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石油地质论文写手

发布时间:

石油地质论文写手

41志丹油区滚动开发石油地质研究1青藏高原基础石油地质数字平台构建及关键问题研究青东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和勘探方向分析.pdf这样的可以不???要的话说声

翟光明,石油地质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26年10月出生于湖北宜昌,祖籍安徽泾县。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玉门油矿采油厂总地质师,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总地质师、司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勘探部主任等职。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任《石油学报》主编、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环太平洋矿产与能源理事会理事、世界石油大会执行局成员,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秘书长等职,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三届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中国科协第三届常委。曾参加编制老君庙庙田注水开发方案,并组织实施。先后组织和参加编制了大庆、胜利、任丘、辽河等大油区的勘探规划,并组织实施。1972年总结了渤海湾断块油田富集规律。提出石油开发区、勘探区和准备区三个阶段衔接的方案,并已被采纳。撰有《中国沉积盆地的特点及油气资源分布》、《渤海湾油气聚集规律》等论文。

浅谈煤田地质勘探前沿发展趋势摘要:本文根据中国煤炭生产方针、煤田地质特点及世界先进技术发展现状,讨论了中国煤田地质勘探前沿问题,从提高勘探精度,开展动态地质研究等方面加以论述。并且展望了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的趋势。关键词:地质勘探勘探技术发展趋势0引言20世纪,煤炭在世界能源中占主要地位,进入21世纪,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中仍将占主要地位,在我国尤其如此。在我国,1500m左右的煤炭总资源量约4万亿吨,已探明保有储量达1万亿吨。而石油、天然气,由于资源赋存条件与勘探、开发困难等原因,一个时期内难于大幅度增产。但是,随着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煤炭要有竟争力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经济、安全、高效采煤就成为煤炭工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世界上所有采煤国家都需要继续开展煤田地质勘探工作,而且,煤田勘探技术要迅速发展才能满足生产要求。1我国煤田地质勘探前沿问题从我国煤田地质特点及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煤田地质勘探前沿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1从完善矿井水防治与保水采煤研究方面来看我国东部一些矿井,随着采深增大,突水事故经常出现,突水量也日益增大。由于这些煤田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加之采深不断增大,浅部矿井水治理获得的一些认识往往不适应深部矿井水动力条件。因此,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深入研究矿区深部岩溶水形成与运移特征,深部矿井底板岩溶水突出机理,开发突水预测预报技术;开发适应现代机械化开采的采掘区无水险水害防治技术。1.2从开展动态地质研究方面来看常见的岩煤突出、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突水、井筒破裂等井下灾害,实际上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这些现象均与岩体应力场有关。主要起因于岩煤采掘后,原有自然条件下各种地质因素之间的平衡遭受破坏,岩体应力再分配,从而引发或诱发出这类灾害性地质现象。通过研究这些现象形成的地质机理,事先测定出采掘阶段岩体应力随时空的动态变化,就有可能预测上述动力地质现象是否会形成,确定并采取消除或减弱这些灾害的措施。1.3从加强环境地质勘查与灾害地质防治方面来看由于矿区在天然条件下以及因开发而使地质体系遭受破坏,从而可能形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耕地破坏、水源污染、沙化,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气污染等以及更具破坏性的灾害地质现象,如地裂、地表塌陷、滑坡乃至诱发地震。由于历史原因及煤矿不断开发,旧帐未清,新帐纷至,所产生的问题相当严重,煤矿环境问题是制约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后矿区环境评价与治理将成为开发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1.4从提高勘探精度来看连续作业是煤炭工业现代化或采掘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特点。这要求开发前查明所采煤层的细微变化,如煤层厚度、结构和灰分的局部细小变化。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局部变化等。但是,世界各国的煤炭证实储量及我国的探明储量均只主要说明煤炭的原地埋藏数量,并未充分甚至没有提供满足现代开采技术要求的开采地质信息,为适应现代机械化开采,普遍需要补充勘探。1.5从攻克煤层气开发难关来看近年来许多国家正在把煤层气作为一种能源进行研究,已有20多个国家开展了煤层气研究、勘探和开发活动。在煤层气试验开发中,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多数井煤层气产率低、衰减快,钻井冲洗液污染煤层,完井后坍塌堵孔,水力压裂效果不明显,裂缝短,所占比例低,完井后采气效果差等。显然,研究我国煤层渗透率低的原因、渗透率变化规律、煤层气富集和高产因素、煤层力学稳定性和破坏规律,开发适于我国低渗率煤层的钻井、完井、采气和增产实用技术,探索我国煤层气开发有利区段的评价选择模式就成为技术攻关的重点。2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用发展眼光看,近年来钻探仍将成为获取“第一性”地质资料的重要手段。物探仪器日新月异,性能改进与更新迅速,向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精确度、遥控、计算机实时控制、处理、数据分析和三维图形显示方向发展;物探方法向多维、多参数测量、多方法组合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将普及到地质勘探的各个专业、各个作业单元,乃至管理整个勘探系统。近年来,值得注意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如下。2.1开发井下勘探技术根据国内外资料,落差小于5m、长度小于150m的小断层及小型褶曲,近期不可能用地面勘探方法查明。因此,国内外普遍认为,应在采区开采前,在井下开展采区勘探或工作面勘探,其方法包括矿井物探和沿煤层钻进。基于煤层密度比上下围岩小,煤层是一个明显的低速槽,国外在70年代末首先采用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在井下探测煤层构造。近年来,探地雷达技术发展迅速。最近南非开发出一种Rock雷达系统,能定量研究岩体,准确确定断裂带深度、巷道周围裂隙带特征。显然,煤矿井下物探技术将大有作为,是一重要发展方向。2.2发展水平钻进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先进的采煤国家愈来愈重视采用水平钻进方法沿煤层钻进,并采用与之相配合的随钻测斜技术。水平钻进技术是由受控定向钻进发展而来的。近年来,这种钻进技术发展迅速,不仅能在井下沿煤层钻进,还能在地面沿垂直一圆弧一水平线轨迹进入煤层钻进。地面水平钻进,在煤炭部门是80年代后期才从石油部门引进的。2.3加强综合勘探据有关材料说明,英国煤矿区尽管用三维地震勘探曾解释出小至煤厚落差的断层,但英国深部煤矿公司仍然重视钻孔研究。近年来,他们在已经评价的赋存经济可采储量的井田,按400一500m网度布无心孔,用组合测井方法勘探。他们开发了一种岩层显微扫描仪,通过人机联作能解释几十厘米落差的断层、裂隙、沉积和构造特征,以及应力方向。借助专用软件,用组合测井可确定出岩石类型、岩石强度、孔隙度或渗透率、倾角、孔径、分析水和烃等。据说,通过这一综合勘探方法,“可提供一份详细、实用的构造及应力场图”“,从而使矿山设计切实可行”,可提供最佳施工方向和合理地选定开采方法。这表明,选用合适手段、采用多手段综合勘探,是深部煤矿勘探的发展方向。2.4研究动态地质勘探技术如前所述,危害矿井安全的动力地质现象由采掘活动诱发而形成。它们具有动态特性。因此,预测动力地质现象的形成及其强度,不能简单地只凭反映原始地质条件的静止数据,而应主要分析基于岩煤层应力或其物性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资料。高产高效采煤推进速度快,进行动态勘探,即在采掘期间连续多次勘探采区的应力或物性随时间变化很有必要。2.5加快发展信息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现已在煤田地质勘探各个专业推广应用,发展较快。由于引入了许多高新技术,如并行分布式处理、大容量存储、工作站、多媒体、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技术等,目前已能用人机对话方式处理、分析、解释和显示地质勘探数据,一些物探仪器自动化程度高,能在现场作预处理,控制各项操作和质量,选择有关参数。3结语根据相关资料分析表明,除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外,各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量自80年代以来均明显减少,但用于开发勘探、工作面勘探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却明显增多,勘探精度大大提高。从煤炭现代化生产要求角度看,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把握时机,加快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才能满足我国高产高效采煤的需求。参考文献:[1]储绍良.矿井物探应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2]李夫忠.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46~153.

石油地质学报

两个学报是不同档次的。前者是本学科国内的最高学报,而后者则只是一个大学的普通学报,含金量很低。故当然是后者好投,一般也是录用快一些(因为要去低)。《石油学报》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在我国石油学术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大的影响力,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在能源科学类期刊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已被国内外20多种重要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列为固定收录的核心期刊。如:美国《工程索引》(EI-C)、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参考》(GEOREF)、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ICST)、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石油文摘》和《中国地质文摘》等。《石油学报》已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上网。《石油学报》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全国和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技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得各种奖励。2001年首批入选中国期刊方阵的“双百期刊”;2002年~2009年连续8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02~2006年分别荣获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评比一等奖;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奖和2006~2009年连续4年荣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石油大学学报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

1. 岩石学报2.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3. 地质论评4.地学前缘 5. 地质学报6. 地球化学7. 地球科学8.矿床地质 9. 沉积学报 10. 地质科学11. 中国地质12.地球学报13. 现代地质14. 高校地质学报 15.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6. 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18.岩石矿物学杂志 19. 地质与勘探20. 矿物学报 21. 地层学杂志 22. 地质科技情报2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 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28.古地理学报29.新疆地质30.地球与环境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2厂 定额补助 四川省西昌市长安北路 机械加工、选矿设备的制造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 定额补助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大道西段6号 地质矿产、固体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勘探、探矿工程施工、工程测量、地质灾害治理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8地质队 定额补助 崇州市金带街199号 为国家建设提供地矿勘查服务.

国外:science、nuture,EI(The Engineering Index),这三个是研究生的论文发表的硬性杂志。一般看出版单位,一般是中科院、地大、北大这些学校出的相关报刊质量高些。当然中石油、中石化等一些能源公司的出版刊物也有相当高的份量。给你一份2011年地学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石油勘探与开发 2.43地理学报 2.31矿床地质 2.09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86地质学报 1.783石油学报 1.701中国沙漠 1.691岩石学报 1.561地球物理学报 1.56地理研究 1.483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434地球学报 1.374中国科学D 1.354第四纪研究 1.323岩矿测试 1.319地质力学学报 1.30地理科学 1.28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252干旱区地理 1.239石油实验地质 1.18自然资源学报 1.165煤炭学报 1.119古地理学报 1.086沉积学报 1.077天然气工业 1.006

海洋石油地质期刊

不是。海洋石油入选过1992年的中文核心数据库,后来就没入选过。因此不是

期刊名称:中国海洋石油报 主管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海洋石油大厦 邮政编码:100027 国内定价: 联系电话: 图文传真: 电子邮箱:

石油地质学论文题目

课程简介“石油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品牌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6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本课程遵循加强基础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发展新水平的原则,立足于石油地质学基本原理的阐述,充分反映成熟的新理论,突出中国石油地质特色,以油气成藏要素、油气成藏过程和油气分布规律为主线建立课程体系,共包括绪论和油气水的成分和性质、储集层和盖层、油气藏及其类型、石油天然气的成因与烃源岩、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油气聚集与分布单元、油气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等8章。主要介绍油气生成、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及油气分布的基本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石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利用石油地质学的原理与方法对盆地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进行初步的评价。 目标定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石油石化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石油主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每年面向全国招生150余人,生源质量越来越好,入学成绩连年提高,已成为社会公认的品牌专业和我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我校地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地质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科技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而“石油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学生系统学习了矿物岩石学、地史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地质基础课后,开始接触石油勘探开发知识的第一门课,也是高年级本科生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奠定了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石油勘探开发理论基础,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看家课”。同时该课程又是油气勘探系列课程的骨干课,该课程系列还包括地质工程专业的“油气田勘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石油地质学”以及非勘探专业“石油地质概论”等课程。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坚持“强化理论、注重应用、增强实践、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造就一流师资队伍,编写一流教材,创建精品课程,培养一流人才。即在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以“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以科研促教学,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目前本课程教学水平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居领先水平,我们将加快建设步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双语”建设,把本课程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品牌课程。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6学时,课内实验和大作业等实践环节18学时。与本课程相配合,单独设置课程设计“石油地质综合训练”3周。顺序 知识模块 主要内容 计划学时 理论教学内容1油气成藏要素 绪论第一章 油、气、水的基本特征 4 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 4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8 2 油气成藏过程 第四章 石油天然气的生成与烃源岩 8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6 第六章 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 7 3 油气分布规律 第七章 油气聚集与分布单元 3 第八章 油气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6 实践教学内容 1 实验 原油、烃源岩、储集岩样品观察与描述 2 石油及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萃取 2 油气成藏机理模拟实验 2 2 课内大作业 烃源岩演化特征与生油区评价 2 时间-温度指数计算与烃源岩成熟度评价 2 天然气成因类型综合判别 2 圈闭及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2 流体势计算和油气运移方向分析 2 油气藏形成条件综合分析 2 3 课程设计 石油地质综合训练(单独设置) 3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课程的重点、难点“石油地质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共八章:油气成藏要素、油气成藏原理和油气分布规律,其中核心内容是油气成藏原理。该课程的难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如何综合利用已学过的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等知识,深刻理解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并将静态成藏要素中的烃源岩、储集层、盖盖层、圈闭与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沉积盆地中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问题;二是油气生成的化学动力学原理和油气运移聚集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三是对各类圈闭和油气藏的空间形态的理解。2.解决办法对于第一个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加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接触油区实际石油地质资料的机会,多介绍油田实例,多增加地质图件分析等方面的练习,便于提高学生对实际地质问题的理解。在教学中的课内大作业,就是根据各章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意识设计的综合训练,每个大作业都要求学生作图、编写报告,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的课程设计更要求学生综合整个课程的知识对一个实际盆地各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盆地的油气远景做出评价。对于第二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对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和物理知识的运用,动画的运用,精讲难点内容,深入浅出。对于第三个问题,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清晰的多媒体图件,尤其是复杂的平剖面图和立体图,配合习题课,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一直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为了加强学生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课程设置了3个实验(6学时)、6个课内大作业(12学时),与本课程相配合增设了单独设置的课程设计“石油地质综合训练”,学生毕业前12周的毕业设计也是对本课程知识的实际应用。实践环节的设置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利用石油地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实验课本课程有三个实验课实验,一是原油、烃源岩、储集层样品观察描述;二是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萃取实验;三是油气成藏机理模拟实验。这三个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原油、烃源岩、储集层、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萃取过程和油气成藏过程和影响因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课程的相关内容。原油、烃源岩、储集层样品观察描述是通过样品观察描述认识原油、储集层、烃源岩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程基本概念的理解。由于烃源岩地球化学实验过程较长,不适合学生全程参与,因此主要采用演示的方式进行。如从岩样的粉碎、到可溶有机质的抽提、再到抽提物质的分析,一般需要至少64小时以上不间断的实验。通过这种感性实验,学生对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有了比较深入理解,如通过干酪根萃取过程的观察,对干酪根和可溶有机质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石油族组分的分离过程的观察,对石油和可溶有机质的组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油气成藏模拟实验借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藏模拟装置,进行油气生成物理模拟实验、油气运移二维模拟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和聚集情况,理解油气运移过程中不同力、输导体系和运移通道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等。2.课内大作业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在讲授“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同时,针对主要章节的主要知识点设计了6个课内大作业。课内大作业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仅就基本原理和要点进行讲解、辅导以及引导性的解答,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大作业要求的图件、分析,并独立完成报告,这种实践环节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石油地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3.课程设计由于学时有限,仅仅依靠上述这些实验和课内大作业对学生的实践锻炼是不够的。因此,在“石油地质学”课程之后,安排“石油地质综合训练”课程设计,这是针对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单独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石油地质学”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石油地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油气地质与勘探工程设计奠定基础。“石油地质综合训练”课程设计所设计的资料全部为来自一个实际盆地的石油地质资料,包括烃源岩和原油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储盖层分析资料、地震资料、钻井资料、测井资料、流体包裹体分析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综合分析,做出相关图件,完成研究区烃源岩评价、油气成藏综合分析与评价和勘探目标评价与设计。最终提交内容丰富、观点明确、分析论证透彻、文图并茂的研究报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油气地质研究综合研究与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工作方法,学会了油气地质研究所需的基本图件的编制和相应软件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专业课程,尤其是石油地质学课程学习的延续。地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目的是综合运用已学的油气地质知识,以一定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初步掌握油气地质研究的方法,培养、加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大部分为与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有关的题目,这是课程实践外对石油地质课程学习的最好的应用与教学效果的检验。课程组教师全部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本教学组借助科研优势,吸引对油气地质与勘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实际研究工作并完成其毕业设计任务;毕业设计中注重严格要求,并对学生在选题、开题、资料分析汇总,图表编制和最后的论文撰写、答辩等各个环节悉心指导,认真负责。鼓励学生勤于思考,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中所需的图表,鼓励学生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的石油地质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及基本技能得到了很好地训练,加深了对石油地质学理论的理解。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石油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课程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课程组精简理论教学,增加实践环节,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1)精简理论学时,实现课堂多媒体教学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将该课程的理论和方法传授给学生。本课程涉及学科多,教学学时紧张,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精选讲课内容,精讲重点难点,安排同学自学易于理解的内容,并广泛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利用46学时讲授了原来靠板书64学时讲授的课程内容,节约的学时主要安排实践训练。(2)加强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完成大作业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本课程配合理论学习,安排有18学时的实验和习题教学。习题主要包括烃源岩演化特征与生油区评价、时间-温度指数计算与烃源岩成熟度评价、天然气成因类型综合判别、圈闭及油气藏类型的识别、流体势计算和油气运移方向分析、油气藏形成条件综合分析等,这些习题由教师简要介绍做题思路,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后,再逐一给学生讲解存在的问题。通过大作业达到了加深理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效果良好。(3)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课程组教师长期从事与教学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973”、油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田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多项,发表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高水平论文。科学研究活动不仅提高的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还成为讲课的素材、教材的内容与实例,教师在教学中将自己的科研心得和学科最新进展讲授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承担本科生实验课。本课程的烃源岩地球化学实验和油气成藏物理模拟实验都是在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科研实验室为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与此同时,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设立科技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研究经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4)加强教学改革,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本课程开始了研究型教学的探索。首先在地质工程专业创新班进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试点。目前正在进行石油地质研究型教学文献库、案例库、课堂讨论主题库的建设;在教学中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课程教学上,即采用与研究型教学相适应的授课方式、讨论形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打破传统的单一教材,适当增加相关的科技文献和科研报告,增加案例教学;授课过程中采用学生课前自学、课堂讨论、教师总结、课后答疑的双向教学方式;教师指定题目要求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以分组的形式要求每组学生自主设计和操作实验,完成实验报告;采取综合的考核方式,包括期末闭卷考试、科技小论文的多媒体答辩、实验报告及平时讨论发言成绩。(5)丰富网络资源,网络教学补充课堂教学配合课程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解决学生自学、复习、答疑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教师的教学材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集中精力听课,从而解决了课堂信息量大给学生做笔记带来一定困难等问题。在精品课程网上,学生可以浏览课程大纲、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也可以进行网上答疑。2.教学手段为了搞好该课程的教学,课程组在重视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我校电化教学设备的改进,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逐渐由传统的板书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多功能教室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知识输出快、效率高的优势,继续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二者兼顾,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精细认真的课前准备,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良好的电化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授课效率。目前课程组每位教师都有一套完整的PowerPoint教学幻灯片。除年轻教师要求用传统课堂教学外,其他课堂基本都是多媒体教学。配合教学内容还适当放映一些教学片,如美国AAPG继续教育短片,电影《储集层》、《古潜山》和《油气勘探》等教学片。

石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石油的形成有两种说法,一是生物沉积变油学说,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死去后,尸骸沉积在海底。进过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岁月,在高温高压的自然条件下演变成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说地质偏文科纯粹是胡扯。本人就是地质学出身。地质是绝对的理科。学地质要学一点地理的东西,比方到野外定个位啊什么的,但具体的里面要学好多理学东西,有的东西还很高深。我在学地质的时候,学过基础物理,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结构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结晶学,矿物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等等。够你喝一壶的。

1.背斜理论的产生

众所周知,1859年Drake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所钻的油井,是近代油气勘探的开始。当时的油气勘探主要依靠地表油气显示。将油气苗与背斜理论联系在一起思考问题的地质学家是威廉·劳根。1842年劳根发现加拿大圣劳伦斯河的油气苗是产生在背斜上(W.E.Logan,1985)。然而,真正用背斜理论指导勘探的第一人是E.L.狄拉克。“1839年狄拉克在宾夕法尼亚西部,用钻井发现了石油……”I.C.怀特在狄氏的基础上,将油气在背斜顶上的分异现象进行了具体的描述(I.C.White,1885,1899)。在“背斜学说”指导下,逐步开展以地质测量为基本手段的找油工作,大大加快了新油气田的发现。1934年,McCollough首先提出“圈闭”这一术语,用来表示不同性质的油贮。从此,“圈闭学说”就逐渐取代“背斜学说”,极大地扩展了油气勘探的视野和领域。

2.非背斜圈闭的历史沿革

在圈闭学说的提出之前,卡尔(1880)已知除了背斜外,还有非构造圈闭。1936年,Levorsen在研究美国大量非构造油气藏的基础上,提出“地层圈闭(Stratigraphic trap)”的概念。他指出:地层变化是储集层形成圈闭的主要因素。地层变化包括“砂或多孔储集层的楔入或尖灭,砂层侧向变为渗透性差的岩层,地层被削蚀与超覆,或地层层序类似的变化等”。

1954年,Levorsen将地层圈闭分成两大类,一类称为原生地层圈闭,即我们后来所称的岩性圈闭;一类称为次生地层圈闭,即不整合圈闭。

1966年,即在Levorsen辞世后的第二年,AAPG为纪念这位地层圈闭的提出者,发表了Levorsen最后一篇论文《The Obscure and Subtle Traps》。用朱夏的话说“obscure”是不明显之意,“subtle”有“捉摸不定”的内容(朱夏,1983)。这就是“隐蔽油气藏”一词的由来。

20世纪70~80年代,对地层圈闭的认识又有不同内容与划分

G.Rittenhouse主张将地层圈闭分为5类:①岩相圈闭;②成岩圈闭;③不整合之下的圈闭;④不整合面之上的圈闭;⑤不整合上下的圈闭。在这一分类中,不整合圈闭占了3类。

潘钟祥在其所著《石油地质学》一书中,将地层圈闭油气藏分成岩性、不整合及礁三类。潘先生晚年对不整合油气藏给予极大关注。在潘先生辞世后的第二年所发表的论文题目就是《不整合对油气运移聚集的重要性以及寻找不整合面下的某些油气藏》(地质论评,1983)。

3.不整合圈闭的定义

R.E.Chapman(1989):“不整合圈闭是储集岩遭受削蚀,随后其隐伏露头被相对非渗透的细粒岩层不整合覆盖所形成的圈闭。”……“形成不整合圈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在不整合面以上沉积的是广泛的细粒沉积物,这就要求具有极低能量的海水漫过地形高差很小的不整合面,并且还需要有泥质物供应”。

包茨(1986):“后期强烈的构造运动,使盆地斜坡边缘或古隆起带储集层遭受不同程度剥蚀,早期圈闭或古油藏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后来又被不渗透岩层不整合所覆盖,且不整合线与储层顶部构造等深线相交切时,则可形成不整合遮挡圈闭,其储层可以是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田在艺(1984):“对于削蚀不整合油藏,盖层是一个重要条件,要求不整合面直接和上面的不渗透地层接触。如渤海湾盆地馆陶组底部有一层砂砾岩,在它不发育的地方,如东营凹陷馆陶组底部厚泥岩盖在沙河街组之上,因而形成金家、草桥、尚西、高青、义和庄等地层圈闭油藏”。

4.不整合削截圈闭在寻找油气方面的意义及国外油(气)田实例

寻找油气方面的意义

我想用Ь.П卡彼采夫根据世界上60个盆地和170个非背斜资料的统计,发表在俄罗斯《油气地质》1995年第2期上一篇文章的以下9点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圈闭类型方面,构造或构造地层复合性的占66%,纯地层或岩性(非背斜)为34%。

大多数盆地都有构造和地层两类油藏类型存在,但也有例外。有的盆地只发育非背斜圈闭,如西加前陆盆地(见本书前一部分),有的仅发育构造圈闭,如费尔干纳、滨里海及波斯湾……

在储层时代方面,非背斜圈闭在古生代地层中占有重要位置。在160个非背斜油(气)田中,古生代的占47%,中生代的31%,新生代的22%。

在古生代地层中的非背斜,按与不整合关系而言,分布在不整合面以下者居多数,而且主要与海西期不整合面有关。含有古生代不整合圈闭的盆地有美国的二叠、西内、俄罗斯的第聂伯-顿涅茨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

在油和气结构中,非背斜圈闭以含油为主,占75%,气田仅占12%,油气田占13%。

这些非背斜圈闭油(气)田常具有较低的含气饱和度,但有中等或较高的密度及非烃含量。

与背斜油气藏一样,非背斜油气田在规模方面,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据124个圈闭统计,巨型(可采储量>1亿吨)占11%;大型(0.3亿~1亿吨)29%;中型(0.1亿~0.3亿吨)24%;小型(<0.1亿吨)46%。大中型以上占64%。

据含油气性与不整合面的强度(储层裸露的时间长短)统计,间断时间超过40Ma的占44%,5~40Ma占24%,<5Ma占32%。显然,大而长的不整合间断反而有利于形成不整合圈闭。

“必须注意的是,在具有剥蚀强度大的不整合面以下的大多数圈闭中,都发现有大型油气藏”。作者认为这种现象是“……与原生油气的再分配及晚期二次油气生成有关”。

不整合油气田实例(巨型和大型油气田)

(1)美国前世界第一个大油田,东得克萨斯油田(不整合面之下)(图5-6)。

图5-6 东得克萨斯油田

(2)当前美国最大油气田——阿拉斯加北坡前陆盆地巴罗隆起上的普罗德霍湾油田(不整合面之下)(图5-7)。

(3)美国俄克拉何马城油田(不整合面之下)。

(4)加拿大最大的油砂矿阿萨巴斯卡地层不整合重要储集带(前陆隆起)(不整合面之下)(图5-8)。

图5-7 普罗德霍湾油田

(a)图引自Leighton,1992

图5-8 西加盆地阿尔伯达油砂矿及其相关地层剖面图

(5)东委内瑞拉前陆盆地南部隆起上的Orinoco重油带(不整合面之下)(图5-9)。

图5-9 Orinoco重油带

(据B.P.蒂索等,1989资料,有补充)

(6)海西不整合面之下的哈西迈萨乌德大油田(以寒武系砂岩为储层,三叠系盐层作盖层)及不整合面以上的储量达6万亿立方米的哈西鲁迈勒大气田(图5-10)。

(7)东西伯利亚文德系不整合面之下以里菲系作储层(碳酸盐岩溶蚀孔洞)的尤鲁布欣-扎霍姆油田(图5-11)。

(8)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的石炭系不整合面之下的陕北大气田(图5-12)。

图5-10 阿尔及利亚哈西-迈萨乌德油田剖面图

(据Шахноскии等,1999)

油田位于中生代(T)不整合面以下的寒武系砂岩中,油田本身是一个构造隆起的顶部,可采储量50亿吨,单井平均产量300~350m3,不整合面之上,是三叠系含盐泥质岩。图左的哈西-梅尔穹窿为一气田,储层为不整合面之上的三叠系,其下为受侵蚀的 —O。储量6×104亿m3

图5-11 东西伯利亚尤鲁布欣-扎霍姆油田

(据Шахноскии等,1999)

文德系不整合面之下的里菲系储层(碳酸盐岩溶蚀孔洞)(Pt2-3)顶部风化壳,其上角度不整合覆盖文德系(相当于震旦系)的泥质板岩和寒武系。该不整合面面积达8300km2,地质储量>100亿吨

图5-12 陕北(长庆)大气田

(据杨俊杰,1997)

储层是O1顶部风化壳,不整合之上的盖层是C2—3底部的铁铝质岩组,杨俊杰(1966)强调的圈闭条件是东部(上倾方向)“潜沟”中的C2—3

(9)澳大利亚吉普斯兰盆地中的渐新统不整合面之下哈利布特油田(图5-13)。

(10)冀中任丘油田、东营凹陷义和庄、金家油田及青海的冷湖3号油田(图5-14a、b)。

图5-13 澳大利亚哈利布特油田

这是一个真正的“潜山”。不整合面之上的渐新统以上地层与始新统大角度不整合,储层位于不整合面之下的始新统受削蚀地层的上倾顶部

图5-14a 金家油田(华北)

(据包茨等,1986)

由沙河街组(E3s)与馆陶组之间不整合及馆陶组底泥岩形成的不整合圈闭

图5-14b 冷湖3号油田

(据包茨等,1986)

储层是J2,倾角达48°~68°,盖层是倾角<20°~25°的古新统红层

(11)陕西铜川上石节煤矿坑道出油情况(1972)示意图(图5-15)。

图5-15 陕西铜川上石节煤矿坑道出油情况示意图

(一个不整合圈闭的最浅油藏)

印支期不整合面上属于J1f(富县组)的彩色粘土层,由于在出油点上,坑道越过煤层及不整合面深及T3y顶部,有大量油气涌出

石油地质类普通期刊

论闻沙龙、万方、知网等学术网站应该有石油等核心期刊信息,你可以找找看

最新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石油、天然气类1.石油勘探与开发2.石油学报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4.石油实验地质5.天然气工业6.石油化工7.石油物探8.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天然气地球科学10.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石油钻采工艺12.新疆石油地质13.测井技术14.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5.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6.钻采工艺17.油田化学18.石油钻探技术19.石油炼制与化工20.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1.特种油气藏22.石油机械2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钻井液与完井液25.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6.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7.油气田地面工程28.海相油气地质29.中国海上油气

《油气田地面工程》北大核心的

EI还是核心?EI没有快的核心的话,文章写的好的,《岩相古地理》快文章不好,《新疆石油地质》《断块油气藏》(今年已经不是核心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