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 是会计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会计信息不对称及违规成本低廉等原因,以及近几年来中外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情况屡屡发生,使会计行业面临“诚信危机”的挑战。因此针对当前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及外在原因,重点从会计行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减少会计诚信缺失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会计诚信 原因 对策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和信用,即以诚待人,取信于人。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信”是最重要的规范之一。“诚信”不仅是做人的根本,与他人交往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会计人员理财的根本。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化,有些人受利益驱使制造假账,使会计信息失真、虚假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美国“安然”事件的发生及一系列公司会计造假事件被曝光,国内的会计诚信缺失案屡有发生,使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挑战。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会计界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重塑会计行业的诚信,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会计问题。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所谓“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对相关信息占有经营者相对处于优势地位、所有者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的一种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违犯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wWw.133229.cOm同时信息不对称也容易产生次品驱逐良品,当前的会计市场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相当一部分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喜欢猎取小道消息,只关心股票价格的升降,对会计信息的真假缺乏研究,从而造成市场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大量需求。由于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虚假信息供给的增加,使高质量的财务报告逐渐被挤出市场,形成“虚假会计信息”。
2、利益的驱动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动力。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银行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等经济利益。大股东在其利益与国家、其他小股东、债权人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会对管理者施加影响,粉饰财务报告。单位负责人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为个人及小集团的利益做假账,出假报表。在我国目前处于买方市场困境下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以降低审计质量为代价,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合作”,出具虚假报告,以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3、内外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到位
从内部看,一些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缺乏透明度,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有些会计主体虽建立了一些内控制度,但制度得不到真正落实,形同虚设,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履行会计职能,致使人为会计造假行为不可避免。内部审计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缺乏独立性,其对会计的监督很难有成效。
4、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少数人员业务素质差
道德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会计道德属于职业道德范畴。目前,我国会计造假猖獗,会计诚信缺失,重塑会计职业道德已迫在眉睫。会计道德是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的范畴。重塑会计道德,不能只强调“经济”的法制建设,也不能只针对“道德”强调自我约束。会计人员道德水平高低,既受家庭教育影响、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道德水平的提高,相反可能会降低道德水平。我国会计人员利益不确定性及不对称性,造成一些会计人员要么急功近利,要么铤而走险,严重失信。会计道德建设应注重奖励和严惩,对守德之人,应该奖励,对不道德的人从严惩罚。否则诚信缺失很难避免。
5、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与执行的伸缩性等,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具体表现为:(1)会计原则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2)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目的会计政策。(3)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针对同一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可能有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做出不同的估计。(4)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5)会计人员没有独立地位。
二、会计行业诚信重塑的具体对策
1、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订,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第一,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订,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第二,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做超前的分析,使会计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第三,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各方的利益都能在有关准则及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增加各方对准则及制度的认同。尽量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第四,合理确定“重要性”的范围,不能由上市公司自愿选择。第五,尽快制定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纲要和实施细则,为会计的诚信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建立股东对经营者的强力约束机制。(2)以法律方式规范公司董事会的构成,责任等。(3)完善监事会制度,充分赋予监事会实际的监督权。(4)对经营者进行制衡与激励,以实现自我约束和激励。(5)完善经营业绩评价体系。(6)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健全经营者更换机制。(7)实行职工参与制度,发挥职工的管理主体作用,有效监督经营者的日常经营活动,防止会计舞弊行为发生。
3、搞好财会人员继续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1)注重宣传。国家通过报刊和其他宣传媒介,广泛宣传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和举措,宣传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作用。(2)组织培训。应考虑到企业的现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也将会逐步扩大,最终目标是所有企业都要执行新准则。新准则、新制度、新规程、新程序在实务操作中要具体运用,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懂得多方面知识的复合人才。财会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学习,为全面适应新形势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考核监督。财会人员继续教育,不能敷衍了事,只讲过程,不讲效果。各级财务业务主管部门在组织好本部门和所属单位的财会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应制定一些相应的考核监督制度,督促会计人员更好的学习。可以把继续教育与财会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每年先进工作者的评选以及会计证的年检联系起来,让各级财会人员真正动起来,主动学习,主动适应,主动提高。
4、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