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国际会计论文

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等

2016-04-01 15: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国际趋同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主要体现

  

  (一)内容架构趋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其中,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基本相当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扁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现有具体准则已经基本涵盖了所有的业务内容;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应用指南类似于与各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并发布的应用指南和实施指南以及相关的解释公告。可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架构上已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与等效。

  

  (二)具体准则内容趋同


    1.将公允价值引入新会计准则体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比较侧重于公允价值的应用,我国原有会计准则都几乎不涉及公允价值。考虑到我国市场发展的现状,修订后的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但总体上说,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较为谨慎。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2.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第6条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这些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一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的规定一样都强调了实质控制。另外,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向侧重实体理论。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1995年财政部发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和1997年发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等规定,从未明确提及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从这些规范看,我国允许企业采用的合并+计方法实质上是购买法,但从现行实务来看,企业合并主要是换股合并,加上公允价值难于取得,企业一般采用权益结合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是禁止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在准则体系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企业合并》中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方在购买日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入当期损益”,从而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规定为购买法。

  

  4.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一直是国际会计准则中比较复杂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一直以来是各国政策制定部门的重要工作。我国在全面借鉴AS2、AS39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出台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等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4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核心是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同时规定,企业如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可以选择使用套期会计方法,但必须符合严格的条件,对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等区分进行会计处理;企业的会计处理应当根据各单项金融工具的特点及相关信息的性质将其进行适当归类,以揭示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接轨,有利于规范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会计预警系统,及时揭示和披露交易决策的相关信息,引导衍生工具的有效运作,提高金融信息可比性和透明度。

  

blob.png

  二、趋同与等效的弊端分析

  

  (一)趋同与等效弊端

  

  1、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的经济特性决定了盲目趋同可能损害国家及企业的利益。由于会计准则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在不同的环境中依据相同的会计准则也可能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对企业、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决定企业利益关系集团的利益分配格局,影响其利益团体的利益,这就可能使一些方面受益而另些方面受损,不加区别的盲目趋同很可能导致国家或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因此,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应认真度量自身的利弊得失而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不是盲目趋同。

  

  2.国际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使趋同与等效国家加大了准则实施的成本,影响其税收体系,增加税收成本。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复杂冗长、难以掌握,如果趋同与等效的国家缺乏强有力的会计职业团体、缺乏必要的指导,没有能力及时通畅地将ERS翻译成本国语言,则使这些国家在实施国际会计准则中将陷入困境;而相对于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的国家来说,准则理念的改变、准则的培训及实施成本相当大,新旧会计标准衔接转换风险大,成本高。另外,有些国家会计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税收体系服务,体现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规定的高度统一。而FRS的主要目的则是服务于资本市场,采用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方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将使这些国家的财务会计记录与税收会计记录相分离,需要纳税调整的项目众多,税务部门无法从会计报表及账簿中直接确认企业是否及时足额纳税,从而加大其税收成本。

  

  另外,不同国家之间现有会计实务的差异以及政府、企业、会计人员更改会计惯例的不情愿情绪等都会给会计准则的趋同与等效带来一定的麻烦。

  

  从以上分析得知,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与等效有利有弊,我们常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与等效利大于弊,因此,趋利避害,求同存异,积极趋同,是各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中应有的积极态度。

  

  (二)趋同与等效的措施

  

  如今,建立全球统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为世界资本市场提供一套为投资者信任的全球化的会计准则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并付出诸多努力。通过以上对趋同与等效现状及弊端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积极争取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话语权。各国从本国利益出发,应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反映本国的特殊环境,了解新的发展动向,从源头上尽可能掌握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主导权或话语权。

  

  2.充分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调和与本国环境差异,提供遵循适例并解释适用上的疑义,减少准则实施成本。尽量将国际会计准则复杂、冗长的条文表达转化为国内会计实务界能够了解与操作的符合本国会计人员思维习惯的条文,并提供应用指南,尽量减少复杂的国际会计准则带来的弊端,使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成为可能。

  

  3.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建立资产评估制度、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政府外部监管,为会计准则的趋同实施创造条件。建立公平合理的资产评估制度,才能使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成为可能;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才能为准则的正确实施提供基础保证,而政府的外部监管突出了准则正确实施的外部强制力,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可比。

  

  4.我国已经就“等效”问题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展开了交流和合作。除与欧盟的合作外,我国内地与香港在2007年就会计准则等效问题举行了多次技术会谈,一致表达了等效的共同愿望和加快等效进程的态度。双方加强会计合作并最终实现会计准则等效,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和会计领域等诸多方面形成合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实现两地企业、会计行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共赢。

  

  另外,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的交流与合作机制早在2002年就确定并签署了备忘录,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态度、具体措施以及面临的问题等达成了一致。而随着韩国正式宣布全面实施FRS的路线图和日本正在寻求趋同和等效工作,为中国实现与日韩会计准则的等效创造了条件。

  

  上述相关合作文件的签署和双边、多边会计协调与交流举措,不仅大大提升了我国的会计国际地位,也为我国推动会计准则等效进程创造了条件。因此,尽管真正完成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的等效,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九但不可否认,等效目标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应在推进中国香港地区等效认可、探索建立中欧等效认可程序和机制的基础上,以启动中美会计合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国家她区)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以务实的态度推进国际会计趋同与等效的成效。

  

  三、国际会计准则准备采纳“中国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近期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关于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一关联方披露〉的公告,建议降低对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企业的披露要求。这是“中国标准”在国际上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表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表示,本次修订考虑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将进一步消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新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积极态度将为中国石油和中国其他企业降低运用国际准则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本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联方对企业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有很大影响,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所有国有企业都必须作为关联方进行披露。而中国会计准则提出,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此次修订关联方披露准则的目的就是降低上述类型国家控制企业的关联方披露成本,通过减少一些毫无价值的信息披露,使财务报告编制者和使用者更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关联方交易信息。

  

  总而言之,中国会计国际化之路并不平坦,正如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博士所指出的那样,趋同只是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等效。而等效不是完全等同,而且是一个过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及其在国际的影响力的增长,中国将会拥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也会有更多的国际标准深深打上“中国”的烙印。这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随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顺利实施,也随着我国会计环境的发展和完善,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等效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并有理由相信在短期内就会有卓见成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