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 科学 发展 观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实质,深化对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的基本 规律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审计工作作为国家 经济 运行的“免疫”系统,一方面要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在强化经济监督和反腐败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今后审计工作的发展,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审计工作中去,推动审计理念、审计内容、审计管理、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创新,不断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压数量、保质量、抓重点、出精品”和“改进方法,加大力度,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文明审计”的工作思路,并在工作指导上,树立“六种”意识,处理好“五种”关系,实现“四个”转变。
树立“六种意识”:一要树立宏观意识。一切从大局出发,从长远着想,为自治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二要树立创新意识。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审计理念、理论和实践,推动审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三要树立发展意识。按照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正确的工作目标,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审计机关就给予坚决支持;反之,就要依法给予监督和纠正。四要树立依法从审、廉洁从审意识。加强 法律 知识学习和职业道德 教育 ,依法从审、廉洁从审,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五要树立服务意识,发挥审计为宏观经济决策的服务作用,当好参谋和助手。六要树立质量意识。www.133229.coM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将质量视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严把审计项目复核审理关。
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正确处理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压数量与保质量的关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是审计工作总的方针,在审计对象上不留死角,分期分批分年度实施审计。而“压数量、保质量、抓重点、出精品”是根据我区实际并考虑审计力量的现状提出来的工作思路。要合理整合审计资源,搞好项目组合,不同的审计项目结合进行,不同的审计方法结合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质量,多出精品。(二)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随着形势的发展,审计的服务职能也日益显现出来,监督与服务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处理问题,达到监督与服务的统一。(三)正确处理“法与情”的关系。审计人员应换位思考,摆正位置,既要依法从审,又要考虑具体情况,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营造和谐的氛围。(四)正确处理审计业务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做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同时,加强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机关工作风气和社会风尚。(五)正确处理班子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要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要抓好队伍建设,加强管理和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 政治 业务素质。
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在审计的重点上,实现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财政收支审计为主转变;二是在审计的内容上,要逐步实现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主向效益性审计为主转变,使审计向更高层次目标迈进;三是在工作的指导方针上,实现由强调审计覆盖面向突出重点、提高审计成果质量方向转变;四是在审计手段上,实现由传统的手工作业向审计信息化转变,大力推行 计算 机审计,增加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审计工作思路,要更加注重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决定了审计工作的生命力,也决定了审计工作能在更大的程度上为国家和被审计单位创造价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按照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一、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要进一步创新审计工作思路,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更加注重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但不是唯一的内涵,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审计的服务职能也日益显现出来,要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在加强监督的同时,更加注重审计工作的整体性、效益性、宏观性和建设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关注经济安全,使审计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具体地说,一要关注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促进财政资金合理、公平使用,提高使用效益;二要关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安全,促其保值增值,防止流失;三要关注环境安全,防止生态恶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四要关注民生,跟踪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果,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要关注税收和 金融 安全,推动税制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
二、着眼于宏观,积极开展审计调查。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必须开展更多、更灵活的审计调查,站在宏观大局的高度发现和揭示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的问题,加大监督国家各项宏观 经济 调控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深入进行分析和解剖,提出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发挥审计调查宏观目的性强、作用范围大的优势,选择不同行业、重点项目,紧紧抓住各级领导关心的重点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发现和反映典型性、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供领导决策 参考 ,为促进加强宏观管理服务。
三、督促审计整改,提高工作成效。督促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整改的成果是审计建设性作用的体现。审计的最终目的不是发现和揭露问题,而是通过审计,督促和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研究对策、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进而实现审计工作的自身价值。各级审计机关要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将审计整改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主动争取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强化内部控制,使内部管理步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要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审计整改情况反馈和通报制度、审计督查制度和审计回访制度,制定督促、催办审计整改的具体措施,使审计整改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加强协调配合,完善与纪检监察、检察、公安机关的工作配合机制,形成督促审计整改合力,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成效。
四、开展效益审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审计机关要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认真开展效益审计和效益评估。通过开展效益审计,重点揭示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从完善管理、提高效益的角度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和促进加强宏观管理提供参考,促进提高决策的 科学 性和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加大效益审计的比重,注重提高质量,选择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资金进行效益分析和评估,要突出关注财政性资金使用效果,跟踪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的效益情况,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