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是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有效分支。发展管理会计是提升单位管理水平、推进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而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如何将管理会计的先进体系与方法有效融合于财政工作实践,对于推动财政工作发展,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工作,推动现代财政制度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主要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益,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从而使得组织的管理人员可以规划和控制各项经济活动,它是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主要的技术方法有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责任会计等。
二、管理会计在财政部门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并引进管理会计知识的,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较晚并且理论研究成果不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和完善,管理会计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大部分管理会计的方法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如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可谓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典范,如今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记分卡等绩效评价方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在内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陆续在我国企业中运用,但是管理会计在财政工作中应用较少。
(一)管理会计改革方面理论和专业知识知晓度不高。2014年,为深入推进会计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会计工作总体水平,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财政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同时各级财政部门也对加快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宣传,但是在部分财政部门尤其是基层财政部门因业务工作量大、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原因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知晓程度仍然不高。而财政部门对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的指导就更无从谈起。
(二)理论与财政实践结合较少。近年来,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在我国介绍的较多,但由于企业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行政事业单位更重视职能职责发挥、财政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不够等多种原因,在与企业和财政业务实践的结合上较少。加之长期以来,财政业务人员和会计从业人员都更加重视财务会计报账类业务处理,对管理会计重视不够,导致管理会计与企业业务和财政业务结合推广不够。
三、提升管理会计与财政工作实践的建议
(一)拓宽渠道,提高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在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认知度。各级财政部门应拓宽宣传渠道,一是通过在会计从业资格培训、财政干部培训、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业务培训中加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培训,不断提高财政业务人员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会计理论水平;二是通过网站问答、知识竞赛、征文等方式,将竞赛结果与职称聘任、年度考核等相结合,调动全体财政和会计从业人员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掌握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断提高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认知度;三是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后,部门单位的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部门单位会计人员的职能和会计人员在部门单位的地位,对此可由各级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同级政府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同时提高对会计人员的重视程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地位。
(二)加快推进,提高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水平。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相继出台规定,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入职资质的检查。通过检查,未取得从业资格或任职资格的在一定期限内考取,可以督促会计从业人员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这一举措将使会计从业人员接受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有效提高。
(三)管理会计方法与财政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1、预算编制和预算审批过程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实现制约和激励,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目前,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方法(以部门预算编制为例)主要是由各部门单位根据单位开展职能活动和业务活动的资金需要编制初步预算报送到同级财政部门后,财政部门根据各部门、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审查,对重点工程和大项支出进行投资评审概算,之后财政部门将审查结果反馈给部门单位,部门单位根据反馈结果编制详细预算报送到财政部门审批。在此预算编制过程中,一是可以引入管理会计中的方法进行战略管理。首先作为财政部门和各部门单位要根据各单位职能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目前,部分省份如山东省出台编制中期财政规划,要求科学预判未来三年财政收支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财政收支政策和重大项目资金安排,逐年滚动管理,实现规划期内跨年度平衡的预算收支框架。这便是对财政部门提出战略规划的要求,同时这一要求也应该扩展到各部门单位;二是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引入标准成本法,对部门预算中的公务费、车辆燃修费等在同类型的部门单位中可实行定额标准控制。
2、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考核方法在财政实践中的应用。目前,财政部门的预算,以部门预算为例,一般在预算的执行中要求预算的刚性,无特殊情况不得调整预算。但是,预算执行过程中与完毕后,对预算与决算差异的分析往往只停留在数字上的比较和调整预算的解释,在具体分析上比较欠缺,预算的执行效率如何,很少进行考核。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考核办法:一是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考核制度。由财政部门牵头,按月度、季度组织对各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可选择重点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详细考核,为下一年度编制预算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二是执行考核要落到实处,确保考核不流于形式。在预算考核中要合理确定考核主体,一般财政部门可由上级财政部门考核,实行逐级考核;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考核可由同级财政部门牵头进行考核;考核可组织审计、纪检检查部门、有关中介机构共同参与以确保考核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客观公正。尤其要注意考核执行者与考核者要相互分离,若有涉及利益关系的考核对象应采用回避原则,以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信。
3、管理会计方法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目前,各级财政部门都非常重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期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大部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资金分配、决策、使用过程、使用效果等项目设立评分项目对支出绩效进行考核,但指标设立往往定性指标较多,定量指标往往集中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的使用较少。如此设立指标体系有可能导致被评价部门、单位在评价结果与现实问题之间面临两难选择。建议一方面应尽量将指标体系量化,利用管理会计中的分析方法对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引入非财务指标,如第三方评价的社会效益指标等反映长期效益的指标,使得绩效评价结果更加科学、接近真实。
作者:蒋叶华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