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

全面质量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围绕建筑施工项日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本文围绕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其特点、过程等展开了分析,并就当前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 项目 质量管理 一、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一般地,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就建筑施工项目质量而言,其特点主要有: 1. 使用性 所谓使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规格、尺寸、保温、隔热、隔音、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结构性能,如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使用功能,如民用住宅要能满足居住的需要,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等。 2. 安全性 所谓安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一般地,工程的结构安全度、抗震、防火、耐火、放腐能力以及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 3. 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建筑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木和消耗的全部费用。 4. 可靠性 主要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一般地,工程不仅要求在竣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保证具有使用价值。 5. 环境适应性 从长远来看,建筑工程应该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相协调以及与周围己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与环境的协调,不仅能够更高地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最大效用。 二、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质量管理首先需要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实施全部的管理职能。通常,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包括如下方面: 1.质量目标 一般地,质量目标是与质员有关的、所追求或作为日的的事物。根据组织内的不同层次规定不同的质量月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质虽管理。质量日标是比较具体的,有着定量的要求。质量日标是可以预测的,可以充分借鉴以往的质童管理经验,并不断地进行持续改进。一般地,质量日标是按年度提出的在质量方面要达到的具体日标,有效满足确定的各种需要。 2. 质虽策划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相关质量目标的部分。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系列活动,是企业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质l迁职责之一。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对实现质量日标和要求所需要的各项活动和资源进行质员策划,并尽员系统化。 3. 质量保证 一般地,质虽保证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并对用户负责的部分。质员保证可以分为内部质址保证和外部质质量保证:内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使企业领导确信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活动,外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使用户确信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质址要求所进行的活动。从市场需要来看,为了使用户或相关方能够确信提供的产品、过程和体系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借助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并通过开展系统的活动来增强这种观念。 4.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并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需要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和形成的全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实施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环节中有关技术活动偏离规定要求的现象,并尽快使其恢复正常。同时,还要使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以及人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下,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5.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运行效率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企业应该不断进行质量改进,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总之,为了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可以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控制。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满足本企业管理的需要。 三、当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建筑施工准备阶段与现场施工阶段两个阶段。面对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现有的陷阱经验,大力实施创新,这是当务之急。 1.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问题 从建筑施工准备阶段而言,根据人员因素与材料因素,其问题主要有: 首先,人员因素方面表现为:项目经历学历不高,粗放式管理,缺少系统培训;后勤人员分工不明确,找不到责任人;汪汪往指派与业主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员担任项日经理,但工程管理经验不足。 其次,材料因素方面表现为:没有按照设计、业主或监理的要求进货,不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材料进场没有进行检验或匆忙检验,导致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材料保管不当,材料发生损失或变质,导致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材料使用不当,材料用量发生变更,导致材料用量和配合比不对等。 在现场施工阶段,根据人员因素、机械因素与方法因素等,可将其问题概括成: 其一,人员因素上,从总体上来看,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存在知识面窄、年龄老化、技术素质低等问题。由于工人队伍的技术素质与所承担的任务难以适应,导致了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表现为文化程度偏低,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工程技术单一,好呢难做到一专多能;技术等级较低,对新技术、新机械、新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二,机械因素上,在大部分施工企业,山于在施工机械的选用及组合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表现为:机械使用率不高,生产率低下;机群配置不强,联合运转效率不高;机械选用研究不够,机械性能不好等。 其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现质量通病的地方,往往是技术复杂程度不高的工程。对于技术难度较小的工程,公司和项日部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往往不够重视,有时不按施工图纸施工,有时不按施工规范施工,容易导致质量通病的出现。而且,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够,多数还是手工操作,工序之问的搭接不恰当,缺少工程控制,制度僵化,创新不足,导致质量通病屡禁不止,损害了业主和社会的利益。 2.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需要同时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功夫,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组建素质过硬的项目团队。对于项目经理的运用,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用人体制,实行竞争上岗,进行优胜劣汰。注重选拔程序、选拔方法和选拔对象,从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带动整个项目团队的活力。 其次,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考虑自身培养一定数量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特别是技术性强的工种,以保持技术的稳定,这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 再次,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必须真正地从源头抓起,全程控制材料质量。通过全程对材料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实体的质量。 第四,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为了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必须对机械配套、机械化作业方法、施工组织等做出周密系统的安排,确保相互之问的协调与配合。 最后,形成规范的施工控制方法。通过成熟的施工技术管理和制度,可以有效克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质量管理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敏.试论施工项日质里竹理的创新.浙江建筑,2007(3). [2] 王恩茂等.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模式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最近,有读者问我,开题报告怎么写,以下就由给大家介绍,并提供一篇开题报告范文,开始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可以参考。

一、毕业论文的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二、介绍课题的目的、意义。 即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研究课题,交代研究的价值。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三、介绍课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 即文献综述,主要说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关于这个课题前人曾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等。

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四、介绍本人研究的初步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难点,预期的结果等。 即说明自己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研究中主要根据什么理论、采用什么方法、取得什么成果等。 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如何安排,怎样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五、说明课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不仅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而且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六、列出参考文献。 最后要列出所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篇数以各校的规定为准。

七、听取导师评价。 在导师的评价后,再作必要的修改与补充,经导师最后认可后,就进入研究阶段,而后便可着手论文的写作。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视角

姓名: 刘某某

导师: 李某某

专业: 法学

年级: XX级

时间: 2014年10月22日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新中国成立至今,政治、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日新月异。与此同时,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未成年人犯罪突出。未成年人犯罪不仅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的严重冲突,而且更意味着社会化、文明化的挫败;不仅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干扰了经济建设和发展,也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品德不良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其一,刑事法学领域 :

(1)为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视角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犯罪问题的研究拓展新的思路。我国当前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犯罪学和刑法学两个学科内进行探讨。其中,犯罪学领域侧重于事前的社会预防和事中的治安预防;刑法学领域侧重于事后的刑罚预防。这些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外在的手段实现对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规制,而犯罪预防内在手段的运用,即借助思想道德意识的作用引导未成年人的行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展开分析,试图为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2)冲破思辨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任何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工具。犯罪是一“综合病症”,必须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犯罪问题进行剖析。刑事法学并非书斋里的学问,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我国的学者长期以来惯于思辨式的理论研究,缺少对犯罪问题进行实证考察。本文拟通过实证调查、个别访谈的方法,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态势、分析犯罪发生的原因,为犯罪预防的研究提供实证资料。

其二,政治学领域 :本研究除了在刑事法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学价值。我国未成年人有3亿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犯罪的发生,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有针对性地提出犯罪预防对策,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持续进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2、实践意义

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未成年人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视角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作系统解读,可以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献计献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建设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犯罪破坏社会和谐,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影响社会治安,更是关系到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和未来国民的素质,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非常。因此,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本文根据调查收集的资料,有针对性地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提出未成年人个人预防措施和社会治理对策。这些建议和对策,立足于我国实际,更加突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将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现状

未成年人犯罪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而言的。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自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非常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保持高度重视。1979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委所写的《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这为未成年人犯罪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为深入。尤其是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严重,其数量递增,而年龄递减,这一态势引起理论界的密切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不断升温。经过学者们多年的努力,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成果显著,相继有多部著作出版和多篇文章发表。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研究视域狭窄。 犯罪现象复杂多样,既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方面有关又与个人的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犯罪学研究必须运用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法学和社会学方面,缺乏从众多的学科领域出发进行深入研究。

2、研究内容缺乏创新性,研究选题过于集中。 笔者对近些年出版的未成年人犯罪著述和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发现,虽然有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很多,但论述内容相近,研究思路模式化。我们说,研究选题关注学术热点无可厚非,但应对同一问题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总的来看,目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犯罪学领域内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缺乏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的全面系统研究。虽然一些学者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犯罪预防问题有所涉及,但过于分散和零碎,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

3、研究方法以思辨和论证为主,欠缺实证研究。 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犯罪问题的研究,重思辨和论证而轻实证。康树华、周路、戴宜生等多位专家学者曾多次提出这个问题。 理论研究的对象——犯罪现象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脱离了实践的研究无异于空中楼阁。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但毕竟是凤毛麟角,而非主流。

(三)研究目的

1、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全面解读,为犯罪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预防等问题的系统梳理,弥补犯罪学理论研究上的不足。

3、通过对未成年犯罪预防问题进行全面考察,激发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进而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工作。

4、通过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剖析,设计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社会治理的方案,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献计献策。

(四)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查阅文献资料和购买图书资料等多种途径,为开题报告的撰写和论文的正式写作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其中,主要著作包括:

1、陆志谦、胡家福主编:《当代中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冯云翔、娄鸿雁著:《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许邦银、张晶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姬素兰等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董新臣主编:《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与防范 》,西苑出版社2000年版;

6、袁作喜、冯锐著:《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与防治》,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王亚东、鲍遂献主编:《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

8、康树华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犯罪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10、张小虎主编:《犯罪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李春雷、靳高风著:《犯罪预防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冯树梁著:《中外预防犯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鞠青著:《中国城市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模式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4、黄教珍、张停云著:《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和教育对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5、莫洪宪主编:《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16、[美]路易丝?谢利著:《犯罪与现代化》,何秉松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17、[意]龙勃罗梭著:《犯罪人论》,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8、沈壮海著:《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19、《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导读》编委会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0、苏宁著:《关注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鞠文灿主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陈永弟:《借鉴与参考——部分国家和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掠影》,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主要期刊文章参考资料 :

1、周运清、王培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个性结构与特征分析》,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第1期;

2、张旭:《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种整合性教育预防体系的建构理路》,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刘远山:《略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点及对策》,载《河北法学》2001年第4期;

4、席小华、秦卫平:《学校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载《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5、钱晖元:《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原因及对策》,载《江淮法治》2002年第10期;

6、王宇:《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与预防》,载《公安研究》2005年第9期;

7、狄小华:《社会转型期的未成年人犯罪与防控》,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8、全哲洙:《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4期;

9、任月勤:《试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载《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0、王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载《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4期;

11、罗志丹:《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4期;

12、贾怀忠:《学校、家庭、社会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载《教育革新》2006年第5期;

13、黄志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实施》,载《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

论文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导言部分主要是介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情况、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等。

正文部分共四章: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第三节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与趋势

第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解析

第一节 犯罪原因概述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析评

第三节 思想道德建设与未成年人犯罪

第三章 当前我国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思想道德因素分析

第一节 社会

第二节 学校

第三节 家庭

第四节 个体

第四章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治理措施

第三节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

结语部分从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出发,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这一现象,再次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多策并举、多措并举做好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工作。

三、论文写作安排(进程安排、待解决问题)

(一)写作进程安排 :

2014年7月——8月搜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014年9月——10月中旬撰写开题报告;

2014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开题报告;

2014年11月中旬——2015年2月下旬撰写毕业论文;

2015年3月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毕业论文;

2015年4月毕业论文定稿打印。

(二)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核心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入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其中,实证调查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这一研究要以多学科为基础,学科之间的整合也将是该研究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导师或论文指导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管理类论文开题报告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围绕建筑施工项日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本文围绕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其特点、过程等展开了分析,并就当前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 项目 质量管理 一、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一般地,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就建筑施工项目质量而言,其特点主要有: 1. 使用性 所谓使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规格、尺寸、保温、隔热、隔音、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结构性能,如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使用功能,如民用住宅要能满足居住的需要,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等。 2. 安全性 所谓安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一般地,工程的结构安全度、抗震、防火、耐火、放腐能力以及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 3. 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建筑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木和消耗的全部费用。 4. 可靠性 主要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一般地,工程不仅要求在竣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保证具有使用价值。 5. 环境适应性 从长远来看,建筑工程应该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相协调以及与周围己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与环境的协调,不仅能够更高地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最大效用。 二、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质量管理首先需要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实施全部的管理职能。通常,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包括如下方面: 1.质量目标 一般地,质量目标是与质员有关的、所追求或作为日的的事物。根据组织内的不同层次规定不同的质量月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质虽管理。质量日标是比较具体的,有着定量的要求。质量日标是可以预测的,可以充分借鉴以往的质童管理经验,并不断地进行持续改进。一般地,质量日标是按年度提出的在质量方面要达到的具体日标,有效满足确定的各种需要。 2. 质虽策划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相关质量目标的部分。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系列活动,是企业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质l迁职责之一。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对实现质量日标和要求所需要的各项活动和资源进行质员策划,并尽员系统化。 3. 质量保证 一般地,质虽保证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并对用户负责的部分。质员保证可以分为内部质址保证和外部质质量保证:内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使企业领导确信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活动,外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使用户确信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质址要求所进行的活动。从市场需要来看,为了使用户或相关方能够确信提供的产品、过程和体系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借助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并通过开展系统的活动来增强这种观念。 4.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并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需要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和形成的全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实施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环节中有关技术活动偏离规定要求的现象,并尽快使其恢复正常。同时,还要使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以及人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下,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5.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运行效率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企业应该不断进行质量改进,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总之,为了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可以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控制。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满足本企业管理的需要。 三、当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建筑施工准备阶段与现场施工阶段两个阶段。面对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现有的陷阱经验,大力实施创新,这是当务之急。 1.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问题 从建筑施工准备阶段而言,根据人员因素与材料因素,其问题主要有: 首先,人员因素方面表现为:项目经历学历不高,粗放式管理,缺少系统培训;后勤人员分工不明确,找不到责任人;汪汪往指派与业主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员担任项日经理,但工程管理经验不足。 其次,材料因素方面表现为:没有按照设计、业主或监理的要求进货,不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材料进场没有进行检验或匆忙检验,导致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材料保管不当,材料发生损失或变质,导致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材料使用不当,材料用量发生变更,导致材料用量和配合比不对等。 在现场施工阶段,根据人员因素、机械因素与方法因素等,可将其问题概括成: 其一,人员因素上,从总体上来看,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存在知识面窄、年龄老化、技术素质低等问题。由于工人队伍的技术素质与所承担的任务难以适应,导致了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表现为文化程度偏低,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工程技术单一,好呢难做到一专多能;技术等级较低,对新技术、新机械、新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二,机械因素上,在大部分施工企业,山于在施工机械的选用及组合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表现为:机械使用率不高,生产率低下;机群配置不强,联合运转效率不高;机械选用研究不够,机械性能不好等。 其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现质量通病的地方,往往是技术复杂程度不高的工程。对于技术难度较小的工程,公司和项日部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往往不够重视,有时不按施工图纸施工,有时不按施工规范施工,容易导致质量通病的出现。而且,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够,多数还是手工操作,工序之问的搭接不恰当,缺少工程控制,制度僵化,创新不足,导致质量通病屡禁不止,损害了业主和社会的利益。 2.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需要同时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功夫,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组建素质过硬的项目团队。对于项目经理的运用,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用人体制,实行竞争上岗,进行优胜劣汰。注重选拔程序、选拔方法和选拔对象,从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带动整个项目团队的活力。 其次,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考虑自身培养一定数量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特别是技术性强的工种,以保持技术的稳定,这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 再次,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必须真正地从源头抓起,全程控制材料质量。通过全程对材料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实体的质量。 第四,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为了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必须对机械配套、机械化作业方法、施工组织等做出周密系统的安排,确保相互之问的协调与配合。 最后,形成规范的施工控制方法。通过成熟的施工技术管理和制度,可以有效克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质量管理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敏.试论施工项日质里竹理的创新.浙江建筑,2007(3). [2] 王恩茂等.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模式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开题的,可以搬忙写一下,挺具体的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课题来源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低劣的工程质量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务院1984年《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精神,我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建立了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各地、各部门相继成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十几年来,这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目前的监督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暴露出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如:政府监督机构应在监督制度中扮演什么角色、第三方监督机构如何有效发挥其作用、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且易于执行等。因此,为保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健康发展,急需进一步探索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制度。作为一名从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十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笔者在开展监管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产生了不少想法,在此,有意利用相关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践和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新时期合理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笔者对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和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目的是寻求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新体制、新模式,为改革和完善政府监管职能提供依据。该课题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维护公众利益的需要。目前广州市,乃至我国在建设质量监督的管理、作用方面,还不能适应建筑业高速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还不能达到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和期望,“豆腐渣”工程时有出现,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损害了公众利益,影响了社会和谐。(2)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建设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成分发生了变化。单位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承包方式日趋多样化,由国有、集体经济成分,变为国有、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形式。二是建设工程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私人和外商投资越来越多。三是建设工程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四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原先的施工企业从人员到设备都是自己的,现在的人员通过劳务分包的形式解决,设备通过租赁的形式解决。五是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很多新技术在建设工程上得到了应用,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安全技术、劳动技能、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方面的新要求。六是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引发了新的危险因素,提出了新的质量控制要求。这些都要求加快监督工作改革进程,探索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有效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3)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建筑行业管理国际化的需要。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国际化接轨要求我们改变、完善现有模式,确立符合国际惯例、法治健全的游戏规则。二、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一)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在1984年以前,国内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领域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推进,以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作为标志,国内在该课题的研究与应用上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从我国建设工程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来看,受两种主流思想的影响较大。1、第一种思想是:强化政府职能,用“有形的手”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这种思想在1984年——2000年间起主导作用,在这一阶段,各级政府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国家相关政府统一制定相关监管条例和规定,由这些机构强制执行,政府的监管机构通过深入到建设工程的每一个工作细节来保证质量;在安全监督方面,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由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向施工队发放施工许可证,要求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专项安全整治活动。这种思想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2、第二种思想是:强调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立法职能,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这一思想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起主导作用。这种思想的主要观点是,转化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能,强调政府的立法职能和宏观管理职能,建立良性的市场机制,用市场力量对建设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督。这种思想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是:在建筑质量监管方面,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施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79号令),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要方式是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强制监督,主要内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主要手段是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二)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和成果 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政府监督管理是国际惯例,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较成熟,经济体制较完善,积累了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丰富经验,基本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建设工程质量,维护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的了解和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结合我国的国情,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监督管理水平,发达国家的监督管理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美国与德国不同,英国和法国不一样,但它们有共性和共同的特点。1、 管理思想发达国家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基于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一套高效的管理制度,以规范的法制化管理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其管理思想的实质有以下几点:①坚持“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质量责任思想,质量到位,责任到人,质量责任终身制。②建立和健全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法律和法规体系,规范建设工程的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保证工程质量。③重视质量观念的建立,使质量管理成为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自觉行为。政府通过立法和严格的执法检查监督来引导和规范各行为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④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管理的思想,尤其强调和重视对投资前期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⑤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三大体系:质量监督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以规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质量。2、管理模式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比较精简,管理集中,建立环境、交通、建筑集成化的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把制定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和建筑业质量管理的法规和监督执行作为主要任务,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质量管理监督的重点,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发挥社会上各种专业人士、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建设市场中的专业管理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审核和认可,授权或委托这些组织和机构,将相应的政府职能向民间和非官方机构转移。实行对专业人士教育培训、考核注册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直接监督管理。美国: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监督检查人员可以是建设主管官员,也可以是政府临时聘请或者委托业主聘请的、经政府认可的外部专业人员。监督检查严格,而且涉及面广,从设计图纸、建筑规范、消防防火、卫生环保、到抗震措施、残障人通道等,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过审核检查,任一项变更都必须经过批准并记录在案,每天的检查都是根据流程由电脑安排。对于大型项目如会展中心、体育馆等要派人专驻现场检查指导,特殊项目要请专家督促检查,专家检查后要签名盖章以示负责。通过严格的检查和层层严格地把关,从而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德国: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实行间接管理,主要采取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委托和授权,由国家认可的质监工程师组成的质量监督审查公司,代表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强制性监督审查,在工程质量检查中,对工程材料的检测,一般由承包商负责送到国家认可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法国:政府部门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而是主要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使建筑企业提高工程质量。法国实行强制性的工程保险制度,按照《建筑职责与保险》的规定,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均须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则要求每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质量检查公司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公司必须取得由政府相关委员会审批颁发的证书,并 2 至 3 年复审一次,质量检查公司在接受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任务后,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标阶段开始,直至工程竣工,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给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3、管理法规体系发达国家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立在严格、完善的法制基础上的,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1)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政府职能。政府管理不是站在企业的对立面,不是“领导”,而是“服务”,无论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国内建筑市场的管理,还是国外市场的开拓,无不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2)监督管理机构社会化,民营化,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的作用,以更科学、更客观、更专业的方法,组织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3)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对建设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预防和控制,实行风险管理,进行工程质量保险和担保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实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健康等目标的必要措施。(4)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研究基于控制论、信息论、价值工程理论等现代管理学理论之上的新的管理方法,增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性。(5)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针。质量的创造者是人,质量的控制者也是人。建设过程中主体和监督人员的素质是实现质量的核心,把对各层次人员培训评价作为有效落实质保体系的重要环节,高度重视建设主体和监督主体,质量人员的培训,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保证工程质量。三、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中质量与寿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方案,建立与应用项目法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分析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案例。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论述建设工程的概念及其特性,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概念及监督的主要内容;探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性;研究基于复杂性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3、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模式与借鉴查阅资料,分析论述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国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及手段,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思想和模式,并分别总结呈现美国、德国、法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分析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发达国家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启发。论文的主要框架如下: 第l章绪论 l.1 课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2.1 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2.2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中质量与寿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2.3项目法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2. 4 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3.1 建设工程的概念及其特性 3. 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概念及监督的主要内容3.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性3.4 基于复杂性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达国家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制与借鉴4.1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概况4.1.1 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4.1.2 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思想4.1.3 国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及手段4、2 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4、2、1美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4、2、2德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4、2、3法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4.3、发达国家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启发2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 4、3、1建立与广州实际相符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4、3、2完善处罚细则,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4、3、3规范质量监督行为,完善监督方法 4.4 本章小结第5章 质量监督实例分析5、1 某私有制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的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分析5、2 某国有企业办公楼的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分析 5、3 完善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意见5、3、1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发展方向及定位5、3、2改革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5、3、3对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建设工程项目建立不同的质量监督模式5、4 本章小结第6章 结论与展望四、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1、研究方案作为一名从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十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笔者在开展监管工作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产生了不少想法,与导师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并接受指导,确立研究课题,运用相关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践和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新时期合理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方法:阅读文献,数据统计分析,考察访谈,归纳综合,思考创新研究对象: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和改革实地访谈:工程师专家2名、技术人员2名、主管单位2名文献、资料、数据来源:数据库、图书馆、网络、科研机构、企业年鉴等2、研究步骤本研究在导师悉心指导下,进展比较顺利,基本步骤如下1、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2、查阅文献,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3、与导师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并接受指导,确立研究课题4、确定研究方法,寻找研究材料5、进行实地访谈和文献、资料、数据搜索收集6、阅读文献,统计分析,归纳综合,思考创新7、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8、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完善论文3、进度安排(1)2007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2)2008年5月完成论文写作交导师审查(3)6月根据导师意见修改定稿3、预期达到的目标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探索更有效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五、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预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主要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团难: 1、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收集、尤其是对国外现行建筑管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资料收集可能不够全面,分析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由于我国建筑业面临的很多问题,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自己水平有限、时间有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上存在能否全面合理的问题。 解决的主要措施: 1、多请教导师,得到导师的指导; 2、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多查、多阅读相关的资料。 3、利用自己从事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掌握的信息,多思考、多分析。 4、多向身边的同行学习,吸取一些实践中的有用的信息。六、主要参考文献:

谈论质量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的,可以搬忙写一下,挺具体的

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由于工程材料的质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并难以弥补和修复的,因此,工程中必须尽力避免发生此类问题,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质量监理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在我们的监理委托合同中有关材料监理的内容是相似的,即:*建筑cad网校*监理方有权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抽检,施工单位要在监理方的监督下,同时取样和试(化)验工作,监理方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当监理方的检验结果如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以监理方所提|建筑cad网校|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合同办事,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为依据,始终坚持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方独立抽、复检相结合,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以监理方的复检作为评定自检结果的标准,同时还坚持目测和检测相结合,抽检和监测相结合,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改变过去只有施工单位自检为准,而没有第三方监督管理的状况。这样可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二、明确材料监理程序,制定材料监理细则 作为国际惯例的建设监理制度引入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因此要在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过程中使参建各方明确监理工作的性质、方法以及监理工作程序。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个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材料监理规划和细则,明确材料监理程序(见附图l)。在材料监理细则中,明确材料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手段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等。在材料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则严格按材料监理规划、细则开展工作,使材料监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的轨道。 三、审核施工单位材料计划 材料监理工程师进场后,首先了解施工单位的材料总体计划,并审核其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材料总体计划与施工进度相干致。在此基础上,每月25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方提交下月的材料进场计划,包括进货品种、数量、生|建筑cad网校|产厂家等,材料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月进度计划予以审核,使材料进场计划符合工程进度要求。 四、材料采购的质量监理 由于最近建筑材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趋势,钢材、水泥两大材料尤为严重,因此,凡是对计划进场的材料,监理方都要会同施工单位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并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保书,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不能订购其产品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五、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七、课题的经费估算。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我肯定哈刻刻知道能力的大

生产质量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围绕建筑施工项日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本文围绕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其特点、过程等展开了分析,并就当前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 项目 质量管理 一、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一般地,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就建筑施工项目质量而言,其特点主要有: 1. 使用性 所谓使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规格、尺寸、保温、隔热、隔音、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结构性能,如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使用功能,如民用住宅要能满足居住的需要,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等。 2. 安全性 所谓安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一般地,工程的结构安全度、抗震、防火、耐火、放腐能力以及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 3. 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建筑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木和消耗的全部费用。 4. 可靠性 主要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一般地,工程不仅要求在竣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保证具有使用价值。 5. 环境适应性 从长远来看,建筑工程应该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相协调以及与周围己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与环境的协调,不仅能够更高地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最大效用。 二、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质量管理首先需要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实施全部的管理职能。通常,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包括如下方面: 1.质量目标 一般地,质量目标是与质员有关的、所追求或作为日的的事物。根据组织内的不同层次规定不同的质量月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质虽管理。质量日标是比较具体的,有着定量的要求。质量日标是可以预测的,可以充分借鉴以往的质童管理经验,并不断地进行持续改进。一般地,质量日标是按年度提出的在质量方面要达到的具体日标,有效满足确定的各种需要。 2. 质虽策划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相关质量目标的部分。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系列活动,是企业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质l迁职责之一。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对实现质量日标和要求所需要的各项活动和资源进行质员策划,并尽员系统化。 3. 质量保证 一般地,质虽保证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并对用户负责的部分。质员保证可以分为内部质址保证和外部质质量保证:内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使企业领导确信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活动,外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使用户确信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质址要求所进行的活动。从市场需要来看,为了使用户或相关方能够确信提供的产品、过程和体系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借助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并通过开展系统的活动来增强这种观念。 4.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并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需要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和形成的全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实施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环节中有关技术活动偏离规定要求的现象,并尽快使其恢复正常。同时,还要使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以及人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下,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5.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运行效率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企业应该不断进行质量改进,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总之,为了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可以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控制。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满足本企业管理的需要。 三、当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建筑施工准备阶段与现场施工阶段两个阶段。面对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现有的陷阱经验,大力实施创新,这是当务之急。 1.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问题 从建筑施工准备阶段而言,根据人员因素与材料因素,其问题主要有: 首先,人员因素方面表现为:项目经历学历不高,粗放式管理,缺少系统培训;后勤人员分工不明确,找不到责任人;汪汪往指派与业主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员担任项日经理,但工程管理经验不足。 其次,材料因素方面表现为:没有按照设计、业主或监理的要求进货,不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材料进场没有进行检验或匆忙检验,导致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材料保管不当,材料发生损失或变质,导致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材料使用不当,材料用量发生变更,导致材料用量和配合比不对等。 在现场施工阶段,根据人员因素、机械因素与方法因素等,可将其问题概括成: 其一,人员因素上,从总体上来看,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存在知识面窄、年龄老化、技术素质低等问题。由于工人队伍的技术素质与所承担的任务难以适应,导致了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表现为文化程度偏低,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工程技术单一,好呢难做到一专多能;技术等级较低,对新技术、新机械、新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二,机械因素上,在大部分施工企业,山于在施工机械的选用及组合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表现为:机械使用率不高,生产率低下;机群配置不强,联合运转效率不高;机械选用研究不够,机械性能不好等。 其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现质量通病的地方,往往是技术复杂程度不高的工程。对于技术难度较小的工程,公司和项日部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往往不够重视,有时不按施工图纸施工,有时不按施工规范施工,容易导致质量通病的出现。而且,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够,多数还是手工操作,工序之问的搭接不恰当,缺少工程控制,制度僵化,创新不足,导致质量通病屡禁不止,损害了业主和社会的利益。 2.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需要同时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功夫,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组建素质过硬的项目团队。对于项目经理的运用,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用人体制,实行竞争上岗,进行优胜劣汰。注重选拔程序、选拔方法和选拔对象,从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带动整个项目团队的活力。 其次,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考虑自身培养一定数量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特别是技术性强的工种,以保持技术的稳定,这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 再次,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必须真正地从源头抓起,全程控制材料质量。通过全程对材料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实体的质量。 第四,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为了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必须对机械配套、机械化作业方法、施工组织等做出周密系统的安排,确保相互之问的协调与配合。 最后,形成规范的施工控制方法。通过成熟的施工技术管理和制度,可以有效克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质量管理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敏.试论施工项日质里竹理的创新.浙江建筑,2007(3). [2] 王恩茂等.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模式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质量管理论文“质量”一词听起来并不陌生,至少我们知道在买衣服时会听到:“这衣服好不好呀”这样的话。尽管有些抽象,不像苹果、梨那样可以摸得着,看得见,但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质量就是一种产品,一件物品的好与坏。质量管理就是实施怎样的措施,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像我们这样的食品公司来说,质量是极其重要的。同样提起它的危险性来,可能我们这些员工会是最受益不过了,这将会给公司工人的损失将会无法估量的。向每个人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一件事情你能够一次做好,那你是一次做好呢,还是亡羊补牢呢?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选择前者,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不是贬斥别人,我也是这样,不是一直向着革命方向努力吗?歌词里不也是唱到“世间自有公道,付出自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说句实在话,如果一次就能做好,节约成本,公司是受益者,同时工人更是受益者。其实质都是在说明质量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无论是物品还是蔬菜、水果,食品都应该讲究的是质量管理,如何管理好质量,才是员工进步,公司进步的保证。我公司一直都很注重质量管理,在生产过程中一点都不敢疏忽,通过不断的质量总结,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及时的把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严格控制住,从而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肯定的讲:质量是维系整个公司的重要纽带。今后我们全体员工都应更加注重起来:1、我们要求每个员工都应首先保证个人卫生清洁无异物,他应该包括在进车间前和在车间生产过程中。2、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产品工艺要求生产,保证质量达到客户满意。3、要保证外包装袋、外包装箱上所有的标志清晰。因为它是很多客户和消费者签订该产品是否标准、合格的基本依据,尤其是有效期。4、严格控制异物,产品中一旦出现异物,消费者不仅会对改产品产生怀疑,更会对该公司产生想法,其后果是不想而知的。上述种种都说明:质量管理势在必行。质量在整个公司占据的地位,所以我们每一个员工都应重视起来。质量顾名思义,就是讲某种东西的品质与数量是否符合标准。质量就是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质量就是公司的生命。没有保证质量管理措施,就不会有更好的产品质量,没有好的产品质量就没有公司更美好的未来

施工质量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围绕建筑施工项日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本文围绕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其特点、过程等展开了分析,并就当前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 项目 质量管理 一、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一般地,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就建筑施工项目质量而言,其特点主要有: 1. 使用性 所谓使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规格、尺寸、保温、隔热、隔音、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结构性能,如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使用功能,如民用住宅要能满足居住的需要,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等。 2. 安全性 所谓安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一般地,工程的结构安全度、抗震、防火、耐火、放腐能力以及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 3. 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建筑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木和消耗的全部费用。 4. 可靠性 主要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一般地,工程不仅要求在竣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保证具有使用价值。 5. 环境适应性 从长远来看,建筑工程应该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相协调以及与周围己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与环境的协调,不仅能够更高地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最大效用。 二、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质量管理首先需要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实施全部的管理职能。通常,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包括如下方面: 1.质量目标 一般地,质量目标是与质员有关的、所追求或作为日的的事物。根据组织内的不同层次规定不同的质量月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质虽管理。质量日标是比较具体的,有着定量的要求。质量日标是可以预测的,可以充分借鉴以往的质童管理经验,并不断地进行持续改进。一般地,质量日标是按年度提出的在质量方面要达到的具体日标,有效满足确定的各种需要。 2. 质虽策划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相关质量目标的部分。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系列活动,是企业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质l迁职责之一。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对实现质量日标和要求所需要的各项活动和资源进行质员策划,并尽员系统化。 3. 质量保证 一般地,质虽保证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并对用户负责的部分。质员保证可以分为内部质址保证和外部质质量保证:内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使企业领导确信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活动,外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使用户确信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质址要求所进行的活动。从市场需要来看,为了使用户或相关方能够确信提供的产品、过程和体系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借助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并通过开展系统的活动来增强这种观念。 4.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并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需要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和形成的全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实施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环节中有关技术活动偏离规定要求的现象,并尽快使其恢复正常。同时,还要使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以及人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下,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5.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运行效率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企业应该不断进行质量改进,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总之,为了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可以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控制。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满足本企业管理的需要。 三、当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建筑施工准备阶段与现场施工阶段两个阶段。面对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现有的陷阱经验,大力实施创新,这是当务之急。 1.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问题 从建筑施工准备阶段而言,根据人员因素与材料因素,其问题主要有: 首先,人员因素方面表现为:项目经历学历不高,粗放式管理,缺少系统培训;后勤人员分工不明确,找不到责任人;汪汪往指派与业主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员担任项日经理,但工程管理经验不足。 其次,材料因素方面表现为:没有按照设计、业主或监理的要求进货,不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材料进场没有进行检验或匆忙检验,导致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材料保管不当,材料发生损失或变质,导致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材料使用不当,材料用量发生变更,导致材料用量和配合比不对等。 在现场施工阶段,根据人员因素、机械因素与方法因素等,可将其问题概括成: 其一,人员因素上,从总体上来看,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存在知识面窄、年龄老化、技术素质低等问题。由于工人队伍的技术素质与所承担的任务难以适应,导致了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表现为文化程度偏低,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工程技术单一,好呢难做到一专多能;技术等级较低,对新技术、新机械、新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二,机械因素上,在大部分施工企业,山于在施工机械的选用及组合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表现为:机械使用率不高,生产率低下;机群配置不强,联合运转效率不高;机械选用研究不够,机械性能不好等。 其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现质量通病的地方,往往是技术复杂程度不高的工程。对于技术难度较小的工程,公司和项日部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往往不够重视,有时不按施工图纸施工,有时不按施工规范施工,容易导致质量通病的出现。而且,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够,多数还是手工操作,工序之问的搭接不恰当,缺少工程控制,制度僵化,创新不足,导致质量通病屡禁不止,损害了业主和社会的利益。 2.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需要同时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功夫,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组建素质过硬的项目团队。对于项目经理的运用,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用人体制,实行竞争上岗,进行优胜劣汰。注重选拔程序、选拔方法和选拔对象,从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带动整个项目团队的活力。 其次,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考虑自身培养一定数量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特别是技术性强的工种,以保持技术的稳定,这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 再次,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必须真正地从源头抓起,全程控制材料质量。通过全程对材料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实体的质量。 第四,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为了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必须对机械配套、机械化作业方法、施工组织等做出周密系统的安排,确保相互之问的协调与配合。 最后,形成规范的施工控制方法。通过成熟的施工技术管理和制度,可以有效克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质量管理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敏.试论施工项日质里竹理的创新.浙江建筑,2007(3). [2] 王恩茂等.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模式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课题来源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低劣的工程质量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务院1984年《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精神,我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建立了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各地、各部门相继成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十几年来,这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目前的监督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暴露出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如:政府监督机构应在监督制度中扮演什么角色、第三方监督机构如何有效发挥其作用、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且易于执行等。因此,为保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健康发展,急需进一步探索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制度。作为一名从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十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笔者在开展监管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产生了不少想法,在此,有意利用相关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践和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新时期合理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笔者对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和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目的是寻求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新体制、新模式,为改革和完善政府监管职能提供依据。该课题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维护公众利益的需要。目前广州市,乃至我国在建设质量监督的管理、作用方面,还不能适应建筑业高速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还不能达到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和期望,“豆腐渣”工程时有出现,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损害了公众利益,影响了社会和谐。(2)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建设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成分发生了变化。单位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承包方式日趋多样化,由国有、集体经济成分,变为国有、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形式。二是建设工程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私人和外商投资越来越多。三是建设工程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四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原先的施工企业从人员到设备都是自己的,现在的人员通过劳务分包的形式解决,设备通过租赁的形式解决。五是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很多新技术在建设工程上得到了应用,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安全技术、劳动技能、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方面的新要求。六是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引发了新的危险因素,提出了新的质量控制要求。这些都要求加快监督工作改革进程,探索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有效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3)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建筑行业管理国际化的需要。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国际化接轨要求我们改变、完善现有模式,确立符合国际惯例、法治健全的游戏规则。二、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一)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在1984年以前,国内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领域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推进,以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作为标志,国内在该课题的研究与应用上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从我国建设工程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来看,受两种主流思想的影响较大。1、第一种思想是:强化政府职能,用“有形的手”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这种思想在1984年——2000年间起主导作用,在这一阶段,各级政府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国家相关政府统一制定相关监管条例和规定,由这些机构强制执行,政府的监管机构通过深入到建设工程的每一个工作细节来保证质量;在安全监督方面,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由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向施工队发放施工许可证,要求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专项安全整治活动。这种思想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2、第二种思想是:强调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立法职能,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这一思想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起主导作用。这种思想的主要观点是,转化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能,强调政府的立法职能和宏观管理职能,建立良性的市场机制,用市场力量对建设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督。这种思想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是:在建筑质量监管方面,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施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79号令),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要方式是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强制监督,主要内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主要手段是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二)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和成果 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政府监督管理是国际惯例,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较成熟,经济体制较完善,积累了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丰富经验,基本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建设工程质量,维护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的了解和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结合我国的国情,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监督管理水平,发达国家的监督管理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美国与德国不同,英国和法国不一样,但它们有共性和共同的特点。1、 管理思想发达国家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基于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一套高效的管理制度,以规范的法制化管理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其管理思想的实质有以下几点:①坚持“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质量责任思想,质量到位,责任到人,质量责任终身制。②建立和健全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法律和法规体系,规范建设工程的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保证工程质量。③重视质量观念的建立,使质量管理成为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自觉行为。政府通过立法和严格的执法检查监督来引导和规范各行为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④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管理的思想,尤其强调和重视对投资前期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⑤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三大体系:质量监督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以规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质量。2、管理模式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比较精简,管理集中,建立环境、交通、建筑集成化的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把制定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和建筑业质量管理的法规和监督执行作为主要任务,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质量管理监督的重点,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发挥社会上各种专业人士、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建设市场中的专业管理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审核和认可,授权或委托这些组织和机构,将相应的政府职能向民间和非官方机构转移。实行对专业人士教育培训、考核注册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直接监督管理。美国: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监督检查人员可以是建设主管官员,也可以是政府临时聘请或者委托业主聘请的、经政府认可的外部专业人员。监督检查严格,而且涉及面广,从设计图纸、建筑规范、消防防火、卫生环保、到抗震措施、残障人通道等,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过审核检查,任一项变更都必须经过批准并记录在案,每天的检查都是根据流程由电脑安排。对于大型项目如会展中心、体育馆等要派人专驻现场检查指导,特殊项目要请专家督促检查,专家检查后要签名盖章以示负责。通过严格的检查和层层严格地把关,从而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德国: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实行间接管理,主要采取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委托和授权,由国家认可的质监工程师组成的质量监督审查公司,代表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强制性监督审查,在工程质量检查中,对工程材料的检测,一般由承包商负责送到国家认可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法国:政府部门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而是主要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使建筑企业提高工程质量。法国实行强制性的工程保险制度,按照《建筑职责与保险》的规定,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均须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则要求每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质量检查公司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公司必须取得由政府相关委员会审批颁发的证书,并 2 至 3 年复审一次,质量检查公司在接受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任务后,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标阶段开始,直至工程竣工,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给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3、管理法规体系发达国家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立在严格、完善的法制基础上的,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1)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政府职能。政府管理不是站在企业的对立面,不是“领导”,而是“服务”,无论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国内建筑市场的管理,还是国外市场的开拓,无不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2)监督管理机构社会化,民营化,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的作用,以更科学、更客观、更专业的方法,组织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3)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对建设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预防和控制,实行风险管理,进行工程质量保险和担保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实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健康等目标的必要措施。(4)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研究基于控制论、信息论、价值工程理论等现代管理学理论之上的新的管理方法,增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性。(5)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针。质量的创造者是人,质量的控制者也是人。建设过程中主体和监督人员的素质是实现质量的核心,把对各层次人员培训评价作为有效落实质保体系的重要环节,高度重视建设主体和监督主体,质量人员的培训,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保证工程质量。三、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中质量与寿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方案,建立与应用项目法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分析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案例。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论述建设工程的概念及其特性,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概念及监督的主要内容;探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性;研究基于复杂性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3、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模式与借鉴查阅资料,分析论述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国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及手段,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思想和模式,并分别总结呈现美国、德国、法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分析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发达国家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启发。论文的主要框架如下: 第l章绪论 l.1 课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2.1 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2.2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中质量与寿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2.3项目法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2. 4 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3.1 建设工程的概念及其特性 3. 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概念及监督的主要内容3.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性3.4 基于复杂性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达国家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制与借鉴4.1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概况4.1.1 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4.1.2 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思想4.1.3 国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及手段4、2 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4、2、1美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4、2、2德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4、2、3法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4.3、发达国家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启发2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 4、3、1建立与广州实际相符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4、3、2完善处罚细则,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4、3、3规范质量监督行为,完善监督方法 4.4 本章小结第5章 质量监督实例分析5、1 某私有制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的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分析5、2 某国有企业办公楼的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分析 5、3 完善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意见5、3、1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发展方向及定位5、3、2改革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5、3、3对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建设工程项目建立不同的质量监督模式5、4 本章小结第6章 结论与展望四、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1、研究方案作为一名从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十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笔者在开展监管工作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产生了不少想法,与导师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并接受指导,确立研究课题,运用相关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践和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新时期合理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方法:阅读文献,数据统计分析,考察访谈,归纳综合,思考创新研究对象: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和改革实地访谈:工程师专家2名、技术人员2名、主管单位2名文献、资料、数据来源:数据库、图书馆、网络、科研机构、企业年鉴等2、研究步骤本研究在导师悉心指导下,进展比较顺利,基本步骤如下1、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2、查阅文献,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3、与导师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并接受指导,确立研究课题4、确定研究方法,寻找研究材料5、进行实地访谈和文献、资料、数据搜索收集6、阅读文献,统计分析,归纳综合,思考创新7、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8、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完善论文3、进度安排(1)2007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2)2008年5月完成论文写作交导师审查(3)6月根据导师意见修改定稿3、预期达到的目标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探索更有效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五、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预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主要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团难: 1、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收集、尤其是对国外现行建筑管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资料收集可能不够全面,分析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由于我国建筑业面临的很多问题,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自己水平有限、时间有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上存在能否全面合理的问题。 解决的主要措施: 1、多请教导师,得到导师的指导; 2、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多查、多阅读相关的资料。 3、利用自己从事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掌握的信息,多思考、多分析。 4、多向身边的同行学习,吸取一些实践中的有用的信息。六、主要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开题报告

建筑施工开题报告大家会写吗?下面我整理了建筑施工开题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分析了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及维护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包括提高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思想认识、严格落实设备管理及维护的各项制度、明确职责并提高管理维护人员素质、加强施工现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优化管理维护体系并注重动态管理维护,进一步提升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水平。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及维护

引言

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为保证施工进度,施工过程中就有必要采用机械设备。同时,为促进机械设备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强设备管理及维护是十分必要的。影响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及维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施工现场条件、管理维护人员、管理维护制度等。随着公路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提高管理维护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目前施工单位注重管理维护工作,但由于相关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一些工作人员管理维护责任意识淡薄,导致管理维护仍然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从而预防施工机械设备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不必要损失,确保施工进度,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效益。

1、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及维护常见问题

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能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性能,实现对质量和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并促进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水平的提升,推动各项制度措施有效落实,提高管理维护人员责任意识。还可以将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出现不必要损失,保证施工进度,促进公路工程质量的提升。

1.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施工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市场拓展、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方面。对机械设备管理维护重视程度不够,未能结合具体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维护措施,管理维护制度没有严格落实,相应的资金、设备管理维护的投入不足,管理维护人员较少,制约施工建设顺利进行,还可能给公路施工带来不必要损失。此外,尽管公路工程监督工作在保证施工安全、提高设备性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问题与不足。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没有对管理维护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详细规定,没有明确管理维护的地位,尚未完全确定其职能,没有清晰认识其作用,导致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

1.2管理维护措施没有落实

虽然公路施工单位普遍建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制度,明确管理维护的目标、流程和相关工作人员职责。但由于管理维护人员责任意识淡薄,没有严格落实这些制度措施,施工中也未能采取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方法,难以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不利于提高管理维护水平。此外,机械设备故障防范工作不到位。一些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时,没有严格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机械设备操作,预防性养护不足,日常巡视和维护不足,施工现场管理维护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制约机械设备性能的有效发挥。

1.3设备管理及维护方面的不足

为保证公路施工安全,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维护,落实管理及维护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管理维护制度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但这些制度未能有效落实,面临不少问题,机械设备管理维护工作面临更多问题和更严峻的挑战。例如,施工单位的业务竞争越来越激励,随着管理维护制度的建立,施工单位数量越来越多,它们之间的业务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不得不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以便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促进自身发展,有可能忽视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但一些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缺乏、实际经验不够,业务素质不高,不认真履行职责,影响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水平的提升。

2、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及维护的完善建议

为有效应对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及维护的不足,结合公路工程施工建设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

2.1提高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思想认识

施工单位和相关领导应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加强该项工作对推动施工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意义。并制定和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措施,在资金、人员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提高管理维护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2.2严格落实设备管理及维护的各项制度

结合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健全机械设备管理维护的各项制度措施,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推动管理维护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还要明确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职责,严格落实管理维护各项制度措施,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将制度有效落到实处,促进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水平不断提升,使机械设备综合性能得到最佳发挥。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合理摆放,满足施工需要。重视各种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应用,掌握设备运营基本情况,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效果。加强机械设备检查工作,开展现场巡视和检查,及时排除存在的隐患,促进机械设备综合性能得到最佳发挥。

2.3明确职责并提高管理维护人员素质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检查和巡视施工机械设备,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检查工作,掌握设备运营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缺陷,使机械设备更好地运营和发挥作用。为此,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应该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对保证公路施工工作安全有序进行,促进员工遵守管理维护各项规定,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公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落实管理维护的各项措施: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维护人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公路施工管理维护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进行机械设备管理维护工作。加强管理维护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队伍,为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水平提供保障。注重施工人员培训,使他们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操作,预防故障发生。

2.4加强施工现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注重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备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缺陷。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各项制度措施。事实上,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根据这些问题与挑战,结合公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应该提高思想认识,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性能和工作状态。加强公路施工现场巡视和检测,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巡视,做好施工机械设备日常巡视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性能和运营状态,有利于保证施工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建立并落实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措施,及时排除存在的各种隐患,促进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水平提升。

2.5优化管理维护体系并注重动态管理维护

例如,优化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体系,对管理维护现状进行全面掌握,明确管理维护任务。改进管理维护方案,明确管理维护组织职能,完善相应的报告机制,提前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现场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安全事故预控能力,有效预防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进行机械设备动态管理与维护,加强现场基本情况调查,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动态管理维护是十分必要的。建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数据库,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相关数据资料,为健全和完善管理维护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水平提供有效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3、结语

文章主要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措施进行研究,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工程的方方面面。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做好管理维护工作,重视管理维护措施的有效应用。然而,目前还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和完善。例如建立管理维护预警机制,实施动态管理维护等,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将其应用到管理维护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水平。

参考文献:

[1]曹琳.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及维护常见问题[J].汽车维修,2015(2):2-3.

[2]张清江.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与维护探讨[J].江西建材,2016(3):202-203.

[3]曹明辉.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J].建筑机械技术与管理,2011(3):145-47.

[4]刘义丰,滕居根.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6):119-120.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背景(含文献综述)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水平地不断提高,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建筑给排水的进程也日益加快,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即初创阶段。二、室内给排水阶段即反思阶段。三、建筑给排水阶段即发展阶段。

随着城市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兴建和拟建许多十层以上的民用公共建筑以及居民住宅。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它对供水水量、水压和对供水的安全程度以及对排水的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因此,高层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给水工程在设计、施工及材料设备选择等方面,都比一般室内给排水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一般多层建筑和低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比,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但因高层建筑层数多、建筑高度大、建筑功能广、建筑结构复杂,以及所受外界条件的限制等,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无论是在技术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了低层建筑物的给水排水工程的范畴,并且有以下一些特点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备的使用人数多,瞬时的给水量和排水流量靠的水源,以及经济合理的给水排水系统形式,并妥善处理排水管道的通气问题,以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排水通畅和维护管理方便。下面就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给水系统及热水系统中的静水压力很大,为保证管道及配件免受破坏,必须对给水系统和热水系统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加设减压设备以及中间和屋顶水箱,使系统运行完好。

高层建筑的功能复杂,失火可能性大,失火后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及扑救困难。为此,必须设置安全可靠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满足各类消防的要求,而且消防给水的设计应“立足自救”,方可保证及时扑灭火灾,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高层建筑对防噪声、防震等要求较高,但室内管道及设备种类繁多、管线长、噪声源和震源多,必须考虑管道的防震、防沉降、防噪声、防水锤、防管道伸缩变位、防压力过高等措施。以保证管道不漏水,不损坏建筑结构及装饰,不影响周围环境,使系统安全运行。

1.1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法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法也有了不少的改进和更新。

1.1.1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

首先,对适用于高层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的研究,一直不断地在进行。经验法,概率法,平方根法等计算方法不断地被修正和改进。用科学的概率法取代现在仍在使用的平方根法,研究人员在此方面进行了不少尝试。

其次,变频恒压调速供水技术日益成熟,加上减压阀的使用,改善了原来高层建筑“水箱一水泵联合供水”和“水箱减压”方法中出现的“水质二次污染”和“水箱占用大量建筑面积”的状况,同时也达到了节能效果。再次,在贮水方面,合建水箱的设计方式己越来越少的被采用,取而代之的是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分建的设计方式,其中,生活水池也大多倾向于采用不锈钢板等组合式水箱。

1.1.2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

首先,因为高层建筑的消防特点是“立足于自救”,因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更加受到重视,新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己于2001年7月颁布执行。新的规范对设置场所危险等级、设计基本参数、管道水力计算等方面都作出了一些调整。这些调整都是注入了广大设计人员近年来工作研究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以及借签了国外工程设计经验的结果。

其次,消火栓给水系统也在变频分级供水方面进行的有益的尝试和应用。另外,为保障高层建筑火灾初期消防水压及水量而设计的稳高压系统,先从上海地区得到应用,然后逐步在各地推广开来,其计算及设计手段逐渐成熟,乃至有人建议将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单独列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区别原有的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和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1.1.3 高层建筑排水

排水的输送已不限于重力流和压力流,虹吸流出现在压力(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排水塑料管的噪声防治问题上,或采用改变水流状态的方法、或采用改变管道结构型式、或兼用两种方式,都有一定效果。

1.2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也迅猛发展,各项工程设计内容丰富。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1.2.1 给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高层建筑给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用水量计算,给水方式的确定,管道设备的布置,管道的水力计算及室内所需水压的计算,水池、水箱的容积确定和构造尺寸确定,水泵的流量、扬程及型号的确定,管道设备的材料及型号的选用,施工图的绘制和施工要求。

1.2.2 室内消防设计的主要内容

高层建筑室内消防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现已不让采用),蒸汽灭火系统,烟雾灭火系统等。以水作为灭火剂的主要有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又分:闭式系统(有湿式、干式、预作用、重复启闭预作用四种系统),雨淋系统,水幕系统,自动喷水一泡沫联用系统。其中闭式系统中的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最为常用。

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包括消防用水量的确定:消防给水方式确定:消防栓的位置、消防栓的个数和型号确定;消防水池、水箱的容积确定;消防管道的水力计算及消防水压的计算;消防水泵的流量、扬程、型号和稳压系统的确定;消防控制系统的确定: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施工图绘制及施工要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包括:方案确定;供水方式确定:喷头布置;喷头型号的确定;管网水力计算;报警阀、水流指示器的选型;自喷水泵的流量、扬程、型号和稳压系统的确定;自动控制系统的确定;自喷系统的施工图绘制及施工要求.

1.2.3 排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高层建筑排水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排水体制的确定,排水方案的确定,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及排水通气系统的计算,卫生设备的选型及布置,局部污水处理,构筑物的选型,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确定,排水管材的定型,排水系统施工图的绘制和施工要求。

1.3 高层建筑中的给水排水系统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3.1 排水通气技术

主要目的是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逸,达到透气的作用;防止排水系统中出现水封的负压虹吸及正压喷溅现象,确保空气的循环;保持排水迅速通畅、安静。在我国已建立了可适应不同建筑标准、不同要求的五级标准,即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专业通气立管、环行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等。通气阀是一种减少伸顶通气,替代专用通气管系具有通气功能的阀件,采用优质塑料和橡胶制作。

1.3.2 自动喷水灭火技术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以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主逐步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过渡的原则。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规模工业建筑发展,加强了自动喷水灭火技术的应用。自动喷水喷头除了设置在容易起火部位、疏散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外,还扩大设置在火灾蔓延通道,不易发现火灾、不易扑救火灾部位和需淋水降温保护等场所,使火灾扑救更及时、更迅速。这也是我国消防给水系统设置标准和发达国家逐步接轨的重大举措。在高层建筑中对玻璃幕墙,中庭回廊,自动扶梯开口部位和普通防火卷帘处,采取了喷头加密的方式来替代水幕。在高架仓库内引进了国外的大水滴喷头、ESFR喷头,把喷水灭火从“控火”引入以“灭火”为目的。并且在建筑高度超100m的高层建筑,其消防也有了相应的措施,如设置避难层、避难区和屋顶设直升飞机停机坪等,与此相配套的也有相应的消防给水设施。

1.4 总结

住宅给排水系统看似简单,但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工程设计人员,着技术、安全、经济性原则,在实践中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要求。

二、毕业设计(论文)方案介绍(主要内容)

丽水市益达大厦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设计的给水排水及消防施工图的设计和编制,扩初设计说明书和各系统计算书;外文翻译。

本工程的特点是集办公、酒店、商业和地下车库为一体的高层建筑。地下一层为汽车库、水池和泵房、配电用房、热交换机房、风机房等。一层设商业入口,一层至二层为商业,三层为大空间办公会议室。四层至十五层为酒店式办公楼。

本建筑的给水排水和消防系统的特点是占地平面积小,即基地不大,但喷淋、消火栓、热水都需设计。本建筑功能复杂,地下停车场、商业用房、大空间办公用房、酒店式办公房均具有消防要求高的特点。整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按照中危险级控制设计,并选择设备。喷头布置间距可分别按照中危险二级和中危险一级进行。

本设计拟采用分区给水方式,采用水泵并联式分区给水,三层以下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四层至十五层采用水泵并联式分区给水给水方式,其中四至九层,十至十五层各为一区,并且为上行下给式给水。热水供水方式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用机械全循环管网进行循环,分区与给水分区一致。本建筑的排水采用污废分流式,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分别收集后排入市政管网。屋面的雨水采用重力式雨水排水系统。室外设独立的雨水排水系统。雨水就近排至市政雨水管网。本设计的消防系统较为复杂,室外的消防用水由市政管网供给。室外设有水泵接合器。从地下一层至顶层均设自动喷淋系统,并设置喷淋泵自动喷淋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按地下室一层到七层,八层到十五层各为一区。消火栓系统为不分区消火栓给水系统,并且设置高位水箱。本建筑内还配备灭火器,按中危险级配置灭火器。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增长编.建筑给排水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56~65

[2] 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

[3] 李金星.张大荣. 给水排水工程识图与施工.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87~92

[4] 谢水波.袁玉梅编. 建筑给水排水与消防工程.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2~45

[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 S1(下)?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2?p65-312

[6] 黄晓家.建筑给水排水几个问题的思考.给水排水,1999年, 13(8):43~46

[7] 钱维生?《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有关章节

[8]《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9] 赵锂.住宅建筑热水系统的设计,给水排水, 2005年,53~56

[10]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有关章节

[11] 刘文镔. 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 第一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