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财务会计论文

对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认识与思考

2015-10-21 09: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会计信息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将对会计理论及会计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会计工作生命的会计信息质量,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深层次认识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是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事。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因素,既有会计人员的因素,也有相关人员的因素,还有机构负责人的因素;既有内部运行模式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

  人员因素

  会计人员:会计的功能决定了各项业务活动,最终都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完成,通过会计报表提供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的信息资料,通过会计监督和检查落实其合法合规性。因此,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生成者、提供者、监督者。因而会计人员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关系到会计工作本身的评价问题。一是受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影响,有的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如存在会计科目核算不准确、会计报告编报的技术错误;二是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的影响,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有的会计人员不讲职业道德,随意反映各项经济业务;三是受会计人员法制观念的影响,有的会计人员不知法不懂法,造成违法,有的会计人员知法懂法,但因碍于情面,怕打击报复而弄虚作假,使自己陷入违法的境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相关业务人员:各项业务都要通过会计核算加以反映。因而会计信息质量还受各项业务活动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提供核算资料真实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一是违法经营、帐外经营,导致会计人员的违规核算、帐外核算;二是对不良贷款认定真实与否,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三是财务指标的完成程度,存款、中间业务的完成程度等利益驱动,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机构负责人:在各项考核指标体系下,一些机构受自身利益驱动的影响,调帐、调表、调数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三假”现象,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所为,其实根源却在机构负责人身上,会计人员在机构负责人的指使下为了小集团利益所为,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内部运行模式因素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除了人员因素外,还有现行建设银行运行模式上的问题——政出多门,数出多门,管理层次多。就政出多门来看,会计帐务处理,会计部门在发核算规定,计财部门也在发核算规定,其结果可能造成相互脱节,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就数出多门来看,如同样是存款指标、贷款指标,在会计试算平衡表中有,而在有关部门又在统计上报,其结果造成数字与数字不衔接,甚至出现矛盾。其中有未与会计报表核对的原因,也有信息标准不统一、可比性差、可用性不强等问题。又如,同样是不良贷款剥离的有关数字,信贷经营部门、计财部门、会计部门都在上报,其结果是数字与数字对不上,给资金清算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影响。2000年决算,会计部门有试算平衡表,计财部门也有试算平衡表,其格式不一样,编制结果有的行也不一样。就管理层次来看,总行管辖一级分行、一级分行管辖二级分行、二级分行管辖支行,支行下面还有分理处、储蓄所,而数字编报基本上也是采用这样的模式,有层层改数的“土壤”,使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甚至失真。就管理体制来看,会计人员受本机构负责人的领导,其经济利益直接由其掌握和规定,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因。

  外部环境因素

  从会计工作的社会大环境来看,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环境趋于复杂,许多认识和做法需要在探索中逐步深化,法制法规不完善,如原《会计法》,将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其他人员都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甚至赋予会计人员“双重身份”,实际上造成了多重主体、无人负责。又如原制度执行贷款利息逾期三年后才能作为表外利息,制度规定不符合银行的实际情况,影响了银行执行制度的可行性。与此同时,会计环境千变万化,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多,会计处理对象日益复杂,而制度和规范却日趋简化,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另外,社会不正之风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在各种假冒伪劣商品不断充斥市场的同时,会计工作的虚假行为也悄然兴起,或多或少的波及到建设银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甚至虚假。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123

[责任编辑:编辑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