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如何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就此,记者采访了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刘曼红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欧明刚博士。
产生不良资产的原因很多
《21世纪》:中国银行业大量不良资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欧明刚: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过去为国有企业改革承担了相应的成本,国有商业银行在传统意义上还不是真正的银行。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也不去追求风险最小化,因为风险最终是由国家来承担的,银行也就没有动力控制风险。
刘曼红:原因有很多,首要的是经济体制上的原因,许多行为表面上看似按市场经济的机制运行,实际上国家的资本在起着主导作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其次才是金融体制的问题。金融体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国的银行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还不同步。中国银行业的贷款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的效率很低,而代表着中国经济增长真正力量的民营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相对较少。所以说,整个经济运行中资金的供求的不平衡也是大量不良资产形成的一个原因。
在西方国家,银行信贷这种间接融资的方式与直接融资相比正在处于一种减弱的趋势,而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还是以银行信贷为主。并且,在中国那些具有增长潜力的或发展比较快的企业往往是内部运行机制比较好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却很难从银行得到资金。其实,国内的银行很注意风险的防范,但为什么还会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的银行业与整个经济环境不协调。
传统业务的风险控制
《21世纪》:国内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的流程是怎样的?如何控制风险?
欧明刚:目前国内银行的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从制度上来说基本上是完善了,实行了事前调查,事中监控,和事后的监督,以及调查权和审批权的分离。通常银行还设立一个审贷委员会,采取多数投票表决,行长回避等方式来确定贷款的发放。另外还有些银行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及专门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的部门。
信贷业务的程序通常是公司业务部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然后交给信用评估部门进行评价,再交给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信贷审核委员会决定贷款的发放,这样形成多部门的制约,在一线与客户打交道的人没有贷款的决定权。
《21世纪》:既然制度已经基本完善了,那么为什么还会不断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
欧明刚:最大的问题出现在执行层面上。贷款发放的第一个环节是调查这个环节,如果调查的数据是不真实的,不能把客户的真实信息都提交上来,调查的时候有倾向性,而后面的环节都是按照前面的环节来进行的,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产生很大的偏差,上面不一定了解客户的一手信息。因此,银行一定要保证履行调查职能的人认真负责,银行必须选择素质高、品质好的人担任调查人员,并且形成一种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很多的时候甚至形成这种局面:对调查人员的激励不是银行给的,而是客户给的,那么肯定就会形成调查人员按照客户的目标来行事。所以说没有好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是目前大量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当然还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比方说调查人员没有能力对客户的真实情况进行完全的调查,以及上面行没有办法确认合谋行为等。
《21世纪》:现在银行普遍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以及企业的信用评级制,这种制度对信贷风险的防范有多大的帮助?
欧明刚:贷款终身责任制的意思是指调查人员要对贷款的行为负责,但这又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只有约束没有激励。那么调查人员干脆不发放贷款,或者特别谨慎,要求企业提供抵押品和进行担保。
银行在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客户的信息是连续的,要有历史的记录,但国内的很多企业没有。银行在给企业贷款的时候,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调查人员没有进行尽职调查而产生问题,不过中国经济的整体信用环境不好也给银行的工作带来了难度。
新兴业务的风险控制
《21世纪》:目前国内的银行业出现了很多新兴业务,像信用卡业务、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等,这些新兴业务存在什么样的风险,该如何防范?
欧明刚:信用卡的风险主要是恶意透支,恶意透支现象在美国银行业的信用卡业务中也普遍存在。不过目前国内银行卡的透支额度很小,把风险控制在一个底线,但其实这是国内银行业采取的一种消极的办法,不是一个积极的办法。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因为国内的个人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出现恶意透支的现象却没有记录,而国外一般都会存在完整的记录,这就影响到个人今后的持卡消费。国内由于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对恶意透支行为很难防范,如果银行与个人打官司,成本很大,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因为住房抵押贷款一般是长期的,而银行存款通常是短期的。期限的不匹配容易产生利率风险,因为贷款利率是不变的,而假如存款利率上涨(如出现通货膨胀),这就产生了利差损。中国虽然还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但这种风险还是存在的。
刘曼红:最主要的是违约风险,中国存在相关的法律,但如何来执行?对于个人违约的情况,如果强制执行起来会产生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另外,中国现在个人信用制度还没建立起来,如果建立起来,将会化解一定的风险。中国对个人信用记录的审查能力还不完善,现在的审查水平,无法确定一个人的信用情况,因此一般需要担保。
内控不力导致金融危机
《21世纪》:美国曾出现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而导致大量的银行倒闭,能介绍一下这场危机的情况吗?
欧明刚: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曾产生很大的风险,导致一些银行的倒闭,其主要原因就是利率风险。除了利率风险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贷款的集中度高,有的银行甚至80%以上的贷款都是住房抵押贷款。美国当时为了控制风险,曾出台了一个停止条例,对存款利率设定上限。不过,美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货币市场基金,吸引了人们的资产,另外,美国的对外投资也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导致美国的银行存款减少,使风险越积越大,后来美国成立了RTC(重组信托公司),把不良资产收购过来,进行拍卖和处理。同时,美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来解决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问题,住房抵押贷款是借短放长,具有流动性风险,抵押贷款证券化可以解决这一风险。
《21世纪》:韩国的银行由于长期给予大集团进行贷款,造成了大量的呆坏账,中国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刘曼红:中国的情况和韩国有些类似,韩国的银行界曾经也有那么一种误区,认为把钱贷给越大的企业越稳定,但是一旦大企业出现问题,金融体系有崩溃的可能。
韩国当时处理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出面做了很多工作。美国政府在金融体系遇到问题的时候,政府也出面干预。因此,对于金融风险的控制,政府是有很大责任的。
《21世纪》:在前几年,巴林银行倒闭事件曾轰动一时,当时,由于一个交易员(尼克。里森)的违规操作而导致历史悠久的巴林银行倒闭,这个事件对目前银行的内部控制有什么警示?
欧明刚:在银行内部,前台的交易和后台的结算应该是分离的,不能够由一个人来做,这应该是银行内部控制最基本的一个制度。巴林银行没有这种制度吗?绝对是有的。在巴林银行高层,有一个很权威的风险管理部,它们也曾到尼克。里森那里去检查,也发现了问题,但是最后写成的报告是这样的:本来前台交易和后台结算集于一身是制度不允许的,但是里森先生一个人勤勉的工作,对于一个小机构(巴林银行在新加坡的分行)来说,可能就是它成功的原因。从这个报告中可以看出,巴林银行并非没有制度,而是制度没有很好地贯彻导致了风险。
风险控制制度实行的是谨慎原则,在执行过程中必然存在约束和监督,而这往往对效率产生影响,因为约束和监督是有成本的。但是,对银行来说,风险控制应该是第一位的。因此,在2002年,人民银行出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特别强调:内控制度第一要全面,任何部门,任何个人,任何业务都要在风险控制的范围里。第二是谨慎,任何新的业务的开展都要先形成一个好的内控制度。第三是有效,就是内部控制一定要达到效果。
内部控制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内控越细,对银行来讲,成本就会增加。制度的学习和制定可能比较容易,但真正的难点在执行层面上。
内部控制的关键是执行
《21世纪》:国内银行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最大问题在哪里?今后应该如何改善?
欧明刚:银行的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一个完善的治理结构,很多好的内控制度难以得到贯彻和执行。而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这一套制衡机制的安排还没形成。
目前银行的内部控制是垂直执行的,但是各个环节并没能执行到位,比方说许多银行内部审计这一环节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如果内部审计发现了问题,通常基层行都希望把事情控制住。好的治理结构能够保证内部风险控制是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这样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除了治理结构外,技术手段也对银行的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针对不同的风险,银行应有不同的控制办法,风险的评估和预警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士来操作。另外,银行领导风险控制的意识和员工的素质也决定着银行内控的效果。《21世纪经济报道》·张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