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电算化论文

Internet网络财务软件及其发展瓶颈

2015-09-27 09: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网络财务软件由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会计信息处理的客观要求,能够实现方便、快捷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成为财务软件发展的方向。随着Internet及其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臻完善,Internet影响着我们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给网络财务软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Internet的网络财务软件必将成为网络财务软件的发展趋势。

  Internet技术起源于60年代末,80年代中期开始快速发展。虽然直到1994年我国才被国际上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因特网”这个中文名词也只有两年多的历史,但Internet愈来愈受到我国政府和IT业的重视,发展十分迅猛。到1999年底,我国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已达到350万台,上网用户达890万人。在线新闻、电子邮件、网上购物、网上求知等Internet应用正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基于Internet的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和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三层结构的网络财务软件的应用发展也初露端倪。

  与传统的单机核算软件、F/S(File/Server,文件/服务器)及C/S结构财务软件相比,B/S和C/S三层结构的财务软件具有多方面的明显优势。首先,客户机端不再需要应用程序,而只是用户操作界面,数据计算和存贮由服务器完成。用户无需购买服务器甚至财务软件,而只需向软件开发商租用软件使用权,因此减少了硬件和软件的投资。其次,全面支持Internet和Web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远程数据处理,实现远程查询与监控、异地报表传送、在线财务分析和移动办公等。再次,采用Java开发工具及SQLServer或Oracle等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面向对象,真正实现了跨平台操作,方便处理大容量数据和进行软件二次开发,且安全稳定,可移植性好。同时还有利于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及财务与业务管理的整合应用,实现从传统的生产制造管理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全面的供应链管理的过渡,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由于采用了三层结构和分布式处理,用户无需维护服务器和应用程序,因而减少了系统安装和维护费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拥有成本(TCO)。

  1998年4月,国内财务软件行业的排头兵用友公司率先推出第一套纯Java技术开发、应用B/S结构的企业管理软件iERP,iERP按照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融企业财务、制造、人力资源和决策分析等于一体的先进管理模式,采用Internet技术研制,使大型企业的ERP应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99年4月,金蝶公司成功推出采用组件工具开发、应用大型分布式数据库和Web技术、基于C/S三层结构的企业级财务软件金蝶2000。同年8月安易公司也推出面向Internet的财务软件Anyi2000。用友公司甚至斥资3000万元开通Internet在线服务系统。高新技术发展的推动、软件开发商的大胆尝试和激情宣传,让人觉得Internet网络财务软件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似乎它的广泛应用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叫人担忧,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制约Internet网络财务软件发展的瓶颈。

  一、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用户无法对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放心,因此形成了安全瓶颈

  Internet在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的同时,由于其自身的开放性、数据存贮介质的脆弱性等特点,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除了用户操作不当、介质损坏等隐患外,下列因素均会给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带来威胁:

  (一)病毒

  计算机病毒象幽灵一样出没于计算机系统,伺机破坏系统的资源。人们刚从CIH造成的恐慌中振作起来,“梅利莎”和Happy99病毒又象蛀虫一样侵蚀着Internet的邮件系统。事实上,自认为安全的、著名的和商务的网络系统往往是病毒攻击的对象:有Windows,就有CIH;有Word,就有DelTREE_C(一种Word宏病毒);有Internet,就有“梅利莎”。

  (二)黑客(Hacker)

  据报载,国际上有关黑客入侵网络的事件每年大约6000万件,美国官方承认每年因此承受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美元。今年2月份以来,黑客多次袭击美国著名的网站,一度导致雅虎、eBay、亚马逊等网站关闭,造成重大损失。3月13日,黑客攻击广州IT163电子商务网站,造成网站瘫痪,200万用户无法进入。就连美国五角大楼和联邦调查局的网站也常有黑客“光顾”。人们也许要问,Internet上还有安全的地方吗?这种情况下的网络财务系统又是否安全呢?

  (三)软件自身的缺陷(BUG)和“后门”(BO,BackOrifice)

  任何大型的软件都难免存在一定的缺陷,财务软件由于用户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数据处理复杂且准确性要求高,存在BUG的概率更大。今年2月,微软刚发布开发近4年,耗资10亿美元的Windows2000操作系统,其竞争对手就宣称其中有6.3万个已知的程序错误。出于不同的目的,有些软件在程序中加入一些“后门”程序。在Excel97中,只要定位于X97:L97区域,按一下Tab键,再按住Ctrl+Shift键,同时单击图表向导按钮,就会启动一个小游戏程序。而法国国防部最近的一份报告宣称,Windows98中有美情报机构用于搜索情报的“间谍程序”、“后门程序”。在Internet条件下,会不会有人通过BUG或BO来窥视或窃取我们的财务信息呢?

  二、网络财务软件运行成本过高,使大量用户望而止步,因此形成了价格瓶颈

  首先,Internet资费居高不下。Internet资费主要包括上网电话费和网络服务费。前者是市话费,一般每三分钟0.18元以上,笔者所在地是0.22元;后者是向ISP(互联网络服务商)交的服务费,按小时或分计费,一般每小时不低于4元。如电信163的北京用户在优惠之后,每小时资费共计约5.8元。在Internet下,开发商相当于ISP。可以想像,一般用户是无法支付如此高昂的运行费用的。

  其次,网络财务软件售价偏高。多年来,国产财务软件在政策和国情的庇护下,在其他软件行业多由国外软件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却高达95%。1999年实现销售额10.56亿元,较1998年增长30.1%,实际上处于垄断地位。垄断必然产生高额的利润。目前市场的财务软件动辄上万元至几万元,着实令人瞠目。有些软件商按应用功能将软件细分为帐务、报表、进销存、往来管理、财务分析等十多个独立的模块,用户必须分别购买多个模块,以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如购买用友网络财务软件,按10个站点计算,总帐系统20000元(无会计报表功能),UFO电子报表11000元,其他模块均在5000元以上,个别模块高达4万余元。价格总体水平并不低于国外同等规模的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 [责任编辑:编辑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