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会计研究方法历史演进的启示
1.西方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的传统的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在继续发扬光大。以佩顿为代表的演绎会计理论学派、以利特尔顿为代表的归纳会计学派和以坎宁为代表的真实收益学派,都是运用规范研究方法的产物,这些理论在世界会计理论的宝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西方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外在经济环境。实证研究方法从一开始就运用于资本市场研究,因为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的关系、会计政策选择等问题的可证伪性为实证研究的可证伪主义提供了市场。现在美国会计理论研究许多方面都在尝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但对资本市场有关问题研究仍占较大比重。在实证研究方法的档案式研究中,有关资本市场的会计问题研究通常需要运用许多数理统计模型知识,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具备较好的数理统计知识。许多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加入会计研究领域,便会计研究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他们良好的数理统计知识使运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会计问题特别是资本市场会计问题成为可能,这一尝试性研究给会计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拓宽了会计研究的范围。与此相关,数据库的建立为实证会计研究提供了资料保证,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为实证会计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计算机还使数据库的建立更为方便,数据资料的查找更为快捷。
二、我国会计研究方法与西方会计界存在较大差异
1.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会计研究方法较多地受实用主义影响,信仰存在就是合理的,有用的就是真理;而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西方会计界受实用主义影响,早期更注重应用理论的研究;我国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更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习惯从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目标等基本概念及基本问题开始起步。
2. 会计研究的外在环境与西方会计界存在较大差异。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只有10年的时间,上市交易的公司至今也只有1000多家。特别有关资本市场的法规建设正在逐步完善,许多法规本身还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就使以资本市场为内容的会计理论研究缺乏良好的外在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所以,尽管近年来以资本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成果逐年有所增加,但是,关于资本市场的数据库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权威的版本,许多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只能自行收集。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实证研究”,一方面使研究者本身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资料收集这一研究最基础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中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也难以保证研究资料特别是数据本身的准确性,进而影响这些研究结论的验证质量。
3. 我国在会计研究方法的研究时间上远远短于西方会计界。一国会计(包含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从美国政府在法律上承认持股公司的组织形式算起,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英国的证券交易市场形成于17世纪末,即使从1802年英国政府正式批准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始,英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已近两百年。相应地,西方国家进行实证会计研究已有近30年时间,而我国在这方面工作起步的时间还相当短。从这一方面分析,我国会计研究方法处于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是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三、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
1.实证法。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从一开始就运用于资本市场研究,因为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的关系、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等的可证伪性为实证研究的可证伪主义提供了市场。现在美国会计理论研究许多方面都在尝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但对资本市场有关问题的研究仍占较大比重。而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受功能发挥于非市场经济因素限制、高波动性和投机性、机构投资者参与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制约,使得关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数据库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权威的版本,许多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只能自行收集。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实证研究”,一方面使研究者本身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资料收集这一研究最基础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中存在着信息失真的问题,也难以保证研究资料特别是数据本身的准确性,进而影响这些研究结论的验证质量。再次,缺乏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证会计研究往往运用大量的经济学和财务学理论作为依据。在瓦茨和齐默尔曼1986年出版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中’就已经介绍了有效资本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管制经济学、契约理论等。这其中有效资本市场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价值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而有效资本市场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市场主体充分公平竞争,资金借贷无限制性及投资者合理预期。而这些条件都不是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我国所具备的。因此,建立在这些严格假设之上的经济学和财务学理论,以及依据于此的实证会计研究成果有多大的实际指导意义值得探讨。
2. 演绎法。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演绎法仍应当是我国目前会计研究的主流。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现阶段的会计理论研究也必须服务于这个大趋势,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有许多基础性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实务中不同企业采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不尽相同,会计报表的可比性较差,这与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情况较为相似。而演绎法在建设基本理论和缩小实务差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即使是西方会计界极力推崇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今天,美国会计学会三大会刊中仍有许多文章是运用规范法进行会计理论问题研究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计师杂志》的许多文章仍然运用规范研究法。毋庸置疑,演绎法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建设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 构建以演绎法为主的会计方法体系。演绎法和实证法各有特色,虽然我们应以演绎法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偏废其他研究方法。理想的选择是将各种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以演绎法为主、实证法为辅的会计方法体系,这就既保证了会计理论的逻辑相关性和紧密性,又为会计理论的真实性和精确性提供检验依据,作到优势互补,共同为我国的会计改革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运用实证研究法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完善,实证法将得到更广泛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