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财务会计论文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实现财税工作上台阶

2023-12-09 21: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十五”时期,天津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财政收支规模迅速扩大,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市财政收入由245亿元增加到725亿元,年均递增24.3%,五年财政收入累计达到236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5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4.9%提高到19.8%。2006年全市财政收入预计达到920亿元,增幅在26%以上。随着天津财政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支持天津发展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天津财政部门遵循“经济发展不欠社会发展账”的原则,坚持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相结合的优势,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不断扩大投融资规模,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财政累计投入662亿元,用于支持海河综合开发、交通体系建设、地下管网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城乡绿化水平和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是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明显提高。天津财税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调整完善财税政策,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和政策性环境。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不断扩大产业基金规模,五年累计投入195亿元,积极支持工业战略东移和新一轮“嫁改调”,促进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加大滨海新区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地方收入全留、税收返还、以港养港、专项补助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新区公共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新区快速发展活力,实现了区域经济协调健康较快发展。


  三是支持公共事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天津财政部门按照建立公共财政要求,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推进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五年教育投入累计达到266亿元,重点实施天南大共建、医科大学“211”工程,建设高校重点学科和试验试训基地,建成48所示范高中校、14所模范小学、268所市区规范学校,新建改扩建350所村办小学。加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投入,初步建成以卫生防病中心、海河医院、传染病医院、120急救中心等公共卫生体系;新建改扩建一批现代化医疗卫生机构,完善社区和乡村卫生服务体系,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范围。五年累计支出38亿元,新建一批现代文化体育设施,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保障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天津财政部门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年财政累计投入169亿元,初步建立了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再就业、失业和最低保障联动机制,努力促进下岗失业和低保人员再就业。五年累计实现下岗人员再就业38.4万人次,全市享受低保人员由30万人减少到14万人。完善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对象抚恤标准,保障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基本生活。


  五是财税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天津财政部门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改进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初步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财政运行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增强资金管理的公开化和透明度。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将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和财政专户管理,取消了行政执法部门收支挂钩办法,根据部门履行职能需要,保障经费供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按照《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到“十一五”末,我市财政收支总量要实现翻一番,年均递增16%以上。为实现“十一五”财政发展规划,天津市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天津目标任务,积极促进“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坚持依法理财、依法治税,努力扩大财政收入总量,加大公共事业、社会保障和新农村建设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未来五年,天津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不断扩大财政收入规模,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制定和完善财税政策,不断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进一步涵养和壮大财源,努力增强财政实力。以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为依托,全面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应收尽收。建立财政收入分析预测制度,加强对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重大投达产项目的分析预测,及时研究制定相应的增收措施,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加强行政管理部门协作配合,健全税收源泉控制和代扣代缴制度,全面落实财政收入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企业税收与经济指标相关性分析,确保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


  ――积极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较快发展。紧紧抓住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的历史性机遇,规范和完善滨海新区财税政策,积极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放大资金规模和效应,形成造血机能和创新机制。建立滨海新区发展基金,充分利用政府投资、财政补助、财务宽让、税费减免等方式,支持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改善企业投资环境,构建现代制造和科技研发转化基地,着力构筑高层次的产业集群,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优化区域资源布局,加快新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新区公共设施和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升新区服务和辐射功能。


  ――努力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制定实施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大幅度提升本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控制土地等稀缺资源的使用,鼓励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积极支持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有害物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加大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努力促进和谐天津建设。完善以政府为主的教育投入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加强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设项目。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健全城市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推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落实增加群众收入财税政策,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鼓励企业建立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机制,建立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稳定农民增收机制,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示范小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救助制度,建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的农村综合改革。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努力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引导各区县发挥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全市多极增长、市和区县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稳步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进一步增强预算收支的完整性、可比性和透明度。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预算管理、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财政职能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完善财会人员诚信档案建设,严格行业监管,提高信息质量,增强社会公信力。加快财税信息化步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科学的财政管理体系和税收征管体系,不断提高财税管理和服务水平。天津市财政局长,杨福刚,本文来自《上海财税》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