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花瓣撒下来,刚刚上传这张是,很多小圆球在环绕旋转!
每篇论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每篇小论文须在首页(单独)注明论文题目、作者学校、姓名及指导教师姓名。征文另起一页,依次是题目、摘要、正文、参考文献。正文中不得出现学校、学生、指导教师姓名。
化学 教育 能够帮助未来的人们更好地适应化学化的社会生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讲到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问题想提出来和同志们商榷。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及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等问题。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素质高的表现。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的公民。事实上,随着考试内容及考试方式 方法 的不断改进,高分低能现象也在逐渐减少至最低程度。从这个意义讲,考试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化学教师如何在突出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自学、思维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图片观察除外)、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及德行、体质等难以通过考试检测,但学校及教师是不是只要抓住了“对付考试”就抓住了一切呢?显然是行不通的,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再单纯看升学率,同样,学校评价教师也不再以升学率为唯一尺度。第二, 经验 表明:化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也应与学生沟通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诸方面的进步。即素质教育抓好了,考试成绩也一定会上去的。相反,倘若对大纲所规定的“掌握、理解、了解、常识性介绍”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视为多考与少考、重点考与非重点考、考与不考来组织教学是有害的,即那种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做法应理智地予以摒弃。
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性格、品德、情操、情感和意志等等。它在人的行为的或心理的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而中学时代,正是一个人的智力因素迅速发展,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发展和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
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而非智力因素则认其自然地发展,认为后者是学校和教师所管不了的,是社会和家长的事情。另一种态度则认为非智力因素也要像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样,使之与智力因素得到同步的发展。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人的心理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任何一方出现“病症”,都会抑制另一方面的健康发展。非智力因素应如何培养呢?它与智力因素一样,同样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
如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就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即好奇→兴趣→喜爱→ 爱好 →热爱。化学教师往往利用化学实验中的发光、发声、发热、颜色变化、状态改变、气味等奇异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好奇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接着,教师又通过形象生动、准确明白的讲授、以及性质联系用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加以引导和巩固,还有作业与考试的成功的鼓舞等,逐渐使好奇发展为兴趣。兴趣比好奇要深刻、稳定、具体清晰且有力。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为喜爱、爱好和热爱。当学习成果常与荣誉、理想和抱负联系在一起时,喜爱、爱好和热爱就融有强烈的情感和意志色彩,具有稳定、持久而强烈的动力特征。
又如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形成也有一个知、情、意、行的谐调统一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存在着一个开发和引导、稳定和巩固、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不仅如此,它还有一个特点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反复性,此外,也受到智力因素的制约。因此,只有让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同步发展,其心理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发展。
三、化学教学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
前面讲过,“双基”教学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实验教学
有人提出: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测试不到而忽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已深有体会: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技素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中的时间和空间的运筹能力;通过计算和称量实验是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量”的概念呢?通过“打开试剂瓶盖要倒放”的动作技能的训练是否可以让学生养成“揭开茶杯(或电饭煲锅盖等)要倒放”——以防止污染的习惯呢?至于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就不再赘述了。
(二)重视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突出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采的。如组织和指导学生办化学小报、化学墙报、化学 魔术 表演、自制仪器和自找代用品、做家庭小实验、举办化学讲座、化学竞赛、搞社会调查、组织参观化工厂、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化学实验等活动。就拿这次全区义务教育化学样本班研讨会期间组织教师们参观遂川火柴厂来说,与会者亲眼看到小小的一根火柴,制造出来竟要这么多的设备和工序!不仅验证了课本上写的:火柴盒侧面所涂物质是红磷、三硫化二锑等混合物,火柴头上的物质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磺等,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而且还体验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时,同样还需要人们创造性的劳动,也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智慧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伟大创业精神。这必将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紧密地联系社会,取得课堂上难以取得的效果。
(三)重视练习与学法指导
现在谁都知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很重要,应如何来培养呢?我认为有两条途径值得重视,一是指导阅读,二是指导练习。指导阅读就是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特别建议:最好的阅读材料是教材。初中化学新教材图文并茂,思考性、可读性强。且正好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 课前预习 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兴趣。教师给出适当的阅读任务——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对教材中的文字说明、图象图画、数据等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指导练习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为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题,使学生免入题海之苦。这里若将习题分为两类的话,一类则是为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新学知识,使新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同化后,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即所谓“形成性练习题”。另一类则是提高题,即对某一知识点从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进行揭示,使解题时对该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需要运用类比、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使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严密性、创造性等各种思维品质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是要通过典型习题讲解,不仅教给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练习之后去整理知识、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条理化、网络化。因此,每做完一道习题应该进行一番反省思索工作,如这一问题我是怎样解决的,应用了哪些相关知识?我是怎么想到这种解决办法的?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吗。
综上所述,有关在化学教育中突出素质教育的问题,一要提高认识,二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论文关键词:化学教育生命意识
论文摘 要:化学是一门与生命密切相关的教育课程,在化学的教育中透视着生命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化学了解生命,认识思考生命的重要意义。由于人们对生命的理解不同,现有的生命教育也各不相同。通过对生命意识的诠释,把人们的终极追求目标作为生命教育的理念,同时,把认知、情感、行为这三方认识作为化学教育中生命意识教育的构造维度。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及能量变化的学科,生命物质和生命过程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生命研究与化学研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化学教育不仅仅是化学科学 文化 知识的传输,也是在传递对世界、生命价值的认知过程,生命价值的体现也在于它是人类创造和实施一切有价值事物的前提与先决条件,所以生命意识教育就是主要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尊重其他存在的生命。
一、结合化学教育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化学与生命的密切关系是作为化学教育中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如果把生命意识仅作为一个概念来理解那是远远还不够的,生命意识毕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展现的现象,特别是对人的生命,不仅是作为具有生命特征的个体而鲜活存在的,更是为了追求生命的最终意义而存在的理念。而化学发展史却有很多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化学家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例如:教师在传授原子论时,可以向学生们介绍著名的原子论创始人英国化学家道尔顿,他深信“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并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他治学的座右铭,最终可以自学成才。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教育进行意志品质的思想教育,让人们可以充分认识生命的意义在于坚持,也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二、充分运用化学教育进行生命意识 教育
在化学教育中可以透视出对生命意识的教育,利用化学与生命相关的丰富资源让人们认识生命和对生命的理解。生命意识是指人对生命的存在、价值及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存在意识和价值意识两个方面。存在意识是人对生命存在的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价值意识则是指人在生命存在的基础上,通过 社会实践 去实现生命价值的自觉意识。在化学中涉及生命知识的内容很多,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把这些内容与生命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能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例如:教师在教授氯气相关知识的时候,结合录像播放氯气泄漏所引起的人员伤亡以及对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氯气是怎样的一种气体。再如:在制造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以及铜与硝酸、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这些气体容易污染教室和实验室的空气,也严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这也需要让学生做到不留多余污染物,并且一定要把残余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通过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进行化学的妥善处理,以便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通过对这些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也可让学生知道生命的脆弱和珍惜生命的意义,从而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生活和对生命意识的正确认识。
三、化学教育中透视着生命意识教育的情感维度
化学教育与生命意识的情感态度,可以激发人们探索化学与生命的关系,并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化学的知识与原理来认知生命的规律、实施对生命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健康的情感态度有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探索把化学原理与规律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提高对生命的认知度,并在日常生活习惯中形成良好的保护生命的意识。反之,负面的消极的情感态度,不利于化学教育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开展。通过了解生命意识的复杂结构,体会生命的珍贵与脆弱,才会欣赏出生命的美丽,从而养成对生活情感的积极态度,升华对生命的美好憧憬。
总之,化学教育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工具,它还是要建立在对人类生命的关怀的基础上的。生命是自然的产物,尤其是人的生命,生命意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生命的价值与教育统一起来,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关于生命意识的问题,实现对生命的保护,促使心灵完善,达到提升生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汪荪萸.化学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渗透[J].课程与教学论,2009.
[2]李清秀.化学与生命教育把文化基因根植入心灵之中[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
[3]程锡俊.对学校教育中加强生命意识教育的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
化学教育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化学教育教学论文
2. 化学教育教学论文
3. 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4. 浅谈化学教育学论文
5. 有关化学教学论文
6. 化学教学综述论文
探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教材,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社会.生活.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有关实际问题.格式:依次是题目,摘要,正文,参考文献.
……%你就给10分,让人给你写2500个字……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4.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 (1)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2)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规武器”,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4)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笔记的形式有:①提纲式,以文字表述为主,适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内容或归纳、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点;②纲要式,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适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计算知识的概括等;③图表式,以文字、表格、线图来表述,适用于有关概念、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等进行归类对比。 5.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1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6.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矗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7.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8.学会阅读课本 精读是认真地读懂并理解及记忆重点内容和定义,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使知识系统化。 精读时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或定律全文的基础上,剖析具有关键性的字词,强化对关键字词的认识。例如电解质的定义:“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关键性字词是“化合物”和“或”字。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关键字词是“和”字和“都”字。对这些关键字词要认真思考,并把它标出记号或作眉批,以备以后再次复习时注意。 对于比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内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复读。认真地思考、分析、整理、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把重要内容、关键词句记在笔记本上,还可写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认识,或记下不懂的问题,以备查问。 9.读化学课外读物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中学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载体.主要阐述科学素质教育的内涵、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基本内容以及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策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化学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从行为与价值的关系看,价值指向影响乃至决定着人的行为,而行为又或直接或曲折的体现着价值。观察与思考、表达与修辞、判断与选择与个人也与社会群体的价值观紧密关联。中学化学教育形成的化学素养也将影响着决定着人们对生活对社会的观察方法,这就是化学教育的观察价值。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育
一、价值的意义
价值的意义,在于满足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而中学化学教育的价值是多维度的、综合的,不是线性的、单纯的。一般认为,有知识价值、技能价值、影视价值,另说有思维价值、科学素养价值、道德价值,还说有观察性价值、表达性价值、选择性价值等。知识价值。就是通过化学课程的教育,学生积累、掌握了一定层次的化学知识,对化学课的内容知道不少,也还记得一些,可以轻松自如的回答问题,应对考试。中学化学教育、课堂训练使得学生熟悉了化学语言,尤其是元素符号及其衍生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若将实验教学环节予以落实,学生能按照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用品,控制实验条件,依规范按步骤顺利完成实验,有系统的详细的观察与记录,撰写实验报告,提出问题并思考与解决问题,这就达到了实验的教学价值———技能娴熟,验证化学知识及微小实践探究。其实,平常所说的达到教学目标,也就是教育教学的价值实现。应试价值。在学生的学习经历中,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教育传统的惰性与政策设计的失衡,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升学竞争是中国孩子面临的残酷现实,应试教育无奈而又必然地蔚为大观着。这样,中学化学教育对广大的学生而言,其价值必然体现为中考与高考中不可或缺的应试利器,正所谓“六减一等于零”。但这只能是转型中国特殊时期的畸变现象,中学化学课程也包括其他各门中学课程的应试价值,不可以被估得过重过高!当前基础教育的状况是如火如荼的应试场景,前述中学化学教育的知识价值、技能价值与应试价值,“轻做重来重亦轻,末当本时本似末”。化学教育的知识与技能靠的是融合一体的教学过程来落实体现,尤其实验技能是化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而应试虽必不可少,但只是检测与选拔环节而已。却因为社会的体制,让学生的考试分数表变成了教师、官员、学校乃至政府的绩效榜,这就忽悠了千千万万的学子,本来考试分数在教育的价值体系中不足百分之一的衡重,却疯癫成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干货”。又由于考试方式的限制(仅笔试形式),中学化学的实验技能这一核心价值被选择性丢弃!没有目标就没有过程,没有过程也没有目标。同时,即使是化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过程而空洞死板,学生将学习化学视为畏途,无情趣,无勇气,学过即考,考过却忘!
二、化学教育思维价值
在较抽象的层面思考,中学化学教育的思维价值也就是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思维形式,如理性思维、实证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是能力的核心。思维范畴的更进一步展开讨论须依据心理科学与脑科学等,囿于水平,本文不做太多的延伸。今就化学教育的思维价值之形象思维提一点见解。第一,化学课程的大量学科用语———化学符号,如元素符号、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等,它们反映着化学物质的微粒与整体的客观存在、运动及变化。一方面,我们要熟悉这些专业用语的含义与表达规范;另一方面其实更为重要的,如同“睹物思人”般的,对这些用语的看、念、写,大脑中就有化学物质及其运动的微宏观的、动静态的、离合貌的实体想象映射。第二,化学文本如课文、资料书、练习卷上的装置图,不仅能看懂能画出,更要与化学实验室(实验桌)的实际装置实际过程在思维(头脑)中发生映射,就如买票进影院做到“对号入座”。科学素养价值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中学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都承载着这一现时代极其重要的价值追求。中学化学教育的良好效果就是使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价值均衡地增长,协同“理、生、地”等学科,合掌则鸣,双翼则飞。就化学的作用看,我们可以循例说法,随兴悟道。其一,化学实验培养我们科学的洗涤需要讲究针对性与洁净度。应用到日常生活,譬如茶杯,外口上部接触人的口唇,这是擦洗的重点,可许多人都只是用清水或开水晃晃杯的内部,这叫人如何放心?另,水冲不去杯壁的油污,务必用少许肥皂或液态洗洁净擦洗,干净的标志是杯壁不挂水珠只有均匀的水膜,可许多情况是洗后的杯子仍“梨花带雨”,这也是未洗干净的结果。还有,擦洗了唇污与油污的杯子要用流水冲洗,若静水至少换水三遍,每遍沥去脏水,这样,污物的残留就几乎没有了。这里不适用“眼见为净”(眼睛看不到污物就认为净?)的规则。其二,福建漳州前不久(4月6日)发生的古雷半岛PX(对二甲苯)工厂爆炸事件,相信有敏感神经的人,尤其有化学常识的人都会印象深刻。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居民外撤18公里,人心惶惶。据资料介绍,该工厂的建设项目曾“计划”落户厦门,拟投资108亿人民币,年产80万吨对二甲苯(注意,全球年产PX3000多万吨),年工业产值800亿元人民币,时为2007年。“旧”事重提,当年有105位政协委员联名反对,厦门市民以“散步”的方式在厦门市政府门前集体表达意见,最终由中央相关部委与福建省协调迁建彰州的古雷(此处实在不太明白)。这105位政协委员的领头羊是大名鼎鼎的中科院院士、厦大教授(也曾任清华教授)、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生命有机磷化学领域的拓荒者赵玉芬女士。之所以这么不嫌麻烦地述说PX工厂、爆炸事件、80万吨、108亿与800亿、105位政协委员的联名、厦门市民的“散步”、赵玉芬院士(也称教授)、有机磷化学等名词与数据,就是试图唤起我们对化学教育的科学素养价值的关注,这种价值支持着我们作为公民的责任能力,科学素养是知识素养,也是理性素养,让我们面对问题能思考与判断。至于道德价值,本文所涉及的是中学化学教育促成的道德价值。泛义的道德体系,是指从道德情感开始,经由道德价值判断,落实为道德行动,最终体现为道德能力与道德责任,达到道德境界。接受良好的化学教育的人,具有丰富完整的化学素养,理解与评价生活的能力更专业更精准。譬如我们居住的村庄或城市在河流的上游,垃圾产生的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与农药及抗生素类的污染的危害会更严重更持久,如何消除或是减少扩散,既关涉经济利益考量也关乎道德价值情怀。废旧电池若没有专门的回收处理,与生活垃圾一起倾倒堆放,典型的就是重金属如镉、汞等的污染,镉污染导致骨痛病,汞污染损害人的神经。首先伤害到的植物、动物形成生态链的污染传递,最终“报应”到人类自身。上游的生活垃圾若是倾倒在下位河岸边,仅就重金属的污染也将危害下游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无论是农业灌溉用水还是生活用水,这种危害是累积着“潜移默化”的。如果是一般公众要呼吁呐喊,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如果是决策的参与者更应慎审。农药与医药(抗生素的滥用)同样不可忽视,它们的性能越稳定越产生持久性的危害,尤其污染到地下水就是对千百年后的子孙后代的犯罪,因为这是“断子绝孙”的深重罪孽。无论是上游人的垃圾不规范倾倒,还是当代人的农药与抗生素滥用残留,危害着河流下游生活的人群,危害着我们自身与我们的一代代后人。如果我们坚守作为具备化学素养的人的理性的道德价值底线,我们就可以勇敢的去阻止或柔性的去减轻这些危害的发生,就可以去设计去引领新的人类生活方式,使之更健康更环保,人类文明的和声就有我们智慧与道德的音韵。
三、化学教育的观察价值
从行为与价值的关系看,价值指向影响乃至决定着人的行为,而行为又或直接或曲折的体现着价值。观察与思考、表达与修辞、判断与选择与个人也与社会群体的价值观紧密关联。中学化学教育形成的化学素养也将影响着决定着人们对生活对社会的观察方法,这就是化学教育的观察价值。对生活与社会问题做理性的、精准的、系统的观察,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我们就不会盲从,不会被忽悠被蒙蔽,我们是清醒的,当然有时是焦虑的、痛苦的,但我们是人不是驼鸟!中学化学教育培养的观察价值也即观察能力,是指具备科学的专业的观察视角。譬如中国人的清明上坟山祭祀先祖,当然“没有仪式就没有内容”(易中天语)。可是放鞭炮很热闹却污染空气,烧纸钱更是易引发山林火灾,现在已被政策严格禁止,轻则罚款,重则逮捕拘留。于是人们改用塑料花插在坟头碑前寄托哀思之情。依我们的观察,这也是违背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因为塑料花极难腐烂,不能与草本泥土同化,逐年积累,既碍观瞻,又是白色污染(此处的白色污染泛指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的丢弃物形成的污染,而不是白颜色的污染!)。所以,新的祭祖形式亟待设计引导,如购买或采摘真的鲜花、水果上祭,习俗接受,科学认同,政策许可,人心安定,环境友好。另外,人类在观察生活,也在彼此交流感受与思想,也在不断的判断中形成共识,并且影响着政策的立意与指向。观察、表达与选择,只是基于人心的文化价值与人类行为的交互作用,这三个概念(即中学化学教育的观察价值、表达价值、选择价值)的内涵重叠度高,只是应用的形式有所差别。故此不多赘述。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与课程教材改革吴俊明化学教育2002-06-28
2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探讨董昌耀,杨世忠化学教育2002-11-28
摘要:
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展望新时代下的中学化学教育,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种责任感,结合目前教育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方针,提高中学化学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让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化学;教育质量
一、注重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地方,教育质量的提高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教师能否在课堂上讲出知识的精髓和重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上好课的关键。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方法的灵活性,教师要做到自然地衔接各种不同的知识,树立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上课时的教学内容要做到详略有序,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判断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要注意调动课堂学习的气氛,可以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通过设疑的方式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利用逻辑思维的力量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育工作中,富有哲理和情趣的轻松愉快的教育方式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授课效果。老师不经意间的幽默感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幽默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是教学中的“催化剂”,可以在不经意间使学生牢牢地将知识记住。幽默的教学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迪学生科学思维的同时给人愉悦的享受。学生的积极性提上来了,教育的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爱动手,想象力丰富,学习的积极性多依赖于学习的兴趣,形象识记能力要优于抽象识记能力。教师有效的诱导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帮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对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中学生对化学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好奇心,加之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千变万化,引入炫目的化学实验会引起学生很强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利用化学这一学科的特点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使一时的好奇心变成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对于比较抽象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等一些基本概念的学习,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丢掉原有的兴趣。这时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化学发展史知识的补充,结合书中的化学知识介绍科学家探索这部分化学奥妙的轶事,比如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苯的结构的确定等是科学家日思夜想后在梦中顿悟的等等,使学生意识到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有利于学生解除对化学学习的畏惧心理,保持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坚定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信心。
三、重视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化学与其他课程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实验课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在课堂上严谨规范地做好演示实验,这对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素养。化学这一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真正的课堂不应远离实验,实验才是学生学习最有效、收获最丰富的方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分析、解决的能力,尤其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在实验中学到化学知识,还可以学到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求实认真的科学态度。
四、小结
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展望新时代下的中学化学教育,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种责任感,结合目前教育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方针,提高中学化学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让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教学内容衔接的思考刘士荣,朱裕贞大学化学1998-02-28
2、 化学发展的新方向——绿色化学——中学化学应进行绿色化学教育黄尚毅,段巨龙江西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1999-06-21
这个刊物不是核心期刊。但确实是一本化学专业的教学类好的学术刊物。中学化学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月刊 . 1983年创刊 . 国内刊号: CN 23-1187/O6 国际刊号: ISSN 1000-0283 邮发代号: 14-102 主办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编辑单位: 《中学化学杂志》编辑部 主编: 徐恒泳 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定价: 2.5元/期 教育类专业刊物。以加速普教改革步伐,推动化学教育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的研究,提高化学教育水平,为培养人才、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服务。编辑本段主要栏目教学研究 教材研究 化学与社会 学习园地 备课札记 实验研究 方法与技巧 试题研究编辑本段收录情况本刊已被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收录。 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四月以后收录。编辑本段征稿对象全国各地中学(包括中专、中师、职中等)教师,中学教研员及所有教育研究科研工作者。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化学教育》《素质教育报》.化学专刊分析化学化学教学化学世界化学教与学数理化学习·高三版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试题与研究·高考理综化学
化学教学是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是中学化学教师及相关高等院校师生发表论文首选的期刊,那么化学教学杂志出版周期是多长,化学教学由于是核心期刊,出版周期在3-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投稿作者需要有一定的耐心,而且要尽量提升自己论文的质量,这样才能避免
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化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在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当代,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已经发生改变,从过去的培养“接班人”向培养“劳动者”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在培养目标上不仅要培养一批拨尖人才,更要体现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普通公民。下面笔者就中学化学中进行低碳经济与绿色化学的教育谈一些认识。
一、低碳经济和绿色化学的概念与内涵
现代社会出现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的生产、消费模式。以碳为主的能源物质在被人类利用之后,都变成了以CO2为主要物质的气体,造成了温室效应、蝴蝶效应。在多哈提出低碳经济理念之后,全国乃至全球都在倡导低碳模式经济。Lowcarbon是低碳的英文诠释,是指排放更少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而低碳经济是一种高效的、环保的经济模式,其特点是耗能更低、污染更少、排放减少等,要求在利用能源时提高使用效率,且着重于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从碳到低碳是一个从化学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它与我国的化学教育有着紧密的关联。绿色化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通过清洁能源、原子经济等内容的学习,可实现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对化学原理的转化,通过化学方法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和应用,在研究过程中,弱化有害、有毒作用,强化其绿色作用,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分析,绿色化学能够从源头、生产过程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减少并降低污染。因此,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贯彻“低碳经济”的观念,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化学教育中重视低碳经济与绿色化学教育
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了化学课程的性质、目的以及方法。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化学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化学为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利用化学来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同时,学生能够从化学教育中了解化学物品给人们生活和健康带来的影响,且能够借助化学手段治理环境污染,开发并且利用化学资源。另外,化学教育中要强调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心,当学生在遇到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时,能够利用化学知识科学地解决问题。由此可知,我国新课程对中学化学有了全新的诠释和要求,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三、对中学生进行低碳经济与绿色化学教育的基本策略
中学化学教学要选择真实的问题情境,突出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主题,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科学教育与人性发展有机融合起来。在平时的化学教育中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绿色化学和低碳经济的观念
让学生接受绿色化学思想,把绿色化学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初中和高中的化学课本直接或者间接地对绿色化学都有涉及,但仅是停留在书本的概念之上。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绿色化学的理解。如利用周末时间带学生到化学工业园进行参观、实践,亲身接触化学物质的转变和生产过程,形象地说明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低碳经济的影响力。介绍空气污染及防治,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绿色化学及其主要特点,在教学中尽可能渗透、强化绿色化学的思想理念。例如教授温室效应及其危害与防治,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同时通过绿色化学的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真正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二)建立绿色化学和低碳经济的意识
人教版新课程下的化学教材,着重于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绿色化学和低碳经济的内涵、概念。例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述了酸雨、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的关联;介绍了循环操作、交换剂再生、催化剂中毒等概念;介绍了有毒物质的性质、使用、保存;介绍了与绿色化学相关的再生、使用替代产品、回收以及重复使用的工业化学内容。其中包含了许多低碳经济的理念,例如: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镁、接触法制硫酸……这些绿色化学技术充分说明了低碳经济并不一定需要极高的成本,也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做好自己,就能很好地应对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为地球尽一份力量。
(三)从实验中体验绿色化学和低碳经济
绿色化学实验具有基本的5R原则,即reduce(减量)、recycling(回收)、reuse(循环使用)、rejection(拒绝使用)、regeneration(再生)。从化学试剂的选择、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化学反应结束后三废的处理等,充分体现了能源、化学试基础教育剂、化学反应、反应产物、剂量等的低碳化等特点。这些具体包含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将化学实验微型化,实现绿色化学。课堂演示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实验,要避免出现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实验应在小烧杯或小试管中进行,在点滴板上观察。由于实验药品剂量的普遍减少,既节约了药品资源,又减少了化学污染,同时还能够直观地观察实验结果,效果非常明显。
2.优化实验内容、装置和方法。化学实验离不开气体、液体和固体的产物,部分实验产物具备毒性或者对环境、人体有害的特点,因此,实验中既要保证实验的效果,还要对实验的内容和仪器、方法进行改善,尽可能在密闭条件下或在通风橱中进行,以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
3.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化学实验为了能够得到科学、真实的实验数据,往往要产生许多废弃物,而这些产物却没有较好地得到处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洗涤、吸收或转化,将有害产物回收利用。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绿色环保和绿色化学的意识,而且还能给学生及早灌输低碳经济的观念,将普通的化学实验最终提升为绿色化学实验。
(四)实践低碳生活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使用,如何将书本上的化学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笔者认为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学习“自然界中的水”时,可让学生调查本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况,参观本市的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让学生对水的污染及净化有一个详实的了解,懂得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又如学习“化石燃料的利用”时,可组织学生调查当地居民的燃料使用种类和大约日消耗量;走访加油站和煤炭加工厂,调查了解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和消耗途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结构的严峻形势和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在化学教育中,课外活动可以组织绿色化学、低碳化学的主题内容,为学生讲解绿色化学的历史、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目标等,而教师则将这些内容与教材结合,设置与环保、绿色化学以及低碳相关的课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绿色化学意识,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践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写出调查报告,向相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的建议。通过绿色化学教育,增强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增加动手能力,增强同学学习化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意识到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性,使同学对绿色化学的认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自己更好地履行在低碳经济时代下的社会责任。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煤化工特色专业建设原则
1.1以市场为导向
随着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我国对开发能源的技术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教育部在1996年将“煤化工”等专业列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促进我国煤化这一特色专业发展。加强煤化工特色建设,可以扩大煤化工产业,推广清洁能源,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需求。煤化工特色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将学生的就业与市场相结合,从而保证学生在面对社会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自信,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术水平,提高就业机会。
1.2发扬创新精神
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才能够彰显特色。特色专业是经过改革后被确定的内容,它本身就具有探索和创新,但煤化工专业发展中,以往的教学经验仍然会对创新有所阻碍,因此在建设有特色的煤化工专业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机制,促进煤化工特色建设。
1.3稳定发展原则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煤化工特色建设,始终坚持煤化工人才培养方向,也有着自身的特色,毕业后学生主要面对钢铁冶金系统,能源方向,因此在建设特色专业是,也要立足根本,找准发现,坚持稳定发展的原则。煤化工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发展中会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因此稳定发展,才能适应不确定的变化,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2建设煤化工特色的对策
2.1创新教育观念
专业建设是高校办学理念的表现形式,其特色建设的发展方向、过程等都离不开一定的理念指导[1]。煤化工特色专业的发展与市场分不开,煤化工专业与能源安全与供应、钢铁冶金行业发展与节能减排实现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能源问题出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摄入,煤化工专业发展也要将观念进行创新,以便适应社会的要求。可以通过实现教育活动,将教育观点和教学理念进行谈论和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了教学理念偏差,要及时用正确的思想观念给予指导。创新教育观念是培养煤化工人才的必然要求,通过定期考核,加强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将这种观念融入教育,这也是促进我国煤化工产业的重要措施。
2.2创新课程体系
煤化工特色专业要突出特色,因此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在基础教学中突出特色,从而培养有特色的专业性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突出煤化工特色,根据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定课程体系,使本专业的教学能够有序进行。课程体系是特色专业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要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煤化工专业是一门传统的学科,但特色建设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因此这门学科的课程体系要与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理念相吻合,从而能够在以往的经验中,发挥教学成果的理念,整合课程资源,促进特色专业发展。煤化工特色建设课程体系要反应时代的特征,但也要与学校的特色向结合,建设出使用社会发展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体系。煤化工课程体系要突出特色,例如开展“焦化特色课程”、“清洁能源课程”等,充分发挥本专业的特色。将基础必修课和辅修课程想结合,促进煤化工特色专业发展。
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化学工程与艺术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建设特色煤化工专业时,要将理论与实践向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计算机开展辅助教学,将最前沿的煤化工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意识。高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将理论与实践向结合,才能够促进煤化工特色专业建设,学生在实践中,专业能力得到锻炼,整体的素质也会不断提高。
2.4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的质量体系建设是有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保障,在科学的监督机制中,促进煤化工专业发展。高校要保证特色专业有效进行,就要对其投入更多的科研、资金及教学条件,这些物质保障是实施特色专业的前提。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煤化工特色建设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如课程实施不佳,教师专业能力不强等,这些因素都会阻碍课程目标的实现。做好特色专业,离不开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因此要制定质量责任制,包括学生评价、教学反馈、教务系统质量检测等,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结语
浅谈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高中学生对学习化学劲头不足,觉得化学知识规律性不强,又繁又杂,难以把握和记忆,觉得所做题目也与课本知识不相关联,经常向老师问到:究竟怎样才能学好化学?一味地要求老师教他们的学习方法,有的甚至把方法当作捷径,认为有捷径可走,我在这里明确的告诉大家:学习上无捷径可走,唯一的方法是勤学苦练。古人也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是有捷径走的话,一些古人,一些专家,学者老早就研究出来了,老早就著书立说了,根本沦不到我们现在还来告诉大工业家。话又说回来,学习上虽无捷径可走,但并不是说学习上需要讲究方法。不过,只有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才有方法可讲究。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怎样讲究方法呢?下面根据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精读课本是知识的依据,我们在上新课之前必须对新的内容先进行预习,对新的知识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老师讲授的过程中要认真听讲,弄懂所学知识。然后再进一步认真细致、逐字逐句阅读其内容,掌握其实质和含义。阅读时,应边读边思考,多联系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和实验,多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多提问题,对于自己尚不理解的疑难之处做好记号,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基本使概念清楚明晰,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再完成适量的作业,这样既吃透了知识,又巩固了知识,既节省了时间,又在应用时能押洒自如,如要正确地理解和灵活应用“物质的量”,就必须从下列几个有关联的概念去精读: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12克碳所含的碳原子数。二、归纳有些同学既喜爱化学,又害怕化学,原因之一就是化学的“繁、难、乱”。我们可以学会用归纳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1、从有关的知识点出发,以物质的结构为主线,把所学化学知识归纳起来。例如,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物质时,可按下列顺序进行学习,把所学知识系统化: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它所形成的氢化物的性质——它所形成的氧化物的性质——它所形成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它所形成的主要盐类的性质。在每一族里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我们可以按下列顺序来学习: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存在——保存等。2、根据物质的特点,将物质进行归纳,例:与“黄色”有关的物质:S,Na2O2,AgBr,AgP,Ag3PO4,HNO3含Fe 溶解了少量Br2的溶液等。在有机物的水解方面,酯类物质既可用酸也可用碱作催化剂进行水解,蛋白质既可用酸作催化剂又可用碱化催化剂进行水解,而糖类只能用酸作催化剂水解, 只能用碱作催化剂进行水解。3、根据一些典型的例题将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化学上的计算主要是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计算,所用的数学知识也主要是涉及比和比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难就难在把化学原理搞清楚。要先把化学原理搞清楚了才能建立数学模型。常用的计算方法可以归纳:守恒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估算法,极值法,转换法,变形法等。三、巧记1、理解记忆知识理解透彻了,记忆得快,记忆得牢。例如,我们在记忆醛类物质的性质时,先要理解醛基是醛类物质的官能团,醛基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官能团上,这时我们就可以记住醛的主要化学性质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理解了高分子全连节的组成,就可以推出其体,我们理解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就能推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主要的化学性质,这样就便于记忆。2、归纳记忆把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联想,组合或分块,可以增强记忆的兴趣和效果。如常见易液化的气体HF,NH3,CL2,CO2,SO2等;通入过量CO2气体仍有浑浊现象的有浑浊溶液, 溶液,NaAlo2 溶液C6H5ONa溶液, 饱和溶液等。在这一点上,可根据各自的特点,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归纳方法,如按照元素周期表的主族进行归纳记忆,按照课本上的先后顺序进行归纳记忆等都可以。3、比较记忆对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通过比较,可分清异同,防止干扰。例如:对同位素,同不比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种概念可列表进行对比记忆。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等可列表对比记忆,对于Na2O和Na2O2,Na2CO3 和NaHCO3,有机物中的不同类物质之间都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记忆。4、歌诀记忆对于一些需要记忆又是无规律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可编成通俗,生动的歌诀来帮助记忆,如把过滤实验操作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六个字包括了整个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把氧化还原反应议程式配平的步骤编成歌诀,“标好价,找变化,求倍数,配其它”;把分液漏斗的操作概括为“下流上倒”;把洗气瓶的操作概括为“长进短出”。把电解池中阳极的变化编为“活性原子进,惰性离子出”等。四、勤练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练习要有目的性,针对性,不要单纯为解题而练,更不能搞题海战术。课后的练习是为课堂中作进的知识服务的,练前应回顾课堂的知识要点。分析某一习题时,要考虑用谈课堂的哪些知识要点,哪些是课堂知识的补充、延伸和发展,哪些是与旧知识一起综合运用。练后还要想一想哪些知识尚未应用于练习中,但还需要掌握。即练后要小结,把所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再现,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道。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TbCl3-CdCl2-HCl-H2O(298.15K)的相平衡 学 生: 指导老师: 年级: 专业: 班级:摘 要 测定了四元体系TbCl3-CdCl2-HCl-H2O(298.15K)的相平衡溶度数据,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该四元体系是复杂体系且有1个新物相化合物4CdCl2· TbCl3·14H2O生成。关键词 四元体系,相平衡,TbCl3 ,CdCl2 一 前 言稀土卤化物与稀碱卤化物所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文献[1-3]研究了稀土卤化物与稀碱金属卤化物在盐酸介质中的相平衡关系,且发现新化合物CsEuCl8·14H2O、Cs2EuCl5·4H2O、3CsCl·CeCl3·3H2O、CsCl·CeCl3·4H2O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能。文献[4-6]分别研究了DyCl3-CdCl2- H2O和DyCl3-CdCl2-HCl-H2O(298.15K)的相平衡,YCl3-CdCl2-H2O和YCl3-CdCl2 -HCl-H2O(298.15K)的相平衡,在298.15K时CeCl3-CdCl2-H2O和CeCl3- CdCl2-HCl-H2O的相平衡,均发现了新的化合物,并且也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能和较强的荧光性能。为比较过渡元素/稀土氯化物与稀碱金属/稀土氯化物盐水体系中相关系间的差异,丰富盐水相化学,和为合成新的化合物寻找可能的途径,本文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在298.15K时四元体系TbCl3-CdCl2-HCl-H2O的相平衡关系,发现了1个未见文献报道新物相化合物。 二 实验部分1、试剂及仪器配制TbCl3·6H2O试剂:(1)称取适量Tb2O3固体,放在小烧杯中,加少量水。(2)量取适量浓度为35%的盐酸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Tb2O3试剂的小烧杯中,搅拌。(3)加热至溶解成无色透明的液体,将其自然冷却。(4)过滤。将滤液加热至产生结晶膜后,自然冷却。(5)抽滤,晶体放入干燥器中自然干燥[1]。化学反应方程式: Tb2O3+6HCl=2TbCl3+3H2O。CdCl2、EDTA、AgNO3、六次甲基四胺、甲基红、二氯荧光黄、二甲酚橙、邻二氮菲均为分析纯试剂。使用蒸馏水。使用仪器:恒温搅拌装置(自制)。2、实验及分析方法设定一系列递变点,按四元体系斜截面布点配样,密封于塑料管中,在298.15K的恒温条件下进行搅拌。五天后调整试样的酸度,调节酸度,使各试样酸度一致。将调节过酸度的各试样封闭,继续恒温搅拌。待平衡后,取样,分析液体与湿渣组成。分析方法如下: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试样中盐酸的含量;用邻二氮菲掩蔽Cd2+后,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六次甲基四胺为缓冲溶液,用标准EDTA溶液滴定试样中的三氯化铽的含量;以二氯荧光黄为指示剂,加稍过量碳酸钙固体中和盐酸,加糊精,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氯离子;用差减法可求得试样中二氯化镉的含量。 三 结果与讨论1、四元体系TbCl3-CdCl2-HCl-H2O的溶度图表1为四元体系TbCl3-CdCl2-HCl-H2O在298.15K时的溶度数据及其在底面三角形TbCl3-CdCl2-H2O上的投影数据。图1为相应的溶度图。 由图一知,该体系的溶度曲线由三段构成,分别对应化合物CdCl2·H2O、4CdCl2·TbCl3·14H2O(4:1型)和TbCl3·6H2O。其中4:1 型化合物是固液同成分溶解的化合物,可从体系中直接得到,是未见文献报道表1 四元体系TbCl3-CdCl2-HCl-H2O在298.15K时的溶度数据及其在底面三角形TbCl3-CdCl2-H2O上的投影数据液相(%) 湿固相(%)四面体 三角形 四面体 三角形序号 HCl CdCl2 TbCl3 CdCl2 TbCl3 HCl CdCl2 TbCl3 CdCl2 TbCl3 平衡固相平均酸度 = 7.95%1 8.71 47.62 0 52.16 0 --- --- --- --- --- A 2 8.08 46.94 2.26 51.07 2.46 4.10 69.02 1.13 71.97 1.18 A 3 7.67 46.81 4.48 50.70 4.85 3.89 69.42 2.15 72.23 2.23 A 4 7.82 47.35 5.37 51.37 5.82 6.37 57.29 4.48 61.18 4.78 A+B 5 8.09 45.96 5.97 50.00 6.49 3.95 52.61 13.53 54.77 14.08 B 6 8.14 44.59 6.90 48.54 7.51 3.29 52.77 15.31 54.56 15.82 B 7 8.12 42.33 8.72 46.07 9.49 3.19 51.64 16.17 53.34 16.67 B 8 8.26 39.73 11.02 43.31 12.01 2.82 51.51 17.63 53.00 18.14 B 9 8.23 37.58 13.75 40.95 14.98 2.83 50.79 18.63 52.27 19.17 B 10 7.75 36.39 16.95 39.45 18.37 2.63 50.51 19.73 51.87 20.26 B 11 7.32 35.76 18.49 38.58 19.95 3.23 46.70 19.97 48.26 20.64 B 12 7.08 33.77 21.67 36.34 23.32 4.99 33.38 28.41 35.13 29.90 B+C 13 7.06 33.31 21.83 35.84 23.49 3.71 25.96 38.93 26.96 40.43 B+C 14 7.19 33.49 21.67 36.08 23.35 2.59 17.37 49.19 17.83 50.50 B+C 15 7.61 33.57 20.91 36.33 22.63 2.12 10.57 56.18 10.80 57.40 C 16 8.03 29.34 21.71 31.90 23.60 1.98 7.26 58.71 7.41 59.89 C 17 8.18 23.31 24.45 25.39 26.63 1.44 4.28 62.54 4.34 63.45 C 18 8.25 14.64 27.60 15.96 30.08 1.43 2.68 63.14 2.72 64.05 C 19 8.33 7.95 30.34 8.67 33.10 1.37 1.07 64.26 1.08 65.15 C 20 9.13 0 32.61 0 35.89 --- --- --- --- --- C 双饱点组成(平均值):E1: CdCl251.37%, TbCl35.82%; E2: CdCl236.08%, TbCl323.39%A:CdCl2·H2O ; B: 4CdCl2·TbCl3·14H2O; C:TbCl3·6H2O图1 四元体系TbCl3-CdCl2-HCl-H2O在三角底面TbCl3-CdCl2-H2O的溶度图的新物相化合物。2、四元体系RECl3-CdCl2-HCl-H2O(RE=La、Ce、Nd、Dy、Tb)间的比较轻稀土元素之间或重稀土元素之间,其相化学行为具有相似性及相异性。如轻稀土元素均有4:1型化合物和9:1型化合物。而重稀土元素有9:2型化合物。本文研究的铽属中稀土元素,其新化合物的类型却为4:1型,说明中稀土元素与轻稀土相比,具有相似性也具有相异性,而与重稀土元素具有相异性。这充分说明稀土元素具有“分组效应”。 四 结论研究了氯化铽与氯化镉在盐酸介质中相关系,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在体系中发现和得到了新化合物4CdCl2·TbCl3·14H2O。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合成新化合物提供了相关系依据。参考文献[1]Wang Hui,DUAN Jin-Xia,TAN Xin-Quan,Study on phase diagram of (cesium chloride+europium trichloride+hydrogen chloride+ water)quaternary system at T=298.15K and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its compounds. J. Chem.Thermodynamics, 2002,34,1495~1506[2]Wang Hui,DUAN Jin-Xia,TAN Xin-Quan,Study on phase diagram of (CsCl-CeCl3-HCl-H2O system and the propertier of the compounds.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2,20(9):904-908[3]Wang Hui,DUAN Jin-Xia,TAN Xin-Quan,Phase equilibrium system of CsCl-YCl3-HCl-H2O at T=298.15K and its compounds.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4,22(10):1128-1132[4]乔占平,卓立宏,王惠.三元体系YCl3-CdCl2-H2O和四元体系YCl3-CdCl2-HCl-H2O(298.15K)的相平衡及其固相新化合物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4,20(8):929-932[5] 乔占平,卓立宏,王惠.四元体系LaCl3-ZnCl2-HCl(7%)-H2O(298.15K)和三元体系ZnCl2-HCl-H2O(298.15K)相平衡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3,19(3):303-306[6] 卓立宏,乔占平,郭应臣,王惠. CeCl3-CdCl2-H2O和CeCl3-CdCl2-HCl-H2O的相平衡.物理化学学报,2005,21(2):128-131Phase Equilibrium of the System TbCl3-CdCl2-HCl-H2O at 298.15KAbstract: The equilibrium solubilities of the quaternary system TbCl3-CdCl2-HCl-H2O was determined at 298.15K and the corresponding equilibrium diagram was constructed.The systems is complicated with one new compounds 4CdCl2· TbCl3·14H2O. Keywords: quanternary system, phase equilibrium, cadmium chloride, terbium chloride
高中化学课程是现行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衔接必修课程,具有重要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一化学小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一化学小论文篇1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 学习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活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和机械练习为辅,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个性和特长难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将化学知识与学生实际感受有机的结合,呈献给学生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它可以是现实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是本学科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而且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充分挖掘各种情境资源,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新奇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促进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基本要求 真实的情境不仅拥有认知上的价值,而且它最接近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能调动他们全部的感受力和过去生活中的经验。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真实的本领,真实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此,要保证化学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确保化学教学情境的实效性。 1、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首先,教师自身必须要积累(最好保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调用)大量化学史料、生活事件、社会热点等情境素材。因此教师平时要多途径地阅读化学史料,多留心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事件,多关注新闻报道、《探索·发现》中与化学有关的内容。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深层次的东西,反复思考,这样才能创设出与教材内容相一致的情境。最后,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知识层次,等各方面信息,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反过来可以指导老师创设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情境;熟悉学生的知识层次可以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递进式问题情境,面向全体同学,让基础差的学生走得进去,基础一般的学生探得出来,基础好的学生探个明白。 教师是情境的“导游者”,在实施情境教学时,教师要充满激情,只有激情满怀,才能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动真情,说真话,讲真理,做真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是情境中的“游客”,是化学教学中的主体,因此要想充分领略化学课堂中的“无限风光”,首先,学生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必要的预习,预习可以让学生知道新课中知识的难易深浅,做到心中有数。其次 ,学生要在探究情境中努力参与体验,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因为学生的参与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亢奋、激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通过种种途径,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得到了发展,在过程中得到了体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了激发。 3、对课堂的要求 课堂是教学情境创设的“阵地”,说它是“阵地”是因为课堂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思维较量的场所,是智慧火花的“摇篮”。当然,师生、生生要促成交流互动思维较量,前提是教师创设了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有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才能主动“闯入”情境,进行“寻宝式”的探索。其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建立起平等对话,畅所欲言。通过这些,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生命活力。 二、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1、以生活创设情境 ,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化学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包含化学。以生活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感到化学学习贴近生活,增强化学的亲近感,又能让学生感到化学学习最终为生活服务,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案例1]:人教版 化学必修1关于氮的氧化物的导课片段 教师: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颗平静的心。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去聆听一种大自然的声音。 学生:静静地坐在那儿,期待的眼神…… 教师:播放声音《雷声》 雷声:由远至近,由轻到响,突然一声霹雳巨响,振聋发聩,顿时,幻灯片上出现一张雷电交加、倾盆大雨的图片,再自然地引出“新疆魔鬼谷”和“雷雨发庄稼”两个情境。 通过这样一种用“雷声”创设的情境来导课,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身临其境,从而触景生情,起到了“先声夺人”的导课效果。 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化学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增强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各种化学问题的意识,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思考。 2、以实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过程,感受科学探索带来的无穷乐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灵魂。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某个问题、某个环节精心设计实验,改变沉闷的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生动有趣。 [案例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倒入几毫升稀硫酸,让学生观察现象;另取一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深入到硫酸中并与锌粒接触,让学生观察现象。当学生观察到当铜丝插入后,铜丝上有气泡冒出时,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发生认知冲突,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3、通过化学史实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历史,也是教学情境创设的优质素材。在教学中插入一些化学家的故事、物质发现的小故事等,将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案例3]法拉第对生产照明用的煤气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油状液体(长期无人问津)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结果发现了苯。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人确定了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苯分子中的含碳量如此之高令学家感到惊讶,如何确定它的结构式呢?学生 的学习热情会被较好的调动起来 4、通过科普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中学生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在我们奇妙的世界上,众多和化学相关的故事,对中学生更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案例4]原电池教学情境设计: 格林太太有一口整齐的牙齿,但其中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富有的象征;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尽管一些国际上知名的专家教授绞尽脑汁,但格林太太的病症未有丝毫的减轻,而且日趋严重„„她的病真的没有办法治吗?后来,一位化学家为格林太太揭开了病因。问化学家发现了什么呢? 5、通过社会热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与社会生产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如能源、材料、粮食等多方面,臭氧层的作用和保护,二氧化碳的功与过,酒精燃料、氢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制和生产应用等。我们可以利用社会的热点问题提取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案例5]生活中的优质保鲜膜和劣质保鲜膜的鉴别,引入对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学习。 三、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适合学生探索、发现并构建新知识的问题情境,以唤醒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智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1.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形成。既要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体验成功,又要具有一定的目标取向,如一些能形成认知冲突、引起争论,能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问题等,去引导学生思维和探究。 2.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层次。如果问题太简单,没有“嚼头”,学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相反,问题若太难,学生的思维无法层层递进,即使充满解决问题的信心,但最后仍将被迫放弃,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问题的梯度和难度要适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加以解决,以利于知识的再现和正迁移。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根本,问题的设计要重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不同途径、用不同方法去探索;或启发学生打破常规,运用新思路、新方法去分析解决;或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诱导学生对事物表象的分析以认识其实质,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向上,具有民主气氛的氛围。这样学生才敢问,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从不敢问到大胆问,从简单的问题到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在问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我们要让问题走进学生的头脑,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提问训练,这样就会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会训练学生的思维。对于教师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也可以穿插其它学科的知识设计。如,“如何用精盐和水为反应物,在家庭条件下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制取家用消毒液?”“含有10个电子的粒子有哪些?”“用Cu为源料来制取CuO的方案有哪些,最好的是哪个?”等等。开放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引发性,有抛砖引玉的功能,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4.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的问题不仅仅来源于书本,也来源于学生接触的社会生活实践” 。许多司空见惯的生活与生产实际,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但学生往往不善于加以联系。教师要多挖掘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乃至科技前沿相关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特定背景中进行建构认知活动” ,学用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强化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促进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重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和指导科学探究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要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入手,着眼于探究学习方法的启迪与指导,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究,发展终身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甚至是错误见解,使学生敢质疑、善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高一化学小论文篇2 试谈绿色化学 引言 世界化学化工产品已达到7万种之多,化工总产值约1万亿美元(中国约5000亿人民币)。化学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并在控制疾病、延长寿命,增加农作物品种和产量,在食物的储存和防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生产、使用这些化学产品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污染了环境,全世界目前每年产生的3亿至4亿吨危险废物(中国化学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分别占全球工业排放总量的22.5%,7.82%,5.93%),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所以,在现今社会中,一提起“化学”,很多人都要紧皱双眉。其实,这完全是因为对“化学”这门科学缺乏全面认识而造成的一种误解,只要你留心地观察和仔细地思考一下,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战胜疾病等方面,化工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益处。药品的发展有助治愈不少疾病,延长人类的寿命;聚合物科技创造新的制衣和建造材料;农药化肥的发展,控制了虫害,也提高了生产。样样都离不开化学家的帮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21世纪人类环境问题的科学挑战。 正文 一、 概念 化学品的生产、使用与处理,给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起初人们试图通过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来解决污染问题,而后又通过法规来对废弃物进行管理。现在,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法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再去治理。1991年,美国化学会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作为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策略和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化学问题,是一门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是国计民生急需解决的热点研究领域。 二、 绿色化学定义 绿色化学是一种以保护环境为目标来设计、生产化学产品的最新科技成果,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绿色化学概念从一提出来,就明确了它的现代内涵,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在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 1) 绿色化学主要特点: 1.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2) 绿色化学的涵义: 1. 减量(Reduction)。既节省资源,减少“三废”的排放。 2. 重复使用(Reuse)。既是降低成本的需要,又是减废的需要,诸如 化学过程中催化剂,载体等。 3. 回收(Recycling)。可以有效实现“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要 求,如回收未反应原料、回收副产物、回收助溶剂、催化剂、稳定 剂等非反应试剂。 4. 再生(Regeneration)。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 如离子交换树脂、磺化煤等。 5. 拒用(Rejection)。指对一些无法代替,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 用、有毒副作用、污染作用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 三、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 三、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 1) 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 1.原子经济性。 2. 只要可行,应尽量采用毒性小的化学合成路线。 3.更安全的化学品的设计应能保留其功效,但降低毒性。 4. 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辅助物质(如溶剂 分离剂等),如用时应是无毒的。 5. 防止污染的产生优于治理产生的污染。 6. 应考虑到能源消耗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应尽量少地使用能源。 7. 原料应是可再生的,而非将耗竭的。 8.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 9. 催化性能试剂(有尽可能好的选择性)优于当量试剂。 10. 化工产品在完成其使命后,不应残留在环境中,而能降解为无害的 物质。 11. 在化学转换过程中,所选用的物质和物质形态应尽可能地降低发生 化学事故的可能性。 12. 在化学转换过程中,所选用的物质和物质形态应尽可能地降低发生 化学事故的可能性。 2) 对本原则的理解: 1.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经常采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如剧毒的光气、氢氰酸、苯类、醛类等原料和中间体,它们严重地污染环境并危害人类的健康。为了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全,需要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代替它们来生产所需的化工产品这是绿色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 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采用新型、高效、对环境友好、可回收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并避免副产物的生成,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排放。 3. 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大量的与化学品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当前广泛使用的溶剂在使用过程中有的会引起地面臭氧的形成。有的会引起水源污染。因此。需要限制这类溶剂的使用。 四、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即经济的发展必须和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是:“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合理地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是由于不合理的发展破坏了环境所致,而合理的发展又为治理环境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和资金 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绿色化学提出全新产生绿色化学技术及驱动机制,从而提高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它首先给人类 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积极影响,控制污染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扩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促进作用;它其次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调节和制约的保护作用,它能够不断调整和平衡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制约利用资源的速度和规模,扬长避短,变害为利,减少和克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给自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护濒临灭绝物种和不断减少使用资源,使人类社会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再次绿色化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观察和监测的规划作用,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等等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而绿色化学的功能恰恰能够不断地观察和监测全球发展的表现和动向,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智力支持,从而形成有效的规划蓝图。由此可见,绿色化学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完整的体系和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彻底抛弃了“先发展、后治理”,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进而采用绿色的与环境友好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堵住污染的产生,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污染,满足了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条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治理和节约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 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 从绿色化学的目标来看有两方面必须重视:一是开发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的新化学反应过程,另一个是改进现有化学上业,减少和消除污染。 发展方向如下: 1. 新的化学反应过程研究。 2. 传统化学过程的绿色化学改造。 3. 能源中的绿色化学问题和洁净煤化学技术。 4. 资源再生和循环使用技术研究。 5. 综合利用的绿色生化工程。如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煤的脱硫、微生物造 纸以及生物质能源等的研究。 结束语 展望21世纪,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将继续发展,人口还要增加,对化学工业的需求也将增多,而传统化学工业虽在农药、聚合物、材料科学、去污剂、石油添加剂、水处理、废物处置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一个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而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又越来越强烈。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加快经济建设,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决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样代价太大”,“建设项目必须实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规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防止资源浪费”。绿色化学以其“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防止浪费,另一方面实现“零排放”,达到不污染环境的效果。因此,它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未来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只要我们提高科技水平,用好绿色化学技术,搞好搞活我国经济,使我们祖国的水更清,天更蓝,山川更秀美,营建人类的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1. 高中化学小论文 2. 有关高中化学小论文范文 3. 高一化学论文范文 4. 高中化学教学小论文范文 5. 浅谈高中化学论文范文
浅析塑料摘要:从第一个塑料产品赛璐珞诞生算起,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经历了天然高分子加工阶段, 合成树脂阶段,19世纪70年代聚烯烃塑料系列成为了重中之重,同时出现了多品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到70年代末塑料工业趋于稳定增长阶段,生产技术更加合理完善,性能优异的材料开始问世。塑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推动了整个世界的进步. 关键词:塑料的合成 分类 降解与节能 发展前景正文:20世纪以来,在人类生活的深刻变化中,塑料材料革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50年,各种塑料由于具有广泛的用途及良好的使用性能在农业,包装,轻工,纺织,建筑,汽车,电子电气乃至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中,与钢铁,木材,水泥构成现代工业的四大基础材料。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渗透,合成树脂即塑料性能进一步改善,应用更加广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一、塑料的合成1.1塑料的定义:塑料是以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维基本成分,附加填料和各种助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塑化成行,最终能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1.2原料:制造塑料的原料是树脂,而单体是构成高分子化合物即合成树脂的基本结构单元。单体的来源经历过从易到难的发展过程:动物,植物,煤,石油和天然气。至今四种单体来源同时存在,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各工业国家制造塑料的最重要原料来源。1.3制造: :从单体到塑科制品要经过聚合和加工二大步骤。聚合的方法来说有本体、悬浮、乳掖、镕液聚合法四种。通过一定的温度、压力、催化剂使单体分子活化聚合成大分子,聚合后得到没有一定的形状和强度从而无实用性粉粒状聚合物,通过挤压、注射、压延、砍塑、压制(模压、层压)等各种加工方法变成有实用价值的塑料制品,加工之前必须根据制品的使用要求添加适当的助剂最常见的有增塑剂、稳定剂(热、光稳定剂)、抗氧剂等。 二、塑料的分类塑料的分类体系比较复杂,各种分类方法也有所交叉。以下就结构和使用性质进行简单的分类介绍。2.1按结构分:塑料高分子的结构基本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线型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线型高分子化合物。线型高分子制成的是热塑性塑料,加热可熔融可再造,常见的热塑性树脂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砜、橡胶等。其优点是加工成型简便,具有较高的机械能。缺点是耐热性和刚性较差。第二种是体型结构 ,具有这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称为体型高分子化合物,由体型高分子制成的是热固性塑料,因其形成键与键之间的不可逆共价键从而不能再熔融和流动而无法从新塑造。它包括大部分的缩合树脂,热固性树脂的优点是耐热性高,受压不易变形。其缺点是机械性能较差。热固性树脂有酚醛、环氧、氨基、不饱和聚酯以及硅醚树脂等。 2.2按使用特性分:1、通用塑料: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酚醛等。2、工程塑料:一般是指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尺过稳定性较好,可以用作工程结构件的塑料。如聚酰胺、聚砜等。在工程塑料中又将其分为通用工程塑料盒特种工程塑料两大类。三、塑料的应用:国内塑料制品市场未来需求主要集中在包装、建筑、农用、工业交通及电子通讯等几个方面;体育健身器材和医疗器械行业应用将大幅增长;玩具行业有可能转为使用具有环保特性的塑料;ABS树脂在建材管材和管件、医疗器械和合金共混物等的应用上也有良好前景。工程塑料仍将是增长最快的领域。工程塑料是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机械制造业的上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不仅对国家支柱产业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起着支撑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程塑料的应用领域日趋广。评价:由其具有强烈抗腐蚀能力,重量轻且坚固,加工方便又高效,原料广而廉还可以用于制备燃料油盒燃料气从而降低的原油的消耗,用途广泛立于材料之林,但是塑料也有不足之处,这是创造一系列改性品种的动力,总起来说塑料尺寸不稳定,容易老化,可燃,必须加各种不同助剂来改善。某些塑料制品有毒性,普通塑料具有抗氧化,难腐蚀,难降解使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十分困难,生态环境危害极大。此外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而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重视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凸显了废旧塑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而且由于石油等资源的有限性,人们开始注重资源更加有效的利用。这些都为塑料的发展即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随着可降解塑料和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在逐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的同时,塑料在材料生产与应用中,目前和将来的能耗、材料成本以及材料使用中的节能优势使其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发展方向:将来最主要的是充分利用具有多种性能和加工工艺优越性的现有材料。增强其在较高温度下使用保持较高强度,降低塑料强度和变形性能的时间和温度的依赖关系,加强研究塑料的燃烧特性,在老化影响因素下使塑料稳定。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废旧塑料高分子的难降解性以及添加剂的毒害性引起的,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投入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和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在积极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同时,研究开发生物降解塑料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而且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开发高性能,功能性材料也将成为热点。塑料的降解和节能1可降解塑料制品研究现状一般来说,塑料除了热降解外,在自然环境中的光降解和生物降解都比较慢。用C14同位素跟踪考察塑料在土壤中的降解,结果表明,塑料的降解速度随着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都需要200~400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来开发和应用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从而对环境进行保护 塑料的降解主要是高分子化学键断裂所引起的,其降解的方式和程度与环境条件有关。其主要降解方式有:水解降解、氧化降解、微生物降解和机械降解。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一般是运用光降解、光-生物双降解和生物降解等方式 2节能:在用塑料等合成材料同样可以制造出与传统材料效用相同或相近的制品上替代使用,以求节省材料生产、加工能耗;在使用等合成材料后可以让用能过程或设备节约能源。 实例:据估算,美国1978年使用了150,000吨塑料用于创造冰箱和冶藏箱的部分绝热作用的部件,节约了60%重量的金属或玻璃。不用塑料而用玻璃或金属则需耗能23万亿英热单位,二用塑料部件耗能15.8万亿英热单位,节约了能量7.2万亿英热单位,相当于120万桶原油。 五、结尾:随着能源危机的时隐时现带来的压力,节能已成为主流话题,而塑料以其在生产及使用中的节能优势将必定获得更大的发展。而且各国对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和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的大力支持,白色污染的危害性逐渐减少,绿色塑料的出现指日可待。源于自然,归于自然,塑料的前景无限光明!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一、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去年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二、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 学 学 科 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三、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课本和高中一年级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在高中第二册(试验本)教材中也介绍过,教师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在化学试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2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有毒性气体(如so2、co等)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 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p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广大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为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