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国家学术年会论文集被录用

发布时间:

国家学术年会论文集被录用

如果您的论文被国际TC录用,这将为您的职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在学术界,发表论文是评估学术成就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您的论文能够被国际TC录用,这意味着您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得到了认可,这将有益于您未来的学术职业发展。在工业界,具有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背景也将是您竞争力的优势之一。然而,论文被国际TC录用不是直接与薪资挂钩的因素。薪资通常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您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所在领域、公司规模等。所以,除了在学术上获得认可外,您还需要在其他方面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薪资待遇。

一般来说,论文被国际TC(Top Conference)录用可以提高应聘者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增加找工作的机会和薪资水平。然而具体的年薪水平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学历背景、所在地区、行业发展状况等等。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字。同时,国际TC的录用也并非是找工作的唯一评判标准,还需要综合考虑应聘者的技能、项目经验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中国测绘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历史建筑综合测绘规范》(T/CS2022)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历史建筑综合测绘规范》(T/CS2022)是由中国测绘学会发布的一部历史建筑综合测绘规范,旨在指导历史建筑综合测绘工作,保护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提高历史建筑综合测绘质量。该规范规定了历史建筑综合测绘的基本原则、测绘要求、测绘方法、测绘结果处理等内容。

1. 碱金属盐(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等):这些化合物能够提高溶液中的离子强度,有利于氯化钠的结晶。2. 聚羧酸类聚合物(如聚丙烯酸、聚乙烯酸等):这些分子具有缔合到晶体表面的能力,可以控制晶体的生长方向,从而影响晶体的形态。3. 有机胺类化合物(如乙二胺、三乙矿等):这些分子能够与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减少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从而促进氯化钠的结晶。4. 硅酸盐类化合物(如硅酸钠、硅酸钾等):这些化合物能够促进氯化钠晶体的形成,并使晶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形态形貌。5. 磷酸盐类化合物(如磷酸二氢钠、磷酸三氢钠等):这些分子可以与氯化钠结晶中的杂质离子结合,促进纯度的提高,同时还可以促进晶体的形态控制。

历史建筑综合测绘规范(T/CS2022)是中国国家标准,是指导历史建筑综合测绘工作的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历史建筑综合测绘的测绘任务、基本原则、技术方法、测绘成果规范等方面,旨在确保历史建筑综合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科学依据。该标准由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和发布。

学术年会论文集引用格式

国际会议里的论文属于论文集,格式如下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文献标注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国标GB/T 7714-2005上的举例:[1]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出版者不详],1990.[2]ROSENTHALL E M.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University of Montreal,1961[C].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3.[3]GANZHA V G,MAYR E W,VOROZHTSOV E V. Computer algebra in scientific computing:CASC 2000: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Workshop on Computer Algebra in Scientific Computing,Samarkand,October 5-9,2000[C].Berlin: Springer,c2000.

其实国际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不是统一的,每个会议官网上都会提供标准的论文模板,要按照这个论文模板的参考文献格式来弄。一般你去会议官网的''paper submission"栏目下面,就会提供论文模板。如果还是不懂,建议你百度搜下“EI学术会议中心”,里面有很多关于EI会议的知识和学习资料,包括了常见的EI会议论文模板,可以去下下来参考下。

全国刑法学术年会论文集

在公开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在CSSC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1)要件挑选原则与犯罪主体《政治与法律》1988年第4期(2)对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质疑《现代法学》1988年第5期(3)试论收容教养 《劳改劳教理论研究》1989年第1期(4)犯罪的动机与目的新探《江西法学》1989年第4期(5)刑法上的“国家工作人员”质疑《法制月刊》1989年第10期(6)玩忽职守罪的主体再认识《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7)经济法规中的刑事责任初探 《武汉学刊》1990年第5期(8)论法官的职业道德 《江汉论坛》1991年第6期(9)武汉市涉外经济法规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习与实践》1991年第12期(10)论收容教养制度《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11)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中权利观比较《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12)职务犯罪辨析 《社会科学家》1992年第6期(13)论职务犯罪的概念和本质《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14)论犯罪的动机与目的 《山东法学》1993年第3期(15)玩忽职守罪的主观罪过新探《中央检察官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16)论犯罪的动机与目的的关系 《江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17)论主观恶性《政治与法律》1993年第4期(18)论量刑的根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家》1993年第5期(19)我国科技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深圳法制报》1993年10月26日(20)量刑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武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21)罪刑相适应原则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法学评论》1994年第2期(22)论量刑的刑罚经济原则 《法律科学》1994年第3期(23)量刑情节的立法完善 《人民司法》1995年第4期(24)论一案中多种情节并存时量刑的综合平衡《法律适用》1995年第5期(25)论多种量刑情节的适用《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1期(26)完善刑法中量刑规定的立法构想《现代法学》1996年第2期(获全国法院系统学术研讨会二等奖)(27)论受贿罪的主体 《法律适用》1996年第2期(28)刑事诉讼法系列讲座(共三十篇)《海南日报》1996年6月-11月(29)王英汉流氓集团案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出版(30)论死刑缓期执行的适用 《人民司法》1996年第11期(31)量刑失衡与矫正对策 《开放时代》1997年1期(32)鼓励自首立功,明确从轻处罚 《广东法制报》1997年5月12日(33)为何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取代反革命罪《广东法制报》1997年6月2日(34)广州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对策 《广州法制报》,1997年4月15日(35)论刑法中从重、从轻、减轻、免刑的适用,《中央检察官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36)对刑法基本原则的理性思考,《开放时代》1997年第5期(37)穗港两地刑事司法协助探讨,《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38)粤港两地司法协助探讨, 《开放时代》1998年第3期(39)论刑事责任的根据内部的关系及特征,《中国刑事法》1998年第6期(40)珠江三角洲:反商业间谍在行动,《当代地方科技》1998年第6期(41)澳门法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模式展望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42)关于澳门法制建设问题的思考, 《特区与港澳经济》1999年第12期近十年(2004年至今)发表的论文:(43)犯罪概念的哲学思考 《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CSSCI)被《中国法学精粹系列丛书》之一的《中国刑法学精粹》(2005年卷)收录(44)犯罪客体新论 《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CSSCI)被《中国法学精粹系列丛书》之一的《中国刑法学精粹》(2005年卷)收录(45)论我国缓刑的立法完善与司法对策 《现代法学》2004年第2期(CSSCI)(46)论量刑的平衡 《人民司法》2004年第4期(47)论量刑中的减轻处罚与免除处罚 《人民司法》2004年第8期(48)合同罪若干问题探究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49)论计算机犯罪的几个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50)论合同罪 《经济师》 2004年第12期(51) 论缓刑保证金制度的设立 《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52)论量刑原则的重构 《法学评论》 2005年第1期 (CSSCI)(53)挪用公款罪的几个实务问题探究 《人民司法》2005年第4期(54)农村法庭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55)重刑主义不利于长治久安《检察日报》2005年6月14日理论版(56)对重刑主义的反思 《法律适用》2005年第8期(57)重刑主义的理性思考 《中国刑法学年会论文集》(2005年)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58)我国缓刑制度的反思与重构《马克昌教授八十华诞祝贺文集》,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59)一宗离奇“奸尸”案引发的刑法学思考《当代检察官》2006年第10期(60)恶意逃避债务的刑法规制 《暨南学报》2007年第1期 (CSSCI)(61)和谐社会建设与刑罚轻缓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62)刑法中的人格问题初探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3期(CSSCI)(63)人格刑法视角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64)赌博罪的司法困境及出路 《法律适用》2007年第11期(65)让刑法闪耀人性的光芒 《同舟共济》2007年第6期(66)刑事政策视野下的人格刑法理论解读《中国刑事政策报告》2008年第三辑(67)论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畸高薪酬的司法介入 《法治论坛》2008年第10辑( 68)人格理论对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启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69)论人格刑法理论在我国的引入,《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6期(70)管制刑保留的必要性及完善,《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71)转型时期人格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引入与推进,《武汉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CSSCI)(72)激情犯罪情节法定化的立法思考,《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CSSCI)(73)中国证券犯罪的立法完善与司法对策,《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CSSCI)(74)我国司法实务中赃款赃物处理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处置原则,《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CSSCI)(75)激情犯从宽处罚的应然与实然论证,《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CSSCI)(76)论社区服务刑制度在我国的设立,莫洪宪等主编《社会转型与法学发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社2013年出版。(77)轻微刑事案件不捕标准探讨,《法治论坛》2013年第3辑(78)对人身危险性理论的反思,《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9期(79)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之检讨,《法商研究》2013年第6期(CSSCI)(80)人格刑法理论对我国的启示,《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CSSCI) (1)《量刑的基本理论研究》(专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2)《中国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3)《警用法学大辞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4)《经济法教程》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5)《农村普法读本》(二人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6)《刑法学研究新视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7)《人大制度与人大代表》 红旗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8)《广州可持续发展研究》 广州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9)《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10)刑法学(副主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11)量刑与行刑改革探索(专著)群众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目前有6篇公开发表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有一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1990年第4期)转载。有两篇论文论文同时被《中国法学精粹系列丛书》之一的《中国刑法学精粹》(2005年卷)录入。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西南政法学院读法学本科;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读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8月留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律系刑法教研室任教,从事刑法教学工作。1987年10月被聘为讲师,1994年9月被聘为副教授,1996年7月被聘为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7月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1992年10月至1994年4月由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东京大学进修刑法学。现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刑法、外国刑法、国际刑法课程。懂日语,英语。司法考试刑法名师,等著名司法考试学校签约刑法主讲教师。2009年4月28日宣武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北京市宣武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区人民检察院人事任免的决定。任命阮齐林为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 1、《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99年度公诉案件量刑的分析研究》载政法论 坛2001年第1期。2、《论刑法第397条》中国检察管理干部学院举报1997、11月。3、《新刑法提出的新课题》(刑法学研讨会发言摘要)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限1997年9月第151页约4千字。4、《论财产刑的正当理由及其立法完善》中国法学1997、15、《论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法学研究1996、16、《论简化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几种情况及其处罚原则》法学研究1996、67、《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对玩忽职守罚的研究》(合作)法学杂志1985年12月8、《论杀婴犯罪的几个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4、9、《毛泽东刑事法律思想初探》检察出版社1990、12(合著)10、《案例刑法总则教程》,单独编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44万字。《中国刑法上的量刑制度与实务》 1、《刑法教科书》法制出版社1997年9月(何秉松主编 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撰稿第30章第2、3、5、6、7节;第33章(约12万字)2、《法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陈光中主编 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通用教材)撰稿(第3章刑法部分6万字)3、《刑事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5月,全国律师考试指定用书,司法部律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编审,陈光中主编,撰写该书第16-20章共约7万字。4、《刑法教程》何秉松主编,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1998年5月,撰写该书第25章,第29章第2、3、5、6、7节,第32章约10万字。5、《刑法教程》魏克家主编,高等法学教育通用教材,撰写第3、4、5、6、7、19、26、28、29章,约10万字。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曹子丹、侯国云主编,撰写该书第6章约8万字。7、《现代日本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撰写日本刑法部分4万字。论文:1、“中国刑法学犯罪论体系之完善”《法学研究》2013.1,笔谈:“刑法学研究之检讨与反思”之一2、“应然犯罪之构成与法定犯罪之构成――兼论犯罪构成理论的多元发展”《法学研究》2003年第1期3、“评特拉依宁犯罪构成理论”载《刑事法评论》2003年第3期第13卷第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4、“犯罪构成理论对公诉要点与顺序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1第6期5、“论‘内外有别’的犯罪构成” 《刑事一体化的本体展开》(论文集)梁根林、张立宇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6、《论简化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几种情况及其处罚原则》法学研究1996、67、“论构建适应中国刑法特点的罪数论体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2006年5月8、“对未溢出特别法的行为排斥‘重法优先’规则”《检察日报》2011年2月17日第3版学术版9、《论财产刑的正当理由及其立法完善》中国法学1997、110、“再论财产刑的正当理由及其改革”《法学家》2006年第1期2006年2月11、《中国刑法特点与司法裁量空间》15000字,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第9期12、“刑法修正案(八)后数附加刑的执行”,人民检察2012年2月第3期。13、“应适当放宽‘酌情减轻处罚’的权限,载陈泽宪主编《刑事法前沿》(第六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14、《中国控制死刑方略》,载《刑法理论与实务热点聚焦》(年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5、“论盗窃与抢夺界分的实益、倾向和标准”《当代法学》2013.1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16、《绑架罪的法定刑对绑架罪认定的制约》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17、《金融财产控制的特点与侵犯财产罪的认定》,《法学》2001年第8期,18、“中国刑法上的新类型危险犯”《检察实践》2005年1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6第3期转载。2005年12月19、新中国刑法传统与刑法解释,《人民法院报》理论与实践周刊第10期,2005年3月30日B版20、《论刑法第397条》中国检察管理干部学院举报1997、11月。21、《新刑法提出的新课题》(刑法学研讨会发言摘要)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22、《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对玩忽职守罚的研究》(合作)法学杂志1985年12月23、《论杀婴犯罪的几个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4、24、《论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法学研究1996、125、《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99年度公诉案件量刑的分析研究》载政法论 坛2001年第1期。26、“公诉案中检察院与法院常见定罪量刑分歧研究”《中国检察》2007年第1期2007.10最高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27、《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提出的新问题-从财产罪认定与处罚的视角》7000字,《网络安全与技术应用》2001年第7期28、《关于黑社会性质犯罪司法解释的意见》“刑事法判解研究”2002第1期3500字29、《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评析“刑事法判解研究”2002第1期3000字30、《我国刑法的罪与非罪问题》,法大刑法学研究文集,2002年3月,政法大学出版社31、《论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4000字载《新刑法研究与适用》刑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第302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32、“李启铭醉酒驾驶致人死亡案之我见”,《中国检察官》 2011年第4期2011年4月出版33、“邹大根、刘和平、王敏故意伤害、窝藏案案例指导原则”:被教唆人在不明残酷伤害手段的情况下接受教唆实施伤害行为致人伤残的定罪量刑,《中国案例指导》2006年第1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案例指导》编委会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34、《论刑法第397条》,中国检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11月35、《新刑法提出的新课题》(刑法学研讨会发言摘要),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36、《论财产刑的正当理由及其立法完善》,中国法学1997年1月37、《论简化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几种情况及其处罚原则》,法学研究1996年6月38、《论杀婴犯罪的几个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4

中国金融学术年会论文集

容易进的。参与投稿就能参加该会议。投稿论文应为“未公开发表”文稿,中英文均可。中国金融学年会自2004年起将每年举行一次,时间在每年10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由中国主要大学轮流承办,中国金融学年会是全国金融学学科最高水平的会议,涵盖了中国大陆和港澳台最著名的金融、经济和管理学院的大学。

杨柳,女,197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三级,,现在经济学院任教,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1995年9月至1999 年7月,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武汉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010年7月至今,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不容易进。1、学历方面。进入中国金融学年会要求学者的学历为研究生以上,而其他的年会的则要求的学者的学历为本科生。相比之下,进入该会的学历要求更多,更难,更不容易进。2、品德方面。中国金融学年会要求学者具有责任心、诚实正直,而其他的会则没有该要求。所以该会的要求更加严格,更不容易进。

北京外国语大学商学院导师介绍

教师简介:

职 称: 副教授

职 位: 国际经济系副主任, 世界经济与国别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Email:

教育背景:

2004-2007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 经济学博士;

1993-1996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经济学硕士;

1987-1991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系自动控制专业 工程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2-现在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2001-2002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1996-2002 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

教授课程:

2002-现在 讲授宏观经济学(本科生 / 研究生);

1996-2001 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科研成果:

论文及著作:

“汇率的贸易收支效应的理论演进”《财贸研究》2006年4期;

Sun Wenli 2006“International Horizontal Merger, Price Effect and Welfar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 Vol. 2, No. 3;

“贸易自由化、外资并购与寡头市场的福利效应分析——对(Farrell,Shapiro 1990)模型在开放条件下的扩展”《当代财经》2005年11期;

“弹性说、吸收说和货币说的几何图解比较——对‘Johnson综合’几何图解的改造”, 《社科研究》2007年1期;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出口价格传递率的实证研究”,《WTO与中国经济》,第五届WTO与中国经济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年),中国商务出版社;

“墨西哥入关的启示”,《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10期; “关于汇率变动对产业内贸易影响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第五届经济与发展年会论文集》2008年;

“汇率波动对产业内贸易影响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基于Hotelling模型的扩展”,《动荡中的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

“关于中日贸易收支弹性的实证研究:1995-2005”,《二十一世纪における北东アジアの日本研究》国际シンポジウム论文集》2008年;

“我国贸易弹性的双边和多边实证分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3期(第二作者);

“汇率的不确定性、投资区位选择与公司内贸易”,第八届全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2008年;

The Exchange Rate Uncertainty, Location-Decision of FDI and Intra-Firm Trade, China Economic Association (Europe/UK) 2009 annual conference,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Supplier Location Strategic Decision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Under Incomplete Contract Triggered by Exchange Rate Shocks, IEFS 2009, 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 2009 Annual Conference,

“关于汇率的价格传导路径检验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中国经济转型的多维视角》论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5月;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5月;

《国际经济学》(由W.Charles Sawyer和 Richard L.Sprinker所著)(合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参与课题:

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建标2006136)的子课题:“标准与专利结合的经济分析”2006/12-2008/12,主要承担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211工程项目子课题“FDI流入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建设项目:外语类院校复合型特色学科群建设;子方向: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方向;子课题负责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211工程项目“资本流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基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006/12-2009/12,主要承担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课题项目“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独立完成,2006/1-2008/10已结项;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课题项目“人民币汇率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影响的研究”独立完成,2008/12-2010/12;

北京外国语大学项目《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造项目2006/12-2008/12,已结项;

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学领域,侧重贸易、投资理论与政策分析, 发展中国家汇率问题研究。

学术兼职: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应用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

荣誉奖励:

1、“贸易自由化、外资并购与寡头市场的福利效应分析——对(Farrell,Shapiro 1990)模型在开放条件下的扩展”《当代财经》2005年11期 (该文已经中国收录于中国社科文献中心,并入编《中国当代思想宝库》编号:ljbk2006-8-1140)。先后荣获中国社科文献中心颁发的“优秀论文奖”以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会和发现杂志社联合颁发的“优秀论文一等奖”证书;

2、“弹性说、吸收说和货币说的几何图解比较——对‘Johnson综合’几何图解的改造”, 《社科研究》2007年1期,获2007年度优秀论文奖;

3、“汇率波动对产业内贸易影响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基于Hotelling模型的扩展”,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第一届国际金融青年论坛》,并荣获“优秀论文奖”。并收录于《动荡中的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