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由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受到体制机制的束缚、管理观念转变比较慢等原因造成行政事业单位仍旧存在效率低下、机制僵硬等问题。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内部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直接创造财富的机关部门以及下属社会组织,其主要的职责是履行行政职能和管理社会等,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创造社会福利,与普通盈利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存在较大差异。政府会计主要作用是如实反映单位资金的收支,为社会整体创造财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在政府会计中占据着首要地位。其中,财务管理是对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运作和监督,而管理会计则是对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利用,并为内部管理人的决策提供建议,这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运营。《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文件出台,明确规定政府会计实行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双会计信息系统,在吸收现代企业会计核算观念的同时反映了政府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它意味着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深化,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力度。但就现状看来,行政事业单位效率不高、管理僵硬等问题仍然存在,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管理问题
(1)不重视财务管理的应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公共管理部门,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按照一定的收费标准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但其主要的管理活动并不直接创造财富,管理目标主要是社会效益最大化,并且由于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并不需要考虑成本效益问题,而以预算任务为重、不重视单位收支盈亏。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而言,他们是财务资金的核算者,会计工作仅仅意味着记账、报账、核算。会计核算的目的也主要是对资金用途的恰当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而并没有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率、社会效益和使用风险等方面,这些都可能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效率低下。同时,我国政府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这种方法虽然符合政府部门运作的模式,但很明显会造成许多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等不能应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中。
(2)不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管理会计可以利用基础数据预测单位的未来发展,对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并为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其目标主要是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并不需要创造收入,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效果很难用量化指标进行评价,而其基础的会计信息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导致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管理会计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上。目前,虽然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了预算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常常出现预算权威性不够、预算执行后评价不及时等等问题。同时,现行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大多建立在一般企业经营管理基础上,而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对象、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目标等与之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管理会计方法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运用范围仍旧有限。
(3)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良好的工作环境,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提供制度保障以及风险管控,但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指导规范起步比较晚,造成其规章制度都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环节权威性不强,单位财务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都不够,这些问题都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指导公众实际和防范内部管理风险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第一,经费支出不能完全按照预算执行。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不够严谨细化,预算对于经费支出的控制力不够;第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控不够。
三、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工作的建议
(1)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当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政府财务管理工作改革。2015年颁布的政府会计基本准则中增加的财务会计系统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建立核算系统,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准确反映运行收入和运行成本,建立盈亏观念,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市场化经营观念。建立内部财务管理理念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财务规范,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加强预算管理,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将关注重点由是否完成预算任务转移到预算监督和预算结果评价上,对政府资金管理运作进行评价,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认识,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政府会计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鼓励相关人员运用财务管理方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和资源管理能力。(2)重视管理会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因此为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做到合理决策。管理会计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决策挖掘充分的信息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因此要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会计工作。第一,加强预算约束力,认真严肃地执行预算工作,对预算执行和控制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保证对预算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第二,提高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积极鼓励内部管理人员利用管理会计方法对单位内部的财务信息进行处理;第三,加大管理会计培训投入,培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会计优秀人才,及时总结单位内部管理会计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国内和国外管理会计方面先进的经验和方法,结合政府会计的特殊实际,增强管理会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指导作用。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工作实施的基础,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建立了良好的管理环境,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错误概率。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健全专项资金管控程序,专项资金由熟悉项目的专业人员管理,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专门设立审批人员,规范专项资金的报销、管理、拨付等过程,确保专项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第二,建立政府资金的监控和风险预警制度,对资金的流向进行监控,避免虚构或者不必要的资金使用,同时强调对于资金的使用风险进行分析,培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的风险判断能力,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对资金流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快速应对。
近年来,我国对于政府会计的改革不断加强,提倡建立坚实的财政管理基础,但由于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指导起步比较晚,相关的制度规范不健全,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存在效率不高、人员管理松散、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工作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利用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地提升社会公众福祉。
作者:王惟 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6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