. 马未都 出场费50万二小时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2. 耿宝昌 出场费30万二小时耿宝昌,男,1922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束鹿,文物鉴定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首都博物馆顾问、炎黄艺术馆鉴定委员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艺品的研究,重点研究历代陶瓷。3. 杨伯达 出场费50万二小时杨伯达,男,汉族,1927年生,祖籍山东蓬莱。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1948年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1956年调入故宫博物院,1997年离休。四十余年来专攻艺术文物及美术史。4. 叶文程 出场费10万一天叶文程,福建南安人,一九五六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瓷研究工作,叶教授是厦大资深教授,在陶瓷鉴定和考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叶教授品德高尚深受广大师生的赞赏。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外销瓷研究论文集》、《福建陶瓷》(合著)、《陶瓷之光》(合著)、及八十余篇论文。5. 雷从云 出场费10万一天雷从云,男,1939年生人,汉族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6. 李鉴宸 出场费35万一天李鉴宸,上海艺术品金融商会常务秘书长、上海艺术品金融商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主任,亚洲优秀艺术品鉴定评估师金奖以及全球艺术品鉴定评估师“伍德曼”金奖。7. 翟建民 出场费20万一天翟健民,男,出生于1961年,香港永宝斋斋主。著名瓷器鉴赏家,古董经纪人。8. 王兴平 出场费20万一天王兴平,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秘书长。1973年起,在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担任文物鉴定与文物编目。1978年,先后任南京市博物馆业务副馆长、馆长。2000年,任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后兼任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负责南京地区文物鉴定与文物市场监管。2010年,筹建并担任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2012年,筹建并担任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9. 王莉英 出场费20万一天王莉英(1938~)北京市人。现任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10. 朱仁明 出场费10万一天
汉字作为华夏民族普遍使用的文字,这一事实显然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此,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指汉字起源的研究。换句话说,探讨中国文字的起源不仅要关注汉字的起源问题,而且也同样应该关注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先民所使用的非汉字系统的文字的起源问题。随着考古资料的积累,中国文字起源的多源特点已经愈来愈清楚。 先民创制文字的目的首先就是为实现人与神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文字乃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从人类早期文字的普遍特点分析,文字的创造则源于象形,这其实是人们建立起人与神对于文字字义具有共同的理解标准和认知内涵的基本条件。因此在我们有能力确凿无误地证认一种文字体系之前,任何不具有书面语意义而独立存在的符号,都无助于自我判明其是否具有记录语言的功能;同时那些在结构上不能完整地体现依类象形特点的符号,也就无法证明它们是为表达某些相对复杂的概念而有意识地创制的作品。很明显,这些书契资料并不足以表明它们的性质一定属于文字。从这一意义上讲,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体系无疑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不仅单字的数量已非常可观(1),而且普遍采用形声字的造字方法,从而表明其必然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所以,追溯甲骨文之前的古老汉字的起源,一直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殷墟发现的甲骨文的年代约当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晚期,但这显然不是这种文字的使用年代。按照甲骨文的传统分期成果,被纳入第一期的殷王虽然包括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两代四王,但真正能够确定为武丁以前的甲骨文资料却数量极少,学者虽不遗余力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2),但所提出的为数不多的若干资料,对其时代的判断迄今仍难取得共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武丁以前没有文字,新资料的出土和研究方法的创新都可能使旧有的认识大为改变,history of wholesale clothing。 早于殷墟时期的商代甲骨文虽然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就陆续在郑州二里岗等遗址有零星发现(3),而且属于武丁以前的铜器铭文与陶器文字也基本可以得到证实(4),但河南郑州小双桥商代中期遗址陶器上发现的朱书文字显然对于追溯汉字的来源更有意义。这些文字或一字独书,或数字并存,可辨识的有“尹”、“天”、“�1�7”等文字(图一),时代约属公元前15世纪(5),这些文字不仅与甲骨文明确属于同一个体系,而且其时代也较殷墟甲骨文更早。 小双桥的朱书文字并非最原始的汉字当然可以肯定,约属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陶寺文化陶背壶上已发现有朱书的“文□”二字(图二)(6),也与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的文字。“文□”的含义似乎与禹名“文命”有关(7),这意味着以商代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系统事实上是在继承夏代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8),these latest Handbags,这一事实可以通过殷墟到陶寺文化的相关文字资料清晰地追溯出来。 诚然,目前的考古资料尚不足以为我们寻找夏代文字的渊源提供依据,尽管汉字起源于象形的事实曾使学者认为仰韶文化的彩陶图像有可能体现着早期汉字的原始形态(9),但依类象形的造字方法却并不仅仅为汉字所独有(10)。当然,如果从文化地理和考古学文化面貌等因素作为一种文字形成的文化背景的角度加以分析,这种比较仍然具有积极的价值。 与夏代文字同时并存的另一种文字显然不属于汉字的系统,其中的一件重要物证就是发现于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的属于龙山时代的陶文(11)。陶文以利器刻于大平底盆上,尚存11字(图三),时代约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由于丁公陶文的字形结构明显区别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体系,而与古彝文绝多相同,因而属于古彝文(12)。对其文字的释读,我们曾有详尽的讨论(13)。11字自上而下,自右至左汉译为:“魅卜,阿普渎祈,告。吉长,百鸡拐爪……。”性质为招祖护佑,驱邪求吉的卜辞。其中“魅卜”意即卜魅(14),“魅”为占卜对象,意即为恶鬼诸邪而卜。“阿普渎祈”意即祈求阿普渎,“阿普渎”为洪水后的彝族始祖。“告”为祭名。“吉长”意即长吉,犹殷卜辞所言之“引吉”。“百鸡拐爪”意为以鸡骨卜卦,属彝人传统的占卜形式。陶文反映了彝族百解祭中禳病除邪的祭仪。 彝族自称ni ,为古称,汉译为“夷”,字与古彝文“人”字同源,“人”为本字,“夷”为后起字。而且古彝文“人”字本又为彝族始祖之名,所以彝族的族名实际来源于始祖之名,即彝人以其始祖之名作为族称(15)。将这一事实与甲骨文所反映的殷夷争胜的史实对观,显然有助于我们梳理夷史的源流。殷人以其时位居海岱地区的方伯称为“人方”,这与夷人的族称及所居地望恰好密合。这些事实不仅印证了丁公陶文属于古彝文的文字体系,而且直接涉及到对于新石器时代乃至商周时期分布或部分地分布于海岱地区的先民族属的认识。 我们曾经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先民创造的一种特殊八角图形的研究,讨论了自内蒙古东部以至山东、江苏、湖南和江西地区分布的小河沿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大溪文化之间的文化联系(16),这个经东北而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曾被学者称为“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17),其文化面貌确实表现出与西部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原始文化的极大不同,这些文化正是孕育出独立于夏文字之外的彝文字的文化母体(18)。 当我们以太行山为界而将分布于东西两域的考古学文化加以对比的时候,它们之间所表现出的宏观差异相信会被每一个人所认同,这种文化差异如果与不同的族属联系起来考虑显然更有意义,而不同文化的形成应该正奠定了夷夏两种不同文字创造和产生的沃土。很明显,假如我们还没有理由将夷、夏两种文化的起源年代追溯得更早的话,那么至少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夷夏东西的古史观去重建这一时期的历史应是谨慎和客观的做法(19),同时,这种观念必然关系到我们对相关考古学文化出土的文字的解读方法的思考。当然,对于这样一个重要问题的阐释,新的古彝文资料的发现和文字释读成果的积累都是至关重要的。 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存是一支距今9000-7800年的原始文化,虽然其陶器特征与裴李岗文化十分接近,但占卜用龟及獐牙随葬的风俗却与大汶口文化及薛家岗文化相似,至于其稻作农业,则更与江淮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相一致,却不见于黄河流域,足见其与东方夷文化的密切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贾湖遗址出土的三件龟甲上分别发现契刻的三个文字,其中一件完整龟腹甲(M344�1�718)上的文字作“ ”形(图四)(20),与殷商甲骨文的“目”字相似。这个字形不仅已具有了完整的象形结构,而且在数千年后的良渚文化遗物上也曾出现,这种存在于异时异地但结构却一成不变的符号已经显示了其所具有的超时空和超方言的定型文字的特征,应该可以区别于简单的记事符号。但问题是,如果我们以甲骨文为标准而判读此字就是“目”字,尽管在字形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古人缘何独以“目”字契刻于占卜的龟甲,其用意却似乎难以解释。况且类似的文字还见于良渚文化的玉璧之上(图五)(21),而玉璧作为礼天之器,契刻“目”字更于理难通。然而当我们用古彝文作为研释标准解读这个文字的时候,疑问便可迎刃而解。因为古彝文“吉”字与贾湖龟甲上的目形文字形构完全一致,字读为v�0�5�0�2,与汉字“目”的古音极为接近,证明古彝文“吉”字的造字本义即取眼目之象形文,用为吉凶之吉,而“吉”字契刻于用于占卜的龟甲和祭天的玉璧,甚合情理。故据古彝文,将贾湖龟甲和良渚文化玉璧上的契刻文字释为“吉”,意义畅达。 江苏海安青墩良渚文化遗址出土陶罐外腹刻有四个符号(22),其中居左的特殊八角图像乃八卦与九宫的象征,彝语称述八卦即为八角,有关问题我们已有详细讨论(23)。而八角图像的右侧则有三个文字(图六),其中第一字象斧钺之形,此字最早见于大汶口文化陶尊(图七)(24),而晚可见于战国巴蜀文化铜盆(25),字形结构一脉相承。相同字形的文字于古彝文读为ndzo ,意为领袖。这当然为我们提供了讨论其造字本义的机会,因为甲骨文的“王”字来源于作为王权象征的斧钺仪仗的形象(26),而古彝文表示领袖或首领的文字竟也恰好再现了这一特点。此字见于大汶口文化陶尊,似乎又与郑州小双桥陶器上独书“尹”字的寓意相同,因为甲骨文“尹”字的意义有时正可以理解为“君”(27)。毫无疑问,夷夏两种王字取形的共同来源不仅反映了不同民族对于权力象征的共同认识,而且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密切联系。事实上,假如古彝文的领袖或首领可以与汉字的“王”具有相同的含义的话,那么它将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早期文明中由“帝”到“王”的政治转变的历史。 运用古彝文解读上述文字资料,在使文字本身得到圆满解释的同时,更可使文字与其载体之间的关系得到合理的说明。这充分证明了以丁公陶文为代表的彝文字体系是与夏文字同时共存的古老文字(28)。 在东方的彝文字与西方的夏文字流行的同时,夷夏地区普遍存在着一种用于记事的简单符号。这些符号基本上都契刻于陶器之上,而且一件陶器往往也只刻有一个符号。陶符的数量比之我们有机会讨论的早期文字资料丰富得多,从而成为学者长期以来探索中国文字起源,准确地说是探索汉字起源的基本材料,并认为这些刻划符号乃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简单文字,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29),甚至由此提出汉字源于指事与象形的“二元”论点(30),事实上,这类陶符在形构上既与夏文字大别,也与彝文字不同,而在流行的时间上,则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汉字已经广泛使用的战国时代。陶符与汉字共存的现象足以说明,这类长期被学者怀疑为文字的陶符其实与汉字存在着严格的区别,至于其与古彝文的关系,则也尚待研究。学者或将此类早期陶符与陶文加以区分,并指出其非属汉字的性质(31),乃真知灼见。 正像考古学研究必须首先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一样,对于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也不可能将文字与其所属的文化相割裂。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可能反映了古代族群的多样性,这实际决定了文字起源的多源性。考古学证据显示,三代及其以前尚未形成华夏一统的政治格局,这意味着人们长期习惯于利用殷商甲骨文作为解读早期文字的唯一手段的做法需要重新检讨,因为这无异于承认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文字体系乃是早期社会通行的唯一文字。显然,山东丁公龙山时代陶文的发现已使我们认识到在对待文字起源的问题时不能如此简单,中国文字的起源研究能否摆脱“大一统”观念的束缚,则是我们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只有跳出汉字一统的传统窠臼,将可供研究文字起源的原始史料置于不同考古学文化的背景之下加以讨论,才可能获得客观的结论。而丁公陶文的出土则为中国文字的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不仅因为陶文成组出现,从而明确显示出其所具有的记录语言的功能,这当然与大量独立契刻于陶器上的符号形成了本质的区别,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陶文的形构完全不同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体系,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可以正确地解读这种文字,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对中国早期文字的发展状况获得新的认识,进而建立起与已知的甲骨文体系或同或异的有关文字起源的研判标准,并寻找到正确的研究方法。 我们曾经指出,陶寺文化的朱书文字明确显示了其与商代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的文字,因此它无疑应是以商代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的直接祖先。而山西陶寺文化文字与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并存的事实,则已明确证明了中国文字的起源至少具有两个独立的系统(巴蜀文字可能属于另一新的系统),即以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为代表的东方夷(彝)文字系统和以山西陶寺文化文字为代表的西方夏文字系统。其后殷承夏制,周承殷制,夏文字随着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的强大,逐渐成为华夏民族的正统文字而得到了强劲的发展。而彝族文化则随着商周民族对于东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的不断打击,或融合,或南徙,使其文字最终成为偏守一隅的彝民族使用的文字而得以流传。这些事实清楚地表明,统治者在实现其政治扩张和王权统一的理想的过程中,文字充当了最主要的文治教化的工具。 注 释: (1)据学者最新统计,甲骨文单字的数量近4100个,如计异体字,则逾6000个。见沈建华、曹锦炎:《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胡厚宣:《甲骨续存�6�1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刘一曼、郭振录、温明荣:《考古发掘与卜辞断代》,《考古》1986年第6期;彭裕商:《殷墟甲骨断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曹定云:《殷墟田野发掘与卜辞断代》,《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98年-1999年安阳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3)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冈》,第38页,图版拾陆,6,科学出版社,1959年;裴明相:《略谈郑州商代前期的骨刻文字》,《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州古藉出版社,1993年。 (4)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考古》1988年第3期;刘一曼:《殷墟陶文研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mans briefcase,文物出版社,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 (5)宋国定:《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朱书》,《文物》2003年第5期。 (6)《陶寺建筑基址是否城址定论尚早》,《光明日报》2000年6月14日A3版;梁星彭:《陶寺遗址发现夯土遗存》,《中国文物报》2000年7月16日1版。 (7)冯时:《夏社考》,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2000年8月,北京;收入《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8)冯时:《文字起源与夷夏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 (9)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李孝定:《中国文字的原始与演变》(上、下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45本第2分、第3分,1974年;《再论史前陶文和汉字的起源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0本第3分,1979年。 (10)古彝文,纳西文也源于象形。 (11)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第四、五次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4期。 (12)冯时:《龙山时代陶文与古彝文》,《光明日报》1993年6月6日“文物与考古”,punk belt buckles。 (13)冯时:《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解读》,《考古》1994年第1期。 (14)彝语语法只有宾语前置于动词的一种形式。下同。 (15)彝族传统文献始终自以“夷”为族称。新中国建立之后,误以“夷”有歧视之意,遂改为“彝”,但彝族对于族称的这种改变至今仍存异议。 (16)冯时:《史前八角纹与上古天数观》,《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中国天文考古学》第八章第二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7)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18)冯时:《文字起源与彝夏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 (19)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1935年。 (2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上册,科学出版社,1999年。 (21)邓淑苹:《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上的神秘符号》,《故宫学术季刊》第十卷第三期,1993年。 (22)张明华、王惠菊:《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文》,《考古》1990年第10期。 (23)冯时:《史前八角纹与上古天数观》,《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中国天文考古学》第八章第二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4)高明:《古陶文�1�7编》,中华书局,2004年。 (25)四川省文管会、雅安地区文管所、宝兴县文管所:《四川宝兴汉塔山战国土坑积石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 (26)林�1�7:《说“王”》,《考古》1965年第6期。 (27)李学勤:《释多君、多子》,《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8)有关古彝文资料的汇集研究,容另文讨论。 (29)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考古》1973年第2期。 (30)杨建芳:《汉字起源二元说》,《中国语文研究》第三辑,香港中文大学,1981年。 (31)高明:《论陶符兼谈汉字的起源》,《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相关的主题文章:
1.贾文忠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佛像、钱币、青铜器,不配合鉴定,有自己的认知)贾文忠,字闻钟,号铜斋,1961年生于北京金石世家,老北京古铜张派第四代传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 ,硕士研究生导师 。大学文化,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生班毕业。先后就职于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出场费:1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1. 金申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佛像、钱币、青铜器,不配合鉴定,有自己认知)1949年北京出生,回族。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佛教文物鉴定专家,文史学家,画家。出场费:1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2. 耿宝昌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瓷器,不配合鉴定,有自己的认知)耿宝昌,男,1922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束鹿(今辛集市,归河北省直接管辖),文物鉴定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首都博物馆顾问、炎黄艺术馆鉴定委员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艺品的研究,重点研究历代陶瓷。出场费:30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3. 杨静荣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杨静荣,男,1948年生于北京,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曾在邯郸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颜料和传统色釉的研究实验工作,1979年调入故宫博物院研究陶瓷史至今。出场费:1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4. 单国强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书画、玉器、瓷器,可以在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单国强,男,汉族,1942年2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绍兴。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入故宫博物院从事文博业务工作。主攻古代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研究。1985年3月任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1988年6月陈列部主任,1998年4月—2002年3月任宫廷部主任。出场费:1万/一场,实物鉴定200元一件5. 马未都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有自己的认知,只为国内顶级富豪、官员服务)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出场费:50万/一场,不看照片,实物鉴定800元一件6. 丘小君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在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丘小君,著名的陶瓷评鉴专家,从事陶瓷文物鉴定工作30余年,居于香港和纽约两地﹐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学会“求之雅集”的董事和陶瓷鉴定顾问,还兼任海内外多家拍卖行、博物馆的征集顾问。出场费:3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7. 欧阳朝霞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玉器,可以在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欧阳朝霞,央视《寻宝》栏目特邀专家,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学硕士学位,持有国家注册拍卖师证书、文物拍卖单位专家证书。她现任北京越王珠宝会所总经理。CCTV—1《寻宝》节目珠宝玉石鉴定专家,《私人财富》等多家媒体珠宝鉴赏、收藏栏目专栏作家,珠宝鉴赏收藏与拍卖方向资深讲师。出场费:1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8. 蒋文光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蒋文光, 男,1938年4月生,汉族,上海市嘉定区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全国著名书画、金银器、碑帖鉴定专家,CCTV《鉴宝节目》专家评委、原国家博物馆资深研究员、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出场费:6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9. 潘深亮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潘深亮,1937年8月17日(农历丁丑七月十七日)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官桥乡,任北京故宫博物院保管部秘书,书画组组长。现聘于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为北京市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鉴定委员,鉴博艺苑收藏品鉴定委员会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收藏》杂志社特邀撰稿人,北京嘉缘拍卖公司顾问。出场费:6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10. 李宗扬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李宗扬,1943年生人,1963年步入文物界,北京文物局研究员。出场费:6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11. 鲁力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书画、玉器、瓷器,不配合鉴定,有自己的认知)鲁力,男,汉族,1956年生,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1982年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即入南京博物院从事古代书画鉴定工作。出场费:1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12. 冯小琦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瓷器,不配合鉴定,有自己的认知)冯小琦,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古陶瓷研究。先后在故宫博物院保管部陶瓷组、研究室、古器物部从事古陶瓷的保管、研究、陈列、古陶瓷窑址的调查与标本的整理工作。出场费:1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13. 叶佩兰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叶佩兰,浙江金华人,1937年出生于北京,汉族,为中国世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瓷器专家。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鉴博艺苑(北京)收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博宝艺术网瓷器鉴定专家,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了中国的彩瓷。1956年供职于故宫博物院。40余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陶瓷的整理、保管和鉴定工作,并对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古陶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统地整理海内外收藏的中国古陶瓷,利用世界各国已发表的有关资料编著古陶瓷类的《海外遗珍》。出场费:1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14. 李知宴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李知宴,男,四川遂宁人 ,1937年3月出生,汉族,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出场费:1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15. 杨宝杰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杨宝杰,首都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博宝鉴宝网特邀专家、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鉴定中心金牌鉴定专家、青铜器、玉器、杂项鉴定专家。出场费:8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16. 李鉴宸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玉器、瓷器,不配合鉴定,有自己的认知,只为国内顶级富豪、官员服务)李鉴宸,2018年第十三届全球伍德曼艺术品鉴定评估师背靠背大赛金奖,2019年移民新加坡,国际艺术品经纪人,上海艺术品金融商会常务秘书长 、李鉴宸新加坡古玩直播间创始人、香港鉴宸文物鉴定评估销售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香港鉴宸艺术学院院长 ,与香港佳士得、苏富比拍卖有深度合作,中国国内众多富豪私人艺术品投资顾问。个人出版著作:《宣德炉》 《汝窑为魁》《中国银币版别与市场价值评估大全》《明代建文瓷器初探》《明代永乐瓷器研究》《明代宣德瓷器研究》《宣德炉点评估价与交易宝典》《明代成化瓷器研究》《公认元青花》《元青花深度研究》。出场费:35万/一场,不看照片,不对外鉴定17. 陈润民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瓷器,不配合鉴定,有自己认知)陈润民,为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特聘专家,现任故宫博物院古器部陶瓷组组长,央视《鉴宝》栏目特聘鉴定专家,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博宝艺术网瓷器专家。出场费:8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18. 邓长兴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邓长兴,男,73岁。1963年开始从事文物鉴定工作,至今已有45年的鉴定经验。主要负责文物鉴定征集工作。曾任吉林省文物店业务经理多年,后调入吉林省博物院任研究员至退休。主要从事对古今陶瓷、玉器、杂件等鉴定研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出场费:8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19. 黄秀纯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黄秀纯,北京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协会理事,央视《鉴宝》专家团成员、《鉴宝》杂志学术顾问,北京津海文物鉴定中心陶瓷鉴定专家。出场费:8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20. 邓丁三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邓丁三,1953年3月10日出生,汉族,籍贯重庆奉节,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出场费:6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21. 杨实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杨实,生于1935年,河南卫视鉴宝栏目《华豫之门》专家组成员。有30多年的收藏历史,专门收藏和研究高古瓷。目前是天雅古玩城顾问、文物投资收藏资深评论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杨实先生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收藏家,本身是音乐家出身,离休前曾经担任过中央乐团的第一提琴。祖籍广东阳春,现居深圳。曾获2007年深圳十大摄影师荣誉称号。出场费:6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22. 古方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玉器、钱币、青铜器、瓷器,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古方,男,1962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考古发掘与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工作,专著有《中国出土玉器全集》、《中国传世玉器全集》、《天地之录——中国古玉漫谈》、《中国古代文物典玉器》、《冰清玉洁》、《中国古玉器图典》、《古玉之美》、《盛世玉润》、《古方讲古玉》、《玉器时代》、《亘古温润》、《海派玉雕大师精品集》、《中国民间藏玉精品集》等。出场费:1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23. 张广文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张广文,男,1949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78年进入故宫博物院,从事文物管理及古代工艺品研究工作。曾先后任保管部工艺组组长、古器物部工艺组组长。出场费:6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24. 杨震华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玉器、瓷器,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杨震华,女,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从事文物工作四十五年,在国家文物局文物培训中心授课二十多年。长期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传授古玉鉴定知识并担任兼职教授。多次受邀在国外授课,为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和收藏家协会开办收藏培训教学。出场费:8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25. 朱力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朱力,男,汉族,1942年生,上海市人,海派文物鉴赏专家,现为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文博学会会员,上海文联艺术品鉴定中心专家组成员 ,现应邀为上海教育电视台专栏节目作嘉宾。出场费:8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26. 白明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玉器、瓷器,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白明,1965年9月生,江西余干人,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作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 、陶瓷艺术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陶瓷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IAC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油画学会会员、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陶艺网艺术总监、《中国陶艺家》杂志常务副主编、“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主任。出场费:1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27. 毛晓沪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青铜器、瓷器,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毛晓沪, 男,1951年生于中国上海,古董投资专业顾问,现任北京华夏物证陶瓷鉴定研究所所长。擅长瓷器鉴定、古陶瓷修复。早年受到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先生、刘九庵先生等老前辈的真谛亲传,在古陶瓷鉴定、古陶瓷修复和古陶瓷复制三大领域均有高深造诣。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鉴定中心金牌鉴定专家,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寻宝》、《艺术品投资》以及河南卫视《华豫之门》等节目的特约鉴宝专家。毛晓沪从小就接触古代陶瓷。他算是故宫博物院的“子弟兵”。出场费:1万/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28. 王连勤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王连勤,字进宏 ,古玩鉴定专家 、收藏家 、鉴定评估师(艺术品鉴定师)一级 ,重庆央视鉴宝专家 。从事研究古典家具、沉香、黄花梨、紫檀、竹、木、牙、角、古陶瓷等多项艺术品的鉴定与评估 。出场费:8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29. 崔凯出场费(主要鉴定领域:竹木牙雕、书画、动物内脏、玉器、陨石、佛像、钱币、青铜器、瓷器,全领域鉴定、可以鉴定工作上“配合”完成任务)崔凯,以古陶瓷鉴赏为主要研究方向。被多家电视媒体聘为专家,现为河南省电视台《华豫之门》瓷器组鉴定专家 、陕西卫视《华山论鉴》栏目瓷器组鉴定专家 、广东广播电视台《岭南鉴宝-九州寻珍》栏目组瓷器专家 。出场费:6000元/一场,照片鉴定200元一件,实物鉴定200元一件
这个问题太庞大了,建议你还是去图书馆找资料!或者去网络上找那些论文文献资料
一 先秦两汉书目 十三经注疏 阮元 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 全四十册 中华书局1982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 四书章句集注 四部备要本 论语译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重印 论语新解 钱穆 孟子译注 兰州大学中文系 中华书局1660年版 孟子正义 焦循 墨子闲诂 孙诒让 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 老子本义 魏源 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 老子校诂 马敍伦 中华书局1974年版 重订老子正诂 高亨 中华书局1959年版 老子校释 朱谦之 龙门书局1958年版 中华书局1963年新一版 老子新译 任继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庄子解 王夫之 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 庄子集释 郭庆藩 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 列子集释 杨伯峻 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管子集校 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 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荀子集解 王先谦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韩非子集释补 陈奇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吕氏春秋集释 许维遹 古籍刊行社 春秋左传集解 杜预注 孔颖达疏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左传译文 沈玉成 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 顾广圻 四部丛刊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 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 士礼居仿宋刻本 武昌局翻刻本 顾广圻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 诗三家义集疏 王先谦 毛诗正义 孔颖达 见十三经注疏 诗集传 朱熹 上海古籍1980年版 诗经通论 姚际恒 中华书局1958年版 诗义会通 吴闓生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诗选与校笺 闻一多 收入《闻一多全集》选刊之四 诗经选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诗经选译(增补本)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诗经今注 高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孙作云 中华书局1979年重印 诗三百篇探故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诗经韵读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诗经研究论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楚辞章句 楚辞补注 王逸注 洪兴祖补注 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 楚辞集注 朱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楚辞通释 王夫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重印 山带阁注楚辞 蒋骥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屈原赋注十卷 通释两卷 戴震 万有文库第一集 楚辞书目五种 姜亮夫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屈原赋校注 姜亮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屈赋通笺 刘永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屈赋新编 谭介甫 中华书局1978年版 离骚纂义 游国恩 楚辞注疏长编第一编 中华书局1981年版 离骚语义疏解 王泗原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林庚 上海古籍1981年重印 天问论笺 林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楚辞论文集 游国恩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楚辞论文集 蒋天枢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楚辞韵读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楚辞选 马茂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980年重印 楚辞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山海经笺疏 郝懿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先秦散文选注 罗根泽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钟凡 盐铁论校注 王利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论衡集解 刘盼遂 中华书局1959年版 潜夫论笺 汪继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中华书局1979年版 贾谊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晁错集注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枚叔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司马长卿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扬子云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张河间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蔡中郎集 四部备要本 史记 司马迁 汉书 班固 后汉书 范晔 史记三家注 史记集解 裴駰 史记索引 司马贞 史记正义 张守节 汉书补注 王先谦 商务印书馆1959年重印 汉书管窥 杨树达 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后汉书补注 惠栋 后汉书集解 王先谦 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淮南子高诱注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本 世界书局本 第七册 说苑 刘向 四部丛刊影印明钞宋本 新序 刘向 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 文选李善注(有关部分) 中华书局1977年缩印本 文选六臣注(有关部分) 四部丛刊影宋本 古诗十九首集释 隋树森 中华书局1955年版 玉台新咏(有关部分)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明寒山赵氏刊本1958年重印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郭茂倩 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 古诗源(有关部分) 沈德潜 中华书局1977年重印本 古诗纪(有关部分) 冯惟讷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丁福保 中华书局1959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逯钦立 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 严可均 中华书局1965年重印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诗歌选(有关部分) 林庚、冯沅君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 北大中文系 二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书目 孔北海集评注 孙至诚 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孔少府集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曹操集 中华书局1959年版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曹子建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曹集铨评 丁晏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建安七子集校注 吴云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三曹研究资料滙编 河北师院中文系 中华书局1981年版 王粲集 中华书局1980年版 诸葛亮集 中华书局1960年版 阮籍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阮步兵咏怀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陆士衡诗注 郝立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陆机集 中华书局1982年版 靖节先生集 陶澍 集注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 陶渊明集 王瑶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陶渊明集校注 逯钦立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陶渊明研究资料滙编 中华书局1962年 陶渊明诗文滙评 中华书局1961年 陶渊明 中华书局1965年 谢康乐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谢灵运\\集校注 顾绍柏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增补、集说、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增订 谢宣城集校注 曹融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谢宣城诗注 郝立权 庾子山集注 倪璠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庾信诗赋选 谭正璧、纪馥华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1979版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 汉魏六朝文絜笺注 许櫣评选 黎经诰笺注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钟凡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 北大中文系 北大出版社 水经注疏 杨守敬 熊会贞 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修订重版 洛阳伽蓝记校释 周祖谟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旧小说(甲集) 吴曾祺 辑 商务印书馆1914初版1957年重印 古小说钩沉 鲁迅 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973年版 太平广记(有关部分) 李昉 中华书局1961、1982年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严可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丁福保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郭茂倩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逯钦立 古诗源 (有关部分) 沈德潜 古诗纪(有关部分) 冯惟讷 古谣谚(有关部分) 杜文澜 玉台新咏(有关部分) 徐陵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 王瑶 北大出版社1986年版 汉魏六朝诗论丛 余冠英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 乐府诗论丛 王运熙 乐府文学史 罗根泽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曹道衡 八代诗史 葛晓音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钱志熙 北京大学出版社 魏晋玄学 汤用彤 中华书局1985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 汤用彤 北大出版社1990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 中华书局1983年版 搜神记 干宝 搜神后记 陶潜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 汉魏丛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北史 南史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唐长孺 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唐长孺 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拾遗 唐长孺 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 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杨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 诗品注 陈延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王子安集注 蒋清翊 光绪间刻本 王元功文集五卷本会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杨烱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卢照邻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骆临海集笺注 陈熙晋笺注 中华书局1961年版 陈子昂集 中华书局1960年版 陈子昂研究 韩理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曲江集 张九龄 四部备要本 孟浩然集 四部备要本 孟浩然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王右丞集笺注 赵殿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重印 王维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重印 李太白全集 王琦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版 李白集校注 瞿蜕园 朱金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杜诗详注 仇兆鳌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钱注杜诗 钱谦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再版 杜臆 王嗣奭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影印 读杜心解 浦起龙 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 杜诗镜铨 杨伦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 读杜诗说 施鸿保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964年印 杜甫研究 萧涤非 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1961年印 杜甫评传 陈贻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988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杜甫卷 中华书局1964年版1982重印 王昌龄诗注 李云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刘开扬 中华书局1982年版 岑参集校注 陈铁民 侯忠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元次山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 钱考功集 四部丛刊本 韦苏州集 四部丛刊本 刘随州集 四部丛刊本 李君虞集 席氏本 卢纶诗集校注 刘初棠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华阳集 席氏本 孟东野诗注 陈延杰 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孟东野诗集 华忱之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张籍诗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张籍诗注 陈延杰 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长江集 四部丛刊影印本 王建诗集 中华书局1959年版 韩昌黎文集校注 马其昶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钱仲联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柳宗元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柳宗元 中华书局1964年版 刘禹锡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白居易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白香山诗集 汪立名编注 四部备要本 白居易诗评述滙编 陈友琴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元氏长庆集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 中华书局1959年版 李贺诗集 叶葱奇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1980年重印 樊川诗集注 冯集梧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樊川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 玉溪生诗笺注 冯浩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标点本 樊南文集详注 冯浩 四部备要本 樊南文集补编 钱振伦 钱振常注 四部备要本 温飞卿诗集笺注 曾益 顾予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校点本 孙可之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影印宋蜀刻本 罗昭谏集 四库全书著录 皮子文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校点新本 唐甫里先生文集 四部丛刊影印本 聂夷中诗 杜荀鹤诗 中华书局1959年断句排印本 韦庄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韦庄词校注 夏承焘 刘金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花间集评注 李冰若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全唐诗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全唐文 说郛 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文学古籍刊行社印本 本事诗 孟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唐语林 王谠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云溪友议 范摅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唐摭言 王定保 古典文学出版社 唐国史补 李肇 古典文学出版社 唐诗纪事 计有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五代史 新五代史 文献通考 历代诗话正续编 何文焕 丁福保 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诗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 清诗话续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诗话总龟 阮阅 四部丛刊影印本 苕溪渔隐丛话 胡仔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标点本 诗人玉屑 魏庆之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诗薮 胡应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版 历代诗话 吴景旭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随园诗话 袁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点校本 瓯北诗话 赵翼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 昭昧詹言 方东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校点本 带经堂诗话 王士祯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宋诗话辑佚 郭绍虞 中华书局1980年版 原诗 叶燮 饮冰室诗话 梁启超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宋诗话考 郭绍虞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寅恪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 唐诗杂论 闻一多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隋唐五代史纲 韩国磐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唐代科举与文学 傅璇琮 中国文学简史 林庚 北大出版社1988年重印 唐诗综论 林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唐诗论丛 陈贻焮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 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诗人行年考 谭优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唐人行第录 岑仲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程千帆诗论选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程千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人选唐诗(十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 全唐文纪事 中华书局 唐才子传 唐人说荟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 旧唐书 新唐书 唐会要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袁行霈 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汉唐文学的嬗变 葛晓音 北大出版社1990年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葛晓音 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 唐诗小集(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史稿》郭沫若《中国哲学史》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一.二册 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中国道教史》卿希泰一.二册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王震中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 上海古籍出版社《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郑振铎 人民文学版《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中国历代诗歌选》 林庚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 刘盼遂主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严可均 中华书局1958《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 中华书局1983《文苑英华》 宋 李昉等编 中华书局1966影印《古诗源》 沈德潜编 中华书局196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恩选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 贾兰坡 天津人民版《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 安志敏 文物版《震撼心灵的古旋律》 郑凡 四川人民版《山海经》(《四库全书本》)《淮南子》 (《诸子集成》 上海书店)《探索非理性的世界》 叶舒宪 四川人民1988《诗毛氏传疏》(清) 陈奂《毛诗传笺通释》(清) 姚际恒《甲骨文字典》 徐中玉 四川辞书版《白话易经》 南怀瑾 岳麓书社《古文尚书疏证》 (清) 阎若璩《战国史》 杨宽《春秋经传集解》(晋)杜预《韩非子集解》 王先慎《荀子简释》 梁启雄《楚辞章句》 (汉)王逸《乐府诗集》(宋)郭茂倩 乔象钟等点校 中华书局1979《古诗十九首集解》 隋树森《汉书补注》 (清)王先谦《骈体文抄》 (清)李兆洛《晋书》 房玄龄等撰 中华书局1974《南史》 李延寿 中华书局1975《北史》 李延寿 中华书局1974《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 吴先宁 东方出版社 1997.7《哈德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美)黄仁宇 三联版 94.1《艺术哲学》(法)丹纳 安徽文艺版 91.7《中国诗学》 (美)叶维廉 三联版92.1《六朝文絜笺注》 黎经诰笺注 中华书局1962《王粲集》 中华书局80版《阮籍集校注》 陈伯君校注 中华书局1987《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校注 人民文学1962《谢宣城集校注》 曹融南 上海古籍1991《何逊集校注》 李伯齐 齐鲁书社 1988《阴铿集注》 刘国珺注 天津古籍1988《玉台新咏》 穆克宏点校 中华书局1986二、必读书《汉文学史纲》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中国美学史》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北大版《中国通史》 范文澜《剑桥秦汉史》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 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2《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 褚斌杰 北大版1990.10《中国诗学体系论》 陈良运 中国社科版 1992《中国诗歌美学史》 庄严.章铸 吉林大学版1994.10《中国文学批评史》一.二 罗根泽 古典文学社 1957《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 王仲荦 上海人民 1961.7《金明馆丛稿初编》 陈寅恪 上海古籍 1980《士与中国文化》 余英时 上海人民 1987.12《道教与中国文化》 葛兆光 上海人民1987.9《佛教与中国文学》 孙昌武 上海人民版1987《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方立天 上海人民版《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吕征 中华书局1979.8《中国创世神话》 陶阳钟秀 上海人民1987《中国古典诗学原型研究》 刘怀荣 文津出版社96.3《艺术家的艺术》 朱狄 中国社科出版社《神话论文集》 袁珂 中华书局《诗经的文化阐释》 叶舒宪 湖北人民版 1994《老子的文化解读》 叶舒宪 .肖兵 湖北人民版1994《楚辞的文化破译》 肖兵 湖北人民出版社《毛诗注疏》毛传.郑笺.孔正义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 孔颖达《战国策校注》 王延栋等校注 南开大学版《国语选》 傅庚生《诸子集成》 上海书店影响 1986.7《楚辞集注》 朱熹《史记》 中华书局《汉书》 中华书局《后汉书》 中华书局《三国志》 中华书局《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吴汝纶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影印《汉魏乐府风笺》黄节笺释 人民文学1958.3《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选 高教出版社1959.10《汉魏六朝文学论集》 逯钦立遗著 陕西人民版1984.11《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 1992.9 吴小如等撰《乐府诗论丛》 王运熙《古诗十九首探索》 马茂元《曹操集》 中华书局 1979.11《曹植集校注》 人民文学版 1984 赵幼文校注《陶渊明集》 逯钦立校注 中华书局 1979《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罗宗强 浙江古籍1991.7《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 上海古籍1989《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葛晓音 辽宁大学版 1993《汤用彤学术论文集》 中华书局 1983《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1962.8《谢康乐诗注》 黄节注 人民文学 1958.3《陶渊明》廖仲安 上海古籍 1979.7《乐府诗散论》 王汝弼 陕西人民1984.11《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 人民文学1961《诗品注》 陈延杰 人民文学1980《庾子山集注》 倪璠注 许逸民校点 中华书局1980《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 上海古籍1980《搜神记》 干宝 中华书局《世说新语校注》 王利器 中华书局《唐前志怪小说史》 李剑国《水经注》 郦道元三、精读书《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美的历程》 李泽厚《中国中古诗歌史》 王钟陵 江苏教育版 1988《中古文学系年》 陆侃如 人民文学 1985.6《中古文学史论》 王瑶 北大版 1986《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中华书局《诗集传》 朱熹《诗经今注》 高亨《诗经选》 余冠英《诗言志辨》 朱自清 古籍出版社1957《风诗类钞》 闻一多 中华书局1957.9《诗经的文化精神》 许志刚 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四书集注》 朱熹《论语译注》 杨伯峻《孟子译注》 杨伯峻《老子注译及评介》 陈鼓应 中华书局《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中华书局《楚辞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屈原赋校注》 姜亮夫《屈赋通笺》 刘永济《离骚纂义》 游国恩主编《先秦两汉文学史稿》 刘持生遗注 西北大学1991.1《赋史》 龚克昌《史记选》 中华书局 1962《汉书选》 中华书局 1962《文选》 萧统选、李善注 上海古籍1986.8《乐府诗选》 余冠英 人民文学 1953.12《诗选与校笺》 闻一多 中华书局1957.9《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 人民文学 1958.9《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人民文学1984.3《汉魏六朝乐府诗》 王运熙 上海古籍1986.9《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 中华书局 1996.10《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汤用彤 上海书店1988《建安文学编年史》 刘知渐 重庆出版社1985.3《三曹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1958.9《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北大版 1991《陶渊明诗文选注》 唐满先 上海古籍1981.11《谢灵运诗选》 叶笑雪 古典文学版1957.12《永明文学研究》 刘跃进 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齐梁诗歌研究》 阎宋平 北京大学版 1994.10《南北朝文学史》 沈玉成、曹道衡 人民文学版1994《文心雕龙校释》 刘永济 中华书局1962《文心雕龙创作论》 王元化 上海古籍1979《钟嵘〈诗品〉研究》 张伯伟 南京大学版1993《庾信诗赋选》 谭正璧、纪馥华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2《庾信选集》 舒宝章选注 中州书画社1983.5《鲍照和庾信》 刘永忠 上海古籍1986.5《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 赵敏俐 杨树增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8元明清文学部分一、阅读书目京本通俗小说 (清)缪荃孙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清平山堂话本 (清)洪楩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话本选 吴晓铃等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古今小说(《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金瓶梅词话 (明)兰陵笑笑生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说岳全传 (清)钱彩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水浒后传 (清)陈忱 作家出版社1956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 中华书局1973三袁诗文选注 李茂肃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清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 中华书局1975清诗选 福建师大 人民文学 1984清代散文选注 王荣初 蔡一平 上海古籍1983郑板桥文集 巴蜀书社1997纳兰词笺注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 上海古籍1979近代诗一百首龚自珍全集 中华书局 1959人境庐诗草笺注 钱仲联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马积高 黄钧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中国文学史(元明清部分)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 中华书局1963中国文学简史(元明清部分) 林庚 北大出版社1995中国文学史(下) 章培恒、骆玉明 复旦出版社1995中国小说美学 叶朗 北大出版社1982东方的美学 (日) 今道友信 三联书店1991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杨义 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中国小说源流论 石昌渝 三联书店1994中国古典小说鉴赏辞典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9明代社会心理论稿 王忠阁 中州古籍 1991晚清士风与文学 夏咸淳 中国社科199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 东方出版社1996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 中华书局1957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 郭英德等 中华书局1995三国演义辞典 沈伯俊 、谭良啸编著 巴蜀书社1989三国演义简论 李厚基 、林骅 上海古籍 1984水浒传资料汇编 朱一玄 刘毓忱 百花文艺 1981金瓶梅资料汇编 侯忠义、王汝梅 北大出版社 1985金瓶梅研究 复旦 1984金瓶梅概论 孙逊 詹丹 上海古籍1994儒林外史资料汇编 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 安徽人民 1982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王俊年 上海古籍1980刘鹗及老残游记 刘德隆等 四川人民1985二、阅读书目三国演义水浒传(百回本) 人民文学1975西游记今古奇观镜花缘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孽海花老残游记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三、精读书目四大名著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游国恩《中国文学史》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元明清部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乐府诗集 南宋 郭茂倩编 中华书局1979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笺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选注 中华书局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史记 西汉·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1958史记选 王伯祥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1q2w3e4r5t6y7u8i9o0pazsxdcfvgfbhnjmkl0l9k8j7h6g5f4edyuedtrfrgtf5cr
王羲之<兰亭序>,贾宜<过秦论>,韩愈<师说>醉翁亭记 (原文)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永州八记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钻鉧潭记 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钻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哀溺》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史记》: 《伯夷列传》《管晏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序》《滑稽列传》《货殖列传序》《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 汉文: 《过秦论》(贾谊)《论贵粟疏》(晁错)《出师表》(诸葛亮) 六朝唐文: 《陈情表》(李密)《兰亭集序》(王羲之)《归去来辞》(陶潜)《桃花源记》(陶潜)《五柳先生传》(陶潜)《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腾王阁序》(王勃)《陋室铭》《阿房宫赋》(杜牧) 唐文 《师说》《祭十二郎文》(韩愈)《捕蛇者说》《愚溪诗序》(柳宗元)《岳阳楼记》 宋文 《伶官传序》《醉翁亭记》(欧阳修)《石钟山记》《赤壁赋》(苏轼)《六国论》(苏辙》 王安石的《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彭端淑的《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徽派建筑工艺特征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徽州古建“三绝”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欲。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牌坊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种式样,造型雅致。根据功用可分为旌表坊和题名坊两类。旌表坊必须经朝廷颁旨才能兴建,只有官绩显赫、孝行义举突出的人以及贞女烈妇,才有资格享受。题名坊一般建在府邸、书院、祠堂、墓门道前,作为庄重、权威的标志。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称为“三间屋”,有明三间、暗三间、回廊三间之别。徽州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丰足,雨水充沛,土脉厚良,因此石材、林木、土壤资源都很丰富。如石材有黟县青、茶园石、庙前青等;而土种多样,有鸡肝土、黄红土、紫色土、猪血土等;至于木材则种类更丰,目前仍存有千余种,如银杏、樟树、黄松、赤松、金叶松、马尾松、杉树、柏树、樽树及椴树等。徽州三雕正是取材于当地的这些材料用于雕刻。徽州三雕都是在一定的材料上雕刻物体,因此雕刀是其基本工具。徽州三雕采用的刀具形状大同小异,刀头形状有大有小,有尖有圆,但所用材料不同。三雕用刀以前都是用钢打制,现在除了木雕外,砖雕和石雕的刀头大多用钨钢制成,这种刀头硬度大,耐用,不容易磨损。徽州三雕的雕刻类型大致有线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等,工艺流程也大体相同。一般包括备料、放样、粗胚、细胚、修整等几个阶段。民间艺人在进行三雕创造时,就如同用刻刀来作画一样,而作画是很讲究笔法的,象提顿按挫、钩回曲直、刚柔疾徐等,同样用刀方法也多种多样,如直人刀、斜人刀、切刀、冲刀、涩刀、轻刀、迟刀等等,不同的用刀,会产生不同的刀力,如冲、切、削、铲、刮、挑、凿、划、疾、徐、迟、顿等,便能在材料上雕出不同特点的形象,这点在砖、木雕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徽州三雕题材广泛,工艺精巧,形象细致生动,而且层次丰富,少则几层,多则十数层,尤其是清朝三雕鼎盛期的木雕、砖雕则更显突出。这就要求三雕艺人在雕刻时,尤如画家、书法家创作时讲究章法气韵、笔墨意境一样,更要讲究刀法的运用,要将各种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盲目了,不知如何来入手,那就我来浅谈中外建筑史论文3200字
isdjg0jrewgkjre
哥大姐帮个忙啊
“统计能量分析应用于墙隔声研究”,声学学报,1982“加权余量法建立声场有限元公式”,声学学报,1982“室内声场动态问题有限元法”,第一届全国声学会议论文,1985“室内声场计算机声线法模拟的一些问题”,第一届全国声学会议论文,1985“Calculating Sound Insulation of Walls by SEA Method”, Inter-Noise’87,1987“微机在建筑声学中的一些应用”,第五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1987“几何声学——虚像空间”,第五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1987“室内声场衰减过程的统计分析”,声学学报,1987“Computer Simulation for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nd Field in Rooms”, 1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coustics(ICA),1992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Kichhoff Integral Formula to Acoustic Scattering from Arbitrary Shaped Body”, 14 ICA,1992;“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排气消声工程”, 《环境噪声控制论文集》,1992“建筑与数学”,《建筑师学术职业信息手册》,1993“人类工程学”,《建筑师学术职业信息手册》,1993;“低噪声消声通风器”,国家专利,922248982,1993贺加添(研究生)、秦佑国,“开敞办公室声环境及语言私密性”,全国声学会议论文,1994傅立新(研究生)、秦佑国,“噪声方向结构的主观评价研究“, 环境科学, 1995“沿街住宅防噪研究”, 第六届全国建筑物理会议, 1995“城市住宅声环境的要求、问题与改善”, 小康住宅通讯和住宅与房地产,1996“北京王府饭店发电机房噪声治理”,噪声与振动控制,1997“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 清华大学教学讨论会,1997“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居住区噪声环境预测和评价”, 全国声学学术会议,1998“对重建圆明园的意见”,建筑学报和瞭望周刊刊载,纽约时报、CNN、加拿大国家电视台采访,1999“我们的建筑教育思想”,全国建筑教育讨论会,1999“梁思成、林徽音与国徽设计”,建筑史论文集第11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上海浦西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失控”,时代建筑,2000罗德胤(研究生)、秦佑国,“颐和园德和园大戏台声学特性测量与分析”, 建筑史论文集13集,2000“北京地区民用机场系统发展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01年4月;.“建筑信息中介系统与设计范式的演变”,建筑学报,2001年第六期;“改善城市住宅声环境的措施与建议”,住宅产业,2001年6月;罗德胤(研究生)、秦佑国,“中国古戏台台基之变迁”, 建筑史论文集14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罗德胤(研究生)、秦佑国,“两个戏台的混响特性及分析”,华中建筑,2001年第二期;“From “Hi-skill” to “Hi-tech”, 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6月;“中国城市住宅声环境”,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2001年6月。“从Hi-Skill 到Hi-Tech”,世界建筑,2002年第1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专业学位制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1月;罗德胤(研究生)、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建筑史论文集 16辑,2002年6月;.白静(研究生)、秦佑国,“建筑图形媒介的发展与比较”,新建筑,2002年第2期;“建筑技术概论”,建筑学报,2002年第7期;“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清华建筑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学’学术报告会(庆祝吴良镛先生80寿辰),2002年4月;薛长健(研究生)、秦佑国,“十九世纪的建筑声学”,全国声学学术会议,2002年李保峰(研究生),秦佑国,“‘生态’不是漂亮话”,建筑与文化2002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10月;新建筑,2003年2月;“中国生态住宅评估”,《永续绿建筑》(论文集),台湾建筑报道,2002年10月;“隔声材料与结构”,新世纪绿色房屋建材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2002年11月;“中国建筑呼唤精致性设计”,建筑学报,2003年第1期;龙长才(研究生)、秦佑国,“反映时序特征的听神经自发发放模型”,声学学报,2003年5月;“建筑和住区中疫病传播途径的控制”,2003年5月,SARS期间提交给建设部部长和中国建筑学会;“SARS后关于居住密度的思考”,经济观察报,2003年6月23日;全国低密度住宅学术研讨会,2003年12月;“‘现代主义’这堂课要补”,中关村,2003年7月;“计算机集成建筑系统(CIBS)的构想”,建筑学报,2003年第8期;“中国大陆的建筑教育”,建筑师(台湾),2003年9月;“绿色建筑评估”,绿色建筑、绿色奥运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2003年9月7日“From Upenn to Tsinghua” ,国际学术会议,美国 费城,2003年10月;“Ecological Housing Rating System in China” 国际学术会议“大城市环境”,香港,2003年11月;龙长才(研究生)、秦佑国,“Stochastic Resonance Driven by Time-Modulated Neurotransmitter Random Point Trains”, Physics Review Letters 91, 208103(2003), 2003年11月;“Architecture Education in Tsinghua”,国际建筑教育研讨会,南京,2003年12月;龙长才(研究生)、秦佑国,“Noise-enhanced hearing sensitivity”,Physics LettersA,v323, n5~6 , 434, 2004;龙长才(研究生)、秦佑国,“Lower Hearing Threshold by Noise”,ChinesePhysics Letters,v21, n4 , 757, 2004;“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建筑学报,2004年第6期;“绿色建筑的中国特点”,百年建筑,2004年8月“Difficulties of Pre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Courtyard Houses”,国际学术会议,意大利 罗马,2004年9月;“不仅讲‘素质’‘能力’,还要讲‘气质’‘修养’”,新清华,2004年10月;“声景(Soundscape)学的范畴”,第五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年10月,建筑学报2005年第1期;“墨西哥城的教训与拉美化的防止”,了望周刊,2005年6月;
【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
论文摘要: 自70 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
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
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 现状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亦不例外。
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
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
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在这些方法论的影响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
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问题,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
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
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
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
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
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
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时代却应该结束了。
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
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
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
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
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
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
再加上社会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
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
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
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分析,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
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前景 建筑史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上建筑所包含的思想和技巧(或曰意匠),其时空发展序列,其历史价值以及对后世、对现实以至对未来的影响。
太史公的“究天入之际、通古今之变”至今也依然是治建筑史的要旨。
当然还可以加上“辨中外之异同”等。
跨世纪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仍存在两大方面。
一是史的方面,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例,近 l0余年来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不断增加,如大汉口原始社会建筑群遗址和广汉上古三星堆遗址的性质,郑州邙山早期城市遗址对版筑技术的上移。
歧山周原遗址对造砖技术的推前,始皇陵遗址对陵寝制度的佐证,唐九成宫建筑布局和型制的发现,以及各地民居的深入研究等,都为补充和部分改写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基础。
应该指出的是,未来的中国建筑史或应更多地渗入和吸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艺术史、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和研究经验。
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涉及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面向社会,接触实践,是使建筑历史研究走出困境的契机。
如乡土建筑的研究,不仅是对民居资料的调查,也不仅是对人文景观的记录,而且应该是在乡村迅速的城市化中,对一些曾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中国传统聚居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的对策研究。
这一任务可能部分地要由中国建筑史研究来担当。
当然这些工作需要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乡村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
再如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其技术研究,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 (preservation),笔者曾在科伦坡参加“国际纪念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十届大会,亲眼看到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其历史建筑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
这些研究主要由考古学家和建筑史专家来完成。
而且不仅是保护文物建筑本身,随着城乡改造的大规模开展,历史地段人文景观的保护性改造与开发利用课题亦会愈来愈多,是改造项目一揽子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
因而想到我国的一流建筑院系亦应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以便深入进行这方面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提供基地。
这一领域应引入电脑辅助研究,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
此外,还有对建筑文化和现实建筑创作关系的讨论,这也是未来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一大领域。
一些建筑文化理论常用“三段式”,先释何为“文化”,再论何为“建筑文化”。
最后再谈及一点建筑。
其实建筑自古就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史留下烙印最集中、最深刻的东西。
建筑文化的讨论应从建筑本身谈开去,然后向其他相关文化领域延展与交织,并且形成关于社会、文化,与空间、建筑间相互关系的评论及批评氛围。
应该指出,建筑历史和建筑文化研究与现实创作脱节的最明显表征之一,就是近几年来北京高层建筑上泛滥的“小亭子”。
建筑学界由于对大半个世纪的传统与创新之争没有一个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总结与升华,缺乏城市空间及其历史理论的多元批评和价值判断;城市设计控制作用的滞后,对使传统建筑语言转译为现代建筑语言的迷茫,从而导致修辞手法上的平庸与退化;以及决策方面在城市景观历史意识与现代观念上的误解和误导,从而提出对古今生硬“嫁接”的强制性要求等。
都使现在的“高层十小亭子”形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犹如旧“民族形式”概念的回光返照,但又远不及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几次复古思潮及其作品来的明亮。
这显然也涉及今后一个重要的历史理论研究课题——城市景观脉络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是一个“古都风貌”如何保留的问题。
中国建筑史研究如能从一个角度对此有所贡献将是颇有现实意义的。
跨世纪的中国建筑史研究需要顾后而瞻前,领会整体而又深谙一隅,在总结古今建筑意匠的同时,并对形成新的城乡景观脉络关系进行探索。
笔者认为,这是未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论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