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出版日期

发布时间: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出版日期

1. 徐艳聆,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白树雄. 取食转Bt基因抗虫玉米后亚洲玉米螟幼虫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 昆虫学报,2009,52(9):1034-1038.2. 韩海亮, 李光涛,王振营,张杰, 何康来. Cry1Ac抗性亚洲玉米螟对四种Bt蛋白的交互抗性. 植物保护学报,2009.36(4):329-334.3. 鹿金秋,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刘勇.桃蛀螟越冬老熟幼虫过冷却点测定.植物保护, 2009, 35(2): 44-47.4. He K L, Wang Z Yand Zhang Y J. Monitoring Bt resistance in the field: China as a case study. InFerry N and Gatehouse A M R [eds.]Environmental Impac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CAB International2009, p. 342-358.5. Hellmich R H, Albajes R, BergvinsonD, Prasifka J R, Wang Z Yand M J Weiss. The present and future role of insect-resist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IPM. In. Romeis J, Shelton A M and Kennedy G G [eds.] Integrated of Insect-Resist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within IPM Programs (Progress in Biological Control),Springer, September 2008,p. 119-158.6. 邢珍娟, 王振营(通讯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转Bt基因抗虫玉米植株叶腋处花粉中Cry1Ab杀虫蛋白的田间降解动态.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 14(2):163-166.7. 邢珍娟, 王振营(通讯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转Bt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田间降解动态.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2):412-416.8. 吴研, 王振营(通讯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赵长山. 转Bt基因玉米Bt11花粉对玉米螟赤眼蜂繁殖和存活的影响. 昆虫学报,2008,51(2):227-2339. 杨瑞生,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白树雄. 中国秆野螟属(Ostrinia)雄性外生殖器系统比较与分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 33-37.10. 杨瑞生, 王振营(通讯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秆野螟属部分种的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分子系统学(鳞翅目:草螟科). 昆虫学报,2008,51(2): 182-189.11. Wang, Z.Y., Wu, Y., He, K. L., Bai, S.X. Impact of transgenic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 maize pollen on longevity and fecundity of Trichogramma ostriniaeChen et Pang (Hymenoptera: Trichogrammatidae) in laboratory condition. Bulletin of Insectology, 2007, 60(1): 49-55.12. 徐艳聆, 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 白树雄. Bt抗、感种群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Bt玉米后Cry1Ab杀虫蛋白在其体内的组织分布与含量. 昆虫学报,2007, 50(9): 957-961.13. 杨瑞生,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 秆野螟属(Ostrinia)系统进化与分类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2007, 33 (2):20-26.14. 李丽莉,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白树雄,花蕾. 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玉米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7,18: 1077-1080.15. 汪洋洲,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孙庆田. 甜玉米田玉米螟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植物保护,2006,32(1)13-18.16. 王振营,何康来,石洁, 马嵩岳. 桃蛀螟在玉米上危害加重原因与控制对策. 植物保护,2006,32(2)67-69.17. 徐艳聆,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白树雄. 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几种主要酶系活性的影响. 昆虫学报,2006,49(4):562-567.18. 徐艳聆, 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 白树雄, 张杰. 对Bt抗性和敏感亚洲玉米螟解毒酶和中肠蛋白酶的比较.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14: 889-893.19. 徐艳聆, 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 白树雄. 昆虫对Bt杀虫蛋白的抗性机制及治理策略. 植物保护学报,2006,33(4):437-444.20. 常雪艳,何康来,王振营,白树雄. 转Bt基因玉米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 植物保护学报,2006, 33: 374-378.21. He K.L., Wang Z.Y., Bai S.X. Zheng L., Wang Y.B., Cui H.Y. Efficacy of transgenic Bt cotton for resistance to the Asian corn borer (Lep., Pyralidae). Crop Protection, 2006, 25:167-173.22. 王振营,王冬妍,何康来,白树雄,刘慧,丛斌. 转Bt基因玉米对甜菜夜蛾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昆虫学报,2005,48(2):214-220.23. 王振营,王冬妍,何康来,白树雄,丛斌. 转Bt基因玉米对粘虫的室内杀虫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2): 153-157.24. 王冬妍,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丛斌. 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昆虫知识,2005,42(2):258-262.25. 石洁、王振营、何康来.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与原因分析. 植物保护,2005,31(5):63-65.26. He K., Wang Z., Wen L., Bai S., Ma X. Yao Z. Determination of Baseline Susceptibility to Cry1Ab Protein for Asian Corn Borer (Lepidoptera: Crambidae). J. Applied Entomology , 2005, 129 (8): 407-412.27. Wang Zhenying, He Kanglai, Yan Su. 2005. Large-scale augmentative biological control of Asian corn borer using Trichogramma in China: a success story.In“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logical Control of Arthropods”, Davos, Switzerland, 12-16 September, 2005, (S.H. Mark ed.), pp.487-494. USDA forest Service, Forest Health Technology Enterprise Team, Morgantown, West Virginia U.S.A.28. Wen Liping, He Kanglai, Wang Zhenying, Zhou Darong, Bai Shuxiong. Susceptibility of Ostrinia furnacalisto Bacillus thuringiensisand Bt corn under long-term laboratory selectio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5, 4(2): 125-133.29. 王振营, 何康来, 邢珍娟, 白树雄, 文丽萍. 不同类型玉米组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217-221.30. 白树雄, 王振营(通讯作者), 何康来, 文丽萍, 周大荣. 玉米螟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益它素的嗅觉行为反应. 昆虫学报,2004,47(1):48-54.31. 王冬妍, 王振营(通讯作者), 何康来, 丛斌, 文丽萍, 白树雄. 粘虫高龄幼虫对转Bt基因玉米的消化和利用. 昆虫学报,2004,47(2):141-145.32. 李丽莉, 王振营(通讯作者), 何康来, 彭于发, 花蕾.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生态学报,2004, 24(8): 1703-1802.33. 王冬妍, 王振营(通讯作者),何康来, 丛斌, 白树雄, 文丽萍. Bt玉米杀虫蛋白含量的时空表达及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155-1159.34. HE K., WANG Z,. Field efficacy of transgenic cotton containing single and doubletoxin genes against the Asian corn borer (Lep., Pyralidae). J. Appl. Entomol., 2004, 128(9/10): 710-715.35. 文丽萍, 王振营,何康来. 亚洲玉米螟大量饲养中微孢子虫病控制技术. 植物保护学报,2003, 30: 13-18.36. Wang Zhenying, He Kanglai, Zhao Jianzhou and Zhou Darong.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n China. In. K. M. Maredia, D, Dakouo and D. Mota-Sanchez [eds.]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n Global Arena,CAB International, July 2003,p. 197-207..37. 王振营, 何康来, 文丽萍, 白树雄, 周大荣. 特用玉米及其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对策. 植物保护,2003, 29(3):12-14.38. He Kanglai, Wang Zhenyingand Zhou Darong. Evaluation of transgenic Bt corn for resistance to the Asian corn borer (Lepidoptera: Pyralidae). 2003,J. Econ. Entomol. 96(3): 935-940.39. 白树雄, 何康来, 王振营(通讯作者). 植物挥发性物质提取的一种简易方法—液氮冷凝法. 昆虫知识,2003,40(4): 377-379.40. 王冬妍, 王振营(通讯作者), 何康来, 丛斌. 转Bt基因抗虫玉米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及生态风险。植物保护学报,2003, 30: 97-106.41. He Kanglai, Wang Zhenying, Wen Liping, Bai Shuxiong, Zhou Darong and Zhu Qinghua. Field evaluation of Asian corn borer control in hybrid of transgenic maize event MON810.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3, 2(12): 1363-1368.42. Wang Zhenying, He kanglai.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fourth generation cotton bollworm eggs on summer corn seeded at different times in north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2.1(1): 96-100.43. 何康来,周大荣,王振营甜玉米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措施.植物保护学报,2002,29:199-204.44. 何康来,王振营我国玉米主产区亚洲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天敌调查. 中国生物防治,2002,18:49-54.45. 白树雄, 王振营(通讯作者), 何康来. 信息化合物对寄生蜂寄主定向与定位行为的调控. 中国生物防治,2001,17:86-91.46. 王振营, 周大荣, Hassan, S. A. 温室条件下玉米螟赤眼蜂扩散距离及日活动节律. 植物保护学报, 2000 27(1):17~22.47. 王振营, 周大荣, Hassan, S. A. 绿豆叶片提取液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率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00 27(2):190-191.48. 王振营, 鲁新, 何康来, 周大荣. 我国亚洲玉米螟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31:402-412.49. 何康来, 王振营, 周大荣, 文丽萍, 宋彦英. 玉米抗螟性鉴定与评价标准.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31:439-443.50. 王振营, 周大荣. 亚洲玉米螟在人工饲料上连续多代对玉米为害能力比较.植物保护, 1998 24(3):3-7.51. WangZhenying, Zhou Darong and S. A. Hassan. Host-age preference and searching capacity of Trichogramma ostriniae, egg parasitoid of the European corn borer, Ostrinia nubilalis(Hbn.). Egg Parasitoids: 5 Int. Symp, Cali, Colombia, March 1998/IOBC. Mitt. Biol. Bundesanstalt. Land-Forsteirtsch. Berlin-Dahlem, H.356, 1998. p.25-30.52. 文丽萍, 王振营, 温、湿度对亚洲玉米螟成虫繁殖力及寿命的影响. 昆虫学报,1998, 41: 70~76.53. 王振营, 周大荣, Hassan, S. A. 欧洲玉米螟雌蛾鳞片提取液对玉米螟赤眼蜂寄主搜索行为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1996 23:373-374.54. 王振营, 周大荣, Hassan, S. A. 玉米螟赤眼蜂产卵行为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 1996 12: 145-149.55. 王振营, 周大荣, 宋彦英. 亚洲玉米螟一、二代成虫扩散规律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1):7-11.56. 王振营, 周大荣, Hassan, S. A. 几种赤眼蜂品系对欧洲玉米螟卵寄生选择性比较. 植物保护, 1995 21(6): 39~42.57. 王振营, 周大荣. 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扩散规律及迁飞可能性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1994, 21:25-30.58. 文丽萍、王振营、叶志华 亚洲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2,25: 44-49.59. Zhou Darong,Ye Zhihua and Wang Zhenying. Artificial rearing techniques for Asian corn 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est management. InAnderson T. E. & N. C. Leppla [eds.] Advances in Insect Rearing for Research and Pest Management. Westview Press, 1992.. pp.173-193.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沈阳农业大学是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组建于1952年。沈阳农业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与沈水浑河相望,北倚天柱山。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

沈阳农业大学(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沈农或沈阳农大,是国家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由当时的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和沈阳农学院部分专业合并而成;1985年10月,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0246亩,科研用地6240多亩,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沈阳农业大学院系专业设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土地与环境学院、园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畜牧兽医学院、林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学院、水利学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学院等院系,设有农学、应用气象学、生态学、农村区域发展、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植物保护、农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植物保护、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动物科学 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环境科学、林学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涵盖8个专业,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优秀网络课程2门,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特色、重点支持和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41个,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1个,辽宁省精品课程21门,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辽宁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76个。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51项,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研究项目170项。

师资力量 数据截至2019年10月,建校以来,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自1990年以来,已有25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校现有教职工1729人,其中专任教师1250人,教授187人,副教授33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02人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77人。专业教师中有院士2人,特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长江”、“优青”等国家级青年人才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2人,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1人,辽宁省首批高端人才引进工程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7人,特聘教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0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18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1人。一支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学校具备了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进行多学科联合科技攻关的基础和优势。书籍资源截止到2018年末,拥有125万本图书。截止到2014年七月,共有112万本纸质文献、31888本电子杂志、200,000本电子书籍、13797本古籍、 CNKI、维普、万方、 ScienceDirect、 EBSCO、 Wiley等24个国内外语料库。《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是沈阳农业大学创办的一种综合性的农业科技学术刊物,自1956年创办以来,一年六期,出版的国际连续刊物编号为 ISSN 1000-1700。主要刊登农业工程,植物学,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生物学,林学,食品科学等。

没有。通过官网查询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年第一期还没有印出来。目前官网没有发布任何2022年期刊信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排版费

显然报沈阳农业大学比较好嘛国家重点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创刊,是沈阳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高等学校师生传播和交流哲学社会科学信息的学术园地,是广大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阐述学术观点,发表学术理论和展示学术成果的媒体平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好投。

沈阳农业大学(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沈农或沈阳农大,是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沈阳市东郊的天柱山南麓。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6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2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版面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创刊,是沈阳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高等学校师生传播和交流哲学社会科学信息的学术园地,是广大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阐述学术观点,发表学术理论和展示学术成果的媒体平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好投。

沈阳农业大学(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沈农或沈阳农大,是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沈阳市东郊的天柱山南麓。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6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2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但《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就既不是中文核心期刊了,也是科技核心期刊,就是一普通的省级期刊罢了。这两个期刊是 独立的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是核心,但是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不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

如果该孕妇没有什么特殊疾病,也就是说胎盘里面没有特别的细菌或者病毒的话就能吃。

1. 乔娟、李秉龙、康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著作,华夏英才基金资助出版,31.5万字,科学出版社ISBN,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2008年6月2. 乔娟、李秉龙《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著作,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53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2006年8月。该著作于2008年获得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该著作于2008年获得“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 李秉龙、乔娟、王可山《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著作,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6年3月4. 李秉龙、张立承、乔娟、曹宏民《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著作,30万字;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出版,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4年5. 颜军林、乔娟、陈劲松《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中的“中国柑桔国际竞争力”,著作,2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3年,通讯著作6. 乔娟《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著作,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出版,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2年11月。该著作于2004年12月获得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2004年首次评奖,“专著类”提名奖7.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著作,2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1996年8. 《农业经济学》(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45.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9年1月,参编2万字(第四章农产品期货市场)9. 《农业标准化知识读本》“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知识读本丛书,编著,18.2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9年6月,主编1/2(乔娟、周云龙)10. 《市场营销学》营销学系列教材,编著,40.6万字;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2008年4月,主编2/2(陆娟、乔娟)11. 《市场营销学》21世纪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系列教材,编著,4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5年3月,主编1/312. 《畜牧业经济管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编著,4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编2/813. 《市场营销学》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编著,3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编2/814. 《现代期货市场学》编著,50万字;经济管理出版社ISBN2003年,参加15. 《市场营销学》编著,20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0年,独立主编16. 《市场营销学》本校教材,编著,20万字;1998年,2/317. 《市场学原理与农产品贸易》编著,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1995年,参编 1. 国际生物质能源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探索与争鸣》43-45,2009(2),通讯作者2.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中国畜牧杂志》23-26,2008年第44卷第8期3. “中美棉花期货与现货价格传导关系比较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87-93,2008,13(2),通讯作者4. “中国玉米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31-37,2008.2,通讯作者5. “中美棉花期货市场功能比较分析”《价格月刊》67-70,2008.4,通讯作者6. “中国豆油期货市场功能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79-84,2008.4,通讯作者7. “质量投资模型下的安全食品生产实体决策行为分析”《技术经济》74-77,2008年第27卷第5期,通讯作者8. “国际垄断对中国大豆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69-73,2008第27卷第6期9.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农业展望》38-40,2008.6,第二作者10.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现状及前景”《农业展望》38-42,2008.3,通讯作者11. “肉牛产业加速下滑急需出台扶持政策”《中国畜牧杂志》6-9,2008年第44卷第10期,第四作者12. “消费者乳品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分析——以北京市居民为例”《中国食物与营养》31-34,2008.7,第三作者13. “中国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与限制因素分析”《中国畜牧杂志》10-13,,2007年第43卷第6期14. “国有农场财务危机预警定量分析系统的构建”《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2,通讯作者15. “中美棉花期现货市场价格之间传导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国物价》23-26,2007.10,通讯作者16. “食品安全: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购买意愿和行为研究——北京市消费者调查” 《2007年中国青年农经学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0,通讯作者17. “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3,通讯作者18. “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4,通讯作者19 “农户社会资本及其对借贷行为的影响”《乡镇经济》2007.12,通讯作者20. “中国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与限制因素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7.421. “世界小麦的生产与贸易”《生命世界》2007.9,通讯作者22. “中国大豆进出口与豆油、豆粕进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农业展望》,通讯作者23.“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旋律”《农业工程技术新农村建设专辑》2007.6,第二作者24. “东北大豆优势产区国际竞争力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通讯作者25.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现货市场条件探讨”《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6.326. “中国大豆市场竞争性实证分析:1998~2004”《中国农村经济》2006.2,通讯作者27. “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现货市场条件分析” 2006年全国中国青年农经学会论文集《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028.“贸易政策调整与中国大豆进口”《新疆农垦经济》2006.5,通讯作者29. “构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制约因素及建议”《理论探讨》119-120,2006.6,通讯作者30.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畜产食品的安全问题”《饲料科技与经济》2006.103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中国牧业通讯》2006.21,18-2232. “解读“7+1”模式”《饲料科技与经济》2006.633. “我国实施畜产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限制因素及对策探讨”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6.123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 第九次全国畜牧业经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畜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1035. “论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导刊》2005.436.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ducts”,《百年农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9月37. “我国生鲜食品超市业态成长的限制因素与对策分析”,《财贸经济》2005.9,通讯作者38. “新“零售之论”理论与生鲜食品零售业态演化”,《财经科学》2005.9,111-117,通讯作者39. “中美棉花价格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287-293)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0月,通讯作者40.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与国内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11,通讯作者41 “中国大豆竞争力国际比较” 《世界农业》2005.9,通讯作者42. “进口冲击下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3,通讯作者43. “中国豆粕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5.6,通讯作者44.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世界农业》2005.2,通讯作者45.“生鲜食品超市的业态成长:限制性因素与对策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05.4,通讯作者46. “中国优势奶牛产业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黑龙江A县和山西B县为例”,《新疆农垦经济》2005.3,通讯作者47. “中国鲜苹果在其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9,通讯作者48. “我国苹果在其主要进口国或地区的竞争状况分析”,《北方果树》2005.5,通讯作者49. “中国家禽业发展中的信用问题及建议”,《中国禽业导刊》2005.12,第三作者50. “中国大豆期货市场运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调研世界》2005.1,通讯作者51. “论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问题》2004.1252. “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中国粮食经济》2004.9,通讯作者53.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探讨及相应对策”,《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53. “中国水禽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7-854. “中美小麦成本和价格比较及其原因分析”,《农业科技管理》2004.4,通讯作者55.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运行效果分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2004.9,通讯作者56. “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通讯作者57. “比较优势与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3,通讯作者58. “WTO规则下国际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调研世界》2004.9,第三作者59. “中国禽肉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对策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4.11,第三作者60.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 meat products”,《中国、欧盟、以色列持续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宣读,中国北京》2004.361. “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62.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第二作者63. “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分级系统的国际比较”,《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3.1第66期64. “畜产品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畜牧业经济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365. “中国猪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加入WTO后的两岸农业—投资与贸易》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7,第二作者66. “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1267.“中国牛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小康社会与农民、农业、农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68.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1世纪展望》韩国光州?全南发展研究院2003.1269. “结构调整要效益优先——各省市区主要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农民日报》第八版2003.11,第三作者70.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771.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宣读》2003.1072. “中国柑桔鲜果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2.1173.“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调研世界》2002.1074. “中国柑桔鲜果国际竞争力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通讯作者75. “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通讯作者76. “中国猪肉与世界主要出口国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2.0177. “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金融环境比较研究”,《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四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第二作者78. “中国猪肉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气象出版社2002.179. “中国大豆为何陷入困境”,《调研世界》2001.1080. “中国主要家畜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1.781. “中国主要新鲜水果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0.1282.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调研世界》2000.7,第二作者83.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不断萎缩的原因探析”,《调研世界》2000.184. “论我国水资源的经济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785.“简析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农业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586. “论棉花产销市场化及其政策选择”,《调研世界》1999.5,第二作者87. “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调研世界》1999.388. “论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中国粮食经济》1998.889.“论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食品安全与比较优势》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790. “发育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意义与对策”,《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8.291. “影响我国统一农产品市场发育的成因与对策”,《学习与探讨》1998.192.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原因”,《农业经济问题》1997.10,第二作者93. “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农产品市场的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594. “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农业经济问题》1997.10,第二作者95. “论农业税收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调研世界》1997.5,第二作者96. “论农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流淌”,《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第二作者97. “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其向农业的经济利益转移”,《调研世界》1997.2,第二作者98. “论棉花产销政策的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立”,《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第二作者99. “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趋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第二作者100. “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第二作者102. “发展我国粮食期货交易的障碍与对策”,《粮食科技与经济》1996.1103.“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提高对策”,《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04. “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第二作者105. “初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第二作者106.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思考”,《农经理论研究》1995.2107. “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第二作者108.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第二作者109. “市场经济与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110. “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9,第二作者111. “论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农经理论研究》1994.2112. “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113. “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14.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二作者115. 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第二作者116. “海城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农业经济》1992.5117. “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118.“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 ,第二作者119. “浅谈增加农业投入及其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120. “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第二作者121. 李秉龙、乔娟“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趋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CSSCI122.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123. 乔娟“发展我国粮食期货交易的障碍与对策”,《粮食科技与经济》1996.1124. 乔娟“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提高对策”,《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25.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126. 李秉龙、乔娟“初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127. 乔娟“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思考”,《农经理论研究》1995.2128. 李秉龙、乔娟“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29. 李秉龙、乔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130. 乔娟“市场经济与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131. 李秉龙、乔娟“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9132. 乔娟“论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农经理论研究》1994.2133. 乔娟、李秉龙“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134. 乔娟、李秉龙“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35. 李秉龙、乔娟“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36. 李秉龙、乔娟“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137. 乔娟“海城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农业经济》1992.5138. 乔娟、李秉龙“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139. 李秉龙、乔娟“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140. 乔娟“浅谈增加农业投入及其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141. 李秉龙、乔娟“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

以往人们评价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同时,往往将批判的矛头志向了她的丈夫卡列宁和情夫伏伦斯基,仔细研读作品,作者认为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造成除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完,性格因素也是重要的诱因。文章试从性格方面对安娜的婚姻和爱情悲剧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一、出身和性格不同为了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确实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象一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米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安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以的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而二人性格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二、爱情的自私造成了安娜与伏伦斯的爱情悲剧。对爱情有着强烈渴望的安娜在车站遇到“彼得堡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或标本”后,爱情之火终于爆发了,安娜历经艰难的思想斗争、冲破了重重阻碍勇敢地投入伏伦斯的怀抱。但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也产生了那种因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使得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的有点神经质了,她总要伏伦斯基保证他还象从前一样爱她,只要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身为贵族的安娜不了解“人仅仅有爱情是万万不行的”这一真理。安娜爱情的态度:自私和占有欲使的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的偏执、怀疑、忌恨,她认为她爱伏伦斯基就应该完全占有他,丝毫不许他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权利。而他“什么都可以为她牺牲,就是不能牺牲男子汉的独立性。”安娜对爱情的自私与变态:死现在是促使他恢复对她的爱情,惩罚他,让他心理的恶魔在同他搏斗中取得胜利的唯一手段。这种心理失常使的安娜采取了自杀的方式来挽回伏伦斯基的爱情和对他的报复。她的自我毁灭也确实达到了她的目的,伏伦斯基觉得“作为一个人,我已是一个废物了。”总之,我觉得安娜的婚姻爱情悲剧脱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但主要还是由其性格造成的。因此,我们把安娜的悲剧认为是社会的悲剧是不够的,当然更不能把卡列宁和伏伦斯基看做是安娜悲剧的罪魁祸首,他们何尝不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呢?选自《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月2期 作者:马秀丽孙颖刘凤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级别

首先看学校的名气,二是看知网影响因子,显然中国农业教育不如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但《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就既不是中文核心期刊了,也是科技核心期刊,就是一普通的省级期刊罢了。这两个期刊是 独立的期刊。

教育部门并没有明确说明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但是按照一般的说话,某大学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根据沈阳农业大学招生办最新公布的信息:沈阳农业大学在辽宁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本大学;如果不是辽宁考生,沈阳农业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也可以说沈阳农业大学是二本大学。

扩展资料: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底,学校图书馆藏书125万册。 截至2014年7月,有纸质文献112万册,电子期刊31888册,电子图书20万册,馆藏古籍图书13797册,引进CNKI、维普、万方、ScienceDirect、EBSCO、Wiley等中外文数据库24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是沈阳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每年出刊6期,国际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0-1700。

主要刊登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生物学、林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专论、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实验技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是核心,但是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不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