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财务会计论文

分析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设置——以西藏高校为例

2016-12-08 16: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基础上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论层次和实践能力而开设的一门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应该是在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通用方法。具备处理企业常规财务管理业务的基础上,立足于组织结构和治理环境、内外部环境约束,旨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而开设的课程。西藏高校在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就业去向等方面具有区别于内地普通高校的鲜明特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以普通高校的教学经验应用于西藏高校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如何针对西藏高校特点,研究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西藏高校特点


西藏高校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就业去向等方面与内地普通高校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高级财务管理教学设计要紧紧依托西藏高校特点,做到扬长避短,目标清晰,配套完善。


1.教学对象特点鲜明、构成复杂。西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较高,不同民族在宗教、文化、习俗方面各不相同,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缺少良好的纪律观念与行为习惯,汉语言文字基础相对较弱,客观上要求西藏高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在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方面,西藏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尤为复杂,文化水平差异离散程度更大,客观上需要高级财务管理教学能够兼顾到不同基础的学生,无形中对教学提出更加复杂的要求。


2.西藏高校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由于民族院校教学对象的多元化特点,除承担传授专业知识以夕卜,大多承担着宣传、贯彻维护祖国统一、弘扬民族团结、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等特殊使命,客观上使得西藏高校的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一方面要立足传授专业知识,使得学生毕业以后具备在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民族地区企、事业单位从事高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同时,要重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这要求高级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实现多元化目标。


3.就业去向相对集中。西藏高校由于少数民族毕业生较多,尤其是地方西藏高校就业地区相对集中在本民族聚居地区,且多为地方民族院校所属地区,客观上形成毕业生就业去向较为集中,对于地方性民族高校,在高级财务管理教学设计上要立足本地区的实际,培养能够满足当地需求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


二、对“高级”财务管理的界定


对西藏高校高级财务管理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就是对高级财务管理学自身的界定问题,它与“中级”财务管理有何区别?所谓“高级”应如何体现呢?对于这一基本问题,从国内文献看还没有一个得到公认的定论,教师在讲授高级财务管理过程中,也是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讲述,甚至出现对中级财务管理的重复讲授的问题。汤谷良(2001)提出“所谓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就是要就管理来论财务,体现财务管理的社会过程,立足于组织结构和治理环境,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的角度诠释财务管理功能”。王化成(2007)则依据财务管理假设,将高级财务管理与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划分,凡符合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归入中级财务管理中,凡突破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归入高级财务管理中。我们认为: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高级”在于对突破财务管理基本假设的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


李双将财务管理假设划分为关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内部环境假设包含四个具体假设,即财务主体假设(具体包括自主理财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财务分期假设,财务可控假设。外部环境假设包含两个具体假设,即有效资金市场假设(具体包括资金流通假设和资金增值假设)和财务信息可靠假设。我们认为:以上财务管理假设是否被突破,可以作为衡量财务管理问题是否应该纳入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标准。


三、课程内容设置原则


西藏高校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框架由教学目标决定,同时结合教学对象等内外部教学环境,在设计框架内容上宜倾向应用型原则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教学内容属于“高级”范畴。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不能够是中级财务管理内容的简单复述或有限延伸,而应该是在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剖析、讲解突破财务管理假设的财务行为、事项。例如资本资产定价过程中突破有效市场假设的分析等。


2.分层次设置教学内容。西藏院校的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在内容设计上需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基础状况,做到因材施教,这方面需要全方位配合,例如分层次教学等,针对不曾层次基础的学生,有针对性、有侧重地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3.学以致用的原则。由于西藏院校具有自身特点,学生的就业去向相对集中在区内,这就决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部分学生毕业以后的知识需求,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做出适度超前的预判,这种预判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并结合发达地区的经验,进而预判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确定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


四、教学方式研究


为完成教学目标,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研究,教学方式的选取需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1.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西藏高校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特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达到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学家GeorgeWashingtonCarver曾说过“所有的学习就是通晓各种关系,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感情的投入。西藏各高校多保持着良好师生关系的传统,继承和发扬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传统,在西藏高校教学过程中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


2.突出案例教学。知识点以模块形式出现,教师选取经典案例,以案例来分析本模块的知识点,同时鼓励自选案例分析。教师指定案例进行分析容易导致知识面有限、观点雷同,分组讨论过程中积极性较低等结果。教师在经典案例分析之后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自选案例方式支撑不同的开放性观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并购模块学习过程中,可以针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较为有影响的并购案例进行跟进,收集相关信息,掌握各方真实动机、采取的措施,并购可能的结果是什么等,一系列的结论都有待于未来的市场给出答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待真实市场验证自己曾经的结论是否正确。


3.合作学习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是未来财务工作中基本的素质要求,如何在本门课程得到锻炼呢?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与实地调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学习,小组内需要进行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实地调研,例如发掘本地具备创业板上市潜力的公司,并以数据说明理由,在此过程中需要小组的充分沟通、协调、合作得出结论,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考核评价方式的研究


课程考核评价与前述应一脉相承,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形式。


1.着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综合能力。以案例教学为例,考核方式可以为案例分析,答案非同一标准答案,只要基础知识运用得当,逻辑分析正确即可,教师在评价学生时着重分析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如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要考虑学生在分组学习过程中的贡献度问题。分数构成可由平时分和卷面分两个部分组成,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总分。


2.对学生知识存量的考察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增量因素。西藏高校普遍存在基础差异较大的问题,所以,在考核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到学生知识增量因素,以此作为考核的参考因素。


作者:谭天明,秦国华,李爱琴(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