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管理会计论文

对会计软件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2015-09-14 13: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经风雨,有过波折,也有过灿烂辉煌。由于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会计信息化在经济管理诸领域中得到了领先的和长足的发展,成为融信息技术与科学、通讯技术、控制科学、系统科学、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和会计科学等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性科学技术,曾是我国经济管理各领域信息化的排头兵。

  一、我国会计管理的简单回顾

  在国家财政部的积极指导和干预下,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事业的管理,推动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财政部曾先后两次下发文件,以保证会计信息化软件的质量,维护会计信息化事业的严肃性和维护使用商品化会计信息化软件单位的利益。财政部于1989年12月9日下发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它规定了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特别要求商品化的会计核算软件必须经过由省(直辖市)以上财政部门进行评审,才能作为软件商品销售。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总结,财政部又于1994年6月20日下发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三个文件,深化和细化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要求,重申了要求对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规定。

  这些文件的基本内容,正如《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所说的,着重于“会计核算软件必须具备的功能和完成这些功能的基本步骤”,主要解决的是审查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是否符合和满足国家有关的会计法律、制度和规定和要求。其后所发的三个文件也基本上是遵循这个方向。这些文件有利于会计核算软件的普及,规范化了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功能。

  为了促进会计信息化事业的繁荣,财政部在1994年5月4日,还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了:㈠制订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㈡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㈢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㈣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制度建设;㈤区别情况促进基层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㈥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等意见,并且做了具体的规划。

  这些,对于推动会计信息化事业不能不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培育了会计信息化软件市场的发展。(2)保护了民族会计信息化软件产业的发育。(3)推进了会计信息化的教育和培训的普及。(4)推动了我国的会计信息化进程。

  二、由会计软件市场疲软引发的思考

  在财政部的规划和指导下,会计信息化事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种企业、事业单位正在普及会计信息化,财会领域已经成为我国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造就了一批会计软件的开发和销售公司,形成了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市场。但是,目前会计软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远未达到饱和,但是会计软件市场却走入低潮,发展迟缓,迫使许多会计软件开发企业转向了其他的领域。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与探讨。

  1、会计软件的投资是“不下蛋的鸡”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是经济管理理论界对会计作用的总结,更为企业界的实践所证实,是社会的共识。会计软件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质量、效率的保证条件。但是,企业却认为:对会计软件的投资是“不下蛋的鸡”,没有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为什么会这样,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难道企业真的不通过会计信息化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促进企业的发展吗?不,决不会是的。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可能就有得到答案。回想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统计、会计等工作开始应用计算机处理的时候,首先是从处理统计报表、会计报告等工作开始的。上级机关为了推动信息化(当时叫做电算化),采用了经济的(如,开始试点的单位无偿配备设备,而后对购买计算机的费用可以在税前列支等)、精神的(如,企业不使用计算机不得达标,不能评选先进等)种种措施,鼓励企业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工作。当时计算机价格昂贵,相对的人工费用相对低廉,一套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成本,足以支付一个职工几十年的工资。如果这些资金用于投资设备等总能产生一定效益,而使用计算机仅仅处理统计、会计工作却没有明显的直接效益。而后会计信息化逐渐发展到了处理会计核算工作等,产生的效益也并不明显。故而当时的信息化,只能在一些管理机关和大型企业中推行。

  2、“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从改革开放以来到如今,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转轨阶段,我国的经济生活的运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市场的管理上,曾经出现对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怪圈的激烈讨论,现今已经消声灭迹了。反思这种情况,就是用计划经济的思想管理市场经济。历史唯物主义常识告诉我们,作为思想意识的上层建筑,总是滞后于经济基础的。会计信息化事业20多年对会计信息化的管理与指导,基本上上是从国家信息的需求出发的,并没有从企业的特定需求出发。虽然会计软件的评审制度虽然在推动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来审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当时一些迅速发展起家的会计软件公司,并不是从企业个性化的特定需求出发开发会计软件市场,而是依赖国家政策(会计核算软件必须经过由省以上财政部门进行评审,才能作为软件商品销售)作为“尚方宝剑”占领市场的。当市场经济较为长成后,企业的独立自主性增强了,这种方法不灵了,会计软件市场自然疲软了。

  3、关于会计软件通用化的讨论

  1988年9月,中国会计学会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讨论会上,关于会计软件通用化问题,有过热烈的讨论:“一部分代表认为,一家一户地开发软件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质量不高,浪费很大。开发通用软件,可以克服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平衡、人才缺乏的矛盾,可以加快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速度。另一部分代表则认为单独开发专用软件不一定都是低水平,一般专用软件的效率比较高,而开发通用软件却要一定的条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且响应速度慢,占用存储空间多,所以今后发展还要靠专用软件。”可以肯定地说,两者都有道理。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体主管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同志积极引导了前者,而没有注意后者。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市场中缺少竞争,不能形成竞争机制,难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价格的合理降低,特别是不能促进百家争鸣,限制了市场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落后,不能不断的推陈出新。其实“实践出真知”,对会计软件的管理,应该积极地从基层会计信息化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引导百花齐放,繁荣我国的会计信息化事业。

  今天计算机软件、硬件的价格极大地降低了,会计信息化有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但是,如果对会计软件的投资还是“不下蛋的鸡”,那么会计信息化仍然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基本的经营组织,其依赖经济效益生存与发展,投资必须获得收益。要想使信息化的投资是“下蛋的鸡”,必须立足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从产生经济效益出发。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着各种极其广泛的信息化急切需求,会计信息化必须从这些需求入手,才能得到迅猛的发展。笔者观察到一个企业,其在应收账的管理上应用的小程序,就为企业的资金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促进了该企业会计信息化、乃至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三、加强会计软件管理的一些建议

  在20多年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既有不足之处,也有辉煌成就。总结过去,并不意味争论孰是孰非,而是为了吸取经验,更好地开拓未来。

  1、会计软件管理的基本方面

  会计软件是一种用于处理经济性信息的科技工程产品,同时也是一种服务性的商品。因此它具有特殊的管理内容,应该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1)会计软件的开发管理。会计软件用于处理经济性信息的特殊性,首先需要管理和审查其能否合法处理、保存经济信息。会计软件作为一种产品或商品的性质,也要求对其功能、质量实施管理和检验。

  (2)会计软件的市场管理。我国当今已经进入的市场经济的时期,会计软件无论是作为科技性产品还是作为技术性商品,都要遵循市场规律,实施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管理。

  (3)会计软件的运行管理。为了保证会计软件运行的稳定、安全、可靠,必须在其运行期间不断地监督它的质量性、合法性等,进行长期的管理。

  2、会计软件的开发管理

  (1)会计软件功能合法性的管理。会计软件以处理经济信息为基本目标的特征,要求其处理方法必须具有合法性。《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文件,主要是审查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是否符合和满足国家有关的会计法律、制度和规定和要求。这些显然是十分正确的。财政部作为国家会计工作制度的管理机构,坚持制订这样的宏观管理制度是其职责之所在。

  (2)会计软件产品的质量管理。财政部应该会同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局等,组织专家制订会计软件的质量标准。建议比照《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第四款,制订会计软件产品的质量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会计学会电算化专业委员会作为此方面的专业学术团体,应该责无旁贷是积极配合这项工作。

  (3)为了保证会计软件的稳定、安全、可靠等,也必须加强它的性能和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会计软件可能由企业自行开发,或者委托他人开发,或者合作开发,或者软件企业开发后作为商品销售。但是,为了保证它的合法性、质量上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无论以何种形式实现,必须进行审查,同时建立备案管理制度。为了不和《行政许可法》相抵触,会计软件的开发审查,应该由技术监督局委托会计事务所会同会计学会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实施。

  3、会计软件的市场管理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依法治国是基本国策。市场性的一切行为,均应依法进行。

  (1)会计软件的性能、质量只要不违背法律(至少不与法律相抵触),都可以在市场销售。会计法、税法和交易法等直接制约会计软件处理性能。

  (2)会计软件作为科技工程的产品或服务,销售许可应该由市场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和控制。会计软件能否批量投入市场,应该按照它的特定要求,由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

  (3)会计软件的销售由市场制约与调整,销售行为由市场管理部门(工商管理局)管理,质量由质量管理部门检查监督,经济纠纷由市场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和法院等调节或处理。

  (4)会计软件发展方向的指导政策等(如国家优先发展会计信息化的政策),应由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协调制定。

  (5)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发,构建适应我国会计软件的管理制度。在坚持市场竞争机制起基础作用的基点上,建立起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又不同于的西方国家的完全依赖市场机制的,构成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协调的管理制度,一个新的会计软件的管理制度。

  4、会计软件的实施管理

  (1)会计软件的实施后果应当符合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法应该制约会计软件的质量标准,建议补充和修改会计法等相应法规,以规范会计软件的实施后果。

  (2)会计软件的实施管理。会计软件的实施也应该是一种工程的实施,虽然它不涉及人身安全,但是涉及经济安全,应该设立监理、监察制度。

  (3)会计软件运行的定期管理。会计软件的运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长期的经济后果,应该依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二条进行定期检验,并且长期跟踪。评审组织及评审人员承担监督、评价和鉴证结论的法律责任。

  5、会计软件管理实施的组织与人员

  (1)会计软件的质量评审组织。《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产品的检验、检测“应当逐步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实施。专业技术组织及其有关人员对所实施的检验、检测、检疫结论承担法律责任。”会计活动的社会监督一般由会计事务所进行,会计软件的运行管理也理所当然地应该由会计事务所审查。

  (2)会计软件的质量评审师。同样根据的《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应该考虑建设会计软件评审师制度,并依据《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四条认定法人或专业人员的资格、资质。如果会计事务所承担会计软件运行的监督,则注册会计师应该能处理这项工作。

  (3)增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普遍缺乏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建议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过渡,可以由具有会计信息化高级职称的人员实施会计软件运行的监督。

  (4)会计学会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在认证会计软件质量上,应该具有权威性。同时,会计学会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应该积极进行会计软件质量评审师的培训工作。

  (5)财政部掌握会计软件的合法性管理,制订会计软件的法规。会计学会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制订会计软件质量标准,由国家标准局认定发布。工商管理局应该管理会计软件市场。技术监督局管理会计软件质量。

  6、开发会计软件的审计软件

  会计软件的实施,影响到审计活动,在开发会计软件发同时必须开发审计软件,以保证审计活动的实施。

  (1)会计软件企业在开发会计软件的同时应该开发审计软件。从事会计软件开发的软件企业,既然有能力研制会计软件,必然有能力开发相应的审计软件。同时,会计软件企业既然销售了会计核算软件,也应该承担软件的配套审计软件。应该制订审计软件的立法,强制会计软件企业必须提供与所开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相应配套的审计软件,否则不得进行商品化销售。可以要求在一定范围销售会计核算软件的公司,必须向当地审计部门(如,审计机关、税务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无偿提供其会计核算软件的配套的审计软件;对企业化的民间审计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优惠售给。

  (2)以其他形式开发会计软件同时应该开发审计软件,并向审计部门(如,审计机关、税务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供。

  四、结束语

  会计核算软件是会计信息处理的现代化必须手段,对于推动会计信息化事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会计信息化的管理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在坚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作用的基点上,同时发挥国家指导的作用,搞好会计软件开发管理、市场管理和实施管理,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编,会计电算化资料选编第一辑,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的说明,1990.5

  [2]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编,会计电算化资料选编第二辑,《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3]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编,会计电算化资料选编第二辑,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意见

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王文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