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新媒体与文化的小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新媒体与文化的小论文题目

我是雷锋不用谢!

1.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变2.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研究3.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4.新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的融合研究5.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作用研究6.新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研究7.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实践研究8.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社会影响研究9.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影响研究10.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政治影响研究

学术堂整理了一些新颖并好写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网络大电影的题材类型研究2、手机媒体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3、自媒体如何避免虚假新闻4、VR技术为传统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5、传统媒体客户端“失连”重接和盈利解困6、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文化的传播7、电视社交互动:发展脉络与演进特征8、自媒体品牌构建的传播策略9、社交媒体时代“长尾”自媒体的营销10、基于SNA的北京政务微博信息共享分析11、从CIS视角看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12、智能推荐:传媒大数据应用的突破点13、农业信息的移动网络出版现状与策略14、纯网综艺兴起原因探析15、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大电影

据学术堂了解,流行文化的内容有很多,流行音乐就是其中一方面。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Music翻译过来的。按照汉语词语表面去理解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以下是流行音乐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流行音乐主旋律提取技术综述2、民族音乐市场化发展研究3、音乐教育视域下扬州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4、网络时代流行音乐文化特点浅析5、论新媒体时代流行音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6、流行音乐专业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7、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传播效果研究8、古韵焕新生——21世纪琵琶艺术的创新9、论民族乐器在当代音乐中的应用与发展10、外国流行音乐对我国电视音乐节目的影响11、音乐中的中国现代白话诗文之先声12、中国摇滚音乐节的流行表征与流行原因13、闽东畲族民歌"福宁调”音乐形态探析14、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流行音乐引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5、当代高校学生审美探究--以流行音乐为例16、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碰撞与融合

论文题目新媒体与跨文化交流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传播的新媒体支撑着全球性的商业传媒系统,进而推进市场的全球化、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新媒体已成为克服跨文化交流诸多障碍的重要途径之一,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1.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从个人层面来讲,跨文化交流的参与者都有交流动机和欲望不强的问题,人们总是习惯接触自己所熟知的东西,这样能获得安全感,而对于陌生的、具有冒险性质的行为,大多数人会采取远观的态度,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尤其明显。比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喜欢和自己同一国家和民族的人交流;因为语言沟通、交流的知识不够,交流的技巧欠缺等等,不愿意或者羞于与异国和异族人交谈,这样就形成了跨文化交流的壁垒。即使有了交往,中国人常以群体主义为自身的交流准则,而西方却是以个人主义为准则,在日常的谈话中可能会造成一些误会、冲突等。总之,因为跨文化交流归根结底就是人的交流,而人和人的差异又是无处不在甚至是巨大的,因此,个人能力的有限性是跨文化交流的最主要障碍。2.场景的制约。我们知道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制约交流的因素有交流双方的状态、道具、舞台等。这些因素引申到跨文化交流的情景中,体现为跨国交流的双方在其中一方的国境内交流,与在第三国交流,其互动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因为各国的文化是不同的,因此有着独有的交流方式,跨文化交流只有符合具体国家的交流模式、习惯,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避免误会和冲突。3.历史传统的壁垒。这一点可以被视为广义上的文化制约。对于处于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中的人来说,历史设置出了一个可预测的世界,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知晓来龙去脉,熟悉交流中所隐含的内容。但是对于这一历史背景之外的人来说,历史文化就是一道壁垒,他们不了解、不熟知,因此便有了理解和交流上的障碍。新媒体克服跨文化交流障碍的优势1.新媒体可以增强交流者的动机。通过互联网和陌生人聊天,很多在真实生活中不习惯这样做的人也乐意为之,它为人们提供了交流、宣泄苦闷,分享快乐的渠道,人们不会认为这是一种骚扰行为。网络聊天行为在今天蓬勃扩散,究其原因,是因为网络聊天通过文字交流,可以不受其他现实因素的干扰,有助于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实现心灵释放的自由无拘束。也正因为这一点,现实生活中很多内向、孤僻、沉默的人,在网络上却能自由、随意、充分地表达内心想法。2.可以获取更多用以交流的知识。互联网可以提供给人们大量知识性的信息,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好的渠道,例如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借助新媒体就可以很好地消解。可以利用便携式电子词典,互联网上的很多在线语言翻译,以及有些电信公司提供的翻译服务。还可以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实现远程、交互式的语言学习,获得个性化的教育,让语言学习更方便快捷。由此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即使是更深层次的不同文化之间的观念的差异,同样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更多的了解。比如旅游,这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旅游之前,在互联网上搜索目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礼仪、土产小吃等信息,了解去过那里的人们的旅游攻略,当地居民的建议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获取的信息既多又新,而且更真实。对于旅行者提前了解目的地的文化状况,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有很大帮助。3.丰富交流的技巧。人们除可以在网络上了解相关的人际交往技巧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促进技巧的运用和提高。如上文所述的网络聊天、实时信息服务这样的新媒体方式对于跨文化交流者的帮助。再比如数字电视的运用,可以更方便地制作、存储众多画面清晰的节目,用户也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即时对传播者的内容作出反馈,从而促进节目制作者进一步改良。再比如,在电脑特技发达的今天,可以很逼真地制作出一些历史、文化场景,《阿凡达》里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让观众感觉身临其境。这种技术同样可广泛地应用于广告制作等方面。通过数字技术,视听的各种元素被流畅地结合在一起,能够让接收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价值理念。4.淡化场景的差异。传播学者梅罗维茨在其代表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指出,媒介的变化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电子媒介重新组织了社会环境并削弱了物质场所(自然场所)对场景的重要性,使人们的经验和行为不再受其所处场地的限制,也不受哪些人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限制。①这种理论在新媒体研究中同样适用,在过去,地理原因使人们产生聚合的效应,而现在,互联网会使在一段时间同时在线的人们感觉到默契,这正是新媒体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新媒体,不同环境中的人被纳入同一片虚拟的空间。新媒体造成的虚拟空间是交流者主动加入的,而且这一空间容许匿名,这就在更大程度上给予人们自由表达的权利,也就拥有了一个能够轻松表达、坦诚交流的空间。同时,也淡化了历史传统的差异。②网络的时空特性还消解了人们由于时空差异而产生的交流障碍。新媒体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方式跨文化交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会越来越多地扮演着跨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但就目前来看,它的功能和特性等由于技术问题还未被充分发挥出来。但我们仍可以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进行,就以旅游为例来分析。传统的旅游是实地旅游,旅游者亲自到达旅游目的地,展开亲身的体验。但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去世界各地虚拟旅游,模拟实景,构建出一个虚拟旅游环境,几乎是身临其境般地游览。还可以利用电子旅游杂志在互联网上旅游,一本电子旅游杂志很可能是某个著名旅游景点的专题,借助各种声、光、色等技术条件立体全面地展示旅游景点的状况,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等,这些因素可以很逼真地在互联网上显示出来。在这种条件下,网络使用者可以虚拟为主人公,在精心制作的三维立体空间内进行旅游观赏活动,体验异国风情、美味佳肴,当然也可以亲自去异国他乡进行实地体验,这样不同文化的交流可以在虚拟与现实中分别进行,也可以在某个时间进行二者的结合,彼此促进,这样就提高了跨文化交流的效果,带来文化的融合。除了旅游这种方式之外,跨文化交流体现在互联网上的内容还可以是在线出版等。这为不同文化间的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同创造了很好的途径,获取他国的文化产品,了解其文化状况,还可以在不同文化间创造快捷方便的信息通道,中国人就可以和外国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双方也可以进行更全面的接触。新媒体是不断变化的,未来的新媒体将发展出更多的形态,未来的跨文化交流也将更为深入和成熟,以开放、融合为特征的新媒体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将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往往出现文化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原因是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双方对彼此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跨文化交际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跨国公司的建立、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都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可能。未来世界将更加开放,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将更加频繁。

关键词:国际贸易;跨文化交际;新趋势

引言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跨国公司的建立、国际贸易不断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因为交易的原因不得不频繁来往。但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往往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熏陶影响,使得交流起来难免因为各种原因而困难重重。在国际贸易中,各项活动都涉及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问题,而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交流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发展。为了解决各国人民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交流障碍,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变得越发必要。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在国际贸易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商务活动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内容就是来自不同国家,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的活动。在国际贸易交流中往往会因为语言差异而导致谈判失败。非语言交际是指除了语言之外的方式表达或传递的信息,如情感、肢体动作等。因为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从小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信仰的影响,情感表达方式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跨文化交际对开拓国际市场的影响

因为跨国公司将分支公司设立在国外,这就需要在不同的国家开拓市场。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国情,开拓市场的要求也不同。这时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便派上了用场。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国情、国民生活习惯和需求,才能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国家的市场进行调查,有利于跨国公司市场的开拓。相反,如果因为国情的不同,盲目按照本国国情进行市场开拓,往往会造成公司亏损的情况。例如,一家女装生产企业想要在阿拉伯建立分公司,该企业不仅需要在服装设计上下工夫,设计出样式新颖、适合大部分女性接受的样式之外,还要考虑阿拉伯地区女性的地位较低,在阿拉伯地区女性穿衣打扮不能太过暴露。如果在该地区销售比基尼等暴露的女装,那结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在国际贸易市场开拓方面的影响。

2.跨文化交际对国际贸易合作的影响

(1)在语言交际上,任何商谈都需要通过语言才能进行。但是各国语言之间的差异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巨大的语言差异导致合同签订失败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商务会谈过程中,第一次见面自我介绍时,应连名带姓一起介绍。如在美国,一个叫“MarryWhite”的人,如果在国际贸易中,所有贸易成员在第一见面时相互介绍,其他人不熟悉的时候应称呼她(他)“Miss.White”或“Mr.White”,等到熟悉了之后才能直接叫名字“Marry”。而这些名字的组成对每个国家的人习惯往往不同。中国人就很少有人只称呼姓而不称呼名字。

(2)在行为习惯上,每个国家的人由于从小受到本国文化背景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例如,对德国人来说,严谨是他们做事必须遵循的法则。而对天生浪漫的法国人来说,及时行乐是他们的追求。曾经有一个德国人和法国人在餐桌上谈生意,德国人坚持认为应先谈完生意再吃饭,而法国人却认为应先吃完饭再谈生意。

(3)在肢体动作上,不同国家的人在初次见面相互介绍时,表现出不同的习惯。例如,中国人通过握手表示友好,日本人用鞠躬表示友好。仅仅知道握手或鞠躬所表示的意思是不够的,握手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例如,美国人在握手时力道较大,而英国的绅士行为决定了其握手是温柔的,中国人握手讲究眼睛要正视对方,持续几秒钟,然后手要象征性的晃动几下。

3.跨文化交际对跨国公司管理的影响

不同国家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而这些小的习惯往往会影响整个公司的管理问题。例如,西方人对头衔社会等级的在意程度较低,在日常交往或介绍时,西方人一般只介绍自己的姓名,别人对其称呼也只需要称呼姓名即可。而东方人恰恰相反,等级制度森严。与东方人打交道时,除了介绍姓名之外,还要介绍职位头衔,如总经理、董事长等,以示尊重。另外,在平时的称呼中一般也要加上头衔,否则可能会导致不愉快的情况发生。因此,在跨国公司里要制定一套让全体员工都遵守的管理方法,并且不让每个人觉得为难,必须要对来自每个国家的员工进行深入了解,这就涉及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的未来发展变化和趋势

1.跨文化交际的方式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文明的发展,各国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这就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未来跨文化交际的方式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1)跨国公司仍然是是跨文化交流最有利的环境,未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建立起来,使得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深入。

(2)跨文化交际也不仅仅只限于跨国公司的环境下。随着现代化文明程度的提高,各国学者相互交流也成了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以前闭关锁国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了很多。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改革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更多的学者出国留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前来我国学习。

(3)随着科技的进步,跨文化交际已不仅仅局限于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视频电话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视频进行商务会谈,对世界贸易也有逐渐倾向于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进行交流合作。这也是跨文化交际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这种方式的跨文化交际方便了交易双方,节约了在会见的在途时间。

2.跨文化交际的范围更广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交际应用范围最广的就是国际贸易商务合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下,商务合作将仍然是跨文化交际最为重要的场合之一。但是,随着各项科技的发展和需要,跨文化交际也将在更多方面产生需要。

(1)学术交流方面。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每一种文化都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随着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发展交流生的现象也日渐频繁。为了学术交流的需要,学者们愿意不远千里去异国他乡求取真知,为跨文化交际拓宽了发展范围。

(2)医学帮助。医学是现代人们十分重要的一种科学文化。随着各项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各国的医学水平也不断提高,各项医学实验的成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福音。随着各国医学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在医学领域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各国的专家可以因为一项手术而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合作。

3.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更深

目前,各国人民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还处于较浅的层次,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不够深入。但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各国之间往来日益密切,各国人民的跨文化交际内容也将更加深入。来自异国的人可更深程度地接触到本国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语言交流层面。

结论

跨国公司的建立、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都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可能。未来世界将更加开放,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将更加频繁。为了减少因为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而导致的各国人民之间交流不顺的情况发生,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成了重中之重。目前,因语言差异而导致国际贸易难以进行的案例仍然存在。我们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的发展现状和在国际贸易背景下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预测了未来跨文化交际发展的新趋势,以期为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指明道路。

参考文献:

[1]谭盛凤,白志武.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在科技史上的应用———从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谈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97-200.

[2]胡文仲.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J].外国语,2010(6):28-32.

[3]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5):323-327.

[4]冯焕红.跨文化交际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4(9Z):142-143.

[5]韩晓蕙.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以高校英语教师为考察维度[J].外语学刊,2014(3):106-110

摘要:

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一方面,让学生融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帮助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开拓思路,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应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沟通态度,以适应跨文化交际潮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英语教学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

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理论,并设置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多种,能够开发跨文化交际必然成为外语教学界当前主题的中心。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是分不开的。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特别是外语的应用和发展自己的能力,跨文化的沟通。跨文化的外语教学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80年代中期,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制定统一的课程,编写了系统的教材。 1987年9月,全国举行了第一次CET。在此基础上,1989年1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大学英语考试。这对全国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改革的深入和开放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外交流逐步扩大和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对于中国学生,词汇和语法可以读,可以应付考试,但在跨文化沟通的问题上经常发生。这些必须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提高,以解决和改善。

毫无疑问,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主要障碍除了语言本身,还要从文化背景入手,因为许多语言现象的解释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由被动的学习语言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应用语言知识。因此,在相应的大学英语运用灵活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语言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性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英语教学应包括以下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运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们在从事英语教学活动中,无论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或“学习为中心”,不仅是语言学习,掌握教学规律,而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

1、词汇解释的含义为基础,与词的文化内涵相结合

词汇是用来解释语言的基本单位,国家文化的概念是一种参考,它是最脆弱的文化渗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往往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为了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英语,在英语教学和文化方面的指导方面,应通过文化差异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的差异,逐步培养文化意识。例如,在一些常识的语言文字是一种恭维,但在另一种语言可能是贬义。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集体主义,相互依存,因此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西方,是负面,消极的意义。相反资产阶级,野心,在中国人有一定的负面内涵,但它对于西方人是一种恭维。关于“宣传”,英语词典定义为“政治团体影响的信息公开传播,往往夸大甚至虚假信息。”然而,这两个不同的字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贬义的赞美,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色。所以,当我们说,促销产品,使用产品的推广,而非产品的宣传。

2、课文讲解,以语篇分析为主,语言点讲解为辅

日常教学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讲解课文时,如果不知道语法,不讲语言点(通常是复杂的,难以理解的句子),翻译不是造句,学生经常难以理解。心理语言学家通过调查发现,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与儿童学习母语是不同的。成人环境,认知等因素在学习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可以破坏,成人总是下意识地学会了更多的语言和母语。成年学生,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适应中国学生的习惯,而是在于要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的认知方式(学习第二语言)。因此,教学中要解释的文字以及话语分析,应根据文本体裁(叙事,描述,说明,议论等),作者是如何开始的文章(通过什么手段,在附着力的章节和收敛),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主要思想),为目的所使用的文字和语气等等。这些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作者写作方法,和思维习惯,以及讲英语是很有帮助的。至于语言点讲解,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向教师提供一些帮助。我相信,如果不以课文讲解,以语篇分析为主,即使老师可以说明一个简单的句子或到相应的翻译几个句子,也达不到让学生理解的要求。

3、注重中西文化差异的讲解

由于在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自身特点的影响下,这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在寒暄上的差异。中国人在路上遇见熟人,会说“吃了吗”,西方人往往以为中国朋友要邀请他吃饭。而事实上在中国文化中这句话只是一个普通的寒暄语,相当于在英文“How are you”。社会语言学家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什么样的话,并正式邀请的口头语言的使用,有什么区别。他们发现,正式邀请要远远超过具体的客气话。一般情况下需要邀请时的交谈包括时间,地点,如:“星期六晚上在某餐厅吃饭”,这是一个明确的邀请。再次,在沟通不同主题的选择。年龄,收入,婚姻状况,体重等问题,在西方的隐私,似乎谈论这些问题是不适当的,将被视为个人隐私的冒犯。在中国文化,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是互相关心。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语音,语法和句子结构的错误,如第三人不带S动词,单数和复数名词误用,甚至不完整的句子结构等,往往不影响沟通的行为。但文化错误,非母语在不适当的言语行为的无意识实施下,往往产生误导,甚至伤害对方的感情,尊严等等。因此,教师应穿插在教学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些解释,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习俗,更要尽量减少或避免文化差异和沟通失败的结果。

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一方面,让学生融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帮助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开拓思路,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应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沟通态度,以适应跨文化交际潮流。

参考文献

1、中西习俗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实例分析吴锋针绥化师专学报2003-03-30

关于新媒体的小论文题目

创新问题,我知道更完整的说明了

新媒体论文题目可以来源于新媒体的研究领域,如社交媒体、网络传播、网络文化、网络社会学、网络政治学等,也可以来源于其他相关领域,如新闻传播、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新媒体论文题目可以从多方面确定,例如:分析新媒体技术发展史,研究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探讨新媒体技术如何加强文化交流,研究新媒体技术对政府服务质量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论文题目灵感来源的方向。

你去知网上看撒 上面好多论文的

新媒体与道德的论文题目

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秩序,照顾学生生活,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 教育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也学会做人。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班主任德育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班主任德育论文题目参考

1、当好“孩子王”--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2、德育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与实践

3、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

4、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5、关于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的探讨

6、基于幸福教育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 方法 与策略

7、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初探

8、论班主任对小学生德育所肩负的责任

9、论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0、论小学班主任加强德育的有效途径

11、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论

12、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13、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14、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15、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16、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17、浅析如何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18、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19、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

20、浅议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21、试论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2、谈德育教育和 安全教育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23、谈农村小学班主任之德育工作

24、探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如何展开

25、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26、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后进学生转化之我见

27、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把爱随身携带

28、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探讨

29、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及 措施

30、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讨

31、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32、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永远在路上

33、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34、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德育体会

35、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探析

36、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初步探索

37、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

38、小学英语班主任的德育教学

39、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漫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

40、也谈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41、用大爱做小事--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42、优化班级管理落实德育教育--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43、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调查

44、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发挥好班主任的作用

45、走进心灵打开心结--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

大学德育论文题目

[1]金陵女子大学德育活动研究——以校刊为中心的考察

[2]浅析如何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德育作用

[3]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体系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科技大学德育实践为例

[4]大学德育工作中美育机制的审视与构建

[5]大学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6]明理念 重德育——小学课堂带给大学课堂的一点思考

[7]先秦儒学德育思想在当代大学德育中的应用

[8]立德树人背景下大学理工科作业德育功能探究

[9]智慧德育展新篇,生态文明显特色——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天娇校区)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10]道德教育升华路径探究

[11]浅析大学诚信教育的德育模式

[12]大学生德育教育与中华 传统 文化 的融合

[13]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衔接问题研究

[14]新时代大学德育功能的伦理省思

[15]大学教育中课程德育的战略定位与实现策略

[16]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优化策略研究

[17]民法基本原则对培养大学生素养的价值浅析

[18]以“药物设计学”为例浅谈德育教育在大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的渗透

[19]全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符号认同”的德育生成阐释

[20]科尔伯格视域下的中学思品课与大学思政课德育内容衔接研究

[21]实现大学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思考

[22]研究生党支部德育功能的理论蕴含与实践路径——以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23]中医文化对高等中医院校德育工作的启示和探索——以山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24]高校德育工作品牌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以辽宁科技大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工作品牌为例

[25]大学文化景观的再审视——来自教育学的视角

[26]大学生 社会实践 的德育功能实现研究——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足记”社会实践活动为例

[27]商科类院校商务课程中的德育实践探索——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营销入门》课程为例

[28]大学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路径探析

[29]简论高职 语文教材 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对实施德育教育的价值——以李金平主编《大学语文读写说》为例

[30]德育视阈下大学国学教育 反思 与路径塑建

[31]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功能探究——以上海理工大学空手道协会(社长)为例

[32]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主体维度探析

[33]大学英语课堂中德育的渗透研究与实践

[34]大学红色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德育教育功能探析

[35]新时代大学德育实现路径探析

[36]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社团的德育功能探究——以山西师范大学“236爱心社”为例

[37]国学融入大学德育的实施路径探析

[38]德育视角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39]高校德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沂蒙文化教育探析——以临沂大学为例

[40]闲暇德育——大学德育的新维度

[41]新中国成立7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历史阶段划分

[42]书院德性教育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

[43]德育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新认知

[44]浅析新时代下以大学语文渗透高职德育教育及职业能力培养

[45]《大学》的德育思想对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46]人文关怀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47]《大学》修齐治平之道与高校德育路径探索

[48]古释奠礼观照下的当代大学仪式:德育价值传承与融合创新

[49]“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物理课程中德育元素的挖掘与融合

[50]立德育人背景下高校团组织建设探索——以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院为例

[51]校园中的熟人道德与陌生人道德

[52]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研究

[53]立足区域文化精神的地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讨

[54]高职大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策略及其实践——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55]教化与文化:传统大学德育的时代面向

[56]应用型大学视阈下高校德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57]“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建筑类高校德育建设探析

[58]服务与批判:新时期高校“公共知识分子”的德育使命研究——基于大学史的检视

[59]打通大学诗教与德育的通道——微时代网络诗教的德育路径探索

[60]新媒体形势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班主任德育论文题目

1、初一新学生德育教育几个新问题的探讨及其解决思路

2、班主任工作管理与考核实践研究

3、新时期主题班会,家访,家长会形式探索

4、教育信念: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

5、班主任管理的新趋势:引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6、班主任管理风格对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影响

7、网络德育活动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8、转型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认知

9、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尊重的新内涵

10、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教育的重要性

11、教师合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2、班主任专业化:班集体建设的关键

13、提升班主任专业化的有效探索

14、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15、提升德育师资队伍人文素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6、全员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研究

17、学校心理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18、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

19、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0、学校心理团训的尝试与反思

21、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的研究

22、大众传媒,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及对策研究

23、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24、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及其避免

2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26、智慧型班主任专业发展策略

27、德育与学校网络生活切入点的研究与实践

28、浅谈班主任教育“违纪”学生的基本原则

29、沟通的技巧--成功班主任的关键

30、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实践与探索

31、走向“教师德育专业化”之德育实务模块 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

32、实现和谐--走出班级“制度化”管理的困惑

33、信自己 信未来--主题班会设计案例

34、打造班主任专业发展带头人

35、保障班主任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

36、教育中严中有爱的思考--班主任管理工作

37、等待能够创造奇迹--浅谈班主任的育人观

38、注重情感因素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39、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

40、班主任专业化初论

4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 报告 --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42、问题 儿童 ?缺陷儿童?异常儿童?--千余名教师视角中的父母离异学生

43、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

44、班主任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作用和 操作系统

45、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探讨过程

46、精神关怀: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

47、试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特性

48、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49、关于加强中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50、高校学生党员担任助理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1班主任德育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2021德育答辩论文范文6篇

★ 2021德育答辩论文范文6篇(2)

★ 2021年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6篇

★ 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6篇

★ 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6篇(2)

★ 2021年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6篇

★ 2021年老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 2021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最新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范文2021

★ 2021德育答辩论文范文6篇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的要求:

1、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2、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3、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4、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扩展资料: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的题目参考:

1、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

2、试论“媒介殖民主义”。

3、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

4、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5、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

6、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

7、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

8、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9、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

10、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11、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

12、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

13、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

15、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

16、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

可参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选题如下: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建设研究——以拼多多为例。

新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形象的定学号姓名位与塑造为例——以 XX市为例新媒体时代Vlog新闻的影响力。

当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转变后——定制化交互所带来的语言表达的变化新媒体传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企业危机公关管理研究———以马蜂窝旅游网为例网络综艺与传统综艺对比研究——以《火星情报局》与《天天向上》为例自媒体发展的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以抖音为例。

浅析民俗文化纪录片的纪实性和艺术性——以《敦煌》为例。

针对 IP 产品的沉浸式VR影像设计与应用——以盲盒公仔《嫌疑人》为例。

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反转的原因——以"榆林孕妇坠楼事件"为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暴力的社会效应与思考。

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一定把握的内容,这样写的时候不至于一头雾水。

2、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后,通过关键词全面搜集研究课题的相关资料文献,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选题范围不能过大,最好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4、切忌空和泛。如果题目的观念模糊、研究方向不清晰就会导致论文的研究缺乏指导和依据,无法得出明晰的结论,更谈不上实践指导作用了,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价值和意义。

5、要避开有争议性的选题。在选题时一定要避开具有争议性或者发展方向还不明朗的选题,因为这些选题的参考文献较少,所以极有可能会存在很多主观性的内容,而这有悖于学术论文的严谨和客观。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如何定题目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 1. 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2. 试论“媒介殖民主义”3. 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4. 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5. 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6. 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7. 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8. 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9. 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10. 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11. 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12. 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13.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 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15. 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16. 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17. 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18.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19. 试论余华的《活着》 20. 试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21. 大众传媒与“少年作家”诞生与生长22. 试论小说与其改编的电视剧间的互动关系23. 试论受众对传媒的需求24. 试析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25. 试论手机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26. 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的保障状况27. 试论传播媒介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8. 媒介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世界29. 职业记者的危机——互联网络、手机对记者职业的影响30. 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 试析“易中天现象”32. 浅析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33.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34.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35.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36.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37.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38.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39.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40.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41.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42.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二 1.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2. 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3. 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4. 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5. “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6. 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7. 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8. 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9. 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10. 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11. 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12. 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13. 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14. 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15. 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16. 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17. 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18. 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进行分析)19. 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20. 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21. 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22. 论表达自由的限制23. 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24.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25.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26. 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27.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28.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29. 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30.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31. 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32.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33. 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34.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35. 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36.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37.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38.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39. 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40. 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41. 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42. 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43. 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44.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45. “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 三1. 报纸版面设计趋势分析2. “厚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 “厚报”的产生与发展4.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崛起5. 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6. 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7. 中英新闻标题比较8. 论编辑思维9. 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解析10. 论新闻图片的作用11. 论报纸头版的新功能12. 论新闻标题的特点13.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14. 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15. 论传统报纸的走向16. 论编辑的素质要求17. 《重庆时报》的版面分析18. 论新闻策划19. 论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20. 报纸专栏分析21. 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22. 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23. 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24.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25. 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26. 论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导向27. 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28. 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29. 论编辑的人文情怀3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31. 都市报的“同质化”分析32. 论新闻的世俗化33. 对当前新闻教育的思考34. 论网络媒体中编辑的角色变化35. 新闻的“软化”现象思辨36. 论媒介品牌的建立及注意的问题37. 论传媒的影响力38. 论传媒的公信力39. 论传媒的涵化功能40. 解读施拉姆的“受众信息选择公式”41.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42. 论新闻编辑的境界43. 论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44. 论民生新闻报道现状45. 论精确新闻报道46.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47. 论媒介素养48. 新闻评论现状分析49. 论新闻编辑理念50. 电视产业的困境解析51. 报业生存现状分析52. 论媒介产品走向媒介商品的变化53. 论新媒体变革编辑方式54. 论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55. 论新媒体变革传统媒体56. 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走向57. 论传媒整合发展58. 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59. 论网络新闻编辑策划60. 从美国成立新媒体部队看美国对信息自由流动的威胁 四1. 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2. 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3. 新闻语言特征论4. 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5. 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6. 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7. 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8. (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9. 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10. 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11. 新闻风格论12. 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13.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14. 现代中国新闻流派初探15. 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16. 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17. 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18. 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19. 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20. 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21. 新闻中的美学规则22. 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23. 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24. 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25. 新闻价值论26. 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27. 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 ——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28. 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29. 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30. 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31. 论新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32. 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33. 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34. 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35. 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36. 现代传播学论37. 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38.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39.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40.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41.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42.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43.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44.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45.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46.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47.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五1. 传播效果浅论2. 略论传播效果的提高3. 传播效果评价4. 博客管理初探5. 中西采访技巧比较6. 中西新闻价值观比较7. 中西电视谈话节目比较8.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9. 外国电视节目的借鉴与改进10.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11. 广告的文化策略12. 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13. 中国电视广告20年概论14. 广告创意论15. 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16. 新闻写作的创意17.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焦虑18.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19. 从突然公司事件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20. 新闻出版“气功热”反思21. 民生新闻与社会和谐22. 浅论突发事件报道23. 社会和谐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24.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新闻25. 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播26. 社会和谐与社会新闻27. 新闻报道与社会和谐28. 隐性采访浅论29. 独家报道浅论30. 都市报的现状与发展31. 中外动漫产生比较32. 动漫创新初探33. 法制新闻中的隐性采访34. 新闻采访中的新闻侵权行为35. 批评报道与新闻侵权36.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新闻报道37.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新闻38. 浅论网络传播39. 网络传播与社会和谐40. 短信传播浅论41. 新闻媒体传播比较 您的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有什么要求呢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新媒体广告小论文题目

新媒体论文题目可以从多方面确定,例如:分析新媒体技术发展史,研究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探讨新媒体技术如何加强文化交流,研究新媒体技术对政府服务质量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论文题目灵感来源的方向。

新媒体论文题目可以来源于新媒体的研究领域,如社交媒体、网络传播、网络文化、网络社会学、网络政治学等,也可以来源于其他相关领域,如新闻传播、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1.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变2.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研究3.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4.新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的融合研究5.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作用研究6.新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研究7.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实践研究8.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社会影响研究9.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影响研究10.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政治影响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