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资金流不能满足企业基本的生产经营需要,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生产经营条件恶化、生产活动难以继续,甚至出现商业上的违约现象的问题。这种问题的产生根源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企业所面临的整体经济形势的压力,同时也同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具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和把握,探讨会计理论在企业财务危机当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 会计理论视角下的企业财务危机
企业的财务危机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资金流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在会计理论的视角下,企业财务危机主要可划分为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短缺、应收账款结转不利及所有者权益清偿困难等几个方面。
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短缺造成的支付困难,这是企业经常面临的财务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财务工作指标掌控不利的结果。在会计学理论当中,对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加以衡量。这些指标都可以通过财务数据加以简便的核算,并及时的告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经营管理决策者。如果这些信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则很容易造成财务信息传输不良、企业财务危机频发的现象。
应收账款结转不利是由于企业没有即使的提取充足的坏账准备,以防御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而出现的结果。大量的应收账款不能够及时的结转成货币资金或银行存款,那么必将导致企业的资金被大幅占用,企业生产能力严重滑坡和一定生产经营周期内的资金周转速度严重下降的问题。
所有者权益清偿困难是企业不能及时的向所有者偿付应当偿付的利益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资金账面运动没有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借贷平衡的结果。企业在实际业务当中,为保证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充足的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和开展业务,往往会选择使用节流部分,本应当结转为或计提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资金专做资产类账户项下科目,从而造成企业的计提资金不足,所有者权益不能及时实现的状况,
二、 立足会计理论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经过前文的分析,会计理论视角之下的企业财务危机可以被概括为以上三类。本文将结合会计学基本理论立足企业实际工作,对企业财务危机应对提出分析,探讨会计理论在其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首先,在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的解决方面,会计理论应当充当原则方面的预警机制的功能。会计学理论在规划了企业账面资金运动过程的基本规则,探讨了这一活动当中的基本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和偿付危机之前,将在账面资金方面存在的一些预兆。这些预兆主要集中于企业会计数据指标当中,通过这些指标,会计人员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果提供一定的指导与监督。例如,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的情况下,企业的偿付危机就很容易爆发,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人员应当在相关指标过高的情况下,及时的遏制过快扩张的势头,从而避免企业的财务危机的出现。
其次,会计理论也应当成为企业经历财务危机之后的重要检查机制。出现财务危机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人员应当通过会计理论所揭示的资金运动规律,探究企业当前经营过程当中出现的失误,并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在会计理论的指导之下发现经营决策的漏洞,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 会计理论与企业的坏账风险应对
企业财务危机主要体现于企业的偿付能力危机。这种危机同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不能及时的实现资金的回笼,具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会计理论应当在此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指导,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
会计理论应当被应用于企业的风险识别过程,财务风险作为企业的重要经营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损害很大。而财务工作的基础理论往往能够识别、衡量能够给企业在未来带来重大损失的各种风险因素的账面表现,这将帮助企业顺利的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经营问题。因此会计基础理论对企业坏账风险的预警能力,应当被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所吸纳。而通过两个计算方法所核算出的资金存量规模的大小的对比,就可以发现和衡量企业当前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帮助企业减少财务危机发生的几率。
四、 会计理论与所有者权益的清偿问题
会计理论当中将所有者权益定性为企业所有人对企业拥有的各种利益。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应当享有通过投资等活动获得利益的能力和权利。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应当以保证企业的所有者的各项权益得以实现,作为基本经营目标之一。通过对会计理论的重新挖掘,真正意义上建立起独立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并能够有效地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的监督机制,这应当成为企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目标。
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正是企业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实际上划分了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和企业的其他管理人员的职责区别,将相关的原则转变成工作当中的实际情况应当成为防范财务危机的重要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