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既组织经营管理者为了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以及各项法律和规范的遵守,而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调整,检查和制约所形成的内部管理机制,是组织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形成的自律系统。
一、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产生于组织管理的需要,存在于组织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是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内部控制的主体是组织的管理部门和具体执行各项控制措施的人员,企业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记录和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记录和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如由无权经管现金和签发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就属于内部会计控制,通过这种控制的建立,能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各项法律和规范的遵守。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并加强内部控制。
二、加强内部控制应规范的主要内容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会计改革过程中,企业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应以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和强化自身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对这些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应做出书面文字规定,这样,不仅使企业有关人员了解处理日常会计事项的政策和方法,也使得企业会计政策的前后连贯。
1.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企业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它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
2.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规定管钱、管物、管账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管钱、管物、管账人员因故离开工作岗位或调动工作时,规定要由主管领导指定专人代理或接替,并监督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或正式移交清单。另外,现金收付的复核制,物资收发的复秤制、复点制等,也都是防错防弊的内部控制办法。
3.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如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作出规定;对各种账簿记录,要求账证的一致或保持一定统驭关系的规定,还有会计核算中规定的双线核对、余额明细核对、各种报表相关数字核对,以及由此而规定的内部稽核制度等。
4.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如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账卡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会计主管人员还要经常检查出纳员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库存现金及金库管理情况的责任。
5.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的水平。但是,不能以此代替原手工会计处理中已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管理,这是会计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要明确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不得兼任出纳、会计工作,任何人不得利用工具软件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操作权限的分配,应由财务负责人统一专管,以达到相互控制的目的,明确各自的责任。
三、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主要措施
1.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发挥作用。企业的用人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内部控制。要杜绝账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的情况,发挥会计控制的职能作用,则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2.企业必须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是否完善和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加完善严密。
3.应发挥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核机构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以杜绝企业管理部门负责人滥用职权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
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随着组织对内部加强管理,对外满足法律要求,而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内部管理机制。企业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真实完整与否,与企业是否存在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密切相关。
芦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