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顾客价值的电子商务运营体系分析与改进 [摘要] 本文从电子商务B to C业务模式中的客户价值出发,分析了顾客需求、产品选择、价格和品牌、增值服务及客户关系,总结了电子商务运营体系下的商品特性、订单波动、支付方式、配送支持、服务政策等方面制约顾客价值的因素,从服务水平分类、商品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 [关键词] 电子商务;顾客价值;运营;B to C模式 顾客价值是顾客对于所提供的所有产出物,包括产品、服务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感知,它是运营体系管理的重要因素。顾客价值要求从顾客开始评估,了解顾客购买、继续购买或不购买某个公司产品(服务)的原因,并进而驱动供应链的改变和改善。通常对顾客价值的评估包括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关注顾客价值,不仅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从产品或服务为导向转为顾客为导向的运营管理理论发展的结果。创造顾客价值是公司目标的驱动力,顾客价值的提升与改进涉及到公司整体营运体系的改进。电子商务具有不确定性,在电子商务环境中需要以提升顾客价值为前提,需要通过对商品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的改进,提高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电子商务运营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B to C商务模式下的顾客价值评估 B to C商务交易方主要由S(供应商)、B(网商)、C(客户)和L(第三方物流)组成,整个业务活动中伴随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网商一般不与顾客直接产生物流,而是通过第三方物流(专业的运输企业和配送企业)完成商品交接和货款代收。因此,供应商、网商和第三方物流都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营绩效影响顾客价值。 以下对国内某B to C商务网站的顾客满意度和服务水平进行调查评估,并作拟合分析,从中可以衡量目前国内电子商务的顾客价值感知。其中每项指标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 1.产品感知。从满意度和重要性两方面分别对产品的价格竞争性、产品种类、产品无缺货、新颖独特性、功能使用性、产品使用效果、实物与图片差异度、图片清晰度、图片文字完整度、品牌认知度、产品材质、产品加工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设计评价指标并作拟合分析。图1为得到的产品感知拟合曲线。 调查显示,以上指标中产品无缺货、功能使用性、产品使用效果、产品材质在顾客价值感知中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方面存在较大的背离性。说明了目前电子商务中存在订单履行率较差、产品功效宣传与实际相差较大、产品做工质量较差等问题。特别是产品缺货问题严重,这也反映了电子商务的订单不确定性引发的库存管理难题,使得销售商在库存成本和销售机会成本的权衡中处于两难境地。因此,在不确定订购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订购点和订购数量是电子商务库存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2.服务感知。从服务满意度和重要性两方面分别对顾客订购方便性、付款方便性、送货方便性、送货人员态度、送货准确性、收包检验方便性、退换货方便性、促销活动合理性、个性化服务、客服热线接通性、客服人员态度、客服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设计评价指标并作拟合分析,得到服务感知拟合曲线。 以上指标中,付款方便性、送货方便性、送货准确性、退换货方便性、客服解决问题能力等在顾客服务感知中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方面存在较大的背离性。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缺乏与电子商务相匹配的支付和物流系统,同时对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难以实现动态跟踪,顾客不能得到实时的信息反馈和投诉处理。 3.影响顾客重复购买的主要因素。引导顾客重复购买是电子商务的营销重点。受消费者年龄、职业、收入、消费偏好和社会流行趋势的影响,电子商务消费具有偶然性、随机性和发散性。在顾客购买行为中既有基于商品价值的必然因素,也有冲动性消费的偶然因素。因此,关注顾客重复购买行为,分析顾客放弃重复购买的原因对全面把握顾客价值有重要的意义。表1为调查取得的影响顾客重复购买的因素。从中可以看出,顾客中意的商品与商品价格是影响顾客重复购买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缺货和服务质量;最后是商品质量类。 二、制约顾客价值的主要因素 [注:该文章转自[中国论文服务网 www.lunwenw.com] 原文链接:
这个题目是电子商务方面的题目吧5000字能帮你的论文的格式都是包括在内的都调好的
相关范文:浅析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摘要] 本文从分析B2C企业的发展现状入手,指出低效的物流体系是当今B2C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并深入分析了B2C企业物流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物流模式。[关键词] B2C电子商务物流模式连锁经营第三方物流一、前言B2C电子商务是以Internet为主要服务手段实现公众消费和提供服务,并辅之以电子化的付款方式,因此B2C电子商务实质上是一种电子化的零售。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1月23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3700万人,如此庞大的网上消费群体应该使B2C企业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但事实上B2C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少数几家如卓越、当当等略有节余外,其余大多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早在数年前,电子商务刚刚起步时,专家们就指出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三大瓶颈:网络安全、网上支付和物流配送,对于前两项,现在的科学技术、管理和实践都已证实,这些问题都构不成瓶颈,而物流配送的瓶颈问题却没有明显的改观。现代物流在中国飞速发展,理论研究日新月异,但相应的市场化、实践化却未能跟上理论研究的步伐。时至今日,对于B2C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物流水平的桎梏已成为B2C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二、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B2C电子商务活动中,通过网站实现商流活动后,主要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对实物的转移提供低成本的、适时的、适量的转移服务。1.物流本身发展的滞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相比,即使是发达国家的物流,其发展速度也难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并驾齐驱。在我国,物流更是处于经济领域的落后部分,一个先进的电子商务和一个落后的物流,在我国尤其形成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而电子商务在今后更加迅猛的发展,会使两者之间拉开更大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我国物流服务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则是我国为物流服务运行的平台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第一,配送本成本过高。高昂的配送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使电子商务成了一种奢侈的消费方式而远离大众;第二,响应时间慢,不能及时送货。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方便快捷,但实际情况却是用户费尽周折网上订购以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使电子商务的跨时域优势丧失殆尽;第三,服务区域及服务商品有限。现有的配送体系基本局限在各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显得力不从心,交易的商品也仅限于图书、音像制品之类的小件物品。2.B2C电子商务的特点加大了物流服务的难度从电子商务的特点来看,电子商务促使事物处理信息化,企业经营网络化,销售范围无限化,消费需求个性化、分散化,企业生产柔性化,这就要求相应的电子商务物流时效迫切化,物流服务定制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的新要求。单从物流配送的角度来看,商品定购的随机性和分散性往往会导致配送的批量小、配送的频率高,这给配送路线规划、配送日程调度、配送车辆的合理利用带来更大的难题,容易造成物流成本的加大和物流服务水平的降低;而且商品的在途损坏、丢失等一般难以避免,对于无店铺经营的B2C企业来说售后服务尤其是退货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额外费用往往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3.B2C电子商务企业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的误区第一,B2C电子商务企业以革命者和领先者自居,认为传统企业将遭受电子商务的无情淘汰,因而忽略甚至否定了传统企业的优势和特点,尤其对传统企业的分销模式不屑一顾,拒绝与传统企业进行物流上的合作与整合,使自身的物流瓶颈日益突出;第二,B2C电子商务企业往往追求“大而全”的模式,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运行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网络最大的特征在于信息交互,使用复杂、价值较高、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产品适合在网上销售,日常生活用品,人们很熟悉,传统的销售网络又十分丰富,显然不适合在网上销售。“大而全”的模式增加了物流配送的难度,使物流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第三,B2C电子商务企业未能充分认识到物流配送问题关系到网上商店的服务水平,往往也是消费者最敏感的因素,是建立企业品牌的重要途径。在国外,B2C企业往往与联帮快递和UPS等大型快递公司存在合作关系,由于网上商店所销售的产品大多小巧精致,最适合通过快递的方式运输,所以也得到了广大顾客的认同。国内B2C企业主要则是通过邮递这种方式,但事实上并不十分理想。由于受以前邮购商品留下的不良影响,顾客对这种运送方式仍有戒心。目前最佳的方式是直接利用商家现有的传统销售网络进行运送,使顾客能够放心地购买。但是,这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能办到的,也不符合网上购物的特点,只能是一种暂时的替代行为。三、B2C企业物流模式设计目前,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体系水平不一,经营模式也各不相同。在对比发达国家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基础上,归纳起来,适合我国企业开展B2C电子商务活动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建物流模式物流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多年,都已建立起自己的分销渠道,企业自身拥有良好的物流网络与相当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营电子商务时可通过不断整合自身资源,吸收外界资源,搞好自身物流网络建设,形成适合自我的物流配送体系。B2C企业在构建自己的物流体系时,可以适当考虑与仓储公司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并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上整合各合作伙伴的资源,形成优质高效的供应链。对于自身物流体系较为完善的企业,还可利用自己的物流网络承担其他企业和商家的物流配业务,从而减少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达成网络配送规模效应,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2.连锁经营模式此种模式依托传统连锁业分布广阔的商业网络,直接开展销售配送和销售服务,连锁经营店可为网上虚拟商场提供实际支持,连锁经营正在多个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形成了以大型龙头连锁企业为骨干,中小连锁服务网点为补充,超市、便利店、专卖店、货仓式商场等多种业态发展的网络化流通格局。连锁经营的这种店面开到家门的特点,正是B2C企业与之良好合作的基础,人们通过B2C企业的网上平台订购商品,来到附近的连锁店取货或由连锁店送货上门,即可十分便利省时地完成购物过程,享受完整快捷的销售服务。B2C企业通过连锁企业的网络资源,使自身的物流缩短了距离,降低了频率,从而实现了货物的低成本配送。而连锁企业与B2C企业合作,可以为其带来大量的优质顾客,并且几乎不花费任何成本,品牌的知名度也能同时得以提升。3.第三方物流模式现今网上购物的方式大体是EMS及普通邮寄,其次是同城快递。这些邮政和快递公司进行物流的操作,一般是为了送货而送货,不能为顾客提供附加服务,网络公司也不能在货到后第一时间与顾客取得联系,并且普遍费用较高。而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实物流动,包括运输、装卸、储存、信息管理等环节。物流作为一个产业,理所当然应由一个专门从事的公司代为进行,即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是很明显的,能使B2C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同时又能有效地保障供给,能够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优势和规模优势,提高各环节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受益,因此第三方物流成为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主流,也符合社会分工逐步细化的大趋势。对于B2C企业来说,一般只是为各种产品提供一种营销平台,在我国B2C企业的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也有限。如果自建物流奖金缺口太大,同时B2C企业面对的消费市场一般量少且分散,采用自行配送往往成本很高,企业难于承担。目前B2C企业采取的送货方式一般有三种:邮寄、EMS、第三方物流。邮局送货安全可行,但速度慢、信息反馈滞后、无附加服务,而第三方物流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弊端。四、结语电子商务物流是物流领域内的新一轮革命,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已十分明显受制于低效率的物流体系,低效的物流体系已成为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B2C企业所受影响最大。B2C企业只有不断注重学习和借鉴物流领域内的最新成果,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在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摸索出适合本企业的物流模式,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突破物流瓶颈,获得高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优点:
1、京东具有专业的包装技术和员工,大部分的产品快递都是用气泡填充的,没有因为成本而放弃对产品的用心程度。
2、京东的发票和快递码等都是提供正规机打的,让人看到有一种正品的信赖感,这样每个产品的售后点认可度高。
3、京东的物流相当发达和迅速,基本上下单后当日就到达或者隔日到达,不用长时间的等待,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4、京东的产品评价大部分比较真实,虚假交易没有泛滥,水分较少,相对来说消费者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5、京东的交易方式除了常见的微信支付外,还支持货到付款,可以收到产品后直接刷卡或者付现金,并且没有任何其他的费用产生。
缺点:
1、自建也有缺货的时候,因为没有自建制造的能力。
2、品类丰富度较低商品选择相对较少。
京东的供应链与物流优势:
1、京东物流从成立之初起,独创的仓配一体模式奠定了自身的供应链服务优势,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进行网络、服务模式和产品设计,使得体验和效率成为京东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2、运营效率上,通过“全球”、“全景”“全链”的通路网络智能数据双轮驱动实现高效运营;在财务效率上,通过打造在线、实时、前瞻的财务体系,保障结算、资金和财务数据等的快速流转,为管理层、投资人提供业务、市场、战略等前瞻性洞见。
针对健全全面供应链服务能力,京东物流将基于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优势,真正打通服饰、消费品、家电等重点行业,帮助商家优化库存、提高效率、提升体验、扩大销量,实现价值最大化,形成满足客户所有需求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侯毅:京东商城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 联商网消息:11月19日,一年一度的海鼎现代商业管理用户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家客户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嘉宾围绕大会主题“网络时代新商业模式探讨”展开了对话和讨论。以下为京东商城物流规划总监侯毅在研讨会上的演讲摘要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网购企业当前的经营目标是市场的占有率和规模;传统企业考虑的是利润、规模等。 京东:09年营业额近40亿,今年营业额预计106亿,营业额连续5年保持300%年增幅, 目前商品种类30万余种,今年新增食品品类、图书品类,2010年10月开放平台; 2010年10月,日订单突破10万单; 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建立了物流中心,明年上半年布局东北、西北等,明年有望可处理50万的日订单;网购企业的优势1、无限的货架2、价格优势:监控竞争对手价格信息,可实时变动,3、覆盖全国4、营业时间无限5、最直观,鼠标点击,一览无余6、客户主动提供资料,知道顾客购买商品的时间和频率,精准到人,可数据挖掘分析7、客户持续性高,不断积累和口碑传播,成本增长有限,客户增长无限8、初期成本高,主要在人力、物流、市场售后和IT等,后期上了规模,随着物流成本的降低,成本优势得以显现; 美国亚马逊的经营理念 核心竞争力:流量、用户体验、全品类、低价、多供应商、高效流量:通过多种形式促销活动,提供免费资源与服务促销,发型虚拟货币来促销、积分促销、秒杀等等;通过页面的流量,流向分析和转化率分析,能精准分析顾客的消费方式 用户体验:商品信息的详实准确、丰富性、支付方式的多元及便利(信用卡、支付宝、现金)、购物流程的简单易用、配送的及时准确完好、网站访问速度(满足200万人同时在线,有1000多台服务器)、搜索的精准度(技术保证)、客户服务的友善高效(在100分钟以内确保答复、每个投诉都会生成工单系统,可以跟踪,800多个小姐确保电话接通率) 全品类:3C产品只要有销售的,京东的网上一定有;低价:通过网络搜索技术,保证网上销售的价格是最低的,让消费者买了放心 多供应商:通过网络技术,开放销售平台,是京东目前最大的战略,让各种形式的供应商到平台上销售,极大增加商品的品种,减少了自己的库存,降低经营风险,分为几种形式:1、代管库存,实现分拨和配送等物流作业2、由供应商自己管理库存,只实现分拨和配送等物流作业,是目前的主要模式3、只提供销售平台,不代理物流仓储和配送作业 淘宝也想自己建物流仓库,建仓库容易,但有效整合商户资源比较难;物流体系包括三大体系:仓储作业体系、分拨作业体系、配送作业体系 A类商品各地都有库存,C类商品只有一地库存、全国发货 电子商务物流竞争焦点集中在速度、可靠性、客户体验等方面,投入相当大;驱动要素和对B2C物流设计的影响 多业态销售:要分别设计不同的作业模式SKU品类很多:需要很大的拣选面积,需要很多的拆零拣选位单个SKU数量很少:以隔板式货架为主,以箱为存储单位,而不是以托盘为单位SKU更新很快:需要建立动态随机的拣货位,且单个SKU需要降低库存作业正确性要求很高作业的实时性要求很高不同时间的作业量不同退货量很大···京东把物流作为核心竞争力,所以可以承受长时间的亏损,而第三方物流没法承受; 问:开放平台,如何确保服务和质量的统一? 答:首先选择大品牌商,然后严格按照京东的流程;目前没有大的投诉; 问:如何保证低价? 答:对于销售规模大的商品,实现低价是没问题的;销量少的商品,采取牺牲利润的办法。 注:侯毅先生为业内知名的实战派物流专家,曾经主导一手打造了超越业内先进指标水平的高性价比的可的物流中心,现为京东商城物流规划总监。
京东商城网站的特点和优势如下:
1、京东拥有专业的包装技术和人员,大部分的快递产品都是充满气泡的,不会因为成本而放弃对产品的呵护程度。
2、京东的发票和快递代码均由正规机器提供,让人们看到正品的信誉感。这样,每个产品的售后点都得到了高度的认可。
3、京东的物流是比较发达和快速的。订单基本上是当天或次日送达,不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4、京东的产品评价大部分都比较真实,假货交易也不猖獗,水分少,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5、除了常见的微信支付方式外,京东的交易模式还支持货到付款,可以直接刷卡,也可以收件后现金支付,不需要任何其他费用。
扩展资料:
京东的供应链和物流优势:
1、京东物流从成立之初就通过原有的仓储配送一体化模式,在供应链服务方面确立了自己的优势。以客户体验为核心,开展网络、服务模式和产品设计,使体验和效率成为京东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2、在运营效率方面,通过“全球”、“全景”、“全链”路径网络智能数据双轮驱动,实现高效运营。
在金融效率方面,通过打造在线、实时、前瞻性的金融系统,确保结算、资金、财务数据等的快速流动,为管理层和投资者提供业务、市场和战略方面的前瞻性见解。
提高整体供应链服务能力,京东物流基于供应链集成服务优势,真正通过服装、消费品,家用电器和其他重点行业。
帮助企业优化库存,提高效率,促进经验,扩大销售,实现最大化的价值形成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
华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华为的成功和华为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也许难以复制,但华为坚持以客户价值观为导向、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等先进的治企理念,很是值得众多企业去探讨、学习和借鉴的。一起来看看吧!
华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量力而为,精选市场,认准目标,全力以赴,核心竞争力逐步突显
华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制定了进军电信产业的企业发展战略。那时,国内外电信市场的龙头企业已基本垄断了主要产业市场。华为在对国内外的电信市场做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后,清楚地看到了自身实力与这些业内巨头的差距。在那个时期,国内主要的电信市场及电讯设备基本已被阿尔卡特、朗讯等为代表的跨国巨头把持着,其他品牌都难有相应的实力与其竞争,这也就形成了这些行业“大鳄”对整个市场份额与价格的控制优势。经过严谨的思考与论证,华为决定要突破层层壁垒,并创出一条介入路径:从低端消费群体入手。介于当时的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国内主要的电信企业都将业务开发集中在了消费能力较强的大中型城市,而对于消费能力较弱的广大农村及城郊地区却疏于开发。信息产业进步飞快,但它在高速发展中出现的区域上的不平衡,就给小公司留下了机会和空间。华为在做深入的市场调研中,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锲机。农村市场虽然个体消费能力有限,但其总量不可小视。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市场的扩展潜力可谓巨大。于是华为将广大的农村市场锁定为自己的介入及立足点,开发的产品也以适应农村经济实际情况的价廉、实用为特色,与此同时,还配套倾入良好的产品售后服务。终于,华为慢慢地在举步艰难的国内电信市场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华为最初准确的市场定位,也为其日后向国际市场进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实证基础。1996年起华为开始了对海外市场的进军。凭借在国内发展的经验,华为依旧决定以低成本、低价位为优势,从经济不太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开始介入,这样不但能规避发达国家准入门槛的种种限制,同时也可降价同业竞争所要投入的大量的先期成本。在企业不断扩张和发展中,华为始终不忘对自主品牌的研发和创新,并以自己开发的品牌结合客户的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做。华为在长期的市场和产品的开发中,有着较强的把握全局、审时度势的判断力,只要选定市场,华为即会全力以赴,步步为营,终于使华为的品牌首先在非洲、亚洲、东欧、南欧等几十个国家站稳了脚,并随即开始向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端电信消费市场推进。如今,华为的销售及服务网络已遍及全球,其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已形成。
2012年10月初,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的两家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安全威胁的调查,认为这两家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这份调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其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华为在当今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科学管理,理念开放,重视创新,打造精英团队
打破传统,贤才是用,以优质的资源配置、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宽松的个人发展环境打造企业精英团队,是华为在发展中有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创新力的根本保障。华为在企业的发展中,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在一路的坎坎坷坷中,使华为更为清醒地认识到唯有科学管理,开放理念,加大创新,构建精英团队才能使企业在这个竞争残酷的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华为从创业初期确定了跨国营销策略起,就确定了以开放的心态建立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特色的管理文化。一直以来,华为以其独特的激励机制、决策流程、管理规章及企业文化等特长使其在诸多跨国企业中独树一帜。特别是创新式地采纳了国际优秀管理智囊团的建议,在国内民营企业中首先实行了EMT主席轮值制;2011年起又首创和推出CEO轮值制。华为一系列大胆而又彻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都充分地展示出作为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气魄与奉献精神,一切从有利于企业发展出发的决心,也成为华为领导团队的管理信念。
华为的健康成长,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华为拥有一批稳定的、持续增长的研发技术团队,华为为构建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下足了功夫。华为的方针是使最优秀的人拥有充分的职权和必要的资源去实现分派给他们的任务。所以华为不但对进入华为的技术人才不拘一格、大胆赋以重任,而且为留住这些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华为还为他们构建了良好的发展愿景和宽松的成长空间以及优厚的利益分配制度,甚至在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上也细心地为其努力改良。
作为现代高科技企业,华为高度重视企业的研发能力,它坚信:只有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长期以来,公司一直坚持每年将收入的10%以上投入公司新项目的研发,并以此来保证企业的创新实力。到2012年,华为的研发开支已达到了47亿美元,仅低于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同时,在绝大部分由中高级知识分子构成的华为现有的15万员工中,有近50%的员工从事着研发工作,其庞大的产品开发团队和每年完成的创新专利总数令人惊叹。
三、独特高效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成长中不断反思、修正、提升
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发展,成为了华为技术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它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理想目标、基本行为准则、制度管理规范、外在形式表现的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已被视为企业的实力要件,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华为技术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以来,为了在当时已被世界各电讯巨头占据和垄断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脚之地,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在这个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发展阶段、仅在以两万元起家的小企业里,大胆地将狼的性格融入了其管理理念,坚毅、强力地推行了著名的以“狼文化”为核心的华为企业文化,并最终使其成为了华为的标志性文化。所谓的“狼文化”主要强调的是以狼的性格和能力去管理和发展一个企业,并要求每位员工要以狼的精神去完成每项工作任务。通常来说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这些特性非常有利于企业各管理层对领导意图的执行力的贯彻,并以强烈地危机感主动驱动自己不断去攻坚与突破。“狼文化”在华为内部管理中的推行,以其超强的劳动强度、严厉的管理制度、残酷无情的末位淘汰制等特点,使华为技术公司在竞争惨烈的国际电讯市场上,终于拼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并在国内外众电讯巨头的惊叹、不解又敬佩的目光中强势崛起。
然而就在很多小企业纷纷向华为学习创业经验,也尝试着在自己的企业里推行这种“狼文化”的企业文化的时候,华为技术公司已开始对这种企业文化进行反思。应该说,“狼文化”在华为技术公司发展并壮大的过程中,曾经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因它的残忍无情、咄咄逼人而饱受争议。由华为“狼文化”引发的后遗症也渐渐地在企业内部爆发,并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一系列的公司与员工间的诉讼官司使华为沉静下来,并在不断地反思与学习中,开始了修正和重塑更加适合华为当下实际情况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实,华为要以开放的心态走入国际市场,企业过度的凝聚力势必会阻碍其国际化的进程。如果是这样,那么华为长期以来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推动华为迅猛发展的同时,反过来也会阻碍公司的发展。这些无法回避的现实,促使华为思考它必须要做出的改变。行动在悄然无声中进行着,现在的华为在发展中,更强调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更加提倡企业上下的和谐,更加注重倾听来自公司基层的声音,更加包容地面对多元素文化的冲击。华为的企业文化在自我反省中不断地完善,其核心中更多地揉进一些人性化的因素,使更多人文关怀的暖流融进了企业的管理制度。新的企业文化在丰富与提升中依旧发挥着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构成要素的作用。
四、清醒与睿智的企业带头人,在华为的发展与崛起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说起华为,就不能不提到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这个被喻为中国最神秘低调的总裁。正是这个总是缺席别人梦寐以求争取参与的重大权威性评选活动的`获奖者,在其沉默与低调间,步步为营地把他的企业与团队带入了国际电迅业龙头企业的行列。
任正非在华为一路的发展与成长中始终发挥着他人无可替代的作用,每次在华为面临重大决择或转变时,任正非总是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前瞻务实的经营韬略使华为敏锐地捕捉到使其有所突破的每一机会,他在无数的危机和挑战面前所表现出的坚持与魄力、清醒与睿智,几乎成为众多企业家竞相学习的完美标杆。
不论企业如何变化,牢守“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信念,是华为在一路成长和发展且并不平坦的道路上,始终能沉稳渡过和越飞越高的法宝。而“开放、妥协、灰度”和开放进取、自我批判、至诚守信及“坚持以客户利益为首,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发展核心理念,不但是华为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华为始终能坚持以过硬的产品品质、优秀的技术团队和良好的业内口碑等华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凝聚。
拓展阅读:华为企业文化理念
一、前言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通信设备的生产销售。从1987年由几个科技人员在深圳注册成立开始,华为的发展轨迹程直线上升。目前。华为的产品和方案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为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提供服务。
华为的成功有很多种解释,但绝对离不开其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个因素。华为人坚信: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华为从1996年开始编著《华为基本法》,它总结了企业10年积累与探索的经验,再进一步吸收业界的精华思想和方法,使其进一步提升。更难得的是,其中蕴涵着很多在当时的中国企业界看来非常超前的眼光和智慧,成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标杆。
二、华为企业文化概况
艰苦奋斗、狼性文化、低调务实、时时刻刻的危机意识是华为文化的灵魂,而爱祖国、爱人民则是华为文化的根基,从新员工抓起、重视新员工的文化培训是其文化得以延续和继承的根本保证。
第一,艰苦奋斗,狼性文化。
华为领导人曾说:“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魂,是华为文化的主旋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外界的误解或质疑动摇我们的奋斗文化,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华为的发展壮大而丢掉了我们的根本——艰苦奋斗”。在华为工作的人们的艰苦是有目共睹的,从总裁到员工没有例外。华为倡导提高思想和认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地超越自我,其别具特色的“床垫文化”,被一代又一代的华为人所传承。
华为取得的业绩是骄人的,如此庞大的团队非常需要一种精神把大家团结起来。对此,华为提出了“狼性管理”,这象征着一种拼搏的精神,是华为攻克难关、创造辉煌的核心竞争力。它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对市场十分敏感,能判断清楚产业的发展方向;工作精神顽强,意志坚定,永不言败;有很强的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强。
第二,低调务实,危机意识。
华为低调的风格与它行业龙头的地位是那么的不相称,任正非对此有过专门阐述:“华为不因外界的评论、猜疑、质疑而改变自己,华为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对于外界的声音,华为保持了一贯的低调风格。而对于内部管理,华为更是强调务实,踏实做事。值得注意的是,华为的“危机管理”理论在各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华为CEO任正非在2000年销售额达到220亿元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时,写了篇居安思危的文章《华为的冬天》,被许多企业作为危机管理的范本。华为一直处在上升的状态,越成功就越可能得意忘形,此时最需要的就是警醒。华为在成功面前敢于检讨自己的不足,虚心向竞争对手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促成了华为今天的成功。
第三,爱国之心永存,致力回报社会。
“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在华为深入人心。任正非认为没有祖国的强盛,华为就不可能走向世界,员工们只有充满爱国热情,才能在跨国巨头的挤压下谋得发展。因此,他经常向员工灌输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使员工们有种荣誉感和责任感,认为努力工作不仅是在为公司做贡献,还是在为祖国增光添彩。
三、华为优秀企业文化的启示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所在,华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企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十分重要,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华为管理层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吸收借鉴优秀的企业文化,学为己用,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不停向前。
众所周知,企业能否塑造出先进的企业文化对它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人才体制创新为发展增添了活力,而企业文化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而有所改变创新,以对员工产生更积极的激励作用。
第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塑造团队精神。
体现一个企业文化的元素主要是员工。以人为本,尊重员工,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他们的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把人性化管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把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来实现企业的价值观,不断纠正员工的不良习惯和行为,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使员工有归属感,这样企业才会有凝聚力。
团队精神对企业的作用不可小觑,决定了团队战斗力的强弱,进而决定了这个团队的强弱。要使团队能高效运转,员工必须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在与人交流和沟通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在合作中学会被别人领导和领导别人,从而使团队的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改善。
四、结语
企业文化是华为成功的一大法宝,没有卓越的企业文化就没有华为的奇迹。管理者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高层管理者需要加强创建和管理企业文化的能力。华为一系列举措及成功经验的案例对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坚信更多的中国企业会从中吸取营养,成就更多的“华为”。
华为企业管理中的创新秘诀
1、鼓励创新,反对盲目创新
我们反对盲目创新。我们公司以前也是盲目创新的公司,也是非常崇拜技术的公司,我们从来不管客户需求,研究出好东西就反复给客户介绍,客户说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所以在NGN交换机上犯了主观主义的严重错误,曾在中国电信市场上被赶出局。
后来,我们认识到自己错了,及时调整追赶,现在已经追赶上了,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使用,在中国重新获得了机会,例如中国移动的汇接网全部是我们承建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NGN网。
2、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做产品,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做未来架构性的平台
现在我们是两个轮子在创新,一个是科学家的创新,他们关注技术,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但是他们不能左右应用。技术是否要投入使用,什么时候投入使用,我们要靠另一个轮子Marketing(市场营销)。Marketing不断地在听客户的声音,包括今天的需求,明天的需求,未来战略的需求,才能确定我们掌握的技术该怎么用,以及投入市场的准确时间。
公司要从工程师创新走向科学家与工程师一同创新
我们不仅要以客户为中心,研究合适的产品与服务,而且要面对未来的技术方向加大投入,对平台核心加强投入,一定要占领战略的制高地。要不惜在芯片、平台软件等方面冒较大的风险。在最核心的方面,更要不惜代价,不怕牺牲。我们要从电子技术人才的引进,走向引进一部分基础理论的人才,要有耐心培育他们成熟。也要理解、珍惜一些我们常人难以理解的奇才。总之我们要从技术进步,逐步走向理论突破。
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成先烈
超前太多的技术,当然也是人类的瑰宝,但必须牺牲自己来完成。IT泡沫破灭的浪潮使世界损失了20万亿美元的财富。从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几乎100%的公司并不是技术不先进而死掉的,而是技术先进到别人还没有对它完全认识与认可,以至没有人来买,产品卖不出去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丧失了竞争力。许多领导世界潮流的技术,虽然是万米赛跑的领跑者,却不一定是赢家,反而为“清洗盐碱地”和推广新技术而付出大量的成本。
但是企业没有先进技术也不行。华为的观点是,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但只能是领先竞争对手半步,领先三步就会成为“先烈”,明确将技术导向战略转为客户需求导向战略。……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这些解决方案引导开发出低成本、高增值的产品。盲目地在技术上引导创新世界新潮流,是要成为“先烈”的。
3、开放合作,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一定要开放,不开放就是死路一条。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如果我们的软件不开放,就跟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民情况一样,收益率非常低,再怎么折腾就是一亩三分地。如果我们不掌握核心技术,开放也是埋葬自己。但是我们光拥有了核心技术,却没有开放,就不会带来附加值,肯定没有大的效益。所以我们既要拥有核心技术又要走向开放,这样核心技术的作用才得到体现,开放周边能够使我们的核心价值再次得到升值。
高级干部与专家要多参加国际会议,多“喝咖啡”,与人碰撞,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擦出火花,回来写个心得,你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但也许就点燃了熊熊大火让别人成功了,只要我们这个群体里有人成功了就是你的贡献。公司有这么多务虚会就是为了找到正确的战略定位。这就叫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4、鲜花插在牛粪上,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不要过分狭隘地自主创新
不要狭隘地强调自主知识产权,不能狭隘地只用自主开发的套片,要让世界科学技术为我所用;一切要以市场成功来评价。
无边界的技术创新有可能会误导公司战略
我们对研究与创新的约束是有边界的。只能聚焦在主航道上,或者略略宽一些。产品创新一定要围绕商业需要。对于产品的创新是有约束的,不准胡乱创新。贝尔实验室为什么最后垮了,电子显微镜是贝尔实验室发明的,但它的本职是做通信的,它为了满足科学家的个人愿望就发明了这个电子显微镜。发明后成果丢到外面划不来,于是就成立了电子显微镜的组织作为商业面的承载。所以无边界的技术创新有可能会误导公司战略。我们说做产品的创新不能无边界,研究与创新放得宽一点但也不能无边界。我们要成就的是华为的梦想,不是人类梦想。所以我们的创新应该是有边界的,不是无边界的。
要敢于打破自己的既有优势,形成新的优势
我们会不会被时代抛弃?我们要不要被时代抛弃?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无线电通信是马可尼发明的,蜂窝通信是摩托罗拉发明的,光传输是Lucent发明的,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历史上很多东西,往往创始者最后变成了失败者。这些巨头的倒下,说穿了是没有预测到未来,或者是预测到了未来,但舍不得放弃既得利益,没有勇气革自己的命。大公司有自己的优势,但大公司如果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瞬间就灰飞烟灭了。
走向新时代的延长线可能不是直线,可能要出现弯曲,就像光也会弯曲一样。过去经济学的一些经典理论,到这个新时代可能也会发生变化,过去的成功模式也要出现弯曲了。在这个拐点的时代,我们怎么去适应?大家要知道,我们公司过去在几次重大战略上可都是犯过错误的:我们曾经是否定宽带的,后来才追赶上来;包括软交换也是重新追赶上来的。华为公司现在这么大的规模,在这个时代的快速变化中,如果我们没有勇气去拥抱未来,是很危险的。
我们应该演变,而不要妄谈颠覆性
作为大企业,首先还是要延续性创新,继续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不要动不动就使用社会时髦语言“颠覆”,小公司容易颠覆性创新,但作为大公司不要轻言颠覆性创新。公司现在也对颠覆性创新积极关注、响应,实际是让自己做好准备,一旦真正出现机会,我们要扑上去抓住机会。
互联网总是说颠覆性创新,我们要坚持为世界创造价值,为价值而创新。我们还是以关注未来5至10年的社会需求为主,多数人不要关注太远。我们大多数产品还是重视延续性创新,这条路坚决走;同时允许有一小部分新生力量去从事颠覆性创新,探索性地“胡说八道”,想怎么颠覆都可以,但是要有边界。这种颠覆性创新是开放的,延续性创新可以去不断吸收能量,直到将来颠覆性创新长成大树苗,也可以反向吸收延续性创新的能量。
5、创新要宽容失败,给创新以空间
要使创新勇于冒险,就要提倡功过相抵,给创新以空间
允许有风险、允许创新。科研不可能都是成功的,应有一定的冒险。科研追求的应是投资有效性,但如果有一天研发上报的科研项目100%都成功了,100%的投资都发生作用了,那就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不冒险就是最大的资源浪费:浪费了人力、物力与时间。100%做成功就意味着一点险都没有冒,而没有冒险就意味着没有创新,所以创新就一定要勇于冒险,允许风险就是允许创新。
6、只有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才能进入世界竞争
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知识产权之争
未来的蓝图是美好的,作为一个直接和国外著名厂商竞争的高科技公司,没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就没有生存的余地,在奋力发展各种尖端科技之时,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应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想要在社会中立足,就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只有推动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整个公司的发展,下面就介绍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
1、良好的项目计划
好的项目计划使项目成功了一半。因为项目执行的基础是项目计划,如果项目计划制定的不合理,或者项目计划没有考虑清楚,或者项目分工不合理,都会严重影响后面的项目执行。
2、目标分解
项目的目标一般都比较大,不容易管理和控制,因此,我们要将项目目标分解成较小、易于控制的小目标。
3、项目进度监控
好的计划并不等于好的项目执行,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比如项目环境、客户需求、市场变化、资源约束等等。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来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要学会在动态中控制好项目执行。
4、项目风险管控
项目风险无处不在,随时都会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项目风险,因此,在项目风险管控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可能出现的项目风险的识别,另一方面要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这样一来,即使出现了项目风险,风险造成的损失也不会那么大。
5、合理的流程
有了正确的方向,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流程和方法,如果流程不合理,无论大家怎么努力,效率固然是不会高的,只有建立合理的流程,才能保证高效率。在进行流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流程的灵活性。这里所指的灵活性不是随意性,是在结构化的流程中,保持流程的可优化性。这样就不会因为流程太过僵化,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6、人才梯队培养
经营企业最后还是经营人才。再好的战略,如果没有人才去执行,也是没有用的。好的人才可以以一抵十,人才不在于多,而在于效率。人才梯队的建立是确保公司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没有人才梯队作为支撑,就很容易形成“人才安全”问题,影响到公司的战略实施。
1、构建优秀的团队,提高执行力
提高竞争力,使企业找到更好的经营方式,强化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地位,或者创造出新的商机,同时也能提供成长所需的资金。目前市场的竞争归结于人才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具备五种力:竞争力(市场竞争中获利的能力)、执行力(把事情做对的能力)、成长力(持续获利的能力)、生命力(追求理想内在的力量)、学习力(吸收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而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所以我们江苏银河一直采取内培外招,形成一个执行型、忠诚型、创新型、学习型的优秀团队。
2、铸造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市场经济人民信任品牌,追逐品牌,在于品牌能给消费者完美的承诺,这种承诺包含的不但是完美的质量,更是超值的服务,有了品牌就能站稳市场,有了市场得天下,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就更能充分地显现。
3、注重细节管理,提升获利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极强的音符,当今的面粉行业已是微利的。时代,但是我们从事的面粉事业既是好事、善事、民以食为天的大事,又是一分钱微利的系统工程。所以注重企业的细节管理,尤为重要。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件最平凡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做深、做透,培养和树立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实践证明面粉行业成本的控制是增效的关键所在。
4、科学运筹,抓住商机,获取经营效益
我个人认为面粉行业的获利,其中70%来自于对市场商机的把握。如何把握,主要立足于四个字,即“静、准、狠、巧”。静就是纵观全局,冷静思考,判定形势,把握走势。准,审时度势,细心分析,冷静以待,抢抓机遇。狠:遇到商机,主动出击。巧:灵活运用,巧得商机。
5、优化整合内外资源,实现价值链最大化
挖掘企业内部人、财、物、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利用内外部的一切有利要素,巧用政策,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资源价值链最大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整体获利能力。
6、具备持久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才能基业长青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就能使企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所以企业文化的发展尤为重要。借助企业文化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一个员工价值实现的平台,让员工的观念、行为融于企业的远景和目标,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论文
摘要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物业公司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构成。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1.1公司管理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能力,是指在进行物业管理时要符合高校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和服务标准,围绕高校发展目标,有效地调整公司内部生产、经营、人力、财务、设备等各要素、各环节从而促进公司朝着目标发展的一种综合性能力。首先,公司管理能力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必备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胜任其职务和岗位的基础条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实现有效经营管理的重要法宝;其次,公司管理能力能够促使管理者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推动公司抓住发展机遇,朝着更好方向发展,为社会经济贡献更多的积极力量;其三,公司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企业业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从而产生更好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1.2公司服务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为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提供全面、周到和完善的服务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因此,高校物业公司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科研、教学和生活需求,满足的标准反映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和服务能力上。服务质量的优劣是被服务者主观上的感知与评价,也就是师生员工在享受高校物业公司所提供服务时的主观感受,因此,给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满意的物业服务至关重要。服务价格即物业管理费是高校物业公司依据市场规则、与高校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公司能够提供的物业服务质量和学校师生员工所能承受的能力等因素来制定的(大都通过招标确定的合理价格)。服务能力是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产品的能力、服务价格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三者有机组成。
1.3公司技术能力
物业服务的专业化体现了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专业化的物业服务必须有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作支撑,只有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才能保障高质量的服务团队。物业服务团队具有物业管理专业高素质,才能形成服务技能高素质的服务团队,在竞争中长期保持专业服务的满意度,建立公司竞争优势特性不被其他物业公司模仿和超越。目前,高校办公楼、教学楼、科研楼、图书馆、实验楼、会议室、食堂、学生宿舍等都引入很多科技含量的智能化设备,如各大楼出入处的人员进出识别系统、安防报警系统、自动消防系统等,如何管理好这些智能化设施设备,仅沿袭高校以往简单的维修管理方式是不能够胜任的。此外,房屋及其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养护如电梯的维护、墙面地面的保养、桌椅板凳的维修、绿化植物的栽培和施肥及其修剪与造型等均需要专业技能的人才来完成。因此,专业技术能力是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1.4公司创新能力
物业服务的创新能力能够保证物业管理公司持续拥有竞争优势而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物业服务创新既可以为高校师生员工带来更多的附加利益,又可以节约物业服务成本,成本合理有效控制能够提升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高知这一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增强公司员工智慧和能力,最终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例如,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服务过程中提供的各类特约服务、个性化服务就是能够让被服务者感到满足和满意的创新途径。校园互联网为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手段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提高物业服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提升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和技术,保证了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领先地位和优势。
1.5公司整合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服务过程中要进行整合的资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形资源,如行政办公楼、科研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会议室、运动场(馆)、停车场、学生宿舍、餐厅、超市、文化商业街等,以及物业服务和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另一类是无形资源,包括高校物业公司的经营理念、公司文化、品牌、信誉、制度等,以及有关物业服务的知识、技术等资源。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对公司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和高校拥有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整合,通过整合建立一个新的有序组织和流程,与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形成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1理念创新:强化公司创新意识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物业服务的理念创新了,才会促使物业管理的模式、内容、方法等持续创新。高校物业管理是为高校广大师生的科研、教学服务的,物业服务的目标是依据经济法则和教育法则、运用新机制与新模式,以优质的服务去做好各方面工作,提高物业服务水平,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台湾捷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树立了“文化+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理念,主张物业服务“四个认同”一一业主认同、专业认同、国际认同和客户认同,让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理念成为公司员工的共同追求,为服务对象提供可感知的舒适工作场景。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必须坚持探索和创新,充分利用高校拥有的优越条件、资源和技术优势,开拓物业服务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改善物业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健全物业服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效率和促进物业管理的现代化,保障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2制度创新:建立公司学习型组织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各项物业专业服务是通过公司的团队协作来完成的,因此高校物业服务要根据服务内容不同形成若干个有机协调的专业团队,通过专业团队不断的学习和历练,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达到让广大师生满意的目标。而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就是要促使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建立“优质服务”和“让用户满意”的企业制度,构建平等、和睦、开放、奉献的组织环境和组织机制。物业管理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不仅能够在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更高效率的专业团队和组织。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要运用知识共享与创新机制的系统思维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3管理创新:加强公司人力资本管理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创新是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创造出新型的和更加规范与更具效率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措施及操作流程,以实现公司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各种资源要素之间更加合理和有效地协同运行,从而创造出新型的生产力,公司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是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司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建立积极的竞争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使公司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从而使公司因具有优质高效的物业管理团队来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
2.4技术创新:创建物业管理信息化物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地、系统地对物业管理公司所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及其各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实现物业管理公司内部信息传输和应用的实时化、准确化与高效化。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与信息技术,如运用因特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来建立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信息系统。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信息系统既能使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又可以向客户展示公司现有的物业服务设施设备,体现出公司物业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和能力。目前,很多物业管理公司都在潜心打造智慧家园或智慧校园。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也提出了“让物业管理更简单、更有价值”的物业服务理念,其实这就是要依托科学技术的支撑,让科技使得物业管理和服务更有价值。例如,山东明德物业管理公司在其服务体系中,就运用了数字、图像、语音传输的无线技术、二维码和传感器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优化了物业管理和服务的方式与流程,提升了物业服务的品质和良好体验感,并初步实现了对物业管理与服务中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物业管理信息化是高校物业公司技术创新的突出表现,大大降低了物业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信息的管理和使用成本,有利于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和物业服务业务流程,有利于促进物业公司管理的科学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物业服务的专业化,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5文化创新:构建物业管理公司品牌公司文化是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从高校物业服务人性化的角度,改善和提升高校物业服务水平和能力。目前的高校物业管理公司中,有很多公司开始积极探索高校物业服务人性化的课题,例如,为浙江大学提供物业服务的新宇物业管理公司,就提出了“服务也是育人”的观点,注重将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服务融入高校校园教育之中;山东明德物业管理公司将公司服务理念“大学之道在明德”的企业文化融入物业服务之中等等。品牌是顾客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综合评价。当人们想到或者谈论某一品牌时,总会和社会时尚、企业文化、品质、价值等联想在一起,企业创立品牌就是在不断地创造品质、价值、时尚和提升文化,不断地从低附加值产品或服务转向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升级,向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开发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高层次转变。当企业品牌文化被用户和市场认可并接受,品牌才产生其市场价值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对此,物业管理公司的每个成员才会对公司发展的前途充满很强的自信心和负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公司所有员工必然会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相连而与公司形成命运共同体,物业管理公司也就拥有了共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味而形成了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学毕业论文参考
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渊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体系;该理论的基本命题研究,如积累性学识、路径依赖、边际搜寻、能力演进和起源,等等;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企业专业化、多元化和战略联盟发展与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理论的新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比较方法研究。
2、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提示](1)学习型组织问题研究:学习型组织的类型;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和功能;学习型组织的结构和管理;学习型组织的设计原则;如何培育和建立学习型组织。
(2)企业团队管理:群体的特点与结构;群体规范与劳动效率;团队与群体的关系;如何塑造高效的团队;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与协调;团队的领导者与团队的管理。
(3)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问题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作用;企业家特征及企业家阶层的形成;企业家特点及企业家生存环境研究;企业家成长模式;中国企业家特点及相关问题研究。
(4)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内容及研究方法;项目管理中涉及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主观经验问题研究;项目管理风险分析;如何提升项目管理者的能力和技巧。
(5)企业联盟问题研究:联盟的类型及形式;联盟的作用及特点;战略联盟与学习型联盟组织的特征;联盟战略模式的理论分析;中国人世以后,联盟企业的发展模式。
3、消费者行为研究
[提示]消费者心理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流行时尚研究;针对消费心理的各种营销模式;影响消费心理的社会因素(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未来消费心理变化趋势分析及企业营销模式。
4、现代商务谈判
[提示]谈判基本问题研究;谈判的理论分析;谈判的基本原则与规则;谈判中的心理分析;商务谈判的策略技巧研究。
5、激励理论的研究
[提示]激励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激励机制;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分析与评价;激励理论的应用(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6、领导理论的研究
[提示]领导者的素质;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7、组织发展与变革
[提示]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组织发展与变革的动因;组织发展与变革的阻力与对策;组织发展与变革的模式;组织发展的新趋势。
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提示](1)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存在一个误区:"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对企业文化的构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按照"战略+文化=卓?quot;的指导思想,选择或培养适合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内涵。
(2)对优秀企业或成功企业的文化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和提炼,以便推广。
9、"扩展企业"运作研究
[提示](1)企业虚拟组织:企业之间的`联盟,达到准一体化运作(比如海尔的"工业王国")。这种经营组织形式可从虚拟开发(企业之间科研人员的虚拟组织)扩展到虚拟生产、虚拟销售、虚拟管理、虚拟服务等。
(2)在电子商务时代,传统的企业虚拟组织达到了升级。一条供应链上紧密联系的企业集合(B-B),在其经营组织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连接和控制起主要作用,能够达到生产经营的同步化运作,从而实现零库存。这样的企业集合被理论界称?quot;扩展企业"。
(3)描述其同步化运作过程和企业内部团队精神外化------企业团队。
10、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提示](1)几乎所有的企业经营者都喜欢扩张,而不喜欢收缩,因而追求企业的规模扩大似乎是每个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究竟如何扩张呢?
(2)企业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强。如果不存在资源互补的组合效果,如果不存在资源共用带来的范围经济性,那么其企业规模的扩大就是非理性的。
(3)需要研究一个小企业或大企业发展如何获得协调效应的战略性理论与方法。
一、加强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人员固化、知识结构和经营理念亟需更新、队伍整体活力减弱的问题。适应内、外部发展形势要求,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人员素质,保持组织活力和高效运行,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规划 现代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需求也不断升级,银行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向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面对竞争,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先人一步、胜人一筹,这就对银行员工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人才致胜观念,提高竞争意识,根据全行发展战略和经营转型要求,着力做好人才资源开发管理。通过加强规划和培训,为当前和未来发展提供满足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规划和培训要坚持全面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对全行各个岗位(或岗位序列)进行资质评估规划,明确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和履岗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全行员工进行适时、持续的适岗和履岗能力培训和考核;另一方面,要突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专家型人才的培养,如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服务管理、产品研发等,通过对关键人才的培训,打造在重点竞争领域的竞争优势,促进银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二)建立科学的考评和动态管理机制 一是要在内部构建适合不同考核主体的差别化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成果可计量的工作业绩(如营销业绩、业务量等),要建立以“买单制”为特征的量化考核模型。对于结果不便量化的管理工作,应建立以“工作计划”为载体的考评模型,即制定年、季、月、周工作计划,然后严格按周、月、季、年进行考评。二是推行富有活力的动态管理机制,将考评结果落到实处。第一层面,要有效发挥绩效激励作用,使个人工作业绩与员工薪酬收入挂钩,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第二层面,要实施“职级能上能下、岗位末位淘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拓展多种方式的员工晋升通道。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持续保持组织活力和运行效率。 二、创建更有效率的运营体制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支撑 商业银行必须自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探索和建立更具发展效率的运营体制,不断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满足客户需求。 (一)创新理念,大力推进渠道建设 一是对传统营业模式进行转型改造。适应客户不断提升的多层次、差异化的需求和同业竞争要求,银行必须对传统营业网点服务模式进行彻底转型改造,实现由传统的结算服务型网点向销售型网点的根本转变。二是顺应趋势变化,大力推进电子银行和自助服务渠道战略。电子银行业务以其高效、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今后银行业发展的趋势。自助银行在提升银行客户服务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业要加大自助设备在居民区、城市中心、大型商务中心等地带的布放投入,延长服务时间、拓展服务空间,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便利。 (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手段、优化流程,提高柜面服务效率。当前,银行柜面服务质量、效率较以前得到大幅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银行必须通过创新手段、升级系统、提高人员素质、减少流转环节等措施,不断提高柜面服务效率。同时,通过不断改善服务环境、优化劳动组合、完善服务内容等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具人性化、个性化和价值含量的高品质服务,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是积极实施前、后台职责分离,提高前台营销能力。在会计运营体制优化中,要不断创造条件,把原来由前台员工担负的统计报表、物品配送、单证领缴、票据交换、钱款调运、事后稽核等非营销性工作向后台转移,实行后台集中、批量处理,为经营前台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进行客户营销和市场拓展。在授信业务中,要大力推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作业”管理模式,风险经理要直接参与授信客户前期调查、项目评估、客户授信、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贷款业务全过程,达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客户服务效率的双重目的。 三是加强上级行对下级行市场营销的统筹规划和参与支持。管理行工作重心下移、二线工作重心前移。对于重要的全局性营销活动,上级行要制定完整的营销方案,细化对下级行的指导,明确市场机会、目标市场、营销重点、营销策略等关键要素,确保营销活动的成功开展。上级行还要尽可能地直接参与、现场指导下级行营销活动,帮助分支行分析形势、出谋划策,改变分支行“单兵作战”状况,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营销成效。 (三)创新手段,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有效管理各种风险,是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加强风险管理,要建立在“流程银行”认识的基础上,风险管理人人有责,要清晰界定“业务操作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和专职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避免管理漏洞,在全行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合规风险”管理。首先,要大力开展合规教育,在员工中树立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使员工增强主动合规意识,使合规经营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其次,高度重视业务流程、制度体系的事后评价和持续完善,针对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业务政策、制度设计和操作流程。再次,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权威性,对全行合规管理起到警示作用。 二是有效防控信贷风险。首先,要从源头入手,加强信贷准入控制,严格客户资信调查,落实有效担保措施,坚决避免不理性营销和以长期风险为代价换取即期利益,从源头控制风险。其次,要严格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上级行的信贷政策,主动做好信贷结构调整工作。再次,要加强贷后管理,按照“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严格落实客户回访制度,及时了解客户经营和资金运行情况,对贷款余额较高的支行要配足高素质信贷人员,切实落实贷后管理要求。 三是加强执行力建设,强化操作风险管理。由于基层机构具有较大的发展压力,存在重发展轻管理、重指标轻质量的现象,员工对制度和规定疲于应付,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越是在环境复杂、发展压力较大的时期,越应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履行管理责任,为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银行机制有不同的分类,如自我发展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又如以人为作用主体的机制和以系统、流程为作用主体的机制等等。对银行最具决定意义的机制有两个:一个是激励考核机制,另一个是内控机制。激励考核机制解决人的积极性的问题,确保组织充满活力,内控机制着力于对各类风险的管理,解决了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目前,激励考核机制完善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包括:一是考核存在局限性,对经营前台员工实现了较为完善的量化考核,但对中后台管理部门员工仍缺乏成熟、有效的考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锅饭”现象。二是考核科学性有待提高,由于各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业务结构、当地资源禀赋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过于统一的考核模型形成了绩效分配行际间的过度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现象。三是信息系统支持不足,存在考核数据滞后,部分考核数据需要手工采集和无法统计到支行或员工的现象。通过对近年来银监会通报情况的分析,各行内控机制建设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特别要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信贷风险防控和操作风险综合治理,不断完善体制、流程和规章制度,保障全行业务稳健持续发展。 四、实施战略规划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任何一家银行必须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努力方向,全行在战略指引下,为既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战略管理不只是总行的事情,各级分支行都必须增强战略意识,按照上级行的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行实际和当地环境变化趋势,制定本行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开展经营活动。 (一)强化战略思维,强力推行战略管理 目前,分支行的战略意识有待强化,而且越到基层机构其战略意识就越缺乏,往往局限于按照上级行的即期政策导向和发展部署开展经营活动,缺乏系统的思维能力,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上级行的战略意图,而是机械执行、被动落实,在遇到困难时易产生畏难和动摇情绪。同时,由于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能很好地将上级行的战略部署与本地、本行实际结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行的决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狠抓战略落实 在战略落实上,存在“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战略规划为中长期发展计划,在日常经营中容易被忽视。要保证战略落到实处,必须建立战略目标与年度经营计划的有效衔接,即将战略目标分解到各年度,然后将年度计划逐级分解到各条线、各层级和每位员工,配套制定激励和约束考核政策,确保将战略目标逐级落到实处。
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路运输企业的学习能力。公路运输企业的学习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对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能力的强弱以及企业潜在竞争力的高低。主要包括一下的三个重要方面:第一,企业工作人员的平均文化程度;第二,企业员工的人均培训费用;第三,企业的经营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的大小。
(2)公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公路运输企业通过自身的管理和生产经营之间的协调,把目前现有的潜在竞争力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服务和产品,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公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主要包括四项重要的指标:第一是生产设备的配备水平;第二是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的程度;第三是资源的调配能力的高低;第四是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高低。
(3)公路运输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公路运输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包含四项重要的指标:第一是企业的总体生产水平;第二是企业的核心产品的价值占到整个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比例;第三是其它产品的产值占到整个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比例;第四是企业的平均产值。
(4)公路运输企业的企业文化。公路运输企业的企业文化作为这个企业的文化底蕴和潜在力量,它的存在可以极大地帮助前面三个因素的发展。公司企业文化的情况如何,我们完全可以从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企业的竞争规范程度和企业的信息技术普及率上考察到。以上的四点都是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它们是一个共同的整体,是整个公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二、提高我国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提高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能力。目前,我国很多的公路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管理水平普遍都是很低的。很多的公路运输企业都是在传统的同种类企业上传承或者转变过来的,企业的组织能力都是比较差的,控制力也不够强大。有些企业不但没有盈利,甚至亏损严重。不可否认,经济体制是影响它们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企业的管理能力更是影响它们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管理,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各方面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对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和企业的战略管理等领域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外来投资企业方面,设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2)开发新的技术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公路运输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发展得比较落后,在这个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化的时代,落后的公路运输企业更加是显得力不从心。过去,我国的交通运输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都是以人和物为本,单纯强调的是企业的物流流动性。如今,现代的公路运输企业强调的却不仅仅是人和物,还有信息资源的共享、收集和传递。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新的的高速公路收费法,规定在节假日的时候免收高速公路费。这一政策的出台本意是好的,是为人民着想的.,但是最后却有点弄巧成拙。由于免收费用,导致每年的节假日,我国高速公路的出行车辆大量增加,很多高速公路都变成了“低速公路”,出现严重塞车的情况。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公路运输企业本身存在的技术缺乏问题。唯有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企业才能够快速灵活地应变和解决这些情况。
(3)增强公路运输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资源的获取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正常运作情况,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充裕的资源,才有资格去谈及其他的发展,没有了原始的资源作为基础,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扯淡。增强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主要涉及市场营销能力、资源整个能力和企业战略能力等方面。企业想要获取充裕的资源,必须提高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够无后顾之忧。
(4)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习和创新无论是对于哪个时代的企业和哪个行业的企业来说,都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有创新的企业,才有资格去谈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未来。没有创新,公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无木之本、无源之水。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是管理创新、第二是技术创新、最后是制度创新。技术的创新是提高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方式,制度创新是确保一个企业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的重要保障,管理创新则是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手段。这三个创新都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着。正是因为有着它们的完美结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可以得以不断提高。
三、小结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我国的公路运输企业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资源获取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提高创新和学习能力各个方面去重新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整体,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组合,才能够生生不息地前进和发展,在世界的激烈竞争中始终走在前列。
一、公路运输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用人机制的缺陷造成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没有进行深刻的人事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并未形成与运输服务业相适应的规范的用人制度,运输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运输企业的人事供求水平还停留在低层次的体力劳动型阶段。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的人员结构势必会造成整个企业服务意识淡漠、思想观念落后、业务技能低下的状况。
2.运输票据管理出现漏洞。
运输票据即是供求双方的交易凭据,又是运输企业核算运输收入的原始凭证,是具有运输凭证、运输合同、报销凭证和收款凭证等多种功能的重要单据。表现在具体运输操作环节中,由于运输票据的管理未能被纳入严格的管理程序,因此从票证管理责任人的岗位设置到责任制度的定立,都没能得到周密的考虑和计划,这就造成实际运输经营中收支状况与实际票据不符,给不法人员获取不当得利创造了条件。
3.常规运输成本控制无章可循
由于内部管理松懈,作为运输生产中常见的油料消耗得不到有效控制。运营成本的控制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油耗是公路运输的重要消费成本。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运输车辆类型复杂,许多运输企业没有对车辆的真实油耗准确把握,导致油料消耗的管理制度细则不够明确,奖惩不够到位。这样容易使部分驾驶员在其中浑水摸鱼获得不当私利。
4.信息化管理手段不到位
信息技术设备落后、网络技术应用程度低是部分公路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的主要表现。由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欠缺,新的运输技术得不到及时开发,运输企业没有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各运作部门之间不能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管理手段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输效率,阻碍了运输企业现代化进程的脚步。
二、完善公路运输企业内部管理的举措
1.提高员工从业素质
公路运输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第一步。企业管理者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一系列提升员工职业素养的活动,或者制定行之有效、操作性较强的从业人员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业务素质培训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公路运输企业即是经营性机构同时又是服务型机构,这要求从业者既要有良好的经营意识,例如:充分了解市场行情、资金分配周全、资源安置合理、有效控制成本等。另一方面更要有较高的服务意识,视客户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待货运操作环节一丝不苟等。只有从职业责任到业务技能两方面都提高现有员工的素质,才能在人力资源上满足公路运输企业的要求。
2.加强关键环节的内务管理
票据方面,对于核算营运收入的原始凭证,运输企业应建立起一套统一的管理制度,要求各执行站点严格遵照制度操作,做到请领票证有计划、印发过程有监督、使用过程有规定、保管过程有要求、销毁过程有备案。在以上各个环节都要由专人负责,责任到人,追责时有据可凭、奖惩时有据可依。油耗方面,改变传统上依赖汽车生产厂家所出示的理论油耗量作为实际油耗限值依据的做法。企业应设立专人实地或者根据车辆的实际运行里程对实际耗油量进行反复测算,为各种车型的详细油耗定额建立真实的考核依据。为了杜绝驾驶人员利用与加油站人员联手谋取私利的现象,公路运输企业应该废止现行普遍采用的“半奖同罚”油耗奖惩制度,而改用“半奖双罚”的奖惩办法,既能对节油行为给予奖励,又杜绝了油耗过程中隐性漏洞的出现。
三、充分运用先进技术监管运输动态
信息化管理是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管理方式的大趋势,各种营运信息可以通过统一的自动化信息平台得以统一管理。公路运输的特点决定了驾驶员和车辆货物必须远离企业本部,安全周到、守法规范的营运操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自动跟踪系统的GPS定位器装置是较为有效的管理装备。驾驶员如果发生了违章超速和停车、车辆的违规超载以及其他一些违反规定的行为,定位器都可以获取到相关信息,为企业考核和奖惩驾驶员业绩提供事实依据。通过使用现代化监控设备,方便了运输企业的管理,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输策略,对运输过程中的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加以防范,减少可能发生的一切损失。这一措施也能增强驾驶员的自律性,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
四、结语
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应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的自控机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制度,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严格可行的管理体系要与运输中的重要环节紧密相连,特别是在易出纰漏的票据管理、油耗核查等环节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漏洞。要实现公路运输管理的现代化还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设备,为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