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理论论文

重视原刨性研究促进会计理论发展

2015-08-03 10: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会计原创性研究对会计学科建设和会计教育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但在会计学界却被忽视或被遗忘。原创性是创新的灵魂,原创性具有首创性、导引性、震撼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会计理论原创性的源泉是实践,并有积累知识的过程和把握原创性的时机。会计理论原创性研究要发现、认识和把握生长点和营造相应的环境。

  关键词:原创性;会计原创性研究;会计理论发展

  一、被忽视的原创性会计研究

  什么是原创性研究,创新研究是否就是原创性研究。

  对这个问题要进行深入地分析。所谓原创性研究是指具有原创性质的研究。原创是指“最早创作;首创”。①因而,原创性研究是指最早或首创进行的研究。需要指出,原创性研究的最早或首创,是在一定空间范围下的最早或首创,不仅在时间上是,而且在最大空间上也是最早或首创。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来说,所进行的研究是不是原创性研究,要放大到世界范围来比较,在全世界还没有的研究,你这个单位或部门、地区和国家的研究就是原创性研究,不能把本单位或本部门、本地区和本国进行的而过去没有的研究但在其他单位、部门、地区和国家已有的研究称之为原创性研究。原创是独特的和不可代替的,所有原创性的成果一旦破土而出就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不可阻挡。

  按照原创性研究的要求,纵观2003年几份学术性会计杂志,所发表的文章,仅从文章的标题来分析(恕未从内容深入分析,显然是不全面的),发现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不多。这些杂志发表的文章除少数属原创性研究成果外,其余基本上属于两类:对国内热点问题从不同方面的继发性的论述、复述和综述,也有不少好的具有创新见解的研究成果;对国外已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再加工研究的继发性的论述、复述、评述和综述,同样,也有不少好的具有创新见解的研究成果。仅从这几份杂志2003年发表的文章不能得出结论我国会计学界很少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有不少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方法和作品问世,如孑L子“会计当而已矣”的论述,西汉(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5年)的“钱出入簿”和“谷出入簿”,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吉甫所撰《元和国计簿》,宋朝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三司使丁谓主编的《景德会计录》,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5年)“诏置三司会计司”,宋高宗(公元1127年一1162年)在太府寺中专设有“审计司”,宋代“四柱”式的会计方法(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会计学界有不少原创性研究成果,如1980年杨纪琬、阎达五二教授在所写《开展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一文中首先提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这对中国会计产生了重大、积极的影响。

  在我国会计学界为什么对原创性研究会被忽视和被遗忘?这要做全面分析。

  与计划经济体系下会计理论研究相比较,我们在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这些成就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取得的,它在很多方面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通行规则而建立的,并相应进行的会计理论研究,所以,这种成就的性质是补课性的,是走别人已走过的路,说别人已说过的话,写别人已写过的东西,研究别人早已研究过的内容,当然,对这些内容做得好的是结合中国情况而开展的研究。在经济过渡的转型期问,客观需要的是快速地补市场经济的课,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会计方法体系、会计学科体系、会计规范体系和会计教育体系,因而忽视或被遗忘会计原创性研究也是可以理解的。

  会计学界忽视或被遗忘原创性研究还有其他多方面原因:

  接受传统教育,学术教育着重“传道、授业、解惑”,强调“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学土学位条件之一)因而,评价学生的成绩是接受灌输而非创造性,对具有个性化、擅长逆向思维的学生会被视为异类。一篇平庸而引文丰富的学位论文,在完成之时就注定了会通过答辩;具有原创性并引文少因外国人不研究而没有外文索引的学位论文,则有可能遇到激烈的反诘和否定,其作者要承担更大的学业风险。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1页1234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