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经济交往越来越多,充分把握国际通行的会计标准,逐步实现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有利于确保我国在双边或多边国际经济活动的财务操作中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会计标准国际化是一个重要趋势 会计标准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标准国际化问题是基于规范跨国公司的会计操作标准与财务报告提出的,是对跨国公司实施财税监管的客观要求,也是跨国公司实现生产全球化、市场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不仅如此,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 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非常迅速。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会计标准采用“准则”的形式,但也有少数国家采用“制度”或“法律”的形式。会计标准采用何种形式并不是判断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关键是看标准和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否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国目前采用的是标准加制度的形式,这并不违背会计国际化的要求,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会计标准与制度的关系。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主要是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并参考其他一些国家的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进而来确定每一准则中的定义以及确认的计量标准。我国已发布实施的具体准则中的内容大部分都与国际相关标准接轨,但从已发布实施准则的覆盖面来看,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某种程度上比较,我国审计准则国际化的程度高于会计准则。有很多学者认为,现在的《企业会计准则》与 《国际会计准则》尚存在一定差别,比如,前者在资产的会计计价与财务报告披露方面没有全面实行国际通用价值与国际通用列报原则,依然强调会计计价基础是历史成本与真实列报原则;后者要求资产的会计计价必须是国际通用价值,财务报告披露必须遵循国际通用列报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的会计计价基础虽然可以满足财务报告对真实性与真实价值的要求,但不一定能够满足国际通用性与国际通用价值的要求。 完善我国会计标准的几点思考 第一,妥善处理国情与国际化的关系。在制定国际化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我国的会计标准必须与我国的具体环境相一致。但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会计之间的差别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各国的环境在相互的交往中变得越来越接近,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越来越弱。例如,法律尤其是税法对会计实务的要求越来越为企业普遍接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向经济活动渗透等。与此同时,各国会计所处理的经济交易或事项以及不同国家间的交易的类型和方式越来越接近甚至雷同。因此,处理这些交易或事项的程序和方法大体也相同或相通。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要妥善处理国情与国际化的关系,更好地把握国际会计标准,尽量做到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 第二,努力提高会计实务质量。会计实务的质量标准主要依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但仅以会计准则、制度作为评价依据是不够的。评价会计实务质量的标准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性、会计操作的灵活性、会计战略的明确性、披露质量、潜在亏损的准确性和消除会计误差的时效性等。若以这些标准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实务质量尚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就是,会计准则和估计的抉择有时过于死板而有时又过于随意,甚至有滥用会计准则和根据利益需要变更会计估计等现象出现。会计实务的质量不高,不利于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也有可能损害我国会计以及企业的国际信誉,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的失实将可能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预警机制。要提高我国会计实务质量,一是大力抓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执行,使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与会计实务的国际化相辅相成;二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大力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努力改变会计信息严重失实的现状;四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三,会计标准国际化必须在适应我国国情的过程中推进。目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重视吸收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从而不断地改革自身的会计标准,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国际化的道路,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今后,我们应当继续结合我国实际,把握好国际会计标准,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惯例的高质量会计标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