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西医专业研究生论文

发布时间:

西医专业研究生论文

医学论文写作基本步骤有四步:1)准备工作:搜索和积累资料,包括文献资料摘录,实验室的观察数据,各种记录,调查研究所得的各种结果等。所搜集的资料越多、越丰富,观察的问题就越全面,对分析、研究的问题就越有利。(2)命题:①确定研究方向:由于学科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只有集中研究院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才能选出合适的题目;②创新性:是医学论文的宗旨。提出新的见解、新的观点,作出新的结论。总之要有自己的独到高见;③要重视命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防止盲目性;④标题是论文的题目:通常是研究的课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⑤标题必须名副其实:充分体现文章的内容,使题目和内容一致,鲜明醒目,简短新颖,使人一目了然,易读易记。(3)拟提纲:提纲是论文写作的设计图,是全文骨架,起到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①把初步酝酿形成的思路、观点和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依据提纲行文,随灵感、思路的深入会有新的想法、新的发现,使原来的设想得以修改、补充;②拟提纲一定要项目齐全,初步构出文章的大体轮廓;③医学论文序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不什么要研究这个题目,解释研究和探讨这一题目的现实意义。(4)初稿:①在基本观点已经明确,参考或引用文献资料业已准备妥当时,可按提纲的顺序分段进行;②初稿一定要定得扎实、圆满,令自己感到十分满意。(5)初稿修改及定稿:起草初稿很重要,但修改初稿同样也重要。①修改是对初稿的内容不断加深认识,对表达形式不断选择的过程;②修改的原则是发现什么问题修改什么问题;③修改时常需要作者把初稿反复阅读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新的感受,就能发现一些不足,然后进行修改加工;④修改时着重考虑内容、格式、序号、外文字母、表格、插图及参考文献的序号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有无错别字。

1、内容和体裁内容可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顶防医学等,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防治经验、技术革新、科研动态、学术争鸣、书刊评价等.体裁有调查报告、论着、临床报道、病例讨论、综述、讲座、译文、简报、技术介绍、病例报告等.但不管哪种体裁的论文,都属于学术论文.国家标准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讹文的编写格式》对学术论文所下的定义是:某一学术课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2、编写格式GB 7713-87规定,报告、论文的构成包括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必要时有附录部分,前置部分包括题名、责任者姓名、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医学研究生专业论文

优秀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随着医学的发展,关于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下面优秀医学硕士毕业论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摘要】 由于医学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临床检验技术也随着不断提高,其对疾病的临床诊疗和医学的检验结果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临床医学检验是一种运用现代物理、现代化学方法,并通过医疗仪器和实验技术为临床治疗诊断所提供的学科。其对于医疗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医疗事业将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将针对我院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进行分析,并通过分出的结论来探讨提高其检验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临床医学;措施;检验质量控制

一、临床医学检验

临床医学检验不但能影响疾病的临床诊治,医学的检验结果。同时,还可以使得人们加强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意识。临床医学检验是疾病诊治的预防和诊治的重要手段,其对于整个医疗体系起着先导的作用。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针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和测定,让临床诊治能够利用这些结论正确的采取相应的诊治手段,达到良好的医疗目的。

医学检验是对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或脱落细胞等标本进行化验,以获得病原与病理变化等进行检查并提取资料的.医学手段。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临床检验工作乃至整个医疗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临床检验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强。

二、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1、检验条件和技术配备不合理

对于临床医学检验,检验技术质量是关键,没有良好的检验技术,则后的任何检验都将可能存在误差问题。加之设备的不先进以及老化问题,同样影响着医学检验的结论。

2、非病因素影响

非病因素中也存在着问题,因医护工作者未有及时告知患者,而造成的未能及时得到检验结果。医师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的不严格问题,采集方法,数量,时间和环境等存在规范问题,则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实验室室前检查不规范

室前检查同样影响着检验的结果。具体体现在部分医师并未针对患者的病情申请送检,而且不少检查项目的检查目的性不强。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理论知识薄弱,运用不当的实际操作,也使得体统的误差判断不可避免。

4、文件管理出现规范性错误

文件管理,是对于进行各项检验工作的基本准则,唯有科学与规范的文件管理模式与制度才可以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检验结果的有效性。部分管理人员对于文件管理意识淡薄,对于其概念和意义并不熟悉,编写建立档案时存在分类不清,书写不规范,原始记录缺失等问题,其严重影响了错误发生的几率,以及失去补救的条件。

5、检验人员、患者、医师之间系不和谐。

当前,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尤其近段时间以来,社会上频繁发生医患纠纷的事件,有些甚至危及到了医生的生命安全。同时检验人员和医师之间也会存在着不和谐因素,但因为其对于检验技术的非专业性,使得对于高度专业、高难度的检验手段不甚了解,容易出现混淆项目检测的现象。检验人员却希望临床医生理解这些高难度的专业技术,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在检验工作中双方有着交流障碍,导致了检验工作出现矛盾,继而引发错误。

三、临床医学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前,应该首先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取样部位等相关的检查步骤进行核实,针对病患自身的情况提前告知其禁忌和相关注意事项。同时样品采集控制,拿血液采集为例子,采集的时间通常为清晨,应当要空腹进行,空腹时间在16小时以内,血液采样时应当使患者保持坐位或者平躺,采集血样时,应当事先让患者休息5-10分钟,采样时,压脉要小于60秒。应当维护检验仪器,随时查看检验仪器的运行状态如何。日常保养以及日常维护也相当重要,定期检查仪器的功能性运动,保证每个仪器都可以正常进行使用,一旦出问题,应该及时停止使用,并且更换,避免影响检验工作。在准备检测试剂时,要针对检验项目进行准备,确保流程。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该按照其必要的操作流程来进行检验。

四、临床检验工作中问题的措施

1、加强设备管理,改善检验环境。

应当加强设备管理并改善设备环境,根据技术要求,配备合适的仪器。要紧追国际的技术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运用精度高的设备确保检验的有效性。应当完善设备的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和维护。检验室对检验人员严格进行操作规程,应当对检验人员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检验人员发生不必要的错误。确保仪器的完整性和设备检测的准确率。

2、制定文件管理规范。

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并且严格实行,实行专人负责制度、健全文案管理系统。实施时,应当让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检验单的填写,确保检验单的信息填写无误后方可提交签发,并且要经过检验科主任的亲自签发,方能递交到下一个环节。检验结束后,应该对档案进行管理,确保档案无误。

3、完善实验室室前检查,提高质量

医师及检验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对临床医师要求提高相关知识,检验人员同样也得加强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对医疗突发事件,要有很好的应急能力,对于新知识、新设备应当尽快掌握。强化标本采集能力,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采集工作,严格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减少操作中的检测结果误差,使得检验质量得以提升。

4、促进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的交流。

检验科室人员和临床医师之间应当多进行交流与互动,院方应定或不定期开展各科室之间的交流,举办相应联谊的活动。活动中,提倡各科室之间多做工作汇报。检验科人员和医师之间应该多互相学习和了解对方的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知识和工作经验,提升各方面能力。

5、对于非病因素的影响

非病因素的影响,应当及时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多了解病人的心情。一切从病人出发,多和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多为患者着想。应该时常提醒患者相关的禁忌,避免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误的食用禁忌食物,服药过量,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同时注重样本采集时间,方法,规范,确保医患之间有一个良好的配合。

【摘要】 熟练掌握小儿静脉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尽量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使患儿早日康复。选择不易滑动,便于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的头皮静脉,选择型号合适的头皮针,采用直刺法和斜刺法,穿刺成功后三条胶布固定,另加一条胶布将输液管固定于患儿耳朵上。采用如上方法之后,小儿头皮静脉针穿刺成功率高。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合适的头皮针和手法等,可以很好地实行小儿静脉穿刺。

【关键词】 头皮静脉针;穿刺;小儿

小儿头皮针输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成年人静脉穿刺相比,小儿头皮针静脉穿刺有较高的难度及技巧,现将我们二十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对小儿头皮针静脉穿刺的体会总结如下。

1 正确选择穿刺部位

由于患儿哭闹,不合作,因此在选择静脉穿刺部位时,要根据年龄、疾病特点估计治疗时间的长短,尽量选择不易滑动,便于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的静脉血管作穿刺部位,如小儿头皮静脉,血管中的颞浅静脉,额、耳后静脉,小儿手背、足背的浅表静脉等。

2 选择合适的头皮针

选择头皮针的大小是根据患儿病种、年龄、静脉粗细及深浅部位而定,对于1~3岁患儿,临床上一般选择4~5号半头皮针,对于新生儿或因多次输液治疗,头皮静脉易刺破者,宜选用4号针头,对于小儿秋季腹泻或较大患儿宜选用5号半针头。

3 进针手法

根据针头与头皮针所成角度不同,可分直刺法和斜刺法。直刺法是指在欲穿的静脉上针头与皮肤成10°~15°,针头斜面向上,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斜刺法是指在距离将要穿刺的静脉旁侧1~1.5 cm处,针头与皮肤成20°~30°,针头斜面向上,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在皮下潜行0.8~1 cm后,再刺入静脉,临床上小儿头皮静脉多选用直刺法。

4 固定方法

临床正常采用三条胶布固定,即一条固定在覆盖针眼的无菌棉球上,第二条折起针柄交叉固定,第三条将针柄后的塑料管盘曲后固定在针头旁边。小儿头皮静脉针另加一条胶布将静脉输液管固定在小儿耳朵上,便于活动,不带起针头。

5 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护士工作时要有稳定而积极的工作态度。除对患儿要有爱心外,还要有应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准备。因为如今的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患儿患病时前呼后应,有很多人陪同,这样就无形中给护士造成一种心理压力,特别是有的家长要求特别高,非要一针见血,这样很容易影响打针情绪,易致穿刺失败。另外小儿的哭闹也影响护士的情绪,易致穿刺失败。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穿刺技术及家长的密切配合是一次性穿刺的重要因素。尽量减少穿刺给他们带来的痛苦,使患儿早日康复,这是我们每位护理工作者最大的心愿,从而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极大地提高。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决定了他们对医学事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对医患关系的正确理解程度,也决定了他们所掌握的临床科研和诊疗等技能如何造福民众。接下来是我带来的医学硕士毕业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其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前途。调查显示,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存在理性认识欠缺、情感认同不足以及信念意志动摇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加强舆论引导,优化育人环境;丰富教育形式,提高理性认知;关注学生需求,融入情感体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临床医学研究生

临床医学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决定了他们对医学事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对医患关系的正确理解程度,也决定了他们所掌握的临床科研和诊疗等技能如何造福民众。因此,探讨如何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临床医学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以地域分布、学校特点和学科类型等为基础,选取国内10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类高校和医学类高校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3168份,回收有效问卷30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39%。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1理性认识欠缺从概念认知和内化的层面看,有超过50%的研究生不能准确表述“三个倡导”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具体内容,其中6%的研究生甚至不知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42%的研究生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代表着国家、社会和个人3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很多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缺乏深刻认识,不了解其真正内涵。1.2情感认同不足从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情感来看,研究生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非常认同”和“认同”观点者分别占58%和38%,但仍有不到10%的学生在情感上持保守甚至消极态度。在如何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时,有4%的学生崇尚个人主义且从情感上排斥集体主义;约有4%的学生对“医疗服务态度问题”等表示“无所谓”。这表明,临床医学研究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仍存在某种程度的情感缺位,他们还不能从情感角度出发对周围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和辨别。1.3信念意志动摇从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操守意志来看,大部分临床医学研究生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坚定信念,对道德理想信念和个人理想信念也有着执着追求,但仍有9%的研究生信念不够坚定,无法正确处理社会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与个人理想信念之间的关系,对个人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看得较重;有1%的学生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效用表示怀疑,认为其过于注重“形式”;约有3%的研究生对“请客、送红包”表示“可以理解”;有6%的研究生对个人诚信和社会公平正义持“无所谓”或“不关心”态度。

2加强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2.1摆脱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

一方面,虽然当前国际和国内局势总体安定,但是以某些大国为首的西方对我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演变却从未停歇,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和军事等综合实力突飞猛进的背景下,这种渗透和演变更成为它们能够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未得到极大丰富和满足的情况下,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和实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人才,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思想开放,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因此也更容易被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不良思潮干扰和影响。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无论是在校科研抑或临床实践都与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认同,既是筑牢研究生精神防线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研究生自觉远离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不良思潮的重要途径。

2.2转变传统单一滞后的德育模式

临床医学研究生在校课程学习时间普遍较短(一般为一个学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时间更短),课程学习结束后进入临床科室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或临床科学实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课程学习期间,很多医学高校普遍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有的高校则只是通过校内网络宣传、张贴标语等,缺少理论讲解,更无其他教育手段。研究生进入“规培”或临床实践阶段后,由于临床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进行相关思想政治学习;学校和导师也更看重研究生的临床科研和实践技能培养,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此缺少了依托。

2.3守好医学人才培养的最后一道防线

国家主席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学历教育的最后阶段,理论授课结束后,临床医学研究生将进入医院临床医疗岗位,与患者直接接触。与专业技术水平相比,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更能决定他们事业的成败和患者的安危。在医学人才培养的最后阶段,高校应更加重视德育,这既是对前期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对某些思想“跑偏”的学生所做的最后弥补和修正,为研究生未来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教育和引导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是此阶段高校德育的中心任务,也是研究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更关系到“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3加强认同教育的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教育的长效机制,并融入医学研究生科研和临床实践,促使其内在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的形成。

3.1加强舆论引导,优化育人环境

高校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舆论导向的主动权,始终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及时清除影响高校舆论安全的障碍,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和谐环境[1]。可组织校内外权威专家大力开展揭露和批判错误舆论思潮的活动,通过广泛、权威的舆论宣传帮助研究生及时认清形势、辨别是非,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坚定人生理想信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营造健康、可持续的学术研究氛围,构建由高校、院系(或部门)、学科、导师、研究生等组成的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文化生态圈,确保研究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都可以接受这类文化的熏陶并接受道德水平的评价和考核。

3.2丰富教育形式,提高理性认知

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细化为契合研究生科研、临床和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构成具体、形象和生动的教育内容,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研究生的距离;应立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应主动链接现代信息媒体优质资源,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在研究生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榜样的模范行为和高尚品格来感召和激励研究生;还应建立起政治过关、理论过硬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梯队,其中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也要有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教育引导。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要求融入科研学习和临床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促进研究生对美好人生价值的追求。

3.3关注学生需求,融入情感体验

高校应重视研究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关注其内心困惑,了解其成长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特别要关心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其他临床实践的研究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有效缓解其身心压力;在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和科研实践的各个环节中,都要配合开展实践教育,引导研究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规范自身行为,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进而自觉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b

中西医结合研究生论文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4(4):47.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05. 猜你喜欢: 1. 中西医结合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3.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1】

试谈中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改革

摘 要:在医学课程中,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根据教学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也要学习生理学。

针对该层次学生,我们认为采取“中西医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 生理学 中西医融合

作为一名生理学教师,面对中医学专业同学,如何能够既突出中医学的特点,又讲好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重点。

在中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医融合”。

1 对教师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西医的基础。

但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理学之前,往往先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学基础的“脏象学”部分,相当于中医的“人体生理学”。

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自成一套体系,当学生接触到西医生理学时,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困难。

因此,作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教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内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更好地与学生探讨[1]。

另外,教师还需正视一个新问题:如何应对已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的学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补充学术养份、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以保持对学术新知的热情,从而主动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入新鲜血液[2]。

本教研室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关注前沿学术动态,了解学术热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文章。

2 理论教学中要做到“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都是科学,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3]。

在理论教学中,尽力寻找到一些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共通点,在讲授的时候加以结合,以此构建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沟通平台[4]。

第一,我们对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内涵一致,仅仅是提法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

打个比方,学习绪论这章时,根据内环境稳态内容,把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等普遍存在的规律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的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相比较,使学生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对于中医理论的总纲―“阴阳学说”[3]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讲授器官生理作用时,把中医理论中脏腑的相关功能与之相比较:西医中心脏的泵血功能与中医学中心主血脉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肝的主要功能是:贮血和消化,这与中医学中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这与中医学中肾主水的功能是一致的。

通过“中西医融合”的方法将两大理论体系不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为学生架设起一座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

第二,除了比较这些共通点,我们还特别提出中西医之间对器官生理功能和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记忆。

例如:中医学对心功能的阐述是“藏神,主血脉”,它除去包含西医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中还囊括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

3 实验教学的“中西医融合”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一切理论都源于实验[5]。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如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学生通过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乌拉坦等药品,随后进行颈总动脉插管,就可以掌握静脉注射、动脉插管等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牵拉、夹闭颈总动脉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等操作,来验证降压反射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固。

实验教学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好生理实验,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理论知识。

同时,在常规的实验项目中,我们还特地加入一些中医药学内容,以提高中医系同学的兴趣。

例如,实验5:调节动脉血压中,可以建议同学观察三七这种中药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还可以观察中药木香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4 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

在我校,中医专业学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学生起点差异比较大,而且生理学教学课的时间有限。

因此,作为生理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当然是在保证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

例如:生物电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药学专业,这部分内容熟悉即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详细过程;但对于中医专业,该部分内容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种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区别对待,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做到了生理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覆盖,又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5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生理学内容较多,而课时少,如果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在要使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掌握好基本知识,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各章重点,突破难点。

抓住重点就是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详尽地讲解。

如呼吸运动的调节重点在于呼吸的反射性调节,而其中又以化学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因此授课时主要讲授化学因素CO2,O2和H+对呼吸的影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层次分明。

也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住重点进行自学和复习。

至于难点内容,也就是学生认为难以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可采取比喻的方法,从而化难为易。

教学中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抓住要点,分清主次,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余畅,余华荣.“中西医结合”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39-340.

[2] 文菊华,陈懿,邓冰湘,等.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体会[J].医药教育,2011,18(3):116.

[3]李保兰,韩曼.我校中医实验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363.

[4] 肖爱娇,闵建新,伍庆华.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院校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3):154-156.

[5] 刘海梅,闫福曼,徐进文,等.中医院校生理学推行TBL教学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489-491.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2】

浅析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摘 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

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

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

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

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

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

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

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

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1.2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

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

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

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

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

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

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这个,最简单的是找你的毕业论文老师拿一个以前(或上届、研究生啥的)的资料。(你老师那肯定有)。然后参照上面的模板好好修改一下就可以了。我也是在老师那拿到后,慢慢修改而做的。

这要具体看你课题选的什么方向了,大致就是先说一下当前此课题的研究现状,还有哪些方面是前人没研究透彻或是还没研究过的,然后根据这些说一下你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一两点就可以了),再说一下你的研究对此领域的研究发展有什么意义就行了。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报表学院名称:公共卫生学院时间:20011年9 月10日课题情况课题名称基于ASP.NET网络课程的实时课堂的设计与实现指导教师罗海琼职称高级工程师学位硕士课题类别A. 实验B. 调查C.应用√完成地点广西医科大学主要研究内容开发一个基于ASP.NET的网络课堂的实时课堂,根据教师及学生的需求,设计以视频直播及为主要方式的授课系统,并监控学生出勤情况,在线解答学生问题等,旨在远程教学中实现现实课堂的模拟,使教师授课不再受地域限制。目标与要求1、建立实时课堂平台2、实现在线教学的视频直播,学生提问,监控学生出勤情况等功能。二级学院审批意见签名:年月日

金眼银外,骨科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待遇太差!医大简直就是把研究生当劳工用!医大是医学院校最小气的学校。看一看赵劲民当校长有没有改进,否则,医大要办成一流大学时空话。没有胸怀的校长,只能是《半夜鸡叫》的周扒皮!

医学专硕研究生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本

引导语:毕业论文是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的发病率高,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第一、二位。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助化疗是宫颈癌、卵巢癌重要的治疗手段。紫杉醇作为植物类抗肿瘤药因为疗效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其即刻性过敏毒性反应的后果严重,给临床护理带来风险。本文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妇科应用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宫颈部、卵巢癌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护理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宫颈癌、卵巢癌患者26例,年龄25~64岁,平均39岁。宫颈癌7例,均为宫颈鳞状细胞癌,4例为术前诱导化疗,5例为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后的辅助化疗; 卵巢癌19例,为卵巢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

1.2 化疗给药方法

为预防紫杉醇稀释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发生急性过敏反应,用药必须预处理,即化疗前12h和6h分别口服20mg,注射输注前30min,苯海拉明 50mg肌内注射和雷尼替丁50mg静滴。紫杉醇每次用量180~210mg,间隔3~4周。宫颈癌术前诱导为1周,1~2个疗程。

25例患者完成全程化疗,2例发生过敏反应,其中1例较严重改用其他化疗方案; 4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副反应,1例出现静脉给药药液渗漏,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

3.1 化疗前护理

①化疗前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和心脏病史。②用紫杉醇前必须进行预处理,是预防过敏反应的关键,护士必需严格遵医嘱按时给、苯海拉明、雷尼替丁等药物。③用药前准备好心电监护、吸氧装置、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等急救药品。

3.2 心理护理

对于年轻患者或者首次化疗患者,患者难以接受病情,易产生怀疑、不愿面对现实、抑郁、恐惧心理,并认为癌症是绝症,无法医治,部分患者消极对待治疗。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国内外应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列举科学数据和成功病例除其顾虑,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化疗治疗及护理。对于复发或反复化疗患者,患者因为疗效不佳对治疗信心不足,应与患者及家属做好密切充分的沟通,防止出现消极、悲观情绪。对所有患者要介绍药物疗效、用药途径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要体贴患者、理解患者的心情和诉求。

3.3 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紫杉醇过敏反应属于I型过敏反应,轻度I型过敏反应发生率40%,重度发生率大约为2%。80%的病例在紫杉醇用药后10 min内出现,最常见的症状为面部潮红、皮肤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严重过敏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脉搏加速、低血压甚至休克,后果严重,必须高度重视,为预防过敏反应,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化疗前12 h和6h分别口服20 mg,注射输注前30 min,苯海拉明50mg肌内注射和雷尼替丁50 mg静滴。②用药前备好氧气、心电监护装置,急救药品。③输注紫杉醇时,使用专用的非聚氯乙烯输液器,末端装有0.22m的过滤器,可防止紫杉醇稀释液中细小微粒进入患者体内。④输注紫杉醇80qo病例在用药IO min内出现反应,因此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输注开始的10 min内.滴速10滴/min,若无不适,可将滴速调至45滴/min。⑤运用试用量,即先静滴30 mg,30 min IAJ用完,没有反生严重过敏反应后2.5 h点滴完全量。⑥专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化疗开始即给予心电监护,输注中每隔10mln监测1次血压、脉搏、呼吸,专人看护30 min,以后每1 h测1次,并详细记录监测情况,应严密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以及时发现过敏反应;本组有3例患者l0min内出现面部潮红、心率加快,立即暂停用药,用20 mg静脉注射、吸氧,约30 min后症状缓解,剩余药量以30滴/min用完。这些反应可能与紫杉醇注射液中所含稀释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有关;l例患者经处理后症状不能缓解,呼吸困难停用紫杉醇方案改用其他化疗方案。

3.4 心性的.护理

紫杉醇的心性主要有: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房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以心动过缓最常见,发生率 30%。用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心脏病史,用药时给予全程心电监测,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并询问患者的不适症状,防止发生严重的心性。如发现异常心电图形立即停药,请心内科医生评估心功能,给予对症处理,减轻心性反应。

3.5 预防静脉炎护理

正确的给药途径可以防止静脉炎,首先要有计划,合理选择和保护静脉血管,从远端向近端,逐渐向近心端,左右侧轮流交替;应用静脉留置针,动作轻柔,选柔软、直、有弹性的血管,保证穿刺准确成功率,防止反复穿刺造成皮下瘀斑或血肿,必要时使用颈内深静脉置管术或PICC置管术;在化疗前先用生理盐水引导确保针头在静脉中方可用化疗药物,化疗药物输注结束后再输注等渗盐水50 -100 mg,减少药物的刺激作用;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药液外漏、红肿、硬结。若药液漏出血管外,及时停药,抽吸血管内药液、局部冷敷33%硫酸镁、外涂喜疗妥软膏。

3.6 骨髓抑制护理

紫杉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一般发生于化疗后8-10 d,为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主要引起白细胞下降,当白细胞低于1.0×109/L时应给予保护性隔离,防止感染,发生败血症,每日紫外线消毒房间,居室要清洁卫生,减少探视,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要戴口罩,不接触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亲属和医护人员。血小板低于50×109/L者要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等异常,嘱患者卧床休息、慢活动、避免外伤、用软牙刷;各项护理操作轻柔,防止出血。

紫杉醇的胃肠道反应常有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等,影响患者进食和正常的消化活动,频繁呕吐会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化疗开始正确评估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做好护理措施包括:①选用有效的镇吐剂;②选用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调整进食时间,避免在化疗前及化疗后1 -2 h进食;③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视、看报、做游戏或与家人聊天等;④出现呕吐时及时清除呕吐物,做好口腔护理,减少不良刺激。

3.8 脱发的护理

紫杉醇脱发发生率80%,首次化疗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脱发发生的可能性,及停药后可重新长出更亮、更好的头发,让患者心理上有准备;对化疗后出现脱发的患者,鼓励其说出感受,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假发或带头巾,减少患者因形象紊乱而造成忧虑、悲伤等不良情绪。

4 小结

紫杉醇为植物类抗癌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恶性肿瘤辅助化疗。通过对应用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的32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我们体会在临床化疗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全面掌握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特点,化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并观察药物毒副反应, 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可以预防和减轻毒副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决定了他们对医学事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对医患关系的正确理解程度,也决定了他们所掌握的临床科研和诊疗等技能如何造福民众。接下来是我带来的医学硕士毕业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其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前途。调查显示,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存在理性认识欠缺、情感认同不足以及信念意志动摇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加强舆论引导,优化育人环境;丰富教育形式,提高理性认知;关注学生需求,融入情感体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临床医学研究生

临床医学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决定了他们对医学事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对医患关系的正确理解程度,也决定了他们所掌握的临床科研和诊疗等技能如何造福民众。因此,探讨如何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临床医学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以地域分布、学校特点和学科类型等为基础,选取国内10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类高校和医学类高校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3168份,回收有效问卷30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39%。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1理性认识欠缺从概念认知和内化的层面看,有超过50%的研究生不能准确表述“三个倡导”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具体内容,其中6%的研究生甚至不知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42%的研究生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代表着国家、社会和个人3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很多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缺乏深刻认识,不了解其真正内涵。1.2情感认同不足从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情感来看,研究生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非常认同”和“认同”观点者分别占58%和38%,但仍有不到10%的学生在情感上持保守甚至消极态度。在如何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时,有4%的学生崇尚个人主义且从情感上排斥集体主义;约有4%的学生对“医疗服务态度问题”等表示“无所谓”。这表明,临床医学研究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仍存在某种程度的情感缺位,他们还不能从情感角度出发对周围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和辨别。1.3信念意志动摇从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操守意志来看,大部分临床医学研究生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坚定信念,对道德理想信念和个人理想信念也有着执着追求,但仍有9%的研究生信念不够坚定,无法正确处理社会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与个人理想信念之间的关系,对个人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看得较重;有1%的学生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效用表示怀疑,认为其过于注重“形式”;约有3%的研究生对“请客、送红包”表示“可以理解”;有6%的研究生对个人诚信和社会公平正义持“无所谓”或“不关心”态度。

2加强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2.1摆脱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

一方面,虽然当前国际和国内局势总体安定,但是以某些大国为首的西方对我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演变却从未停歇,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和军事等综合实力突飞猛进的背景下,这种渗透和演变更成为它们能够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未得到极大丰富和满足的情况下,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和实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人才,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思想开放,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因此也更容易被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不良思潮干扰和影响。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无论是在校科研抑或临床实践都与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认同,既是筑牢研究生精神防线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研究生自觉远离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不良思潮的重要途径。

2.2转变传统单一滞后的德育模式

临床医学研究生在校课程学习时间普遍较短(一般为一个学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时间更短),课程学习结束后进入临床科室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或临床科学实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课程学习期间,很多医学高校普遍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有的高校则只是通过校内网络宣传、张贴标语等,缺少理论讲解,更无其他教育手段。研究生进入“规培”或临床实践阶段后,由于临床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进行相关思想政治学习;学校和导师也更看重研究生的临床科研和实践技能培养,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此缺少了依托。

2.3守好医学人才培养的最后一道防线

国家主席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学历教育的最后阶段,理论授课结束后,临床医学研究生将进入医院临床医疗岗位,与患者直接接触。与专业技术水平相比,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更能决定他们事业的成败和患者的安危。在医学人才培养的最后阶段,高校应更加重视德育,这既是对前期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对某些思想“跑偏”的学生所做的最后弥补和修正,为研究生未来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教育和引导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是此阶段高校德育的中心任务,也是研究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更关系到“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3加强认同教育的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教育的长效机制,并融入医学研究生科研和临床实践,促使其内在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的形成。

3.1加强舆论引导,优化育人环境

高校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舆论导向的主动权,始终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及时清除影响高校舆论安全的障碍,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和谐环境[1]。可组织校内外权威专家大力开展揭露和批判错误舆论思潮的活动,通过广泛、权威的舆论宣传帮助研究生及时认清形势、辨别是非,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坚定人生理想信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营造健康、可持续的学术研究氛围,构建由高校、院系(或部门)、学科、导师、研究生等组成的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文化生态圈,确保研究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都可以接受这类文化的熏陶并接受道德水平的评价和考核。

3.2丰富教育形式,提高理性认知

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细化为契合研究生科研、临床和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构成具体、形象和生动的教育内容,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研究生的距离;应立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应主动链接现代信息媒体优质资源,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在研究生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榜样的模范行为和高尚品格来感召和激励研究生;还应建立起政治过关、理论过硬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梯队,其中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也要有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教育引导。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要求融入科研学习和临床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促进研究生对美好人生价值的追求。

3.3关注学生需求,融入情感体验

高校应重视研究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关注其内心困惑,了解其成长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特别要关心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其他临床实践的研究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有效缓解其身心压力;在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和科研实践的各个环节中,都要配合开展实践教育,引导研究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规范自身行为,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进而自觉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b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