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回购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有效途径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一定数额发行在外的股票的行为。股份回购在资本运作市场相当活跃的美国、中国香港等地发生的非常频繁。而在我国,股份回购尚属新生事物,其会计处理方法尚无章可循。为此,笔者将介绍美国会计准则中相关股权回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期我国能够有所借鉴。
在美国,一旦股份被回购,它们或者被注销或者留存作为库藏股。库藏股通常是公司收回已经发行并未被注销的本公司股票。它并不能作为一项资产,“公司成为自己的股东”这种说法是不合适的。拥有库藏股并没有赋予公司表决权、获取现金股利或者在公司清算时分配公司剩余资产等权利。因此,美国许多州的法律都将留存收益中相当于收购库藏股股本的那部分限制用途,以免侵蚀法定资本的完整。这种限制只有在再次发行或注销库藏股票时方可取消。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库藏股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被广泛使用的成本法(cost method):库藏股票账户按重新购回的成本入账,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实收资本和留存收益的减项列示。另一种方法是面值法(par or stated value method),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更加合理,对于库藏股票的所有交易都以面值人账,并且在报告库藏股时将其仅作为股本的减项处理。
成本法 在成本法下,库藏股的收回和再次发行均以回购的成本记账,体现的是“单笔交易观”,即将库藏股的购回和销售视为一次交易。账务处理程序如下:
一是公司购回已发行的股票和再次发行库藏股时,按所支付成本入账,分别借记“库藏股”和贷记“库藏股”。由于每次取得的成本、购回日期不同,可如存货一样采用个别认定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计算库藏股的成本。
二是库藏股再次出售时,若出售价格高于其收回成本,其差额国际会计论文发表应贷记“资本公积——库藏股”;若出售价低于其收回成本时,其差额应先冲减先前库藏股交易所产生的资本公积,如有不足,再冲减留存收益。
三是注销库藏股时,应贷记“库藏股”,借记“资本公积——发行溢价”与“股本”。如果库藏股的收回价格高于上述二者之和时,其差额冲销同类库藏股交易所产生的资本公积,如有不足,冲减留存收益;如果低于上述二者之和时,其差额应贷记库藏股交易所产生的资本公积。
成本法在西方被广泛采用,但它存在的一个缺陷是,如果库藏股没有立即注销或再次发行,其成本代表尚未分配的股东权益的减少额,库藏股注销或再次发行之前的一直挂账,使实收资本和留存收益出现高估,并会导致误解,尤其是当库藏股随后注销或以明显低于成本的价格再次发行时更是如此。
面值法在面值法下,库藏股的购回和再次发行均按股票的面值入账,体现的是“两笔交易观”,即将库藏股的购回和再次发行视为两项独立的交易。账务处理程序如下:
一是当公司购回已发行的股票所支付的成本超过面值时,根据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6号意见书的建议,可以全部借记“留存收益”,视为对股东发放股利,也可以先冲销最初发行时的溢价收入,不足时才作为留存收益的分配。
二是当公司出售库藏股时,类似于普通股的首次发行,发行价格高于面值的部分,应贷记“资本公积——发行溢价”;若发行价格低于其面值时,其差额应先冲减先前库藏股交易所产生的资本公积,如有不足,再借记“留存收益”。
三是当注销库藏股时,只需按面值借记“股本”,贷记“库藏股”。
面值法所依据的基础是,库藏股的购买和销售与股票的购入和退股及合并后出售新股票并没有什么不同。的确,如果购回股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类股票的最终退出,那么,即使这些股份在以后也许还会售出,企业还是应将其视作为两笔业务。
在两种不同的方法下,库藏股的列示有所区别。在成本法下,库藏股是作为股东权益的未分配(unallocated)减项;而在面值法下,库藏股则作为股本的减项。尽管两种方法下股东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如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的金额可能不同,但股东权益总额还是一致的。并且,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释留存收益中相当于收购库藏股股本的那部分被限制用途。
由于库藏股会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资本结构、收购战略等多方面,因此世界各国对于库藏股的信息披露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尽管要求各不相同,但一般说来,它们都必须披露以下几项:(1)依法购回原因、库藏股票的增减变动;(2)法令、章程等对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及金额的限制;(3)法令、章程等因持有库藏股票而对其盈余分配的限定与金额;(4)法律对库藏股票所享有的股东权利的限制;(5)若子公司在母公司财务报表期间持有母公司股票,母公司损益表应揭示相关资料,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揭示子公司购入的股数及账面价值、再出售股数及售价、期末持有数及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