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背景
经济环境的变化是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要求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时进行调整,直接影响会计学专业的财务会计课程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也应适时进行改革。具体体现在:一是我国加入WATO之后,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制度的完善及具体准则的陆续颁布,使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处在不断的完善和调整之中。如何及时补充、修改原有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实务对理论的需要是财务会计课程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由于教育观念的转变,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系统、全面地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是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三是在目前会计专业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课程之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是会计专业教学中非常现实的具体问题。四是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新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应会计实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如何合理界定中级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以及如何处理两者在教学计划中的关系等,都是必须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充分掌握情况,笔者对财务会计课程有关教材的适用性、内容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及考核方法等问题的进行过多方面的调查。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 教材问题
多年以来,财务会计教材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首先,在编排上仍然是“制度或准则加解释”,这样的教材体系只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陷入对会计处理的具体描述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很难理解各种会计处理背后的内在规律,对没有学过的经济事项的账务处理一愁莫展。其次,目前国内公认的一流教材的共同点是教学参考资料缺乏,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取舍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的水平。理想的教材编写总是期望与改革的步伐相一致,但由于教材编写的周期性,总会产生“新编”不新的结果也有些教材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书中也不予以说明,致使教师难以辨认哪些是我国目前采用的,哪些是超前暂时不用的。教材编写的稳定性与经济改革的变化性使我们在教学中处于两难选择的矛盾之中。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在整个专业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在会计教学计划中的地位该课程是以理论为基础、以实务为主导的专业课,课程具有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传统的教材结构是会计六要素加会计报表,会计报表与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勾稽关系,整个结构浑然一体、逻辑严紧。这样的结构体系虽然科学合理,但无法涵盖会计实务要求的所有内容。国内教育界也有学者试图改变传统教材模式,在结构上,力图打破传统教材的结构体系;在内容上,尽量实现企业会计制度与具体会计准则的统一。随着具体准则的出台及新企业会计制度的统一,传统教材的六要素结构不能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因为有些业务的具体准则与会计六要素是吻合的,而有些业务的准则不能恰到好处地糅合到六要素中去。例如,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收入、现金流量表等可以直接作为会计六要素的组成部分,而非货币交易、租赁、债务重组、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或有事项等则需要另立章节。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担负着会计制度与具体会计准则相结合的责任,既要保留原有会计制度的结构体系,又能使不断出台的会计准则的内容及时得到补充。因此,目前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结构应该是以会计六要素为基础,以相对独立的通用业务的具体准则为补充的内容体系,“21世纪教材”基本能够满足这一需要。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一是教材结构体系缺乏理论依据和逻辑性,给学生的感觉只能是拼揍式的结构;二是会计处理程序既考虑国际惯例,也要照顾到国内的实际情况,不可避免地出现会计方法的衔接及程序处理问题;三是国内具体准则的不断出台,使教材内容体系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四是教材中的案例局限于章节内容,缺乏系统性,提出问题过于单一及理想化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现有教材存在的局限性。
2. 传授内容点与面的问题
会计具有技术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财务会计课堂传授所履盖的内容决定了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会计教学绝不应该只侧重于对会计技术、程序和方法的灌输,而应该充分意识到会计知识的应用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比如,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主体的行为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等这些问题都是财务会计课程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财务会计课程具有实务强的特点,案例教学在该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现有教材来看,案例多集中在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方面,侧重于训练学生的会计处理能力,而对职业判断能力的训练明显不足。比如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缺陷及其改进、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会计信息的决策效用等问题涉及到较少不论是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或是具体会计准则都与行业会计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经济业务千差万别,制度或准则不可能面面俱到介绍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如何根据企业面临的环境,对会计政策合法、合理地进行选择,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水平。职业判断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长期的经验积累,二是会计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能够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处理。比如,为什么当物价不断上升时存货的计价方法应选择后进先出法, 当物价不断下降时存货的计价应选择先进先出法, 等等。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不善于深究其理论依据, 只是注重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
3. 相关课程的衔接问题
相关课程的衔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会计”与“基础会计”之间的衔接、“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以及“财务会计”与“会计理论”之间的衔接;二是“财务会计”与非会计专业相关课程的衔接。前者在教学计划中的安排基本合理,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内容的划分问题以及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定性问题一般来说,通常业务的会计处理作为“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特殊行业与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作为“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但是,由于经济业务通用性的特点,使有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很难明确归属。随着经济业务的发展,这些内容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究竟按什么标准划分存在争议“会计理论”主要介绍现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资产计价理论、财务报告理论、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以及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等内容,这些内容的介绍旨在让学生知道财务会计的理论依据、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在教学计划中作为财务会计课的后续课程安排的,该课程应作为选修课独立开设,但目前把“会计理论”与“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合在一起作为一门课来设这种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课程的目的不同,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有所区别;二是两者之间很难寻找某种联系,结构体系没有科学丨性这些弊端使学生无所适从,教学组织也比较困难另外,“高级财务会计”应该作为专业必修课或是作为专业选修课也是制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难题后者在教学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较为明显会计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在发展中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成果,如果不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就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会计。会计也是一项服务,它所服务的对象有企业内外各种利益团体和相关利益者。没有基本的心理学、管理学、金融、法律、税务、计算机应用、行业工程学等知识及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实业界所需要的会计人才的。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课时的限制,相关课程设置不够,相关度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效果。
4. 课堂组织方式的选择问题
组织方式取决于课程的性质,财务会计传统的课堂组织方式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按照从概念到实例或从实例到概念的顺序组织教学,有条件的还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按照授课内容本身的逻辑关系组织课堂内容,表面上看比较合理,内容的安排符合教材编排要求但是,“财务会在本课程体系中的逻辑性在授课时,我们往往注意到第一逻辑性而忽视第二逻辑性。实际上,第二逻辑性比第一逻辑性可能更重要。比如,资产要素中存货的账务处理可能牵制到投资、固定资产等内容的处理,以存货对外投资(非现金对外投资)以存货换取固定资产(非货币性交换)以存货偿还债务(债务重组)等,涉及到存货的账务处理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注意到这些内容的相关性,学生对教材整个结构体系的理解会更容易一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有意做过此方面的试验,按照教材内容分部分授课与有目的地前后相联授课效果大不一样,学生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也会少一些因此,如何有效地编排课堂内容,“承前启后”地组织教学是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一个难题。
5. 成缋考核问题
目前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与期末两部分组成,其权重一般是三七或二八比例。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是作业记录和课堂发言。由于每次作业的统一性与单一性,教师无法检测学生作业的独立性及质量,再加上课堂发言的机会偏少,不可能全面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样的平时成绩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期末考试虽然比较综合,但是,传统的题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试题库的试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教材或上课内容完全吻合。因此,期末考试的成绩也只能部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对学生能力与知识面的考核显得不足。近年来,财务会计课程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上升,除了学生本身因素以外,也说明现阶段单一的考试方式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三、“财务会计”教学改革设想
1. “中级财务会计”内容的适用性调整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设定范围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满足一般会计实务的需要;二是及时体现会计改革的成果笔者认为:“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应与中级职称考试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一致,但不能取而代之,因为这些用书虽然反映了会计的最新内容,但其属于纯实务性质的教材。这些用书的对象是在职的会计人员,他们已具有较多的实践知识,教学内容注重实务操作及制度的解释,而作为高校教材用书的对象是对会计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教学必须从专业的性质入手,在一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案例逐步介绍实务知i识因此,职称考试用书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可以作为与教材配套的参考用书。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应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授课的案例应具有通用性和完整性,比如,在讲解资产要素时,不仅要逐一介绍每一具体资产形式的性质及核算方法,而且还要介绍资产计提准备的原因、计提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当所有的准备金项目讲完之后,应进一步提出以下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真实地反映了资产的价值,由于目前准备金的计提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没有统一的计提标准;再加上审核制度尚未徤全,准备金的计提不能作为计税扣除项目,因此,目前计提的准备金在计算纳税金额时应全部调整。2)准备金的计提应符合客观实际,否则会产生不实的经济后果比如,准备金计提不足,说明虚增了资产价值,导致企业的不稳徤行为,计提多了有可能存在秘密准备。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必要在教材中详细介绍,但教师应该讲授或是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在介绍投资内容时,应重点介绍债权投资溢、折价形成的原因及摊销方法以及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及核算方'法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投资形式,每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是相对独立的,但两种方式对企业来说又具有兼容性,授课时必须先详细讲解分部内容而后讲解其相关性及适用条件;介绍会计政策变更内容时不仅要介绍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必须介绍为什么会存在会计政策的变更,如果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后果;介绍三张会计报表时,不仅要介绍每一张报表的编制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介绍每一张报表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及局限性等。
2. “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合理界定“高级财务会计”产生于二战以后,当时的会计难以应对技术革新导致的企业重组所形成的新的会计事项,通货膨胀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贸易投资自由化、跨国经营普遍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完善等,使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企业的合并兼并及破产现象风靡全球这些环境的变化必然产生许多新的会计业务,而这些新的会计业务又都突破了当时现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范围,其程序与方法并不能处理这些新业务。比如,为了全面综合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状况、会计期末应编制集团公司的合并报表;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间投资及劳务输出过程中,必然发生外币兑换、外币交易与折算,以及外币远期合同、套期保值和融资的互换交易等事项;通货膨胀时期冲击到财务会计的币值稳定假设,应该对物价变动影响进行剔除;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及期货业务和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必然出现规避风险的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租赁契约、残值担保等一系列特殊问题;企业的兼并与合并、清算与破产也是会计领域的一个新问题。面对会计领域诸多新问题,原有财务会计的框架难以容纳,而这些又是财务会计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在原有的财务会计学的基础上,谋求建立一门新的学科来解决这些会计领域的新问题,于是高级财务会计在20世纪60年代就应运而生了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范围没有统一的规定,从目前来看,大多教材把特殊行业与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归为高级。
问题:1)准备金项目与税收的关系。准备金的计提主要是财务会计,这一原则基本一致但对有些内容存在分歧比如,所得税会计,有的教材把所得税会计归为中级财务会计,也有的教材归为高级财务会计。笔者认为: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对外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也是税收的主要依据,所得税会计就是从税法的角度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后计算应税所得的,因此,所得税会计应作为中级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比如,合并会计报表,大多教材认为合并会计报表应归为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因为它是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笔者认为:由于集团公司的发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已经成为众多集团公司的普遍现象,会计人员对合并会计报表的认识应该与三张主表一样熟悉,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应成为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合并会计报表归属于中级财务会计比较合适。
对于陆续颁布的具体准则应如何划分呢?笔者认为,中级财务会计六要素与会计报表的结构体系不变,如果已颁布具体准则的内容可以与六要素与会计报表融合的,则划为中级财务会计的范围,比如,借款费用可以作为长期负债的内容,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收入、现金流量表、中期报告等具体准则可以作为一般业务处理;而对于不能恰当地与会计要素融合的具体准则可以归为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理应归入“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比如,租赁、或有事项、债务重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非货性交易、关联方关系及其披露、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差错更正等具体准则可以作为单独内容列示。对于以后既将出台的具体准则仍然按照这一原则划分,这样,“高级财务会计”才能真正体现其特殊地位。
3. 财务会计课程的特殊性要求
财务会计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需要较高的理论水平作为职业判断的基础,同时又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实务操作。因此,财务会计课程要求教师重在讲解原理方法,学生重在分析实务案例。教学组织应时效性、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性、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性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性由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强,图解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投资内容按时间标志第一次分解为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按照性质标志第二次分解为债权投资、股权投资与混合投资,然后组织每一类投资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这样的图解方法便于学生对内容完整性的理解。多媒体教学应有选择地开发课件CAI课件的设计包括选题、教学策略和方法。选题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着CAI的教学水平。对于容易找到的教学材料没有必要都开发CAI课件;对于在课堂上难以实现的课件,则应鼓励开发CAI课件。CAI课件开发有两种目的:一种是助学用CAI课件,另一种是助教用CAI课件。前者主要是供学生自学,应具备强化知识点和测试功能,后者是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把一些难以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表述的内容利用计算机模拟特点进行显示,增强其实际效果因此,利用助学用CAI课件,可以减少面授时间,但对于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不能单靠学生自学,应利用助学用CAI课件来精心组织面授。
4. 财务会计课程的全过程考核
财务会计课程目前的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能完整地考核一个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程度。笔者认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面应该广泛,包括做案例、实务模拟、写论文、阅读相关书籍、做习题、课堂发言准确率等,每一项权重可以根据对学生的导向而调整,平时成绩的比例可以提高到50%,这些项目能够检测到学习的整个过程;期末成绩除了笔试以外,还应该包括案例分析、口试等,期末成绩最多占到全部成绩的50%这样的分数布局,能够克服学生搞突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