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团团建活动方案1 一、活动背景: 面对强大的学习生活压力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学生的心理素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健康全面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通过教育活动使同学们能排除消极的心理因素,珍惜生命,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这也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保障,让我们共同创建阳光活力的校园。 二、活动内容: 1、活动的目的;为了舒缓同学们紧张的学习气氛,丰富课余生活,以良好、积极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2、时间:20xx年10月25日下午2:00 地点: 3、活动流程: 1)由团支书介绍心理健康知识。 2)组织同学们观看心理图片、做心理测试。 3)游戏一 猜数(三轮):所有人围成两圈,任选一个人在纸上写一个数字,然后大家在1~100间进行猜测。每猜一次,写数的人都会说“太大了”或“太小了”,范围缩小,最后猜中的人将成为受罚者,等待处罚。 游戏二 猜猜我是谁(10轮):选出一位同学上台表演,模仿班级的另一位异性同学,其余同学猜被模仿的对象。猜对次数最多的同学将获得奖品。模仿者的产生,可以是自我推荐;若无自愿者,就由击鼓传花产生。 游戏三 凌波微步:让同学们在草地上拉起许多没有规则但能让人穿过的绳子,告诉游戏一中的受罚者“不能碰绳子穿过去”,然后,把这些人的眼睛蒙住,再把绳子去掉,接下来,就看这些人的精彩表演吧! 游戏四 贴牌游戏(三轮):一人抽一张牌,贴在额头上。自己不许看自己的牌面,但却能看到周围人的牌。2,3最小,同一个点数,花色从大到小依次为黑桃、红桃、草花、方块。此时,大家开始依次根据别人的牌面和表情,猜测自己牌点是不是最小的。如果觉得自己最小,可以放弃,接受轻微惩罚,但不许看牌面,游戏继续进行。直到大家都不放弃时,亮牌,最小者受罚,者有奖。 4)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惩罚该受罚的同学。 惩罚方式:给每个同学分发一张小纸片,由同学们写上惩罚方式,但要注意强调方式的可执行性和合理性。叠起,放入黑袋子中,备用。轮到惩罚时,让受罚的同学从黑袋子中拿出一张纸条,由主持人大声地念出来,如该要求不违反社会道义,法则,要求合理,请受罚的同学必须按照纸上写的做。 5)主持人作总结,活动到此结束。 4、相关工作安排: 1)xxx负责活动点的拍摄记录工作。 2)xxx和xxx准备一副扑克牌,购买双面胶、小纸片、黑袋子、奖品(四份)、绳子(多一点),并准备好相机(请保证电满格) 3)组织委员负责签到(请制作团日活动专用签到表,每次使用后都保管好,以后要用)。 4)xxx负责凌波微步中牵扯绳子。 5)xxx负责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同学们和组织部xxxxxx(组织部的同学要来评分)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5、附经费预算; 气球20元 绳子5元 双面胶2元 奖品50元 总计77元 6、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xxx要时刻抓住活动精彩部分的瞬间记录下来;各级班委应注意调动活动氛围,积极参与。 大学社团团建活动方案2 活动目的: 为社团注入新鲜血液,扩大网球社团的影响力,同时发掘一批有天赋的网球爱好者,为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地点: 学校xx 1我们可以在一超市和二超市设立两个招新地点,每个地点两张桌子,一张用于报名,一张用于咨询宣传处,来解答报名者的问题并且介绍我们的社团。 2准备好必要的横幅,报名表和宣传单(大量),当人报名人数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发宣传单吸引更多的同学。 3我们社团要有自己的口号,并且准备喇叭,在招新的时候可以喊出咱们响亮的口号。 4我们可以另外附一些我们今后的活动计划,便于向报名者宣传,让他们觉得这个社团的活动还是很丰富的。 5在招新现场,可以让我们会的同学表演一些网球的经典动作,吸引同学的眼球。 6我们可以开展抽奖活动,让报名的同学抽奖以获得相应的奖品。 7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展架,找一些世界网球手的比赛照片予以展示,没有展架,找些板子也是可以的。 8我们可以在招新现场展示我们的活动器材,比如网球拍,网球,训练器件等。 9请宣传部的人出些海报张贴于各个宿舍保证大一大二同学基本了解学校有这样一个网球社。 10我们需要选一首会歌,在招新的时候可以一起唱一唱,助长我们的气势。 11对于入会的会员,可以让会长现场教他们一些网球学前的基本训练方法,尽快帮助他们入门。 大学社团团建活动方案3 一、活动背景: 新的一学期,新的希望冉冉升起,新的一届九职青春排球协会即将扬起风帆。xx年9月初,又是新一届大学生入校的时间,我社团热烈欢迎新同学的到来,同时也借此机会让同学们了解我们社团的一些基本情况,也真诚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了共同的`目标,一起携手,一起奋斗!在过去的一年里,九职青春排球社团在学校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全体社员共同努力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活动成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学校的重视,并圆满的完成了所属的各项任务。 二、活动目的: 社团一年一度的招新活动是关乎其兴衰的重要活动,是社团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的“源泉”,同时它也影响着全校的社团文化氛围,为此,响应和谐校园的号召,我们社团策划开展xx年招新活动,欲借此达到以下效果: 1、宣传我社团的核心文化,让广大新老同学认识了解我们社团。 2、吸纳一些有才华、有能力的同学到我们社团,为我们社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让大家能够尽情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以承担起本届建设好社团的重任。 3、给个别能力较弱却积极进取,想得到锻炼的同学创造机会,在社团活动中学习,提高自己的独立策划、集体合作、动手和交际等多方面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完善自我,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4、另外也吸纳一些有共同志趣的同学走进校排球社团共同学习,本着“同心、辛勤、温馨、追求卓越”的宗旨共同进步。 5、在社团中选取优秀的学院为校排球队的队员,去参加比赛,为自己,为团队,为学校争取荣誉。 三、招新对象: 具有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正式学籍的在校全日制学生。 四、招新要求: 1、热爱体育,爱排球的。 2、服从安排,以集体团队利益为重者。 3、工作积极,勇于创新,有理想者。 五、招新形式: 1、通过贴海报。QQ群。微信公众平台的形式提供同学们九职青春排球社的招新报名时间、地点。 2、在招新地点,我们将安排团内人员现场介绍和指导同学报名,同时也会利用展板来宣传我们社团。 3、招新活动在学校指定地点开展的方式(社团在自己指定位置设置招新点,填表报名招会员) 4、同时我们支持线上先报名线下后确认即通过QQ群、电话、贴吧、微信。 (1).大学生团建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三篇) (2).公司户外团建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三篇) (3).企业新员工团建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两篇) (4).公司团建活动策划方案模板(三篇) (5).公司小型团建活动策划方案(两篇) (6).大学生团建活动策划书范文(三篇) (7).公司团建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两篇) (8).公司内部团建主题宣传活动策划方案(两篇) (9).公司员工团建活动总结怎么写(两篇) (10).公司团建有特色活动主题名称 六、招新人数: 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把握,在招新活动进行前,应将初步计划招收人数上报主席团。 七、招新流程: 1、现场咨询由协会干部负责。 2、收取会费25元。 3、招新结束后由协会干部收拾场地。 4、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 5、面试过程: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和社员都可以参加作为评委,让新的社团每人首先自我介绍,记录下一些参加过比赛的社团,这样有利于为校排球队提供人员。 八、人员安排: 略 九、活动效果: 学校统一组织策划,社团积极参与的活动,得到了校团委的支持即线上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贴吧工作委员会支持。相信我们有能力办好招新工作,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招新工作取得成功。 ;
大学生创业活动开展的核心是形成规模化创业团队,因而在活动中需要了解整个团队的运行机制,管理大学生创业方向,并且对小组成员进行德育 教育 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和 创新思维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团队创业建设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 随着创新创业理念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的队伍当中。他们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股巨大潜在力量。然而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也存在一定的短板,需要加强必要的引导和管理。 文章 调查和分析了江西几大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运行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引导 方法 和管理策略。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 引导方法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3.089
0 引言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而在校大学生将会是这种新动力中的关键力量。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个认识与实践完美结合的过程,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颁发了鼓励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种文件和优惠政策。于是,江西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始兴起,但是,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何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更有效地帮助和促进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将是目前江西省政府和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也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
1 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与分析,江西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管理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式各样,表现形式不同。有的团队目标不明确,有的团队协调不紧密,有的团队分工不明确;在团队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团队成员意见不一致、团队成员组成不稳定和任务进度严重滞后等现象。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虽然江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问题的侧重点不一样,出现问题的时间点也不一样,但是这些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冲突
由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规划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有些团队成员在组建团队之前是将创新创业当做大学规划的首要任务,但是往往被后来的 考研 或 考公务员 计划所代替。于是,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出现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冲突。这些成员自然就没有将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之中。与此同时,合作与竞争理论①提倡的一个团队应当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合作意识,相互交流、尊重,共享信息和资料等理念就难以执行,团队合作效率大打折扣。尽管有些团队在组队之前就提前说明了要放弃考研和考公务员,成员也认为不会出现这种冲突,但是很多在校大学生在父母的劝说和阻力之下,最后还是放弃了团队目标。
1.2 团队成员不同专业导致的问题
江西高校大多数创新创业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学院或不同专业,只有极少数的团队成员都是一个专业。因此,每个成员所熟知的领域不同,知识结构和 思维方式 也存在较大差异。于是,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就不断出现分歧,甚至产生严重的冲突。在组队时,为了让团队知识结构更加科学与完善,大多数团队的成员都是来自不同的专业,可是遇到困难讨论之时,这种专业的差异却变成了求同存异的拦路虎。有些团队甚至在处理专业差异的时候表现得非常不科学和不理性。
1.3 团队成员对自身定位不准
准确的自身角色定位是团队建设的基础。团队中每个个体应该有自己的准确定位。然而有些团队成员缺乏角色定位意识,导致定位不准,以至于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作用,甚至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现在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可能在成长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致成员对自身工作范围把握不清楚,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有的团队成员仅仅根据自己的 爱好 行事,而不是将自己的优势与团队的需求相结合,最后往往因为个人因素的影响,使得团队项目的执行效率降低。
1.4 进度制定与控制问题
进度控制是比较实际状态和计划之间的差异,并做出必要的调整使项目向有利的方向发展。②理论上,大多数团队成员都知道一个项目是否能及时完成与项目的进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有些团队为了加快进度,忽视注重项目的质量,虽然脚步加快了,但是把项目给毁了;有些团队项目管理 措施 不科学,团队工作安排和项目进度方面出现偏差,使得团队成员感到巨大压力而影响项目进度。有些团队成员也可能由于弥补学业而导致自己的团队任务进度滞后等等。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根据成员的能力大小进行合理的进度安排与控制而出现的不良现象。
1.5 指导老师和高校自身问题
为了更好地组织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江西高校为每个创新创业团队配置了至少一名指导老师。实际上,大多数指导老师基本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创业经历,也没有多少企业工作 经验 。另外,江西高校基本没有对指导老师进行创业指导培训,也没真正意识到在校指导老师独有的缺点和短板。指导老师的知识与企业运行管理之间的错位不仅仅是指导老师本身的经历问题,而且也是由于高校对指导老师继续培训 企业管理 知识的空白而造成的。
2 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办法
因为只有在团队所有成员对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持一致的肯定和充分的认同,才能为之付出努力,并最终共同实现目标,因此,面对江西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出现的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根据成员专业的不同,关注和擅长的领域也有所差别,本文主要从制度管理③和项目驱动④两个方面出发,为解决成员目标转变、角色定位不清、成员职责不明和指导老师不专业等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2.1 制定管理制度,签订团队协议
建立一套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内容规范、奖罚分明的团队管理制度是实现团队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制度应该涉及创业目标、发展方向、团队资金、成员分工、事务管理等内容,做到权责明晰、赏罚分明,同时,每个成员都必须认同和遵守该制度,并签订相应协议。有了制度,团队成员就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随心所欲做出一些不利团队目标实现的行为。有了制度,团队的功能和组织结构明确化,每个成员必须在性格、经历、能力、专业背景等方面形成互补,以解决团队成员带来的相互排斥,最大限度地提高团队的运行效率。有了协议,团队对成员的约束力得到执行并有效,所有成员在签协议之后都对制度建立了一种严肃和遵守的态度。
2.2 弱化缺点,点亮优势,挖掘潜力,提高效益
加强团队的运营建设,运用“木桶原理”,把每个成员都看成是围成团队木桶的木板,那么优势和技能互补的成员则是团队成功的保障。团队真正的核心在于实现取长补短。专业的不同,性格的差异,爱好的差异等在合作过程中逐步由摩擦不断转变为遇事商议、分工合作。技能上的互补使团队成员互 相学 习、发挥优势,从而提升工作质量。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价值观不同,看待问题的思维角度也不同,所以需要专业上的沟通和交流,需要挖掘各自的潜力和优点,使用恰当的方法,融合不同专业的优势,提高项目执行效益。
2.3 建立完善的创业导师管理机制
为了优化创业团队导师队伍结构,政府和高校应该建立一支以高校教师和企业高管为主的导师队伍。政府定期对高校教师举行创业指导的相关培训,高校定期举行教师和企业高管的交流研讨会,甚至可以与企业进行交换指导,让高校创业创新指导老师直接进入企业学习。与此同时,高校制定的指导老师管理机制必须坚持严格的选聘标准、条件与灵活的选聘方法相结合,明确创业导师的相关职责和任务。
3 总结
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将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但是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现状也有待政府和高校去发现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总之,政府和高校应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管理和发展,使得团队成员科学地组织和控制项目,使得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在保证成本、质量和进度的要求下实现创业目标。
注释
① 高太光,王丽敏,任树伟,肖昆.基于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习的平台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研究――以公共事业管理和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4.21:165.
② 邢晓阳.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5:195-196.
③ 李含芳.项目团队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3.3:109-112.
④ 李凌.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309-319.
摘要:随着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增多,对新成立的众多创业组织的建设和科学管理也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好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科学化管理,成为了大学生创业团队以及做相关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初建及成形之后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挖掘出影响大学生创业团队走向长远的障碍因素,从而寻实现这一问题的路径突破。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现状
1 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的特点分析
随着市场就业压力的增大,政府鼓励 创业政策 的出台,大学生创业团队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凸显出来。大学生群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社会 文化 传播阵地的主流,自主创业,自谋出路,组建创业团队,相应政府号召,支援市场不足。其成功与否不及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及长远发展。因此,深入剖析其成长特点,有利于更好地找到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问题,更好地指导其发展,使其更健康的成长,从而使之最终成为一支能够支持的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1 兴趣、目标的一致性
不同于社会上单个的或者合伙人式的创业人,他们的组建不是单纯的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是因为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走到了一起。大学生创业团队内部人员基本上是相互熟悉的本专业同学,或者是关系较好的朋友。同时促成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应该包括他们想获得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以便在进入社会前,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和就业资本。由此可见,在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指导时,还应该考虑到其心理因素。不能单纯的将其简单的等同于社会上创业组织加以考虑。是共同的兴趣、目标的一致将其粘合在一起的,同时这也是激发他们共同向前的一种内在动力。
1.2 专业结构的异质化
兴趣和目标的一致是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的黏合剂,知识和专业则是黏合剂的主配料,是创业团队走向成功的开山利刃。大学是专业分工的最明显的地方,专业的多元化最突出。大学容纳和发展了社会专业分工的需求。各专业的人才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创业团队内部人员的专业结构也丰富多彩,体现出专业结构异质化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说是把双刃剑,如果能科学调配,各尽所能,使其专业分工得到合理化,对创业团队是一种正向支持;反之,则会成为阻碍创业团队发展不可逾越的门槛儿。很多团队因兴趣和爱好走到一起,却最终因专业观点相异产生分歧,最终不欢而散,将创业搁浅,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伤害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1.3 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单层化
管理学上认为老、中、青三结合梯次人员数目组成是较为科学的组织成员构成。大学生创业团队由于是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走到一起的,创业之初,人员的组成的年龄结构呈现出清一色的青年面孔。创业队伍的年轻化有利于创业团队对市场新鲜事物的接纳和吸收,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但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缺乏辨别市场信息真伪的经验和能力,也是这一特点两面性所暴漏出的问题所在。当然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但忽视经验的重要性,一味冒进,是大学生创业团队在这一特点之上,泛生出来的弊病,可能成为阻碍其成功的一个重要障碍。
2 当前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创业团队的人员流失和组织夭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当前大学生创业团队在组建和管理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不合理因素,成为制约其成长的重要障碍,究其勉励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信息整合不完整
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市场不断获得新的、充分的信息资源,信息的整合是一个包括信息的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吸收和信息反馈的一整套过程。市场参与者首先要对市场信息有灵敏的嗅觉,尽可能多的搜集与自己相关的有用信息。信息的搜集是信息整合的开始,由于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来源 渠道 杂乱,因此对信息的搜集不仅要及时、迅速,还要准确、可靠。这就需要对前期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再加工,以便能提炼出的信息精确、无误。提前预测,以便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市场调节的滞后和盲目,而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织成员基本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由于其所处环境的半封闭性,以及其自身经验不足所限,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和反应速度也就相对迟缓,对信息的加工和提炼也相对粗糙。信息整合不完整会严重影响到其创业思路和创业进程。
2.2 资金管理不周全
创业资金是引动 创业项目 起步的原动力。首先,资金的来源的稳定和持续不能得以保证。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成者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经济来源不稳定,依靠今天支持和自己勤工俭学所能提供的资金是相当有限的。近年来国家在鼓励大学生创业,自谋出路的同时,考虑到了其可能面临的资金方面的障碍,在资金和政策上均提供了些许帮助,这部分资金对于小本创业,小打小闹的创业个人来说还是相当客观的。但对于立足长远的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来说可谓杯水车薪。虽说有可能获得天使投资等外来资金的支持,但如何吸收和引进这种持续、稳定的资金则是应该首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况且创业团队所面临的还是一个循环流转的创业过程,资金既要支持流动,又要支持抵御风险,流动资金和储备资金是两种概念,没有雄厚稳定和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盘活整个创业过程的。再者,科学的财账管理是保证资金持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创业团队对资金的吞吐和管理不能按照正常的公司发展规划进行是导致创业过程破裂的重要原因。
2.3 管理方式不科学
科学化管理是保证创业团队正常运营的保证。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员之间多是相识的同学,维持其人际间纽带的则是同学之间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创业的前期是靠着这种关系组合起来的,但随着创业过程的深入和创业组织的壮大,仅仅依靠同学之间的默契和约定俗称的校园人际是远远不够的,缺乏科学化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就难以在创业的过程中将各种力量进行综合,难以形成合力。这将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团队后期过程难以持续的关键性因素。据一家管理咨询公司2007年的调查,在我国100家由大学生创办的成长较快的中小企业中,其中一半的创业团队无法顺利熬过公司创立的头5年,在12个创业团队的个例中只有2家在创立后的5年内团队保持初期的完整[1]。 3 提升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水平的路径探索
3.1 提升创业理念,营造创业团队的文化氛围
创业团队成员的共同理念和共同愿景是凝结团队的基础,也是团队在创业过程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精神支柱[2]。提出具有共同愿景的创业目标和创业 口号 是凝聚创业组织成员内在动力的基础。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从一开始就应该有为之长远发展着眼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发挥每一个创业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心甘情愿的为了团队共同的利益而工作。这同时也是创业团队最终走向企业形式所内含的 企业文化 基础。由此建立起来的创业团队在后期的管理中,还要创新企业文化,针对不同时期的创业现状,设计出更高、更好的阶段性目标,由此一步步壮大起来的创业团队,才能依靠精神支撑走的更远。
3.2 寻求稳定的合作支持
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建立之初,面临着资金和经验不足的困境。如果能够寻找到能够可以挂靠的创业合作伙伴,不仅能够获得资金上的持续支持,还能弥补经验上的不足。在前期对市场进行过充分的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出创业方案和规划产品,然后寻求能够创造合作机会的已成长起来的合作伙伴,以技术和创业项目等软实力做股权抵押,共同开发,相互合作,互利共赢。这是一种简捷且见效快的创业思路。是未来大学生创业团队需要引鉴的理想模式。当然对这种创业方式的借鉴,需要有占领市场空白的优势。需要对市场信息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最终得出丰富、科学的一手资料。这是寻求创业合作和背靠的基础所在。
3.3 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创业成员的技能和素质
建设学习型的创业团队是保证创业队伍存在活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直接提升创业团队成员创业技能和素质。“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3]。”学习型团队建设需要有来自多方面的力量支持,还要有来自团队内部成员的积极参与。可以通过深入创业成功的典范企业进行学习考察和培训;引进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指导等各种途径寻求一切能够学习的机会,对团队成员进行继续培训。从而创业成员具备先进的企业理念和企业人的基本素质,在这对较为专业的工作内容,应该对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要注重内部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王红军《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问题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 张亮,赵铁权,刘洁,毛方方.浅谈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现代商业,2011(7)
大学团队创业建设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 创业团队管理论文 创业团队管理论文
2. 有关大学生创业管理论文
3. 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
4. 大学生创业论文范文精
5. 创业团队的组建与管理
6. 创业团队管理制度
7. 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论文
到梦空间签到方式:
1,主动签到:活动参与者可扫描由签到管理者(活动负责人或组织者)提供的二维码或输入签到密码进行签到。
2,反扫签到:活动负责人或组织者扫描活动参与者提供的签到码进行签到。
3,补签:活动负责人对未能正常签到的人员进行手动补签。
到梦空间功能:
到梦空间是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是由团中央学校部与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共同指导开发的多终端免费校园应用。
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大学生规划、发布和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加入学生社团部落等,实现大学生校园活动的发布、在线报名、打卡签到、颁奖、颁发学分、评价等功能,主要是面向的用户是在校大学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青年发〔2016〕18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桂林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实施意见》精神,服务学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保障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推进,结合学生综合素养,积极带动我校学生使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活跃度。
按照团中央、教育部在全国高校中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要求,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秉承“弘德善医”校训精神,学校决定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特制定《桂林医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学院团委的工作总结范文
20xx年,历史文化学团委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本院青年实际和校团委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了院团委工作的新进展。
一、以服务全体青年为宗旨,切实做好团学组织建设
历史文化学院团委现配备专职团委书记1人,下属团总支8个,团支部28个(含研究生支部3个,本科生支部24个,教工团支部1个)。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组织运作。20xx年,我院团委继续做好团员注册、团费收缴等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团员评议和推优入党流程;坚持对基层团组织进行宏观指导,团活动实施报批制度,院团委及时给予场地和经费支持,以各级团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依托,促进团员青年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
2、实施“春晖计划”,实现全员育人。我院自20xx年4月起实施“春晖计划”人生导师制度,为本科生配置了74名人生导师,对青年团员的思想予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的育人功能。
3、加强干部培训,提升干部能力。20xx年,我院通过干部培训会、新老干部交流会和“金秋十月、桂子团情”四院联合团干培训等形式进行干部培养,不断提升干部能力。今年我院特别注重对挂靠的校级社团和本院辩论队、爱心发展基金会等院级社团的指导,定期召开社团负责人会议,提升社团干部管理水平。
二、以加强学生思想引领为目标,切实推进青年成长成才
1、抓好节点,广泛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
(1)20xx年,我院开展了百分剧场演辛亥、百张图片绘辛亥、百名团员览辛亥等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八百计划”系列活动,通过还原或解读辛亥革命历史,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2)11月,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我院组织开展了文化引航能力竞赛系列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加强同学们的专业认同感,树立了文化兴国的社会责任感。
2、树立典型,以楷模力量带动学生上进。20xx年,我院涌现出许多学生典型保送社科院的戴姝瑶、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干部谢森河、全国海峡两岸知识竞赛20强瞿冰等学生楷模,通过他们的经验推广与交流,我院学生的学习动力更足,学风更好。
3、做好调研、积极掌握青年思想动态。我院非常重视信息调研,由院权益部负责在假期和学生活动后及时调研学生思想,形成学生思想动态报告,并积极向《青年思想动态》、《团情动态》投稿;此外,我院各级团学组织均有QQ群,保证了信息畅通;通过各种交流渠道,确保了院团委能准确了解青年思想动态,及时制定切实的活动方针,服务青年成长。
4、重视宣传,积极扩展宣传阵地。20xx年,我院设立了新闻宣传中心,下辖记者团和摄影组,积极向华大桂声、华大青年等媒体投稿,在校内外媒体上共计发稿近200篇,各类海报、板报近150份。我院电子杂志《碎墨》已出版15期,《当代师范生》电子杂志已创刊并获教师教育学院认可。院研究生会制作报纸《远航》2期,院团委学生会制作《工作简报》8期,通过以上宣传途径有效扩展了宣传阵地。
三、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
(一)志愿服务
1、爱心接力、心手相传
我院现有“爱心成长加油站”和“爱心助学岗”两个青少年服务基地,院团委着力提供指导,号召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爱心发展基金会一方面通过募捐筹集善款,一方面通过爱心文印店、爱心小超市等尝试创业,资助四川、湖北等地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和本院困难学生。
2、奉献青春,别样精彩
4月,我院青协多次协助新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百万图书入新馆”工作,并带动全校七八个院系为新馆提供志愿服务;5月,我院志愿者走进青山区青少年空间,开展“辛亥文化·青春中华”主题活动,义务为青少年宣讲辛亥知识;6月,我院首届免费师范生成传春在黄石二中等重点中学对免费师范生政策进行义务宣讲,唤起了有关部门对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关注。
(二)社会实践
20xx年,我院继续实施“五个一”活动,号召学生利用假期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我。暑假期间,我院共派出五支社会实践队,形成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近400篇。其中30篇报告获校级奖励、10名同学获评校级优秀个人,另有近百篇获院级奖励。
(三)创新创业
20xx年,我院团委设置了创业就业部,与校团委青年创业指导中心实现对接,现已成功开展创业就业讲座2场、文化产业创意讲座1场、文化产业创意大赛1次,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创业能力。此外,我院陈小明同学在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总决赛中获优秀奖。
四、特色与创新
(一)踏实进取,凝炼特色,全力探索优秀团队教育。
20xx年,我院极力优化了以学生干部为中心的集体教育模式,探索并实施了具有扁平化特点的团队教育。具体包括:整合现有团队,突出团队特色,强化教育功能,树立团队典型,扩大团队影响五个方面。将党团先锋队,晨曦服务队和爱心发展基金有效整合,使之成为社区服务主力和“博爱”教育的基地;梳理《文史之舟》、《碎墨》、《当代师范生》三个学生刊物团队,使之成为学生学术平台和“博学”教育的领航者;将纵横辩论队、文化产业创意团队、朗诵队、运动会集体项目团队等编织成强大的兴趣团队网络,推动“博雅”教育的开展。
(二)科学发展,开拓创新
1、统分结合,分特色实施团建,重点强调学风建设。今年我院团委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团组织的工作重心,实现统分结合。以提升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为统,重点强调学风建设。以发展特色为分,研究生团建着重强调学术水平提升;青年教工团建着重强调自身发展和服务学生;本科非师范团建着重学术科研、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本科师范团建着重教师理念培养与技能提升。
2、党团结合,分层次实行帮扶,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为响应校团委“五精简”的倡议,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作用,我们提倡学生活动与党组织生活相结合,以创先争优和两访两创为契机,党员同学积极参与到基层团活动中,分层次对学生活动予以思想引导,同时锻炼自我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五、团委书记工作
本人自20xx年1月就职以来,一直坚持虚心学习,曾赴武大、华农、中南大学等高校团委学习,也积极听取团省委朱厚伦书记等领导的专题汇报,努力配合校团委的各项工作。未来,本人还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艺术 教育 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校艺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民间艺术;特色艺术教育
论文摘要: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 传统 文化 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应积极挖掘当地民间艺术资源,形成自身特色。本文阐述了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挖掘整理民间艺术资源形成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大专院校艺术教育。尤其是面向当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艺术教育亟需解除的课题。笔者以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艺术教育.要自觉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担负起对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并将其列入教学内容之中,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课程。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选择和责任
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明确指出,在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等学校既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又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根据近年在教学中的探索.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融合民间艺术的艺术教育必将具有自己的特色。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需要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普遍采用国家统一教材授课.致使学校艺术教育与当地实际严重脱节,学生不懂在当地最流行的戏曲剧种,对代表当地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所知甚少。更有甚者,旅游专业、艺术专业 毕业 生不会唱地方民歌,不会跳民间舞蹈.对当地民风民俗了解不多,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各地纷纷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同时,人民大众回归传统文化的呼唤。发展地域特色文化,实施传统文化保护工程,推进地方民歌、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进课堂、进机关、进企业,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鉴于这一实际,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挖掘当地民间艺术精华.补充到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既与当地发展的现实需要接轨,又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体系。
(二)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需要
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以及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特色.它和当地人民审美心理的形成密不可分.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秀的民间艺术进课堂或组织学习观摩.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作为综合艺术形式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既有歌、舞、说、唱,又兼容了诗歌、小说、音乐、杂技等多方面的艺术或技术因素。起到了文化审美教育的功效。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有一种民间歌舞小场子,其表现形式独特.表演诙谐生动.舞蹈和丑角耍草帽圈的绝活尤具特色经过四百余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群众普遍喜爱、外地游客赞不绝口的民间艺术形式.代表着这一地区民间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向民间艺人学习.或是组织欣赏观摩.使学生普遍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兴趣浓厚的学生。通过对这一文化现象学习研究.对这一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传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引进地方民间文艺资源.能有效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
(三)关注优秀民间艺术发展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人们在对建国以来的文化建设进行深刻 反思 后.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为此.国家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并于2005年启动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工作。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文化宣传等职能部门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是挖掘整理原始资料.培养一批 爱好 者和接班人.以其文化自觉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来继承弘扬优秀民间艺术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建设的链接.担负起这一重任。 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艺术教育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能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因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汲取当地民问文艺精华.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民问文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任一地区都有几十甚至上百种民间文艺形式.全部涉猎.对学校艺术教育而言,既不现实.又无必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曾开展了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作.各地相继编辑出版了涉及民间艺术各个门类的《民间艺术集成》,基本涵盖了当地民间艺术的精华.收录了原生态民间艺术的重要资料。近年来.一些地区又编辑出版了一些民间文艺专辑。如笔者所在的地区.相继编印了《紫阳民歌专辑》、《岚皋民歌50首》等。艺术教师可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如美术教育类.可侧重挖掘戏曲社火 脸谱 、 彩绘 泥塑 、石雕剪纸、龙狮灯饰制作等,旅游专业,可挖掘地方民歌、民间舞蹈、民间 传说 的精华,编写出特色教案.最大限度的体现地域特性.展示独特的艺术教学范例。
(二)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许多技巧绝活,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要充分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特点.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
这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大都进行过成功的尝试如陕西安康的民间歌舞小场子.在1954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后.中央民族学院就邀请两位演员为学生教唱陕南花鼓小调和传授挽草帽圈技巧.为时半年之久.使安康这一“小舞台上的大技巧”走向了全国。以技巧见长的剪纸、泥塑艺术.更需要由民间艺人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示范传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技巧。
(三)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活动。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包括日常生活、情感 经验 、文化背景等方面都与当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抓住这一有利因素.把艺术教育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联系起来.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挖掘感兴趣的民间艺术资源。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某些具有明显符号性表现的艺术(如地方戏曲、社火脸谱服装等).与民问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符号含义.学习创作具有符号含义的作品。也可组织分组调查.每一组调查一个当地民族民问的艺术,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建筑、地理位置、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模仿该民族的舞蹈和歌唱方式进行表演.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四)参加节日民间文艺活动.全面了解学习民间文艺。 春节 、 元宵节 、 端午节 、庙会等民族传统节日和地方性节日.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现的最大平台.一般都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出的节目,开展的活动.基本为当地有代表性且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当地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和最大平台。
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对民问传统文化进全方位的了解。如围绕过春节这一人文主题.引导学生体验春节期间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学习了解民间灯饰、玩龙舞狮、玩采莲船、唱花鼓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加深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见解.形成对某一艺术形式的改进和创作见解.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
总之.学校艺术教育要重视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将其精华列入教学内容之中.积极组织学生在民族民间文化中活动.形成可生成的学习环境.结合地域艺术文化特点形成艺术教学特色,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又形成学校不同的艺术课程特色与风格。
【论文关键词】艺术教育有效模式构建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艺术教育的沿革与现状,阐述了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构建艺术教学有效模式的方案,主要是抓实堂教学,打造审美基础;立足艺术讲座,感知艺术魅力;注重艺术实践,丰富艺术活动。
艺术教育如同一把开启人类心智与情感大门的钥匙,在塑造人类超越自我、超越功利、超越自然的崇高精神境界的同时,也孕育着人们真、善、美的追求,所以有人把艺术教育形象地称为培养“全人的教育。但由于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现阶段艺术教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进步,成为高等教育工作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一、我国艺术教育的沿革与现状
所谓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运用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规律,去影0向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 想象力 、直觉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诗教~乐教”等概念,可算是最早的艺术教育思想。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曾倡导美育主义”,疾呼“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至现代,美国政府于1994年甚至将“艺术规定为中学生的必修科目,认为在21世纪,一个不懂艺术的人算不上是一个完人”,显示出艺术教育正成为现代教育的新追求。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确立,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平台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对其教育模式的研究,导致艺术教育仍停滞在素质教育以欣赏为主的教学上,忽视了艺术教育对科学知识教育的促进和互动作用。为掌握高校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西安几所高校艺术教育情况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1%表示会 五线谱 ,62%的学生对自己的审美能力无信心,只有48%的学生表示会主动,积极地参与美术、音乐、戏剧等方面的艺术教育,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1、艺术教育是促进智能发育,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需要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唤醒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模式,就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叠加。
思维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分为科学思维( 逻辑思维 )和艺术思维(形象思维)两大类。只有把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思维品质。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曹雪芹的《红楼梦》、贝多芬的交响曲、别具匠心的东方园林、独出心裁的西方工业美术等,无一不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结合结出的硕果,古今中外许多大师更是科艺双修炉火纯青者。如意大利的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还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还谱写了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两弹元勋钱学森更是有句 名言 :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
2、艺术教育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个性的需要
艺术教育具有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特点,它可以通过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影响到学生心理活动的其他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近年来,大学生的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全问题,日益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笔者曾就此对几所大学的学生进行厂泛的调查,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或重或轻的心理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度消极、过度压抑、过度自闭等,甚至在特定时候会因情绪不稳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艺术教育恰恰具有调节情感的功能。通过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寓教于乐,在美感中动之以情,在愉悦中晓之以理,让学生在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日寸陶冶情感,塑造个性,将会对他们排除心理障碍、保持稳定而腱康的情绪,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十分有益。
3、艺术教育是加强德育,以美辅德的需要
素质教育强调以德育人。但思想教育不能只简单地说教,应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在这方面,艺术教育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为其中的人物、行动、情景、事件、寓意所吸引,并产生强烈的感情反映。所以说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发展,促使其全面和谐发展。 三、艺术教学模式的构想
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不能等同于艺术院校的技能训练,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上来,所以一个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模式,应该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艺术讲座为手段,艺术实践为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平台及尺度,使学生在艺术作品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作用中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1、抓实课堂教学——打造审美基础
由于非艺术类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普遍都未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艺术教育,所以大学艺术教育应该从零起步,循序渐进。对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在一年级重点进行普及教育,开设公共艺术必修课,讲授相关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对艺术入门。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以上开设专业性较强的公共艺术选修课,如声乐、器乐、书法创作、中 国画 、油画、电脑美术设计等,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任意选课,以适应不同基础、不同爱好学生的学习要求。
2、立足艺术讲座——感知艺术魅力
艺术讲座应建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聘请有一定经验、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研究的教师或学者,开设专题性的艺术讲座,引导在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艺术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步入艺术神秘的殿堂。实践证明,这一有效的形式比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感知艺术魅力的兴趣。国家大剧院在2007年曾以普及艺术为宗旨,开办了“国家大剧院打开艺术教育之门”的系列讲座,还特别邀请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李岚清同志为现场200o多名观众讲述“音乐·艺术·人生。这种形式活波,艺术氛围浓厚的讲座形式,在高校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看过电视节目的学生至今仍记忆犹新,并表示欢迎这样的讲座更多地走进大学校园。
3、注重艺术实践——丰富艺术活动
艺术实践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环节重点注重三个方面:一要制度化,保证活动经常持久。如学校要举办好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结合重大节日坚持举办庆祝演出活动等。二是多样性,重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如举办美术、摄影、书法比赛,开展演讲活动等,为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平台,也为新入校的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开启一扇通向艺术大门。三要专业化,确保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重点组织和发挥好艺术社团的积极作用。如把积极分子和骨干分子组织成音乐协会、绘画协会、摄影协会、合唱团、舞蹈团等文化艺术社团。
以上艺术教育的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关联互动,只要将这几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动的链条,就可以使艺术教育由浅而深,由知识和技能传授到精神的熏陶和濡染,由表及里地发挥艺术的教育功能,从而促进艺术教育在高校开花结果。
学校艺术教育论文相关 文章 :
1. 中学生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2. 关于中学生艺术教育论文
3. 浅谈高校艺术教育论文
4.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论文
5.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计划范本
人力资源视野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2009-02-23 04:12] [摘要] 大学生素质教育,属于一种专业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其实质是保持大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持久的优势。 [关键词] 大学生 保持 人力资源 优势 一、人力资源开发中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个误区 实施素质教育是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但是,必须走出三个误区。一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大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大学生课业负担只是一种素质教育的手段,是通过这种手段为大学生争得一块相对宽松的天地,使某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促使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可以明确地说,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减轻那些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对那些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作业,则必须强化。二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自古以来,只要有选拔存在,就有考试存在。“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最终导致人力资源的片面、畸型开发,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而素质教育则把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大学生学业的一种重要手段,注重大学生才能的全面发挥,追求考试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正面导向,使之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要求。当前,在高校考试内容上,或者说考试范围中存在突出的问题,就是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等方面相对文化知识而言,显得薄弱;口头表达与动手操作诸方面能力的考试很不到位。只有通过全面的考察、测试,才能全面地了解和开发大学生的人力资源品位。所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些必要的考试是不能取消的。三是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真正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但必须澄清的是: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平均发展。因为,从遗传学角度讲,由于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这种个性差异,正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发现和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出发点。因此,要从实际出发,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素质差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非均衡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源开发中大学生素质教育三个层次 1.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表层是:学会做人。指导大学生学会做人,这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在学会做人方面,素质教育要求开发和培养大学生如下素质:有高尚的理想。应该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具有为祖国繁荣昌盛而成才的远大志向,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把高尚的理想化为开拓人力资源的强大动力。有优良的道德。针对社会上某些道德滑坡现象,应处变不惊,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自律,追求道德完善,倡导奉献精神。有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应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坚定、勇敢、自信、乐观、勤奋、朴实等优良性格,以无所畏惧的勇气迎接未来的挑战。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先导。因此,大学生应有求真的科学精神,以大无畏的探索精神,正确认识和发现规律。有文明的人文素养。文明的人文素养包括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外在的行为显现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人类应有的尊严感、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人与社会之间的自由与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爱之心;后者要求大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言谈举止文明高雅、文质彬彬,体现出新的时代风采。 2.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中层是:具有各种基本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独立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人类需要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统一,一般说来,生存能力愈强,其发展空间亦愈大。因此,只有学会独立生存,才能开辟更广阔的天地。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现代事业的发展更需要群体的合作。大学生应该学会人际沟通,善解人意,并且优化与他人的合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以产生积极互动的共生效应。语言表达与基本写作能力。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言为心声。在这方面,大学生既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要提高写作能力,因为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这两种能力都是必备的,也是缺一不可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现代社会文明人应有的基本能力。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能正确辨别美丑,学会欣赏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各种相关的专业技能。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大学生力求宽基础、高素质、多能力,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与能力的结构。职业迁移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在将来的人才流动中适才适所,大学生应具备职业迁移能力,以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性。解决冲突的能力。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个体内部的身心矛盾、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将会构成比较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应科学认识各种冲突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找出其“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及时对冲突进行调适,争取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 3.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层核心是: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之一,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要勇于探索大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广采博取中力求达到博、深、新的统一,及时更新观念,掌握新兴学科与学术前沿的新思想、新动态。大学生必须在变革旧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学会新的思维方式,除了掌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外,还要学会辐射思维、逆向思维等等,尤其要学会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互渗整合中,发现新的意蕴。创新能力是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确证和外化。学生应力求多参与创新实践,让创造的成果真正成为创新能力这一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三、人力资源开发中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1.教师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培养合格人才需要全方位做起。要改革办学思路,要培养创新人才,要调整教学计划,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2.图书馆和因特网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培养开始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信息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等为宗旨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用户教育,还涵盖了计算机技能。3.加强已经被淡化的国防意识是素质教育又一重要因素。在学习知识之余,我们应该注意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加强,这就涉及到了国防素质教育。4.“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社会因素,通过社会实践,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服务。5.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和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因素。高校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一种特殊的学生群众团体,是青年大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面自发组成的志愿型群体,在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中,各类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社团及其文化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所谓人力资源开发和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人们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人们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水平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个体素质的内化。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大教育,要求全社会成员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教育。 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课堂教育无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但学生所处的校园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社会舆论等环境因素也不可避免的对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就高校而言,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都在学校里,这种影响对于学生基础素质和心理品质的作用更为突出,我们可以称之为“非课堂教育”,它要求学校给予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纠正自觉不自觉的片面教育行为,换句话说,单纯的课堂教育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素质教育的全部范畴。一个人合理的素质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构成素质结构的诸因素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从素质功能的整体效应来看,任何一个人的素质水平都是各个要素的综合性表现,是各因素的统一,因此,一个具体的素质教育的过程,应在构成因素的各方面同时对人们进行培养。作为“非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社团及其文化应该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而且能够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总之,人力资源视野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开发,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周期较长的系统过程,在高校的具体管理与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制定一个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与博弈性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切实保持大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持久的优势。 [摘要] 大学生素质教育,属于一种专业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其实质是保持大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持久的优势。 [关键词] 大学生 保持 人力资源 优势 一、人力资源开发中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个误区 实施素质教育是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但是,必须走出三个误区。一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大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大学生课业负担只是一种素质教育的手段,是通过这种手段为大学生争得一块相对宽松的天地,使某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促使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可以明确地说,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减轻那些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对那些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作业,则必须强化。二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自古以来,只要有选拔存在,就有考试存在。“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最终导致人力资源的片面、畸型开发,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而素质教育则把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大学生学业的一种重要手段,注重大学生才能的全面发挥,追求考试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正面导向,使之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要求。当前,在高校考试内容上,或者说考试范围中存在突出的问题,就是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等方面相对文化知识而言,显得薄弱;口头表达与动手操作诸方面能力的考试很不到位。只有通过全面的考察、测试,才能全面地了解和开发大学生的人力资源品位。所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些必要的考试是不能取消的。三是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真正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但必须澄清的是: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平均发展。因为,从遗传学角度讲,由于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这种个性差异,正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发现和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出发点。因此,要从实际出发,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素质差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非均衡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源开发中大学生素质教育三个层次 1.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表层是:学会做人。指导大学生学会做人,这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在学会做人方面,素质教育要求开发和培养大学生如下素质:有高尚的理想。应该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具有为祖国繁荣昌盛而成才的远大志向,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把高尚的理想化为开拓人力资源的强大动力。有优良的道德。针对社会上某些道德滑坡现象,应处变不惊,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自律,追求道德完善,倡导奉献精神。有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应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坚定、勇敢、自信、乐观、勤奋、朴实等优良性格,以无所畏惧的勇气迎接未来的挑战。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先导。因此,大学生应有求真的科学精神,以大无畏的探索精神,正确认识和发现规律。有文明的人文素养。文明的人文素养包括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外在的行为显现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人类应有的尊严感、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人与社会之间的自由与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爱之心;后者要求大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言谈举止文明高雅、文质彬彬,体现出新的时代风采。 2.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中层是:具有各种基本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独立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人类需要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统一,一般说来,生存能力愈强,其发展空间亦愈大。因此,只有学会独立生存,才能开辟更广阔的天地。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现代事业的发展更需要群体的合作。大学生应该学会人际沟通,善解人意,并且优化与他人的合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以产生积极互动的共生效应。语言表达与基本写作能力。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言为心声。在这方面,大学生既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要提高写作能力,因为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这两种能力都是必备的,也是缺一不可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现代社会文明人应有的基本能力。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能正确辨别美丑,学会欣赏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各种相关的专业技能。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大学生力求宽基础、高素质、多能力,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与能力的结构。职业迁移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在将来的人才流动中适才适所,大学生应具备职业迁移能力,以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性。解决冲突的能力。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个体内部的身心矛盾、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将会构成比较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应科学认识各种冲突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找出其“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及时对冲突进行调适,争取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 3.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层核心是: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之一,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要勇于探索大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广采博取中力求达到博、深、新的统一,及时更新观念,掌握新兴学科与学术前沿的新思想、新动态。大学生必须在变革旧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学会新的思维方式,除了掌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外,还要学会辐射思维、逆向思维等等,尤其要学会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互渗整合中,发现新的意蕴。创新能力是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确证和外化。学生应力求多参与创新实践,让创造的成果真正成为创新能力这一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三、人力资源开发中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1.教师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培养合格人才需要全方位做起。要改革办学思路,要培养创新人才,要调整教学计划,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2.图书馆和因特网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培养开始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信息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等为宗旨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用户教育,还涵盖了计算机技能。3.加强已经被淡化的国防意识是素质教育又一重要因素。在学习知识之余,我们应该注意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加强,这就涉及到了国防素质教育。4.“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社会因素,通过社会实践,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服务。5.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和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因素。高校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一种特殊的学生群众团体,是青年大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面自发组成的志愿型群体,在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中,各类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社团及其文化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所谓人力资源开发和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人们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人们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水平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个体素质的内化。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大教育,要求全社会成员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教育。 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课堂教育无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但学生所处的校园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社会舆论等环境因素也不可避免的对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就高校而言,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都在学校里,这种影响对于学生基础素质和心理品质的作用更为突出,我们可以称之为“非课堂教育”,它要求学校给予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纠正自觉不自觉的片面教育行为,换句话说,单纯的课堂教育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素质教育的全部范畴。一个人合理的素质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构成素质结构的诸因素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从素质功能的整体效应来看,任何一个人的素质水平都是各个要素的综合性表现,是各因素的统一,因此,一个具体的素质教育的过程,应在构成因素的各方面同时对人们进行培养。作为“非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社团及其文化应该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而且能够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总之,人力资源视野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开发,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周期较长的系统过程,在高校的具体管理与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制定一个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与博弈性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切实保持大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持久的优势。
论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论文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基本特征问题构建路径
论文摘要: 在条件下,大学品质、大学精神及校园文化经受严峻考验。大学校园文化将把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他人。作者根据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并在国外大学校园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有效构建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问题。
大学,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它孕育着人类社会最具有潜能的资源,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源泉。大学不是建立起来的,而是发展起来的。正如梅贻琦校长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支撑起大学蓬勃发展的乃是蕴含哲理的大学精神的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可谓大学之灵魂。但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校园文化有些浮躁、急功近利,对大学的价值追求缺失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下的校园文化构建。
一、概念的界定
广义上理解,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理解,文化就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1]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指的是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还包括中小学校园文化和职高性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人在校园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校园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2]大学校园文化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3]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特殊的形态文化。它既包括学校的物质范畴,又包括学校的精神范畴。换言之,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一种氛围,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学人精神的综合体现。[4]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其核心是大学精神,是大学人所追求的价值观。这种价值理念投射在校园的各个层面,从而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延,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具体表现为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活动场馆、学生餐厅、校园道路等景观”。[5]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基础设施,以其独有的校园风格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方式,它们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现代化的应该拥有种类俱全的书籍,而且拥有丰富的中英文文献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校园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追求,以及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6]它们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
3.校园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为保障教学工作、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7]大学所特有的校训和校纪校规等,它们对学校健康稳步发展起着规范化作用。
4.校园行为文化是“除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之外的、由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各种形式的活动”。[8]如校园的“文化节”、“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软实力,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大学校长非常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甚至将其提升到全球战略地位。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规范性和导向性。
规范性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特有要求。一方面,大学要规范地建设校园物质环境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从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管理,例如图书馆的机房和实验室的器材规范使用等宏观层面,还是从食堂的菜价管理、校园路的命名和校纪校规制定方面等微观层面,校园文化都要讲究明确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首先,校园文化蕴涵着宝贵、质朴和人文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指引着高校师生,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校训是大学精神和学生风貌的集中体现,如北京大学校训是“爱国、、科学、创新”,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有形的意识形态文化,它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为之奋斗的精神源泉。其次,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织部分,而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倡导者大多都是来自学校,来自于那些追求学识和思想活跃的学者和专家。这些学者和专家们提出的一些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超前性,他们承担着创新大学校园文化的责任,并引领社会文化向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2.性和学术性。
首先,大学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无不透射出它对学生的教育。校园的花草树木、优美的.环境教育着师生要热爱自然、关爱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教育着学生做事要遵纪守法,学习要尊重学术科学性和严谨性。校园的校训、校徽、校歌、校史乃至学校的校庆活动,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都在着学生要热爱母校,以母校为荣,努力学习,磨炼意志,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实现远大理想,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其次,大学是学术探究的发源地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经常展开校内学术研讨和师生学术报告;此外,大学之间会加强学术交流,举办各类讲座。这一切都使得校园文化永远充满活力和生命力,为学生营造出学术研究的氛围,提高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
3.实践性和服务性。
认识论的内容之一是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和促进作用。学校传播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理论无不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指导意义,进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了更深远的内涵。无论是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此外,学校将专家们研究的科研成果与社会企业联合投入生产,产生效益,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和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它的实践性与服务性特点。
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学片面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略其精神文化的发展。
当今,一些大学普遍追求高校物质条件的改善。在招生规模扩大的背景下,某些高校扩建校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却无形增加了、物力和财力的负担,造成对部分原有教育资源的损失与浪费,此外,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却没有带来精神文化的发展。大学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需要人才,人才是需要培养的。大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提升大学生的学识和修养。
2.大学缺少对大学人文精神的提炼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文化氛围。
首先,大学设置课程的标准缺少规范化,课程受的限制,大学课程偏理轻文,造成大学生缺少追求人文科学和提高人文素养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有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9]其次,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国外著名大学非常注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剑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哈佛大学注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和注重人文。
3.网络文化冲击大学校园文化,影响其健康发展。
网络给学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夹杂着很多不良内容。大学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并日趋严重。网络文化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10]大学生易迷失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能正确吸收其精华部分,影响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五、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路径
1.提升办学的核心价值理念。
办学的核心与宗旨是育人,培养人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大学,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通识教育的前提下,对大学生的道德和人格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规范和塑造。大学重在育人,没有健全的人性,就没有健全的社会。
2.完善大学办学体制。
(1)明确大学定位。
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大学,它们的定位有所不同。进入“985工程”名单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它们的定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某院校,其定位为“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明确的目标与定位,是建设特色大学,构建特色校外文化的前提。
(2)建立“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办学机制。
目前,高校的教育化趋势日趋凸显。大学教授兼任并忙于学校的行政工作,无暇顾及学术,造成一些“学术造假”、“学术腐朽”等现象。我认为,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并不矛盾。校长治校不是专制,同样需要治校。校长任命应由教授民主选举产生,受其监督。如果校长不能履行其职责,大学可以引荐“引咎辞职”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比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重要。同时,教授应潜心研究学术,淡泊名利,耐得住学术的寂寞与自由。
3.注重大学校园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1)坚持大学的科学精神。
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追求知识与真理。哈佛校徽镌刻拉丁语“veritas”,即“真理”。“让真理与你为友”,体现了德国教育家洪堡的思想。此外,科学精神的最重要方面是创新精神。周远清认为:“大学文化精神一方面要秉承传统,另一方面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反应时代精神。”[11]创新精神首先要有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大学应该给予教师和学生良好的环境,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某大学应聘中科院院士当班主任,这不是作秀,而是真正给学生营造潜心学习和研究科研的氛围。大学生在宽松的中能够去做前人未想和未做的事情,文科生多学点理科知识,理科生多学点文科知识,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成为创新人才。
(2)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一般说来,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的灵魂。它以追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和幸福为终极目的。[12]大学精神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发展与价值理念。要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改变重理轻文的现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关切社会,健全人格。教育恰恰就是挖掘各种文化的人文意义的文化,从而以综合的或全方位的文化培育全面发展的人。[13]
4.培养大学生的服务社会精神。
大学的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原来“象牙塔”的大学,日益与社会相联系。教育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大学教育资源取之于社会,应回馈于社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座右铭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并为所有国家的利益服务。”洪堡认为,国家与大学目标利益是一致的,因为寂寞与自由能促进大学的繁荣,而繁荣的大学及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利益所在。大学要服务社会,适应。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不可分离的,而这需要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5.规范和美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首先,正确对待虚拟的网络世界。校园网络文化冲击着和大学道德。要加强学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明确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要吸收其精华,摒弃糟粕。大学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其次,要创建良性的网络交流平台,构建平等的对话共同体。通过个人和校内微博,加强校长与教职工间、校长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交流,彼此传达真诚的关爱、信任与尊重,达成共同体意识。“正是通过协商,共同体成员形成了共享的目标、信念系统和体现自己规范的集体故事。这些共享的经验建构起了一个集体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通过一次次互动不断继续得以更新”。[14]
六、结语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大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民生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兴旺。大学任重而道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大学人共同努力建设。大学人在秉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放眼全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协力构建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55-160.
[2]蔡红生.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
[3]刘敏,杨永青,安宁,刘广生.以大学精神为指引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N].科技创新导报,2010,(19):251.
[4]张亚梅.创新人才培养与高品位校园文化[J].松辽学刊,2001,(6):90.
[5]衣俊卿.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150-159.
[6]袁贵仁.教育—哲学片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200-210.
[7]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使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81-384.
[8]刘德忠.论校园文化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3,(8):4-5.
[9]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61.
[10]刘佳.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及其现状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1,(6):90.
[11]韩庆祥.解读以人为本[J].哲学研究,2004,(4):27-28.
[12]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
[13]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2008,(9):17.
[1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6.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_蒋宏,刘宇涛,胡昊_房地产开发_建筑中文网在分析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微观影响、社会宏观影响、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等四个方面的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新校区建设为例,运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计算,得出了该案例项目影响后评价的结论。最后根据案例分析结果对今后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提出了相关建议。近年来,项目后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影响后评价是建设项目后评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任何一个建设项目,在项目建成后,必然会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条件相结合,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各方面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1]。1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的内容一般来说,项目的影响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1)经济影响评价,主要分析评价项目对所在地区、所属行业和国家产生的经济方面的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分配、就业、国内资源成本(或换汇成本)、技术进步等;(2)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包括项目的污染控制、地区环境质量、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3)社会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在社会的经济、发展方面的有形和无形的效益和结果的一种分析,重点评价项目对所在地区和社区的影响,一般包括贫困、平等、参与、妇女和持续性等内容[3]。而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作为大型的社会事业性项目,投资的主要目标不是未来净收益的最大化,而是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等社会效益为目标[4],因此影响后评价的重点是对社会影响的评价,而不是对经济影响的评价。同时,新校区建设项目投资额巨大,其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受益或受害群体上,而且还会对所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高校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作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的考虑另外,新校区建设项目是由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宿舍和行政办公楼等众多功能不一的建筑共同组成的,在考虑单个建筑的建设效益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不同功能建筑之间的位置功能协调效应,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因此在后评价中应采取整体评价与典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因此,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两个层次来分析,即项目对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等三个方面的影响评价,对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分析。一般来说项目对所在国家与地区(省、市)的分析可视为项目的宏观影响分析,对社区的影响分析可视为项目的微观影响分析。考虑到社会影响评价是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的重点,故将社会影响评价的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分开,同时作为评价体系的准则层进行评价,其中项目对社会的微观层次影响是指新校区项目的主要使用者——在校师生对项目的满意程度。2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项目的社会微观影响(师生满意度)、社会宏观影响、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2.1 师生满意度通过师生满意度可以充分反馈新校区项目对个人(即受益人)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调查师生满意度来评价项目的社会微观影响。主要通过七个指标来对师生满意度进行描述:(1)校园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绿化情况、校园景观的舒适程度、校园建筑整体风格是否和谐美观等;(2)校园交通建设,主要包括校园各单体建筑方位布置是否合理,校园道路规划是否合理,校园道路建设质量状况,道路附属配套设施(如路灯、隔离绿化带等)是否令人满意等;(3)教学楼和图书馆建设;(4)实验楼建设;(5)行政办公建筑建设;(6)宿舍楼建设;(7)其他生活辅助设施建设。这七项指标中,前两项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交通建设属于对新校区建设项目整体的评价,而后五项指标则属于对项目单体的评价,单体评价主要针对相关单体建筑的建设质量情况和建筑功能实现程度进行评判。这些指标需要通过对在校师生进行调查访谈获取相应的客观评价。2.2 高校新校区对社会的宏观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而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是为高校更好地实现其三大基本职能而服务的,因此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社会宏观影响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贡献,主要包含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建成前后培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其他人才数量的增加;项目前后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数量的增加和功能的完备;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实验室使用面积、图书馆使用面积以及体育场馆使用面积的增加;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册)的增加等[5]。(2)对高校知识创新的贡献,主要包含项目建成前后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 EI、SCI 和ISTP 收录数量的增加;项目前后各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数量的增加;项目前后科研人才数量的增加;项目前后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授权专利获奖情况的增加等[6]。(3)对高校社会服务的贡献,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是指高等学校以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为目的,以培养专业人才职能和发展知识职能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所提供的具有学术性的服务[7]。因此这项指标主要包含项目建成前后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教学服务、科技服务、咨询服务和设施服务的增加等。以上三项指标都属于整体层面上的评价,一般可运用有无对比法进行综合判定。2.3 高校新校区对经济的影响大学新校区的建设不仅会对社会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其所在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描述经济影响的指标很多,由于新校区建设所带来的区域经济的增长、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效益的增长表现最为突出,因此本文采用这三项指标来评价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对经济的影响[8]。(1)区域经济的增长,一方面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规模庞大,建设周期长,期间会有大量资金投入,这将有利于繁荣当地的建筑市场;另一方面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将带动周边的房地产市场,附近的商业、餐饮业、娱乐业等也将蓬勃发展。这些都将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该项指标可以通过对比项目建成前后区域经济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的增加来衡量。(2)就业机会的增加,为满足新校区入住师生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学校后勤部门和相关服务行业将会招收大量的后勤服务人员,同时学校周边商业、餐饮业的发展也将创造大量的间接就业机会。该项指标可以通过新增的直接、间接就业岗位来衡量。(3)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的增长,新校区的建设有效改善了高校的科研条件,加快了科技转化的速度和比例,从而带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的增长。该项指标可以用新校区项目前后由于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增长来量度。以上三项指标中,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反映了高校新校区项目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而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的增长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校区项目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贡献。2.4 高校新校区对环境的影响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然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通过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和美化自然景观三个指标来衡量项目对环境的影响[9]。(1)节约资源,主要考虑新校区项目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建设过程中原材料、水资源等节约利用程度,是否采取了节能措施,是否采用了节能建筑材料等等。(2)环境保护,主要考虑新校区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对废水和垃圾进行了及时无害处理,是否严格控制了噪声污染;在新校区投入使用后,是否有垃圾、污水等生活废物的集中处理系统;是否采取了措施以减少空调系统及食堂厨房废气对空气的污染等等。(3)美化自然景观,主要考察新校区与周边景观是否协调一致,是否美化了整体环境,增加了环境的艺术气氛。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将上述指标构建为递阶结构层次图(见图 1)。3 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值层次分析法 [10,11(]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 Y. L. Saaty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将决策者的思维过程和主观判断系统化、模型化和数量化的理论方法。本文即采用 AHP 确定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德尔菲法利用比率标度技术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构造判断矩阵[12]。某一指标相对于另一个指标重要性的涵义如表 1 所示,指标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如表 2 所示。由表 2 求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分别为:λA=4.288,λB1=7.128,λB2=3.066,λB3=3.066,λB4=3.000。对矩阵 A,由 CI=(λA-n)(/n-1)=(4.267-4)(/4-1)=0.089,已知 n=4 时,R.I.=0.90,再由公式 CR=CI/R.I.=0.098<0.1,通过检验。同样得到:CR(B1)=0.016 <0.1,CR (B2)=0.063 <0.1,CR(B3)=0.063<0.1,CR(B4)=0<0.1,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后得出单排序权重值如表 3 所示。从表 3 和组合权重计算公式 W(k)=(w1(k),w2(k),…,wn(k))T=p(k)w(k-1),可以计算出指标层的各个组合权重,也就是各指标的最终权重,计算结果见表 4。4 实例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二期建设项目在一期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历时近十年,建设以原有 2200 亩校园为基础,再新征土地 2800 亩,共计 5000 余亩,兴建 76 万余平方米单体建筑,并完成 6 亿元的配套工程,该项目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高校建设项目之一。本文选取该项目作为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研究的分析案例。4.1 项目综合评价(1)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值。本文采用表 4 所示的指标权重值。(2)确定项目综合评价得分。首先确定评语集,将项目相关指标评价优劣程度作为评语集 V 的元素,共分四个等级,可表示为:V={v1,v2,v3,v}4,式中 v1,v2,v3,v4 分别表示项目对应指标评价情况: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其分别对应得分为 5 分、4 分、3 分和 1 分。本案例采用公众参与和专家调查打分方法,总共发放调查问卷 30 份,收回有效问卷 27 份,统计有效问卷得到各个指标的平均评判分值 Rij,Rij 是指第 Ci 个指标评判得分∑vj/27,结果如表 5 所示。根据表 4 确定的各个指标的最终权重值,得到的项目影响后评价值得分是:B=∑(wiRi)j=4.242,其中该评价值满分为 5 分。4.2 评价结论根据最后的得分可以得出,该案例项目影响后评价结果为良好,体现出该案例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了良好的影响,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建设项目。这一结论与该案例项目的实际效果是吻合的。在问卷调查中也发现,指标层中关于校园交通建设和对节约资源贡献这两部分指标得分较低,这是由于在校师生对校园整体布局规划和校内道路建设情况并不满意,同时闵行二期建设项目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存在一些浪费土地的现象。这些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通过该案例项目后续的建设加以改善,同时对以后类似项目具有借鉴意义。5 结 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而由于新校区建设项目特殊的收益性模式和庞大的规模,它不仅会对周边区域造成巨大影响,而且会辐射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个方面。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权重分析,既可以用于评定项目的评估得分,也可以为项目之间的相互对比提供量化依据,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然而本文所构建的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还略显粗糙,各个指标的评判方式还不尽完善,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你到文库里面搜一下吧,里面好多现成的材料,几个积分就好了
首先 要有起表率作用的人。这个人要严于律己,却不只想着自己的成绩。要关心团体的成员,为他人着想。然后,要找出团队的共同目标。既然成了一个“团队”,那一定是在某个方面有共同和共通点。比如"一个班级",共通点可以是“好好学习”,“运动会取得好成绩”;一个设计团队,共同点可以是“设计出好看的房子”,“拉到好活儿”等等。即使因为个人的一些私欲,但是有着大局做支撑,大家使出来的力即使不完全在一条线上,也会是大体朝着一个方向。最后就是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如果大家都在一个很郁闷,很不开朗的环境里生活,是不会有正面的情绪的。这些是我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任何一个经营成功的企业,都拥有一个有着巨大凝聚力的团队,所以如何打造一个有着非凡凝聚力的团队是很多企业家梦寐以求的。什么样的团队叫做有凝聚力的团队呢?首先要能够自由运作,领导在与不在都一个样;其次,能够自己决策,不需要事事请教领导;再次,有创新和学习能力;还有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去适应发展等。 就怎样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谈谈几点我个人看法。 1、给每位员工设置远景规划,这样做会让员工感觉到公司有为他的未来着想,愿意帮助他成长发展,远景规划犹如一掌指路明灯,指引着员工前进的方向。 2、让每位员工充分了解每次任务的目标,并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如此可以使所有成员有认同感和成就感。 3、分配好每个员工职责和任务,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权责不分,有的事情出现扯皮,而有的事情没有人负责。 4、鼓励员工为完成团队目标献计献策,要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员工最接近客户和实际的运作,能够提出很多切合实际的好建议。 5、鼓励员工要互相讨论并听取他人意见,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更快更好完成任务,就要发挥整个团队的创造力,结合所有人的意见,总结出最为恰当合适的方法。 6、要建立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信赖和彼此关心的文化,如果团队成员彼此心存芥蒂,是很难齐心协力地完成任务的。
以下做个参考“康泰之树,出自茂林,树出茂林,风必折之。”一棵健康高大的树木,一定是从茂密的森林中生长出来,这棵树如果离开这片森林,风一吹来势必折枝散叶。在现今社会中没有一个人单靠自己就能顶天立地。企业竞争不是个人赛,而是团体赛。但是在一个组织里,大家由于心态、观念、能力的不一致,难以高效地完成组织目标,正所谓“百姓百心”,很多工作进展缓慢,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不知道员工究竟是“不会做”还是“不愿做”,还是由于资源缺乏而“不能做”,从而很难让员工凝成一股绳,高效地完成组织目标?管理者由于不知道如何建设高效团队,于是只好大声呼喊:“我们一定要加强团队合作,要讲奉献,要上下凝成一股绳,我们的工作则无往而不胜。”喊口号可以,但效果却很不佳。管理者希望部属和员工工作时像年终聚餐把酒时那样士气高昂,充满工作热情!但员工的实际表现却远非管理者所想。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强调,企业最终的关键是“让员工众志成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潜能,为企业创造绩效”,因此,建设高效团队尤其显得重要。高效团队的特点那么,高效团队有什么特点呢?有专家对高效团队研究发现,高效团队具有以下特点:1、规模比较小,一般不超过10人;2、互补的技能,即团队各成员至少具备科技专长、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技能;3、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目的产生的前提,并可以为成员提供指导和动力;4、可行的目标以使成员采取行动和充满活力;5、共同手段或方法来达成目标实现;6、相互之间的责任。设计高效团队在企业团队建设实际运行过程中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也不象大多数人认为那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常常感觉好象无从下手。通常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常见的管理工具来简化团队建设工作。这里介绍一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5H1H方法来建设高效团队。高效团队建设中的5W1H是:who(我们是谁)、where(我们在哪里)、what(我们成为什么)、when(我们什么时候行动)、how(我们怎样行动)、why(我们为什么)。通过明确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来建立高效团队。我们是谁(who)?即团队成员自我的深入认识,明确团队成员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对工作的喜好、处理问题的解决方式、基本价值观差异等;通过这些分析,最后获得在团队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信念和一致的对团队目的的看法,以建立起团队运行的游戏规则。我们在哪里(where)?每一个团队都有其优势和弱点,而团队要取得任务成功又面对外部的威胁与机会,通过分析团队所处环境来评估团队的综合能力,找出团队目前的综合能力对要达到的团队目的之间的差距,以明确团队如何发挥优势、回避威胁、提高迎接挑战的能力。我们成为什么(what)?以团队的任务为导向,使每个团队成员明确团队的目标、行动计划,为了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激情,应树立阶段性里程碑,使团队对任务目标看得见、摸得着,创造出令成员兴奋的幻想。我们什么时候采取行动(when)?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行动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团队任务的启动;团队遇到困难或障碍时,团队应把握时机来进行分析与解决;以及团队面对内、外部冲突时应在什么时机进行舒缓或消除;以及在何时与何地取得相应的资源支持等;都必须因势利导。我们怎样行动(how)?怎样行动涉及到团队运行问题。即团队内部如何进行分工、不同的团队角色应承担的职责、履行的权力、协调与沟通等,因此,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之间也应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描述和说明,以建立团队成员的工作标准。我们为什么(why)?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在很多企业团队建设中都容易被忽视,这可能也是导致团队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团队要高效运作,必须要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团队,这个团队运行成功与失败对他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是什么?以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即将我们常常讲的激励机制引入团队建设,可以是团队荣誉、薪酬或福利的增加、以及职位的晋升等。考核团队的几项标准1、组织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一个懂得不断充实自我的学习型团队,才能在发展的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从学习的作用来讲:传统型营销团队的学习性意识不强,他们多满足固有的知识和经验,而不很自觉吸取新知识,也不积极开展横向学习。而在学习型营销团队里,无论是从机制上还是观念上都充满了强烈的再学习意识,善于在实践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加以吸收。面对这样的员工,企业领导需要擅于创造学习的机会和组织学习。在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一书中,他讲到,作为团队来说,组织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五项修炼,一个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就是分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是对核心能力的支持。把它形容为一个三条腿的凳子,三条腿都非常重要,如果拿掉一个腿,凳子就会倒,左边那条腿叫做热望、欲望,右边的是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中间就是系统思考。每一条腿都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每个核心能力都非常重要。 总体来说,团体的智慧总是高于个人的智慧。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能产生出色的效果,其个别成员的成长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2、执行力在团队里,也许我们并不需要每个团队成员都异常聪明,因为过度聪明往往会自我意识膨胀,喜欢好大喜功,相反,却需要每个人都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于公司精心制定的战略要在理解、把握、吃透的基础上把战术不折不扣、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下去,对于过程中的每一个运作细节和每一个项目流程都要落到实处。另外,要保证团队的执行力,关键要在执行过程中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分哪几个阶段和具体确定工作指标,这是确保任务完成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团队执行力的关键。3、创新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但是创新能力从哪里来呢?做教育培训,是提高人才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抓好教育培训是提高队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队员的知识技能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产品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企业,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其实创新能力也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也只有综合性的创新能力,才是真正的有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不只是重视知识技能方面,还要考虑品德、情感、志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考虑企业文化、考虑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这是只有企业综合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做到的。谁在这方面把握得好、做得好,谁就能在竞争当中保持长久的整体创新优势,并最终在竞争中打败对手。4、团队分工与合作企业的发展从内而言,经由创始人积聚松散个体到扩大群体规模直至组织结构、功能均衡发展的过程。从社会大系统而言,则是随其进化演变规律呈现出波浪式的起伏推动,其主动力源于内部循环供给能量。也就是说,领导人拥有教练、发动团体的能力;管理层拥有教练、发动部属的能力;员工拥有教练、发动自我的能力,最终形成上中下协调平衡、整体互动的运动态势。但各个阶层也要能对其他部门熟悉、了解,并能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否则制定的战略、战术只能是孤芳自赏,根本无法让其他部门实施运作。建设高效项目团队的举措1、增强领导才能增强和发挥领导的指导作用,首先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对团队成员起榜样和示范作用;其次,明确具体的工作质量、范围、工期、成本等目标约束;再次,明确各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分工,充分发挥项目团队成员各自的作用。2、充分发挥领导的沟通和协调作用首先,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成员之间由于价值观、性格、处世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各种冲突,人际关系陷入紧张局面,甚至出现敌视、强烈情绪以及向领导者挑战等各种情形。领导要进行充分沟通,引导团队成员调整心态和准确定位角色,把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明确知道自己要做的事,以及清楚如何去做。其次,团队成员与工作环境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团队成员与周围环境之间也会产生不和谐,如与技术系统之间的不协调、对团队采用的信息技术系统不熟悉等。领导要帮助团队成员熟悉工作环境,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技术,以利于项目目标的及时完成。再次,团队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在工作过程中,团队与其他部门各干系人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这需要领导与之进行很好的沟通协调,为团队争取更充足的资源与更好的环境,并对工作进程以及工作目标与工作干系人不断达成共识,更好地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3、充分发挥领导的激励作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严格的目标约束及多变的外部环境,领导必须运用各种激励理论对工作班成员进行适时的激励,鼓励和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创造力。4、灵活授权,及时决策随着团队的建设和发展,领导要通过授权让团队成员分担责任,使团队成员更多地参与项目的决策过程,允许个人或小组以自己的更灵活的方式开展工作。首先,通过灵活的授权,显示了领导对团队成员的信任,也给团队成员学习与成长的空间。这种信任可以奠定团队信任的基础,也是团队精神在领导与团队之间的体现。其次,授权有利于充分发挥团队队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富于挑战性的任务,使他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发掘他们的创造潜力。每一项工作的成功,不仅是领导管理的成功,更是所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团队成员的成功。再次,灵活授权,有利于及时决策。一方面团队成员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可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决策,另一方面,通过灵活的授权,领导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关键点控制、目标控制和过程监控。领导的工作重心由内转向外,侧重于处理工作与企业或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外部保障项目团队的运作。5、充分发挥团队凝聚力团队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将一个团队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一般情况下,高团队凝聚力带来高团队绩效。团队凝聚力在外部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荣誉感及团队的地位。团队的荣誉感主要来源于工作目标,团队因工作目标而产生、为工作目标而存在。因此,必须设置较高的目标承诺,以较高的工作目标引领着团队前进的方向,使团队成员对工作目标形成统一和强烈的共识,激发团队成员对所在团队的荣誉感。同时,引导团队成员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的统一,增大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使团队走向高效。团队凝聚力在内部表现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团队的士气。人是社会中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效团队的润滑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亲和力,形成高昂的团队士气。团队是开放的,在不同阶段都会有新成员加入,高团队凝聚力会让团队成员在短期内树立起团队意识,形成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缩短新成员与团队的磨合期,在正常运营期间,促使团队的工作绩效大幅提高。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团队管理已成为 企业管理 中一种重要形式,运用团队来完成任务已成为企业的普遍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团队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团队精神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就团队精神培养中的几个重要方面作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团队精神;领导艺术;沟通;创新
诺基亚在亚洲的投资超过17亿美元,建立8个合资企业、20多家办事处和2个研发中心,拥有员工超过5,500人,他是移动电话市场的领导厂商,诺基亚的移动电话增长率持续高于市场增长率,曾一度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几乎是位居第二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两倍。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诺基亚能从1998年至今座在冠军的宝座上,靠的就是团队精诚合作的精神。
团队精神有如此的力量,那么什么是团队精神,又该如何培养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
一、团队精神的内涵
团队精神,就是团队成员在领导的指导和带领下相互沟通,交流,协同一致为了共同的原景而奋斗的精神。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它包含了三层含义:首先,要有一个团队共同认同的目标,有了目标也就为行动确定了方向,使成员的努力有的放矢。其次,团队成员要良好的沟通,相互的信任,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团队成员在工作中能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完成任务。
二、团队精神在企业中的作用
缺乏团队精神的团队不过是乌合之众,和失去思维的人有什么区别。一个有团队精神的团队,每个成员都会产生一种很强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团队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成员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和谐快速发展。
三、怎样培养团队精神
现代企业已经把团队建设作为了企业建设的重头戏,而团队精神的培养有是这重头戏的主角。要扮演好这个角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卓越的领导者指引团队前进
1.领导者要有魅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巨人集团的老总史玉柱在最困难的时候,在企业即将破产的情况下,很多部下一直追随他,即使不发工资也甘心跟着他干,就是因为史玉柱身上有一种吸引力和感召力,能让员工喷发出激情。
2.领导者要有凝聚力和协调能力。百看不厌的《西游记》中唐僧就是一个凝聚者,他用自己西天取经的坚定意志和宽容的胸怀,把实干家沙僧,推进者孙悟空,协调者猪八戒这样的团队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的高效团队。
3. 领导者要德才兼备,善于倾听,善于决策。9年前三星集团主席李健熙在汽车投产130亿,最后落得血本无归,你能说是他不善于决策吗?是因为他不善于倾听,导致了决策的失误。善于倾听和善于决策是密不可分的。
(二)设定团队共同的愿景
共同愿景为团队精神建设导航,有了共同的愿望和目标,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同心同德,同甘共苦。
1.设定的愿景要切实可行,而且团队成员对此都有强烈的渴望。一个不可能实现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让员工能产生激情吗?马列主义教导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就是印证,这可是我们用血的代价换来的。
2.愿景必须达成一致共同协作完成。2004年上半年NBA总决赛,豪华的湖人队以1:4输给了平民活塞队,从实力上看,湖人队有四位超级巨星:科比,奥尼儿,马龙,佩顿,还拥有全联盟最优秀的教练迈克.杰克逊,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就是因为他们的目标不一致,不是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首先,科比与奥尼儿争论谁是团队的领袖,马龙和佩顿为了争夺总冠军戒指而你争我夺,结局就可想而知。
(三)全方位的进行沟通和交流
1.进行平等的,双向式的交流。沟通不要只停留在纵向或者横向,既要进行横向沟通,又要进行纵向沟通,还必须保证保证沟通的平等性和双向性。让团队成员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沟通无极限”。
2. 沟通的范围要渗透到企业的每个方面,不仅仅是在内部,在外部上也要形成良好的沟通。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只要有一个环节沟通不畅,就可能造成功亏一篑的残局。
3.通过沟通一定要让让员工达成一致的观点和行动,形成团队的共价值观。这里我说一个大家都听腻了的例子:2003年那是非典的天下,中国是“实践”最早, 经验 最多的,理所应当研究成果应该丰富,但我国的非典权威人士钟南山院士却遗憾地表示:重要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是外国首先研究出来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做实验的拿不到足够的病毒样本,而掌握病毒样本的有没有科研能力,要害是沟通不畅,行动不一致协调不起来,更勿论默契了。
(四)合理有效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
1.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成员们都能产生一种归属感。
2.了解分析每个团队成员的个人特点和实际情况,尽可能去满足团队成员的愿望。(下转第53页)
3.既要要重视物质激励又要重视精神激励,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4.激励的方式要有创新,更要做到激励那些有创新的队员。
2001年,有50余年辉煌历史的美国宝丽来公司破产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条是该公司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销售业绩不同的员工获得基本相同的收入,于是能人流失,庸人留下。无独有偶。IBM公司衰落的原因之一也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郭士纳正是在变革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后才使这头大象翩翩起舞。
(五)引进竞争机制在成长中合理要求
著名的进化论提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现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竞争企业的前进就失去了动力,当然作为一个团队没有了竞争也就失去了活力。但还应当做到:
1.授人于渔,打造学习型团队。引进竞争不是让成员之间尔虞我诈,而是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得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关心每一个成员的成长,和成员一起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制定他们每个阶段切实可行的目标。
3.广泛开张“比,学,赶,帮,超”活动。
引入竞争机制有众多的争议,有人说在团队内有竞争就不和谐了。但我要说之所以引入竞争就是为了让每个成员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去发现其他成员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其他队员形成优势互补,使团队的凝聚力增强,从而避免了“搭便车”和吃“大锅饭”的现象。这一点要很好的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来用。
总之,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要让人才聚集在一起形成合力就必须加强团队精神的建设,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走越宽,越做越强。
【参考文献】
[1]曾仕强.中国式领导[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慧波.团队精神[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刘峰.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有的善谈,有的善听,有的善行。善于交谈不等于有效沟通,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来说,评价有效沟通的标准应该取决具体的沟通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是否对人的发展及企业和社会有贡献。而沟通的目的和意义,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他认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做好企业和社会中的事。
而就IT项目成员来讲,大多数成员不是很善于言谈,因为大多数人基本上和电脑相处的时间比较多,而与人沟通技巧上相对缺乏。然而项目管理中沟通却非常重要,既有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还有Team之间的沟通,以及和老外的沟通问题。如果沟通不畅,就会导致需求的误解,目标的偏移,项目的delay或失败,甚至更严重的导致人员的 离职 ,因此在团队和项目管理中值得我们引起足够重视。
沟通并不是随便找人 说说 话而已,它存在一个基本问题,也就是心态(mindset)。一个人一旦自私、自我、自大起来,是很难与别人沟通的。以下几种心态的人都是很难沟通的:
自私:关心只在五伦以内,没有关心帮助他人之心自我: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不要多管闲事自大:我的想法就是答案,我的解决 方法 就是最好的。
沟通其实很简单,其基本原理就是关心(concern)。例如,注意他人的状况与难处;注意他人的需求与不便,注意他人的痛苦与问题,设身处地的关心别人。管理者可以经常进行走动管理,而不是整天开会或者坐在电脑前看文件打电话,通过走动来控制员工的行为,监督员工是否按你的方向去做,及时发现问题和困难,并串联所有团队成员和资源,保证项目进度。关心还能实现沟通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表达情感,实现团队的融洽。
在沟通中,还要有主动性(initiative)。如果只是一味等待,那就错过了最好的时间。沟通是相互的,但只有一方主动,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例如,组长可以在团队成员提要求之前主动的关心他的困难并进行支援,团队成员可以主动的反馈当前的状况。余博士说在沟通中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要准确,简练,找准词语切入点。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幽默和才智,巧妙的转化资源优势。如果是国外项目,还应注意 文化 背景和角色背景,尽量不要耍弄专业术语,而是使用对方熟悉的语言和词汇简明的进行阐述,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效果。
上级对下级布置任务应当要将清楚,有的时候你以为你讲清楚了,其实别人根本没有听明白;为了预防这种情况你就要事后盯牢手下,有没有按照你的意思去做,采用例如“走动管理”的方法。而下级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一定要事前问清楚,事后负责任。这些都是交代和接受任务时候要注意的。
沟通的个人障碍:
地位差异。例如,有上往下沟通比较容易,有下往上沟通比较有障碍,领导应该要知道这一点并进行克服。
来源的可信度。沟通中如果经常引用不可信的未经证实的东西为降低沟通可信度,从而达不到沟通的效果,因此做领导的一定要言出必行。
个人偏见。
过去的经验。有的人特别是领导自恃经验丰富,居高临下和别人进行沟通,有时候就往往影响沟通效果。其实即使你2004年的经验拿到2007年也不一定管用,更何况是1999年的呢? 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情绪的干扰。领导者特别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就是要有高的情商。否则往往严重影响沟通的效果,甚至做出令人懊悔的举动。
这其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沟通建议,个人觉得非常有用,摘录一下:
往下沟通建议:
要了解状况和瓶颈。对不懂的和不了解的东西一定要做足功课,最好有实际经验,才能对手下讲出问题的关键和瓶颈;否则会被手下认为是外行。
提供方法和建议,紧盯过程。对自己熟悉和有经验的领域要给新手提供经验和指导,中间要紧盯过程,防止事情出现偏差。
作为领导要善于倾听,要能够接纳别人的意见,而不是经验主义和个人主义。因为以前的经验不一定在现在适用,而且至少要给手下一次尝试的机会。
开会沟通要注意效率,不要形式化,开会扯的很远变成聊天会。与会人员要预先准备,注意效率,控制时间,控制与会人员的数量;大领导尽量少发言,尽量最后发言,这样才能让大家畅所欲言,否则大领导一旦定调,后面就是一言堂。
注意态度和姿态,注意讲话技巧。要关心体恤手下的难处,而不是给手下压力。给手下压力和情绪化都无助于解决问题。
往上沟通建议:
在和领导沟通前一定要预先有答案和解决方法,而且一定要有两个以上的答案,自己已经有想法了。尽量不要给领导出问答题,而是出选择题。
对各个答案和对策一定要有优劣对比和可能的后果风险评估。
和领导沟通不一定非要在领导办公室或会议室。只要有机会,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和领导沟通。
和领导沟通尽量简化语言和重点。
如何做才能主动让领导了解你?
1.自动 报告 你的工作进度和当前状况。让上司知道,而不是等他来问你。让上司知道你现在在干啥,这一点非常重要。
2.对上司的询问,有问必答,详细,让上司放心。
3.充实自己,努力学习,跟上上司的境界和步伐,学会上司的语言,才能了解上司,体察上意,知道上司在烦恼什么,替上司分忧,让上司轻松。
4.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而不是独善其身。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而且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何乐不为呢?
5.毫无怨言的接受上司布置给你的任务,让上司圆满。有时候上司也有难处,这种任务你如果能毫无怨言的接下来,事后必有回报。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一定要毫无怨言的接受上司布置给你的任务,不要做扶不起的阿斗。
6.对自己的业务和工作主动提出改善计划。
最后一段我想对任何人都非常有用,因为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上面总有领导管着你。有的人喜欢抱怨自己如何的人才被埋没,其实很多时候还是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抱怨领导不了解你,领导凭什么要主动来了解你呢?不是领导不了解你的才能,而是你应当主动让领导了解你的才能,做的让领导了解和喜欢,如果上面六点你真正做到了,你不让上司喜欢都难。这就回到了沟通的关键:主动沟通,积极沟通。
一、团队的概念
团队的含义是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的最低层次的组织。在管理科学和实践中,人们的看法基本一致,即“团队”是:一个组织在特定的可操作范围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相互合作、一直努力的由若干成员组成的共同体。作为一个共同体,其成员努力的结果,能使该组织的目标较好地达到,且可能是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实际上,人们的观点也有一些小的差异,如美国学者罗宾斯更强调成员们协同合作的巨大绩效,章仪伍更强调对每一个成员知识技能的合理利用,贾硕林、颜寒松更强调“其成员的行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追求集体的成功”。由此可见,我们应多方位全面理解团队概念。
二、团队管理中的矛盾冲突
(一)常见的团队冲突
常见的团队冲突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一种是显性的,很可能在爆发之后能得到妥善的处理而平息,当然也不排除爆发后导致更糟糕的结果。但对于经理人来说,显性的冲突总是可以想出办法来处理的。真正令人头疼的是第二种:隐性冲突。这类冲突存在于团队成员们的头脑之中,尽管他们内心很气愤,但是彼此保持沉默,隐性冲突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工作中采取独立态度,这样必然导致团队的协同逐渐瓦解。
(二)团队冲突后的员工反应
团队冲突发生后,员工们如何面对、如何继续相处,对团队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次团队冲突后,冲突双方的反应都会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有关调研发现团队冲突发生后员工们的反应归结为六种:
1、良性反应
(1)积极展开竞争;(2)友好合作;(3)友善和解。
2、恶性反应
(1)恶性竞争;(2)刻意回避;(3)彻底分裂。
了解冲突发生之后员工可能采取的反应是经理人有效处理冲突的基础。
(三)团队冲突的不良后果
根据有关调研,团队冲突的不良后果通常会有四种:
1、人心涣散;2、派系斗争;3、互不理睬;4、争论不休。
三、如何有效解决团队冲突
1、竞争的策略是指牺牲他人的利益,以换取自己的利益。通常采用的人都是以权力为中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可以动用一切手段,又称强迫式。
采取竞争策略的时机:当需要快速进行决策时;执行重要的且又不受欢迎的行动计划时;进行重要决策时;当有人企图利用你的非竞争行为时。
2、迁就的策略指一方为了抚慰另一方并维持良好关系,愿意把对方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遵从他人观点。
采取迁就策略的时机:认为自己不正确时;当事情对别人来说更为重要时;为了将来在重要事情上能建立信用基础;当竞争难以取得成效时;当和谐比分裂更为重要时。
3、回避的策略是指一个人意识到冲突的存在,希望逃避而采取的既不合作也不维护自身利益,一躲了之的办法。
采取回避策略的时机:当问题并不重要时;冲突带来的损失大于解决问题所带的利益时;希望别人冷静下来时;为获取更多的信息时;当别人能有效解决问题时。
4、合作的策略是指主动与对方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策略,是双赢。
四、如何打造一支高效团队
1、确立共同目标
确立一个共同目标,并采取有效策略, 融合每个成员的思想,使他们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全身心地奋斗。这一目标以实现团队整体利益为前提,同时包括团队成员的个人意愿和目标,并具有足够的重要性和吸引力,能引起团队成员的激情,这一目标还要随环境的变化有所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整个团队效率最大化。
2、完善制度与机制
合理的制度与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团队纪律;上级对下级的合理授权;团队的激励与约束;公平的考核升迁制度。如果说选择团队共同目标是建设高效团队的核心,那么建立合理的制度和机制是实现团队共同目标的保证。有严明纪律,团队就能战无不胜;有合理的上下级授权,就能明确责任和义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激励约束、公平考核与升迁制度,就能做到人尽其才,既可充分实现职工个人价值和团队价值,又可杜绝团队中因责、权、利不明导致的摩擦和冲突而损害团队整体利益。
3、聚集高素质人才
建立高效团队必须重视人才,提倡学习和创新。人才是组织生存之本,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人才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一个高绩效团队人员的构建必须需要三类人:一是有技术专长的成员;二是能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权衡这些建议,然后做出有效选择的成员;三是善于聆听、反馈、解决冲突及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成员。
4、协作与沟通
团队成员间的密切团结和高效沟通,不仅可以减少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成员间相互了解、帮助和交流,使各成员的效能实现最大化,以实现团队的整体目标,而且可以实现团队成员间智力资源共享、促进知识创新。
就团队而言,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随时与不同的团队,以及团队内不同的阶层、部门成员之间进行有效协作与沟通,这样才能高效运作。
5、采取有效 措施 管理团队
要组织和管理好团队需要采取如下有效措施:一是实施有效的领导;二是设计合理的组织;三是鼓励意见沟通和参与管理;四是制订合理的用人政策。
6、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的差异管理,是指将团队成员分割成众多的“两人关系体”,从而将成员的个人差异局限在两人之间。显然,经过这种划分,成员的个人差异效应被禁锢在两人关系体中,从而使差异引起的冲突和不满不会在团队的层面上反映出来。以这种方式管理团队,必然是领导与成员有单个接触,而不会出现成员之间广泛沟通和频繁交互行为的发生。
五、结语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实现,必须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个体永远存在缺陷,而团队可以发挥每个人的最佳效能,可以创造完美。一流的团队之所以会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的成员能抛开自我,相互包容,避免冲突,彼此信赖,一切只为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玉良.团队为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2]劳伦斯·霍普.管理团队[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3]贾硕林,颜寒松.团队精神[M].上海:上海 财经 出版社,1999
[4]姜德刚.打造你的金牌管理团队[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5]葛亮.大雁精神[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6]邵雨,朱宪.打造高绩效团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陈治寰.如何建设高效团队[J].南方周刊,2011第2期
1. 创业团队管理论文
2. 浅谈公司管理论文范文
3.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相关论文
4. 浅谈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建议
5.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供电企业管理制度
6. 企业文化论文
7.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