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控制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分析及对策

2015-07-09 10: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序言

  (一)研究背景1938年,震惊世界的麦克森-罗宾斯公司舞弊案,开始引起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二十世纪后期,又相继发生了一系列耸人听闻的公司造假和商业欺诈事件,例如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施乐和默克制药相继爆出会计丑闻,历史悠久的银行业巨人英国巴林银行破产,日本最大的金融机构三井住友银行爆出中行油巨亏事件,这些全都无一例外与公司的管理有着千万缕的联系。而内部控制也正是公司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内部控制的失效,直接导致公司管理不善,经营出现问题。

  然而,我国的内部控制思想较国外起步晚,这也导致我国近年来公司丑闻更是频频曝光。从早期的“郑百文”,“银广夏”,“麦科特”,“蓝田股份”,“东方电子”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到2005年,伊利股份董事长被拘留,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和金正数码及深圳石化董事长被捕,开开公司高层人员携款潜逃。反省以上事件,问题无不出在公司的管理经营上,而内部控制不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我国现在内部控制理论还很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因此,若要建立良好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执行,才能保证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研究意义管理实践证明,企业的所有管理工作应从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始。企业的一切决策和活动都应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下制定和执行,不能游离于内部控制制度之外。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对于任何组织,任何单位,无论其规模大小,盈利与否,都至关重要。上述的公司舞弊事件已经证明,单位中的差错舞弊,经营效率低下,损失浪费严重,都是由内部控制的缺陷直接或间接引起的。

  现代企业的核心是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都是一组规范与法人财产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经济安排。其中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者和员工,或者说是法人治理制度的组织结构形态。[1]公司的各项制度实质就是他们之间的权责划分,而责权利的实现则有赖于建立与公司内外环境相一致的具体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相当广泛,而且其作用也远不止防弊纠错。内部控制的目标已扩大到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性,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保护资产,避免异常风险,履行法律责任等。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我国的企业将面临不仅来自国内的竞争,更有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切的管理竞争。企业只有具备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而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我国内部控制的失效原因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

  (三)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文章从内部控制失效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善,以达到强化内部控制效果,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杜绝企业舞弊现象的发生。本文以COSO报告为基础,将内部控制的构成分为五要素,分别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本文将对其概念、意义、现状及完善分别进行讨论。

  本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选题的意义。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的各种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并不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即使有内部控制制度,也不一定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失效及其成因的分析,找出企业目前制度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二章,理论回顾及研究。

  通过回顾内部控制的发展,研究其概念及理论,以及COSO报告的主要相关内容,更加深刻的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作为内部控制应用于实践的指导,并找到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失效成因。

  通过大量的数据及资料,分析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找出现实中的不足,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并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讨论。

  第四章,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这部分以公司为立足点,从公司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可操作性为前提,完善COSO五要素,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较大缺陷的地方,进行深入的思考,探讨内部控制理论在中国企业具体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有更多人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切实有效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论文特色:本文的特点在于对内部控制失效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笔者认为虽然研究内部控制理论的文章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从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本文以五要素为切入点进行系统分析,再从现象到本质,从外部到内部,全面剖析内部控制失效现象背后的原因。

  另外,在文章第四部分,笔者提出了详细的完善对策。同其他文章不同之处在于,大多数学者都论述了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改进,但更多论述的是所选择改进的几方面的原因或作用,这在本文第三部分都已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要对上市公司真正起到借鉴作用,应提出更加具体的改进措施。因此在这一部分,笔者站在公司而不是学者的角度,以可操作行为前提,提出了十分详细具体的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内部控制研究进展自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这一概念至今,内部控制的理论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这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中,内部牵制阶段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和岗位分离为主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引入控制环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要素构成的体系;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将内部控制扩展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五要素,将内部控制由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结构;企业风险管理阶段将内部控制融入风险管理,将五要素又扩展为八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更加丰富了内部控制的内容。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