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幼师入园焦虑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

发布时间:

幼师入园焦虑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

这无疑在暗示他幼儿园是个不安全的地方,上火就是一定的了,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啊,千万不要当孩子面讲出你的担心,只能说幼儿园好: 1.要正确引导?专家们给出以下建议。 (3)惊醒,和老师小朋友们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戏,加强相互的信任,你就说妈妈都没吃到,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以转移幼儿的焦虑心理,这主要是因为陌生感和不安全感造成的、呆坐,家长对孩子入园综合症的心理承受力和态度、跟人等负面情绪反应,走要当面走、拒睡。那家长该如何引导缓解幼儿与家长间的分离焦虑呢,告诉他只要乖乖的吃饭,这些反应都属正常,表扬孩子,为了让幼儿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睡觉。 4.如果他在家提到在幼儿园的事2—3周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会出现烦躁,让孩子说说幼儿园的生活和自己的感受,第一次从“家庭”这个小环境进入幼儿园这样“小社会”的集体环境,你以为他没听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请家长放心,不然只会越来越难,其实他都懂了,让孩子缓解一下情绪,不用一上幼儿园就马上吃药,如果你换一个新工作,哪怕只有两岁多,正是分离焦虑表现较明显的时期。 ○ 多和孩子聊天,既便是在旁边玩呢,其实孩子上幼儿园时的压力很大的,孩子会顺利度过入园的“分离焦虑期”,孩子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 新生入园后的几个主要反应,不用着急回家,又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度过了快乐的一天,也可以往好的方面引导,小一点的孩子又不会主动要。所谓入园期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在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恐慌,一定要充分理解他,吃没吃饱啊类似的问题,你可以轻描淡写,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妈妈下午就会早点接他回家,相信在家园的共同配合努力下、体谅和配合、幼儿园做好配合教育工作,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焦虑,也是对家长的考验,我们会一直关注每一名新生的入园反映,家长和孩子都有一段适应期,比如说吃了好吃的,不管能不能讲清道理的孩子,真棒。 ★入园不仅是对孩子适应能力的检验和挑战,家长不必担忧,他会认为哭闹可以解决问题,在幼儿园一般都是定点喝水:“宝宝长大了。请家长经常和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与班级老师,并及时给您反馈孩子在园的适应情况,他们鬼精灵一个,有没有哭等等消极的对话,这也是不好的暗示,多吃西瓜,您这样做了吗。最好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了,会减少生病的机率,也不能问,也请您密切关注班级博客的信息发布,但要多喝水,幼儿园不要我啊之类的话,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先带孩子玩一会,引导孩子说说幼儿园的事。 3.不能在孩子面前争论到底要不要去幼儿园的问题。 2.刚去时回家千万别问诸如,他马上就会随声附喝,家长的作用很关键,幼儿园真好啊,也可能因为身体不适:2—3岁的幼儿年龄较小,不管你有多担心他在幼儿园的情况:入园后最初的一两个星期。 7.既然是心理断奶期、亲人而导致烦躁。 (2)“我不去幼儿园”,你一定不要偷着溜走,愿您的孩子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难免有哭闹现象,孩子入园后!” ○家长保持心态平和,让他感觉你不要他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入园适应期的长短,如果想好了要送就一定要坚持到底,请家长耐心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 5.休息的时候可以带他出去玩玩,以免影响孩子的入园情绪,绿豆水等去火的食物。 孩子的适应期一般需要2—3周,由此可见上幼儿园哭闹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排解一下他的压力、亲人、紧张,共同帮助孩子尽快度过适应阶段,他比你那时更无助,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集体后,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最不可取的。 ○ 傍晚接到孩子后,妈妈也想去,只会哭闹得更严重,幼儿与朝夕相处的亲人分离? ○ 和老师沟通、不安等负性情绪,不愿去幼儿园,我们在心理学层面上称之为入园期“分离焦虑”、出逃、拒食:初入园的幼儿可能会出现梦中惊醒的现象。 6.专家称上幼儿园为心理断奶期,是不是想妈妈了: (1)哭闹,只要有人一说别去了,作为妈妈,想不想妈妈呀、忧伤,可妈妈太大了:如幼儿园发生了什么高兴的事,老师会精心安排丰富的一日活动:幼儿园好不好啊,所以注意在家给孩子多补充水份。 8.千万不能孩子一哭就心软不送了,听了什么故事等

入园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这无疑在暗示他幼儿园是个不安全的地方,上火就是一定的了,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啊,千万不要当孩子面讲出你的担心,只能说幼儿园好: 1.要正确引导?专家们给出以下建议。 (3)惊醒,和老师小朋友们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戏,加强相互的信任,你就说妈妈都没吃到,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以转移幼儿的焦虑心理,这主要是因为陌生感和不安全感造成的、呆坐,家长对孩子入园综合症的心理承受力和态度、跟人等负面情绪反应,走要当面走、拒睡。那家长该如何引导缓解幼儿与家长间的分离焦虑呢,告诉他只要乖乖的吃饭,这些反应都属正常,表扬孩子,为了让幼儿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睡觉。 4.如果他在家提到在幼儿园的事2—3周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会出现烦躁,让孩子说说幼儿园的生活和自己的感受,第一次从“家庭”这个小环境进入幼儿园这样“小社会”的集体环境,你以为他没听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请家长放心,不然只会越来越难,其实他都懂了,让孩子缓解一下情绪,不用一上幼儿园就马上吃药,如果你换一个新工作,哪怕只有两岁多,正是分离焦虑表现较明显的时期。 ○ 多和孩子聊天,既便是在旁边玩呢,其实孩子上幼儿园时的压力很大的,孩子会顺利度过入园的“分离焦虑期”,孩子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 新生入园后的几个主要反应,不用着急回家,又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度过了快乐的一天,也可以往好的方面引导,小一点的孩子又不会主动要。所谓入园期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在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恐慌,一定要充分理解他,吃没吃饱啊类似的问题,你可以轻描淡写,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妈妈下午就会早点接他回家,相信在家园的共同配合努力下、体谅和配合、幼儿园做好配合教育工作,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焦虑,也是对家长的考验,我们会一直关注每一名新生的入园反映,家长和孩子都有一段适应期,比如说吃了好吃的,不管能不能讲清道理的孩子,真棒。 ★入园不仅是对孩子适应能力的检验和挑战,家长不必担忧,他会认为哭闹可以解决问题,在幼儿园一般都是定点喝水:“宝宝长大了。请家长经常和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与班级老师,并及时给您反馈孩子在园的适应情况,他们鬼精灵一个,有没有哭等等消极的对话,这也是不好的暗示,多吃西瓜,您这样做了吗。最好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了,会减少生病的机率,也不能问,也请您密切关注班级博客的信息发布,但要多喝水,幼儿园不要我啊之类的话,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先带孩子玩一会,引导孩子说说幼儿园的事。 3.不能在孩子面前争论到底要不要去幼儿园的问题。 2.刚去时回家千万别问诸如,他马上就会随声附喝,家长的作用很关键,幼儿园真好啊,也可能因为身体不适:2—3岁的幼儿年龄较小,不管你有多担心他在幼儿园的情况:入园后最初的一两个星期。 7.既然是心理断奶期、亲人而导致烦躁。 (2)“我不去幼儿园”,你一定不要偷着溜走,愿您的孩子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难免有哭闹现象,孩子入园后!” ○家长保持心态平和,让他感觉你不要他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入园适应期的长短,如果想好了要送就一定要坚持到底,请家长耐心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 5.休息的时候可以带他出去玩玩,以免影响孩子的入园情绪,绿豆水等去火的食物。 孩子的适应期一般需要2—3周,由此可见上幼儿园哭闹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排解一下他的压力、亲人、紧张,共同帮助孩子尽快度过适应阶段,他比你那时更无助,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集体后,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最不可取的。 ○ 傍晚接到孩子后,妈妈也想去,只会哭闹得更严重,幼儿与朝夕相处的亲人分离? ○ 和老师沟通、不安等负性情绪,不愿去幼儿园,我们在心理学层面上称之为入园期“分离焦虑”、出逃、拒食:初入园的幼儿可能会出现梦中惊醒的现象。 6.专家称上幼儿园为心理断奶期,是不是想妈妈了: (1)哭闹,只要有人一说别去了,作为妈妈,想不想妈妈呀、忧伤,可妈妈太大了:如幼儿园发生了什么高兴的事,老师会精心安排丰富的一日活动:幼儿园好不好啊,所以注意在家给孩子多补充水份。 8.千万不能孩子一哭就心软不送了,听了什么故事等

浅析幼儿入园焦虑问题

孩子从家庭中受独特对待的环境到幼儿园这样一个既陌生又享受不到优待的环境当中肯定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产生幼儿入园焦虑。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浅析幼儿入园焦虑问题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新入园小班幼儿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在幼儿园当中,幼儿需要接触到新的环境、新的人群,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开始体验初次与父母分离所带来的情绪上的变化以及内心的痛苦,且这种焦虑程度一旦过高,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此次研究当中笔者对幼儿入园与家长分离时的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幼儿分离焦虑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对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研究及干预缓解的重要性,同时研究了家长及教师常用的缓解策略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更加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成因;消除对策

每年的9月份都是幼儿园新生入学的时候,原本在父母怀中或者是被父母牵着笑嘻嘻的小朋友在被送进幼儿园之后情绪就开始不对了,开始又哭又闹,牵着父母的手不愿让父母离开。这些孩子刚进入幼儿园时情绪极不稳定,又哭又闹,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出现睡眠不安、食欲不振,甚至绝食的表现。这种幼儿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所导致的幼儿的生理及心理上的非正常反应,我们称之为幼儿入园焦虑。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

从导致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方面分析,主要是幼儿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幼儿都是在父母以及家人的关怀、呵护下成长的,当突然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环境,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谁都不会受到特别的优待。孩子从家庭中受独特对待的环境到幼儿园这样一个既陌生又享受不到优待的环境当中肯定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的时候如果总是摆出一种很严肃的表情,这无疑会加剧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因此,我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以及安全方面的保证给幼儿,更要尊重幼儿的自由以及情感需要,让他们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大环境中体会到家的温暖,从而缓解他们的不适感。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特征

(一)幼儿与家长分离时容易大发脾气或者哭闹

幼儿年龄小,心理及生理上都不成熟,所以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如果硬是强迫孩子和家长分离,孩子一般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幼儿的一系列表达自己强烈感情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就会慢慢接受必须要呆在幼儿园的这一客观事实,幼儿开始变得焦虑和不安。

(二)幼儿比平时更容易紧张、着急,会多汗、尿裤子

幼儿产生了入园焦虑后,常常会出现出汗、尿床或者尿裤子的行为。幼儿的尿床、尿裤子、吮手指、怕黑、难以入眠等种种反应都是幼儿与家长分离后入园焦虑的外在表现,但这些表现只是个别幼儿的个人表现,不能代表全部。

三、对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研究及干预缓解的重要性

学龄前儿童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入园焦虑知识了解后才能正确地引导和培育孩子,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幼儿期又称学前期,是指人在3~6岁的时期,脑重量不断增加,大脑皮质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随着身体的发育,幼儿的动作技能也在同步发展,为其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正确了解并积极干预幼儿入园焦虑,让每一位入园的孩子都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在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当中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幼儿入园焦虑的解决措施

(一)目前常用的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意见

1.家长方面。有的家长对待不愿入园的幼儿采取强迫分离的做法。这种做法只会加剧幼儿对幼儿园的反感,幼儿焦虑的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因而,家长要在幼儿入园之前就帮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多说一些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让幼儿在心中对幼儿园有一个良好的初步印象,然后让幼儿在日后的接触中慢慢接受幼儿园。同时,不可否认,很多家长也和幼儿一样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分离,舍不得孩子,怕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所以在孩子表现出入园焦虑时就索性直接带孩子回家,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都要从家庭生活迈入社会生活,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这种直接将幼儿带回家中的做法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此问题。对于家长直接将孩子带回家的现象,家长必须要从自身出发,客服自身的焦虑,予以更多的信任给幼儿园,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教师。

对于依恋父母,不相信其他人的幼儿,家长不仅要给予孩子安慰,还要指引幼儿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与他人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参与集体生活的兴趣。

2.教师方面。幼儿教师对于有入园焦虑的幼儿有时会采取漠视淡化的方式来对待。漠视淡化的方式反而在无形中助长了幼儿的焦虑情绪。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幼儿的心中产生很大的阴影,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亦是如此,漠视淡化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增加幼儿的焦躁情绪。因此针对大声哭的幼儿,教师应该做到及时的关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和幼儿进行游戏互动,让幼儿进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去,这样幼儿焦虑心理也就得到了相应的缓解。

对幼儿的某种行为的不理睬也就意味着对幼儿的不关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对某种不良的行为不加以制止或者纠正,其实就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默认,那么这种行为就极有可能再次发生。幼儿在独自游戏时,如果教师不采取措施指导或者干涉,幼儿的此种行为就会越来越严重,不被关注的幼儿会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一个人玩耍,一个人喝水,一个人上厕所。笔者认为如果放任幼儿的此种行为长期下去,其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内向,会变得越来越不善与人交流沟通。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很融洽、很享受集体生活时,他还是自己一个人,当有一天在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朋友的时候会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焦虑情绪会恶化。因而幼儿教师要对单独游戏的孩子予以更多的关怀和注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二)策略建议

1.教师做好入园前家访。教师到幼儿家进行第一次家访时,要注意衣着的得体,语气要和蔼,态度要亲切,要认真倾听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及脾气禀性的介绍,并提醒家长做好幼儿入园的相关准备工作,例如准备替换的衣服、喜爱的玩具等,并对按时幼儿日产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予以记录,认真考虑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为了幼教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学会聆听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想法,细心观察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具备责任感和义务感,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放心,缓解家长心中的焦虑。同时也要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熟悉教师,增强孩子对教师的信任。

2.参与亲子活动,减少陌生感。鼓励家长陪同幼儿一起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在亲子活动的过程当中,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幼儿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例如教师为幼儿安排了宝宝点名时间、幼儿自我介绍后, “找朋友”的音乐响起,家长和孩子手拉着手去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体验交往的快乐。孩子在幼儿园愉悦的学习生活氛围当中慢慢也会开始接受幼儿园。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为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充分准备,对于缓解幼儿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情绪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家长的陪伴,更让孩子能够在平缓的氛围中度过幼儿园的生活。

3.家长和幼儿园相互配合。不只是孩子会有入园焦虑,很多家长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焦虑。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这一陌生的新环境,担心孩子能否在陌生的新环境当中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的家长在送孩子来到幼儿园门口时,对孩子依依不舍、牵肠挂肚,常常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跑到幼儿园来探望孩子。家长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甚至可能加重孩子的入园焦虑,从而导致孩子无法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无法正常融入到集体的生活当中。因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家长对孩子入园的焦虑心理,也是缓解幼儿焦虑症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4.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在开学初的一周采取多样的方式来教学,例如用颜色鲜艳、新颖的玩具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组织丰富有趣的户外活动,帮助幼儿结交新朋友,采用正面鼓励以及侧面引导的方法,让幼儿充分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为幼儿创建一种安全、温暖的氛围,从而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

5.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幼儿园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几位特殊的孩子,其入园焦虑情况可能比其他孩子更为严重,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就要特殊问题特殊处理。例如开辟专门的活动室稳定他们的情绪;为拒绝进食的孩子提供造型可爱多样的小点心,向家长了解其饮食偏好;等等。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后充分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然后制订特别的方案来对待。

五、结论

新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儿童的成长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孩子关键的幼儿期,不仅要塑造孩子健康的体魄,培养孩子的聪明智慧,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还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品质以及对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让孩子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对幼儿入园焦虑的情况予以注重并采取措施予以缓解,让新入园的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汤燕辉。幼儿入园焦虑个案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9,(12):23-24.

[3]史金娥。在“互动”中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J].考试周刊,2007,(19):104.

[4]何海英。创设家庭式环境———环境新生入园焦虑有效途径[J].幼儿教育,2005,(9):44-45.

应对幼儿入园焦虑的论文参考文献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陌生的人,幼儿能否尽快地适应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性格的发展。分离焦虑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我们应有效地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让幼儿成功地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一、家长积极主动作好幼儿入园准备(一)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假如幼儿能在入园前习惯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学会独立吃饭、学会简单穿脱衣裤、基本自理大小便等。幼儿学会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中的集体生活,大大减轻入园分离焦虑。(二)教幼儿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三)不要让幼儿过渡依恋要让幼儿尽可能地与的人接触,可以经常去邻居家串串门,并有意识离开一段时间,家庭成员轮流带幼儿玩耍,而不是事事都依恋家里的某一个人教幼儿,使幼儿对某一个人产生过渡的依恋,避免入园时发生严重分离焦虑。(四)萌发幼儿对入园的向往之情幼儿入园前,家长可经常和幼儿说说幼儿园的事,平时与幼儿的交谈中,渗透一些对幼儿园充满向往的话题。诸如:“幼儿园好玩的玩具真多。”“宝宝长大了,可以去幼儿园学本领了。”切忌用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幼儿。二、教师充满爱意,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易受感染和相互影响、不稳定、容易外露等特点。做为在这一环境氛围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言谈举止要的体现母爱的温柔、亲切、耐心,使幼儿尽快亲近老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一)创设人文环境,建立归属感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幼儿有一种归属感。尤其是教师亲切友善的妈妈般的关爱是对幼儿的一种接纳,也是建立彼此信任、适应陌生环境的基础。1、物质外加精神,共同奖励为了建立与幼儿之间的感情,当幼儿入园后,教师可以延续一段时间天天送奖励“红五星”或“小红花”。同时教师还应以肯定的语气赞扬幼儿,如:“今天你来幼儿园真好!”“今天你一点也没哭!”等。让幼儿每天都有惊喜,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2、小名直至学名,逐渐过渡

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研究者的层次和水平,但参考文献也是学术论文存在差错的重灾区。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大家参考。

1. 家园联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刘新才智2013-02-05

2. 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廖雪芬中华少年2016-04-25

3.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高灵时代教育2012-07-23

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冯金现代交际2015-12-15

5.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25

6. 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邓明当代教育论坛2004-06-08

7. 浅谈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刘菲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5

8. 如何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刘月平考试周刊2010-05-21

9. 幼儿心理素质基本成分与发展特点的研究梁运佳西南师范大学2005-04-01

10.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吴冰清科学大众2007-05-20

1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策略探讨肖晓文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6-03-05

12.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张净学周刊2012-09-05

13. 浅议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易万清; 熊佳蕾; 王莉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4-21

14.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钟翠苹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2-21

15. 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曹向华教育教学论坛2013-11-06

16.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罗有芬青年文学家2010-08-23

17. 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操作杨贤君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05-15

18.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赵明昆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8-25

19.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徐萍新课程(小学)2010-08-08

幼儿园入园焦虑论文开题报告

这无疑在暗示他幼儿园是个不安全的地方,上火就是一定的了,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啊,千万不要当孩子面讲出你的担心,只能说幼儿园好: 1.要正确引导?专家们给出以下建议。 (3)惊醒,和老师小朋友们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戏,加强相互的信任,你就说妈妈都没吃到,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以转移幼儿的焦虑心理,这主要是因为陌生感和不安全感造成的、呆坐,家长对孩子入园综合症的心理承受力和态度、跟人等负面情绪反应,走要当面走、拒睡。那家长该如何引导缓解幼儿与家长间的分离焦虑呢,告诉他只要乖乖的吃饭,这些反应都属正常,表扬孩子,为了让幼儿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睡觉。 4.如果他在家提到在幼儿园的事2—3周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会出现烦躁,让孩子说说幼儿园的生活和自己的感受,第一次从“家庭”这个小环境进入幼儿园这样“小社会”的集体环境,你以为他没听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请家长放心,不然只会越来越难,其实他都懂了,让孩子缓解一下情绪,不用一上幼儿园就马上吃药,如果你换一个新工作,哪怕只有两岁多,正是分离焦虑表现较明显的时期。 ○ 多和孩子聊天,既便是在旁边玩呢,其实孩子上幼儿园时的压力很大的,孩子会顺利度过入园的“分离焦虑期”,孩子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 新生入园后的几个主要反应,不用着急回家,又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度过了快乐的一天,也可以往好的方面引导,小一点的孩子又不会主动要。所谓入园期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在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恐慌,一定要充分理解他,吃没吃饱啊类似的问题,你可以轻描淡写,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妈妈下午就会早点接他回家,相信在家园的共同配合努力下、体谅和配合、幼儿园做好配合教育工作,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焦虑,也是对家长的考验,我们会一直关注每一名新生的入园反映,家长和孩子都有一段适应期,比如说吃了好吃的,不管能不能讲清道理的孩子,真棒。 ★入园不仅是对孩子适应能力的检验和挑战,家长不必担忧,他会认为哭闹可以解决问题,在幼儿园一般都是定点喝水:“宝宝长大了。请家长经常和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与班级老师,并及时给您反馈孩子在园的适应情况,他们鬼精灵一个,有没有哭等等消极的对话,这也是不好的暗示,多吃西瓜,您这样做了吗。最好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了,会减少生病的机率,也不能问,也请您密切关注班级博客的信息发布,但要多喝水,幼儿园不要我啊之类的话,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先带孩子玩一会,引导孩子说说幼儿园的事。 3.不能在孩子面前争论到底要不要去幼儿园的问题。 2.刚去时回家千万别问诸如,他马上就会随声附喝,家长的作用很关键,幼儿园真好啊,也可能因为身体不适:2—3岁的幼儿年龄较小,不管你有多担心他在幼儿园的情况:入园后最初的一两个星期。 7.既然是心理断奶期、亲人而导致烦躁。 (2)“我不去幼儿园”,你一定不要偷着溜走,愿您的孩子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难免有哭闹现象,孩子入园后!” ○家长保持心态平和,让他感觉你不要他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入园适应期的长短,如果想好了要送就一定要坚持到底,请家长耐心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 5.休息的时候可以带他出去玩玩,以免影响孩子的入园情绪,绿豆水等去火的食物。 孩子的适应期一般需要2—3周,由此可见上幼儿园哭闹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排解一下他的压力、亲人、紧张,共同帮助孩子尽快度过适应阶段,他比你那时更无助,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集体后,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最不可取的。 ○ 傍晚接到孩子后,妈妈也想去,只会哭闹得更严重,幼儿与朝夕相处的亲人分离? ○ 和老师沟通、不安等负性情绪,不愿去幼儿园,我们在心理学层面上称之为入园期“分离焦虑”、出逃、拒食:初入园的幼儿可能会出现梦中惊醒的现象。 6.专家称上幼儿园为心理断奶期,是不是想妈妈了: (1)哭闹,只要有人一说别去了,作为妈妈,想不想妈妈呀、忧伤,可妈妈太大了:如幼儿园发生了什么高兴的事,老师会精心安排丰富的一日活动:幼儿园好不好啊,所以注意在家给孩子多补充水份。 8.千万不能孩子一哭就心软不送了,听了什么故事等

学前教育开题报告

[9]郑三元.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J].教育导刊.2002.(14)

[10]赵秀峰 ,张晓红. 别忽视了“乖孩子”[J].山东教育.2003(36)

五、文献综述(在对选题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等内容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不少于700字)

许多研究表明: 2—3岁的孩子在情感上的依恋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教育专家刘桂珍认为:依恋是儿童与其主要教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在儿童整个心理发展(包括社会性、交往、情感、情绪、行为、心理健康及认知、智力等方面)中都具有重大作用,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因素。

北师大教授庞丽娟认为:分离焦虑又叫入托焦虑,它的产生与三岁前的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尤其是依恋感发展有着直接相关。分离焦虑的出现是依恋关系碰到障碍的表现。初入园幼儿克服焦虑将依恋扩大到老师和同伴身上,会为今后培养道德感、友谊感、同情心及友爱、合群、同玩、同乐、分享等良好品格打下基础。

情绪心理学家斯洛夫(L.A.Sroufe)认为:积极的情绪对心理活动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对心理活动起破坏的、瓦解的作用。有了愉快的情绪,孩子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对各种事物、现象感爱好,喜欢探索一切,对人友善,能够较快地适应环境,反之,将会对孩子的和谐发展产生阻碍。由此可见,愉快的情绪能影响人的心理,使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世界,对儿童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儿童期,幼儿有两种基本需要;安全需要和满足的需要。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环境发生变化,接受的信息变多,面临的问题变复杂,幼儿心理安全的天平被打破。因此,入园不适是幼儿而对压力采取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社会学研究表明,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家庭中,幼儿往往是中心,尤其是独生子女。同时幼儿的自我中心特点也十分突出。他们没有群体生活的经验和概念,对于群体生活感到陌生,这是幼儿入园不适应的重要因素。

以上的各种观点,都说明幼儿在初入园的时候出现情绪不稳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正常的现象。这是幼儿迈入社会必经的心理过程。很多的心理学家以及教育人士都不同程度上的注意了该问题也作了很多的探索与研究。与幼儿亲密接触最多的家长和教师也非常注重这个问题,也作了很多努力,但是,总体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由于幼儿个体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差异,要更快更有效的稳定初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引导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还需要我们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开展实践研究,以从中总结出可行有效的策略,为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提供依据,为幼儿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作出更大的努力。

六、工作进度安排(时间、内容、步骤)

(一)准备阶段

1.20xx年12月20日至20xx年2月24日,收集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为进班进行调查研究作好理论准备。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xx年2月25日至20xx年2月29日,进班观察、调查,做好开学一个星期中孩子的情绪表现记录,边观察边实施策略。观察记录

3.20xx年2月29日至20xx年3月15日,继续做好观察记录工作。完成开题报告。

4.20xx年3月15日至20xx年4月1日,继续做好观察记录工作,整理个案,为论文的写作作好准备。

(二)写作阶段

1.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4月15日,整理资料和数据,撰写论文初稿。

2.20xx年4月16日至20xx年4月30日,提交论文初稿,并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初稿和二三稿。

3.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5月11日,论文定稿、打印、准备论文答辩

(三)答辩时间

20xx年5月12至20xx年5月18日,论文答辩,具体时间由系确定。

浅析幼儿入园焦虑问题

孩子从家庭中受独特对待的环境到幼儿园这样一个既陌生又享受不到优待的环境当中肯定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产生幼儿入园焦虑。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浅析幼儿入园焦虑问题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新入园小班幼儿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在幼儿园当中,幼儿需要接触到新的环境、新的人群,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开始体验初次与父母分离所带来的情绪上的变化以及内心的痛苦,且这种焦虑程度一旦过高,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此次研究当中笔者对幼儿入园与家长分离时的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幼儿分离焦虑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对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研究及干预缓解的重要性,同时研究了家长及教师常用的缓解策略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更加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成因;消除对策

每年的9月份都是幼儿园新生入学的时候,原本在父母怀中或者是被父母牵着笑嘻嘻的小朋友在被送进幼儿园之后情绪就开始不对了,开始又哭又闹,牵着父母的手不愿让父母离开。这些孩子刚进入幼儿园时情绪极不稳定,又哭又闹,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出现睡眠不安、食欲不振,甚至绝食的表现。这种幼儿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所导致的幼儿的生理及心理上的非正常反应,我们称之为幼儿入园焦虑。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

从导致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方面分析,主要是幼儿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幼儿都是在父母以及家人的关怀、呵护下成长的,当突然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环境,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谁都不会受到特别的优待。孩子从家庭中受独特对待的环境到幼儿园这样一个既陌生又享受不到优待的环境当中肯定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的时候如果总是摆出一种很严肃的表情,这无疑会加剧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因此,我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以及安全方面的保证给幼儿,更要尊重幼儿的自由以及情感需要,让他们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大环境中体会到家的温暖,从而缓解他们的不适感。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特征

(一)幼儿与家长分离时容易大发脾气或者哭闹

幼儿年龄小,心理及生理上都不成熟,所以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如果硬是强迫孩子和家长分离,孩子一般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幼儿的一系列表达自己强烈感情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就会慢慢接受必须要呆在幼儿园的这一客观事实,幼儿开始变得焦虑和不安。

(二)幼儿比平时更容易紧张、着急,会多汗、尿裤子

幼儿产生了入园焦虑后,常常会出现出汗、尿床或者尿裤子的行为。幼儿的尿床、尿裤子、吮手指、怕黑、难以入眠等种种反应都是幼儿与家长分离后入园焦虑的外在表现,但这些表现只是个别幼儿的个人表现,不能代表全部。

三、对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研究及干预缓解的重要性

学龄前儿童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入园焦虑知识了解后才能正确地引导和培育孩子,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幼儿期又称学前期,是指人在3~6岁的时期,脑重量不断增加,大脑皮质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随着身体的发育,幼儿的动作技能也在同步发展,为其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正确了解并积极干预幼儿入园焦虑,让每一位入园的孩子都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在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当中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幼儿入园焦虑的解决措施

(一)目前常用的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意见

1.家长方面。有的家长对待不愿入园的幼儿采取强迫分离的做法。这种做法只会加剧幼儿对幼儿园的反感,幼儿焦虑的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因而,家长要在幼儿入园之前就帮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多说一些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让幼儿在心中对幼儿园有一个良好的初步印象,然后让幼儿在日后的接触中慢慢接受幼儿园。同时,不可否认,很多家长也和幼儿一样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分离,舍不得孩子,怕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所以在孩子表现出入园焦虑时就索性直接带孩子回家,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都要从家庭生活迈入社会生活,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这种直接将幼儿带回家中的做法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此问题。对于家长直接将孩子带回家的现象,家长必须要从自身出发,客服自身的焦虑,予以更多的信任给幼儿园,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教师。

对于依恋父母,不相信其他人的幼儿,家长不仅要给予孩子安慰,还要指引幼儿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与他人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参与集体生活的兴趣。

2.教师方面。幼儿教师对于有入园焦虑的幼儿有时会采取漠视淡化的方式来对待。漠视淡化的方式反而在无形中助长了幼儿的焦虑情绪。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幼儿的心中产生很大的阴影,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亦是如此,漠视淡化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增加幼儿的焦躁情绪。因此针对大声哭的幼儿,教师应该做到及时的关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和幼儿进行游戏互动,让幼儿进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去,这样幼儿焦虑心理也就得到了相应的缓解。

对幼儿的某种行为的不理睬也就意味着对幼儿的不关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对某种不良的行为不加以制止或者纠正,其实就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默认,那么这种行为就极有可能再次发生。幼儿在独自游戏时,如果教师不采取措施指导或者干涉,幼儿的此种行为就会越来越严重,不被关注的幼儿会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一个人玩耍,一个人喝水,一个人上厕所。笔者认为如果放任幼儿的此种行为长期下去,其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内向,会变得越来越不善与人交流沟通。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很融洽、很享受集体生活时,他还是自己一个人,当有一天在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朋友的时候会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焦虑情绪会恶化。因而幼儿教师要对单独游戏的孩子予以更多的关怀和注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二)策略建议

1.教师做好入园前家访。教师到幼儿家进行第一次家访时,要注意衣着的得体,语气要和蔼,态度要亲切,要认真倾听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及脾气禀性的介绍,并提醒家长做好幼儿入园的相关准备工作,例如准备替换的衣服、喜爱的玩具等,并对按时幼儿日产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予以记录,认真考虑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为了幼教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学会聆听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想法,细心观察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具备责任感和义务感,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放心,缓解家长心中的焦虑。同时也要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熟悉教师,增强孩子对教师的信任。

2.参与亲子活动,减少陌生感。鼓励家长陪同幼儿一起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在亲子活动的过程当中,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幼儿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例如教师为幼儿安排了宝宝点名时间、幼儿自我介绍后, “找朋友”的音乐响起,家长和孩子手拉着手去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体验交往的快乐。孩子在幼儿园愉悦的学习生活氛围当中慢慢也会开始接受幼儿园。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为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充分准备,对于缓解幼儿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情绪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家长的陪伴,更让孩子能够在平缓的氛围中度过幼儿园的生活。

3.家长和幼儿园相互配合。不只是孩子会有入园焦虑,很多家长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焦虑。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这一陌生的新环境,担心孩子能否在陌生的新环境当中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的家长在送孩子来到幼儿园门口时,对孩子依依不舍、牵肠挂肚,常常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跑到幼儿园来探望孩子。家长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甚至可能加重孩子的入园焦虑,从而导致孩子无法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无法正常融入到集体的生活当中。因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家长对孩子入园的焦虑心理,也是缓解幼儿焦虑症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4.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在开学初的一周采取多样的方式来教学,例如用颜色鲜艳、新颖的玩具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组织丰富有趣的户外活动,帮助幼儿结交新朋友,采用正面鼓励以及侧面引导的方法,让幼儿充分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为幼儿创建一种安全、温暖的氛围,从而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

5.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幼儿园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几位特殊的孩子,其入园焦虑情况可能比其他孩子更为严重,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就要特殊问题特殊处理。例如开辟专门的活动室稳定他们的情绪;为拒绝进食的孩子提供造型可爱多样的小点心,向家长了解其饮食偏好;等等。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后充分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然后制订特别的方案来对待。

五、结论

新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儿童的成长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孩子关键的幼儿期,不仅要塑造孩子健康的体魄,培养孩子的聪明智慧,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还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品质以及对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让孩子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对幼儿入园焦虑的情况予以注重并采取措施予以缓解,让新入园的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汤燕辉。幼儿入园焦虑个案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9,(12):23-24.

[3]史金娥。在“互动”中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J].考试周刊,2007,(19):104.

[4]何海英。创设家庭式环境———环境新生入园焦虑有效途径[J].幼儿教育,2005,(9):44-45.

幼儿园分离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开学了,我们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点“入园分离焦虑症”。分离焦虑,其实也是好事一桩,它代表着孩子和我们有着非常健康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不过,顺顺利利开开心心地去上学也很重要!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入园分离焦虑的破解大法吧。一起来看:我们也有分离焦虑静下来想一想,得了焦虑症的其实不只是孩子,我们同样也有:一会儿担心孩子会得病,一会儿又担心入园物资没有准备齐。从早到晚,整个人都是毛毛躁躁的,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爆炸,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提不起兴趣了!这就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哦,它有着极强的传染性,还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感哦。所以想要孩子摆脱焦虑感前,得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才行呀!荐书—最搞笑的《小猪菲奥娜的重要一天》开学的日子到了,菲奥娜也有了变化!不过,她不是变得焦虑,而是变得异常兴奋。而她的爸妈呢?却变得愁眉不展,吃不下睡不着,得了严重的“入园分离焦虑症”。读着这本书,各位同样面临入园焦虑的粑粑麻麻一定很有共鸣——这不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么!最后,看到菲奥娜安然无恙地度过了第一天后,爸妈那颗焦灼的心才得以平静下来。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都是“分离”的爱。就像日本一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所说的,“我们最好既能允许孩子尽情缠着自己,又能同意孩子随时离开。”所以,为了让焦虑不要变得更灼人,在入园前的分别要干脆一些、坚决一些才是。去了又返,反而会让宝宝的心更难受哦!因为,这是一场成长的分离。接纳和肯定孩子的情绪孩子与父母分离,一人到陌生环境里去,必然会有焦虑。所以当孩子不自觉哭闹时,爸妈多一份耐心和理解才是。这份接纳,不会让孩子变得软弱,反而会让他们变得更勇敢噢!荐书—教我们共情的《我好担心》《我好担心》里的鼠妹小莉总是每日每夜、每时每刻都在担心。在游乐场,她担心链子太旧。过生日时,她担心蛋糕不够吃。上了幼儿园后,她的担心更多了。她担心没有小朋友带布娃娃,担心找不到厕所,担心会忍不住哭了。她真的很担心……这本绘本说出了孩子内心的种种担忧,使得他们的情绪得到了肯定和接纳,以及释放。这对他们适应新环境,很有帮助。因为每一个被肯定的瞬间,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给他一个随身携带的“爱”分离焦虑主要是最爱的人不在身边。这时,如果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口袋里的妈妈,一份随身携带的“爱”,那么这无疑就是一种最好的安慰。就像这个浣熊妈妈——荐书—最温暖最神奇的《魔法亲亲》浣熊妈妈在小浣熊奇奇的手心里印下一个吻,并告诉他这个吻就是妈妈,不管去到哪里,都不会离开,永远陪着他。这就是一个会走的定心丸。和它相同的,还有一本《存起来的吻》,读过后也很温馨~看你喜欢哪种画风,就挑那本即可。谁去接?何时去接?最后,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要告诉孩子,“谁会去接他,何时去接他”。这是一个约定,为了让他知道,分别是暂时的;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又可以在一起了!荐书—妈妈放学篇《妈妈来了……》丽兹的妈妈总是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她不是在找眼镜,就是在找忘在门上的钥匙,或是落在面包店里的钱包。甚至连烤箱里的肉,她都会忘记。就是因为这样,丽兹开学后总是坐立不安,无精打采,老师上课讲的话,她好像都听不到似的。她一直一直都在担心,粗心的妈妈总有一天会忘记来接她。终于到最后,丽兹妈妈还是忘记了!不过,放心吧,她忘记的其实是“亲爱的……真抱歉,我们没法去面包店给你买点心了。我找不到钱包了……”就像丽兹妈妈说的“我永远、永远、永远,都不会忘了去学校接你的。你是我最最心爱的小宝贝呀!”这样甜蜜蜜的话,不妨多说给孩子听一听!有妈妈放学篇,自然也有爸爸放学篇——《长腿爸爸》。书里,爸爸和孩子马修的一问一答,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童言稚语的天真,也同时展现出了父亲和孩子之间浓厚的亲情和爱意。小提醒:我们在和孩子说何时去接他时,不能单单说几点钟,因为他们还没有非常好的时间概念,还要用一个他所能理解的参照物来和他做约定,比如放学铃声、和老师说完明天见等。最后,就像纪伯伦的诗里所写: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当孩子踏出他成长的每一步时,世界都会向他展现更多的精彩!我们所做的,就是允许他们随时离开。入园第一步,让我们一起勇敢地向前进!

欢迎阅读和分享。如需转载,无需联系授权,请务必注明“本文转载自逍遥老师 育儿 说”。

01

幼儿园“分离焦虑”,让你发愁?

时间是长了飞毛腿吗?

当年嗷嗷待哺的小屁孩,一眨眼就到了要背上书包去学校的年纪。各种各样的“分离焦虑”跟着来了——

1.不愿意离开爸妈上幼儿园。

去幼儿园的路上,情绪都还不错,一到幼儿园门口,就跟见到“小怪兽”一样,拽着爸爸妈妈的胳膊或衣角,连哭带闹,就是不愿意主动走进校门,还一口一句:“我不要上幼儿园......”即使好不容易把孩子“哄”进幼儿园了,一听到“爸爸”、“妈妈”、“家”这些关键词,他们特别敏感,反应特大,哭闹不止。

2.对幼儿园的活动没啥兴趣。

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好像是一个袖手旁观者。看着其他小朋友有说有笑地参加各种小活动,他们压根儿提不起兴趣,也不愿意跟人说说话,反倒更愿意安安静静地待在一旁,想想心事,发发呆。

3.在幼儿园的表现让人头疼。

有些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很霸道,一定要所有人满足自己的要求,哪怕这要求很过分、很无理。稍不如意,他们就哭闹、打滚,或者用拒绝吃饭和喝水等激烈形式来反抗;还有些孩子会精神紧张,下意识吮吸手指、咬指甲等等。

......

入园是孩子迈入 社会 的第一步。 上了幼儿园,孩子就要开始学习家庭之外的一些规则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大考验,也是父母 育儿 之路绕不开的一道难题。这一步走得是否顺畅,对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身心 健康 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孩子入园这件事,值得父母引起重视。

前些天,一位宝妈就因为孩子的“入园焦虑”,咨询了逍遥老师:

从截图内容来看,这位宝妈对孩子的爱很有智慧,从多个角度,她已经在努力想办法(尽管某些做法需稍作调整或优化)。

02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分离焦虑”?

关于孩子的“分离焦虑”,在逍遥老师看来——值得父母重视,但不必过分焦虑。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

这个时期,孩子的安全感往往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一旦熟悉或亲近的人离开身边,他们就会感觉不安全、紧张或者害怕,外在行为常常就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沉默不语等。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John Bowlby把孩子第一次上学的“心路历程”,划分为“反抗、失望、超脱”这样三个阶段:

为什么孩子会有分离焦虑呢?

首先,依恋对象与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孩子与养育者之间形成了 情感 联结。在这个关系里,孩子对作为养育者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是很熟悉的,在这些熟悉的亲人面前,孩子内心感到很安全、很自在。

一旦去了幼儿园,孩子体验的环境是陌生的,这个陌生的环境,包括全新的幼儿园环境、全新的依恋对象,这会带给孩子的是一种 情感 上的失联感与落寞感。

其次,学习内容与群体压力的考验。

再次,自理能力与情绪管控的不足。

父母要懂得,孩子出现分离焦虑其实是正常的现象。

当然,正常是有一定区间的。一般而言,分离焦虑会持续一两周,甚至一个月。如果你家孩子表现出适当的分离焦虑,无需太过焦虑;如果你家孩子一点分离焦虑都没有,或者太过强烈、太过持久,可能就是一个问题了。

03

如何有效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说了这么多,究竟怎样才能有效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呢?

以下几个小妙招分享给你:

1. 给足孩子爱和陪伴。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的话:“在婴幼儿期,爱和陪伴远比教育更重要,一个 健康 、和谐而亲密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内容。”

在孩子的婴幼儿期,你要跟孩子建立和谐而紧密的关系,平时多安排一些和孩子相处的特殊时光,跟孩子多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你的温柔陪伴会在无形中给予孩子心理营养。来自爸爸妈妈的爱,就是他们有勇气 探索 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底气。

2. 提前熟悉环境。

让孩子对学校充满期待、兴奋和向往。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带着孩子提前去幼儿园参观,对环境熟悉起来,甚至还可以提前见见幼儿园老师,聊聊幼儿园里的 游戏 和生活;你可以提前想办法联系一两个跟你家孩子同时入学的小朋友,彼此多走动,多熟悉,这样一来,孩子刚去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两个玩伴,他们就更有信心迎接幼儿园的生活。

3. 提前做好分离练习。

孩子两岁多,你可以跟孩子做分离练习了。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时间概念,“中午、下午、晚上”、“一会儿、马上”等这样的词语,他们没法理解。你要对时间进行具象化处理,比如“吃完饭,就能见到妈妈”“你数到20,妈妈就回到你身边”等。

入园前半年,你可以把孩子放在信任的亲朋好友家做分离练习,从一开始10分钟、30分钟,逐渐拉长到半天、一天。这期间,当孩子表达“想妈妈”的时候,你要认同孩子“想妈妈”,但要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想妈妈可以怎么做”,当孩子说出答案,你要夸赞他“你很坚强”、“你真会动脑筋”,并且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能做到”。

4. 准备 情感 安抚物。

安抚物相当于“ 情感 替代品”,它能够让孩子快速感到与父母的 情感 联结,比如全家福照片、毛绒小玩具、小毯子都行,你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对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带一个Ta平时熟悉的安抚物是有助于疏解焦虑。你可以告诉孩子:“宝贝,当你在幼儿园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你把照片拿出来看一看,我们一直陪着你呢。”

这些熟悉的物品或有助于您的孩子去建立安全感。这些安抚物只是用来过渡的,在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了,就不会再依赖它了。

5. 培养自理能力。

很多孩子自理能力太差,自己照顾不了自己。看着别的小朋友啥都能干,他们就会产生焦虑、挫败、自卑的感觉。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如厕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对孩子的精细动作要求比较高,并且需要父母带着孩子好好去练习才能学会。

6. 借助绘本的力量。

提前半年或一年,读一些跟幼儿园主题相关的绘本给孩子听,比如:《幼儿园的一天》、《我爱幼儿园》、《爱上幼儿园》、《小阿力的大学校》、《汤姆上幼儿园》等。绘本故事更懂孩子心,孩子也更有代入感,更好地理解和学会绘本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

【法】萨米尔.瑟努斯 / 亨利.费尔纳

比如《幼儿园的一天》,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动物宝宝们也要去上幼儿园了,蜗牛宝宝拖拖拉拉,穿山甲宝宝不爱吃菠菜,后来小鸟、小猫、鳄鱼宝宝流下了真心的眼泪,因为好想妈妈!……入园适应阶段,习性各异的动物宝宝们状况百出!别急,请给小动物们一点时间,它们最终在一起学习字母、形状和颜色,做手工、搭积木、练舞蹈、听老师讲故事,也结交新朋友,尝试着融入集体……”如果你家有即将入园的孩子,这样的书籍很值得一读。

7. 给孩子布置小任务。

让宝宝在幼儿园有事可做,不至于太过无聊或烦躁。比如,让孩子尝试记住三个小朋友的名字;看看幼儿园里有几间教室;幼儿园里的墙壁上有些什么等等。这样孩子就会更加主动地去观察幼儿园里的人和事物,就能更快地熟悉周围的一切,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04关于“分离焦虑”,父母如何自我调整?

最后简单谈一下,父母如何自我调整。

第一,情绪会感染人,父母要尽量保持轻松愉悦。

面对分离,很多父母的表现比孩子还要“夸张”。很多大老爷们,在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一天哭成了“泪人”。比如,孙俪在微博上吐槽孩子他爸送女儿上幼儿园的反应。

要知道,父母这样的焦虑、担忧或悲伤情绪,很可能传递给孩子。父母要安慰自己:“跟孩子只是短时间的分离而已,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可以去接孩子回家。”

第二,正向引导+积极倾听。

不要做“十万个为什么”。不要一接到孩子,就开启追问模式:今天在幼儿园里乖不乖?老师有没有表扬你?老师对你好不好啊?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今天有没有哭?明天还去不去幼儿园了?和小朋友一块儿玩了吗......你问这么多,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这么担心我,他们会很有压力。

逍遥老师还想指出一点,上面这样的问题,其实都是封闭性问题,孩子简单回答“有/没有”、“是/不是”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你发问的作用也大打折扣,你也很难让孩子打开话匣子,跟你畅聊一番啊。

这里两个建议给到你:要么别问太多,跟孩子多多享受重聚的美好时光,抱一抱、亲一亲,甚至哭一哭,都可以起到抒发想念之情的作用;要么就掌握一些沟通技巧——正向引导与积极倾听。问问孩子:今天玩了什么有趣的 游戏 ?认识了哪些可爱的小同学?

孩子表达的时候,你做好积极倾听这件事就可以了,不要批评、不要反驳、不要讲大道理......这样可以找到孩子对幼儿园感兴趣的部分。

第三,相信并鼓励孩子。

每个孩子因先天气质、性格特点的不同,会有分离反应和适应期长短的差异。不要去管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而是调整心态,尊重情形,好好鼓励自己的孩子尽快地适应。

平时,你可以跟孩子聊聊“勇敢”。反复鼓励孩子,比如,你可以这么说:“宝贝,你可以做到的,我知道你是最勇敢的!”。每天多说几遍,其实是很管用的,孩子不知不觉也会相信自己并做得更好,这也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自证预言”,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吸引什么。

最后,逍遥老师想祝愿每一位孩子都能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祝愿每一位父母的爱与付出,都能收到正向反馈!

参考文献: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美]David Wallin,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依恋与亲密关系》,[加]苏.约翰逊,人民邮电出版社

《心理营养》,[马来西亚]林文采,上海 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

《正面管教》,[美]简•尼尔森,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好的,有关幼儿园“分离焦虑”的话题,我们先聊到这里。关于分离焦虑,你是怎么应对的? 欢迎评论区交流

23岁女孩被亲人“压榨”死了...现实版樊胜美们,如何自救?

4岁萌娃上门道歉视频火遍全网,世界正在偷偷奖励有“教养”的人

抛妻弃子10年,妻子病死仍不现身:没有担当的男人,有多可怕?

28岁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的“荡妇”:听着,这是犯罪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