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控制论文

探索符合现代管理制度的内控评审理论

2015-07-09 10: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部控制是建立内部科学管理制度,尤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标志。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健全与否对提高单位,尤其是企业的效益、效率和效果至关重要。因此,作为现代社会的任何组织都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建设问题。

    内部审计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中,根据单位不同情况,可发挥两个方面的不同作用。对尚处于粗放型管理的企业或正处于扩张发展中的企业,内部审计应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方面多向管理层提出建议,即在建立内控制度上多发挥作用;而对已向高度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化环境转变的企业或是内部控制比较健全,又处于稳定发展的企业,内部审计则应对已设计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评价,在健全完善和促进内控有效性上多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都要求内部审计要有更高的水平,更能始终走在内部控制的前沿。如我们参观的谏壁电厂,他们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是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它的各个控制环节都相当周到、严密,而且又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系统进行控制,想人为地超越程序办事很难。在这样的条件下,电厂内部审计就面临新的挑战,要对这套系统作出评估,就必须要有更高的水平才能办得到。通过参观,可以使我们了解我们的评审对象,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学习这套系统,借鉴国际有益经验,促进本单位财务内控系统的建立健全;二是研究怎样对它进行评审。

    内部控制评审是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前主席瑞德里和国际内部审计专家麦斯。塞林姆和麦卡耐密(此二人合著的《风险管理——变革内部审计模式》一文, 《中国内部审计》2001年第5期文章中曾引用此文观点),他们分别从企业管理发展或内审自身发展特点出发,都一致地把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也称第一次变革模式)主要注重“观察和计算”,是一种传统的“打勾和翻页”概念的审计,重点放在以审查帐证,确保资金安全、会计信息可靠、真实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上。

    第二阶段(也称第二次变革模式)是以内部控制评审为主的模式。

    第三阶段(也称第三次变革模式)是以风险评估为主的模式。

    简单地说,是分别以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评审、风险评估为代表(或说标志)的三个不同模式或称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审计的环境是不同的,一个组织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与本组织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文化、思想观念是分不开的,不能强求一样,必须从实际出发。

    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也基本上是按照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的,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内部审计正从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的第一阶段向以效益为主的内部控制评审的第二阶段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这一发展趋势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开展内部控制评审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正符合这一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

    因此,及时总结、研讨和推广这些单位已取得的有益经验和成果,以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内审战线的同志们要努力学习这方面的新知识,积极探索,主动实践,取得成果,为内审事业作出新贡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