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控制论文

“破窗理论”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启示

2016-12-23 16: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破窗理论”


(一)理论由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摆在一个相对杂乱的社区。他把后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把顶打开。结果不到一天,这辆车就被人偷走了,而前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仅仅几个小时后车就不见了。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共同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增长。


(二)理论内涵。“破窗理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及内涵。在我国,财政部从会计的角度将内部会计控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其具体含义解释如下:


1、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会计目标的一系列程序及方法,可为实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但非绝对保证。


2、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手段,是企业管理者用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


3、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4、企业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其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目前,虽然我国已将会计控制制度上升到法律层次,但由于会计法定的内容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风险控制不合理,导致内部会计控制法规体系建设不健全,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以及会计控制监督缺乏力度,使会计设计和运行受到限制,出现执行人员串通舞弊和管理越权行为等。具体可表述如下:


1、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会计操作者的有效制约,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的企业即便已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但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有少数内审人员素质低,不适应工作的需要,导致企业内部监管不力;有的单位负责人私自对外投资,收益不入账,中饱私囊;单位内部有些职能部门开设“小金库”,资金使用严重失控,有的企业甚至发生负责人携款外逃的恶性事件等。


2、缺乏对会计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评估。会计体系系统性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内容,是检验体系漏洞以便及时修缮的必要前提。如今很多企业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知之甚少,风险意识淡薄,不能对某些潜在的风险进行系统性评估。如资金管理多次出现不良状况,只是简单处理而没有对整个资金链条进行风险评估,治标不治本,导致错误重复发生。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目前,有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关的会计控制制度,但仍然缺乏科学性与连贯性,致使会计控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收效甚微,使会计控制失去效力。有的企业只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控制,而忽视了对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因素的控制,这样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使会计控制不能全方位地发挥控制作用。还有一些企业会计控制制度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问题出现后不能及时准确地追究责任以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影响了会计控制的执行效果。


4、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很不全面,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严重,致使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甚至有的单位负责人超越内部会计控制行使职权,没有明确企业经营和内部控制间的关系,缺乏内控优先理念,对于内部控制也是实现其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的认识不足,使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失去了其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三、“破窗理论”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渐入佳境,但一些制度上的“破窗”并未彻底消除,并且企业本身也不善于修补这些“破窗”,最终导致更多更坏的问题出现,危及企业生存发展。


企业的“破窗量”与企业危机的关系,可简易地用图1表示。“破窗量”与企业危机呈正相关关系。不仅如此,随着“破窗量”的增加,企业危机的增加速度要逐步大于“破窗量”的增加速度,也就是说,如果任由企业“破窗量”的增加而不加“修补”,企业危机将呈指数形式增长,直至企业彻底垮掉。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解决内部会计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营造清正廉明的会计环境,不给各种腐败现象以可乘之机。一些重大问题的发生可能只源于不为人所注意的某些细小事件,加强对大问题出现前的若干小事件的控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要抓好事后控制,就是在不良后果发生后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进一步蔓延。


四、对策


(一)增加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这是有效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必要前提,它是要求企业对“破窗”要有足够的重视。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在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以及实现企业经济目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建设。


(二)切实加强会计系统风险评估。公司必须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及时发现“破窗”或潜在的“破窗”,并予以消除。


(三)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检查和考核。为了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检查内部会计制度是否得以有效遵循,执行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原因如何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同时,对于严格遵循会计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四)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这是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企业“窗户”的重要手段。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双重身份,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来培养企业的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对更好地贯彻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为了使会计监督落实到位,应该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比如,实行会计人员上级委派制度,对于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就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完善实施,一定要遵循“破窗理论”的启示,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作者:李晓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