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丝玉的IT视野
2015-09-07 09: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张朝江的梦想
张朝江是潮汕人,作为广州市戴丝玉内衣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因为在潮阳和广州两地都有工厂,在全国有800多家卖场,他经常地奔波在全国各地。
“我们要能做到像NIKE公司那样,能对各地分厂进行远程监控、对各地的分公司及各卖场实现异地传输数据就最好了”,张朝江常常这样想。
广州市戴丝玉内衣有限公司是一家有12年内衣制造经验的传统制造企业,其品牌戴丝玉作为高中档的内衣产品受到业界的认可,不只行销全国,更走出国外,其外销业务更达到了总营业额的40-50%.
“我们最早是做贸易的,经过三四年的开拓,把国际市场上的道路打通后,发现这块市场非常大,所以决定在国内设厂,从第一条生产线开始运行到现在,共有十多条生产线,员工一千多人。”回想起过去创业的经历,张朝江非常感慨。
在珠江三角洲,内衣制造业极其发达,像张朝江这样的企业老板非常多,立足于珠三角,辐射全国乃至国外是他们的梦想。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戴丝玉的快速成长,除了创业者的艰苦创业和成功的投资理念外,“IT技术”成为了他们最早应用的武器之一。
早在1995年,戴丝玉就开始了信息化的探索,当时可选的产品不多,他们很快就采用了丽晶科技的以进销存为主的物流系统来管理公司,先把物流数据流动起来。到了2000年,开始采用金算盘的财务软件,对财务进行管理。
“我对技术一点也不懂,是被市场逼着接触信息化”,张朝江表示,“但经过这些年,我知道信息技术最有可能帮助我,实现我的梦想”。
秋衣的教训
“市场是抢来的,这一点我们有深刻的教训,这也是导致我们看重信息化的原因。”张朝江告诉记者。
秋衣上市的时间一般是九月份,但曾经有一次,由于设计和生产的原因,戴丝玉的秋衣十月份才上市,导致非常被动。“这不比原来的市场状况,现在的市场节奏很快,在各大市场上,展示产品的空间很有限,如果上市比竞争对手晚或者铺开的面不够,产品无法上架,就无法销售。或者说,因为对市场把握不够,生产出来的是其它企业已经淘汰了的产品,这些都会使企业陷入被动”。
在同质化的产品和竞争下,内衣行业的竞争实质是卖服务。因为,女性内衣的销售是一种感性消费的过程,营造出优美、时尚、有特色的销售环境非常重要。所以产品的上架和展示、解说等工作就非常重要,这是除了产品之外的又一大核心竞争力。如何收集市场信息,提供贴身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科学收集和分析就非常重要。
收集全部销售数据,不只是为了做出好看的财务报表,更重要的是可以知道:什么款式和颜色最好销、什么款式不受欢迎需要改进等市场信息,从而实现远程管理,科学排产。
林露的工作
林露是一个腼腆的小伙,他是戴丝玉公司专门负责技术服务的工程师。在公司的两年多时间里,他见证了公司的规模和产能大大提升,电脑的数量也翻了一倍,仅广州生产基地就达到了80多台。而国内的信息化热潮也着实让他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生的力量。
戴丝玉早在2002年就开始使用金算盘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借力这一管理系统告别了手工计账时代,初偿信息化带来的甜头。
如今,戴丝玉的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越来越多,几十个系列,有一百多个品种,几个生产基地,凭借以前传统,数据很难收集和汇总。
据他介绍,戴丝玉正准备使用金算盘财务管理系统的新增功能,加进财务分析模块的应用;下一步,策划在潮阳的工厂,建立一个异地数据中心,实现两地的生产远程监控;第三步,设立数据专线,连接全国的分公司和经销商,第四步就是设立一个数据中心,把异地的数据用最安全最经济的方式传输起来,实现对全国卖场的数据实时管理,汇总分析后传到计划部门,做生产计划,下生产单,市场部也可以迅速把这些货配送到相应的终端。通过这些工作,使戴丝玉达到最现代化管理企业的标准。
内衣与IT
在旁人眼中,选择内衣与选择IT没有必然的关系,但在张朝江的眼中却非常类似。
“就像我们生产的内衣,客户大多不懂自己的尺寸和需求,必须由专家帮她们量好尺寸,从大量的产品中选出几款最适合她的。这时,用户再从价格和款式等角度来,选择这些产品。同样我们对待IT也是一样的方法,先选择好合格的企业,由他们来为我们做调研,再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来推荐产品和服务,我们从中选择。”所以当许多企业在选型中遇到困难,陷入困境时,戴丝玉却凭他们简单的道理迎刃而解。
在谈到如何应对实施中的阻力时,张潮江认为:“只要是正确的,做与不做是由公司决定的”。所以由上至下,形成了主动与IT接轨的氛围。因为接触IT早,戴丝玉的内部应用比较成熟,员工也主动,特别是每次接触新的模块时,磨合期短见效快都给他们更大的动力。
随着企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提升,张朝江拟定了公司未来三年的目标:扩大贸易量,保证每年平均50%的增长率,以30%-60%-80%的增长速度达到企业三级跳发展的目标,成为国内大型内衣制造企业。
后记:
虽然是起步于珠三角,但戴丝玉并没有把视野局限在本地里。除了市场的开拓外,对国内外企业的学习却从未停止。从本行业到外行业,从国内到国外,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在张朝江看来,不去了解各行业的情况,就没有思路,走的每一条路都得摸索,这样的代价很大,甚至导致企业失败。了解领先者走的路,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些变更,就可以走出一条更好的路。除了去日本参观著名的制衣车公司,1999年张朝江还特地去了一趟香港,参观了NIKE先进的生产线和管理模式。看到了NIKE在一个小小的电脑室就投入一千七百多万元的气派,也看到了依托IT技术NIKE实现了异地便捷的监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