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减值会计的两个理论问题
1.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
资产是会计的重要要素之一,几乎所有的会计要素都直接或间接与其相关。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这一定义没有真正反映资产的质量特征,忽略了作为企业资产的最基本性质,即资产应当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其直接的后果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不能再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因其符合资产定义而仍然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造成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也失去了真实性。前几年出现的中农信、广国投、海发行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企业会计制度》采用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的概念,对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资产的这一不可或缺的特征,不具备可望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也不能作为资产继续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既然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当企业资产的账面成本高于该资产预期的经济利益时,会计记录和反映这一笔资产减值损失是合理和恰当的,这就是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
2.资产减值会计产生与会计观的关系
世界范围内存在两种主流会计观: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德日等国基本持会计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认为,管理当局是委托人授权控制其部分财务资源的受托人,管理当局不但负有诚实地管理好委托人资金的责任,而且负有为委托人的利益全力以赴开展经营活动的责任,这些责任就被称为受托责任。wwW.133229.cOm受托责任观是事后概念,在订立或执行契约时一般利用会计信息的反馈价值(历史信息)而不是其预测价值,侧重现实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协调,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强调最后利润数据的确定。在受托责任观下,它要求资产计量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客观、可靠,因而资产计量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会计决策有用观是建立在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的。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主要为市场投资者服务,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利用财务报告数据,通过各种评估模型来分析公司的内在价值,评估投资的风险程度,从而做出投资决策。决策有用观是事前概念,即会计信息需要披露前瞻性数据,强调相关性。
就相关性而言,历史成本的相关性最低,这就对会计学提出了一种要求: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引入其他计量属性?其他计量属性的引入,产生了如何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的问题。所以说,会计决策有用观是资产减值会计产生的理论起点。2000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在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定义上,采用了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流出法,这表明了我国主流会计观有采用会计决策有用观的趋势。
二、资产减值会计实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标准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主要有三种:(1)永久性标准(permanentcriterion),要求只对永久性(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恢复)的资产减值进行确认。支持这种标准的主要理由是可以避免确认暂时性减值损失。反对者认为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难以界定暂时性减值和永久性减值,有可能促使管理当局故意延迟减值损失的确认;(2)可能性标准(probabilitycriterion),要求对可能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其目的主要在于与历史成本框架保持一致和避免对不必要减值损失的确认;(3)经济性标准(economiccriterion),要求对资产负债表日发生的任何资产减值进行确认。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广泛采用这一标准。《企业会计制度》未明确规定应用的标准,但从相关条文中可以看出,三种确认标准兼有,只是不同种类的资产确认标准有所侧重而已。
资产减值计量标准中,“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最理想化的计量标准,但其计算相当困难,或者说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资产减值会计实务中需要可操作的其他计量属性。上述现行市价、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均属于“贴现值”的范畴。现行市价反映了市场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期。可变现净值指现行市价扣除处置费用后的余额。对于可收回金额,不同的国家给予了不同的解释。美国认为就是指公允价值;英国把它定义为可变现净值与在用价值孰高;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将它解释为销售净价与在用价值孰高;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可收回金额的实际含义为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
关于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众说纷纭,每一标准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也都有缺陷,如何切合我国实际进行取舍及做进一步的研究,这是摆在会计理论界前的一道课题。
2.资产减值会计实务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8年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mpairmentofassets)》,该准则的发布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资产减值的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重大意义。该准则的发布有两个背景:(1)许多准则涉及到资产减值问题,如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建造合同等,就资产减值制定统一的准则,有助于保持资产减值会计核算方法的一致性。比如资产减值的计量标准之一的可收回金额,各国既不要求企业一定要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也不反对折现。但折现与不折现在计量结果上将产生重大差异,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有关资产减值的各国现行规定不够具体,不能保证各企业采用同一方法进行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资产减值会计实务源于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这就是为什么会计坚持资产减值会计而反对资产增值会计。但是,在非专业人士眼里,稳健主义就是“任意低估”的代名词;在专业人士看来,从稳健性角度来考虑资产减值,也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在第五节《资产减值》中做出了统一的规范,实现了从按稳健主义进行计价的历史观点向按未来经济利益进行计价的转变。从我国会计人员操作实务水平及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的目标出发,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专门制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3.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现状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滞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会计理论界对可靠性与相关性争论不休,会计从业人员思想认识不一,企业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犹豫不决。从传统上看,我国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资产减值会计提高了相关性,相对而言降低了可靠性。因此,会计理论界对此褒贬不一。我们认为,减值会计不一定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其让虚假资产充斥报表,搞泡沫繁荣,不如剔除水分来得可靠、真实,这也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基本原则。从此角度讲,资产减值会计也是一种提高信息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2)在受托责任观下,国有企业谈“减”色变。国务院、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及许多地方都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强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领导责任。因此许多国有企业认为,资产减值就意味国有资产流失,就意味着不能完成受托责任,就意味着领导要承担失职责任。但资产减值是否就真正意味着国有资产流失呢?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问题。
(3)关系到“切肤之痛”,“三资”企业对资产减值会计“心有余悸”。就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方而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意味着资产“缩水”,而资产“缩水”就表示在合营(合作)期满时外方可以回收的资产也相应“缩水”了。因此,外商投资企业对资产减值会计有着“天然敏感”。但想得更远一点,外商投资企业在歇业年度启动的是清算会计程序,若此时资产大量“缩水”,则外方投资者就无力回天了。
(4)在诚信危机的当今,许多企业不关心资产的真实价值,他们抵制、害怕减值会计。企业热衷于资产评估,热衷于关联方的资产置换,利润上去了,财政税收上去了,股市也“牛气冲天“,各方也都兴高采烈,但他们却没有看到在“繁荣”背后隐藏着的危机。泡沫终究要灰飞烟没,带给国家、企业和投资者的却是无尽的痛,所以我们呼唤诚信会计,力举减值会计。
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先是在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四项准备的试点,后又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所有企业(除金融业和个体工商户)提出了全面计提减值准备的要求。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目前企业要求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即存货、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准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无疑对企业避免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提防一些企业利用秘密准备操纵会计利润、粉饰经营业绩、进行盈余管理、调整年度利润和均衡股利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