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财务会计论文

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研究

2016-03-07 20: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引言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offinancialaccounting,CF)是由财务会计目标和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基

  

  本概念组成的协调一致的理论体系。中国的会计基本准则是否等同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财经部会计司(2007)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在其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制定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so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SFAC),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本文试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和美国FASB《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下文合称“中美CF”进行比较研究。

  

  二、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研究

  

  (一)制定方式的比较“中美CF”制定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给会计准则建设提供理论指南,为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提供概念依据,并把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会计实务的理论性发展起指导作用。“中美CF”内容体系不同。为了克服不同机构不同时期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相互矛盾、首尾不能相顾的现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从1978年至2000年共发表了七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O:SFACNO.l“财务报告的目标”,SFACNO.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SFACNO.。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SFACNO.4“非营利事业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SFACNO.5“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和计量”,SFACNO.6“财务报表的要素”,SFACNO.。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其中SFACNO.6取代了SFACNO.3,实际有六份。中国只有一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而且篇幅不到美国SFACs的六分之一。美国SFACs对各条款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中国基本准则只罗列各条款,没有展开理论阐述。美国SFACs是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中国基本准则是理论应用,两者的理论层次存在差异。。中美CF”作用的范围不同。美国1939年开始公布财务会计准则,多年后才开始制定SFACscSFACs只能对此后会计准则的制定、修正起指导作用,不可能对溯及过去。中国先制定基本准则,后制定具体准则。中国基本准则是所有具体准则的准则,用来指导所有的具体准则的制定,也是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做出规范的新问题会计处理依据,对本国具体准则作用的范围明显比美国SFACs大。“中美CF”法律效力不同。1980年,美国FASB明确主张概念框架不涉及具体的会计准则,也就是说SFACs不属于一般“公认会计原贝则’(GAAP),不具有约束力。。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他国家会计准则通常不作为准则组成部分的概念框架(基本准则),我国将其纳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作为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这样处理,在中国的法制环境下,不仅实现不了其制定初衷,也难以得到社会公众、政府监督部门的认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处在第一层次,属于部门规章,具有强制力。

  

  (二)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比较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主要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中美CF”财务会计报告目标都兼用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两种观点,但侧重点不同。美国SFACs把决策有用放在首位。SFACNO。财务报告的目标”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划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并且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顺序对各种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一般目标是提供对企业制定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将它分解为三个具体目标:一是提供对投资和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二是提供对评价现金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三是提供关于企业资源及其权利以及它们变动情况的信息。其中在第三个具体目标中指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提供信息,表明企业的管理当局是怎样利用其受托使用的企业资源,向业主(股东)尽其经管责任的。SFACNO.1把受托责任放在较低的位置。SFACNO。非营利事业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更加明确将决策有用性作为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表明FASB将财务报告目标从传统的“经管责任”转向“决策有用性”,从而为财务报告的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基本准则更强调受托责任。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可见,中国财务会计报告要同时满足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项目标,并且受托责任排在决策有用的前面。因为中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产权日益多元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管理阶层通过财务报告向投资人(所有者)报告资源运用和经营的受托责任,是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应尽的义务。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比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具体指导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的传递。“中美CF”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主张相同,都主张相关性与可靠性并重,真实与公允兼具。SFACNO.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指出,由于财务报告信息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决策有关,对决策的有用性应作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而信息的有用性取决于其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信息有助于影响决策,即提高决策者进行预测的能力,或对早期预期的情况提供反馈。相关的会计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可靠性则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即所表述的应是意欲表现的,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倾向于预定结果或特定利益集团的利益。可靠的会计信息要具备如实反映、不偏不倚性和可验证性。中国基本准则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中美CF”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层次结构不同。SFACNO.2建立了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质量特征构成的体系来判断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首先,提出总体质量的要求——决策有用性。接着,提出一些次要质量,如可比性(包括一致性)等。然后,提出对质量特征的两个约束条件效益大于成本与可理解性。最后,提出确认的起点要求即重要性(只有符合重要性的项目才需考虑其质量特征)SFACNO.2以阶梯形式层次分明地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展现于使用者面前。这种表述方式在其他概念公告中十分罕见。中国基本准则提出了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没有明确表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会计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划分层次形成体系,彼此之间更多地表现为平行并列的关系,也没有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彼此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做出必要的说明。“中美CF”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部分内容不同。美国SFACs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反馈价值、预测价值、不偏不倚性、可验证性、中立性等特征。中国基本准则没有明确提到这些特征,也没有涉及成本和效益的约束条件。

  

  (四)会计要素的比较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美国SFACs的“企业财务报表要素”和中国的“会计要素”二个概念的内涵是同一关系,不是包含关系,具有可比性。“中美CF”会计要素蕴涵的理念相同,都是未来经济利益观。SFACNo.6“财务报表的要素”对财务报表要素的分类和定义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一把业主权益划分成权益、业主投资和业主派得三个要素,这种分类能够把本期业主权益变化的原因清晰地分类反映出来,揭示投资者本期培养资本和利润分配金额以及由生产经营引起的业主权益变动额。二把全面收益单独列为一个要素,从而可以把资产因价格变化而产生的持有损益作为全面收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可以反映前期调整对本期净收益产生的影响。三对资产的定义有重要突破,把资产定义为“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效益”。创造性地用未来的经济利益作为资产的本质来定义资产。对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视为一系列未来经济利益的支付义务和属于所有者的剩余。中国基本准则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的定义也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如第20条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借鉴了SFACNo.6关于资产的定义“中美CF”会计要素的形式大同小异。SFACNo.3“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第一次提出财务报表的十大要素: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业主派得、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并分别对它们进行定义,刻画其特征。SFACNo.6继续认可。中国基本准则只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中美CF”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四个要素相同。涉及权益的要素,美国SFACs有权益、业主投资、业主利得三个。中国基本准则只有所有者权益一个,其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美国利得、损失是二个独立要素,中国分别包括在收入、费用中。这些差异主要因为“中美CF”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侧重点不同。美国多一个全面收益要素,中国多一个利润要素。这与中国会计的传统惯例有关。“中美CF”会计要素都没有涉及会计记录的处理方法。美国SFACs只论述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对日常记录使用的账户体系的要素撇开不谈,不涉及会计记录。会计科目由企业自行设计并进行账务处理。我国以前的会计制度主要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形式加以规定,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融为一体。2006年颁布的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准则体系的正文由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构成,把156个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作为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

  

  (五)会计确认的比较确认是指把一个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确认包括以文字和数字来表述一个项目,并将其数额列入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之内。会计确认解决的是定性问题“中美CF”会计确认的基础相同,都是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也是会计计量、报告的基础。“中美CF”会计确认的方法不同。美国SFACs主要根据总的标准“确认”。SFACNO.5“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和计量”首次对会计确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首次提出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项目应否按报表要素确认的四项基本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并进行了界定:可定义性是指应予确认的项目必须符合某个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可计量性是指应予确认的项目具有相关并充分可靠的可计量属性;相关性是指项目的有关信息应能够在使用者的决策中导致差别;可靠性是指信息应如实反映、可验证和不偏不倚。一项经济事项必须同时符合上述四条基本确认标准才能予以确认。要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一个项目,应当证明这项确认的预期效益会大于提供和使用该信息的费用。而且,如果一个项目是不重要的,则可以不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中国基本准则是分会计要素进行具体“确认”。中国基本准则共11章50条,对6个会计要素分别安排一章,每章分某一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条件、列报三个部分。如第二十一条规定,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表达形式上,美国SFACs把确认和计量结合在一起讨论,而中国基本准则把要素定义与确认相结合。中国的这一创新更便于理解要素定义与确认的有机联系。

  

  (六)会计计量的比较会计计量是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中美CF”会计计量的基础相同,都以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美CF”有四种计量属性相同,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SFACNO.5“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和计量”提出了可以在财务报表中使用的五个计量模式(分子为计量属性,分母为计量单位或尺度)历史成本(历史收入)名义货币单位(即名义美元,下同)、现行成本/名义货币单位、现行市场价格/名义货币单位、可实现的净值/名义货币单位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贴现值)名义货币单位。中国基本准则规定,可以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中美CF”前四种计量属性是相同的。“中美CF”“公允价值”的使用不同。SFACNO。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的会计计量部分,主要讨论了现值与公允价值、现值计量的组成部分。指出应用未来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技术,主要为了捕捉“公允价值”。但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随着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和所采用的不同折现率而变化,所以它不是一项计量属性,而是在初始计量采用了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之后的一种摊销方法。SFACNO.7在列举的五种计量属性中,没有用公允价值取代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中国基本准则适度、谨慎、有条件地引入公允价值,把它作为一个新的计量属性。“中美CF”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不同。美国SFACs不倾向于采用哪一属性,主张根据计量对象的特点和相关性与可靠性选用五种计量属性中的任何一种。中国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七)财务会计报告的比较。中美CF”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相同,都采用财务报告形式,体现充分披露原则。SFACNO.1指出,企业最后提供的信息是通过财务报告而不是财务报表来传递给使用者的。财务报告包含财务报表,还存在其他的财务报告,如附注、各种附表、董事长报告、管理当局对企业经营前景的讨论与分析、新闻媒体有关企业的报道等。把财务报表发展为财务报告,即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其他财务报告(其中包含附注),增加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含量,并使增加的信息不限于定性同定量相结合,可以只是定性的,或只是定量的,或两者兼有。它还可以包含与会计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非财务信息。SFACNO.5提出了一整套的报表,包括:财务状况表(即资产负债表)、净收益表、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投资和派给业主款表。认为表内是确认形成的信息,而报表附注则属于披露,附注的内容不受GAAP的限制。中国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的说明等。此外财务会计报告还包括其他相关信息。限于文体特点,。中美CF”对附注中应披露的会计信息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没有作具体规定,而是体现在具体的会计准则之中。。中美CF”财务会计报告蕴涵的理念相同,都采用资产负债观。。中美CF”都确立资产负债表在财务报告中的核心地位,把基于全面收益编报的资产负债表列为财务报表体系的第一张表,而把基于会计收益编报的利润表表列为财务报表体系的第二张表。这可以促使企业避免短期行为,着眼于企业长期战略,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提高决策水平。


   三,总结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美国SFACs是世界上最早、最全面、最有代表性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上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符合佩顿和利特尔顿提出的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的要求。它把财务会计理论运用于规范财务会计准则,初步确立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化思想,不仅为美国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了会计实务的发展,推进了会计理论的创新,而且被一些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所沿袭,对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表率作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的制定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美国FASB《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等可资借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它吸收了当代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国际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动态。虽然是法规式,具有高度概括性,缺少理论创新,但立足国情,实用高效,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的典范。中国基本准则和美国SFACs相比既有趋同性,也有创新性。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要关注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要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从蕴涵的理念上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