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电算化会计核算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和财务管理向深层次的进一步发展,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更严峻的考验。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既是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核算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问题;作用;对策
会计电算化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电算化会计核算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的财务管理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和财务管理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这些变革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更严峻的考验。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软件缺乏兼容性,系统内部衔接性差,致使内部控制难度大
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在用的有众多的通过评审的商品化财务软件,它们都是由不同的财务软件公司自行开发,其数据结构,操作平台、支撑软件不尽相同,编程风格也各有特色,而各财务软件公司为保密其技术,相互间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不同品牌的财务软件之间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很难在不同系统上实现数据共享。wWw.133229.COM不同的财务软件对软硬件环境要求不同,在内部控制上设计不一致。例如,有的财务软件要求年终结账前要强制性备份;有的财务软件具有反结账功能,这些功能上的差异,导致内部控制缺乏共性,致使内部控制难度大。
2.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致使非法篡改能够轻易实现
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会计数据是绝对保密的。作为财务软件的加密,很多财务软件公司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防止盗版,但对用户会计数据保密性、安全性涉及不多。会计基本数据大多是以一种开放式的关系型数据库格式保存。只要懂得数据库操作知识,就能进入账套数据库文件进行非法篡改。这样即使进入系统时加上诸如操作密码、指纹辨识等检测手段和操作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实际上也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非法篡改能够轻易实现。
3.电算化系统日常维护能力差,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亟待提高
系统日常维护主要是解决日常操作中计算机硬件、软件一些简单故障问题。尽管计算机硬、软件商家有较好的售后服务,但企业对运行过程中的一般故障,不问其故障原因与大小,都由计算机硬、软件商家来维护,这必定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也不利于企业财务资料的保密。
目前,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已经全面普及了电算化的初级培训,在职会计人员虽然具有初级水平,但其很难适应日常维护、电算化管理、电算化组织与实施等高层次的电算化工作,所以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中、高级培训迫在眉睫。
4.电算化管理制度与执行脱离
为确保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合法、可靠,企业需研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一些企业为达到甩账目的,按照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要求制定了大量的内部管理制度,一时起到很好效果,但甩账后这些制度不但没有进一步完善,反而弃之一边。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作用
1.保护企业的资产和资源
企业资产和资源的安全和完整是企业维持正常经营的基本保证。同时,对于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如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较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及企业可能从外部环境所获取的机会等信息资源,如果不能保证它们的安全与可靠,就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丧失机会,甚至会对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2.提高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会计记录是一切财务报告形成的基础,而财务报告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既面向企业的上层管理阶层,也面向企业的中、下层管理阶层,同时又面向企业外部各种利益集团或个人。它们的可信性和及时性不仅关系到企业管理阶层决策是否正确、及时,还关系到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及财政税收部门、社会公众及潜在投资人的利益,关系到这些利益团体及个人的决策是否恰当。
3.保证授予责任的完成和责成个人履行其职责
在企业中,企业的目标是以责任的形式分解到每一个部门,甚至是每一个员工。而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又必须履行其职责,从而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责任的划分是否科学,责任体系是否有效完善,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否能够认真、努力地完成他们的职能、尽到他们的责任,需要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来检查、监督、协调和平衡。
4.预防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避免发生意外的风险
企业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其面临的风险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舞弊,也有来自外部环境的蓄意破坏。如记录文件的错误,生产、营销或财务部门未能完成既定的目标等。内部控制虽不能完整地控制这类风险,但可以使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尽量减少企业可能的损失。
5.正确评价经营业绩,提高经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