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继颁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后,于2016年6月22日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简称《基本指引》),标志着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是我国建成管理会计体系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文章主要从《基本指引》发布的必要性、创新点和管理会计要素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旨在使业内外人士深入了解管理会计,夯实管理会计概念框架,为我国“4+1”管理会计体系的建成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基本指引》发布的必要性
(一)《基本指引》为进一步建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指明了方向
《基本指引》提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共分六章节二十九条。第一章和第六章分别为总则和附则,其余章节分别按照管理会计要素分为: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和信息与报告,基本涵盖了涉及管理会计目标、原则、要素等概念框架,为下一步推进应用指引和案例库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整个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起到理论支撑和统驭全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指引》主要帮助各单位明确管理会计的各项工具方法的内容、特点、条件、运用及优化,以便单位内部正确开展管理会计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虽然《应用指引》提供了具体的工具方法,是整个指引体系的主体,但是少了《基本指引》的框架指导,管理会计工作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利于应用指引的建设与长远发展。此外,从我国管理会计实践来看,各单位对管理会计的认知还较薄弱,理论深度不够,急需一套规范度高、系统性强、能够为单位所借鉴的管理会计标准。《基本指引》正是在此之际,阐释了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指明了未来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的方向,有助于“4+1”管理会计体系的建成。
(二)《基本指引》有利于推进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
《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1 ]。《基本指引》秉承这一理念应运而生。会计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前者主要服务于单位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后者主要为内部管理层与治理层服务。由于财务会计理论起步较早,其概念框架的设计与具体准则的建立在全球已经成熟,而管理会计则启蒙于20世纪初,随着经济社会宏观环境、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变迁与进步,管理会计走过了近90年,但仍未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管理会计准则规范。我国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引入较晚,对管理会计的认知往往停留在工具方法的学习上,理论上缺乏系统性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基本指引》提供了管理会计概念框架,是众多业内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为进一步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基本指引》的创新点
通过读《基本指引》不难发现它有许多创新点:
首先,在我国首次提出管理会计的目标、原则和要素并形成管理会计概念框架,搁置理论争议,重在应用。还将战略管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符合现代管理发展趋势,有利于管理会计工作落地。
其次,《基本指引》的正式稿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1)特别强调注重管理会计理念、知识培训和人才培养,这说明单位应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走学习经济路线;(2)正式稿特别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详细说明,增强了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可理解性和应用性,方便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3)删除了“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应用领域”,强调统一管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点。
最后,《基本指引》是在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综合考量的产物。国外相关文稿尚无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也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可供参考。例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和美国管理注册师协会发布的《管理会计公告》等,均未综合成理论概念框架。因此,《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概念框架设计方面尚属先例。总之,《基本指引》开创了我国管理会计的历史先河,夯实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根基,推动了国内外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进步。
三、关于应用环境要素
由于管理会计四要素是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主体部分,其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理论的构建与应用指引和案例库体系的建立,因此本文主要就四要素对《基本指引》作简要剖析。《基本指引》指出各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充分了解和分析其应用环境。应用环境是指各单位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它奠定了单位管理活动的基调[ 2 ]。内部环境包括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保障、信息系统等。外部环境包括经济、市场、法律、行业环境等。由于管理会计的目标是服务于单位战略管理,因此从战略的角度分析,内部环境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类:单位资源与能力、价值链创造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内部管理活动的起点,组织结构管理混乱会波及企业文化,不利于各部门协调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分析单位自身有什么资源优势和核心能力。资源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后两者经常会成为一个单位的竞争优势。例如:专利技术作为一种无形资源,其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往往因其路径依赖性和因果含糊性造就了企业独有的竞争地位;而核心能力是将以上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也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如身处大数据时代,企业对信息的整合能力要求提升一个档次,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往往会使企业占领行业制高点。因此,《基本指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明确提出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加强资源整合,重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及时高效提供与管理相关信息,推进管理会计的实施。当然,外部宏观环境也深深影响着每个单位的日常工作。总之,企业在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时,要充分重视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为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和管理会计活动开展提供适合的条件。
四、关于管理会计活动要素
管理会计活动是在充分考虑单位内外部环境,将获取的相关信息生成管理会计信息后,运用一定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为单位提供管理需要的相关信息的活动[ 3 ]。管理会计活动经常涉及预测、决策、控制、评价等管理活动,它是建立在优良信息的基础上,凭借先进的定量工具分析方法,生成有关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支持和引导单位实现高效的战略管理过程。因此,管理会计活动的使命就是提供有价值的管理信息,以供决策层顺利开展战略管理。
管理会计活动是综合性活动,它与财务会计活动不同。财务会计活动只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通常不涉及业务活动;而管理会计活动应融合财务和业务等活动,包括利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控制、评价等。因此,管理会计活动是在财务会计活动基础上展开的,后者是前者的充分但非必要条件,前者的活动范围更广。由此可见管理会计活动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
五、关于工具方法要素
根据《基本指引》第四章的规定,目前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这二十多种,并应用于七个领域,基本涵盖了单位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和战略管理。因为每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管理活动,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工具方法。如果单位是追寻规模经济效益,应重视成本管理活动,优选成本管理方法;如果单位规模较小,且投资风险较高,则应重视预算管理和投融资管理,谨慎选择预算管理方法,进行资本成本分析等。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科技的兴起,现代制造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为解决我国制造业目前大而不强的境地,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4 ]。对于管理会计工作者而言,这意味着企业的成本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举例来说,“机器换人”使得企业固定成本增加,人工成本降低,因此在计算总成本时要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如何准确核算,决策时要把固定资产折旧当作相关成本处理,这样在使用工具方法时才能有的放矢,提供理想的管理会计信息,实现科学决策与管理。
此外,身处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定量分析手段也需要不断发展。如何从海量信息资源中提取出对管理活动有价值的信息,并应用到战略规划决策中,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在大数据环境下,管理会计与数据挖掘的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管理会计需要提供财务与非财务数据,而传统财务信息系统和传统定量分析方法只能提供有限资源,资源整合能力受到局限,无法满足决策者的决策需要,而数据挖掘在数据提纯、数据清洗和数据分析等领域则会大显神通,提供与决策分析相关的信息。这样,将两者结合起来会大幅提高管理活动的决策效率和效果。因此,单位可以考虑成立数据挖掘研究机构,优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借助其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为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
六、关于信息与报告要素
《基本指引》指出管理会计信息应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生成的管理会计信息应相关、可靠、及时、可理解。单位应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管理会计基础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和传递,以满足管理会计应用需要[ 5 ]。管理会计仅停留在传统活动是无法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借助现代信息处理系统,与管理会计有机结合将使管理会计信息如虎添翼。
《基本指引》还规定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活动的主要成果体现,它与财务会计报告的相同点在于两者均以财务信息为起点服务于信息使用者。不同点在于:(1)信息性质不同。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提供与财务相关的信息,而管理会计报告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提升到一个重要程度来看待,提供的信息更全面。(2)信息使用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报告只对单位外部信息使用者负责,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监管人对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效果和现金流量的了解,而管理会计报告主要对内部管理层负责,提供有价值的管理信息,帮助管理层实现战略规划,提高和改善管理效率和效果。(3)报告规范程度不同。《基本指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指出管理会计报告内容按期间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单位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和管理会计活动性质设定报告期[ 5 ],而财务会计报告有严格的规定,报告期应为一年,且报告内容是法定的,不得任意修改。因此,管理会计报告更为灵活多样。总之,各单位要因地制宜,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使管理会计真正服务于单位的发展。
作者:杜亚光 来源:会计之友 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