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师说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师说研究论文

本文是韩愈所写的古代散文的典范.它论证了教师的职能,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和影响,从而阐明了从师而问的道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句说明了老师的作用.是的,每个老师都有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职能.无论老师的地位显贵还是低下,年少还是年长,只要能掌握真理,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 从而我想到了四川地震中用自己的身躯守护三个孩子的谭千秋老师,他可以称得上是人民的好老师,他不但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且将自己责任升华.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来临时,他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张开守护的翅膀挽救了三个孩子的生命.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师.学者,应该做到不耻下问.我们要学习古代圣人, “从师而问焉” .学无止境,不耻下问.则会 “圣益圣” .不能向士大夫那样“耻学于师”则会“愚益愚”.有时,我们在学习遇到困难后,可能很难开口向别人请求帮助,然后问题就会越攒越多.最后就不知道从何解决了。所以为了避免问题的积攒,要做到平常不耻下问,把问题分散的解决。这样量的积累后就会有质的飞越,学习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确,三个人行走必定有一个会是我的老师。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必定会有些方面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可以优势互补,耻学相师。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每个人都可以作别人的老师,只是看你擅长哪方面了。《师说》这篇文章蕴含着许多从师问学的道理。作者韩愈想借此激励后人不耻下问的努力学习,同时也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希望后人能够有所启发。纯手打,望采纳~如果有帮到您,请给予采纳和好评,谢谢拉#^_^#祝您学习快乐。

【教材分析】

《师说》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是韩愈议论文中的典范作品。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灵活自然的叙述和议论,将“从师之道”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阐述得极为深刻,令人信服。其缜密的逻辑,严谨的结构,规范的语言对学生的阅读写作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但文章的观点从现在看来,却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何发挥这篇文章的资源优势,引发学生积极展开求异思维,培养他们“动口说”“动手写”等能力,是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探究的一个议题。

【学情分析】

224班是个文科班,虽然文化课的基础并不是很扎实的,但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加上我平时也常把“诱其趣”、“导其疑”“倡其辨”“促其思”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只要诱导得法,学生会表现出空前的探究热情,分组讨论时,教室内会涌动着一种积极探索、主动进取的热烈气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成为参与者。而因“参与”感受到的喜悦又会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探求愿望。

【教学理念】

关于语文教学,叶老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学生只领会教材的质与文还不够”,“必于教学之际培养其自动性,终臻不待教师指导而能自领会之境。”(《书简》)杨贤江先生也认为学习上应提倡“自动主义”:“教授之力,仅为诱导之具,而自动之力,实为成功之基。”而张熊飞教授实践和倡导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也以“诱导学生思维”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我组织本课教学时力求做到以引导学生感知、认识韩愈“论师”的主要观点为诱发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研究的欲望,围绕“师”这一永久话题设置了一系列疑问,并以此为作文契机,进而发动学生“动口说”“动手写”,大胆评论韩氏理论,提出自己关于“师”的见解和看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我首先组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对照注解,把握重点字词语“惑、下、句读、遗、相若、盛、不齿、专攻、拘、嘉、贻、乃、则、于、所以”等和词类活用的几个例子(如“吾师道也”,吾从而师之,则耻师焉),并疏通文意,进而熟悉并背诵全文。

二、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勇夺三军之冠,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其著名的《师说》中阐明了哪些重要的观点?大家是否可以背得出来?

(问题一经提出,学生跃跃欲试,已进入“愤”“悱”之境。)

教师:好,请同学用文中原话回答。

1、老师的职责是什么?

2、求学的人为什么要从师学习?

3、择师的标准和态度是什么?

4、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同学积极思考(2分钟),然后举手发言,背诵出下列文句:

板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文章第二段以及下列材料,开动脑子,分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答韦中立书》:“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同学们左右低声研讨,然后发言。)

李鹏飞:《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的,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我国古代关于“师”的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焦阳:

作者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少年人、贱`人身上也可能有道,对于有道的人,不论其长幼、贵贱,都应该视之以为师。他还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为榜样,教训那些“君子”们。这就是说下等人也有值得上等人学习之处。这就不仅打破了天命观、天才论的框框,甚至也突破了剥削阶级的等级偏见,这在门第观念特别强的封建时代显然是难能可贵的。至于他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提倡教育者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那就更是有进步意义的了。

……

四、引导学生对前代名人的观点质疑

教师:用我们现代的眼光来审视一下韩愈关于从师学习的观点及论述,看看还存在哪些局限性,请同学们围绕“教师的职责”“择师的标准”“师生的关系”等问题按小组讨论,而后作典型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同学热烈讨论,每个人都成为参与者,教室内涌动着积极探索的热潮。)

教师:

同学们讨论得如此热烈,那我们干脆来个口头话题作文,话题是:

“我心中的好老师”、“最漂亮的师生关系”

(同学听后更加兴高采烈,小组长代表本组发言。)

贺劲达:教学活动不应该是老师单向的“讲授”或“传递”,学生也不能只成为被动接受的一方。我想一名好的老师,应当是一名高级琴手,能拔响学生大脑里的每根弦;应当是一个出色的导游,总能把学生引向风光旖旎之境;应当是一位幽默大师,总能把学生逗得乐颠乐颠的;更应当是一只钟表,总能在铃声一响时恰到好处地结束讲课,让学生尽情地享受那自由自在的课间十分钟。”

张妍:“教学应该成为一门艺术,教师要学会不刻意的赞美学生,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李鹏飞:“老师要转变观念,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走出来,变成一个顾问,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师生应在课堂上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

贺晓东:“‘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然而,怎样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呢?问号是催人攀登科学高峰的铜鞭,启发是引导学生勤学深思的钥匙。”

刘洁:韩门弟子李蟠十七就“六艺经传都通习之”,又拜名家(韩愈)为师,可一生平平,“泯然众人”。这个事实足以说明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之观点的局限性。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补充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老师与学生思维上的同频共振。老师的作用应该由‘传道、授业、解惑’改为启动思维,诱发激情,引导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自觉探索,主动进取。”

“老师应像一片树叶,有一条主干脉,那便是他的总体教学思想,而叶面上的层层脉络就是他针对每一类学生而设计的不同教学方案,充分挖掘各类学生的内在潜能,弥补他们思维方式上的.不足,并能够端正学生的心态,使他们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用他的魔棒把学生的思维击活,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老师应是我们的朋友,在你犯错误时,去细心的教导你;老师应象我们的亲人,在生活上帮助你;老师更应是一位伯乐,善于发掘每一个人的优点,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

“不要吝啬您那一句鼓励的话,回为那很有可能会把一个堕落的天使挽救回天堂;不要将您的讽刺撒向大江南北,因为那也很有可能会使一个正在努力的人失去信心。老师,您是神圣的,但我们更希望您是可亲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师’只指人,而我认为师可以是一句话,一本书,一件事。”

“‘没有知识的道德是愚昧的,没有道德的知识是危险的’。所以我认为‘师者,所以令学生德才兼备者也。’”

“老师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老师应‘授之以渔’,教给我们生存之道”……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的设疑,分组讨论的方式激活了全班同学的思维,思维的火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五、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教师:很好。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批判了名家的观点,并已从各个方面描述了理想中的教师的形象,说明了教师的职责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看来,我也得重塑自我了。下课之后,把刚才的发言整理成短文。

【目标分析】

本课原定目标是:发动学生“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思”,大胆评论韩氏理论,提出自己关于“师”的见解和看法。课堂上同学们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动脑”带动了“动手”“动口”,而“动手”“动口”又促进了动脑。提出了一些很有值的见解和看法。应该说基本上实现了预定目标。

【课后反思】

1、只要诱导得法,设疑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他们会表现出超出我们预料的探究热情。课堂上从始至都涌动着活跃的思维和热烈的情绪。

2、学生在思考、探求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贮存积累。同学在发言时娴熟地引用了中外名言。贺劲达同学能用一连串的比喻说明“师”的作用。

3、思索、探究的过程,本身就可能成为学生养成某种能力的过程。刘洁同学在论证韩愈关于“从师学习”观点的不合理性时,居然以韩门弟子李蟠十七就“六艺经传都通习之”,又拜名家为师,可一生平平,“泯然众人”的事实说明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之观点的局限性,表现出了严密的逻辑思维,不经意间,熟练地运用了引伸论证的方法。

4、“说师”为主题的话题作文,让学生们说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思考。学生的思维有时是超前的。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

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

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来作证。

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而且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语,而孔子的言行却写得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

这样,文章以其鲜明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

读《师说》有感

——师解其惑,其惑未必能解,弟子努其力方能解其惑!

题记:《师说》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韩愈,字退之,唐代的散文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提倡了散文,创造了新的诗歌流派。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最近阅读了《古文观止》这本书,尤其是韩愈的《师说》给我的应象颇为深刻。本文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本文开宗明义地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点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现就其中一些句子谈谈我的看法。

喜欢其中一句“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简单的来说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像一棵树,如果花不娇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叶子和花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她的地理位置很好,在蓝天的映衬下显的格外多姿。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找准每个人身上值得学习的点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并走向成功。

我也喜欢文中的这句“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姜还是老的辣”这两句本身就很矛盾,也就应证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是专长不同罢了,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最后我觉得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篇文章没有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是“师解其惑,其惑未必能解,弟子努其力方能解其惑。”这句话换成俗语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老师只能是引导我们,具体领悟和行动还在于我们自己。像土地给我提供承托,而不能个给我们海拔;像跳板给我们帮助,而不是给我们辉煌;像小巢给我们提供归宿,而不能给我们征程;想乳汁给我们提供营养,而不能给我们人生。因此,老师只是我们的依靠并非依赖,我们必须自己去努力奋斗,带着老师的忠告,带着自己的梦想不断进取,去解其惑。

从师学习固然重要,在实际生活中我理应认识到从师学习是我们的起止,只有不断努力去剖析创造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这样,才显得更有意义。

望采纳

《师说》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两个分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

全文可分两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第4段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两小层,1~2段为一层,第3段为一层,分别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分论点。

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二、赏析文章开头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师道: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标准(以谁为师)。

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作为立论的出发点与依据。从“解惑”(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难)出发,推论人非生而知之者,不能无惑,惑则必从师的道理;从“传道”出发,推论从师即是学道,因此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一段,层层顶接,逻辑严密,概括精练,一气呵成,在全文中是一个纲领。这一段的“立”,是为了下文的“破”。

一开头郑重揭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势如风雨骤至,先声夺人。

接着,就分三层从不同的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说。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

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

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

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全文分4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

“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

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

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

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

“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

本文是韩愈所写的古代散文的典范.它论证了教师的职能,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和影响,从而阐明了从师而问的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句说明了老师的作用.是的,每个老师都有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职能.无论老师的地位显贵还是低下,年少还是年长,只要能掌握真理,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

从而我想到了四川地震中用自己的身躯守护三个孩子的谭千秋老师,他可以称得上是人民的好老师,他不但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且将自己责任升华.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来临时,他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张开守护的翅膀挽救了三个孩子的生命.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师.

学者,应该做到不耻下问.我们要学习古代圣人, “从师而问焉” .学无止境,不耻下问.则会 “圣益圣” .不能向士大夫那样“耻学于师”则会“愚益愚”.

有时,我们在学习遇到困难后,可能很难开口向别人请求帮助,然后问题就会越攒越多.最后就不知道从何解决了。所以为了避免问题的积攒,要做到平常不耻下问,把问题分散的解决。这样量的积累后就会有质的飞越,学习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确,三个人行走必定有一个会是我的老师。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必定会有些方面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可以优势互补,耻学相师。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每个人都可以作别人的老师,只是看你擅长哪方面了。

《师说》这篇文章蕴含着许多从师问学的道理。作者韩愈想借此激励后人不耻下问的努力学习,同时也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希望后人能够有所启发。

在《“议论文三要素”批判》精神的影响下,居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有的老师以为“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中心论点,有的老师以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是中心论点,有的老师则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中心论点,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是中心论点,当然也有的老师则是吱吱唔唔,语焉不详。

之所以有这样的争鸣与困惑,就是大家心里都认为自己提出的那一个论点才可以算是“‘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教了十几二十年的书,讲了五六遍《师说》,居然连文章的中心论点也没有搞清楚,惭愧、困惑甚至羞愤之情溢于老师们之言表。

分析 (托古立论) 必要性(因果论证) 传道受业解惑 (一)、阐述 (为什么) 否则惑之不解 学必有师 (中心论点) 择师标准、原则:“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怎么样) (以什么人为师) (总论,道理论证,逻辑性强,缺少现实意义) (二)、分论点一: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今昔对比 圣益圣,愚益愚 (错误态度) 父子对比 小学而大遗(错误认识) 贵践对比 其智反不能及(错误行为) (对比论证??反证) (批判现实,具体论证,有感而发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三)、分论点二:圣人无常师 (分析略) (例证,正面论证) (四)、树立榜样,表达意图 (照应前文)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

(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2.对比论证 3.语言上 (1)整句散句结合。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原发布者:bectha

《师说》中心论点 多年来,人们都在讨论《师说》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中心、还是多个中心;最近,《中学语文教学》刊发了多位老师的观点,讨论来讨论去,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原因何在?原来读者都上了韩老先生的大当。因为韩先生倚马可待,文不加点,信笔写来,文路杂沓,读来也就不明究里了。难怪我国有名的教材编辑家,学者张中行先生从来就不喜欢《师说》一文,说它写得空无一物(大意)。作为一篇议论文,显然这是有所不宜的。 那么,韩老先生究竟在文中说了些什么呢?我们且将原文的要点整理如下: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说明古代从师有风尚) 2.(且)圣人无常师。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古人从师有原则) 3.古之圣人,其出圣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对当时从师现状的分析,对今

研究生发表论文给导师说

投稿前必须让所有作者了解、阅读并认可最终版本的文章,这是学术道德。

老师,论文写好了,已经多次修订,但是能力有限,难以再进一步。恳请老师指点迷津,谢谢

做到礼貌、谦虚、尊重,有机会可以先介绍下论文的情况,背景,结论,收获之类的,以便于答辩时候更好的进行

作为一个研究生,发表论文是你研究生涯必须要经历的一件事,同时你在写论文的时候大多数人也势必会经过一些导师的指导,那么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是否一定要和导师商量呢?

我觉得这得看你要发表的论文内容是什么了,如果你自己发表的是跟导师的研究不相关的那当然是可以不用商量的,但是如果你的论文内容是与你导师所研究内容有关、或者你经过了你导师的指导,那我觉得这种情况你是一定要告诉你的导师的。

而且我认为假如这是你为了获得学位答辩资格而发的这种论文,那么也请一定跟你的导师确认。接受他包括名字顺位、投稿刊物的建议。 尤其是投稿前,因为你的导师毕竟经验肯定是比你多,有你导师的投稿,肯定会提高你论文的质量。

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人还是要保持一个谦虚学习的态度,导师毕竟是你的导师,作为学生我觉得还是要经常去和你的导师去沟通,这样既能搞好你们之间的关系,又能从导师那里学到知识。我觉得这点也是人际交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以对于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否一定和导师商量这个问题,就像我以上所写的一样,看情况再说。我个人觉得其实无论是否和导师所研究的有关,最好还是要和你的导师商量一下,主要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能听取很多导师的意见。这点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研究论文

韩愈提出的"业精于勤”,"提要钩去”,"含英咀华”,"由统要中”,"师素不师辞"以及"闳中肆外"等教学与学习方法,是一些符合教学与学习规律的正确见解,但是他的"崇儒卫道"则是封建糟粕。(一)对教师问题的见解1、教师的任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谓"传道"是指传儒家道统;所谓受业,是指使学生受到文化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所谓解惑,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解答学生们的疑惑。以传道为首,以授业为次。韩愈强调教师的基本任务 是为恢复儒道的传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而且还包含了寓德育于智育的思想。2、教师的标准 无论社会地位是高或是低,无论年龄是长或是少,谁掌握了道,谁就是教师。衡量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3、师生关系 他认为谁先值得道,谁有学问,谁就是教师。"由于对"道”:的某方面的造诣不同,由于对"业"的某方面的专攻不同,也许学生不一定不如教师,教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这破除了对教师的盲目迷信;而且还反映了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 "业",以"知"教 "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师与生之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 提倡人们要向德行高尚、学有专长的人学习,提倡互相为师,"教学相长"的含义。他的这一思想有利于扩大师资的来源,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教师的职责,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二)关于识别和培养人才的思想1.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 韩愈这种识别人才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举贤"、里子"尚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为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三)关干教学与学习的思想 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 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 韩愈在教学实践中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教学时,老师要提出纲要,让学生把握住要点,引导学生探索其精微之处,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 韩愈还提出教学要注意系统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辞,而是要学习古人文章中的思想、方法。他赞成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又反对沿袭剽窃,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1、教师的任务 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谓"传道"是指传儒家道统、传儒家的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所谓受业,即授业,是指讲授古文典籍和儒家经典,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古籍文献、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受到文化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所谓解惑,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解答学生们在"道"与 "业"两方面的疑惑。他认为这三项是教师的基本任务;而这三项任务是紧密相联的。以传道为首,以授业为次。道统帅业,业体现道。道是主导方面,业是从属方面。在他看来,教师的任务重在传道,古文、六经这类只不过是载道的工具;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传道是通过授业完成的。他认为如果教师只是"习其句读"而不传道,那是"小学而大遗",即因"小"而失"大",忘掉了自己的根本任务。很明显,韩愈重师是为卫道,强调教师的基本任务 是为恢复儒道的传统。但他这样分析教师的任务仍然是有意义的。把"传道"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把"授业"当作第二位的任务,还把"解惑"提到应有的位置,这样排列顺序也是很明确的。这里不仅包含了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的意思,而且还包含了离德育于智育之中、德育通过智育进行的思想。 2、教师的标准 韩愈认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是说,无论社会地位是高或是低,无论年龄是长或是少,谁掌握了道,谁就是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一定道,那就不成其为教师。学生"从师”,即"从师道”,是向老师学习其道。为人师,必须忠于道,必须传道卫道;而传道又是通过授业来实现的。所以衡量教师的标准:首先是"道",其次是"业"。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教师就是要在"道"与"业"两个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他的这种看法,也是有意义的。 3、师生关系 既然他把 "道"与 "业"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所以他认为谁先值得道,谁有学问,谁就是教师,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由于对"道”:的某方面的造诣不同,由于对"业"的某方面的专攻不同,也许学生不一定不如教师,教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他的这一思想是很深刻的,不仅说明了教师不一定是万能的人,不一定是完人,这破除了对教师的盲目迷信,解除了"弟子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的旧观念;而且还反映了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 "业",以"知"教 "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韩愈还强调 "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的道理,他引孔子拜郯子 (请教官名)、苌弘 (请教音乐)、师襄 (请教鼓琴)、老聃 (请教礼)为师作例证,提倡人们要向德行高尚、学有专长的人学习,提倡互相为师,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就拜他为师。这里既能者为师"的观点,又有"教学相长"的含义。他的这一思想有利于扩大师资的来源,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韩愈在阐述教师的任务、教师的标准及师生关系的问题中,看到了道与师、道与业、师与生之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因素。他提出了教师既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有学有专长、认真授业。他暗示了教师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这些卓越的见解,不但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而且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教师的职责,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关于识别和培养人才的思想 韩愈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他在 《杂说四•说马》一文里,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他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这说明识马者难得。有识马者然后才会发现千里马。不 识马,虽有千里马也被埋没了。"虽有名马”,而"不以干里称也"。 由于不识马就不能饲养马。"马也虽有干里之能",但待遇不公, 不能满足它起码的生活要求,因而不能发挥它的能,"食不饱,力不足,材美不外见",要同常马一样尚且难办到,怎么要求它 能行千里呢?他嘲笑那种不识人才的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驱策、饲养都不得法,听马鸣也不能了解其意愿,反"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表现出不识马者懵然无知、熟视无睹而又傲然自得的神态。"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世上不是没有良马,而是识马者"不常有"。他认为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 韩愈这种识别人才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举贤"、里子"尚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为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浪费人才、摧残践踏人才是十分严重的。韩愈四试于礼部,三试于吏部,十年犹布衣,他才高受屈,又几经贬谪,对于人才问题是有其真切地感受。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八《说马》就是他结合自己早期不得志的遭遇而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及一切有才能的人所作的"不平之鸣"。这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也是有价值的。 关干教学与学习的思想 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为人行事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而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他所说的"勤”,表现为口勤(多吟诵),手勤(多翻阅),脑勤 (多思考、多体会),日以继夜地学习。他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不绝口地吟诵佰家六经文章,不停手地翻阅诸子百家的篇籍,燃上灯来接续日光,勤奋以学,长年不懈。这是他对前人治学经验的总结,也是他自已多年治学和教学的宝贵经验的结晶。 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 韩愈在教学实践中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韩愈一方面强调博学,提出"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吉,待用无遗”。无满足地追求,而又力图有所收获,重大的细微的都不放过,待用而全不遗漏。另一方面,韩愈又要求精约,提出"提其要”、"钩其玄"。这就是说,教学时要提出纲要,让学生把握住要点,引导学生探索其精微之处,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 韩愈还提出教学要注意系统性,他反对 "学虽勤而不语(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所谓"不由其统",就是不由系统方面着手,不解其始末,只是掌握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所谓"不要其中大是指讲得虽多,而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切中要害,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也是无益的。既要注意系统性,又要讲出关键之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他提出"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深入钻研并沉浸在典籍浓厚很吃馥郁的香气中,细微咀嚼与体味着其中的精华。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是答问答题,像我下面这么答即可:韩愈提出的"业精于勤”,"提要钩去”,"含英咀华”,"由统要中”,"师素不师辞"以及"闳中肆外"等教学与学习方法,是一些符合教学与学习规律的正确见解,但是他的"崇儒卫道"则是封建糟粕。(一)对教师问题的见解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谓"传道"是指传儒家道统;所谓受业,是指使学生受到文化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所谓解惑,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解答学生们的疑惑。以传道为首,以授业为次。韩愈强调教师的基本任务 是为恢复儒道的传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而且还包含了寓德育于智育的思想。2、教师的标准无论社会地位是高或是低,无论年龄是长或是少,谁掌握了道,谁就是教师。衡量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3、师生关系他认为谁先值得道,谁有学问,谁就是教师。"由于对"道”:的某方面的造诣不同,由于对"业"的某方面的专攻不同,也许学生不一定不如教师,教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这破除了对教师的盲目迷信;而且还反映了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 "业",以"知"教 "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师与生之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提倡人们要向德行高尚、学有专长的人学习,提倡互相为师,"教学相长"的含义。他的这一思想有利于扩大师资的来源,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教师的职责,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二)关于识别和培养人才的思想1.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韩愈这种识别人才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举贤"、里子"尚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为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三)关干教学与学习的思想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韩愈在教学实践中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教学时,老师要提出纲要,让学生把握住要点,引导学生探索其精微之处,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韩愈还提出教学要注意系统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辞,而是要学习古人文章中的思想、方法。他赞成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又反对沿袭剽窃,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韩愈的教育思想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道理在哪,真正的老师就在哪),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

他把“道”作为择师的根本标准。他认为可为师者,不在于其年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其懂得“道”比自己早或比自己多。

师与生的关系,是以“道”和“业”来衡量的。谁先有“道”,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

在一定条件下,老师比学生懂得道理要早一些、多一些,在某些方面是有专长的,做学生的应向老师学习,同时学生在老师启发教导下,也在不断提高,在某些方面会有独到之处,或有专长。因此老师也要向学生学习。

扩展资料

韩愈的主要成就:

1、文学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2、教育

韩愈曾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世和提携人才的文章。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

3、思想

韩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

4、政治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对于韩愈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学者郭预衡指出:韩愈《平淮西碑》的主要倾向是“反对藩镇割据,而歌颂平叛的胜利;赞扬主战派,而批评主和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愈

教师说课的价值及有效研究论文

浅议说课的目的和方法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议说课的目的和方法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们为什么“说课”

目前,不论在幼儿园内还是在更大范围的同行交流活动中,“说课”已经成为许多幼儿园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工作经验交流方式。既然是工作经验交流方式,目的自然就很单纯:首先,是通过同行交流分享一些工作心得,以期望同行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其次,是通过与熟悉程度各不相同的同行交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信心;第三,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机会倾听同行的不同意见,以便能够重新反思,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提升自己的设计执教能力。

最近几年,我个人也曾经参加过各种不同的同行聚会活动,有范围小到年级组或教研组的,或幼儿园范围内的,也有大到市、省、全国乃至国际会议范围的。无论在什么范围内,说课实际上就是清楚明了地使用语言向同行“说明”自己的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意图,引发同行对相关问题的回应。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能够激发自己思考问题的说课方式,因为作为一个听者,我花了时间坐在这里听,就是因为我有需要受到说课者启发的动机。而且一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如果我的思维没有能够被激发和推动起来,大脑就很快感到疲劳,就会不由自主地走神。所以说,说课最好不要被当作一种独白式的语言表达行为,而是需要被当作一种对话式的语言行为。

二、我们可以怎样“说课”

“说课”足与“上课”相对的一个概念。即说课者并没有真实地在同行面前对学生执行自己设计的课,而是描述或解说自己将要对学生执行的课或者已经对学生执行过了的课。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同行听众不是刚刚观摩过说课者执教的课,是非常困难激活相应经验的。因此,也是非常困难进入说课描述的情境与其共鸣的。

根据我所见识过并感觉能够受到激发的说课类型,我想简单谈谈一些可能尝试的说课技巧。

(一)“直截了当”的技巧

在同行听众基本上都刚刚观摩过说课者执教的课的前提条件下,我们的说课可以直截了当,不过分去追求“华美演说式”的效果,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说课者自己认为最值得与别人分享的一个发现,一个“金点子”或者是一个教具、学具的设计;也可以是一个疑虑、一个教训或者是一种迷惘、困惑的感觉。而且,说课者在提出这些观点时,还需要尽量事先设想:自己的言说,是否能够与同行听众的经验“对接”,是否能够激发同行听众的积极思考和与你对话的兴趣,而不是激发同行听众欣赏的表情与热烈的掌声。如果听众不能够被有效激发,就会很快陷入厌倦的状态,这样的说课自然也就不容易达到言说者期望的共鸣效果。

(二)“实录片段回放”的技巧

前面说过:听者难以进入说者情境,起码部分是因为他们没有与说者共享的经历,听者即便是同行,但要快速地根据说者语言在头脑中再造出一个可以与说者共鸣的情境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当说课者面对的是多数没有经历观摩课过程的听众时,有条件的说课者可以把需要解说或研讨的课堂实录片段回放给听众,让听众先用自己的感官直接经历现场情境之后,再来听你的问题解说或参与你的问题研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会高许多。

(三)“辅以设计片段操作”的技巧

更进一步来说,听者进入说者情境困难,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没有与说者的学生或说课者自己共享的经历。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即便是幼儿教师同行,如果他们没有参与执教教师和孩子们的实际操作,很多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够与上过课的教师和孩子体验到类似的喜怒哀乐。因此,在有些必要的时候,说课者也不妨请自己的听众来当一下“自己”或者当一下上课的小孩子,让大家一起重新、仔细体验一下需要重点分享或研讨的那个具体的设计片段。让听众全身心地直接经历现场情境之后,再来听你的问题解说或参与你的问题研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会更高。

(四)“邀请听众先行尝试”的技巧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技巧。即说课者先将自己的材料或目标提供给同行听众,激发同行听众的设计热情,然后在邀请同行听众先行展示各自的设计思路,最后再将自己的不同设计提出来交流。这种说课方式,经常都能够很好地调动同行听众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对于说课者和听众来说,也更能够从相互交流中开阔眼界,得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

三、几个相关的说课实例

(一)相对“直截了当”技巧

1、观摩课刚结束,执教教师:今天的课上下来,我最困惑的问题就是我设计的这个图谱究竟有什么用?本来的设想是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这个舞蹈的步伐,可是我自己看不出它对幼儿学习这个步伐有什么帮助。我不知道是图谱本身没有设计好还是我不会用图谱来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我澄清一下这个问题。(大家热烈参与讨论,不少人提出了图谱设计本身的'问题并给予更合理的建议;更有不少人直接指出,根本不必使用图谱,而仅仅简单地使用“踏跳踏跳”的口令就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观摩课刚结束,执教教师:我在家里第一次上这课的时候,大家给我提意见,说我“教”得太多,会压制幼儿的创造性发展。我调整以后第二次上这课,大家给我提意见,又说我一点儿也没有帮助幼儿提升。今天是我第三次上这课,我自己还是觉得没有处理好“教与不教”的关系。希望大家帮助我弄弄清楚:我到底应该教什么,不教什么?

主持人:我们是不是这样来帮助执教老师想一想:在最后蝴蝶们自由飞翔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哪些方面来提升他们的表演?观摩教师A:节奏……(与音乐和谐)

观摩教师B:交流合作,比如可以结伴飞……(与他人和谐)

主持人:非常好呀,思路出来了!蝴蝶的翅膀可以怎样做些不同变化呢?(动作变化创意思路)

观摩教师C:可以摆在身体的不同位置,向不同的方向飞……

主持人:双手可以摆成不同的姿态吗?

观摩教师D:当然可以,也可以划出不同的路线……

观摩教师E:还可以走出不同的路线……(空间移动变化思路)

观摩教师F:还可以飞一飞,停一停摆造型……(更多因素复杂组合思路)

主持人:现在我们聚集了那么多的思路,大家都记下来了吗?别的类似活动也一样可以使用吧?执教老师,您对大家的帮忙满意吗?(执教老师微笑点头)我们大家对自己的共建工作满意吗?(大家笑,鼓掌。)

(二)相对“实录片段回放”技巧

笔者刚刚在4月27~29日访问了奥地利的奥尔夫研究所,下面是该研究所的古瑞娜教授的现场说课实例。

1、民间舞蹈学习

(1)坐圆,我们学做三个动作:拍腿、拍手和双手绕环。

(2)坐圆,我们跟随音乐学做三个动作:拍腿、拍手和双手绕环。

(3)坐圆,我们跟随音乐学做三个动作:拍腿、拍手和双手绕环,拍手时将自拍改为与旁边的固定伙伴对拍。

(4)在拍腿的音乐声中随意走动,在拍手的音乐声开始时随便在哪张椅子上坐下做其余两动作,拍手时将自拍改为与圆心中假想伙伴对拍。

(5)在拍腿的音乐声中随意走动,在拍手的音乐声开始迅速找到一个伙伴与之对拍,双手绕环不变。

(6)在拍腿的音乐声中随意走动,在拍手的音乐声开始迅速找到一个伙伴与之对拍,双手绕环音乐开始时与伙伴共同旋转。

(7)在拍腿的音乐声中与先前遇到的伙伴一齐随意走动,在拍手的音乐声开始迅速找到另一对伙伴,个人与新伙伴对拍,双手绕环音乐开始时与新伙伴共同旋转。

2、教学设计理念解释

(1)从我们刚才的实践中你们可以看出:我们不是学技能,而是一起做游戏。

(2)我们用舞蹈和音乐交流,通过游戏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

(3)我们用简单的方法得到许多回报。

(4)我们的游戏里面是有许多潜规则的,通过这些潜规则,人的音乐性、个性和社会性就发展出来了。

3、综合音乐表演学习

(1)我们观察模仿学习一个4拍的简单拍打声势(手手胸胸手手胸一)。

(2)我们转身单纯用听觉模仿练习那个4拍的简单拍打声势。

(3)观察模仿学习另一个4拍的简单拍打声势(手手胸胸腿腿踏)。

(4)我们转身单纯用听觉模仿练习那个新的4拍的简单拍打声势。

(5)我们将两个不同4拍的拍打声势连起来练习。

(6)做一个前述8拍拍打声势,停下看老师做一个8拍即兴动作,(每次重复时,我们的声势不变,老师的总是不同)

(7)大家一齐做一个前述8拍拍打声势A,各人自己做一个8拍即兴动作B。(每次重复时,个人的即兴总可以随意)

(8)大家一齐做一个前述8拍拍打声势A,各人轮流单独表演一个8拍即兴动作B。

(9)我们做一个前述8拍拍打声势,停下看老师做一个8拍即兴动作同时加入有趣的嗓音节奏。(每次重复时,我们的声势不变,老师的总是不同)

之后教师又逐渐加入了旋律,歌词演唱,音条琴演奏,打击乐器演奏。每次都是由教师先开始,我们观察先模仿,再即兴表演。每次都是A为统一做模仿的部分,B做先集体即兴后个人独立即兴。最后建设成了一个较大的有前奏和渐慢结束的完整综合音乐合作表演。

4、教学设计理念总结

(1)我们都是通过有规律(循序渐进)的程序进行学习的。

(2)我们都是体现了让大家自由自在地发挥。

(3)其实每个人都是需要指点的,给你一个体现了潜规则的“音符”(榜样),引导你自由自在地走下去。

四、小结

不知道通过以上的分享大家是否对说课的目的,以及针对“自我提高和相互促进”的目的而使用的说课方法能够有所了解和认同。不管怎么样,方法都是为目的服务的,既然说课是说给别人听的,当然就需要特别关注听众是否愿意听。既然同行听众都是为了自我激发和自我提升才来听的,当然就需要特别关注所说的话和其他辅助方式是否能够与听众建立专业经验沟通的桥梁。这一点与我们经常说的“教学要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基础上才能更有效激发儿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一样的道理。

说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将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实践演习,是教师面对讲师和同行,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程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简单来说,说课就是教师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说课之前一般要事先写出说课稿。从性质来看,说课具有说理性、科研型、工具性和交流性等特点。说课主要由说课者、说课内容、说课方法和听评者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说学生情况、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练习的内容与方法。其中,在说教学内容的时候,除了简单介绍教学内容在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外,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说课活动的基本过程,一般分为说课准备、说课实施、说课评说和说课反思四个基本阶段。其中,说课准备是说课的起始环节,说课实施是说课过程的中心环节,评课是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主要阶段,说课反思是整个说课过程的提高阶段。

师范生论文范文

在师范生需要写论文时,应该如何写好论文的内容呢?应该如何写论文内容更好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师范生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丰厚的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本科学历教育学学士。说课技能在教师招聘考试、教师教研以及各种比赛中是最常用的教师专业技能,本文在对某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说课技能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后总结出其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望对小学教育本科生说课技能的培养有所启发。

关键词: 说课技能;小学教育;问题;对策

1小学教育本科生说课技能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对某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说课技能培养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其说课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有:

1.1说课技能理论与实践相悖

无论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本科学习的,在对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如表1)和访谈可得知,有80.1%的学生表明开设过说课理论课程,但是只有15.2%的学生参加过说课比赛,有40.7%的学生写过说课稿但是没有参加过说课比赛,而有42.8%的学生没有写过说课稿也没有参加过说课比赛。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虽然80%的学生都进行过说课技能理论课的学习,但是将近一般的学生没有书写过说课稿,这说明这些学生没有进行过说课技能的实践培训,说课技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没有结合。

1.2师资整体素质及能力不够降低教学质量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培养小学教师的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可知,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阶段并没有讲授教师专业专项技能的专门教师,在访谈中也可得知,教师专业技能的教师所教授的都是比较笼统的教师技能,且每个技能分配的课时很少,讲得多但是不够深入,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训练没有得到锻炼和培养。

1.3教学环境与资源缺乏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狭义的教学环境特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针对某大学小学教育本科生培养情况调查分析,可支持说课技能的培训的有专门的说课技能教材、多功能教室、校内授课教师、学校的学习氛围等,但是通过调查可知仅有较少部分学生表明在说课技能培养中没有专门的教材和多功能教室,有部分学生表明没有专业技能实践和训练的平台和机会,也没有校内、校外专业课指导教师,学生反馈的这些问题暴露出了学校在教学环境和资源条件上对小学教育本科生说课技能的培养的诸多制约。

1.4技能类课程的设置有待改善

通过调研可知,某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专业理论课程中有开设教师专业技能相关课程,但是没有对专项技能的专门培训,也少有专项技能的专门教材。专业实践类课程只有微格教学和教育见习,且微格并不经常使用,教育见习随机性强,对学生说课技能以及其他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很大的限制。

1.5中师阶段的培养有待开发

中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小学师资的中等专业学校,目标也是培养基本功扎实,有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小学教师。由调查可知,调查对象中有大约百分之九十都是通过中等师范学校获得中专学历,然后考入本科学校的,其中有一半的学生表明中师阶段虽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说课技能培养,但中师阶段有关教师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本科的继续学习,由此可见,中师阶段的学习和培养是本科阶段的预备,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2说课技能培养对策分析

2.1总结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思路

2.1.1明确本科生培养目标,重视说课技能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复合型小学教育人才。说课技能是教师必备技能,是高校培养计划中的重点,学校应加强说课技能理论和实践的培养,多增加说课训练机会,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教师技能,为成为优秀的小学教师打实基础。

2.1.2归纳培养经验,创新培养模式

近几年,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显示出了对高质量小学师资的社会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兼顾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发展,并重集体成长和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小学教师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掌握教学实践技能和教学科研能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面对这样的新形势,高校对小学教育本科生的培养应该总结培养经验,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新思路。

2.2更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师队伍

2.2.1提高教师的水平,完成培养任务

既然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那么小学教师的培养也应该是师范教育的重点,要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时必须配备更高层次的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改善,例如聘请教师专业专项技能培养教师或在教学一线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

2.2.2增加特级、骨干教师互动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校外指导教师多数为一线普通教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有限,高校应与小学特级、骨干优秀教强强联合,增加小学教育本科生深入一线教学、训练教师专业技能的机会,形成专门培养小学教师能力和指导小学教师技能的模式,为培养未来的优秀小学教师提供保障。

2.3增加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说课技能训练机会

2.3.1巩固理论基础,增加实践训练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以及各种比赛中处处是说课技能的用武之地,可见说课技能是小学教师极其重要的必备技能。调查发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没有开设说课专项技能培训课程,多数是在教师专业技能课中一提而过;每学期一次的微格教学虽然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基本上起不到提升教师说课技能的作用;每学期还有一周的小学见习实践,但是随意性和流动性大,也没有起到实践锻炼的机会。小学应该在加强说课技能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多的为本科生提供实践训练平台,例如增加微格教学频率,与校外见习、实习学校实施一人对一班的培养计划、增加说课比赛或模拟招聘会等。

2.3.2学校给予相应的支持

不同的教学环境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和能力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可以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教师技能强、专业素养高,科研意识和能力都较强的优秀小学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学校应该积极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动员一切师资力量支持小学教育本科生说课技能的培养,例如学校可以提高多媒体教室和微格教室的使用频率,分配有说课比赛评委资格或经验的教师教授该门课程等。

2.4调整课程结构,做到全面发展

2.4.1增加教师技能类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

通过调查可知,小学教育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中教师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所占比重较小,每学期仅有一门比较笼统的教师专业课程,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兼顾,也体现不出实践训练的重要性。建议学校增加教师技能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比重,空有理论没有训练是不能够培养出教师专业技能强的小学教师的。高校应该适当调整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课程结构,增加教师技能类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平时的训练和培养中不畏惧讲台,没有紧张情绪,面对任何教学对象都能够顺利地展开教学活动,体现出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2.4.2调整课程的结构,加强校内外实践

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整合当然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还可以拓展到校外。校外相对于校内的教学和训练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校外是教育前线,对于师范生来说是真正的锻炼平台,不仅接触一线小学的实际教学,还有真真切切学习知识的小学生,对于即将成为祖国花朵的护花使者的小学教育本科师范生来说,多到一线小学进行磨练才是真正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强化教师各项教学技能的最好办法。校外的见习可以和校内的理论课程相互对应,做到校内巩固教学加强,存进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说课技能以及其他教师专业技能的养成。

2.5利用中师的培训,促进更好发展

2.5.1巩固中师阶段的学习成果

小学教师的培养层次越来越高,从中师到本科不断提升,中师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是虽然距离本科培养的小学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也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教师专业技能。即使在中试阶段没有接受过说课技能或者其他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会或多或少的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也对小学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在中师阶段培养结果之上继续进行本科层次的继续学习的话,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5.2形成校———校联手,培养优秀小学教师

要培养出优秀的小学教师需要中等师范院校和本科师范院校两个培养层次联手合作。中等师范院校可以主动向本科层次培养院校看齐,注重学生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高层次的学习机会。本科阶段接受的教育都是中师阶段的提升,如果本科培养的都是接受过中师培养的师范生,那么本科的培养将更加得心应手,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建议两个层次的学校可以形成互助关系,达到双赢,最终能够培养出具有扎实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优秀小学教师,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添砖加瓦。

3结语

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根基,小学教师就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保证。说课技能是小学教师必备的教师专业技能,各大高校在对小学教育师范生进行培养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实践技能和教师专业能力一样重要,有时更重要,只有教师具备一点的实践教学能力,才能够胜任新时代对小学一线教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会平,梁伟.浅谈高等教育中“说课”的作用[J].商情,2012,18:165.

[2]赵宝荣.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3]范丹红.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与教育实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

[4]欧阳英豪.“说课”在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中的价值[J].读与写,2013,05.

研究论文说明

论文的介绍怎么写

论文是每一位要发表论文的朋友都会问的问题。论文的介绍怎么写,以下是我整理论文的介绍怎么写,欢迎阅读参考。

1、 引言应含概的内容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前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前人或他人对本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学术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明确地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果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研究的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研究与被研究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

2、 前言的写作方法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

(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

(5)、前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6)、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长,太长可致读者乏味,太短则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 000一5 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一般掌握在200一250字为宜。

引言书写内容和格式

(1)说明论文的主题、范围和目的。

(2)说明本研究的起因、背景及相关领域简要历史回顾(前人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尚未解决?目前进展到何种程度?)。

(3)预期结果或本研究意义。

(4)引言一般不分段,长短视论文内容而定,涉及基础研究的论文引言较长,临床病例分析宜短。国外大多论文引言较长,一般在千字左右,这可能与国外内数期刊严格限制论文字数有关

所谓的引言就是为论文的写作立题,目的是引出下文。一篇论文只有“命题”成立,才有必要继续写下去,否则论文的写作就失去了意义。一般的引言包括这样两层意思:一是“立题”的背景,说明论文选题在本学科领域的地位、作用以及目前研究的现状,特别是研究中存在的或没有解决的问题。二是针对现有研究的状况,确立本文拟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下文。一般作者在引言写作中存在这样两方面的问题。

1)文不着题,泛泛而谈。一些作者似乎把论文的引言看成是一种形式,是可有可无的部分,将引言的写作和正文的写作相分离,只是为了给论文加一顶帽子。常见的现象是,一般化地论述研究的重要性,甚至从技术所涉及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谈起,就像一篇领导的讲话稿。就是落脚于研究的主题,也是从宏观谈起到微观结束,停留在一般性的论述较多。显然,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读者无法准确地判断“论文命题”的具体价值,缺少对当前研究状况的概括和介绍,不知道作者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工作有什么不同?因此,科技论文的引言必须交代研究工作的背景,概括性地论述所研究问题的现状。对研究现状的论述,不仅是考查作者对资料的占有程度和熟悉程度,更重要的是从资料的全面程度和新旧程度可以判断研究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2)引文罗列,缺少分析和概括。引言不仅要反映背景的广度,更重要的是要考查作者对研究背景了解的深度。一般作者对研究的问题了解不深,在介绍研究现状时往往是列出一大堆参考文献,罗列出不同研究者的不同作法和结论,缺乏作者的分析和归纳,没有概括出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有的甚至将一些与本文研究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献也列在其中,片面地强调资料占有的丰富性。尽管有人认为,对研究现状的介绍不同的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但从论文写作的角度出发,引言的目的是阐述论文命题的意义,而并非是研究资料的综述,尽管综述对读者查找资料提供了方便。因此,应当用作者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研究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难点和不足,从而引出论文研究的主题。

引言一般和摘要差不多,但是重点在写作的意图和缘由,有引出正文的功效。结构一般如下:

1、写作的意图、缘由

2、论文大致研究内容

3、主要的方法、措施

4、简单的研究结论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一、议论文写作三要素

议论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点必须正确。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

1.归纳法

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

2.推理法

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3.对照法

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驳论法

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结论句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论点,即文章的主题,在正文部分摆出有利的事实,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最后根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

三、议论文的写法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论点。

论点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

2.要有足够的论据,可以列举生活的实例。

3.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

起来。

4.层次要清楚。

5.态度诚恳、友好,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议论文在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但有时也要运用说明、叙述、描写等手法。议论中的说明常为议论的开展创造条件,或是议论的补充;议论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应是为论点提供依据的因此,叙述应该是概括的,描写应该是简要的。

6.论据要充分

欲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作者可以列举事实、展示数据、提供事例、借助常识或利用亲身经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一)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二)论据: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三)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

正确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完成所学专业并完满毕业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帮助大家写好论文,现将一些应规范的问题说明附后:

一、什么是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用以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提出作为考核和评审的文章。学位论文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

1、学士论文:

学士论文是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选择题目还应避免过小、过旧和过长。

2、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3、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要求作者在博导的指导下,能够自己选择潜在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掌握相当渊博的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当熟练的科学研究能力,对本学科能够提供创造性的见解,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学位论文的总体原则要求是什么?

1、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

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

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

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所用论据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 天衣无缝。

4、体式明确,标注规范:

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求规范得体。

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

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 因此, 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三、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是什么?

1、论文题目:(下附署名)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

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四、获取最佳论文选题的途径?

1、选择你有浓厚兴趣,而且在某方面较有专长的课题。

2、在不了解和了解不详的领域中寻找课题。

3、要善于独辟蹊径,选择富有新意的课题。

4、选择能够找得到足够参考资料的课题。

5、征询导师和专家的意见。

6、善于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为读者选题提供了便利条件。

恰当的选题是保证毕业生撰写论文成功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选题不仅能使作者从中获益。而且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恰当的选题要求作者有敏锐的直觉,较高的学术修养和丰富的经验。此外,了解论文写作的相关格式要求,组成部分,追求论文写作的原创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1、准备工作

首先,作者要广泛大量的浏览或阅读近年来发表在各类期刊和学术权威刊物上的文章。如中国外语。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翻译,语言与翻译,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话教学,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等。通过广泛的阅读使自己了解目前学术前沿和科研的最新动态。同时还要弄清楚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及其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如:这一领域已完成的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研究深度,该领域的主要发现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空白等。为了帮助毕业生选题,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于XX年组织部分教师为该院英语系的03级毕业生提供了选题的方向和建议。以下是其中的部分选题:

1)教学法方向: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研究与尝试。

2、论需求分析在自主学习模式中的作用。

3、在英语学习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与培养。

5、现代中学英语教师的必备素质。

6、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7、初中英语的课堂提问技巧。

8、教师的信念对教学的影响。

9、交际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10、在中学开展“英语角”的活动意义及方法。

2)英美文学方向:

1、论《永别了。武器》的反战主题。

2、论《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

3、哈克贝利,费恩的民主精神。

4、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诗的比较。

5、谈对莎士比亚悲剧人物性格的共性认识。

6、莎士比亚戏剧中女性角色的塑造。

7、《失乐园》的主题探析。

8、浅谈感伤主义的形成史。

9、“简爱”的艺术价值。

10、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

3)翻译方向:

1、浅谈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异化与归化。

2、商标名称的特点与翻译

3、电影片名的翻译

4、汉英公示语的翻译

5、英文新闻标题及其翻译

6、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

7、从文化角度论汉译英中的变形与求信

8、文学翻译中的“语境”问题

9、汉译英中不同社会文化信息的转换

10、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英汉成语翻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

4)写作方向:

1、汉语主题化句型在英语写作中的迁移。

2、英汉句式表达之比较。

3、英语写作篇章结构之比较。

4、英语书面表达之母语迁移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5、阅读技能与写作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6、英语修辞的不同倾向。

7、英汉名词性人体隐喻之比较。

8、英汉广告双关语的修辞特点。

9、汉语“双声”与英语“头韵”的跨文化差异。

10、英汉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此外还有语言学方向、英美国家与文化等六个方向的众多选题供学生参考,帮助学生搞好毕业论文的写作。

2、拟定题目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通过浏览阅读文献,作者会获得一定的灵感和启发。结合所提供的选题方向和建议便可拟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了。此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你所拟定的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或能反映该学科领域较为前沿的发展。

如。“汉英双宾语结构差异的认知研究”。“英语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研究”。“英汉词汇概念差异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等。

但拟定好题目还仅仅是一个研究的理想,能否如期完成才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不仅浪费时间,更会丧失信心。所以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论文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

首先一定要估算完成论文所需要的时间。如该选题所需要的时间远远超出了一学期,则应认真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因为课题完成占用的时间越长,作者就越容易失去耐心和兴趣,同时也很难按时完成任务。其次,还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拟定的题目是否适宜。题目过大,任务过多都是不可取的。

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英语写作与修辞教学策略研究”等题目就太大。覆盖的内容也太多。因为纷繁复杂的题目往往不易突出研究的重点,而且还会使写出的文章杂乱无章。

毕业论文是展示大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一定要严格地把好这一关。做到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深入发掘。并有所创新。

最后。完成论文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也都是作者事先应该考虑到的问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认真对待写作中的选题。把好这一关对后期论文写作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论文的组成部分及要求

一篇研究性论文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组成部份:

1)中英文标题。一篇论文必须有中英文标题,而且一定要注意其表达内容的一致性。如:英语学习中接受技能与产出技能的相关性研究(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ceptive skills and productive skills):如果把“英语学习中”死译成(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ceptive skills and productive skills in english learning)。则英文题目即不简洁、不利落,甚至还会造成误解。因为汉语的“英语学习中”泛指包含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英语的in english learning则容易理解为receptive skills and productive skills,甚至是the correlation或study的短语。表达狭义的学习活动。

问题一:论文论题说明是什么意思 15分 论文论题说明是对论题的简单介绍,使人可以通过它大概了解你的论文论题依据的背景等等内容 问题二:论文题目怎么写 一、定义: 所谓论文就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的外延是文章,其内涵是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因此,它是一种说理文章。这里着重是要理解“讨论”和“研究”,这是论文的本质属性。 二、分类: 一是科研论文。就是对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成的调查报告;对某种问题进行科学实验后,写成的实验报告;对某项经验进行总结,并上升的理论高度写成的经验报告。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明确的实践过程,反映了撰写者已进行的实践与研究过程。它们往往通过测量、统计数据、事例旁证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果作为一个课题研究,那就是研究报告。 二是学术论文。它是对某个问题尚未进行实验或实践,但依赖与某种理论或查阅文献资料,在理论上进行构想、探索,提出策略性思考的论文。或对某一理论问题进行思辩性思考的论文。 上述两类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独立的个体,不存在截然划分的界线。 三、形式: 目前教育界的论文大多数出自于一线老师,经验总结论文居多。也有课题研究报告和理论研究文章。这给人们造成了一个错觉,似乎论文就是上述三种形式。其实,课题的方案、个案研究报告、甚至一篇说课稿均属于论文。如果把它们排斥在外是错误的。如果不是论文,难道是文艺作品或者是新闻报道?或者说是鲁迅的杂文! 不管是毕业论文,还是职称论文,都需要按照标准格式进行排版。 论文的格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题目格式:(在标题下注明作者,邮编,工作单位,学生就写所在学校)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 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 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 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 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 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 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 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 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 版物信息。 刚才已经讲过,不管是用来发表的论文,还是在校大学生写的毕业论文,都需要按照上面的论文格式进行排版,否则,你的论文或毕业论文就可能通不过审核。 问题三:毕业论文选题报告中的:“选题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怎么写 您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 *** 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可以帮你。 您的调查报告有什么要求呢 调查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调查报告准备往哪个方向写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 问题四:论文的题目,开头怎么写1,要有具体的说明2,题目字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 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①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上海复旦大学XX学院2007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 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 1.纸张与页面设置 (1)A4,纵向; (2)页边距:上25px,下50px,左侧62.5px,右侧50px 2.页眉 (1)设置:35px (2)字体: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 (3)分割线:3磅双线; (4)内容:××学院本科期末论文,居中。 3.页脚 内容:页码,居中。 4.论文基本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单独成行,居中,日语:小2号黑体;英语:Times New Roman 18号; (2)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居中,日语:小4号宋体;英语:Times New Roman 12号; (3)内容提要: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长度要求150字以上;英语:Times New Roman 12号,长度要求在100字左右; (4)关键词: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割,内容为小4号黑体;英语Times New Roman 12号; (5)正文 正文部分的要求如下: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②日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 New Roman 12号,标题日语采用四号黑体,英语采用Times......>> 问题五:大论文题目申请表怎么写,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轻易激起读者的注重。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③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重,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心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定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治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问题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题目简介怎么写 综述,其中综是综合,述,更多的不是叙述,而是评述和述评。只评述还不够,还要就观点、材料和方法进行综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第二部分 综述的类型文献综述有两种,一种是“大综述”,就一个领域的文献的总结。另一种是“小综述”。这个综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所以,这种综述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第三部分 综述的写作过程和方法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二、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 问题七:论文的论题怎么写? 狼,我想大家都应该不会对它陌生。它是食肉目犬科犬属的一种。外形和狼狗相似,但吻略尖长,口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状下垂;毛色棕灰;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既耐热,又不畏严寒。夜间活动,嗅觉敏锐,听觉良好。杂食性动物,能耐饥,亦可盛饱。 有些关于它的成语、谚语是这样写的: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羊狠狼贪、豺狼当道,狼到天边不改性;狼窝里少不了骨头; 狼给羊领路最危险;;狼最喜欢离群的绵羊; 狼剩一口气时,还想吃羊; 狼的头伸进羊圈,决不会谦虚的把身子留在外面;狼老遭鸟欺。这些成语与谚语充分说明了,狼在古代是非常不受人喜欢与尊重的,总是把它与一些不好的事物放在一起,就好像狼生下来就是与人作对的。其实不然,狼之所以捕食家畜,是因为人类占领了大部分的陆地,使它们无法生存,或因食物短缺造成的。再说了,那也是狼生存必要的条件,就像人要吃饭一样。 不光以前的人们那样认为,现在同样也有许多人这样想,讨厌或害怕它们。可我觉得狼并没有那么可怕。爸爸告诉我,前两天他看动物世界时,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几个猎人出去打猎,打死了一匹母狼,可它的窝里还有几小浪,于是其中一个猎人便把它们养了起来,每天都与它嬉戏,喂它们喝牛奶。就这样,他们一天比一天熟悉,小狼也一天比一天大。终于,小狼成年了,猎人决定把它们放回大自然。当猎人老了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它们,到森林去找他们。他学着狼叫,看它们是否还活着,没想到唤来了几十匹狼,猎人吓坏了,不过他认出了他养过的狼,并且那几匹狼也像原俯一样,还摇着尾巴向他跑来,还都把他当作自己的主人。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狼是知恩图报的,甚至比人还要有情义,有些人会见利忘义,但是狼却不会这样。 狼还是草原上的保护神。牧民说,狼虽然吃羊,却也能给羊群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羊被狼咬过后,可以增加抗病能力,只要伤口愈合,就很少得其它疾病。哪怕是狼冲进羊群扑一下,即使没有羊被咬着,羊一年之内也都会一直处于警戒状态。实际上,狼扑杀的羊大多是老弱病残的,而咬不到的则是身强体壮、病少且增膘快的羊,初冬出栏屠宰时肉质十分鲜美。而且牧民还说,草原一旦遭了大雪灾,冻死、饿死的牛羊遍地都是,可有了狼,不用人工清理,就会全部被消灭掉,即使腐烂变坏的牲畜尸体也不会留下,所以把狼群称作草原上的清洁工也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草原上的牧民还掌握了一点规律,那就是牧草――黄羊――狼群三者之间存在的一个精确的比例平衡。牧草可以使羊群长得膘肥体壮,使羊的优良品种继续传承下去。但是羊太多了,草就不够了,营养也不成了,这时就需要黄羊与狼了。黄羊都是上百上千只的大群,一般采食边远草场。黄羊吃草 *** 牧草生长,拉粪又撒尿,施肥改良土壤,推动植物被顺向演替。但黄羊太多也会过度啃食草场,对畜牧业不利,所以也不能太多,不然就像羊一样把草吃光了。可如何控制黄羊等食草野生动物呢?牧民有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就是利用狼群――这一自然调节机制――控制黄羊等食草动物数量,这样更省力、更有效。 说到这儿,我想大家一定会疑问:“要是狼多了的话怎么办?”是的,狼多了也不成,所以这也就出现了草原上的打狼活动。但是牧民说,狼既不能捕杀得过少,但也不能过多,过少不利而过多有害。于是牧民有目的地狩猎就派上了用场。打老的不打小的,打残的不打壮的。当狼稀少时,不打也不干扰它,狼就不会害羊群,人与狼之间实现和平共处的状态。 牧民崇敬狼、保护狼以此来调节草原生态环境,我想,从这点看出人们和狼是可以和平相处的,并且我觉得狼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动物。所以狼并没有那么可怕......>> 问题八:毕业论文选题研究意义怎么写?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 *** 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我们可以帮你。硕士本科开题报告以及论文写作是我们特长,我们的服务特色: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 问题九:什么叫论题报告啊? 就是你选的什么题目,自己先写出一个大体概况,老师给你把把关,是不是值得研究,有没有研究价值,是不是前人已经研究烂了,是不是题目太大或太小,你自己有没有能力完成这个研究福等。(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问题十:论文题目说明怎么写野外拓展的感想 野外拓展的感想 你好 我可以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