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是一首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乐曲充分发挥了唢呐的乐器表现功能,模仿许多类飞鸟鸣禽的叫声,活波粗旷,欢快爽朗,逼真动人。整个乐曲的吹奏较自由,常有即兴发挥,各家所奏结构都不尽相同,但大体以循环结构为原则。其音乐分为旋律部分(主部)和模仿鸣叫声部分(插部)两种。旋律部分为徵调式,由北方民歌旋律音调特点,模仿部分是学习各种鸟叫,穿插其间。最后有一段结束音乐,称为谢板。它的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内容摘要: 吴天明导演的电影《百鸟朝凤》是一部现实版的关于中国唢呐技艺师徒传承的鲜活样本。本文通过《百鸟朝凤》这部电影中的师徒唢呐技艺传承片段剖析,试图从人才选拔、技巧训练、技艺追求三方面观照现代中国民族管乐教学,以此揭示传统的师徒传承教学智慧,并为现代教学所用,也深深希望这些存于现实生活中的民间技艺能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字:电影《百鸟朝凤》、师徒传承、民族管乐,教学 一、电影《百鸟朝凤》背景介绍 电影《百鸟朝凤》是吴天明根据作家肖江虹的小说《百鸟朝凤》改编而成的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两代唢呐艺人以及唢呐这种民间艺术在各类生存压力的挤压下正逐渐消亡的过程。唢呐王焦三爷便是剧中无双镇焦家班的掌门人,技艺过人的焦三爷在措手不及的社会变革与浮躁的年代里,对没落的唢呐技艺坚守不渝,引领弟子们用生命不息、传承不止的信念奏响着唢呐艺人独特的光辉。影片至情至深、催人泪下,它让人看到了中国艺术一种久违的质朴与纯粹。一曲唢呐所吹响的不仅是对逝者的挽歌,更是对中国文化和本不该没落的匠人精神的坚守。这部吴天明导演用心血和情怀拍摄的国产电影,从表层看写的是吹唢呐这一门演奏技艺,但从深层看,表现的是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深深眷恋,以及当外来文化入侵时,对待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可以说此部电影是现代民族管乐教学的一部鲜活的样本。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影唢呐演奏的师徒传承的细节片段解读,观照我们现代的民族管乐教学,以此揭示传统的师徒传承教学智慧,并为现代教学所用。 二、从现代教学视角解读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唢呐师徒传承 1、人才选拔——独具慧眼挑人才,学艺在后德为先。 在电影《百鸟朝凤》剧中无双镇这个地方,吹唢呐是一项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但它绝不止于娱乐,还有着深层的礼教内涵。它通过道德水准的高低来划分唢呐送葬仪式的繁简——道德平庸者吹两台,中等者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因此,这首曲子,承载的是对逝者盖棺定论的终极评价,只有德高望重的逝者,才配得起唢呐班手为他吹《百鸟朝凤》。“百鸟朝凤”难度之高,在无双镇只有领军的唢呐高手、最有名望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爷能演奏,每个学徒都以能吹好《百鸟朝凤》为毕生至高的荣耀,前来拜师求艺之徒络绎不绝。但焦三爷膝下无儿,加之年迈体衰,急需培养接班人,选择谁作为焦家班唢呐的传承人便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焦家班唢呐这一民间技艺的生死存亡。在他看来,候选学徒必须品行端正,忠守唢呐艺人的德行,从骨子里做到“唢呐离口不离手”,他认为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了命把它传承下去。焦三爷为考验自己带的两个徒弟天鸣和蓝玉是否符合接班人选,他这个面冷内热的黑脸师父使尽了各种招数。 游天鸣初进焦家班时年幼稚嫩,对焦三爷满心敬畏。当父亲送他来焦三爷家拜师学艺时,父亲不小心摔倒了,他赶紧跑过去扶父亲,看到父亲摔得头破血流时,他心疼得满眼泪水。焦三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挑人的眼神睿智而犀利,他相信这么有孝心、懂事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有担当、敢作为的人,未来是能够托起无双镇唢呐明天的,从电影的后续镜头可以看出焦三爷对这个徒弟的人品与艺品是极为满意的。他后来之所以选择天性愚钝的天鸣作为接班人而没选蓝玉,看重的也正是他的仁孝忠义和勤勉踏实。自焦三爷收天鸣为徒后,一开始并未急于让他学艺,更多的是磨炼其品性与耐性,相比其他弟子对天鸣的要求要更为严格。事实也证明,天鸣后来并未辜负师傅的期望,不管外界多么喧嚣浮华,他心中一直有自己的坚持,并最终成为焦家庄最有责任与担当的弟子。 电影中,焦三爷的另一个徒弟蓝玉表现出和天鸣完全不一样的个性与特质。他聪明伶俐、天分过人,在悬空运气吹羽毛、不换气吸满瓢水、芦苇杆吸河水等基础训练上都信手拈来,完全驾驭得游刃有余。然而,越易拥有的能力越不会懂得珍惜,对蓝玉而言,能将唢呐挥洒于弹指间,却不会当作生命一样守护。焦三爷从一开始便察觉蓝玉是个极不踏实、做事毛燥的孩子,以蓝玉玩世不恭的个性至多把唢呐当作生计,不适合守着古老的、即将没落的手艺活,所以想让他早学完早离开,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当他与天鸣一起割麦时,他丢三落四、应付了事,而天鸣每割一把麦子都叠放得整整齐齐,善始善终。有一次出班,当火灾发生时,蓝玉全然不顾唢呐冲出来逃命,而天鸣却冒着生命危险跑进火场去抢救蓝玉的唢呐。自始至终,天鸣拒绝别人帮他拿唢呐(蓝玉没拒绝),他一直牢记着师傅“唢呐离口不离身”的规矩。因此,最终蓝玉没能传承师傅的衣钵,被赶出焦家班,师徒二人也从此分道扬镳。 回归现实,电影的场景就是现实的翻版,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国民乐的发展就需要千千万万像电影主人公游天鸣一样把传统技艺当做生命一样守护的人。只有这种坚定信念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人,才会对传统技艺一如既往的坚守,天鸣身上的这种品质也是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所缺失的。在现代民族管乐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从焦三爷收徒的经验中吸取智慧。在人品的选择上,尽量挑选能吃苦耐劳、品性优良、持有感恩之心、胸怀远大理想与抱负的学生作为重点培养教学对象。学艺天赋判断上,通过各种方法(如吹泡泡等)来考察学生的肺活量;通过在钢琴上弹奏各种音与节奏来让学生模唱以考察学生的声音听辨能力与模仿力;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提问聊天,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家庭环境及学习氛围,以此推断学生是否能长久的坚持学习。那些先天学习管乐条件不是太好的学生,教师可让其改行学习其他艺术门类,那些天性聪颖又勤奋好学的学生可列入重点培养对象。虽说教师应该有教无类,但乐器的学成却并非一蹴而就,教师对一个学生的培养过程是极其漫长的,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若刚开始没有认真的做好筛选工作,且学生又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与勤奋踏实的品格,最终教学结果可能事与愿违。因此,有针对性的、慧眼识珠挑选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教学初期显得尤为重要。 2、技巧训练——因材施教夯根基,深入自然摹技巧 任何民间技艺的传承都离不开师傅的口传心授,刚开始学徒初学技艺的必修课便是夯实基本功,进而再实践、模仿、练习与创造,而这也是现代民族管乐“一大锅煮”式的教学所缺失的。电影主人公焦三爷对初学唢呐演奏气息的重视及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众所周知,唢呐演奏的基础是气息,没有很好的气息控制,唢呐演奏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开始,焦三爷并未给天鸣讲授任何唢呐演奏相关的要领与窍门,只是让他拿着根芦苇杆吸河水,直至把水吸上来才能回家,但至太阳落山他都未能成功,日复一日,皇天不负有心人,终有一天,他可以通过长长的芦苇杆从河岸吸水入嘴,这说明天鸣已基本领会了唢呐演奏入门的嘴型与气息状态。之后焦三爷又让他对着更长的芦苇竿继续吸水,而这意味着他要用更强的气息控制力及嘴劲才能吸水成功。因此,这一看似简单的竹管吸水训练,一方面,实则进一步夯实了天鸣的气息基本功;另一方面,也蕴含了焦三爷极为丰富的教学智慧。焦三爷看似表面上的“无为而教”,实则“别有用心”。从电影播出细节片段我们可以看到焦三爷是没有对天鸣进行任何唢呐指导的,两个月的时间天鸣就是拿着根芦苇杆吸水,乐器都未曾碰触,但焦三爷却把现代唢呐入门教学演奏的气息、口型、嘴劲训练通过一根长长的具体实物化的芦苇杆间接性的让天鸣完成了唢呐初学入门演奏所需达到的气息与嘴劲要求。让他在实物化的芦苇杆吸水练习中找到未来吹奏唢呐的嘴型与气息状态并加以不断的强化、巩固。两个月的时间里,焦三爷让一个幼小的孩子天天反复对着一根竹竿吸水练习,足可以看出焦三爷的教学用心及对唢呐演奏入门基本功训练的重视,而这也是奠定天鸣未来成为焦家班唢呐吹手的基本条件。 而《百鸟朝凤》中另一位主人公蓝玉,我们从电影片段中看出焦三爷对他并没有采用和天鸣同样的教学方式。蓝玉天性聪颖,具有演奏唢呐与生俱来的天分,从他一进焦三爷家门开始,我们便看到他具有比天鸣好数倍的肺活量,能一口气把焦三爷设置的障碍物吹倒,所以从镜头我们能看到蓝玉初学唢呐采用的是和天鸣不一样的训练方法,焦三爷让他一来焦家庄学唢呐练的是在院子里做“悬空吹羽毛”练习,这看似生活化的、简单的吹羽毛动作,实则是焦三爷在有意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满足蓝玉天生贪玩的天性,让他通过貌似日常生活化的、玩游戏的方式,间接性的通过悬空吹羽毛看似简单、生活化的动作,来增强蓝玉的气息与嘴劲控制。因此,这给我们现代民族管乐的教学启示是:很多演奏技巧的学习,不一定要用生涩的理论讲解才能让学生领会,试着尽量把每一个技巧动作分解,并找到这一技巧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对应的、熟悉的的肢体动作加以不断地巩固,其实就是在间接的练习技术,掌握技巧,即所谓的“寓教于乐”。这不仅是一种很实用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的一种境界,于“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而在现代人心浮躁的社会,都在追求“最快、最短、最好”,教师也不例外,很多教师为追求经济利益与社会影响力不惜揠苗助长,给学生教授所谓的“速成”,这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基本功极不扎实。从电影《百鸟朝凤》中我们可以看到天鸣在焦三爷家学艺时,焦三爷两个多月的时间都没让天鸣碰唢呐,就是对着河边用芦苇杆吸水以此来训练他的气息基本功及嘴紧控制,看似什么都没教,实则用最简单的办法极大的夯实了天鸣的气息,为他今后吹好唢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现代管乐教学,教师不应急于求成,一开始就急于给学生教很多曲子,应更多的夯实演奏基本功,注重气息与嘴劲训练,教学效果会更好。 自然之中有深意。唢呐名曲《百鸟朝凤》中,很多模仿鸟叫的声音都是源于对自然的模拟,我们从电影中可以看到焦三爷会时常带着天鸣、蓝玉在芦苇边的树林里聆听与鉴别各种鸟叫的声音,师傅让蓝玉听鸟鸣声那段,蓝玉就听出三种鸟,还抢着回答。但是天明听出更多,说明天鸣对声音的天分更高,更能静下心来坚持。焦三爷这种带着徒弟深入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教学过程,也是现代专业音乐院校教学所缺失的。带天鸣和蓝玉在树林里聆听鸟叫,并给他们用唢呐模拟示范演奏,让他们近距离的和自然接近,不仅能让他们愉悦身心、开阔心胸,增强他们对音乐灵敏的听辨能力,将自然的声音物化于心,外化于形;而且能更好的将唢呐模仿鸟叫的技巧吹得惟妙惟肖,从而极大的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与听辨能力。 3、技艺追求——唢呐终究为己吹,呕心沥血铸师魂。 演奏技艺学到一定程度,是为了吹给别人看还是自己看?是为了取悦别人还是取悦自己?电影的高潮段给了我们对于技艺追求最深刻的注解。当焦家班改名游家班后第一次出活回来,天鸣带着礼物回土庄看望师父、师娘时,焦师父非常高兴,拿出珍藏了二十多年的好酒与他相互对饮,饮醉后兴之所至,拿出他珍藏多年的祖传金唢呐吹奏,师徒尽欢。焦三爷喝醉时向天鸣道出唢呐演奏的真谛与他作为匠人的坚守——“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一位吹了一辈子唢呐的老艺人多么深刻的见解与领悟!当唢呐吹给别人听时就有可能去刻意迎合、讨好别人,艺术就不会真,不真就不会动情,不动情就不会感染听众,而只有吹给自己听时,才会与内心深处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对话,与自己的情感吻合,进而达到情韵其中、人乐合一。可见,不从众、不献媚、不投机取巧、不迎合潮流,内心一直坚守最初的艺术底线与追求,对于我们现代的教师是多么的重要!而一个教师教学的艺术境界有多高,也直接决定了教授学生的水平与层次。 呕心沥血铸师魂。电影的结尾焦三爷在重病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把《百鸟朝凤》吹完的片段同样让人动容。当唢呐班最后一次在火庄窦村长的葬礼出活时,焦三爷认为无双镇只有窦村长当得起《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当年他打过日本鬼子、为村民修建水库压断过四根肋骨,因此他不顾自己身患重病吹百鸟朝凤,当他吹到中间鲜血从唢呐口喷涌而出时,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如 杜鹃 啼血。这个片段焦三爷可以说已经把唢呐完全吹进了骨头缝里,没有这样誓死捍卫传统技艺的坚强决心是不可能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传承与坚守唢呐的。当唢呐班衰落,沉疴难愈的焦三爷却让天鸣去集市卖掉家里的老牛,为的是能用换来的钱给天鸣添置新乐器,病中垂死之时心中还对天鸣寄予无限的期望,想让他再重整旗鼓,把无双镇唢呐发展、壮大起来。可见,焦三爷已全然把唢呐的传承凌驾于自己的生命之上,更加验证了为之生、为之死的执着。然而传统技艺的丧失,原有价值观的坍塌,回不去的过去和不愿意面对的将来……影片最后虽掩盖不住故事成为现实主义悲剧的事实,但焦三爷为无双镇唢呐传承的那一片赤诚丹心终将光照千秋万代…… 三、由电影《百鸟朝凤》引发对现代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众所周知,中国民族音乐的根深深的扎根于民间,怎样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间土壤中吸取宝贵的教学经验与智慧为现代民族管乐教学所用,此部电影中的师徒唢呐技艺传承为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解。而观照现实,电影《百鸟朝凤》的剧情就是当今民间技艺现实处境的一个真实缩影与再现。受商品经济与社会变革影响,如今传统文化与艺术传承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传承的主体分化解体,传承的队伍后继乏人,传承能力逐渐衰退,观众流失日益严重,现代传统民间技艺正在逐渐衰落并面临失传的境遇,急需加以抢救、发掘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电影《百鸟朝凤》中曾经无比风光、荣耀的唢呐掌门人焦三爷吹了一辈子唢呐,培养了那么多唢呐弟子,却在商品经济下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一解散,过世连吹八台《百鸟朝凤》的人都凑不齐。可悲的不是焦三爷,而是这个无视传统、不再对传统怀有信仰的时代! 正如《百鸟朝凤》的编剧肖江虹说:“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我们还把礼仪看得如此重要,如今物质丰盈了,廉耻却成了稀罕物。今天回过头看,那时候的乡村规规矩矩,鸡犬之声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靠什么维持?靠的是人心深处千百年的道德积淀。”而现在人们无限制的追逐物欲、崇洋媚外,内心对传统的礼教与规矩不再敬畏,这种文化的没落与消亡就将成为一种必然。从前唢呐代表着乡村世界一整套的礼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而现在大量的现代外来西方低俗音乐文化疯狂入侵,红白喜事上传统手艺逐渐被新的工具(西洋乐器)所替代,冲击的不只是唢呐匠人的活计,更是对无双镇礼俗秩序的重槌。当我们祖祖辈辈留传千年的传统技艺都将后继无人,当我们都不再以本民族创造的优秀灿烂文化而自豪时,我们又何以能让我们传统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西风东渐”的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重建我们本民族没落的传统文化的使命落在了我们每一个致力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传播、有国家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人身上。这些曾带给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国家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民族团结稳定的向心力,它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众心理基础和基本精神动力。“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路上努力一点点,相信重塑未来传统文化复兴与繁荣的道路才会走得更远,我们的国家才会因此而更加充满希望与民族凝聚力。
《百鸟朝凤》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在河南等地,百鸟朝凤经常会用在结婚的仪式上。代表着是吉祥,幸福。
超验的艺术──谈莫札特的音乐轻快愉悦的风格我一直对家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很有兴趣。有些人认为宗教是桎梏艺术的最大元凶,有人认为没有宗教就没有办法呈现出艺术最超越的心灵,有人则宣称艺术可以取代宗教,并达到宗教的功能。于是我决定「宗教音乐」。我的想法是,不管宗教与心灵的关系究竟为何,宗教音乐绝对呈现的出最真实的心灵状态。在研究宗教音乐的过程中,我对莫札特尤其好奇,因为他在萨尔兹堡这个宗教重镇成长的岁月中,一直为其生计:教堂管风琴职位谱写为宗教仪式而有的宗教音乐,而萨尔兹堡主教对莫札特这个艺术家又非常的不尊重,把莫札特的才华弃若敝屣,不断限制他的创作,甚至规定莫札特的宗教音乐只能写小弥撒曲,把莫札特自由的心灵视若宗教中的杂质。这期间,莫札特为想离职,主教竟然以辞去莫札特父亲之职务使其生活陷入困境来要胁莫札特。莫札特为了想离开撒尔兹保受限的创作气氛,与不被器重的艺术生命,也曾在母亲陪同下,周游当年以神童之名走访过的诸如慕尼黑,奥斯堡,曼汉,巴黎,伦敦,海牙,巴黎,里昂,瑞士等大城,想另寻创作生涯的开始,结果非但没有成功,母亲反倒因旅途劳累而病故。莫札特并不想耗费时间教授音乐课以餬口,只好再返回撒尔兹堡,忍辱继续作管风琴师,最终还是以跟主教彻底决裂收场。对萨尔兹堡的宗教气氛,莫札特曾写信给朋友说:「作人还是不要太『虔诚』比较好!」所以莫札特的生命,其实一直周旋在创作渴望与维持家计的现实中、周旋在跋扈主教的宗教压力与自由的艺术生命之间挣扎不已。和谐中隐藏的突兀莫札特六岁时的画像,此时的他是人所周知的神童。莫札特的父亲 Leopold Mozart莫札特的母亲莫札特的音乐总体而言非常轻快愉悦,这简直跟他的生命史格格不入。研究音乐史的人都知道莫札特的音乐生命非常早熟,他才三四岁就已充分显出其音乐的才华,七岁就以神童之名周游欧洲演奏钢琴,这时的莫札特深被王公贵族们宠爱,其音乐中的欢快愉悦是很能被理解的。这种欢快性质,也深深著莫札特的宗教音乐。他最早的宗教音乐 Kyrie(KV33)创作时年仅十岁,Kyrie的内涵是「求主垂怜我的生命」,其实应当是深沈的信仰告白,但这绝非被人视为稀罕天才的小小莫札特所能理解的。但很奇怪的,莫札特到了成人,已不再因神童受人宝爱,开始在撒尔兹堡跟主教折冲郁郁不得志以后,其音乐竟然还是有著愉悦欢快的特点。正是因著这种音乐风格,音乐诠释家开始注意在莫札特音乐中潜藏的,突然出现突然消失的小调,不谐和音与半音阶,他们都发现这些音符在诉说著欢快之外的另一些东西,而莫札特每每在彷佛不经意间陈述出这些情绪后,便立即以欢快,以和谐再度压过。而这样的音乐风格出现最明显的,就是在母亲去世,莫札特又必须比以前更卑屈的返回撒尔兹堡作管风琴师以后。譬如莫札特的 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V364),此曲作于 1779,此时母亲已过世,莫札特回到萨尔兹堡,跟主教仍旧不合,(一年后终于彻底决裂),此曲就在一向欢愉轻快的风格中,间杂有半音阶的快速回旋上升音符,给人很焦虑不安的、彷佛想离开逃跑的感觉,此外还数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沈重的往返对应,好像是在不安的质问著什么。但是这种音符的出现,都是突兀的过渡,不知何来何去的在和谐声中突然出现突然消失。虽然这种焦虑感,严厉的大主教是不可能准许莫札特将其放入宗教音乐的。但若仔细聆听同期的宗教音乐C大调庄严弥撒(KV337),就在其 Kyrie中,便有著间杂半音阶的上升,与突然出现嘎然而止的不谐和合音,尤其是因著其合音突然收入休止符,给人「提出没有答案」的不确定感十分的明显。这种宗教音乐的表达,已经是十分露骨了。不管莫札特最终是如何的以欢快否定忧郁与焦虑,其音乐呈现出来的真实心灵,却还是可以被聆听音乐者感觉出来:莫札特渴望自由渴望离开,对当时的生命处境并不满意。莫札特于 1781年终于跟大主教决裂,据说,是大主教踢著他的屁股,当众很难堪的把他赶出去的。莫札特在信中告诉父亲,「主教说为他服务的人中,没有像我这样坏的,又说其他我都不想重复的难听的话,还说我没教养....。请你不要灰心,离开大主教我想我就开始会教好运了。」从此,莫札特开始他更艰困的,收入极不稳定的人生。灵魂深处的信仰告白莫札特离开撒尔兹堡后,于 1783年创作了他最著名的「C小调弥撒」(KV427),这曲弥撒因为没有教堂仪式肯用,终于没有完成,但光就其完成部份,便有人将之与巴哈「B小调弥撒」、贝多芬「庄严弥撒」并列世界最伟大的三大弥撒曲。这首弥撒曲的 Kyrie,先以乐器出现沈重的主题动机后,乐器与人声呈现二种不同的主题赋格,人声也分四部赋格。人声一开始就是急遽升高再急遽下降,给人十分戏剧性的激动感,而器乐主题重头到尾循环反覆进行式,彷佛在陈述一个明知结局却无法停止的抉择,更衬托出人声四部赋格「主我求你垂怜」的哀鸣。中间「基督请你怜悯我」歌词部份,是独唱清柔祈祷风,与合唱清柔祈祷风时而对话,时而互相附合。等祈祷风结束,就又回到器乐与人声二部赋格。
你波肌肤不行肤须须付出星星孤独恢复不行✋、在一起就不会这么做吗!在线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记得通知你明天去面试官博了、好了、谢谢合作、
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篇一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 一. 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 传统 文化 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四. 音乐对人的影响 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团敬畏与仰望。又如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互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的体味主人公的情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 五.音乐与素质 教育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纳入了普系的教程,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 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篇二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 民间 故事 ,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从十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著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第二段发展部里面有三小段: 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开始如大浪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篇三 记得中国顶级的成功学激励大师陈安之讲过:比尔盖茨之所以会成为世界首富,答案是他具有非凡的眼光,选择了最具前景的软件行业,如果他选择卖烧饼,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由此可见“选择”的重要性。在我们身边很多人每一天都在任劳任怨、勤奋努力的工作,但收获颇少,平凡依旧,原因是没有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是与 方法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大纲、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专家倾力协作 科学构思教学内容 纵观我们整本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不难发现:专家为了实现新课改的各项目标,紧扣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多角度、多 渠道 地从各个领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聆听中树立正确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中体味音乐鉴赏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从教学评价入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的协调发展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专家们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呵护,引导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例如:《音乐与人生》、《京剧大师梅兰芳》、《贝多芬》等单元侧重将音乐和作为音乐活动主体的“人“联系起来,使音乐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人“的活动。一切从“人”的思想、意识、兴趣、情感出发。 其次,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聆听,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 学习方法 。例如:《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器乐》等单元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区域风格特征,认识民族音乐中的体裁,感受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从而得到文化、精神洗礼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旁及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民族音乐,从而归纳民族音乐的鉴赏方法。 第三,通过欣赏多种中外音乐作品,认识、了解、掌握音乐要素、音乐流派、代表人物、风格特征、题材文化、流行音乐等方面知识与技能。例如:在《京剧》、《非洲歌舞音乐》、《爵士乐》等单元中,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知识与技能恰好是服务于我们的欣赏过程,有利于我们鉴赏音乐的旋律美、和声美、结构美。例如:京剧单元让我们知道了人物行当、唱腔、京剧名家、京剧的发生发展历史等知识;非洲音乐单元则是让我们了解了非洲乐器、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爵士乐单元则让我们学习到了爵士乐的相关知识,了解爵士乐的主要特征和风格特点。 在教材的构思的过程中,专家往往在同一单元中同时考虑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多个评价标准,并使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方法;在方法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人生观,真正达到音乐鉴赏课教学目的。 从音乐内在体裁结构入手―――分时期 分流派 分地区 分门类设置教学内容 专家们在进行内容选编的时候,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时期的音乐,选择了巴洛克、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的音乐,并对其代表人物进行了介绍;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音乐,选择了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选择了京剧、爵士乐、中国民族歌剧、古琴音乐等不同门类的音乐作品;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民族的音乐,还选择了中国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民族歌曲等等。都较系统、全面的含盖了各种音乐题材、风格和流派。从音乐鉴赏内容层面上基本上满足了教师学生“教”与“学”的需求。 根据笔者三年来的新课程教学 经验 发现:尽管教育专家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费了不少心思,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选择的内容顺应了新课程的正确导向,为学生找到他们眼中“最新”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彻底的课改,同样也在努力的寻找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情”,那份“美”。然而,音乐课堂上他们总是没精打采,毫无兴趣。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异疑,他们认为教材所选择的内容陈旧、曲调老土、配器难听、版本单一等等,基本上都“不好听”,“不爱听”。所以,现在从学生的角度谈谈音乐鉴赏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生强烈呼喊 我们努力过但没有“兴趣”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师,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是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等等。总之,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那么,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 与时俱进 追求音乐的流行美 现代世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紧紧的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经过笔者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 时尚旋律美,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首要需求 在《学堂乐歌》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后,我认真的 反思 并作出了调整,我将“学堂乐歌’和 “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的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看了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的人还看: 1.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 2.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00字 3. 大学音乐鉴赏学习心得5篇 4.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5.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的范文 6. 大学音乐论文的范文
《百鸟朝凤》故事感人,道尽人生无常。我为大家带来几篇《百鸟朝凤》观后感供大家阅读。下面是我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百鸟朝凤》观后感一
寒假中,我观看了吴天明导演的作品《百鸟朝凤》。
该影片讲述了在陕西的无双镇里,吹唢呐这项民间艺术,不止于娱乐,更是用在了丧事上,以示对故者的一种人生评价——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的吹八台,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而整个无双镇,唯有焦三爷会吹这“百鸟朝凤”。
年幼的游天明成为了焦三爷众徒弟中的一员。但他肯吃苦,勤于练习,师傅更看重的、他所拥有的便是他骨子里对唢呐的喜爱和高尚的人格,因此,游天明成了唯一习得“百鸟朝凤”的接班人。但后来,随着西洋乐器的冲击到来,适逢大事,村民们越来越少的选择请唢呐班,而是选择更震撼的西洋乐队。游天明不愿唢呐就此没落,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影片结尾,云天明成功申遗,成为了唢呐非遗继承人。
这部影片给我的震撼与感动,绝不仅限于其画面的宽阔、人物内心的细腻、背景音乐的穿透力,而是在于他的思想主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四面八方的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世界甚至改变着中国传统文化。从欢乐圣诞节到情人节,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火,而传统的中国节日却渐行渐远。尤其作文是商家更是津津乐道,特别是圣诞节,无论大街小巷,热闹程度,有增无减;中国传统节日日渐清淡,端午重阳元宵,越来越不被重视,在电影院,美国大片、日本动漫成了众多观众的选择,国产片却常被冠以“烂片”的称号……
对此,我们要做的是保护与继承。可以改变的是文化的内容,但不可以改变文化的精髓。影片中,年迈且患有肺痨的焦三爷为演奏百鸟朝凤,一口鲜血喷出,这是对艺术的坚守,更是对文化的献身!正如焦三爷所言:“这秦川大地,不能没有唢呐!”我们传承的文化,是随着血液继承下来的一种品质。回看当今,各种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片、节目譬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不断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学习……“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的人,才能拼了命把这活儿保住,传下去!”只要我们拥有继承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相信传统的种子定会在天朝大地上永远生根发芽!
影片到最后,在师傅焦三爷坟前,游天明满怀悲痛地奏响了惊天动地的“百鸟朝凤”云雾中,师傅坐在太师椅上,微笑地看着徒弟,面容骄傲地听完了整曲,罢了,起身,头也不回地消失在远方……
那一刻,我意识到,传承的精神已在我心中永恒。
《百鸟朝凤》观后感二
唢呐,在现在已不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这种古老的民乐逐渐被西洋乐器所取代。但是,有一首唢呐曲,在看过一部电影后,已被深深烙印在了我心里,那就是——《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讲述了游天鸣自小拜师学唢呐的故事。从电影开头唢呐的光辉岁月,到最后的逐渐没落,无不让人感动。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则是电影的尾声,一位老者,手拿唢呐坐在家门前的台阶上演奏着,有一对年轻女孩走了过去,还向老者身前的杯子里投了一块钱,这多么令人感到屈辱啊!
那位老者的唢呐技艺极好,可是,曾经无比光辉的唢呐技艺,如今,却只能用来像乞丐一样讨钱,这如何能不令人感到屈辱心寒呢?再回顾电影的开头,二十几年前的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为红白喜事伴奏,多么光辉,多么光荣啊!可如今,有谁还尊重我们唢呐匠?没有。我们自己的东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这么被人给遗忘抛弃。而这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那些西洋乐曲新鲜,有趣,可我认为这并不值得我们为其放弃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而对于那些赶流行,推崇西方文化的人,我想问你们几句,你们从哪里来?你们记得自己的根吗?
我认为,西方文化是非常新鲜,有趣,但是,我们要时刻记得,不能够本末倒置,不能忘记我们作为中国人,要将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要像游天鸣一样,将属于我们的文化时刻记起,烙印在心头,有着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信念。
唢呐匠只不过是沧海一栗,它反映了现代人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任由别人将自己的东西拿走。我们不能像电影里的那些混混,要像天鸣和他的师傅一样,将中国文化传给我们的后代。
百鸟朝凤,唯有坚持方能成凤。要学习电影里的唢呐匠们,传承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的坚持。
《百鸟朝凤》观后感三
今天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因为我参加了盼望已久的小记者活动。这可是我第一次参加呀,所以无比兴奋!
昨夜,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早上一醒就催着爸妈带我到新都汇门口报到,今天小记者活动是观看电影《百鸟朝凤》。
影片讲的是:在无双镇,吹唢呐不仅是一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更是对远行故去者的一种人生评价——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
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百鸟朝凤”这支高难度的曲子,也只有领军的唢呐高手才能胜任。整个无双镇,只有四方闻名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爷能吹“百鸟朝凤”。影片中,天鸣拜焦三爷为师学习吹唢呐,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不仅才艺好,人品端正,更为了一个信念与师傅一起苦苦坚守,终于盼来唢呐“非遗”的春天。
我看电影时被它的情节深深吸引住了,影片结尾处,天鸣
在焦三爷坟前吹《百鸟朝凤》,我座位的前后左右都在抹泪,我也是。从电影院出来时仍然沉浸在那感人的情节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品行端正,努力刻苦,不断地学习、锻炼就一定会有收获。
今天的小记者活动意义深刻,让我学了很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感谢新乡日报社的叔叔阿姨给我们创造的机会,像这样的活动今后我还要参加。
《百鸟朝凤》观后感四
以往在电视上看音乐节目时,见到民乐演出,大都抱着一种不屑一顾的心态。在我看来,民乐多半是那无止尽的喧闹抑或是沉闷单调的空乏。但在看完《百鸟朝凤》这部影片后,我对民乐的态度不似从前。
游天鸣十三岁那年,父亲带他去水庄无双镇上找有名的唢呐师傅,请师傅收天鸣为徒,师傅最终答应了。在其后漫长的十载光阴里,天鸣随师父认真学习唢呐技艺,成为师傅认定的继承人,学到了那极其荣耀的“百鸟朝凤”,懵懵懂懂地担任起了游家班的当家。然而岁月蹉跎,时代已变,吹唢呐这项本领不再风光,游家班解散,师傅病逝,只剩天鸣一人尽余生将唢呐技艺传承发扬。
影片中,天鸣见识的第一次出活是在金庄葬礼上。金庄村长离世,儿子恳请师傅吹一首“百鸟朝凤”,钱不成问题。师傅却笑着摇摇头,不过多言语。专用于白事上的“百鸟朝凤”,排面大,气势足,受用的人必是口碑极好,非常人能享有,师傅不认为金庄村长有这个资格。
天鸣第一次出活是在朋友的婚礼上。已不再是小男孩的天鸣依旧保持着孩提时的淳朴善良,将自己所挣得的钱大多分给了一同出活的伙计,用剩下的钱为师傅买了烟叶,给师娘带了布匹,领着点心去拜访师傅。师傅很高兴,拉着天鸣畅饮珍藏了二十年的佳酿。天鸣未醉,师傅却是醉醺醺的,将一箱师传的唢呐尽数交给天鸣,自己又拿起一只唢呐吹起来。他微眯着眼,摇着身子,陶醉在这跟了一辈子的唢呐声里,好似回到从前风光无限的、吹唢呐的日子,面颊红红的,皱纹舒展,眉目间流露欢欣,头上的白发清晰可见,悠长激越的唢呐声充斥在整间屋子里。突然,师傅一个趔趄跪倒在地,天鸣正欲上前搀扶,师傅却借着酒劲扳开他的手,道:“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说完便呼呼大睡,昏黄的灯光下,师傅咧着嘴憨憨地笑。
时间不舍昼夜地向前奔去,游家班还是不如新来的洋乐队受欢迎。又一次出活,洋乐队一到,众乡邻的目光顿时集中在他们身上,游家班也不服气,与洋乐队似打擂台一般比了起来,纵使他们面前无一人驻足观赏。比到后来,几个年轻人走上前来,冲游家班说愿意出双倍的钱让他们别再吹了,天明定是不同意,几人间的推推搡搡转变成了两伙人之间的混战。师傅坐在后头目睹一切,却见他慢慢走过去,蓦地弯下身子拾起那被踩得变形的唢呐,眉毛拧在一起,不解与忧愁浮现在苍老的面庞上,师傅的时代早已匆匆落幕。
在那之后,游家班几个师兄弟相继离开,虽不直说,但大家都明白当今想靠吹唢呐谋生是近乎不可能的。不久,窦村长驾鹤西去,想请师傅他们吹唢呐,却是凑不齐人。师傅怒火中烧,带着天明一块去找人,正好撞见二师兄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外出打工。二师兄先是一怔,神色再由愧疚转向颓然,颓然转向麻木,他还有家,他也要吃饭啊。师傅恨铁不成钢地瞪着二师兄,猛然夺过师兄手中的行李,将里面的衣服一件一件甩在地上,像是泄愤,又像是在寻找师兄行李中是否有唢呐,寻找唢呐在二师兄心中是否有一席之地。二师兄紧紧抿着嘴唇,跪着捡起衣服,又跪在师傅面前,心甘情愿地挨了师傅一脚。
后来,八台勉强凑齐,就连天鸣父亲也参与了进来。在窦村长的丧礼上,众乡邻身着丧服,跪坐在地,只听师傅高声道:“窦村长杀过鬼子,剿过土匪,带火庄人修水库,让石头压断四根肋骨。这样的人,受得起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是师傅领的头,师傅本想让天鸣来吹,天鸣却发着烧。师傅正襟危坐在木椅上,用苍老的嗓音喊道:“百鸟朝凤,敬送亡人!”说罢便举起唢呐开始吹奏,唢呐声同师傅一般苍老悲凉,古朴而有力,众人注视下,场面肃穆而哀伤。天鸣望向师傅,却惊恐地发现师傅的血顺着唢呐滴落在地上,师傅一口血猛地喷出来,仍是不准备停下,转过头去冲天鸣无比严厉道:“接着吹!”演奏的伙计都站起身来,师傅坐在中央卖力地打着大鼓,半晌,抬头去望身旁流泪吹着唢呐的天鸣,唢呐声荡气回肠,师傅露出了欣慰的笑。
去了医院,天鸣这才知道师傅已是肺癌晚期,时日已不多。师傅让天鸣卖了自家的牛,为的是让天鸣去置办一套新家伙,他靠在被褥上,面庞再无当年醉酒时的红润,似那燃尽的木柴:“你该把游家班再撑起来,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但这一腔热忱尚未能使师傅的夙愿实现。天鸣去省城着原来的伙伴,他们却再也没了演奏的能力:二师兄在工地上干活断了一根手指,三师兄在石棉瓦场干了半年,咳得厉害。城市里,吹唢呐的老人坐在屋檐下乞讨……伙伴们都劝他留下来:“留在城里打工总比在农村吹唢呐要强。”朴实的天鸣只是说:“我跟师傅发过誓的。”城市里的喧闹繁华与他无关,他的心里装着一片净土,一片只有唢呐的净土。
青山黄土间,师傅的墓在一座小山丘上。天鸣穿着参加红事时穿的衣裳,手中的唢呐系着红布,或许是在为自己守住了自己的誓言而向师傅证明,想要回到自己第一次出活后与师傅一同庆祝的时光。他直起身子,眼角被泪水润湿,在师傅的墓前再次吹起这荡气回肠的百鸟朝凤。这样的人,受得住百鸟朝凤。恍惚间,他看到少时在师傅家院子里师傅俯身教自己吹唢呐的模样。回过神来,泪光迷了眼,他看到师傅坐在木椅上,深深地望着他,听着曲子咧嘴一笑,便向看不清楚的远方走去。那一笑,同当年师傅喝醉酒的笑不一样。泪水滑落,师傅的时代、唢呐的时代,天鸣无法守住。
师傅一生里,不为富贵的金庄村长奏百鸟朝凤,却自发为火庄窦村长奏上一曲百鸟朝凤,对人品的要求也体现出他对唢呐文化的敬重。这也是师傅当初选天鸣为继承人的原因,天鸣多的是沉稳踏实,坚定执着,朴实善良。拒绝金庄村长是师傅作为唢呐匠人对唢呐艺术的追求,也是他坚守的匠人精神与风范。他与天鸣将唢呐揉进血肉,融入生命。
有关传统文化的发扬的传承与发扬,不仅仅是师傅和天鸣在倾力奉献,还是无数怀揣着赤子之心的匠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追求。时代的滚滚洪流中,社会发展不断向前,传统文化多数抵不过时代更迭下汹涌的浪潮,终是迎来残破甚至消亡的命运。吹唢呐、打太极、唱戏、捏泥人……这些我们看起来陈旧过时、不够有格调的事情,有的人坚守了一辈子,在传统文化日益式微的时代,他们“守的是信仰,熬的是命”,或许孑然一身,仍存傲骨,不受功名利禄污浊,悄然驻守着一盏盏属于传统文化的长明灯。无数竭尽毕生心血的匠人在新旧文化碰撞的今日奋力在时代的波涛中激起传统文化的浪花,他们值得我们的敬重。
《百鸟朝凤》观后感五
师兄们告诉焦三爷,天鸣病得厉害。焦三爷略加思索,说:“游家班班主病了,今日就由我代劳吧。”说完,他背朝人们,剧烈地咳嗽几下。片刻,他转回身,捧起唢呐,坚定而又大声地说:“《百鸟朝凤》,敬送亡人。”
唢呐声响起,抑扬顿挫,真好似百鸟朝见凤凰。天鸣的鸟叫也是惟妙惟肖。渐渐地,天鸣愣住了,他看见一股殷红的鲜血在锈迹斑驳的唢呐管上流着,是那么刺眼!一股,两股,天鸣毅然拿走师父的唢呐,三爷再也没忍住,“哇”的一声,一口鲜血吐在地上。但他顾不得擦去嘴角的血迹,大吼一声:“拿鼓来!天鸣,你继续吹!”说着,便“咚咚咚”地敲了起来。那一刻,他的眼神是那么坚决!那么无畏!
我的眼泪从眼角悄然滑落。这个坚毅的身影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头。
焦三爷是在用生命吹唢呐呀!他不顾自己老弱的身子骨,毅然决然地吹响《百鸟朝凤》,这不仅是对德高望重的死者的敬重,更是对唢呐艺术刻骨铭心的热爱啊!他把唢呐吹到了骨头缝里!我的视线又一次模糊了。
为什么焦师傅能用生命吹唢呐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是传承的力量!他用自己的鲜血告诉乡亲们,不要忘记唢呐;告诉天鸣,不要气馁,牢牢守护唢呐的技艺,八百里秦川不能没有唢呐!
现在,只要一打开收音机、电视机,就听到或摇滚或悠扬的西洋乐曲,它们就像细菌一样无处不在,肆意侵占着民族乐器的世界。许多民俗艺术正在远离我们,濒临失传。
庆幸的是,又有人开始重视民族乐器,唢呐艺术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些曾经拼了性命保全民俗技艺的民间艺人们,多少也能得到一些安慰了吧?
知道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唢呐这种乐器,
欣赏中国民族音乐,百鸟朝凤,这种感官的话肯定是非常好的,毕竟中国富丽堂皇的东西很多
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篇一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 一. 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 传统 文化 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四. 音乐对人的影响 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团敬畏与仰望。又如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互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的体味主人公的情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 五.音乐与素质 教育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纳入了普系的教程,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 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篇二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 民间 故事 ,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从十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著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第二段发展部里面有三小段: 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开始如大浪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篇三 记得中国顶级的成功学激励大师陈安之讲过:比尔盖茨之所以会成为世界首富,答案是他具有非凡的眼光,选择了最具前景的软件行业,如果他选择卖烧饼,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由此可见“选择”的重要性。在我们身边很多人每一天都在任劳任怨、勤奋努力的工作,但收获颇少,平凡依旧,原因是没有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是与 方法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大纲、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专家倾力协作 科学构思教学内容 纵观我们整本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不难发现:专家为了实现新课改的各项目标,紧扣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多角度、多 渠道 地从各个领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聆听中树立正确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中体味音乐鉴赏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从教学评价入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的协调发展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专家们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呵护,引导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例如:《音乐与人生》、《京剧大师梅兰芳》、《贝多芬》等单元侧重将音乐和作为音乐活动主体的“人“联系起来,使音乐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人“的活动。一切从“人”的思想、意识、兴趣、情感出发。 其次,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聆听,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 学习方法 。例如:《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器乐》等单元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区域风格特征,认识民族音乐中的体裁,感受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从而得到文化、精神洗礼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旁及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民族音乐,从而归纳民族音乐的鉴赏方法。 第三,通过欣赏多种中外音乐作品,认识、了解、掌握音乐要素、音乐流派、代表人物、风格特征、题材文化、流行音乐等方面知识与技能。例如:在《京剧》、《非洲歌舞音乐》、《爵士乐》等单元中,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知识与技能恰好是服务于我们的欣赏过程,有利于我们鉴赏音乐的旋律美、和声美、结构美。例如:京剧单元让我们知道了人物行当、唱腔、京剧名家、京剧的发生发展历史等知识;非洲音乐单元则是让我们了解了非洲乐器、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爵士乐单元则让我们学习到了爵士乐的相关知识,了解爵士乐的主要特征和风格特点。 在教材的构思的过程中,专家往往在同一单元中同时考虑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多个评价标准,并使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方法;在方法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人生观,真正达到音乐鉴赏课教学目的。 从音乐内在体裁结构入手―――分时期 分流派 分地区 分门类设置教学内容 专家们在进行内容选编的时候,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时期的音乐,选择了巴洛克、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的音乐,并对其代表人物进行了介绍;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音乐,选择了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选择了京剧、爵士乐、中国民族歌剧、古琴音乐等不同门类的音乐作品;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民族的音乐,还选择了中国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民族歌曲等等。都较系统、全面的含盖了各种音乐题材、风格和流派。从音乐鉴赏内容层面上基本上满足了教师学生“教”与“学”的需求。 根据笔者三年来的新课程教学 经验 发现:尽管教育专家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费了不少心思,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选择的内容顺应了新课程的正确导向,为学生找到他们眼中“最新”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彻底的课改,同样也在努力的寻找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情”,那份“美”。然而,音乐课堂上他们总是没精打采,毫无兴趣。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异疑,他们认为教材所选择的内容陈旧、曲调老土、配器难听、版本单一等等,基本上都“不好听”,“不爱听”。所以,现在从学生的角度谈谈音乐鉴赏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生强烈呼喊 我们努力过但没有“兴趣”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师,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是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等等。总之,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那么,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 与时俱进 追求音乐的流行美 现代世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紧紧的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经过笔者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 时尚旋律美,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首要需求 在《学堂乐歌》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后,我认真的 反思 并作出了调整,我将“学堂乐歌’和 “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的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看了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的人还看: 1.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 2.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00字 3. 大学音乐鉴赏学习心得5篇 4.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5.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的范文 6. 大学音乐论文的范文
《百鸟朝凤》讲的是两位唢呐艺人为了自己的信念而产生了一些师生情,这部电影展现出我们不知道的唢呐 文化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百鸟朝凤 观后感 悟与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1
艺术处处都有,时时感染着我们。音乐的美就像只百灵鸟儿,谱写出一首首美丽动人的乐章,使我们聆听着经典之作。
《百鸟朝凤》,也称《百鸟朝王》、《仪凤图》等,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也是用唢呐演奏的传统经典曲目。它以奔放热情的旋律和用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欢腾情景,表现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抒发人们美好欢乐
的心情。一般在结婚等喜庆的日子里演奏,代表吉祥、幸福!乐曲开始,由唢呐吹出一个长音后,接着是呈现百鸟齐鸣的引子,然后是一段欢快的旋律,接着便是在固定曲调伴奏下各种鸟的争相鸣叫声,情趣盎然,形象鲜明。使用快速双吐的演奏技巧,和气息长时间不断的长音衬腔,音乐高潮迭起。尾句再次百鸟齐鸣,与引子相呼应。用心去感受,使人陶醉!
随着乐曲的声响-----山谷中飞出一只小鸟,它美丽动人的景象在我眼前浮现,它的羽毛是那样的光彩夺目,明亮的眼睛,婉转优雅的飞行姿态,仿佛仙女飘过。
当音乐高潮起伏时,你会觉得好像愈来愈多的鸟儿从山谷丛来直插云霄 ,自由的飞翔在广漠的天际,犹如在空中漂浮的小白云朵,吉祥美丽!这来自山谷的鸟儿们聚集在一起,连同捡来的食物,一同飞往西边。虽然一路坎坷,它们不畏艰险,朝着凤凰呆的地方,向鸟中之王飞去……。因为,每当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传说 凤凰以前也是一只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但它非常勤劳,别的鸟儿吃饱了在玩,它却从早忙到晚,不停的采集果实,储藏食物。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找不到食物,饿的头昏眼花。这时,凤凰打开山洞,把里面的食物拿出和大家共度难关。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众鸟儿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当音乐接近尾声了,我仿佛还在回味这激动人心的美妙旋律----。是啊,百鸟朝凤唢呐演奏-----它的艺术至今达到最高的境界,也是艺术家们不断精益求精的经典佳作。
音乐是美好的,它使人陶醉向往。如果生活像美丽的项链,那么音乐就是那璀璨的珍珠,我将终身与艺术相伴!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2
《百鸟朝凤》讲的是唢呐匠的 故事 。唢呐作为一种中国乐器,是古时候的礼制的延续。红白喜事,不同场合、不同社会地位,排场和所奏曲目也不同。普通人家过世,吹四台,富贵人家吹八台,而德高望重者过世才可吹奏“百鸟朝凤”——一首难度高、气势浑厚的大悲之乐。
电影开始时的1983年,还是唢呐匠备受尊重的年代。但与其说尊重的唢呐匠,不如说尊重的是“礼”。那时候的婚礼请唢呐班来演奏,是要对唢呐师行迎师礼的。主角焦三,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尊重的唢呐匠。因为在无双镇,只有他的焦家班会吹“百鸟朝凤”。
但焦师傅逐渐老去,他需要把手艺传给一个“把唢呐吹进骨头缝儿”里的人。这个人就是他刚收的小徒弟,游天鸣。游天鸣十几岁到焦师傅家,从吸水学起,到学会用唢呐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鸟叫,最终二十几岁学成“百鸟朝凤”,从师傅手中接过焦家班,自立门户为游家班。
游天鸣自立门户应该是在1995年左右,那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全国都在搞经济建设,大家一致向“钱”看。老辈儿的规矩,婚礼丧礼的礼制,都没人在意了。唢呐匠作为礼制产物,自然也不再有当初的江湖地位。游鸿明自立门户后的第一次活儿,是小学同学的婚礼。演奏时的太师椅变成了长板凳,入门时的迎师礼变成了大红包。导演用钞票,展现了物质对精神的侵蚀。
有人看过电影后说备受鼓励,要开始保护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我当然不否认这点,唢呐是非常有特色的中国民俗乐器,更不用说背后的礼制曾经是非常先进的国家、社会制度。但看过电影中令我感触颇深,几次落泪的不是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而是我看到当一个人心中有了“应该怎样”的信念的时候他的人生状态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准备去看这部电影,你不要想着这是一部拍中国唢呐匠的电影。你可以把唢呐换成小提琴,换成油画笔,甚至换成寿司。不要去挖掘“民族”的东西,不要去从唢呐中找“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就仅仅是看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喜欢到极致,是一种什么状态。
电影中两个场景触动我最深,恰好体现了这种匠人和个人的精神。
第一个场景,是游天鸣和小师弟蓝玉在草房里睡着了不慎失火。天鸣从火中抢出了师弟的唢呐,但火势太大,天鸣来不及拿自己的唢呐。焦师傅闻声赶来,看到天鸣手中空无一物,蓝玉手里的唢呐完好无损,愤怒难忍给了天鸣一个耳光,厉声说道:“告诉你的唢呐离口不离手,唢呐呢!”天鸣老实不敢说话,蓝玉见状向师傅解释到,自己的唢呐是天鸣从火力抢回来的。焦师傅听完便消了气。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3
唢呐,在现在已不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这种古老的民乐逐渐被西洋乐器所取代。但是,有一首唢呐曲,在看过一部电影后,已被深深烙印在了我心里,那就是——《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讲述了游天鸣自小拜师学唢呐的故事。从电影开头唢呐的光辉岁月,到最后的逐渐没落,无不让人感动。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则是电影的尾声,一位老者,手拿唢呐坐在家门前的台阶上演奏着,有一对年轻女孩走了过去,还向老者身前的杯子里投了一块钱,这多么令人感到屈辱啊!
那位老者的唢呐技艺极好,可是,曾经无比光辉的唢呐技艺,如今,却只能用来像乞丐一样讨钱,这如何能不令人感到屈辱心寒呢?再回顾电影的开头,二十几年前的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为红白喜事伴奏,多么光辉,多么光荣啊!可如今,有谁还尊重我们唢呐匠?没有。我们自己的东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这么被人给遗忘抛弃。而这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那些西洋乐曲新鲜,有趣,可我认为这并不值得我们为其放弃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而对于那些赶流行,推崇西方文化的人,我想问你们几句,你们从哪里来?你们记得自己的根吗?
我认为,西方文化是非常新鲜,有趣,但是,我们要时刻记得,不能够本末倒置,不能忘记我们作为中国人,要将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要像游天鸣一样,将属于我们的文化时刻记起,烙印在心头,有着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信念。
唢呐匠只不过是沧海一栗,它反映了现代人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任由别人将自己的东西拿走。我们不能像电影里的那些混混,要像天鸣和他的师傅一样,将中国文化传给我们的后代。
百鸟朝凤,唯有坚持方能成凤。要学习电影里的唢呐匠们,传承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的坚持。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4
《百鸟朝凤》是我国第四代著名导演吴天明的绝唱之作。2019年2月,《百鸟朝凤》完成剪辑制作,仅一个月后,吴天明导演就离世了,《百鸟朝凤》就此成为大师绝唱。
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天明的电影不仅书写了一个时代:《人生》《老井》《变脸》……在电影票两毛钱一张的年代,他导演的电影有过亿票房。而他之所以名垂影史,更是作为幕后推手,为影坛培养了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周晓文、田壮壮、何平、顾长卫、芦苇等一批蜚声国内外的电影人,被誉为第五代导演的“教父”。
电影讲述了一个坚守信念的 励志故事 ,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百鸟朝凤”没那么简单
《百鸟朝凤》是唢呐名曲。然而,它并不仅仅是一支曲子那么简单。据影片主演陶泽如介绍,《百鸟朝凤》原是欢快的曲子,常被用于乡间结婚喜事。然而在电影《百鸟朝凤》中,吴天明导演将其改成了哀曲,变得深沉庄重。一般情况下不吹此曲,“只有德高望重者,才配得起为他吹《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承载的是对人生的评价。”
正如黄建新导演所评价:“吴天明用‘一个年轻生命的成长’与‘一个生命的消亡’交叉来表现了一种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是他的,又是全人类的。电影到了这个份儿上,才是真正的大师。”
辗转两年,上映不易
20-年吴天明导演离世后,因为缺乏宣发费用等原因,《百鸟朝凤》被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吴天明导演的女儿吴妍妍四处奔波,直到遇见了著名制片人方励。“我让方励老师看了《百鸟朝凤》,他看完之后背过身去,半天没有说话,等他转过身来,满眼都是泪水。然后他问你缺什么,我说缺资金,我现在没有足够的钱来做这件事。方励老师说你缺多少钱我给你补多少,一定要把这部电影推出去,哪怕头破血流,也要为了这部电影跟市场打一仗。让观众都看到吴天明导演这么好的一部作品,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这位艺术家。”
对此方励表示,《百鸟朝凤》是“电影中的电影”,每次看片都被感动落泪,因此毅然决定亲自带领“志愿者”队伍,集结社会各方力量与业内同仁,为电影推广尽其所能。
于是,在《百鸟朝凤》制作完成的两年之后,这部影片才终于得以跟观众见面。
“大半个中国电影圈”自发力挺
作为吴天明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百鸟朝凤》在整个电影圈和业内得到了前所未见的支持。近百位志愿者不辞辛劳,为电影推广尽其所能。全国九大影业发布联合声明,为影片发行保驾护航。张艺谋、徐克、黄建新、陈凯歌、贾樟柯、张一白、韩寒、黄健中、谢飞、何平、张扬、管虎等多位著名导演齐声应援,义气相挺。
著名导演贾樟柯认为:“《百鸟朝凤》表现出对文化本身的‘在意’,这个时代在意这样事情的人不多了。只要看五分钟,就会被这部电影打动。”著名导演黄建新看完《百鸟朝凤》后大力推荐:“这部电影包含着天明导演对生命的体会,对理想的坚持,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灵魂的拷问。影片大情大爱,至情至深……我是含着眼泪看完的。这部电影富有魔力,你看了,会影响你的人生……”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5
我去看了《百鸟朝凤》,期间哭的稀里哗啦,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表达方式,周围抽咽声就一直未曾中断过。能赚取人们眼泪的片子虽不一定是好片子,但一定是触及心灵的片子,一定是令人若有所思的片子。
6号上映那天就想去看的,可在我们这样的三线城市有些电影是不给排片的,昨日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提到看了此片,我便向其询问观影场所,在得知周末有两个影院每日有一场后我果断购票,放弃了之前的一些安排。
我不想在这里评说这部影片,更不想剧透,故事是简单的,但镜头传达出来的情感却那样真实以及震撼人心。能放弃各式商业大片而选择排片率如此之低且时间又不大合理的人,他们大抵也是有些文艺气息的,或者喜欢文艺一些的生活方式,文艺的人呢,通常是感性的,所以整个影厅哭声一片也不足为奇。
人们为什么要看电影?有些人当作娱乐,有些人是无事可做,选一部文艺片来看,娱乐性几乎没有,话题性却十足,只是我又一个人去看的,无人谈起,故此才要写这一篇,算是推荐,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相见,坐在一起聊聊传统与革新的话题。
如果不考虑盈利的话,我有许多想法,可实际上都无法实现,一旦想到生存的问题,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时代在变,而且变得那么快,稍不留神,就成了落后分子,就成了文盲。想想以前,一个唢呐匠人,他可能就是个文盲,可这不耽误人们对于他的尊敬,每当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东家是要行迎师礼的,一把太师椅至于堂前,匠人独坐其中,那是何等威风。一般家请个四台,富裕户请八台,若是德高望重之辈,可奏百鸟朝凤。您说您出钱请奏百鸟朝凤,对不起,这个真不行,祖上的规矩,能享用百鸟朝凤者必是德行兼备之人。
人们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匠人不为财,他们还是人吗?此人非彼人,意为君子,谁说君子不能是文盲呢?品行一致,即为君子,这话是我说的,我也就读了个大学本科,在不远的将来,我也得算文盲一个,那天在千山书院参加活动,一排坐了四个人,其中俩硕士,另一个北京地质大学 毕业 的90后美女创业者,致力于将中国 传统文化 出口到海外。其实,她也口口声声说要钱,如果没有盈利点这个事情压根做不下去,就像办了四期的文艺小咖秀,压根没设计盈利模式,那今天会有这样的状况也不足为奇。
我呀,没有赚钱的脑子,也没赚过钱,更不懂商业经营,赔钱的事情倒是做了不少,一个人在没有任何人带的情况就独闯古玩市场,结果呢,全军覆没,工作几年的积蓄全部付之东流;一个人没把事情干成,那参与众筹吧,跟着一伙陌生人做起书吧生意,钱虽然没有投入多少,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却是大把大把的,结果呢,大老板说我这半年变化最大,得请他吃饭,得感谢发起人。的确是这样,我真是要好好感谢他们搭建的平台,不过,我更要感谢自己,若是没有连续十个晚上的坚守,我哪里会参与这次众筹,而且我也真的为这次众筹做了许多外在的事情,我一连跑了几趟北京,还特意休了年假在北京住了几日,去了中关村的车库咖啡、3W咖啡等,去了两家单向空间,去了 雕刻 时光和三联书店,去了宋庄蜂蜜书店,去了国贸必帮咖啡。从12月16日 塔罗 社开张,一共做了20场活动,服务人次100有余,服务时长约50小时。除了给趁早读书会做活动和塔罗茶馆那两期有要求消费,其余均未达成有效盈利。
还有两周,众筹就彻底结束了,真是不到最后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做事情,累是必然的,若是有意义,那是值得的,我觉得这就是匠人精神,不在乎身体上的劳累,那一曲百鸟朝凤不是吹给人们听的,真正的欣赏者只有自己。周三我还会照常去,只是我再不做牌了。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相关 文章 :
★ 百鸟朝凤观后心得感悟范文
★ 《百鸟朝凤》观后感5篇优秀作文
★ 百鸟朝凤的观后心得感悟范文
★ 《百鸟朝凤》观后心得体会
★ 百鸟朝凤观后心得总结5篇
★ 《百鸟朝凤》的观后感心得
★ 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5篇精选范文
★ 百鸟朝凤观后收获心得
★ 《百鸟朝凤》800字观后感5篇精选
★ 看完百鸟朝凤有感心得范文
音乐的魅力真的,我只能说人真的很脆弱,而音乐最直接抵达内心深处所埋藏的情感。《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我听过很多次,而独独在中秋节的紫藤听了后,我却大大反常。跪坐开始时,我就隐隐约约得觉得旋律十分熟悉,却始终没有意识到是《二泉映月》到第二种风格的《二泉映月》展现时,我开始反常……那有一搭无一搭的断断续续的二胡声,揪得心痛之后,我有一种冲动,想站起来的冲动,去关掉,因为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那二胡拉出旋律太悲怆太苍凉,在那时断时续,实际却是连续成一体的嘶哑的声音中,我不能站起来,情不自禁的留下泪来,一滴又一滴缓缓流过面颊,流过嘴角,从下巴流下,滴到手上。每眨一下眼睛,就一滴泪水凝结,慢慢滑落。我抬起头,望向天花板,希望把注意力分散,放到别的事物。但是,这些努力都是徒劳,那种影响力太强了。我无法阻挡,无法将它屏除在心外。它像一股魔力吸引着我,却又让我无法抗拒,觉得是一种煎熬,仿佛我在亲身经历那样一种磨难从而因来我本能的反抗。音乐慢慢的消逝,但是这样的氛围却一直环绕着我……我自认为我是一感情不外露的人,也是一个内心坚强的人,为音乐而伤心落泪,这是第一次。记得老师说,日本演奏家小泽说过听《二泉映月》要跪着听。我也只是在跪着时,才对此首曲子产生了共鸣,才真正认识《二泉映月》,而是它的版本都将它的色彩变得绚丽失去了苍凉的意境。音乐会扰乱内心的平静,影响人的情绪,音乐是有生命力的,它是人生阅历的再现。它或轻快、或活泼、或深沉、或清亮、或忧郁、或神秘……凡此种种,都向人们诉说着它的故事,它的经历……音乐是美的,真正理解音乐的人,为它痴迷,为它欢笑,为它流泪,这就是音乐。
超验的艺术──谈莫札特的音乐轻快愉悦的风格我一直对家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很有兴趣。有些人认为宗教是桎梏艺术的最大元凶,有人认为没有宗教就没有办法呈现出艺术最超越的心灵,有人则宣称艺术可以取代宗教,并达到宗教的功能。于是我决定「宗教音乐」。我的想法是,不管宗教与心灵的关系究竟为何,宗教音乐绝对呈现的出最真实的心灵状态。在研究宗教音乐的过程中,我对莫札特尤其好奇,因为他在萨尔兹堡这个宗教重镇成长的岁月中,一直为其生计:教堂管风琴职位谱写为宗教仪式而有的宗教音乐,而萨尔兹堡主教对莫札特这个艺术家又非常的不尊重,把莫札特的才华弃若敝屣,不断限制他的创作,甚至规定莫札特的宗教音乐只能写小弥撒曲,把莫札特自由的心灵视若宗教中的杂质。这期间,莫札特为想离职,主教竟然以辞去莫札特父亲之职务使其生活陷入困境来要胁莫札特。莫札特为了想离开撒尔兹保受限的创作气氛,与不被器重的艺术生命,也曾在母亲陪同下,周游当年以神童之名走访过的诸如慕尼黑,奥斯堡,曼汉,巴黎,伦敦,海牙,巴黎,里昂,瑞士等大城,想另寻创作生涯的开始,结果非但没有成功,母亲反倒因旅途劳累而病故。莫札特并不想耗费时间教授音乐课以餬口,只好再返回撒尔兹堡,忍辱继续作管风琴师,最终还是以跟主教彻底决裂收场。对萨尔兹堡的宗教气氛,莫札特曾写信给朋友说:「作人还是不要太『虔诚』比较好!」所以莫札特的生命,其实一直周旋在创作渴望与维持家计的现实中、周旋在跋扈主教的宗教压力与自由的艺术生命之间挣扎不已。和谐中隐藏的突兀莫札特六岁时的画像,此时的他是人所周知的神童。莫札特的父亲 Leopold Mozart莫札特的母亲莫札特的音乐总体而言非常轻快愉悦,这简直跟他的生命史格格不入。研究音乐史的人都知道莫札特的音乐生命非常早熟,他才三四岁就已充分显出其音乐的才华,七岁就以神童之名周游欧洲演奏钢琴,这时的莫札特深被王公贵族们宠爱,其音乐中的欢快愉悦是很能被理解的。这种欢快性质,也深深著莫札特的宗教音乐。他最早的宗教音乐 Kyrie(KV33)创作时年仅十岁,Kyrie的内涵是「求主垂怜我的生命」,其实应当是深沈的信仰告白,但这绝非被人视为稀罕天才的小小莫札特所能理解的。但很奇怪的,莫札特到了成人,已不再因神童受人宝爱,开始在撒尔兹堡跟主教折冲郁郁不得志以后,其音乐竟然还是有著愉悦欢快的特点。正是因著这种音乐风格,音乐诠释家开始注意在莫札特音乐中潜藏的,突然出现突然消失的小调,不谐和音与半音阶,他们都发现这些音符在诉说著欢快之外的另一些东西,而莫札特每每在彷佛不经意间陈述出这些情绪后,便立即以欢快,以和谐再度压过。而这样的音乐风格出现最明显的,就是在母亲去世,莫札特又必须比以前更卑屈的返回撒尔兹堡作管风琴师以后。譬如莫札特的 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V364),此曲作于 1779,此时母亲已过世,莫札特回到萨尔兹堡,跟主教仍旧不合,(一年后终于彻底决裂),此曲就在一向欢愉轻快的风格中,间杂有半音阶的快速回旋上升音符,给人很焦虑不安的、彷佛想离开逃跑的感觉,此外还数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沈重的往返对应,好像是在不安的质问著什么。但是这种音符的出现,都是突兀的过渡,不知何来何去的在和谐声中突然出现突然消失。虽然这种焦虑感,严厉的大主教是不可能准许莫札特将其放入宗教音乐的。但若仔细聆听同期的宗教音乐C大调庄严弥撒(KV337),就在其 Kyrie中,便有著间杂半音阶的上升,与突然出现嘎然而止的不谐和合音,尤其是因著其合音突然收入休止符,给人「提出没有答案」的不确定感十分的明显。这种宗教音乐的表达,已经是十分露骨了。不管莫札特最终是如何的以欢快否定忧郁与焦虑,其音乐呈现出来的真实心灵,却还是可以被聆听音乐者感觉出来:莫札特渴望自由渴望离开,对当时的生命处境并不满意。莫札特于 1781年终于跟大主教决裂,据说,是大主教踢著他的屁股,当众很难堪的把他赶出去的。莫札特在信中告诉父亲,「主教说为他服务的人中,没有像我这样坏的,又说其他我都不想重复的难听的话,还说我没教养....。请你不要灰心,离开大主教我想我就开始会教好运了。」从此,莫札特开始他更艰困的,收入极不稳定的人生。灵魂深处的信仰告白莫札特离开撒尔兹堡后,于 1783年创作了他最著名的「C小调弥撒」(KV427),这曲弥撒因为没有教堂仪式肯用,终于没有完成,但光就其完成部份,便有人将之与巴哈「B小调弥撒」、贝多芬「庄严弥撒」并列世界最伟大的三大弥撒曲。这首弥撒曲的 Kyrie,先以乐器出现沈重的主题动机后,乐器与人声呈现二种不同的主题赋格,人声也分四部赋格。人声一开始就是急遽升高再急遽下降,给人十分戏剧性的激动感,而器乐主题重头到尾循环反覆进行式,彷佛在陈述一个明知结局却无法停止的抉择,更衬托出人声四部赋格「主我求你垂怜」的哀鸣。中间「基督请你怜悯我」歌词部份,是独唱清柔祈祷风,与合唱清柔祈祷风时而对话,时而互相附合。等祈祷风结束,就又回到器乐与人声二部赋格。
1、音乐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学会享受音乐便是迈出了享受美的第一步。曾经我以为音乐就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是有内涵、有思想、有情感的,由一个个音符排起来的乐谱是有生命的,让人感悟,让人身临其境,让人感同身受,让人欣喜不已。
2、我在这门课里不仅学到了很多知名作曲家的人生经历,还通过这些或喜或悲的故事、或欢快或低沉的乐曲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情绪低落时,具有愉悦向上旋律交响曲、进行曲使我感到心情豁然开朗;在心情烦躁时,温柔平和的轻音乐让我能慢慢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在独自无聊时,听一些浪漫唯美的音乐可以让我感到充实不寂寞。
3、音乐有古典与现代之分,有中国与西方之分。在我国,现代音乐较为流行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是最著名的、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潘玮柏、胡彦斌、陶喆也是很受欢迎的优质歌曲高产歌手,他们大多从21世纪初出道并活跃至今。周杰伦的音乐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应该说是具有创造性的,他那融合西方说唱及自身演唱特点的经典唱法使很多人打开眼界——原来歌也可以这样唱。
4、我初中的时候很崇拜他,他是很多人的青春记忆,正如他所说,就算他以后不再流行了,但只要大家对爱情感到累的时候听到《简单爱》可以感到幸福,他就没白在大家的青春里出现过。
虽然他的特色是吐字不清的说唱,但他也有很多融入古典因素的中国风的歌曲,例如《东风破》、《菊花台》、《青花瓷》、《发如雪》等,悠扬动听的旋律广受大家喜爱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家在潜意识里对古典音乐还是有热爱的。古典音乐的魅力可以影响至今是因为它纯净独特的美。
5、所以我最欣赏的还是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优秀与卓越是毋庸置疑的,有太多优美的旋律让人万分欣赏,赞叹不已。有太多优秀的作曲家让人敬佩崇拜,我最喜欢的是巴赫,他的作品中我最偏爱《G弦上的咏叹调》,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播放此曲,心情总是会渐渐好转,屡试不爽。
其它人的更优秀的作品也是数不清的,拿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说,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但惟独只有贝多芬选择了用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一. 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二.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四. 音乐对人的影响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团敬畏与仰望。又如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互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的体味主人公的情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五.音乐与素质教育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纳入了普系的教程,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袭人最受某些人斥责的就是认为她在王夫人前造晴雯的谣(注一),加上王善保家的的挑拨,以及王夫人不喜黛玉(至少黛玉型的「美人儿」,见七十四回),所以就算晴雯是贾母所选,而且有意「将来给宝玉使唤的」(七十八回),也没法避过受逐、病死(还遭火化 (在从前乃是一种侮辱))的结局。 那些人的理由是:否则王夫人怎会知道一些宝玉和丫鬟们的秘密话,而且宝玉也极怀疑袭人(注二),后来还在芙蓉女儿诔中表示愤恨(注三),至于袭人的反驳仅是:「天知道罢了」,还说:「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不但有欠厚道,而且显露妒意。 但是,这种判断虽似可以「争权夺宠」之常理推得,却无直接证据。反而有一条直接反证,那就是:王夫人受了王善保家的的挑唆后,唤晴雯来套问话:「宝玉今日可好?」晴雯「是个聪明过顶的人」,见状有异,「便知有人暗算了」,立即编了一套话,谎称「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一起」,还说:「不过十天半月之内,宝玉叫着了,答应几句话,就散了,�6�4�6�4�6�4所以宝玉的事竟不曾留意」,又反将一军:「太太既怪,从此后我留心就是了」。可怪的是王夫人竟「信以为实」,忙说:「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七十四回)。试问如果袭人打了小报告,王夫人会上当?就这欺主一条就可撵出去,没人有话说,何至要以「这样妖精似的东西」来作理由,还得向贾母谎报晴雯得了女儿痨。 还有一条间接反证,那就是当王善保家的在说晴雯坏话时,王夫人还不知道晴雯这名字,若是袭人早密告,王夫人岂会装不知? 再者,以袭人性情论,与她关系不比寻常的宝玉挨打后,王夫人找她私问是否贾环告的状(注四),她都不肯说(卅三回),真是个「没嘴的葫芦」 (七十八回贾母语),但反而对宝钗说了。这说明她长幼界线分得很清。 第三,袭人要赶走晴雯,其实有过一次好机会,那就是卅一回晴雯跌了扇子,宝玉因种种不顺心之事接着发生,就说了她几句,引得她顶撞得宝玉「气的浑身乱战」,袭人忍着伤痛出来劝,一句「我们」更惹恼这「心比天高」的丫头,讽刺得袭人「羞得脸紫涨起来」,宝玉在气头上执意要回王夫人,打发晴雯出去,「袭人见拦不住,只得跪下了」,这才止住了一场风波。试问如果袭人嫉恨晴雯已久,不跪、不拦就达到目的,错也不在自己,以王夫人不喜欢晴雯这模样的个性论,不撵出府去,也可能调回贾母处。(晴雯的「俏」、「勇」表现也就没了) 所以,袭人的理由可能是对的,那就是宝玉平日说话「有什么忌讳的?」而各院中难保没有其它地方插进来的人,专司打探。例如在四十九回平儿丢了虾须镯,王熙凤立刻就笑道:「我知道这镯子的去向,�6�4�6�4�6�4不出三日,包管就有了。」果然,到五十二回就由怡红院的宋妈妈检举坠儿偷镯而破案,平儿还对麝月道:「二奶奶出了园子即刻传话给园里各处的妈妈们,小心查访。」可见凤姐平日在府内府外各处都布下了网民。另外,在七十二回贾琏央求鸳鸯偷贾母之物去当,到七十四回邢夫人马上知道,雁过拔毛,勒索了二百两,这也必是在贾母处暗伏通风报信者所致。还有,廿七回宝钗在滴翠亭外一听小红的声音就知是谁,而且知道她「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这虽不是说宝钗在怡红院安排了人,但也是透过各种打听得到的结论。因此,宝玉与芳官、四儿等说的「私自顽话」被传出去,经王夫人打听得知也是很有可能的。宝玉可以怀疑袭人,但不表示袭人就是进谗言者。 总之,不要说在王夫人保护下,晴雯抢不到袭人前面,就算宝玉更喜欢晴雯,只要能跟着与她「初试云雨情」的二爷,袭人也会忍,她不是争斗型的人,试想为了保住「出名的贤人」的美名,连卅七回院中人讽刺她是「西洋花点子哈巴儿」都不介意 ;而从第五回判词:「温柔和顺」和「似桂如兰」以及十九回回目「花解语」、廿一回回目「贤袭人」来看,皆是赞辞,袭人也不致进谗,何况若是进谗被宝玉知道,她就不可能跟二爷了,其中利害她岂能不知?再者就是,结构上大观园群芳虽各有个性上之优缺点,但皆非恶人,袭人还是要角之一,如此解释更合红楼梦大布局(参「浅谈读红楼梦好处」一文)。 至于宝玉为何会怪到袭人身上,只能说他太喜欢晴雯了,又不懂事,因此作了反射式的反应 ,袭人也知道怎么辩也是没用的。 注: 一, 其它还有在王夫人前暗示要提防黛玉与宝玉不轨,以及在电视剧中向王夫人提议借元春旨意命金玉结合(按此种安排不但无据亦无理,见「大陆连续剧可议处」)。 二, 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了,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七十七回) 三, 例如比恶人为鸠鸩、薋葹,而欲「毁诐奴之口」、「剖悍妇之心」。(七十八回) 四, 袭人不会不知道王夫人讨厌赵姨娘和贾环,就算不知赵姨娘曾以魇魔法加害宝玉(廿五回),但至少知贾环泼过宝玉灯油(廿五回)。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死,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三、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四、探春 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王熙凤因病卧床不起,便由探春、宝钗,李执等人主持家务,此期间,探春查看家中大小帐目,发现发放给各个房的月钱和发放给买办的重叠了,便想出了两全的办法,与宝钗等人商议.“年里往赖大家去,与她们那儿的姑娘闲谈,才知她们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破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发放月钱重叠之事于贾府已早有弊,可满园子的姑娘丫头无一人能指出个一二三来,探春却从赖大家中得到启发,和自家的情况对比,最后提出好的办法,岂不是足以见她的办事能力和精干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素质。谁怪宝钗说“真真膏粱 之谈!你们虽是个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而后宝钗又玩笑似的说“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么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探春闻此言,却一本正经地回答“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等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如此一番精辟的言辞,岂是一位普通女儿说得出的,非有政治眼光能矣! 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处事的果断干练显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而宝钗的嬉言却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论,真是叫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五、薛宝钗 纷飞蝴蝶绕楼院,暖逐东风扑几回。扇影乱摇忙玉腕,粉痕斜溜湿香腮。偶因游戏间消遣,岂为迷藏暗捉来。恰怪亭中私语久,防人忽把绮窗开。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份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种礼束的守卫者,并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与人关系甚好,受众的喜爱。她的性格中有王熙凤为人的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如在每四十八回中,薛姨妈道:“……莺儿一个人,不够伏侍的,不要买一个丫头来你使。〃宝钗道:“买的不知底细,倘或走了眼,花了钱事小,没的淘气。倒是慢慢打听着,有知道来历的人买个还罢了。〃这里表现出她的处事小心。又如香菱向宝钗道:“我原要和太太说的,等在爷去了,我和姑娘做伴去。我又想恐怕太太多心,说我贪着园里来玩,谁知你竟说了!〃宝钗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的了,只是没有空儿……,所以趁着机会,越发往上一年,我也多个做伴的,也遂了你的心。〃这里表现出宝钗了解家人心里,为人圆滑。总之,薛宝钗是个深受封建束缚的人。 六、刘姥姥 红楼梦》中出场人物有四百多位,而且个个栩栩如生,就是那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也是写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就拿刘姥姥来说说吧。 出身乡村的刘姥姥来到了贾家,凤姐导演了一幕闹剧,在贾母那里吃饭的时候,丫鬟只捡了一个鸽子蛋放在刘姥姥那里,刘姥姥不知羞耻地说:“老牛,老牛,食量大如牛”,此时老刘那种直爽,快直的农民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然后刘姥姥又说:鸡蛋俊,小巧”,说明她见识敷浅,只知道吃。到后来鸽子蛋滚到地上,刘姥姥赶紧去拣,其农家那种艰辛勤俭穷酸的形象跃然纸上,与高贵阔气的贾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封建官僚与穷苦百姓差距之大,讽刺了当时的封建社会。最后,她与众姑娘对联,用的都是粗俗的言语,可见她文化甚少,引得大家一阵大笑。 总之,刘姥姥这种封建、贫穷、可笑的形象通过作者的笔墨,全部体现出来。 七、晴雯 晴雯乃贾府内又一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天生的叛逆,直率,任性以及无所忌惮的言辞给读者呈现出了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晴雯并未因为宝玉是她的主子而谦虚,忍让他的无理大骂,而是以理辩驳。例:“平日坏了多少宝贝也不心疼,今儿一把扇子惹发了这么大问题”。“今儿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何苦来呢。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调好的使”。“我是一个蠢材,那里陪打发吃果子呢?倘或在砸了盘子,更了不得!”。只见她的反抗精神。而袭人的好心劝解又被她冷嘲热讽地反驳一翻,可见她的直率。而她又以撕扇子来取乐,不顾他人的看法,尽由自己开心,事后会做何评论,造成何种影响他都不会去理会。还有几句:“我不敢惹爷”“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我来撕”等。这一切刁酸无忌的语言把她的任性,也是我行我素的反叛精神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也正是这一系列语言使晴雯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了。 八、平儿 要说《红楼梦》里丫环最漂亮的,还得是平儿,由于她被贾琏收了二房,所以地位也就不同于别的一般的丫环了,但她的出身低微这个事实却一生也抹不去,这也就决定了平儿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不会太高。 平儿天资聪慧,可偏与王熙凤成主仆关系,则显得有点儿“小巫见大巫了”,不过在日常事务处理上,平儿可是帮了凤姐的大忙了,所以说王熙凤对平儿也挺好。 但虽说跟着王熙凤吃香的喝辣的,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说平儿实际上去贾琏也有爱幕之情但是有王熙凤在,她也不敢太过于表露,而且由于凤姐婚久不孕,使她更加看管贾琏,不让他和别的女人相处太密切,当然,这一切都不是从表面上能看出来的。所以有时贾琏和平儿乘着王熙凤不在,偷偷亲热一番,被凤姐发现了,还要冷嘲热讽一番。 但是平儿还是比较善良的,当贾琏在外面沾花惹草,勾搭上尤二姐后,王熙凤假惺惺的去把尤二姐接回来,却在背地里使坏,使二姐已经成形的胎儿堕掉了,二姐也不堪忍耻辱而自缢身亡,在这期间,贾府里唯一对她好的便是平儿了,一直对他百般照顾,还把好死时将要交给贾琏的二百两银子一文不少的交给了贾琏。由此可见,平儿的心地是十分善良的。这样可爱的姑娘谁能不为之动心??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提起《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没有几个人不会恨之如骨的。乍看王熙凤很能干,但她能干却只是为了谋个人私利。王熙凤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在贾母面前得宠,于是在府里便有了势力,真是一人得势,万人不宁。把容宁二府搅得昏天黑地、家财丧尽,死得死,亡的亡,吃官司、惹人怨。有人说王熙凤很有才能,我想这是绝对不能否定,光说她能言善道的嘴,滴溜乱转的眼睛,机敏灵利的脑壳,还有做事决断的魄力,无人不夸无人不赞确有才能。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太糊涂。王虽聪明备至,但有五错:一、不够大度。贾琏娶尤二姐,这在古代社会已经很正常,夫权难耐,人家尤二姐也没招你惹你,你敬我爱地过着就是了,何苦害死人命落下恶毒的把柄?人善人聚之,人恶人恨之,今天不算帐,明天挨着你,恶人自有恶人磨,终有一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王熙凤聪明极致,为何没有想到最后的结局——下棋只看一步或者几步,却看不到全局,算什么聪明呢?只能算是聪明的糊涂!一个人有点恶也罢了,别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好吧?这害人性命可不是闹着玩滴!人在进攻面前,还是要想到退路滴!一旦贾家失势你还是要偿命滴!二、不悟智慧,妄自弄权。秦可卿死时托梦给王熙凤,让她多置善业,多置地产,以备将来遇到后患。秦可卿可谓胸藏心机的才女,其死虽冤也是一生郁郁难以得志。读秦可卿交待王熙凤的一番话,可谓睿智才女,一双利眼,从贾家的兴看到衰,分析得淋漓尽致,真是兴亡有知。然而王却对智慧之言无动于衷,不仅没有谨记在心,相反却乘势弄权。结交私党,营私舞蔽,暗害他人。哪怕为了千两银子的微利,致使一对情人双双为亡命。三、两面三刀,暗藏杀机。王熙凤在尤二姐面前表演得天衣无缝,外表上一片热情内心里却暗藏杀机。如果王的能耐用在与坏人斗智斗勇,可谓足智多谋,可是装乖弄巧欺负老实人,可真是可鄙可卑。假言一片,真心全无,真是一片邪气!四、吃醋撒泼,连身边最疼爱的丫头都不放过。平儿那么好的丫头,竟然也被她吃醋打骂,闹得乌烟瘴气。试想,连身边最好,最得意的佣人都不能维护好,怎么能够聚拢人心为她护佑?王熙凤唯一积德行善的事就是善待了刘姥姥——其实也是为了讨好贾母,寻乐子,才落下了一点仁德。五、豪奢聚敛,挥霍无度。为了讨好贾母,王熙凤当权的时节挥尽了家财——当然贾家为元春省亲建大观园已经挥霍了不少财力,而王熙凤的变本加厉更加加剧了贾家败落和倒台。王熙凤私自弄权赚到的银两其实并没有保住多少,大部分被贾琏拿去挥霍。而她自己也是穷奢极欲,贪图享乐。王熙凤的吃用住都非常豪华,衣饰装束也是贾家最阔绰华丽的一员。更不用说在其它方面的花销了。王的狠毒在史学上文学上有了名,骂声高于赞声。所以王的下场和结局自然是“忽喇喇似大厦倾”。聪明一时糊涂一世。读罢王熙凤,想起往日里的一位朋友,总是人前面后虚假一片,禁不住长叹!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何苦佯装,何苦人前背后两张面孔。朋友有误会也不怕,只要真人真面,坦率豁达,又有什么!窍喜群中不少朋友直臆胸腑,不掩不漏,反而添加几分可爱,不忍触其纯真之心,欲加珍爱!奉劝假象一片者,自尊自爱,少在好人面前装乖逞能,知过必改吧!
这个难度挺大的,你想花30个金币就给搞定,真是太天真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