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电算化论文

试运行前的准备及运行

2015-09-01 14: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对于购买的商品化软件或有关部门推广的通用软件,使用前需要整理本单位会计业务,确定电算化情况下记帐方法、核算形式、核算内容和方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培训有关应用人员、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及系统初始化等主要工作。对于自己组织研制的会计核算软件,会计核算业务整理和记帐方法、形式、内容等都在系统分析阶段就已确定,运行前准备工作的内容主要为组织机构设置、调整和人员分工、制度制定及初始化等。

  下面主要介绍商品软件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一、会计核算业务的整理

  购买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后,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整理本单位会计核算业务,使之适应电子计算机处理的需要。在手工核算下,一些单位,特别是会计基础工作较差的单位,会计工作规范化较差,帐、证、表格式、内容混乱,核算方法、程序不统一。同一类业务,不同的人做法不完全相同,而且不符合有关要求。会计软件不提供某一具体核算的不规范处理方法,并且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相应的处理过程、方法和有关约定、要求都是在软件研制时就规定好的, 所以作为商品化软件与本单位手工核算方法之间,不可避免地有一定差别。要消除这些差别,一是对对商品化软件作适量的二次开发、修改,但二次开发的量不能太大,否则就等于自己组织研制了;二是对单位会计核算业务进行整理、调整,使之满足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规定。

  二、记帐方法,程序的确定

  记帐方法,曾经有借贷记帐法,增减记帐和收付记帐法在种。有的商品化软件可提供记帐方法的选择,有的只能适应某一种记帐方法。一个单位一般只采用一种记帐方法。目前,一般用借贷记帐法。目前手工核算方式,一般有记帐凭证记帐程序、日记帐记帐程序、科目汇总表记帐程序、汇总记帐凭证程序等几种形式。采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之后,业务量大小已不是主 要矛盾,因此计算机内没有必要沿用手工记帐程序记帐,没有必要对记帐凭证进行汇总或科目汇总等,依据记帐凭证直接登记明细帐、日记帐,然后总分类帐。目前一些单位的计算机记帐程序仍沿袭原单位手工记帐程序,就没有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作用,影响处理效率的提高。

  三、科目编码方案的确定

  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一般都对会计科目编码作原则规定,并允许各单位根据自身要求进行设置。因此软件使用前需确定本单位会计科目体系及其编码。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科目设置既要符合会计制度规定,又要满足本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要求,同时要考虑该商品化软件对会计科目编码的规定要求。我国会计制度对工商等行业的总帐科目及其编码,由财政部统一规定。在保证核算指标统一性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并征得同意对统一规定的总帐科目作必要的补充。至于明细科目,有的在国家制度中规定,有的则可根据企业管理需要由企业自行规定。在满足会计核算和管理要求;其次,科目设置应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其次,科目设置应满足管理要求;最后,科目设置应满足编制报表的需要。

  四、凭证、帐簿的规范化

  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中,一般都规定记帐凭证的种类和格式。不管怎样规定,都需对手工记帐凭证进行规范统一,以满足计算机输入需要。在会计核算软件使用前,要确定哪些明细帐为数量金额式,哪些为三栏式,或多栏式,如果软件不提供多种帐簿格式的选择,同时核算又需要多种格式,则或进行二次开发,或设立辅助明细帐以弥补软件功能不足。为了保证从手工方式到电算化方式的顺利转换,还必须核对帐目,保证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科目期末额必须整理,同时还应注意往来帐、银行帐的清理。

  五、会计核算业务的规范化和方案确定

  这里,会计核算业务主要指固定资产、材料、工资、成本、销售核算业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目前有三种,即综合折旧法,分类折旧和单台折旧法。目前国家规定,按分类折旧法计提折旧,使用计算机后完全可按单台计提折旧。因此若软件提供单台折旧方法,应尽量实现单台折旧。材料核算,一般电算化情况下,核算到大类或小类,个别种类核算到规格,比较合理可行。原先各单位工资核算的内容基本上是统一的,只是在工资项目上有所差别,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工资计算方法差别也越来越大,有计时、计件工资,有工效挂钩的效益工资,奖励浮动工资等。成本核算方法的确定,一要看企业生产特点,二要看企业管理要求。企业生产特点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特产和单件生产。手工核算方法,一般都已考虑生产特点,由于手工核算的局限性,其成本核算往往难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成本核算方法一般都从计算产品成本出发,而对于成本控制、部门责任成本的核算与考核目标成本的计算等很少考虑。随着企业逐步走向市场,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对于内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成本计算除了满足产品成本计算外,还要在成本过程控制、责任成本、目标成本的考核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在设计成本核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管理的需要。

  系统试运行

  一、初始化工作

  它是指在系统运行前,根据确定的核算方案和软件提供的功能,输入总帐、明细帐余额,定义有关帐表结构、内容和处理方法,输入有关系统内相对固定的数据,如固定资产、工资固定信息等。这样,当日或当月发生的有关业务凭证输入计算机后,就可以试运行了。系统初始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建立科目编码及中文名称对照表,输入全部总帐、明细帐科目期初余额。

  (2)输入有关核算子系统固定数据,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数据、固定资产卡片、材料名称、编号和计划价格、产品名称编码、产品定额成本、工时费用定额等。

  (3)定义帐、表结构、内容及计算公式。

  初始化通俗的解释是“前期准备”或者“怎么开始……”。我们把手工管理的帐务工作搬到计算机中去进行处理,这就需要把目前手工帐本上的帐目、帐面数据转换到计算机中去。这个过程我们叫做“帐务初始化”。

  帐务初始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符合本单位财务管理要求的管理控制体系。

  (2)建立符合本单位核算要求的科目体系。

  (3)建立适合本单位核算要求的软件功能体系。

  在帐务初始化功能中一般都有系统管理子功能,它的主要工作一般包括:财务人员工作及权限的分配、建立适合本单位核算要求的帐务结构体系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