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会计现状
管理会计在20世纪初伴随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该术语首次被正式提出是在1952年伦敦举行的IFAC年会上,正式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学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对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深刻影响企业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并获得经济效益。
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管理会计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直接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职能是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建立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内部管理所需的数据资料进行编制和提供。虽然,我国目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前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已经取得一些成就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和有效应用,但从总体上来说,管理会计的应用层次和应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需要迎头赶上。
二、管理会计危机
理论体系不健全。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是从西方国家引进而来,目前尚未形成一套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完整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我国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缺乏实际现实联系性,缺乏统一的准则规范,缺乏明确的原则目标,长期以来,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只重方法而不重理论结构,研究领域比较狭隘,管理会计信息滞后。此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队伍相对薄弱,高层次理论研究人员的缺乏导致管理会计应用长期缺乏理论指导,严重制约了管理会计自身作用的发挥。
长期与实际脱节。管理会计是要落实到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管理会计应用要与当下的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管理会计的内容方法应当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大都基于西方国家经济背景下的管理会计理论,主要集中介绍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这并不符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况且大量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在实务界中缺乏应用和推广,导致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仍处于零星分散的状态,某些具体方法技术仅存在于纯理论的探讨,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缺乏必要关联支持,缺乏有机结合联系,可操作性不强。
缺乏要求与动力。当代知识经济时代,行业类型的多样化、经营状况的不定性、风险危机的高发性等都要求企业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加强控制,结合实际做好企业管理。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国企尚处主导地位,国企某些领导并非凭借自身能力而是出于某种关系上位,就极有可能为保护自身利益而坚持传统,不愿革新迎接现代知识经济的挑战。长此以往,会导致公司治理机制和会计准则落后,削弱外部机制和个人对公司的制约,减少使用透明有效的管理控制动力。另外,理论创新跟不上经济环境的各种变化也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
从业者素质不高。实现管理会计应用主要由会计人员完成,他们要将管理会计具体运用到日常的企业管理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低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会计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价值观、职业水准、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四个方面。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较低,知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不全,应用水平不高。据相关数据显示,即便在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大中型国企及县级以上集体企业600多万会计从业者中,具备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占20%左右,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仅占14.5%.多数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处理日常财务仅限事后记账且分析力低。
管理意识待增强。受传统做法和习惯定势影响,我国企业经营决策者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对管理会计重视度不够,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管理会计属于副业,因此,企业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投入的精力不足或置之不理的态度导致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经营决策者在制定经营目标、进行成本控制时“长官意识”较重,只关注企业内部环境和成本节约控制等问题,而忽视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长远影响。如此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的行为无疑影响实现管理会计应用。
三、管理会计出路
针对以上限制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发展和推广应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认真对待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打开一条管理会计之路,努力加快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发展步伐,积极推动建立健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促使我国企业能将管理会计应用自如,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主体性。因此,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提高:
首先,加强基本理论研究。结合我国企业具体实情,积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确定我国管理会计的定位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新评价现有理论体系,强调行为研究实际应用,拓展管理会计研究领域,加强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兼顾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和企业外部市场信息,携手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工作者,形成一个由理论研究者、实务应用者、企业决策者、教育研究者共同推进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热潮。
其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定位我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强调行为科学的研究应用应符合中国式管理思维逻辑。理论界可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邀请实务界人员广泛参与,并将研究成果通过参与人员向实务界传递推广。理论界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要对我国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及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将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加以系统总结上升为理论,并从中找出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配合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行,促使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
再者,营造良好应用环境。合理调整管理会计内容,发展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综合信息系统是向外型的,主要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兼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实现企业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明晰企业产权,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市场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每个企业都能产生实现管理会计应用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要不断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良好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最后,提高从业者的素养。企业经营决策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能否应用自如。目前,我国很多现有会计从业人员都没接受过完整系统的管理会计教育,而若期望管理会计能得以大面积推广就要求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高,所以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层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企业经营管理层要转变传统观念,强化管理会计意识,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建立健全管理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促进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认证和选拔。通过继续教育和基础教育培训等形式不断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整体素质水平。
综述,管理会计无需多么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模型,关键要有创新思维,将管理会计思想渗透至方方面面,随时保持一双机智而敏锐的眼、一颗聪明而敏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