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财务会计论文

高等学校财务会计改革与教育培养成本的核算

2016-07-29 14: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发展,其内部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相对于先前有了较大的变化。文中从全面的实施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入手,分析了当前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指出了在进行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中,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应为其主要方向,并制定了完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策略。

 

  引言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方式、办学理念及办学环境相对于先前有了较大的变化,这在很多方面导致当前执行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工作的需求。因此,全面的实现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实际意义。

 

  一、全面实施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方向已经从先前的金英型教育转变到大众化教育方面,导致非常突出的供应与需求矛盾。同时,随着高等院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管理、高等院校校园的不断扩建等类似情况的不断出现,传统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已经与当前形势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再加上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各种经费的消耗不断增加,全面的实现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了高等学校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当前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宏观方面的问题

 

  首先先前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中所罗列的相关内容与政府的收入与支出项目不太相同。例如,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中所规定的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等方面与政府内所规定的收入与支出分类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次,先前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和高等院校财务风险分析客观需求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随着高等院校的大众型教育,部分高校为了更好的获取发展资金,采用了很多不合理的社会性融资方式,导致自身债台高筑,不仅导致了高等院校无法正常发展,同时也提升财务工作的风险。

 

  ()微观方面的问题

 

  首先,先前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很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其内实行的收付实现制不能将整个高校的负债与资产如实的反应出来。

 

  其次,在进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的核算时,仅仅对其原有的价值进行核算,没有提及其折旧,从而导致高校内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的价值存在较大的出入。

 

  第三,先前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中不能准确的反应出年终事业结余。虽然其对年度预算进行了安排,但是由于不能支付资金结余,从而降低转入到对应的事业结余账户中,这样得到的结余数目是不够准确的。

 

  第四,先前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基础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多数情况下,其不能如实的将高等院校内实际的资产情况反映出来。

 

  第五,先前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在基建方面存在的问题,因为高校内基础建设所用的核算方法存在的差异,导致高校内基础建设方面的核算仍旧独立与高校会计核算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高校内部形成的财务报表,不能全面有效的将高校的负债、资产情况全部的反应出来,从而导致高等院校负债不够真实,高等学校基础建设项目成本核算不够准确。

 

高等学校财务会计改革与教育培养成本的核算


  三、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及策略

 

  ()教育培养成本核算为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方向

 

  1.全面的核算高等院校教育培养成本的必要性

 

  政府可以通过高等院校的教育培养成本,实现对高等院校的宏观调控,对高等院校制定的学费标准进行针对性优化。同时全面的增强高等院校的教育培养成本的核算,能够提升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透明度,充分的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利。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内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并没有将教育培养成本核算纳入其中,导致很多高校在进行教育培养成本的核算时多数均采用估算的方式,降低了数据的准确率,因此,在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中全面的增强教育培养成本的核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全面的实施教育培养成本核算为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

 

  自从我国全面的实行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以来,明确的提出了在进行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时,应将教育培养资产价值真实的反应出来,确立出合理的教育成本。可见在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中全面的实施教育培养成本的核算为我国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

 

  ()完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策略

 

  1.对各种费用的支出进行正确的界限划分

 

  首先应当对各种费用的支持进行正确的界限划分,确立出何为教育培养成本,何为非教育培养成本。凡是和高校教育活动相关的成本均应当纳入到教育培养成本中,而与教育工作无关的成本花销应当计入到教育无关成本中,例如,高校附属院校的财政支出、高校办理企业的支出等均属于非教育支出。

 

  其次,对高校的收益性指出与资本性指出进行正确的划分,这同时也是高等学校财务会计计算工作的基本性原则。

 

  第三,对各种产品的界限进行正确的划分,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高校各种产品定额的具体执行效果。同时在进行具体的划分过程中,若是由于某个产品的单独收益而产生的消耗,应当降低计入到该产品的实际成本中,若是某两个产品或者多个产品为共同收益的,则应根据的实际的消耗情况,按照比例将其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中。

 

  2.按照成本对象将费用进行转换与细化

 

  我国高等院校在资金消耗的过程中,表现出较为突出的间接费用消耗较大、直接费用消耗较小的情况,同时其内部的间接费用的分配难度是非常的大,这对我国高校院校的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应按照具体的成本对象将费用进行详细的转换与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增强高等院校物资计量与盘存工作

 

  我国高等院校内所含的实物资料往往有固定资产与一般材料两大类,因此,为增强高等院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工作的效果,全面的增强高等院校物资计量与盘存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具体的实施中,对于实物资料的收发,均应当通过全面的计量与验收,同时也应当做好定期的盘点工作。另外,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出完善的购置计划,固定资产的购入、发出等环节应当有清楚的记录。从而全面的增强高等院校内物资计算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除上述措施之外,高等院校还应当对自身当前的资产进行全面的核算,准确的摸清自身的家底,明确成本核算对象、核算期、核算原则,为进一步的开展完善的高等院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工作提供出全面的数据支持,便于高等院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有效开展。

 

  作者:孙琪 来源:智富时代 2016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