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直流电动机毕业论文综述

发布时间:

直流电动机毕业论文综述

双相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就是说通电线圈会产生磁性,与原有磁场相斥,从而有力使其转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它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机器。 电动机使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原理,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原理 直流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只能转半圈,要转一圈须要换向器,使其转过平衡位置自动改变电流方向。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转子转动的原理当磁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磁极的磁力线切割转子导条,导条中就感应出电动势。电动势的方向由右手定则来确定。因为运动是相对的,假如磁极不动,转子导条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导条中同样也能感应出电动势来。在电动势的作用下,闭合的导条中就产生电流。该电流与旋转磁极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使转子导条受到电磁力f,电磁力的方向可用左手定则确定。由电磁力进而产生电磁转矩,转子就转动起来。

摘 要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调速还是交流拖动系统的基础。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采用单片机构成控制系统,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1]。本设计主电路采用晶闸管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供电方案,控制电路由软件实现系统的功能,取代传统的双闭环调速系统。系统用一台单片机及外部扩展设备代替原模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触发器、锁零单元和电流自适应调节器等,从而使直流调速系统实现数字化[2]。

直流电动机毕业论文

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的解耦控制 隐极同步电动机转矩可控性与解偶性分析 基于BUCK变换器的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基于NIOS软核处理器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逆解耦控制 交_交变频多相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谐波转矩分析 一种新型两相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SPWM控制技术 一种利于开关磁阻电机降噪的新散热筋结构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对异步电机控制方法的改进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变结构控制 直接平均转矩控制的磁链控制改进 TRT同步发电机无刷励磁系统的设计研究 笼型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电磁分析和等效电路 永磁式双凸极电机角度提前控制方式 带整流负载同步发电机的Saber建模及仿真 无轴承异步电机的单DSP控制 基于模糊与自校正技术的超声电机伺服控制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开关磁阻电机单神经元PID控制 精密工作台直线电机推力波动补偿研究 双绕组交直流发电机参数的局部辨识 混合动力汽车中开关磁阻电动_发电机纯硬件控制器的研究 基于换相过程分析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研究 基于模糊模型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的位置检测 气隙对双凸极电励磁发电机特性的影响分析 基于Park矢量模信号小波分解的感应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等效电感方法的电磁式双凸极电机系统简化控制模型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中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优化研究 两相异步电机的动态特性仿真 三相绕组Y接法单相电容电动机瞬态过程仿真研究 一种基于占空比控制技术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案 基于极弧系数选择的实心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研究 无刷双馈电机基于同步角的矢量解耦控制 基于电压解耦原理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基于离散趋近律控制的直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 神经网络和模糊算法相结合的永磁同步电机的鲁棒控制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基于正交神经网络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设计 模糊自适应PI控制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系统 三相异步电机的DSP矢量控制系统 新型横向磁通永磁电机研究 运用比较法浅析异步电动机运行状态 基于CMEXS_函数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研究 复合笼条转子感应电动机不同转子材料特性对起动性能的影响 无刷直流电机PWM调制方式的优化研究 无位置传感器的方波驱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基于PIC单片机的二维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交流变频调速电机设计与应用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驱动器 直线电机系统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DSP在短行程直线电机精密位置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单片机在交流电动机软启动中的应用 数控直线电机进给定位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再启动方法的研究 多相异步电机谐波电流与谐波磁势的对应关系 新型无刷直流直线电机系统的总体设计 交流复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按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 直流伺服电动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一种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磁链观测的改进方法 RTDS中同步电机模型特性研究 基于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基于矢量控制IM实时控制的dSPACE实现 基于专用集成芯片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开关磁阻电机模糊PID控制系统研究 浅析直流变频电机用电磁线的开发 双处理器实现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控制 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基于编码器插值技术的光衰减器电机定位系统 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低压异步电机重绕修理中的绝缘结构问题 基于SIMULINK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及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交流单相感应电动机非对称空间矢量变频调速的研究 应用PTC和ZnO实现同步发电机快速灭磁 阻尼绕组对直接转矩控制同步电机动态行为的影响 复合型超声马达纵向振动建模 基于限流变压器的高压异步电机软起动控制器 一种新型四相SR电机功率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 PLC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DSP的混合式步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无刷直流电机神经网络内模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磁场定向不准对感应电动机系统性能影响的分析 无刷直流电机广角波控制方法的研究 单个逆变器驱动两台并联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 感应电动机交_交变频调速系统的双内模控制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开关型磁阻电动机固有频率解析计算 三自由度球形电机位置测量研究 双凸极永磁电机的控制模式 PLC对步进电动机改变转速控制的实验 MRAS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低速性能的改善 基于MRAS的异步电机转子时间常数实时辨识 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锁相稳速系统 基于DSP控制的小功率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基于耦合场的大型同步发电机定子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基于光电传感器编码的永磁球形步进电机运动控制 新型内嵌式SMA电机的非线性模型 液体媒质超声波电机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集中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枢反应及绕组电感的解析计算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弱磁运行分析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推力波动优化及实验研究 基于恒定开关频率空间矢量调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文章《机械类毕业论文》正文开始>>摘 要:综合运用了PI控制器,PWM控制器等 现代 工业 控制常用的控制部件及相关设计方法。主要介绍了直流电动机PWM控制系统原理,设计了调速系统,分析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最后建立了PWM控制与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关键词:调速;直流电动机;PWM控制;PI控制器1 直流电动机PWM控制系统1.1直流电动机PWM控制系统原理。PWM控制技术一直是变频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分辨率计数器的使用,方波的占空比被调制用来对一个具体模拟信号的电平进行编码。直流电动机PWM控制系统有可逆和不可逆系统之分。可逆系统是指电动机可以正反两个方向旋转;不可逆系统是指电动机只能单方向旋转。对于可逆系统,又可分为单极性驱动和双极性驱动两种方式[1]。这里只研究双极性驱动。1.2 H型双极性可逆PWM驱动系统控制原理。“H”型是双极性驱动电路的一种,也称为桥式电路。如图1所示。其电路是由四个开关管和四个续流二极管组成,单电源供电。四个开关管分为两组,V1和V4为一组,V2和V3为另一组。同一组的开关管同步导通或关断,不同组的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正好相反。在每个PWM周期里,当控制信号Vi1高电平时,开关管V1和V4导通,此时Vi2为低电平,因此V2和V3截止。电枢绕组承受从A到B的正向电压;当控制信号Vi1为低电平时,开关管V1和V4截止,此时Vi2为高电平,因此V2和V3导通,电枢绕组承受从B到A的反向电压,这就是所谓的“双极”。由于在一个PWM周期里电枢电压经历了正反两次变化,因此其平均电压U0可以用下式决定:U0=(■-■)US=(2■-1)US=(2a-1)US(1)可见,双极性可逆PWM驱动时,电枢绕组所承受的平均电压取决于占空比α大小。当α=0时,U0=-US,电动机反转,且转速最大;当α=1时,U0=US,电动机正转,转速最大;当 时,α=1/2时U0=0,电动机不转,但电枢绕组中仍然有交变电流流动,使电动机产生高频振荡,这种振荡有利于克服电动机负载的静摩擦,提高动态性能。2 调速系统的设计对于一个控制系统而言,最关键的是控制器的设计,控制器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控制器要求实时性强,通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智能,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简单。PI控制器相当于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同时也增加了一个位于S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位于原点的极点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以消除或提高系统的稳态误差,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而增加的负实零点则用来提高系统的阻尼度,缓和PI控制器极点对系统稳定性产生的不利影响。只要积分时间常数Ti足够大,PI控制器对系统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可大为减弱。在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主要用于改善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2]。闭环调速系统的转速和电流调节器都采用PI调节器。采用PI调节器的自动控制系统。从传递函数看,自动调节系统为:■=WP1(S)=KP■=KP+■(2)U1可分成比例部分U1P,和积分部分U1I,其中,比例部分与偏差成正比积分部分同偏差的积分有关,把两部分加起来,就是调节器的输出信号U1。当偏差信号ε是阶跃信号时,比例部分会突然加大,而积分部分则按线性增长,经过一定时间后,U1输出达到限幅值。而实际系统中,偏差信号ε只是一开始突跳,随着输出信号USC的增长,偏差信号ε便逐渐降低,U1是否能够升到限幅值,就要看U1的增长和ε的衰减哪一方更快。如果调节对象的时间常数远大于调节器的时间常数,则ε下降较慢,由于调节器的积分作用,尽管在下降,U1仍继续增长,在ε衰减到零以前U1还来得及升到限幅值[3]。如果调节对象的时间常数较小,则ε衰减较快,当积分量还来不及把U1抬高到限幅值以前,ε已经衰减到零,U1也就不能再增长,这时积分器不会饱和。在动态过程中,PI调节器输出电压U1是否饱和对系统的输出波形很有影响。若U1一旦饱和,只有ε变负,即USC>Usr时,才有可能使它退出饱和,因此 必然超凋。3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由于采用了脉宽调制,严格地说,即使在稳态情况下,五金加工脉宽调速系统的转矩和转速也都是脉动的[4]。所谓稳态,是指电动机的平均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相平衡的状态,机械特性是平均转速与平均转矩(电流)的关系。采用不同形式的PWM变换器,系统的机械特性也不一样。对于双极式控制的可逆电路,电流的方向是可逆的,无论是重载还是轻载,电流波形都是连续的,因而机械特性关系式比较简单。US=Rid+L■+E(0≤t

直流电动机调速毕业论文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原理与展望一、引言电动机调速是各行各业中电动机应用系统的必需环节。直流电动机因其磁链与转矩电流各自独立,不存在耦合关系,能够获得很好的调速范围和调速精度,静、动态特性均比较好而获得广泛应用。交流(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却因其磁链与电流强耦合,而且是多变量非线性系统,调速难度大,长期以来在调速系统的应用受到限制。直到近三十年来,一系列新型的传动调速技术的出现才开始了交流传动的新篇章。1.交流传动的发展简述首先是变压变频调速系统(VVVF),后来出现了矢量控制(FO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调速系统。由于VVVF系统只是维持电动机内的磁链恒定,并没有解决磁链和电流强耦合的问题,其调速范围窄,调速性能也不佳。矢量控制是以转子磁场定向,采用矢量变换的方法,通过两次旋转坐标变换,实现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和磁链控制的完全解耦。但实际上由于转子磁链很难准确观测,系统特性受电机参数的影响较大,且计算也比较复杂。1985年,德国的M.Depenbrock和日本的I.Takahashi先后提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直接转矩控制在定子坐标系下,避开旋转坐标变换,直接控制转子磁链,采用转矩和磁链的bang-bang控制,不受转子参数随转速变化而变化的影响,简化了控制结构,动态响应快,对参数鲁棒性好,因而得到广泛的深入研究和应用。2.矢量控制(FO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的简略对比(1)控制原理:FOC是在转子磁通坐标系中,通过分别控制q轴和d轴定子电流分量,实现转速和磁链的解耦控制。其实质是通过坐标变换重建的电动机数学模型等效为直流电动机,从而象直流电动机那样进行快速的转矩和磁通控制。DTC是在定子坐标系下通过检测电动机定子电压和电流,采用空间矢量理论计算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链,并根据与给定值比较所得差值,实现转矩和磁链的直接控制。(2)控制性能:FOC的调速范围较宽(1:20~200),调速精度较高,低速特性连续,响应速度较快,但受参数变化影响较大,且计算复杂,控制相对繁琐。DTC的调速范围较窄(1:15~100),调速精度也较高,响应速度快,低速特性有脉动现象,但其不仅计算简便,而且控制思想新颖,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手段直接,信号处理的物理概念明确,动静态性能均佳,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1异步电动机的空间矢量等效电路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在准确观测定子磁链的空间位置和大小并保持其幅值基本恒定以及准确计算负载转矩的条件下,通过控制电动机的瞬时输入电压来控制电机定子磁链的瞬时旋转速度,来改变它对转子的瞬时转差率,达到直接控制电机输出的目的。二、数学模型1.异步电动机转矩的数学模型异步电动机的空间矢量等效图如图1所示该等效电路是在正交坐标系(α-β坐标系)上描述异步电动机的。其中:US(t)-----定子电压空间矢量iS(t)-----定子电流空间矢量ir(t)-----转子电流空间矢量ΨU(t)----定子磁链空间矢量Ψr(t)----转子磁链空间矢量ω-----电角速度则异步电动机在定子坐标系上各方程可表示如下:电压方程: (1)(2)磁链方程: (3)(4)转矩方程: (5)若用转子磁链代替定子电流,转矩方程将变成如下形式:(6)或 (7)θ是磁通角,即定子磁链与转子磁链之间的夹角。在实际运行中,保持定子磁链的幅值为额定值,以便充分利用电动机,而转子磁链的幅值由负载决定。如果要改变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可通过改变磁通角θ来实现。2.异步电动机磁链的数学模型目前磁链模型主要有三种,分别适用于不同转速下应用。(1)u-i模型在30%额定转速以上,采用u-i模型,其表达式为:(8)从此式可看出,在计算过程中唯一所需了解的电动机参数是易于确定的定子电阻。同样,定子电压us(t)和转子电流is(t)也是易于确定的物理量,它们能以足够的精度被检测出来。计算出定子磁链后,再把定子磁链和测量所得的定子电流代入式(5)就可计算出电动机的转矩。此模型中关键是要准确确定定子磁链,即要求定子电压和定子电阻压降之间的差值存在且误差可忽略,而只有在30%额定转速以上时才能达到这一要求。(2)i-n模型在30%额定转速以下,由于定子频率很低(仅有几赫兹),电动机端电压很小,定子电阻RS的变化导致u-i模型中积分项is(t)RS误差较大,故采用i-n模型,其表达式为:(9)(10)在30%额定转速以下范围,磁链只能根据转速来正确计算。在i-n模型中正是用定子电流与转速来确定定子磁链。该模型在这个转速范围内是合适的。但要注意在使用i-n模型时要求准确测量角速度ω,这是因为角速度的测量误差首先引起转子磁链的误差,再由转子磁链

摘 要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调速还是交流拖动系统的基础。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采用单片机构成控制系统,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1]。本设计主电路采用晶闸管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供电方案,控制电路由软件实现系统的功能,取代传统的双闭环调速系统。系统用一台单片机及外部扩展设备代替原模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触发器、锁零单元和电流自适应调节器等,从而使直流调速系统实现数字化[2]。

直流电机软启动毕业论文

说的太专业了。我们只希望早点做出来,形成价格便宜,量又足“大宝”型电动车。先谢谢你了。

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的解耦控制 隐极同步电动机转矩可控性与解偶性分析 基于BUCK变换器的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基于NIOS软核处理器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逆解耦控制 交_交变频多相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谐波转矩分析 一种新型两相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SPWM控制技术 一种利于开关磁阻电机降噪的新散热筋结构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对异步电机控制方法的改进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变结构控制 直接平均转矩控制的磁链控制改进 TRT同步发电机无刷励磁系统的设计研究 笼型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电磁分析和等效电路 永磁式双凸极电机角度提前控制方式 带整流负载同步发电机的Saber建模及仿真 无轴承异步电机的单DSP控制 基于模糊与自校正技术的超声电机伺服控制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开关磁阻电机单神经元PID控制 精密工作台直线电机推力波动补偿研究 双绕组交直流发电机参数的局部辨识 混合动力汽车中开关磁阻电动_发电机纯硬件控制器的研究 基于换相过程分析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研究 基于模糊模型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的位置检测 气隙对双凸极电励磁发电机特性的影响分析 基于Park矢量模信号小波分解的感应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等效电感方法的电磁式双凸极电机系统简化控制模型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中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优化研究 两相异步电机的动态特性仿真 三相绕组Y接法单相电容电动机瞬态过程仿真研究 一种基于占空比控制技术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案 基于极弧系数选择的实心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研究 无刷双馈电机基于同步角的矢量解耦控制 基于电压解耦原理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基于离散趋近律控制的直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 神经网络和模糊算法相结合的永磁同步电机的鲁棒控制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基于正交神经网络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设计 模糊自适应PI控制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系统 三相异步电机的DSP矢量控制系统 新型横向磁通永磁电机研究 运用比较法浅析异步电动机运行状态 基于CMEXS_函数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研究 复合笼条转子感应电动机不同转子材料特性对起动性能的影响 无刷直流电机PWM调制方式的优化研究 无位置传感器的方波驱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基于PIC单片机的二维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交流变频调速电机设计与应用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驱动器 直线电机系统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DSP在短行程直线电机精密位置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单片机在交流电动机软启动中的应用 数控直线电机进给定位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再启动方法的研究 多相异步电机谐波电流与谐波磁势的对应关系 新型无刷直流直线电机系统的总体设计 交流复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按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 直流伺服电动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一种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磁链观测的改进方法 RTDS中同步电机模型特性研究 基于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基于矢量控制IM实时控制的dSPACE实现 基于专用集成芯片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开关磁阻电机模糊PID控制系统研究 浅析直流变频电机用电磁线的开发 双处理器实现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控制 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基于编码器插值技术的光衰减器电机定位系统 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低压异步电机重绕修理中的绝缘结构问题 基于SIMULINK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及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交流单相感应电动机非对称空间矢量变频调速的研究 应用PTC和ZnO实现同步发电机快速灭磁 阻尼绕组对直接转矩控制同步电机动态行为的影响 复合型超声马达纵向振动建模 基于限流变压器的高压异步电机软起动控制器 一种新型四相SR电机功率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 PLC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DSP的混合式步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无刷直流电机神经网络内模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磁场定向不准对感应电动机系统性能影响的分析 无刷直流电机广角波控制方法的研究 单个逆变器驱动两台并联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 感应电动机交_交变频调速系统的双内模控制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开关型磁阻电动机固有频率解析计算 三自由度球形电机位置测量研究 双凸极永磁电机的控制模式 PLC对步进电动机改变转速控制的实验 MRAS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低速性能的改善 基于MRAS的异步电机转子时间常数实时辨识 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锁相稳速系统 基于DSP控制的小功率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基于耦合场的大型同步发电机定子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基于光电传感器编码的永磁球形步进电机运动控制 新型内嵌式SMA电机的非线性模型 液体媒质超声波电机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集中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枢反应及绕组电感的解析计算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弱磁运行分析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推力波动优化及实验研究 基于恒定开关频率空间矢量调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标题: 节能型交流驱动系统在电动车中的应用在电动车中,蓄电池和电驱动系统是两个关键,它们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动车的主要性能。 不同于一般工业和家用电驱动系统,在电动车上,不论是采用何种方式供给电能,能量都是有限的,因此为满足电动车的特殊性,新型的电驱动系统中的电机和功率变换装置应满足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①高效率; ②体积小重量轻; ③高起动转矩倍数; ④良好的调速性能和可控制性; ⑤可靠性一定要高,使用寿命必须尽可能长,少维护甚至是不维护; ⑥降低噪声和减小振动,改善舒适性。 目前,我国电动车电驱动系统仍以直流电机驱动为主,普遍采用从蓄电池到功率变换器再到驱动电机的单向能量传递方式,它存在着很多不足。具体而言,直流电机虽然具有结构简单、可控制性好、调速范围宽、起动转矩倍数较大、控制电路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但它的缺点同样不可忽视。有刷直流电机由于存在着机械换向部件电刷或换向器,很容易导致火花,噪声和震动严重,电磁干扰问题突出,而且电刷或换向器的维护比较困难,使用寿命较短,此外,电机的体积十分庞大,造成有限空间的浪费;无刷直流电机虽然克服了有刷电机的一些缺陷,但它的转子位置检测困难,整机价格颇高,性价比相对较低。再从系统效率角度来看,由于绝大多数系统采用单向功率传递,使得车辆在刹车减速或下坡滑行时白白地浪费了大量能量。此外,电刷、换向器等的机械震动、摩擦,也造成了系统效率的降低。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电驱动系统的基本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ZCZVS升压DC-DC双向变换器与变频器相结合来驱动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节能型电动车交流驱动系统。 系统设计要求和总体设计 该系统主要作为电动摩托车等轻型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其基本技术参数如下:输入电压为直流36V;直流变换器输出电压Vo为直流150V;驱动电机容量不大于300W;实现减速、刹车能量可回馈功能;实现加减速可调、软启动功能;具有过流、过压、欠压保护功能等。 节能型电动车交流驱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它包括蓄电池V5、ZCZVS升压DC-DC变换器、三相桥式逆变电路、交流异步电机和相应的控制、检测单元。高频电感L和电子开关Su构成升压DC-DC变换器,为由S1~S6构成的变频调速器的逆变器提供输入电压,电容Csu为缓冲电容,反并联二极管Dsu可以在能量回馈模式下进行续流;Sd为能量回馈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能量的流向和大小,电容Csd为缓冲电容,反并联二极管Dsd可以在电动运行模式下进行续流。当车辆处于刹车减速或下坡滑行时,交流电机端反电势将大于逆变器额定输入电压而处于发电状态,那么检测单元动作,它封锁了升压电路的电子开关Su,同时打开能量回馈开关Sd,系统的能量被反馈到电源侧。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工作于VVVF模式下,当车辆根据需求要进行加、减速调节时,只需在给定的速度调节指令下,改变变频调速电路控制,即可实现速度的调节。另外,以鼠笼型异步电机作驱动电机,从结构上克服了直流电机存在的不足,减少了维护工作,提高了整机系统容量和转速,大大改善了可靠性和效率。图1 节能型电动车交流驱动系统 主要单元电路设计 1 开关管Su控制电路 根据要求,控制芯片需具有软启动、过流、欠压保护等功能,本系统选用Motorola公司的UC3842A,它是一种可以完成反馈电压比较、误差放大、过流保护、欠压保护等功能的电流跟踪型PWM控制集成电路。 开关管Su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它的工作特性是:①最高电源电压Vcc=30V,内部有一个36V的稳压管可以有效防止高压窜入造成损坏;②欠压锁定功能,启动电压阈值为16V,关闭电压为10V,6V的启动、关闭差值可有效地防止电路在阈值电压附近工作时产生振荡;③自带一个稳定的5V参考电压,由引脚8输出供外部使用,输出电流为20mA;④输出高电平为13.5V(Vcc=15V,输出电流200mA时),低电平为1.5V(输入电流为200mA时);⑤高、低电平的上升、下降时间为100ns,电流采样信号(从引脚3输入)大于1V时,脉宽调制锁存器翻转,输出引脚6从高电平立即降至低电平,因此,改变电流采样电阻的大小,就可以改变过流保护动作的阈值。⑥电流跟踪特性:图2中流过开关管Su的电流增大时,采样电阻R21上的采样电压就增大,进入UC3842A引脚3的信号相应变大,此时经过3842A内部的调节电路调节,引脚6输出脉冲的占空比相应变小,使得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降低,流经Su上的电流相应也变小,起到电流保护作用。图2 开关管Su控制电路 2 开关管Sd控制电路 在能量回馈时,开关管Sd处于工作状态,为了保证系统能量充分回馈,同时避免开关管Sd长时间承受大的回馈电流,采用555构成的频率为20kHz的“多谐振荡器+高频脉冲变压器”来驱动Sd。 图3为“多谐振荡器+高频脉冲变压器”组成的驱动电路,其中由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为f=1.43/(R18+2R22)/C19。在该电路中,检测与互锁电路控制着555集成块的引脚4。当引脚4为高电平时,即检测电路检测到系统应该进入能量回馈状态,多谐振荡器开始向Sd输出开关脉冲;当引脚4为低电平时,系统处于电动运行状态下,多谐振荡器不向Sd输出开关脉冲。图3 开关管Sd控制电路 3 检测与互锁电路 在该系统中,检测与互锁电路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通过检测DC-DC变换器输出端的电压大小,来判定是否需要将电路工作模式从电动运行状态转入能量回馈状态或者从能量回馈状态转入电动运行状态;其次,它需要根据检测及判断的结果,相应地控制电动运行开关管和能量回馈开关管的驱动电路。图4为检测及互锁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根据DC-DC变换器正常工作时输出电压的大小,设定比较器引脚2的参考电压,并采用电阻分压器来检测DC-DC变换器输出端的电压。当系统处于下坡减速或刹车制动时,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那么机端反电势就大于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也就是电阻分压器检测到的比较电压大于给定的参考电压,使得比较器翻转,引脚1输出为高电平,它迫使三极管Q1导通,将开关管Su的门极信号下拉到低电平;另外,同样由于分压器提供给UC3842A引脚2的电压超出芯片一内部的参考电压大小,它立即关断UC3842A向外的脉冲输出。这两者很安全地封锁了开关管Su。同时,比较器引脚1的高电平进入多谐振荡器的引脚4,开启了多谐振荡电路,使整个系统进入到能量回馈状态下。图4 检测及互锁控制电路 4 主电路智能功率模块IPM 在本系统中,三相逆变电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鼠笼异步电机提供电源电压,而且还要对电机进行变频调速控制。在以往,逆变电路主要采用6个分离的IGBT单元来搭建,需要对每个IGBT单元提供驱动电路、过热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它们要和整个主回路的过压、短路保护电路及IGBT单元相匹配,使得变频逆变电路的设计具有相当的难度。然而随着智能功率模块(IPM)的出现,这种局面得到了巨大地改变,尤其近几年内,IPM正在逐步取代普通IGBT模块。 IPM模块是以IGBT芯片为主体,将芯片及其门极驱动、控制和过流、过压、过热、短路、欠压锁定等多种保护与故障检测电路集成于一体的高性能大功率器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价格适中等优点。因此,结合电动车驱动装置的基本要求,本系统中选择三菱公司生产的IPM模块PS21255-E作逆变电路。 在PS21255-E模块中,下桥臂的三个管子的漏极在同一点上,该点通过一个小的电流检测电阻与系统的地相连,可直接用以系统地为参考点的+15V电源进行驱动控制,但是上桥臂三个管子的漏极不在地点,需要通过外部电路,在下桥臂管子导通时,下桥臂的+15V驱动电源同时给外部电容充电,当下桥臂断开后,电容两端保持+15V的电压降,且其低电势一端正好与上桥臂IGBT管的漏极相连,因此就实现了上桥臂IGBT管门极电压比漏极高的自举功能,很好地实现上桥臂管子的驱动。 5 系统加减速图5 加减速控制逻辑流程图 本系统采用SA866AE/AM芯片的VMON和IMON两个引脚进行加减速控制,控制流程如图5所示。①如果VMON有效(即VMON≥0.5VDD),则加减速指令无效,该条件具有最高优先,它可防止过度减速时再生能量通过功率管而导致过电压。通常VMON<0.5VDD时,可以进行加减速调节。②如果IMON有效,无论UP、DOWN处于什么状态,瞬时频率都会被降低到预先设置的减速频率水平上,若在瞬时频率降到0时,IMON≥VDD,则PWM脉冲输出截止,此时不能进行任何加减速操作。该条件的优先权比VMON低,它可以防止加速过高导致过流过热损坏开关管。③当上述二者都无效时,运算法则将综合比较器的输出逻辑、DIR引脚控制和计数器信号,一起得出最后的调速控制。 6 SA866AE/AM与EEPROM参数设定 SA866AE/AM的串行三线接口可与256位或1024位的串行EEPROM连接,如93C06或93C46。所有的参数存储在EEPROM中,复位以后通过串行接口自动下载。本系统拟采用93LC46进行参数存储,与SA866AE/AM的接口如图6所示。图6 SA866AE/AM与EEPROM结构图

1、 [电气工程自动化]恒压供水系统的PLC控制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恒压供水的基本原理以及系统构成的基础,说明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恒压供水系统中所担任的角色。从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和实际需求分析开始,紧密的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力求做到使系统运行稳定...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41 KB 日期:2009-02-27 2、 [电气工程自动化]基于DSP2812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软件算法设计与研究 2008-12-11 11:59 39,424 评审表.doc2008-12-11 12:00 43,008 文献综述.doc2008-12-11 1...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6 MB 日期:2008-12-11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的FPGA实现 摘 要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直流电机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PWM调速原理以及FPGA集成芯片。并对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方案的组成、硬件电路设计、程序设计及系统仿真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拟开发的直流电机P...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12 KB 日期:2008-12-01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于单片机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2007-06-12 22:47 28,672 目录.doc2007-06-12 21:29 41,984 中文翻译.doc2007-06-06 09...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06 KB 日期:2008-11-28 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供配电设备设计选型、安装与试验 目录第一章. 低压供配电系统介绍…………………………………………………3-7第二章. 负荷计算的方法…………………………………………………… 8-12第三章. 低压电器的选型原则……………………………...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49 KB 日期:2008-11-14 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空气冷却高密度聚乙烯中电树起始过程的观测 中文摘要聚乙烯电气和机械性能优良而广泛应用于绝缘。由于电树枝老化是聚乙烯绝缘破坏的关键因素,研究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空气冷却高密度聚乙烯薄膜作为实验对象,主要针对中高频下设备绝缘过早损坏的问题,研...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6.5 MB 日期:2008-11-14 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压开关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硬件设计 摘 要煤矿井下6 k V电网防爆开关是矿井供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它负责向工作面和掘进面的工机械提供电能。长期以来现场所使用的这种开关载流能力小、保护简单、故障率高,直接影矿井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连续...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09 KB 日期:2008-11-08

直流电源论文文献综述

到数据库去下载撒~~CNKI

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摘要:本文采用AT89C52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种直流电机高速系统。AT89C52产生单极性工作制的定频PWM脉冲,配合驱动能力强大的L298,从而实现控制和调整直流电机转速和转向的功能。利用软件编程,能够设置多个占空比不同的脉冲,使得电机转速可以逐步增大或减小,同时在LCD上显示电机的工作状态,易于观察和识别。本设计主要由电机调速控制模块和LCD显示模块组成,具有电路简单,可靠性高,运行稳定的特点,是对于小型直流电机调速装置的一种探究。 关键词:AT89C52 定频PWM LCD 直流电机 目 录 1 绪论... 1 2 方案设计... 1 2.1 功能要求... 1 2.2 方案论证... 1 3 系统硬件的设计... 3 3.1 电机调速控制模块... 3 3.2 LCD显示模块... 6 3.3 硬件设计总原理图... 11 4 系统软件的设计... 12 4.1 主程序... 12 5 调试及性能分析... 14 5.1 调试与测试... 14 6 结论... 15 7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电源变压器只做理论设计,合理选择集成稳压器,合理设置保护电路,完成全电路理论设计、安装调试、绘制电路图,自制印刷板。主要技术指标1、同时输出±15V电压、输出电流为2A。2、输出纹波电压小于5mV,稳压系数小于5×10-3;输出内阻小于0.1Ω。3、加输出保护电路,最大输出电流不超过2A。二、基本原理1. 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T、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基本框图如图1所示。各部分电路的作用如下:图1 直流稳压电源基本组成框图(1) 电源变压器T的作用是将电网22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i。(2)整流滤波电路 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i 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再经滤波电路滤除纹波,输出直流电压Ui。常用的整流滤波电路有全波整流滤波、桥式整流滤波、倍压整流滤波电路如图(b)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各滤波电容C满足:RL1C=(3~5)T/2式中T为输入交流信号周期;RL1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3) 三端集成稳压器常用的集成稳压器有固定式三端稳压器与可调式三端稳压器(均属电压串联型),下面分别介绍其典型应用。① 固定三端稳集成压器正压系列:78XX系列,该系列稳压块有过流、过热和调整管安全工作区保护,以防过载而损坏。一般不需要外接元件即可工作,有时为改善性能也加少量元件。78XX系列又分三个子系列,即78XX、78MXX和78LXX。其差别只在输出电流和外形,78XX输出电流为1.5A,78MXX输出电流为0.5A,78LXX输出电流为0.1A。负压系列:79XX系列与78XX系列相比,除了输出电压极性、引脚定义不同外,其他特点都相同。② 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正压系列:W317系列稳压块能在输出电压为1.25V~37V的范围内连续可调,外接元件只需一个固定电阻和一只电位器。其芯片内有过流、过热和安全工作区保护。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其典型电路如图7-2-4所示。其中电阻R1与电位器RP组成电压输出调节电器,输出电压U0的表达式为: U0≈1.25(1+RP/R1) 式中,R1一般取值为(120~240Ω),输出端与调整压差为稳压器的基准电压(典型值为1.25V)。所以流经电阻R1的泄放电流为5~10mA/。负压系列:W337系列,与W317系列相比,除了输出电压极性、引脚定义不同外,其他特点都相同。 图7-2-4 可调式三端稳压器的典型应用2. 稳压电源的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性指标。包括允许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等;另一种是质量指标。用来衡量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程度。包括稳压系数(或电压调整率)、输出电阻(或电流调整率)、温度系数及纹波电压等。测试电路如图7-2-6所示,可简述如下: 图7-2-6 稳压电源性能指标测试电路⑴ 波电压纹波电压是指叠加在输出电压U0上的交流分量。用示波器观测其峰-峰值。△Uopp一般为毫伏量级。也可以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其有效值。但因△U0不是正弦波,所以用有效值衡量其纹波电压,存在一定误差。⑵稳压系数及电压调整率稳压系数:在负载电流、环境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输入电压的相对变化引起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电压调整率:输入电压相对变化±10%时的输出电压相对变化量,即 Ku=△U0/U0稳压系数Su和电压调整率Ku均说明输入电压相对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因此只需测试其中之一即可.⑶输出电阻及电流调整率输出电阻:放大器的输出电阻相同,其值为当输入电压不变时,输出电压变化量与输出电流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即 ro=|△U0|/|I0|电流调整率:输出电流从0变到最大值ILmax时所产生的输出电压相对变化值,即 Ki=△U0/U0输出电阻r0和电流调整率Ki均说明负载电流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因此也只需测试其中之一即可.四.设计指导 直流稳压电源的一般设计思路为:由输出电压U0、电流I0确定稳压电路形式,通过计算极限参数(电压、电流和功率)选择器件;有稳压电路所要求的直流电压(Ui)、直流电流(Ii)输入确定整流滤波电路形式,选择整流二极管及滤波电容并确定变压器的副边电压Ui的有效值、电流Ii(有效值)即变压器功率.最后由电路的最大功耗工作条件确定稳压器、扩流功率管的散热措施. 下图为集成稳压电源的典型电路.其主要器件有变压器Tr、整流二极管VD1~VD4、滤波电容C、集成稳压器及测试用的负载电阻RL.图7-2-7 集成稳压电源的典型电路下面介绍这些器件的一般原则.1.集成稳压器稳压电路输入电压Ui的确定:为保证稳压器在电网量低时仍处于稳压状态,要求 UI≥Uomax +(UI-U0)min式中(UI-U0)min 是稳压器的最小输入输出压差,典型值为3V.按一般电源指标的要求,当输入交流电压220V变化±10%时,电源应稳压.所以稳压电路的最低输入电压 U1min≈[Uomax+(UI-U0)min]/0.9.另一方面,为保证稳压器安全工作,要求 UI≤Uomin +(UI-U0)max 式中(UI-U0)max是稳压器允许的最大输入输出压差,典型值为35V.2.电源变压器确定整流滤波电路形式后,由稳压器要求的最低输入直流电压Uimin计算出变压器的副边电压Ui 、副边电流Ii. 五.按指标设计电路图 1. 器件选择电路参数计算如下:⑴确定稳压电路的最低输入直流电压Uimin Uimin≈[Uomax+(Ui-U0)min]/0.9代入各指标,计算得: Uimin≥(15+3)/0.9=20V取值为20V.⑵确定电源变压器副边电压、电流及功率 Ui≥Uomax/1.1. I1≥Iimax所以我们取I1为1.1A.UI≥20/1.1=18.2V ,变压器副边功率P2≥20W变压器的效率 =0.7,则原边功率P1≥28.6W.由上分析,可选购副边电压为19V,输出1.1A,功率30W的变压器.⑶选整流二极管及滤波电容因电路形式为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通过每个整流哦极管的反峰电压和工作电流求出滤波电容值。已知整流二极管1N5401 ,其极限参数为URM=50V,ID=5A.滤波电容:C1≈(3~5)T×Iimax/2U1min=(1650~2750)μF故取2只2200μF/25V的电解电容作滤波电容。2.压电源功耗估算当输入交流电压增加10%时,稳压器输入直流电压最大,即 Uimax=1.1×1.1×19=22.99V所以稳压器承受的最大压差为:22.99-5≈18V最大功耗为:Uimax×Iimax=18×1.1=19.8W故选用散热功率≥19.8W的散热器.3.其他措施如果集成稳压器离滤波电容C1较远时,应在W317靠近输入端处接上一只0.33μF的旁电路C2。接在调整端和地之间的电容C3,是用来旁电路电位器RP两端的纹波电压。当C3的电容电量为10μF时,纹波抑制比可提高20dB,减到原来的1/10.另一方面,由于在电路中接了电容C3,此时一旦输入端或输出端发生短路,C3中储存的电荷会通过稳压器内部的调整管和基准放大管而损坏稳压器.为了防止在这种情况下C3的放电电流通过稳压器,在R1两端并接一只二极管VD2.W317集成稳压器在没有容性负载的情况下可以稳定的工作.但当输出端有500~5000pF的容性负载时,就容易发生自激.为了抑制自激,在输出端接一只1μF钽电容或25μF的铝电解电容C4.该电容还可以改善电源的瞬态响应.但是接上该电容后,集成稳压器的输入端一旦发生短路.C4将对稳压器的输出端放电,其放电电流可能损坏稳压器,故在稳压器的输入与输出端之间,接一只保护二极管VD1。六.电路安装与指标测试1.安装整流滤波电路 首先应在变压器的副边接入保险丝FU,以防电源输出端短路损坏变压器或其他器件,整流滤波电路主要检查整流二极管是否接反,否则会损坏变压器.检查无误后,通电测试(可用调压器逐渐将入交流电压升到220V),用滑线变阻器作等效负载,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是否正常.2.安装稳压电路部分 集成稳压器要安装适当散热器,根据散热器安装的位置决定是否需要集成稳压器与散热器之间绝缘,输入端加直流电压UI(可用直流电源作输入,也可用调试好的整流滤波电路作输入),滑线变阻器作等效负载,调节电位器RP,输出电压应随之变化,说明稳压电路正常工作.注意检查在额定负载电流下稳压器的发热情况.3.总装及指标测试 将整流滤波电路与稳压电路相连接并接上等效负载,测量下列各值是否满足要求:① UI为最高值(电网电压为242V), U0为最小值(此例为+5V),测稳压器输入、输出端压差是否小于额定值,并检查散热器的温升是否满足要求(此时应使输出电流为最大负载电流).② UI为最低值(电网电压为198V), U0为最大值(此例为+15V)测稳压器输输出端压差是否大于3V,并检查输出稳压情况.如果上述结果符合设计要求,便可按照前面介绍的测试方法,进行质量指标测试.七、综合总结 通过本次设计,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要求和性能指标.也让我们认识到在此次设计电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设计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在其中有所收获.我们这次设计的这个直流稳压电源电路;采用了电压调整管(uA723)外加调整管(2SC3280)来实现电压的调整部分;还通过单片机(89C51)来实现电路的控制,也实现了扩充多功能;而稳流部分可调式三端稳压电源管来实现。 八、参考文献资料 ◆<<电子线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万嘉若,林康运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技术基础>>,华中工学院电子学教研室编,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线路设计>>,(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谢自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图可能出不来,自己另外在百度上搜图。(我也是网上找的,修改了一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