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电算化论文

学习国际先进会计电算化经验的启示

2015-10-05 15: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国际上一些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在1946年研制成功第一台计算机,并在1954年前后开始用于会计工作,40多年来,飞速发展,不断创新,在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果。过去我们引进和学习了国际先进技术,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开发了我国的会计软件,并应用于会计工作,今后仍然需要引进和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满足要求日益提高的经济管理的需求。 

  一、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几个方面 

  (一)实行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密切配合,发挥信息系统整体优势 
  
  国际上一些经济上发达、管理上先进的国家,在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精益化、制造敏捷化、工程并行、适时交货,管理链式,质量管理全面化,职能机构扁平化。业务流程重组、统一经营、集中决策等特点的需求,先后开发设计了MRP、MRP-Ⅱ、ERP、IRP和以客户为中心的ERM(Enterpris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等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了预测、决策、规划、控制、核算、分析等功能,并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整合成一个并发操作,统一管理,数据共享的有机整体。其中各个子系统之间互相渗透,互相支持,既能按照各自的独特规律进行运作,实现本身目标,又能根据各自的需求互相提供管理上需要的数据,能够充分发挥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作用。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系统运作过程中,一方面要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全部财会数据,同时要调用其他子系统提供的业务管理数据,这样把财务管理与其他方面的业务管理密切配合,才能管好财务,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因为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财会信息是从价值方面反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企事业单位供、产、销每个环节经营的好坏,人、财、物每项消耗的节约与浪费,都直接影响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管好财务必须从供、产、销、人、财、物等各项业务管理抓起,实行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密切结合,才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建立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实行统一全面管理,发挥信息系统整个优势。是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运作客观规律要求的,这一先进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二)科学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建立在先进的支撑环境之上 
  
  1.在硬件方面,自从国外第一台计算机推出,几十年来不断创新发展,新一代机型、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强,在数据存储和处理量方面不断扩大,处理速度不断加快,安全稳定性不断增强,等等。无论是微型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都出现了非常惊人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研制也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落后,过去从国外引进又受到一定限制。在管理中应用初期,也只是在低档微型计算,如PC/IT、PC/AT等上运行,后来有了一些发展,但很不平衡,很多低档机型仍在使用,总的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继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力争跟上国际计算机技术前进步伐。 
  
  2.在系统软件方面,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结构、网络技术等等。在这方面的国际先进技术发展也很快,相对来说我们对这些学习比较主动。例如,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95、WINDOWS NT、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三层或多层C/S、Internet/Intranet等新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当然随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保持系统软件方面的先进性。 
  
  3.在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方面,我们在会计工作中应用初期,曾经用简单的调查编程方法进行系统开发,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随着发展,引进了软件工程学,用周期法、原形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设计软件,开发工具使用了数据库语言,可视化语言编写程序,最近几年对学习和应用可视化编程工具方面和VC、VB、VFP、Delphi、Powerbuilder、Java等的应用比较普遍,但在软件构件和软件应用方面的研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这还需要加强学习,尽快取得较好成果,创造我国新的软件开发模式,加快开发速度,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投资,促进我国软件行业壮大成长,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我国新形势下对软件发展的需要。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责任编辑:编辑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