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全球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出现了新的实现场所,出现了“虚拟企业”(Virtual Corporation,又称为“网络公司”)这一新的组织形式。虚拟企业是若干成员企业为获得某市场机遇的优势而组成的动态联盟,这些成员企业可利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信息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佳合作伙伴,组成临时集团,完成一般企业所不能承担的市场任务。
在日本,虚拟企业已经在电子计算机和信息通讯以及多媒体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美国,目前出现的这种网络组织并不仅限于生产企业,还有许多其他经济组织形式,如网络银行、网络商场、网络书店等等。有事实表明,虚拟企业在我国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陕西省寿阳县安装公司和山西省晋城钢岭稀土金属公司、榆次鼎泽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等,就以“虚拟联合体”方式扩大生产规模,迅速占领市场,闯出新路,做出示范。1999年6月5日,中国市场经济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了“企业改革发展新模式一虚拟联合体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与会的经济理论和新闻界专家。学者认为,“虚拟联合体”既是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改革新路子,又是今后中国企业界迎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等挑战的有效途径。
会计假设,是人们在会计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经济环境中产生的最为基本的观念做出的总结,是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的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会计对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做出的合乎逻辑的判断,是决定会计运行的基本前提和制约条件。现行的会计假设是与“实体企业”经济环境基本适应的,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基本假设将有新的内涵、新的发展。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在网络社会中,经济活动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使企业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进入媒体世界,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使会计主体对应于“虚”、“实”两个空间,如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Amazon就是个虚拟企业(VirtualFirm),这种公司利用现代化信息沟通技术将众多公司或企业组成一个网络组织,具有一个公司或企业所不能具备的市场能力。作为一种有独立的供应商、制造商、生产商及顾客,以各自相对独立的优势为节点而组成的网络,往往是各个网络成员出于自身的某种战略考虑而临时组建的动态合作方式。这种临时网络关系不是法律意义上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虚拟企业以高度发达的通信、信息技术为必要的物质基础支持,通过合作进行竞争,具有高度的弹性与灵活性,在网络空间中迅速重构和解散,导致会计主体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甚至具有自己的现金流量和负债的单一产品都可以形成一个报告主体。根据虚拟企业界限的模糊性,会计主体假设可定义为“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以适应其形式的不断变化。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股份公司的出现、两权分离、有限责任股权分散、现代化大生产的大规模投入,使持续经营成为一种客观需要。会计不能建立在突如其来的终止企业营业活动的可能性的基础上。
但虚拟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打破联合公司的时间间隔,属于临时性结盟且分合迅速,具有随时性和随机性,是一种动态的有其适应能力的组织。市场机遇是虚拟企业建立的前提(多是基于具体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合作),虚拟企业随机遇获得而产生并随其消亡而解体。1994年展出的新型宽体客机波音777就是一例。该客机由美、英、法、加、日等国大公司的34个工作小组共同完成。整个过程完全在网络上进行,依靠网上信息的充分交流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各零部件之间拟合度十分精确,组装中没有出现一次返工。对于这种虚拟公司来说,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许多会计处理方法显然不再合适,因为它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前提一假定会计主体在可能预见的未来不被解散、终止。根据虚拟企业的特点,持续经营假设可以确定为项目经营假设,这种假设有一个“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及其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的存续期”。也可以建立“暂时性假设”,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将术语“adhocracy”译为“暂时体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管理专家们将“adhocracy”称为“网络组织”。可见,“网络组织”具有暂时性是具有适应性强、变化迅速的暂时体制。
有人提议采用清算会计的面临解散假设,并相应采用与之适应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笔者认为不妥。虚拟企业虽然也要在达到合作目的或目的无法达到时解散,但其设立的初衷仍是为了获利、生存和发展,这并不符合清算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一破产清算小组作为会计主体,终止经营假设,清算期间定期编制会计报告,破产清算价值计量。虚拟企业的会计与清算会计本质上是不同的,不能以研究清算会计来代替虚拟企业会计的研究。
(三)会计分期假设
因为信息的提供受到技术限制,会计信息系统加工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传统的会计假设要求必须为编制报表日出一定时间,人为地将企业持续经营的时间长河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连续的期间,形成定期报告形式;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核算和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网络经济时代,虚拟企业的组成成员之间的松散联盟,可以在短期内仿效签合的公司形式,也可以在短期内解除这种联盟。对于这种短暂的经营过程,再去人为划分多个时间间隔恐怕已无必要,这时可以以“网上实体的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每次交易结束后编报一次会计报告即可。这样就可使交易的账务处理保持完整性,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跨期摊配时人为调节等问题,成本和费用的分配也不存在配比问题,便于企业清算。
另外,在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建立以后,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披露都向着电子化、网络化发展。这种基于Internet/Intranet网络的信息处理与报告模式的选择,使得企业各业务部门可借助于“群体软件”共享的接口环境协同工作,所产生的信息存储于共享数据库。已内化为Intranet一部分的会计信息系统可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同各业务部门随时保持信息沟通,发挥会计的反映与控制职能。而且,由于Internet与Intranet是一脉相承的,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可随时登录企业网站读取网页上的信息发布,或根据授权通过防火墙身份检查,正当合法地利用数据库中心游览所需数据。这样企业外部与内部信息使用者都可以实时获得最新的信息,不必等到会计期间结束,而会计分期假设则可变更为实时按需获得信息的非等距交易期间假设。
[责任编辑:编辑部]
(四)货币计量假设
这一假设的内涵主要包括:货币计量、币种唯一、币值稳定。货币计量假设往往要求在不断变化的经济时空中优质不变,于是就有了应用上的局限性。
“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将不少尚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对于经济决策多余的信息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网络经济时代,虚拟企业仅仅是一个抽象的联合体存在,其最重要的资产只能是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在资产负债上毫无显示,大量非财务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揭示与利用。
“网上银行”的兴起,使电子货币进行结算的网络交易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从1996年美国纽约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成为全球首家Internet电子银行至今,已有1500多家银行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电子货币是实施电子商务的重要条件,它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讯手段,在信用卡市场上流通的、以法定货币单位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传统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而目前电子货币是由银行发行的,其使用只能宣传引导,不能强迫命令。在使用中,要借助于法定货币去反映和实现商品的价值,结清生产者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网络货币所带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大大加快了资金流动速度,资本市场交易更活跃,各种现实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更为频繁,加之网上交易可瞬时完成,记帐的“币值稳定”假设受到冲击。而计算机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确工具,使会计假设敢于选择“币值变动”。数以千计富有创造力的软件开发公司可以提供精确和灵活的金融管理软件,对公司的货币收支和资金流通进行精确管理。
对于币种的唯一要求,就是突破手工方式下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的限制,可根据需要采用多种货币计量。比如运行功能货币和报告货币两套核算系统,按照经济事项发生当时的汇率即时折算入帐,以克服在会计报告时产生各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上的弊端,使报告的精息更加尽如人意。
随着网上经济的建立,货币的形式和本质都将发生变化。有形的金钱为数字化所代替,货币流通变为电流与数字运载着货币的形象价值在社会中流通。货币越来越抽象化,实际资产储备与货币总量之间的差距将继续扩大,最终建立起一套完全独立于实际资产的、抽象的全球货币供应系统。一种与其它所有货币一起实行汇率浮动的新型国际货币将会在网上出现,那时在网上所有的商务活动都可以采用这种货币单位,则“币种唯一”的要求就显得多余。欧元的诞生就是一个明显的先兆,而影响这一全球货币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政治上的国家主权观念和经济上的安全意识。这种全球一致的浮动的电子价值单位是对货币计量假设一种新的继承与发展。电子货币将成为未来企业记帐的统一计量单位,将资金流与信息流合二为一,货币真正成为观念的产物。
以上可见,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会计产生了极大影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引起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会计的创新提供了途径。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的出现和运用,摆脱了会计基本假设的束缚。在任何时点上提供财务报告突破了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对于那些处于不断分合之中的会计主体只需提供时点报告或非等距交易期间报告,就能够很好地克服会计主体仅设的缺陷;各个部门或大中企业若能够共同提供企业全方位的信息,也必须突破单一货币计量的局限。李霞
[责任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