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
《基础会计》学科,是中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体系的启蒙阶段课程。它主要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三大部分。对于初次接论文联盟http://触财会知识的职业中专学生来讲,对这门课程是感到好奇、新鲜,却又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会它,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呢?笔者从事中职会计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十几年了,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课标要求,本文就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及方式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基础会计》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现代教学的逻辑性和思维性,更不能体现会计专业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跳出会计学会计,跳出会计教会计
会计源于生产生活。可以说,会计活动已渗透到当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以某种形式运用会计知识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都需要利用核算所得的会计信息来进行管理决策。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本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的会计人员,却能做好成本控制。会计学不仅可以联系财、税、审等经济类学科来教,而且还可以涉及政治、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我们应渗透职业道德,让学生树立严谨的职业人格,日后一旦选择会计职业,成为一名会计人员,就应以诚信作为做人的标准,把诚信视同生命一样珍贵,宁可不干,也不违背良知。wwW.133229.cOM学生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首先就要明白,会计就是责任,只要干了会计就意味着承担了责任和义务。
(二)进行“启发归纳式”教学
在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中,很多知识点是相互衔接,相互关联的。为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它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就事论事,就问题说问题,应该学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教学,注意对知识点的综合理解,找出关键点,同时注意其它部分与之的联系,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的感觉。例如,笔者在讲授“预付账款”这个科目的内容时,抓住“预付”这个关键点,层层分析,让学生明白,企业在预付材料款时,通过此科目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1)当企业在预付差旅费、预付报刊杂志费、预付保险费等等,应该通过什么科目来进行核算呢?2)如果企业的预付款不多时,应怎样处理?3)它与企业的“预收账款”科目有何区别?4)当“预付账款”科目出现“贷方余额”又怎样处理?
笔者在采取这种方式教学时,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不断地问问题,可以说是大问题套小问题,小问题再套更小问题,促使学生不停的思考。整个教学过程,好像是教师和学生对话。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很难忘记,绝大多数学生,学完会计后,觉得会计很简单,就那么一些内容,无论考试、做练习,他们都不怕。
(三)利用“多媒体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根粉笔加一块黑板”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学中,笔者自制了许多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基础会计教学内容感性化、动态化。通过交互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从证、账、表全过程的会计实务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培养实用性会计人才的作用。另外,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添加背景资料以加深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同时还可通过投影、幻灯片辅助教学,溶缩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图表式”教学
《基础会计》每一章节中,概念多,原理多,范围广,理论强。在教学中,如何营造一个“教师教的挥洒自如,学生学的轻松自在”,笔者不时地采用“图表式”进行教学。图表结合,可读性、可操作性强,易懂易会,简洁明了,一目论文联盟http://了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例如,笔者在讲授“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小节,把书本上讲到的“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的文字性描述换成下列的图表方式:
通过图表列示,直观,清晰,一目了然,学生兴趣来了,稍加解释、分析,围绕这四种基本类型,简单举例,学生几乎都能理解、掌握会计等式的内涵,并能举一反三。
(五)开展“辩论赛式”教学
在多年的基础会计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喜欢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当中,尤其是对过于陈旧的知识点,他们往往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相关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说服对方,使书本知识从理性转化为感性的。
例如,笔者曾经让学生就企业的“广告费”开展过辩论。广告费作为产品销售过程发生的费用,会计核算中,通过销售费用核算,列入收益性支出,作为期间费用反映在利润表上。然而,广告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为什么不能资本化为商标,看作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呢?学生通过激烈辩论,不仅深刻理解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这一基本原则,而且进一步认识了资产、费用这些会计要素的含义。学生今天对广告费的属性进行了辩论,明天就将对企业的各种实际支出做出资本化或费用化的抉择,并为会计实践教学夯实基础。
(六)运用“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它法。它既可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既可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能大力发展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通过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能不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学生,他所学的知识,并不全是老师手把手教给他的,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自学所获、所得的,正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然而,目前多数中职生,素质普遍较低,本身的学习兴趣就不浓厚,上课时,多数学生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书是一种摆设,很多教师常说这样的学生是“书在看他,他没看书”。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每次让学生看书时都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问题越具体,学生通过看书回答得越准确。因此,看书之前,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看书的过程中,要不停地问问为什么?让学生抓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抓
重点就等于“纲举目张”,其他问题必将迎刃而解。一般来说,教材的重点是多层次的,既有全书的重点,也有各单元的重点,还有各章节的重点。同时对于基本概念原理中的重点字、句也要重视。论文联盟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