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理论论文

现代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应用研究

2015-07-23 10: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公允价值在资本市场占据资源配置主导地位的时代已经被事实证明成为会计主要计量模式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会计所处的环境和会计本质,证明公允价值作为现代会计计量属性的必然性,并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抽象性使公允价值应用中受到限制。

  关键词:公允价值 会计本质 资本市场

  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虽然已经成为了会计实践的事实,也代表了会计发展的国际趋势。但公允价值的运用颠覆了传统会计基本理论,对会计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它的实践依据仍值得我们去探讨;在会计实践过程中所引发的相关问题也必须经过深入讨论并改进公允价值的应用。

  一、会计的本质决定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必然性

  公允价值作为会计的计量属性,其在会计理论中从产生到发展必然是由会计的本质所决定。因此,讨论公允价值在会计实践过程的依据,必然离不开对会计本质的讨论。

  1.会计的本质

  会计有一个职能,从其产生至今不变的也是会计所有职能中的最基本的职能——反映职能。因此,会计首先是反映性的。是反映企业的经济真实,是可靠地记录并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主要是活动)的历史。从会计最基本职能分析,会计的本质首先是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实事求是反映经济事实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2.现代经济环境的会计本质的影响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或人类的一项实践活动,必然要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的发生变革。在现代全球化浪潮中,资本市场也趋于全球化,资本市场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一环境下,会计的目标已经由报告受托责任为主转变为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中,也明确了决策有用观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导向作用。

  正是基于会计目标的改变,会计反映历史的模式有所改变。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并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会计环境下,决策有用观强调财务报告应特别关注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信息,要求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即能够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参考。

  决策有用观要求会计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什么样的信息是决策有用的信息呢?决策是对未来的决策,对过去只能是评价,而会计的本质决定了会计反映的是历史,是过去。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会计所反映的过去的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测,进而进行决策。依据统计原理,通过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数据离预测时间点越近,预测数据越准确,所以,在决策有用观下,要求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必须在会计期末,对经济资源等信息用现行价值进行重新估计。以反映经济主体经济资源的最新信息。决策有用观对会计信息的这种需求,促使会计计量中对有利于反映现实和预测未来的计量属性尤其是公允价值的关注。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难点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在现行经济环境下,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至关重要的,但也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也是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时会计处理的难点。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公允价值的定义

  和其他计量属性不同,公允价值没有可验证性。它首先是一种虚拟交易价格。没有实际存在,所以对其定义更为复杂,而公允价值定义直接关系到其计算过程。因此,要解决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首先要解决的是公允价值的定义。

  如上所述,公允价值的定义还处于探讨阶段。不仅在IASB和FASB之间不尽一致,即使FASB自身考虑也并不成熟。IAS32和39中依据会计确认和计量要求,将公允价值进行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in an arm‘s length transaction),熟悉情况的自愿当事人(knowledgeable willing parties)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FASB在SFACN0.7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自愿双方所进行的现行交易(a current transaction)中,即不是在被迫或清算的销售中,能够购买(或发生)一项资产(或负债)或售出(或清偿)一项资产的金额”。上述两个定义基本上相似但又有不同。例如IASB(IAS32和39)中的定义,只提“公平交易”,而且也未对公平交易给出定义;相反,FASB(SFACNo.7)则只提现行交易,也没有定义现行交易,两个定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暗含着公允价值是一种以市场输入变量为参照基础的估计价格。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公允价值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提并论的一个属性,并且由于它的抽象性,不适合作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属性,只能是一种理想中的、不可能达到的观念上的价值。

  2.公允价值的计量

  目前在各国会计准则中,一般将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信息时,使用该报价信息所估计的公允价值;第二个层次是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这种相似的报价可用来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但应当调整相同与相似之间的差异;第三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的估计尚不可能时,则应用估值技术方法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

  在上述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中,第二和第三个层次带有明显的估计性质,第一个层次的计量依据最为客观。即使如此,由于会计主体在资产负债表日并没有实际进行交易,第一个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实际上也是估计的结果。因此,公允价值是一种以市场输出变量为参照基础的估计价格。

  在现代这个资本市场占据资源分配主导地位的年代,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已经不能满足会计目标的要求,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本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公允价值在运用过程中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需要我们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去探讨。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会计研究,2006年第9期,7~14

  [2]葛家澍: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3~7

  [3]王海: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8期,6~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