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问题和环境会计
环境保护投资的主题应当是企业和各地政府部门。在这里只讨论企业这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讲,企业投资的目的是将其对资源的利用和污染控制在环保规定指标之内,环境会计的目标应是确认和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环境效益,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尽可能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则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目前,环境会计在发达国家已进人操作阶段,污染损失、资源价格等已列入核算科目。而我国环境会计从90年代初才开始引起重视,具体实践从今年启动。理论探讨和实践都很不完善;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未建立起来,环境会计实践中也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在环境会计领域,首先进入实务的是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所面临的压力大小正是影响环境会计发展的因素。当环境信息披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引申出了对公司在环境治理、保护、预防、管理等方面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包括确认、计量等)问题。环境会计问题较之环境报告要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如环境会计对象、环境会计基本原则、环境成本计量等,并且最终会落实到是否需要专门制订环境会计准则。可以说,环境问题是目前会计界面临着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投资者、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等广大关联方日益要求企业提供环境绩效信息和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我们还可以从环境审计的要求的角度认识这个问题。我们知道,企业信息使用者提供年度报告,其中与财务会计有关的内容均需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书。由此,对于公司发布的环境信息,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环境会计法规及环境审计问题。因而可以说环境会计是环境审计产生的内在动因。
二、环境审计
在我国,环境审计对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来说都是一个新内容。保护和治理环境,遏制环境恶化,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环境审计工作涉及面广,环境审计评价、鉴证工作难度大,我们的构想是环境审计应以国家审计为主导,由国家审计机关对环境管理者的责任和绩效进行审查和评价。当然,这并不是否定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开展环境审计时的作用。恰恰相反,在环境审计的微观层面上,需要由社会审计组织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来参与和完成。
鉴于环境审计在诸多问题上的特殊性,我们说环境审计应以联合审计为主要模式,即联合环境保护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聘请环境工程技术专家、律师等加入环境审计工作。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提高环境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从世界范围看,环境审计的产生至今不到30年,作为一种审计类别来看,现在仍处于其产生与初期发展阶段,从理论到实务上,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通过实践来解决。我国环境审计起步较晚,由于世界各国已经广泛实行,因此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同时环境审计作为审计的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送样一个问题,即被审计单位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这是目前阻碍环境审计发展的主要问题。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迫切需要按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任何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都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而隐瞒应当向外界披露的会计信息。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维护各方利益,审计组织作为独立的第三者,强制披露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会计信息,保证环境会计信息的对称,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还需要财政部、国家审计署和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监管。另外,由于环境会计信息的特殊性,特别是环境绩效中的许多内容,以及一些指标的确定,环保部门更有发言权。
三、环境会计与以财务为导向的环境审计模式
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等各审计主体实施环境审计时,根据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可以划分为三种审计模式,即以财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和以项目为导向的审计模式。由于以财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与环境会计联系最紧密,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以财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以财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是以被审计单位环境财务报告反映的结果为线索,追踪到经济过程和导致结果的原因,进而对环境保护合规性和绩效进行评价的一种模式。但目前以财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主要用于环境审计中涉及属于财务方面的内容。要全面地、客观地评价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绩效,则需要等到环境成本、环境负债和环境效益能够计量并全面反映,这也是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满足这些要求,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四、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两手抓
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作为环境问题引申出来的新型领域,现阶段均处于起步阶段。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是相互促进也是相互制约的。加快实施环境会计,可以为环境审计提供操作的平台,从而促进环境审计工作的大力开展。而深入开展环境审计,又可为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企业重视环境问题,意识到建立良好的环境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连接环境会计工作和环境审计工作的关键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公允性除受到环境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外,主要受国家法规的影响。为了深入开展我国的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使环境信息披露更好地为二者的发展服务,迫切需要改善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传环境保护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得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深入人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倡导、公众参与和市场压力的氛围中,意识到建立良好的环境管理体制,自觉开展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产生巨大的利润的重要性。
(二)加强立法工作,制订环境会计准则、环境审计的规范和评价标准,使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的开展有法可依。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在现有环境法规的基础上制订健全的更为具体和具有操作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这不但可以为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依据,也为我国的环境会计奠定法律基础。
(三)会计和信息等主管部门应该建立某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资源披露,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环境审计,从而促进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共同发展。
(四)加强审计部门、会计主管部门和环保等部门的协调、协作。三者作为环境管理领域的行为主体,各司其职,又紧密联系。一般情况下,总是先有环境会计,然后才产生环境审计。然而目前我国环境审计尚处于启动阶段,这对于开展环境审计却是增加了难度。应加强审计部门与会计主管部门的协调,共同努力,共同努力,共同探索,达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同时,环保部门具体负责制订环境规划和政策,对环境保护的最新信息、动向以及发展趋势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审计、会计主管部门与之协调、协作,既可以促进使其更好的履行职责,又为自己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编辑部]
《商业会计》·肖春静
[责任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